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教学法翻译

合集下载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教学案9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教学案9
进行巡查或抽查
拓展与提升
第七步:教师展示练习题,对本堂重点知识进行当堂训练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按照题型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Could you _______us _________on how ______learn English well ? 2..How nice to see you back . 3)I ____________________in Disneyland . 4)And I’ve been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uld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 the U.S.A.? 6)Sometimes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They spoke too quickly ______________me and there were man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I could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people there . 9)I think I sh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English . 10)I know oral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 but I dare not speak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 11)And I always ___________________in English classes . 12)I___________ really _______________the final exam . 13)I know it’s very importa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 14)But it’s difficult for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I’ve worked hard at it for a whole week , but _____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I don’t know ________________, At times I _________________. 17)Perhaps we can _____________Kangkang____________ help .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English .

简谈外语教学方法(1)

简谈外语教学方法(1)
11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1)通过任务活动可以同时锻炼几种语言技能,有利于自动性的提高; 2)学生能接触到形式多样的语言,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资源,
不但有利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语用能 力; 3)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活动多,语境自然,相关性强,有利于培养交际能 力; 4)活动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 动力;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任务有利于培养想象、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课堂学 习和终身学习都有益。
由于这些优点,这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受到广泛注意,也被引进我国。2000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 》,首次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 准(实验稿)》再次明确提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12
其他外语教学法
2)意念和功能并不容易确定,例如标准、数量、顺序等问题 难以掌握;
究。
4)理论上对语言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例如理论上是 competence,教学中是 proficiency,没有统一的框架。对 技能和自动性的解释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9
在外语课堂上使用任务的做法并不新鲜,因为几百年来各种 教学法都是用任务的方法,类型包括翻译、造句、写作、调 查、复述、故事、标语广告、小册子、口头陈述、广播剧、 录像、网页制作、戏剧表演、讨论、问答等,但过去的任务 只是为了进一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一种一种辅助手段,而现 在的任务则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种关系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平等协作关系,课堂学 习通过互动活动进行。
教学活动包括翻译、小组活动、录音、听写分析、纪录课堂 感想、观察报告、自由交谈等。该教学法可以用于听说读写 等技能教学,但通常用于口语教学。

小古文之五步教学法

小古文之五步教学法

小古文之五步教学法小古文是指古代文言文的一种变体,是古代文言文的一种简化和变通,通常以二十字为一句,以六十字为一段,形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小古文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五步教学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小古文之五步教学法。

一、导入环节在进行小古文的教学时,首先要进行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篇小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图画、音频、视频、故事、问题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小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乐曲、展示古代建筑物的图片或视频、讲述一段古代历史上的轶事等方式进行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古代文化的概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在导入环节过后,教师需要进行讲解与示范的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小古文的基本构成、句式、语法以及意义,同时通过示范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如何读、如何理解小古文,以期让学生领会小古文的特点和魅力。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清晰的语言教学,通过阅读、解释小古文的内容,以及通过一些实际的生活情景的模拟演练,来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的基本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小古文的浓厚兴趣。

三、学生接触在讲解与示范环节之后,学生需要接触小古文,进行适当的练习和探索。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训练或课后作业等方式接触小古文,进行相关的练习和理解,以期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学生接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朗读、翻译、填空、选词填空等形式来进行,逐步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检测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

四、讨论和交流在学生接触环节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小古文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就所学的小古文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共同理解和探讨小古文的意义与思想,并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步提高对小古文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杨志荣整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串讲法,老师为主导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收效甚微。

要革除这种弊端,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于是作者实行大胆的尝试,采用了五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说”和“读”这两大语言环境。

学英语能够到“英语角”,学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就更多了。

学习文言文却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谁也不想“之乎者也”地啰嗦半天,所以我们只有抓住“读”这个环节。

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对文章实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自清先生也说过:“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但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从读的基本要求出发,文言文的诵读要求做到:正字音,知句读,揣语气,晓内容。

首先要读准字音。

特别要注意文言文特有的异读字。

例如将“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子中的“衣”读为(yì),不能读成“衣(yī)”,这是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的,叫破音异读。

又如,“至莫夜月明”(《游赤壁赋》),“莫”通“暮”,读为mù;,不能读mò,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异读,当甲字与乙字通假后,就读乙字的读音。

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诗》),“可汗”读为kèhán,不读“kěhàn,这是专有名词保留古音的读法,叫古音异读。

其次是要分清句读,不要破读。

朗读时要像读现代文一样,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和语调。

更要特别注意古今语言结构的差异,处理好句中的停顿。

将“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不能破读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再次,音读得准、不读破句,再配上合理的语气、语调,“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就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绪论作为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过程§0.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具体地说,小学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

本课程是为适应培养高学历、专业化、学者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0.2 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人类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世界各国都有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从事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并且对于教学现象作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

他的关于学与思关系的言论、他所用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至今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国末年的《学记》一书,对于教学现象又作了全面的总结。

书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思想以及所论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

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Topic 2 教学案

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Topic 2 教学案

仁爱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Topic 2教学案Guided Teanhing and Learning Plan (Grade 7 )编写:五段八步教学法:问题展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知识感知→课堂反思Unit 2 Topic 2第一课时Unit 2 Topic 2 Section A第一步:向学生展示复习或预习问题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学习生词和短语both black blond blue color pink red purple brown white gray green yellow here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1)What does she look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o is that bo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ere is she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e’s from Jap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ut you look the s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We both have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I have blond hair and blue ey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We don’t have the same looks , but we’re good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He is my fri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1a第二步:分小组讨论并解决学案中的问题和测试题第三步:教师抽查小组讨论情况,展示讨论结果课堂合作学习与探究1.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在组长的带领下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问。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且历史悠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对语法规则的系统学习和对课文的逐句翻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讲解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对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它的缺点也较为明显,过度注重语法和翻译,可能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且学习过程较为枯燥。

二、直接法直接法与语法翻译法截然不同,它主张通过直接学习英语来培养语言能力,避免使用母语进行翻译和解释。

教师会使用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来展示词汇和句子的含义,让学生直接建立英语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直接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形成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复杂的语法和抽象概念的讲解可能存在不足。

三、听说法听说法强调通过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掌握语言。

教学中会使用对话、句型操练等方式,让学生反复模仿和记忆。

这种方法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非常有效。

但它可能忽视了语言的意义和语境,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缺乏灵活性。

四、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教师会设计各种场景,如购物、旅游、聚会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实际用途,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五、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它强调语言的功能和用途,鼓励学生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教师会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交流中。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对于语法和词汇的系统学习可能不够重视。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翻译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翻译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翻译方案一、方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有趣、实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能够熟练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翻译理论:要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2.翻译实践: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段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他们的翻译能力。

3.翻译技巧:教授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如词汇转换、句子结构调整、语态转换等。

4.翻译欣赏:分析一些优秀的翻译作品,让学生感受翻译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通过设置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进行翻译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篇文章或段落进行翻译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翻译竞赛:定期举办翻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检验他们的翻译水平。

4.翻译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翻译作品,如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分析其中的翻译技巧和魅力。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翻译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理论讲解:系统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3.实践操作:选取文章或段落,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4.技巧传授: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授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

5.翻译欣赏:分析优秀翻译作品,让学生感受翻译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2.翻译作品:评估学生的翻译作品质量,给予相应的分数。

3.翻译竞赛:根据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六、教学拓展1.邀请专业翻译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翻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组织学生参观翻译公司,了解翻译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

3.开展线上翻译交流,让学生与国内外翻译爱好者互动,拓宽视野。

4.创办翻译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成长的平台。

注意事项一:学生翻译兴趣的培养翻译学习初期,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翻译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兴趣。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日益加强的全球化下,显得更加重要。

对于老师来说,拥有好的英语教育方法是极其重要的素质,看看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语法翻译法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3、原则和技巧原则:(1)书面语很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3)教师的绝对权威(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2)阅读理解性问答(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4、评价:(1)使用方便(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三、听说法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其优点是: 其优点是: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1.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2.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 进行交际。 进行交际。 其缺点是: 其缺点是: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 1.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 有待进一步探讨; 有待进一步探讨;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 2.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 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翻译法的优点是: 翻译法的优点是: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阅读能力较强, 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 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 翻译法的缺点是: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 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 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其优点是: 其优点是: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 1.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 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 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情境的创设能够 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 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 3.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 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其缺点是: 其缺点是: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1.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 2.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 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3.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种成功的教学法(可借鉴)

五种成功的教学法(可借鉴)

五种成功的教学法(可借鉴)1.茶馆式教学法: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讲一讲读,是前提,引导学生自己读。

议,学生自由讨论,主动探讨,是关键。

练,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环节。

讲,讲解、解惑。

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

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先生提出。

有人把这种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称为“发现法”,段先生称为是“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08)“议”是对话的一种重要方法。

“后茶馆式”教学源于上世纪80年代“育才经验”的理解,创始人是张人利,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1998年,他在危难之际出任当时的薄弱小学的校长,他依据“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改革。

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他带领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讲得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完整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后茶馆式教学的现场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他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

2.洋泗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教学策略:①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

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

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

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最常被使用?A.情境教学B.合作学习C.任务型教学D.直接法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A.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B.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C.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3、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下列哪个方法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A.角色扮演B.小组讨论C.个人演讲D.课堂提问二、简答题1、请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2、请描述一下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优点。

3、请说明如何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请阐述直接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优势。

三、论述题请论述一下你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观点。

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2、游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3、游戏教学法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4、对游戏教学法在未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建议。

以上就是我对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小学英语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单词不是表示颜色的单词?A. redB. blueC. greenD. yellow正确答案:B. blue解释:在英语中,red表示红色,green表示绿色,yellow表示黄色,而 blue表示蓝色。

因此,B选项不是表示颜色的单词。

2、下列哪个词组不是表示位置的常用表达?A. on the tableB. in the boxC. under the bedD. next to the door正确答案:A. on the table解释:在英语中,on the table表示“在桌子上”,这是一个表示位置的常用表达。

而其他选项 in the box、under the bed、next to the door都是表示位置的常用表达。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摘要: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

本文旨在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的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是近一百年的事。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拉丁语是当时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会和官方语言,当时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法。

到十八、十九世纪,英语、法语兴起,学校开始开设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课程。

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就自然地沿用教授希腊、拉丁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

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

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中学英语常用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用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介绍1.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2.直接法(direct method)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4.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一)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起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

3.创始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人对语法翻译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才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系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4.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②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二)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三)语法翻译法评价1.主要优点: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②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缺点:(5个)①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②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④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⑤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初中中英互译教案

初中中英互译教案

初中中英互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翻译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互译。

2. 提高学生对中文和英语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文-英语互译:问候、介绍、道别、询问时间、询问地点等日常用语。

2. 英语-中文互译:同样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互译。

2. 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中文和英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的翻译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翻译技巧。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中文和英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两种语言。

3.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应用翻译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用中文介绍自己和学生,然后用英语重复一遍,引导学生注意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讲解:教师讲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对译等,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3. 实践:教师给出具体的翻译任务,如翻译一段中文对话或文章,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提高。

六、课后作业:1. 翻译一篇中文文章或对话。

2. 总结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翻译成果:评估学生在翻译任务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提高中文和英语的互译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文言文教学五步法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不同的是学生遇到语言障碍较多,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工夫。

传统的语言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

在文言文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一般采用“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把各段意思概括起来,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

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传统的这套方法使我们想到鸟类育雏的方法,鸟类将觅来之食含在喙里送进幼鸟嘴里,那种亲情和负责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

但是,我们用课改的精神,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审视传统和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是“学会”。

而当今以至未来,知识大爆炸,信息瞬息尤变,科技迅猛发展,学生仅靠老师教会的知识如何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那种少、慢、差、费的做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那么,怎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会学”呢?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读课文一般分三遍进行:1.自己默读一遍。

学生自读,有生字障碍,不得不看注释。

这一遍读,让学生批注生字字音,粗知文章大意。

2.全体学生齐读一遍。

目的让优生带动差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目的让全体学生锻炼朗读,获得语感,领会课文大意。

二、学生笔译课文,加深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用小号字在课文行间笔译,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学生朗读时觉得明白了课文的意思,在用笔翻译时,才感到有许多地方很不顺手,一些难词,难句的障碍横亘在面前。

他们被逼近着看注释、查资料、动脑筋、问老师。

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咀嚼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提高了。

诸如文言文的词法、句法老师这时不必肢解,不必讲授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利用注释,翻查资料,质疑清教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教学建议2007-08-28 13:52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自然教学法(The Natural 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

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有七个:1. 工具功能:用语言获取他物;2. 调节功能:用语言控制他人的行为;3. 互动功能:用语言与他人交往;4. 人际功能:用语言表达个人感情和意义;5. 启发功能:用语言学习和发现;6. 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7. 表达功能:用语言交流信息。

交际法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的目标。

其优点是:1.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2.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其缺点是:1.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有待进一步探讨;2.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cording to Herbart, abilities were not innate(先天) but could be instilled(可以灌输的). Only formalized(形式化), rigorous education (严格的教育), Herbart believed, could provide the framework for mor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ppeal to learners’ intere sts, Herbart advocated us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stories instead of the drier(枯燥的) readers and predictable(可预见的), moralistic(道德的) tales that were popular at the time 。

He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教学过程) and the content of what was to be taught. In his work Universal Pedagogy (普通教育学), Herbart advocated(提倡) five formal steps in teaching, which were translated into a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ology(被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方法):
1.Preparation(准备:唤起有关的旧观念,以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relating
new material to be learned to relevant existing ideas (memorie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prepare students to be ready for the new lesson)
2.Presentation(提示:讲授新教材)—presenting new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ctual experience of concrete objects (present the new lesson)
3.Association(联想: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建立联系)—comparison
of the new idea with existing ideas to fi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hus implant the new idea in the mind of the student (associate the new lesson with ideas studied earlier)
4.Generalization(总括:得出结论、定义或法则)—procedures designed
to take learning beyond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ncrete into the realm of abstract concepts (us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lesson's major points)
5.Application(应用: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using the
newly acquired knowledge so that it become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ife of the student (test students to ensure they learned the new lesson).
Herbart believed that such an educational paradigm(教育范式) would provide an intellectual base(知识基础) that would lead to a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意识):
Using this structure a teacher prepared a topic of interest to the children, presented that topic, and questioned them inductively(感性地), so that they reached new knowledge based on what they had already known, looked back, and deductively(演绎)summed up the lesson’s achievements, then related them to moral precepts(戒律) for daily living.
Herbart's work even in education received little acclaim before his death in 1841. However, his pedagogy enjoyed a surge of popularit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hile Germany was its intellectual center, it “found a ready echo in those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ty into Character appeared particularly well attuned to the prevailing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Blyth 1981: 77). This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potentiality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 seemed to reflect democratic ideals.
By the twentieth century, however, the steps had become mechanical and Herbart's underlying ideas on ethics,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had been forgotten. In their place, new pedagogical theories, such as those of John Dewe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freed the child from what had become a controlled learning environment, grew in popular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