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与影响-精品
一到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数学概念的扩展与深化
一到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数学概念的扩展与深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扩展与深化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一到六年级数学全册的角度,对数学概念的扩展与深化进行分析。
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主要包括对数的认知、简单的加减法、形状的认识以及简单的量的概念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探究,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数的认知方面,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实物与数字进行对应,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在形状的认知方面,可以通过拼图或者将图形折叠成容易识别的形状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形状特征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在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涵盖了加减法的进一步学习、两位数的认知、简单的乘法概念等内容。
为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应用探究。
例如,在乘法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实际应用问题,如购物问题或者分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将乘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两位数的认知方面,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拼图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乘法口诀、认识三位数、学习分数等知识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数学游戏、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进行拓展。
例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可以设计有趣的口诀练习游戏,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在分数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分数的切割、比较大小等实际活动,使学生对分数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在四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等概念。
为了扩展和深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究。
例如,在分数计算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购物问题、分享食物等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在算术平均数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统计班级的学生成绩、体重等数据,让学生亲自体验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精品PPT课件
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木匠没什么好学的,是一个虽带技术却传统古老的行业,可创始人秋山利辉,不但为家具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也成为各行业企业管理的典范。
一个木匠,从进入“秋山木工”开始学艺,需要长达八年的学习时间,期间还要经过这样那样的锻炼和筛选。就像秋山利辉说的:“想做事先要做人”。整整八年时间,秋山利辉用在修人上的时间95%,花在传授技艺上的时间是5%。这完全和现代人“短”、“平”、“快”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反差。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
(一)概念形成
1.定义
在教学条件下,是指从一定的具体 例子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形成表象,进而以归纳方式抽象出事物 的本质属性,获得数学概念的过程。
2.概念形成的学习过程
(1)辨别
观察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例 子,比较辨别它们各自有哪些属 性。这是获得概念的开端,即感 知阶段。
(4)强化
把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一切同 类事物,明确概念的外延。通过对概念 的肯定、否定例证的辨析,使新概念与 原有的有关概念分化,从而强化对新概 念的掌握。
(二)概念同化
1.定义 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
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学习者揭示新概念 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 。也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掌握的 概念去学习新概念的过程。
就拿找工作这事儿来说,不能总是盯着薪水看,而要看如果你干了这项工作,你会从中学到什么,积累到什么,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就像查理.芒格说的:“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让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敬佩,都是靠努力获得。”
新小学数学概念总结
新小学数学概念总结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小学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整数的概念
整数是指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小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整数的比较大小和序数词的运用。
二、小数的概念
小数是指由整数和小数点组成的数,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值。小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小数的比较大小和单位换算。
三、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指将一个整数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小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单位换算。
四、几何图形的概念
几何图形是平面或空间中的形状和大小。小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1.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
2.能够识别和计算基本的几何图形;
3.能够理解和运用计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换算;
4.能够通过实验和游戏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然而,我也注意到学生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部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困难,可能是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需要更加具体和直观的教学方法。
《篇三》
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工作回顾与展望
一、工作回顾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第七讲概念教学 PPT 演示文稿
第七讲: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与 “整数的认识”的教学
一、数学概念及表现形式 1、数学概念:
(1)数学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思维 的一种基本形式。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 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常用一个符号或词语表示,如符号 “+”、“=”,名称“三角形”、“正方形”等。由于数 学概念所代表的是一类对象,所以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 意义。
如:象0、1、2、3、4、……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例2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小 数的初步认识是这样描述的:“像0.1, 0.25, 1.03, 1.4等 都是小数。”
③用逐步渗透的方法来揭示概念
逐步渗透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阶段多次接触概 念所反映的一些对象,并逐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也体 现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适当分段、螺旋上升”的原则。
因为数学概念代表了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所以它是抽 象的。例如:数总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5— —5个人;5辆马车;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抽象的三角形,而只 有形形色色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从这种意义上说,数学概 念“脱离”了现实。
由于数学概念往往使用符号化语言来表达,因而其抽象 程度更高。数学概念的抽象程度愈高,与现实的原始对象 (现实原型)联系愈弱,其应用便愈广。例如:单位“1”, 不仅可以表示数量1,还可以表示一条线段、一堆物体、一 个班级人数、一块地、……。
质数的内涵是:(1)大于1的自然数;(2)只能被1和 本身整除;外延
1、2、3、5、7、……组成的集合。
(3)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细胞”
学习数学概念就意味着掌握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数学 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细胞”,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关 键,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的解读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
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数学。
首先,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则,以及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内容结构方面,新课标教材通常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每个领域都包含了基础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实践三个层次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来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评价方式也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而发生了变化。
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而是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这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
最后,新课标教材还强调信息技术的融入,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辅助学习,如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的解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最新-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及呈现方式 精品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及呈现方式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对教学题材的整改提出要加入数学史教学内容的新要求。
因此,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中都已经不断选入一些数学史料作为教学题材,数学史料在数学教材中的分布、设计模式以及呈现方式都有各自的不同形式,而各学段的数学史料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文字、图片、连环画、视频等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以及呈现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特点;内容设计;呈现方式数学史在新课程准则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小学到大学之间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层次的数学史料融入,并要求师生对数学史重点分析与研究,促进学生不断吸收数学史的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的呈现方式在各个版本中都有着不同的特色,主要以学习内容引出数学史和数学史引出学习内容两种设计思路来实现共同学习数学史与知识的目的。
数学史融入在小学教材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含义。
1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特点1.1数学史内容选择与分布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融入的数学史料类型比较多,以数学家解决问题故事、具有典型代表性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历史资料以及数学家趣闻轶事等类型出现比较常见。
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史在每个阶段中都会以不同的数学家故事为标题,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聪明的高斯、杨辉的故事等等,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数学历史文化了解,反之,在了解各数学家的故事之时,也对数学含义有了更深地理解,可以说,数学史与知识内容之间拥有一层相互烘托的关系。
为了突出数学史的重要性,很多版本数学教材中以连续性方式为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册数学教材中都加入数学史,使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能对不同程度的数学史加以了解,而数学史在数学教材中具有完整性的特点,能够提高数学史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
1.2数学史内容设计数学式设计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设计,二是内部设计外部设计主要是针对数学史料在数学教材中的分布、选择、篇幅以及容量设计;内部设计主要是针对数学史的具体编排设计,数学史内容的设计对数学史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影响,其中内部设计是能够促进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发挥教育教学功能的主要因素。
不同呈现方式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形成的影响
不同呈现方式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形成的影响专业:06应用心理姓名:罗斯娜、邓茹今、欧静、樊雪荣学号:2006104001301、实验目的:概念是外部世界中客体集合在人脑中的表征。
概念形成是概念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个体在没有先行概念可利用的情况下,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在这项实验研究中,侧重点并不在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而是从概念的一个方面即呈现方式(图示呈现方式、形文配合呈现方式、定义呈现方式)来探讨它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形成的影响,看看在这个年级里哪种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其概念形成,从而让他们更有效的掌握、理解概念并进行概念学习,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参考资料,让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小学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方案。
2、实验原理: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根据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生处于7~12岁时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此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
他们既能使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图式,又能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概念的本质,也能正确掌握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也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而且根据前人的研究数据可知,小学中年级(9~10岁)儿童的整数、小数概念系统正处于巩固和形成的过程中;在形体(空间)概念研究的发展中,发现该阶段的儿童对“实物+表象”和“实物演示”这两种呈现方式更敏感。
3、实验假设:[1]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形成中,概念的图示呈现方式比形文呈现方式、定义呈现方式都更有效。
[2]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形成中,概念的形文呈现方式比定义呈现方式更有效。
[3]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概念形成中,学生更趋向于选择图示呈现方式来进行概念学习。
4、实验过程:4.1 被试:随机选取桂林市某一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学生作为被试,要求人数是3的倍数。
把被试分为三组,一组采用图示呈现教学概念,一组采用形文配合呈现教学概念,一组采用定义呈现教学概念。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解读
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解读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进行解读。
# 教材特点1. 整合性:教材内容整合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 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3. 趣味性: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 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运算,以及简单的代数表达式和方程。
2. 图形与几何:涉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测量、变换和位置关系。
3. 统计与概率: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和概率知识。
4. 综合与实践: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信息技术辅助: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 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等。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 结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材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浅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浅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中国最主流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之一。
它结合了中国传统数学教学和国际数学教学的先进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小学数学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特点和使用效果三方面进行浅析。
教材的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部数学内容。
教材中包括了基本数学概念、数的认识、四则运算、面积和周长、几何形状、时空关系、数据的处理等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和具体操作步骤,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个知识点的应用和含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材的特点
1.体系规范:教材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体系规范,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材质量标准。
2.思维导向: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归纳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乐趣。
3.注重实用:教材融入了大量实用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计算物品价格、度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等。
4.多元化授课方式:教材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演示、讲解、练习、探究和游戏等,使学生能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获得乐趣。
使用效果
经过多年应用实践,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研究表明,使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数学成绩明显提升。
同时,教材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反馈,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份很好的教育资源,它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份基础扎实、实用性强的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核心概念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它们不仅可以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是教师灵活运用,让学生乐在其中,普及数学知识的必要元素。
本文尝试从理解和呈现两个方面,全面阐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首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应该是什么?答案是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认识、四则运算、情境的认识、数的变化、理解几何图形、空间的认识、几何分形、数列、概率等。
这些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了解这些基础概念,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这需要教师注意把握教学细节,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教学。
一方面,教师应该从生活情境出发,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使学生把数学概念贯穿到生活中去。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建立起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做实际的操作和团体活动,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最后,如何让数学基本概念的呈现更具有活力和魅力?一方面,应该做到让数学概念看起来更有趣,令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概念,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各种媒体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真实现象,让概念变得更有活力。
另一方面,应该让数学变得更有亲和力。
教师可以结合某一概念,组织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有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手把手地让学生试验概念,让学生把学的理论联系到实际,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明白,使概念更具有亲和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是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理解它们及其呈现对小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论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论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小学数学概念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学生在培养其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知识。
所以,要想夯实基础,必然要狠抓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呈现方式不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1)图画式。
在小学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尚处在前运算阶段,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这个阶段的概念采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即除概念名称外完全以图示的形式来呈现概念。
比如“1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减法”等概念都是以这种方式呈现的。
这种呈现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如形象直观、便于感知,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但也存在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图画式呈现概念的方式缺乏语言文字描述,如果教师不恰当地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就容易导致小学生学习概念时仅停留在图画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
(2)描述式。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概念通常采用描述的方法来呈现,即以概念的实际原型借助具体事例和描述性语句相结合来呈现概念[6],其中的“形”以图示、例题等形式来表明概念的基本属性,“字”则以描述性语句作补充或概括性说明,因此,这种概念呈现方式也叫字形结合式。
这种方式很常见,小学各年级都可以采用,像小数的概念、角的概念、自然数的概念等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3)定义式。
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已达到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心理运算,抽象思维有所发展,此时的数学概念主要采用定义的形式呈现,即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7],借助原有的、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来对新的概念进行定义,条件和结论十分明显。
这种概念的呈现方式比较适合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定义式概念的表述一般比较简短,教学时要注意剖析关键词的丰富内涵。
小学数学概念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其教学对策
像表征 , 形” “ 是其基本特 以“ 喻 义”
点 。 以该 方 式 描 述 概 念 , 主要 是针
对 学生识 字量 、 旧知 经验 少, 象 抽
思维力较弱而设计的。这种方式在低年级普遍 采用。 例如 , 第一册“ ” 数2 一课 中主题 画内 , 两个 小朋友 、
数的组成和 分解 , 材料不 多, 意图不够 明朗, 易被忽 容 视 。但 是 , 学生头脑 中对 它的认识 , 若能和寻求科 学有
、
图 示呈 现 方 式 及 其教 学对
在层 次及 内容的 言语 表述 上 有一 个渐进 、 过渡 的过程 。 例如 。 在十以
内数 的认 识 阶段 的 “ 法 ” 可 容 许 加 ,
策
( 图示 呈 现 方 式 一) 所 谓 图示 呈 现 方 式 . 是一 种教
学 生把 “ 法 ” 述为什 么样 的 问 加 表 题 用加 法, 第八册 再让学生回答 到
直接揭 示概 念的本质属性。在数 学概念的教 学设计 中, 采取 以概念形成为主 。是 因为概念形成方式对 学生的
心 理 能 力与 背 景 知 识 的 要 求 相 对 较 低 。符 合 低 年 级 儿
又 如 ,OX内的 数 的 概 念 、 法 、 法 。 样 多 、 lr 加 减 同 多
领悟语 义 , 形成语 感。让学生在言 语 活动 中能 解析和 运 用概 念 术语 所指的语境 ( 问题情 境)所代表 的 、
事实、 原理 、 思想方法 , 实现语 言符
号表述形式与从
确。 引导 构 建 、 实 完善 认 知 结构 充
与 少; 长方形 、 正方形、 角形 、 第二册 中的长方体、 三 圆; 正方体 ; 第三 册 中的 角、 角 ; 直 第五册 中的分数 加 、 减
不同呈现方式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浅谈
概念是 由精炼 的语言 进行 表达 的, 而教学过程 中离不开语 言
的沟 通 。因此 , 要 想 更 好地 理解 就 必 须 加 强 学 生 的 语 言 训 练 。用 图 形 的方 式 来 呈 现 概 念 , 最 大 的好 处 就 是 更 加 形 象 直 观 , 更 易 于 学 生
感知 , 这种方法十分适合低年级 的学生 。 但 由于这种方式缺乏一定 的文字描述 , 所 以, 这需要教师 掌握 好引导方法 , 否则很 容易使学
形, 接着再说 明它与其他 四边形 的区别 在于其两组对边分别是平 行 的,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剖析遵循 了小学生思维发展 的规律 , 更
生借助 图形理解概念 的过程仅仅局限于图形所 展示 的事物 ,而不 利 于 学 生 的 发 展 。 2 . 化抽象为形 象 , 概念直观化 能全 面的去掌握概念 的内涵和特性。 因此 , 在用 图形进行概念教学
的过程 中教师要 有 目的地引导学 生用 自己 的语言去 描述概念 , 这 能力 , 还可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感 。
2 . 以形 成 为 主 , 辅 以 同化
通过定义呈 现出的概念往往都有很强 的抽象性 , 然而小学 生
需要借助大量 的表 象 个描述 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 的理解概念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 中又离不 开形象和动作 , 进行理解 , 通过感性认识去升华到理性认识 。 从小学中年级起数学 概念 的抽象性就在逐渐增 强 , 这更需要教师把抽 象的知识形象 化 ,
一
三、 定义式概念教学策略 1 . 抓关键词 , 多层剖析
、
图 形 辅 助式 概 念 教 学 策 略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概述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概述1. 简介本文档主要介绍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的概述,内容包括课本的特点、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本教材。
2. 课本特点2.1 贴近学生生活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在内容设计上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2 培养数学思维课本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系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强化实践操作新课本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4 多元评价体系课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3. 课本结构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按照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结构清晰,内容连贯。
全书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数学领域。
4. 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通过新课本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小学阶段必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图形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和策略,如计算、推理、估计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认识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5. 结语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在内容设计、结构安排和教学目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小学数学教材。
希望教师们能充分利用这本课本,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引导。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概述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概述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的概述。
新课本
将以简洁的语言和策略为主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
学知识。
课本特点
- 简洁明了:新课本将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呈现数学概念,避免
复杂的表达和解释。
- 实用性强:课本内容将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
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 强调基础:新课本将重点强调数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和掌握,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 举一反三:课本将通过举例和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其他问题中。
课本内容
新课本将涵盖以下数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
- 数的认识与比较
- 加法和减法
- 数的排序和分解
小学二年级
- 乘法和除法
- 数字的进位和退位
- 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三年级
- 分数的加减法
-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初步概念
小学四年级
- 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 图形的对称性
- 时、钟和日历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
- 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二维图形的初步认识
小学六年级
- 代数的初步认识
-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
- 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结论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本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强调基础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改进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效果。
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
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
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
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新教材在
内容编排上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
味性,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传承。
新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合性:新教材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相结合,
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2. 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探究活动,主动
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性: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小实验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增强实践能力。
4. 开放性:新教材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允许学生根
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合作性: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
中交流思想、分享发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评价的多元化:新教材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
识掌握情况,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小学数学教材新课标版
小学数学教材新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新课标版在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新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
在内容设置上,新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每个领域都设计有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以及简单的代数表达式。
2. 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和图形的位置关系等。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图表和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综合与实践:这部分内容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项目式学习、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版教材还特别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方法,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材还融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形绘制、数据分析等,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此外,新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还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中的习题设计也力求多样化,既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与
影响
概念是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同时它也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
《义务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强调:“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概念,所以,概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在小学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存在许多困难,而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主要资源,是如何呈现概念的呢?它对概念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概念在教科书中的呈现
数学是研究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数学概念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对于数学来说,只有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之间联系,才能在活动中提高基本技能,发展基本思想。
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数学》(1~12册)(以下简称北师版教科书)为对象,从概念的结构、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定义类型、概念的呈现方式方面来具体分析。
1.概念的结构
概念的结构是指概念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来说,概念是由名称、属性、定义和例证组成的(如表1所示)。
概念的名称一般由词汇构成,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概念的形成并不一定必须用一个特定的词说出来,例如婴儿无法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能够从许多人中辨认出妈妈,说明“妈妈”的概念已经形成。
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说不出“周长”的概念是什么,但他能够清晰地指出物体中的边界的长,这表明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已经形成。
概念的属性指的是概念的关键特征,例如物体的颜色、气味、材料、大小、形状、位置等。
数学概念只研究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数量关系等属性。
中,概念的定义就是以简短的形式揭示概念、命题的内涵或外延,使人们明确它们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例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正例(positive instances),即与概念要求相符,例如,4是正数的正例,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的正例;另一种是反例(negative instances),即与概念要求不符合或违背要求的,例如,-2是正数的反例,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的反例。
2.概念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概念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奥苏贝尔根据是否经过观察正反例子揭示概念的特征把概念分为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如表2所示)。
例如,三角形是初级概念,等腰三角形是二级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其中的前三部分包括许多数学基本概念,综合与实践是对概念的应用。
依据前三部分内容的分类,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12册中的数学概念进行梳理,结果如表3所示。
3.概念的定义类型
对概念的不同定义类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对概念的更好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习者领会概念定义的不同种类及含义。
北师版教科书中的有些概念没有明确定义,而是采用直接给出的形式,这在低年级教科书中比较普遍。
通过梳理教科书中明确定义的概念并从逻辑学角度对概念的定义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将北师版教科书中数学概念的定义概括为:发生定义、关系定义、语境定义、列举定义、实指定义、描述性定义。
发生定义是指从被定义的词项所指称的事物的发生、来源方面揭示种差定义的形式。
例如最小公倍数,通过从公倍数中选择最小的倍数来定义;关系定义是指以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例如,倒数是以两个数的乘积为的特殊关系来定义的;语境定义是指将定义项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然后用一个意义相同但被定义项在其中不出现的语句来给被定义项下定义,这种定义强调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列举定义属于一个概念的外延的对象数目很大,或者种类很多,无法穷尽地列举,于是就举出一些例证,以帮助人们获得关于该概念所指称对象的一些了解;实指定义通过用手指指着某个对象,从而教会儿童去认识事物和使用语言,这种定义能够通过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语词既有用法的报道或描述(如表4所示)。
4.概念的呈现方式
这里所讲的概念的呈现方式是指教科书中以什么材料来呈现概念:有些概念只用文字语言来呈现,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些概念的呈现可能既有文字又包括图形,在不同的概念呈现中二者的比重不同。
通过总结,可以把呈现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图形主导文字辅助型、图文并茂型和文字描述型。
图形主导文字辅助的这种呈现方式主要分布在北师版低年级教科书中,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皮亚杰关于儿童的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文字的认识、理解、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在头脑中很好地实现文字与其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转化。
采用直观图形为主,文字辅助的方式(如图1所示)有利于学生从直观的图形获得对于概念的有效理解。
这种呈现方式的概念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角、周角等。
图文并茂呈现方式(如图2)指的是图形与文字在呈现概念时不分主次,处于同等的地位,这种呈现方式大多分布在中、高年级的教科书中。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于文字的理解力也逐渐增强,从图形和文字不同方面对概念进行理解,有利于对概念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实现文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
这种呈现方式的概念有:锐角、直角、钝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垂直、周长、面积等。
文字描述的呈现方式是指仅采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概念,没有搭配对应的图形。
这种概念呈现方式一般分布在高年级的教科书中,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使用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为理解文字奠定了基础。
文字描述的概念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文字与概念对应的原型之间的转换,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种呈现方式的概念有:表面积、体积、容积、小数、分数、速度、正数、负数、循环小数、自然数、整数、倍数、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倒数、中位数、众数、约分、通分、方程、比、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等。
二、对概念呈现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科书中的概念有些仅给出了概念的名称,有的只是描述了概念外延的一部分,有的则是采取了定义的方式,这些不同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概念;同时,北师版教科书概念的呈现情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概念的学习。
1.概念的结构方面
对北师版教科书中呈现的概念的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书中对于概念的反例的呈现数量明显少于正例,甚至很多概念没有呈现反例。
例如,在方程的概念结构中,只给出了像x+5=10,4y=380这样的正例,对于不是方程的反例却没有给出。
又如,在最简分数的概念结构中仅呈现了像这样的正例,同样也没有给出不是最简分数的反例。
这说明北师版教科书对数学概念结构的呈现并不全是完整的,存在缺少反例的现象,而反例对于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正如Markle所说,反例在概念的学习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概念学习本质是对概念属性的辨认,而例子则是概念属性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概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每个人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会理解例子的重要性,正如有关研究表明,核心概念教学时,如果没有后继的样例学习和练习,儿童数学问题解决水平较低。
正例让学习者明白概念是什么,反例让学习者晓得概念不是什么,这种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校教育中,教科书对教学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正如McKinney等人所指出一样,大部分的教科书中都没有呈现概念的反例。
因此,适当增加教科书中概念的反例数量,以符合学生思维特征的方式呈现它们,并且合理组织正反例,让学生在正例、反例的对比中去重新认识、理解概念。
2.概念的分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