海岸带遥感汇总

合集下载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

A45团体标准T/CAOE20.2-202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astal ecosystem—Part2:Remote sensing identification and results verification of the coastalecosystem2020-05-06发布2020-05-06实施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目次前 言 (Ⅰ)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要求 (2)4.1数学基础 (2)4.2数据要求 (2)4.3质量控制 (3)5遥感识别 (3)5.1识别范围 (3)5.2识别对象 (3)5.3工作内容 (3)6现状核查 (4)6.1核查要素 (4)6.2技术方法 (4)6.3工作内容 (4)7成果编制与汇交 (5)7.1图件编制 (5)7.2报告编制 (6)7.3成果汇交与归档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对象分类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解译标志表 (8)附录C(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解译属性信息表 (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分布面积汇总表 (10)附录E(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生境分布图斑核查情况表 (11)附录F(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现场核查记录表 (12)附录G(规范性附录)专题图制作要求 (13)附录H(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布状况遥感识别报告格式和章节内容 (14)前 言T/CAOE2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分为10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第3部分:红树林;——第4部分:盐沼;——第5部分:珊瑚礁;——第6部分:海草床;——第7部分:牡蛎礁;——第8部分:砂质海岸;——第9部分:河口;——第10部分:海湾。

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遥感测绘方法

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遥感测绘方法

海岸线变迁监测中的遥感测绘方法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线,是地球表面最活跃和变化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海岸线的变迁对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监测海岸线的变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遥感测绘方法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遥感测绘方法是利用卫星、航空器和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遥感测绘方法可以通过获取海岸线的卫星影像和地形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分析,实现对海岸线变迁的精确监测。

首先,卫星影像是海岸线变迁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

由于卫星的全球覆盖能力和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影像。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卫星影像进行比对分析,可以观察到海岸线的变化情况。

例如,利用多时相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观测到海岸线的侵蚀和退缩现象,评估海岸线的稳定性。

其次,地形数据对于海岸线变迁监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地形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层析成像和激光雷达测量等。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海岸线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信息,如海岸线的高度、斜坡和地势起伏等。

通过与卫星影像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海岸线的变迁情况。

例如,利用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获取高密度的地形数据,从而对海岸线的变迁进行精细的量化和分析。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为海岸线变迁监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GIS将遥感数据、地形数据和相关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对海岸线变迁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可以预测未来海岸线的变化趋势,并为海岸线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GIS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因素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海岸线变迁管理方案。

在海岸线变迁监测中,遥感测绘方法还能够提供一些其他的信息。

例如,海洋环境监测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海洋水质、悬浮物浓度和海洋生态信息,为海岸线变迁的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研究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研究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遥感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影像数据来源、沙滩特征提取、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方面对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研究进行探讨。

一、影像数据来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是进行海岸带沙滩情况遥感识别的基础数据,通常使用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航空遥感等。

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提供较广范围的覆盖,但分辨率较低;无人机遥感数据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分辨率,但费用较高,拍摄范围较小;航空遥感数据既能提供高分辨率,又能拍摄相对较大的范围,但成本较高。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不同来源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分析。

二、沙滩特征提取沙滩是指海洋、湖泊、河流沿岸由泻湖、内海、峡湾、海湾和三角湾等海陆结合部所形成的一种自然地貌。

为了准确识别海岸带沙滩情况,需要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沙滩的特征。

通过遥感数据进行沙滩特征提取的主要方法包括像元分割、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

像元分割是对像素进行分割,属于基于像素的分割方法,其缺点是易将非沙滩区域误判为沙滩区域,提取精度较低。

图像分类是将像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到不同类别中,通过多次分类可以提高准确度,但对数据要求较高,需要有效分类器。

目标检测则针对沙滩目标进行扫描和检测,可有效提取沙滩边界的信息,但难度也较大。

具体方法应根据遥感数据的来源和研究目的来选择。

三、模型建立在沙滩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识别的要求,通常会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类判别。

目前常用的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

其中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适用于非线性分类问题;神经网络是一种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适用于多特征情况下的分类;决策树是一种基于判据表达式构建树形结构的分类方法,适用于易于解释模型的分类问题;随机森林通常采用多个决策树进行训练和分类,适用于高维数据集的分类。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指南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指南导言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远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能量来研究和监测地球表面的方法。

在现代科学中,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与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关的实操指南,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海岸带是土地与海洋交界处的地区,对于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海岸线演变观测与分析:通过监测和记录海岸线的变化情况,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海岸带的演变趋势,分析海岸侵蚀、海岛连接与断裂、沙滩沉积等问题,为海岸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海岸沙蚀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资料,提供海岸带沙滩的覆盖范围、沙粒大小分布、沙滩表面起伏等信息,监测和分析沙蚀现象,为防护工程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污染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的多光谱特性,可以检测海面上的不同污染物,例如石油泄漏、悬浮物和藻类水华等,实现对海洋污染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应对提供数据支持。

4. 海岸植被研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指数反演海岸带植被的分布和状况,例如沿海湿地、潮滩和红树林等生态带,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海洋环境是指海洋中活生物、非活生物和物理因素的组合,其研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如下信息:1. 海洋水体参数测量:通过遥感技术获得水体的温度、盐度、悬浮物浓度、光学特性等信息,可以揭示海洋环境变化,以及研究海洋生物圈与水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2. 海洋生物资源研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海洋表面的生物荧光信号,分析水生植被分布、鱼群迁徙和异常群体增长情况,为海洋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气候变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表面的温度、风向、波浪高度等数据,研究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全球气候模式验证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如何进行海岸带地形测绘工作

如何进行海岸带地形测绘工作

如何进行海岸带地形测绘工作海岸带地形测绘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于海岸带的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海岸带地形测绘工作,包括测量方法、技术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一、测量方法海岸带地形测绘是指对沿海地区的地形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的工作。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的。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现场测绘和遥感测绘。

1. 现场测绘现场测绘是指在实地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和GPS等。

在测量之前,需要设置测量基准,确定测量的控制点。

然后,在控制点上进行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获取地形数据。

现场测绘的优点是测量精度较高,但是工作量大,耗时长。

2. 遥感测绘遥感测绘是指通过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并且能够获取全景和立体的地形图像。

遥感测绘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覆盖范围广,但是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二、技术设备为了进行海岸带地形测绘工作,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技术设备。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设备。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进行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的测量。

它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可以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进行测量。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需要设置测量点和测量线,然后通过观测和记录数据,得到地形图。

2. 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来定位和测量地形。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GP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高程信息。

在海岸带地形测绘中,GPS可以用来获取控制点的坐标和海拔,为测量提供参考。

3.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包括卫星、航空器和无人机等。

它们可以携带遥感传感器,通过观测和记录地表的电磁波辐射,获取地形和地貌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为海岸带地形测绘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三、数据处理海岸带地形测绘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编辑和分析等步骤。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汇总

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汇总
最近的Landsat系列卫星
第三阶段(1978~1984):海洋卫星试验阶段
1978年海洋遥感较为活跃,NASA这一年共进行了25次卫星发射,与 海洋有关的主要有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研制的Seasat-A卫星, 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研制的气象卫星TIROS-N和雨云卫 星Nimbus-7卫星,它们充分展现了卫星对海洋的监测的能力。以上三 颗卫星构成了海洋卫星的三部曲,它标志着海洋卫星遥感新纪元的开 始。继美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发射以后,世界各国对发展海洋卫星遥感 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陆续开始研究并发射与海洋观测相关的卫星。
海洋遥感是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的遥感。包括物理 海洋学遥感、生物海洋学和化学海洋学遥感、海冰监测、海洋污染监 测。
海洋遥感的优点:不受地表、海面等的限制;大范围普查监测;周期 性监测;提供海量信息开拓视野;同步观测风、流、污染、海气相互 作用并获取能量收支信息。
第一阶段(1957~1970):起步阶段
根据遥感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航天器的发射情况,
海洋遥感必将在全球性气候变化研究、热带海洋、 极地海洋与海冰、海洋生产力与生态系统、海气 相互作用、海洋灾害预报、海洋渔业及海岸带管 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海岸带遥感动态监 测技术的精确化与定量化、海洋遥感信息系统 (MARSIS)的建设、小卫星海洋遥感前景广阔。
海洋遥感的应用和展望
周璐瑶 0941103 金融1班
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观测和研究海洋, 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 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
海洋遥感具有的大范围实时同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成像技术优 势可以快速地探测海洋表面各物理参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海岸带遥感01

海岸带遥感01

海岸带
海岸带卫星影像图
(二)、海岸带类型
根据海岸带动态:堆积性海岸、侵蚀性海岸; 根据地质构造: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 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淤泥质海岸、基岩港湾海岸、 砾石海岸、砂质海岸、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和河口。
基岩港湾海岸
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砂质海岸
(三)、海岸带分区
从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向陆方向上界为潮波、潮流盐水和半 咸水影响的地区,海域的狭义部分为近岸浅水地区,广义部分可 扩展至整个大陆架。
海岸特征水位参数分级图
海滨湿地分类表
类别
亚类
类别
亚类
1. 潮滩
(1)广泛分布于淤泥质 海岸
1. 水体 1.1 海洋/河口
潮间带湿地
(2)渤海与北黄海的潮
滩,由岸向海分高潮滩带、
中潮滩带和低潮滩带
近岸浅水水域
1.2 河流
(3)南黄海的潮滩,宽 度大,坡度小,滩面植被 较多
(4)东海与南海的潮滩, 按其分布可分为隐蔽型潮 滩、开敞型港湾潮滩和河 口潮滩
陆架海边 缘
平平 均均界
领海边界
最低 低潮线
潮汐影响达及的 海洋灾害影响的
陆地范围
陆域上界
省、州及国家法定界线
陆架范围
海岸带划界-自然界限与法定界限
五、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和技术流程
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 (1)按海岸带分带范围和利用状况进行分类 (2)按专题信息进行分类 (3)按传感器类型进行分类
西班牙 斯里兰卡
最高潮位或风暴潮以 上500m
平均高潮位以上300m
12n mile领海范围 平均低潮位以下2km
斯里兰卡海洋管理范围 巴西海洋管理范围

(完整版)海洋遥感总结

(完整版)海洋遥感总结

(赤潮,油污水中物质组合)(括号中可不记)
22.①吸收系数:
a() lim A()
r0 r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②散射系数:
b() lim B()
r0 r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③衰减系数:吸收
系数与散射系数之 和
c() a() b()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④体散射函数:每单位距离,每单位角度光谱散射比的极限。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2海洋资源调查的需要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促使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海岸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海岸带资源的相关调查对于沿海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3海洋遥感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性海洋遥感具有大范围实时同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地探测海洋表面各物理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5.海面粗糙度判据:与波长和入射角有关 6.辐射能量W: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7.辐射通量(Radiant flux、辐射功率)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的辐射能量,单位是 瓦/微米(W/μm),表示为:Φ=dw /dt。 8.总辐射通量:为各波段的和(积分)。 9.辐射通量密度 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表 示为: E′=d Φ/dt,单位是瓦/米 2·微米(W/m 2·μm )。 10.立体角(Solid angle):为圆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 r 的平方之比,表示为: Ω
= σ/r2。(单位用球面度(Steradian,简写为 Sr)表示,球面面积为 4πr2 的球, 其立体角为 4π球面度。 ) 11,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I: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即指点辐射源在 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单位是瓦/球面度·微米(W/Sr·μm )。表示为 : I=d Φ/dΩ。(辐射强度 I 具有方向性,因此 I(θ)是θ的函数。对于各向辐射同性辐射源, I=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通市海岸带变迁分析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通市海岸带变迁分析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通市海岸带变迁分析周建波;张云涛;殷飞【摘要】基于GIS、RS技术,提取了南通市1986-2016年的6期海岸线,从海岸线的类型分布、长度消长、空间变迁、分形维数等多个角度,对南通市海岸带变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通市海岸线变化显著,长度累计增长67.78 km,岸线类型主要是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南通市海岸带主要以向海扩张为主,陆地面积增长约637.2377 km2,海岸带地貌类型转变明显,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滩涂转变为盐田、养殖池和建筑用地.使用网格法计算了南通市各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总体来看,分形维数保持缓慢增大趋势,2006年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说明海岸线趋于复杂,大规模的近海工程建设是分形维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分析结果认为,人类的近海活动是造成南通市海岸带变迁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因素.【期刊名称】《现代测绘》【年(卷),期】2018(041)003【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遥感影像;海岸线;岸线变迁【作者】周建波;张云涛;殷飞【作者单位】靖江市国土资源局,江苏靖江 214500;江苏省地质测绘院,江苏南京211102;江苏省地质测绘院,江苏南京 21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51;P208.20 引言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带变迁剧烈。

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海图图示》(GB/T 5791-93)给自然海岸线的定义是“研究区多年平均大潮高潮时水路分界的痕迹线”[1]。

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是海岸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研究海岸线的动态变化特征,实现准确、高效的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遥感影像,海岸带进行变迁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许多成功先例。

孙晓宇等[2]以中国渤海湾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空间面积变化等,分析了研究区海岸带的时空变迁特征,该方法弥补了海岸带变迁研究过程中的时效性差、时间分辨率低的缺陷。

平衡剖面模式下海岸线遥感提取中不同潮位校正方法对比研究

平衡剖面模式下海岸线遥感提取中不同潮位校正方法对比研究

doi: 10.11978/2023009 平衡剖面模式下海岸线遥感提取中不同潮位校正方法对比研究*巫统仁1, 2, 刘培2, 3, 于吉涛2, 3, 文婷婷1, 21.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3;2.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6;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海南三亚 572025摘要: 潮位校正是海岸线提取的重要步骤。

针对当前基于遥感的海岸线提取多以瞬时水边线为主, 潮位校正方法多样且精度低等问题, 本文在分析平衡剖面模式的基础上, 引入改进的Bodge平衡剖面潮位校正的高分辨率遥感海岸线潮位校正新方法, 并对常见潮位校正方法作对比分析。

选取广东省典型砂质岸滩海门湾和平海湾, 协同归一化水体指数、大津算法、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 实现瞬时水边线的快速、自动化提取, 然后利用不同潮位校正方法获取真实岸线数据, 最后结合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测点位数据对基于平衡剖面模型的潮位校正、拟合线性潮位校正以及传统潮位校正方法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 (1)基于平衡剖面模式的潮位校正方法精度优于拟合线性潮位校正方法和传统潮位校正方法。

(2)在同属基于平衡剖面模式的潮位校正方法中, 基于改进的Bodge平衡剖面模式的潮位校正方法相比较于Bruun-Dean平衡剖面模式潮位校正方法精度更高; 基于参考岸线数据, 利用断面法验证了所提取的岸线精度达到2m。

研究结果可为海岸线精确提取和海岸规划提供参考案例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Bodge平衡剖面模式; 潮位校正; 海岸线提取; 高分影像中图分类号: P7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70(2023)06-0052-11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tide level correction methods in remote sensing extraction of coastline under balanced profile model*WU Tongren1, 2, LIU Pei2, 3, YU Jitao2, 3, WEN Tingting1, 21.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2. 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s, Haikou 571126, China;3. Yazhou Bay Innovation Institute,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572025, ChinaAbstract: Tide level correc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coastline extraction. Regarding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remote sensing based coastline extraction, such as the predominance of instantaneous water boundary line, the diversity of tidal level correction methods, and low accurac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coastline tidal level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improved Bodge balanced profile tidal level correction,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mon tidal level correction收稿日期:2023-01-24; 修订日期:2023-03-23。

龙口市20年间海岸带变化的遥感监测

龙口市20年间海岸带变化的遥感监测
小 于 1 m 自东 向西有 黄水河 、 . 5 泳汶河 、 马河 、 北 八 里沙河 等 四条河流 经研究 区注入 渤海 国 内最大 的 地方港 龙 口港位 于研究 区的西部
但 是 如何 从 海水 中提取 低 潮 线信 息 仍 然是 一 个 难
题 本文 以多 源数 字遥感 图像 为数 据 源 . 面 以下 水 部 分运用 水深遥 感 理论 为指 导 . 海水 深度 与影 像 对 灰 度进行 相关 回归 分析 ,通过 建立 遥感 水深 模 型 . 反 演 水深 .再结 合 一定 潮 汐 资料 实 现低 潮线 的提 取: 水面 以上部 分则 采用人 机 交互 目视 解译 技术 提 取 海岸带 信息 . 在此 基础上 对 不 同时期 的海 岸带 进
同年 代 的海 岸线 、 潮 线 和低 潮 线 。通 过 与 基 准线 和 人 为 因 素 的 对 比 分析 . 高 研究 海岸 带 的时 空 变 化 规律 . 影 响 海 及
岸 带 时 空变 化的 主 导 因素 。研 究结 果 表 明 , 口市 海岸 带 总体 变 化 趋 势 是 : 人 T海 岸 外 . 岸带 趋 于 向 陆 地移 动 . 龙 除 海
11 m. 均高 潮 为 1 4 平 均低 潮 为 03 m. 均 . 7 平 . m. 4 .8 平 潮差 1 6 沿 岸海流 变化特 征 : 浪的波 射线分 布 . m。 0 波
与风 向颇 为一 致 , 有 明显 的季 节性 冬 季 . 具 东北 向
浪 占优势 . 常浪向为 N 夏季 . 向浪 占优势 , 浪 E. 南 常 向为 S E. 年 以 s S 全 E向浪 出现 频率 最高 . 高一 般 浪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2期 20 0 7年 4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基于遥感影像的大连海岸带分类体系

基于遥感影像的大连海岸带分类体系

•引言•基于遥感的海岸带分类基础•大连海岸带分类实践目录•分类结果评价与优化建议•结论与展望研究背景与意义大连海岸带面临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如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污染等。

通过遥感影像分类,可以实现对大连海岸带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岸带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研究内容与方法通过精度评估和对比分析,验证分类体系的可靠性和精度。

1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23利用卫星或航空遥感技术获取海岸带的高分辨率影像。

遥感影像获取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图像增强等步骤,提高影像质量。

影像预处理根据地物特征,将影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图像分类海岸带分类体系构建分类特征提取与识别特征提取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地物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等。

特征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去除冗余和无效的特征。

分类器选择选择适合的分类器,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

大连海岸带地理信息收集收集大连海岸带的地理信息,包括海岸线位置、水深、潮汐、风浪等数据。

收集相关地图和地理信息资料,如地形图、卫星遥感影像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获取海岸带的关键信息,如地形变化、污染情况等。

遥感影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分类体系应用与结果分析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精度评估、结果展示等。

将分类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对大连海岸带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提出针对大连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利用混淆矩阵、精度指标等对分类结果进行直接评价,以评估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直接评价通过比较分类结果与实际土地覆盖类型间接评价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空间分析010203分类结果精度评价ABCD增加训练样本采用集成学习考虑地物特征调整分类器参数分类体系优化建议进一步研究遥感影像的预处理方法,以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为后续分类提供更好的基遥感影像预处理将海岸带分类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研究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多源数据融合深度学习应用未来研究方向探讨研究结论总结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大连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监测和分类。

《海岸带遥感》知识点修正版

《海岸带遥感》知识点修正版

《海岸带遥感》知识点一、名词解释海岸带(coastal zone):指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包括:沿岸陆地(潮上带)、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

遥感(Remote Sensing):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则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常见的有气球、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

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的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的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非监督分类指事先不对分类过程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地物影像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大气窗口:指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

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电磁波波长从短到长依次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微波遥感:指通过传感器获取由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后来认识地物的技术。

绝对黑体:指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即吸收系数恒等于1)的物体。

黑色的烟煤,因其吸收系数接近99%,被认为是最接近绝对黑体的自然物质。

恒星和太阳的辐射也被看作是接近黑体辐射的辐射源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将此与遥感器接收的对应波段的辐射数据相对照,可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

A45团体标准T/CAOE20.2-202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astal ecosystem—Part2:Remote sensing identification and results verification of the coastalecosystem2020-05-06发布2020-05-06实施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目次前 言 (Ⅰ)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要求 (2)4.1数学基础 (2)4.2数据要求 (2)4.3质量控制 (3)5遥感识别 (3)5.1识别范围 (3)5.2识别对象 (3)5.3工作内容 (3)6现状核查 (4)6.1核查要素 (4)6.2技术方法 (4)6.3工作内容 (4)7成果编制与汇交 (5)7.1图件编制 (5)7.2报告编制 (6)7.3成果汇交与归档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对象分类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解译标志表 (8)附录C(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解译属性信息表 (9)附录D(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分布面积汇总表 (10)附录E(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生境分布图斑核查情况表 (11)附录F(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现场核查记录表 (12)附录G(规范性附录)专题图制作要求 (13)附录H(规范性附录)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布状况遥感识别报告格式和章节内容 (14)前 言T/CAOE2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分为10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第3部分:红树林;——第4部分:盐沼;——第5部分:珊瑚礁;——第6部分:海草床;——第7部分:牡蛎礁;——第8部分:砂质海岸;——第9部分:河口;——第10部分:海湾。

近30年来湄洲湾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近30年来湄洲湾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和, 向海 增 长 最 大 距 离为 2 1 2 3 m, 陆地面积净 增 5 . 5 2 k m。 , 主 要 由 养 殖 池 塘 围填 引 起 ; 1 9 8 3

2 0 1 0年 海 岸 线 曲率 分 布 中值 在 增 大 , 得 出整 体 曲折 度 在 增 大 , 主 要 原 因是 养 殖 池 塘 围填 和
潮 位 时海 陆分界 线 _ 1 ] 。海 岸线 是 国际地 质科 学 联 合 会 ( I uGs ) 提出的 2 7个 全 球 “ 地 质 指 标” 之一 _ 2 ] , 它不 仅标识 了沿海地 区的水 陆分 界线 , 而且 蕴含 着丰 富 的环境 信息 , 其变 化 直 接 改变 潮 间带滩 涂 资源量 及 海岸 带环 境 , 可 引起 海岸 带 多种资 源 与生态 过程 的改变 , 影 响 沿 海人 民的生存 发展 [ 3 ] 。因此 , 研究 海岸 线 变 化对 于 了解 海岸 带 生态 环 境 变化 乃 至 全球
港 口建 设 。
关键词 : 湄洲湾; 海岸线 ; 遥感 ; 变 迁 分析 ; 曲折 度 中图分类号 : T P 7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海 岸 线是 海洋 与陆 地 的 分界 线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标 准 《 海 洋 学 术语 : 海 洋 地 质
学》 ( GB / T 1 8 1 9 0 —2 0 0 0 ) 给 出的海 岸 线定 义是 : 海 陆分 界线 , 在 我 国系指 多年 大潮 平 均 高

直 处 于 向 海增 长 态 势 , 海 岸 线 整 体 曲折 度 增 大 , 海 湾面积在减 少, 减 少了 7 0 k m 。 海 岸 线
长 度 整 体 处 于增 加 态 势 , 增加 了 2 . 9 9 k m, 这 主要 由 围填 海 养 殖 和 港 口建 设 引起 。 其 中 2 0 0 1

珠海市海岸线分类及开发利用的遥感分析

珠海市海岸线分类及开发利用的遥感分析

珠海市海岸线分类及开发利用的遥感分析林静柔;唐丹玲;高杨;李雪瑞【摘要】文章采用遥感解译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珠海市海岸线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研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提取岸线数据,对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岸线、人工岸线等岸线类型进行解译标志建立,并对岸线进行分类与统计;根据岸线分类统计结果与现场踏勘情况,对珠海市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珠海市大陆海岸线长257.48 km,其中自然岸线仅占岸线总长的17.49%,岸线开发利用强度较大且利用方式粗放,近岸海域生态压力增大,同时由于围填海导致大陆与海岛相连,海岛属性发生改变.文章最后提出加强自然岸线保护与修复、优化利用人工岸线、开展岸线动态监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以期增强珠海市海岸线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为珠海市海岸带相关规划研究和海域管理提供参考作用.【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9(036)003【总页数】6页(P69-73,93)【关键词】海岸线;海洋空间规划;自然岸线;海域管理;分类统计【作者】林静柔;唐丹玲;高杨;李雪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864;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州510310;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864;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州 510310;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州 5103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0 引言海岸线为陆地与海洋表面的交界线,通常定义为平均大潮高潮时海陆分界线的痕迹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与海洋生态安全和沿海地区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为海岸带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1-3]。

海岸线的科学分类对于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研究意义重大。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海岸带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是因为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区域,承载着诸多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

同时,海岸带还面临着洪涝、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因此,对于海岸带的监测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监测手段,正逐渐成为海岸带监测的主要工具。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卫星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

卫星遥感主要包括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

遥感平台一般是由卫星或者无人机组成。

遥感传感器则负责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将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电磁波信号,并发送给卫星。

数据处理系统则是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重要部件。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1.海岸带植被覆盖度的监测海岸带植被覆盖度的监测对于海岸带的生态恢复和保护至关重要。

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海岸带植被的信息,包括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够动态监测植被的变化情况,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制定植被保护措施。

2.海岸带土地利用的监测海岸带是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影响的区域,而土地利用是海岸带管理的重要方面。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海岸带进行土地利用的监测,包括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渔业、海岛居民点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非法开发、占用等违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海岸带的水体环境监测海岸带水体环境的监测是海岸带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海水质量数据,比如水色、水温、盐度等关键数据。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发现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扩散变化,保障海岸带水体环境的安全性。

4.海岸带变化监测海岸带具有极高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而这些变化可能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海岸带动态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海岸带景观演变、海洋侵蚀、沙丘迁移等变化情况,并对这些变化的趋势和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为海岸带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生态系统,它是全
球最为复杂、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的老化
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了解和评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状调查
1. 实地调查:直接到海岸带区域进行调查,收集样本和数据,并记录
海岸带生境的类型、地理位置、天气等情况。

2. 遥感调查:运用卫星和航空摄影技术对海岸带生态系统进行遥感测
量和监测,获取高精度的数据和图像,并进一步分析地形、植被、海
洋资源等情况。

3. 数据采集:利用现代化技术,收集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基
本信息,包括数量、分布、种类、密度等。

二、评估技术
1. 生态系统评估: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评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生
态价值、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包括有机物质的循环、氮循环、生物能量流和物种多样性等情况。

2. 污染评估:运用环境化学原理和方法,评估海岸带生态系统中的各
种环境污染物和有害废弃物的来源、类型、分布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方面情况。

3. 生物监测:通过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监测和样本采集,评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对重要物种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总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现状调查和评估技术是保护和管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只有了解和评估生态系统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制定保护和管理策略,以保护和恢复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和环境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LWTA 为经大气衰减的离水辐射,( TA 为大气透射比);
LR 为海面的耀光辐射,(包括太阳耀光和天空耀光); LP 为
大气路程辐射,它主要是经大气散射辐射而进入仪器视野内的;太阳 耀光应设法避免,可通过合理安排卫星轨道、太阳仰角和仪器观测角 达到。
(二)、海洋水色遥感的主要特征参量
1、水体表观光学量与固有光学量 所谓表观光学量(Apparent Optical Properties, AOPs)是
低 高
泥沙浓度图像
泥沙遥感定量反演流程
3、成果例图
长江口春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4月)
长江口夏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7月)
长江口秋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10月)
长江口冬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1月)
渤海春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4月)
渤海夏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7月)
渤海秋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10月)
数、后向散射系数、前向散射系数、散射相函数; (3)黄色物质的单位吸收系数; (4)其他成分,包括无机物、碎屑等的的吸收散射特性。
固有光学量中最重要的是单位吸收系数和体散射相函数。
(二)、海洋水色遥感的主要特征参量
2、二类水体的成分
一般水体可能含有以下七种成分: (1)活的藻类细胞,其浓度可能有很大变化。 (2)连带的碎屑,即由浮游生物的自然死亡降解和浮游动物的消化排泄
第四章 二类水体水色遥感监测
一、二类水体水色遥感机理 二、悬浮泥沙遥感监测 三、叶绿素遥感监测
一、二类水体水色遥感机理
(一)、二类水体水色遥感机理 海色要素遥感探测器是被动式可见光辐射计,即水色辐射计,它的输出
电压 U 与其所接收到的辐射 L 有如下关系:
U R() Ls( , , ,)d (A cos )dd
步水文测验的表层水体含沙量建立相关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Dˆ a x b
式中: Dˆ 为浑水区清水区灰度差值;x为所求的水体实际含 沙量;a,b为实验获得的参数,下标λ表示所选用的波段MSS5和 MSS6。
1、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
(2)、对数关系式 韩震、恽才兴等利用长江口和浙江象山港泥沙为样本,进行
Chla
5.56
Lu
443 Lu
Lu 550
520
1)波段比值法
费尊乐利用CZCS资料计算出次表层向上辐射率后,提出了
估算近岸水域二类水体的色素浓度算法为:
当 c 0.6mg / m3 时 当 c 0.6mg / m3 时
c
0.766
L 443 s
L 520 s
1.329
c
1.694
优点:一是有可能部分消除因太阳高度角、观测角不同而造成的误差;
二是部分地消去大气效应。
Morel和Prieur提出以下模式:
Chla0
Gordon和Clark提出以下模式: Muller-karger等提出以下模式:
1.3
Chla
0.5
Lu Lu
545403
2.25
1、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
(3)、负指数关系式 李京利用杭州湾NOAA卫星的AVHRR数据和准同步采样数据,
建立了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其模式表达为:
L 0.479 e0.0126S1.1904 式中: L 为卫星数据辐射亮度值; S 为水体含沙量。
1、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
(4)、Gordon关系式
了悬浮泥沙水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悬浮泥沙含量和泥沙 遥感参数的 X s 相关关系分析,得到了统计相关模式,其公式为:
X s a log10 S b 式中:a,b为实验获得的参数; X s 为泥沙遥感参数。
X s R5 R6 R(4 ) R(5 )
R 为各波段的遥感反射率;下标4、5、6分别对应490、550、 670nm波段。
渤海冬季泥沙分布图(1998年1月)
三、叶绿素遥感监测
1、叶绿素信息反演模型 (1)、经验算法
经验算法是基于两个波段的反射率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 回归分析为基础的。变换后模型的一般形式为:幂函数,双 曲函数,三次方函数或多元函数。
1)波段比值法
Chla
a
Lw Lw
1 2
b
式中的系数和参量直接由遥感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波段比值法的
0
00
式中: R()为辐射计光谱响应,它与波长有关,若辐射特性近似矩形,则
R 等于矩形顶高 R辐 ; LS ( , ,) 为辐射计接收到某波长 、某观 测角 时的辐射率; 为仪器的观测立体角; A 为瞬时视场面积。
一、二类水体水色遥感机理
仪器接收到的辐射为三部分组成,即
LS LWTA LR LP
L 520 s
L 550 s
4.449
其中,C为色素浓度,Ls 为λ波长的向上辐射率。
1)波段比值法
Wilson 和Austin提出比较精确的一般的关系式为:
C
c1 c4
c2 c5
Lw 3 Lw 2 Lw 3 Lw 2
H.R.Gordon等利用Monte Carlo方法解辐射传输方程,得到
的公式为:
Rw
3 n1
An
(
b b
n
)
式中:Rw 为光谱反射率; 为吸收系数; b 为后向散射系
数; An 为常数。
2、技术流程
多时相遥感数据 投影变换和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图像亮度值转换成反射率
建立图像辐射率与实测数据间的相关关系 计算含沙量和实测含沙量对比分析 精度检验
随着光照条件而变化的量,如向下辐照度、向上辐照度、离水辐 射率、遥感反射率、辐照度比等,以及这些量的漫衰减系数。
固有光学量(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IOPs)是指只 与水体成分有关而不随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
(二)、海洋水色遥感的主要特征参量
固有光学量包括: (1)水分子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散射相函数; (2)叶绿素a的吸收系数、单位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单位散射系
产生的碎屑。 (3)溶解有机质,由藻类和它们的碎屑释放出来的物质(黄色物质)。 (4)再次悬浮的泥沙,沿岸海底和浅海区因海流等作用而掀起的泥沙。 (5)陆源颗粒,河流冰川带入的矿物颗粒等。 (6)陆源溶解有机质(黄色物质)。 (7)人类活动产生并进入海洋的颗粒和溶解物
二、悬浮泥沙遥感监测
1、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 (1)、线性关系式 恽才兴等利用长江口幅MSS遥感图像的灰度值,直接与地面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