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49例

合集下载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护理探析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护理探析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护理探析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肝脓肿开窗术患者应在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1例腹腔镜肝囊肿患者开窗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的措施,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78%,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在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创伤的恢复,痛苦较少,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关键词】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护理措施;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38-02肝囊肿为肝脏的良性疾病,患者中老年女性较多,有先天和后天两类,常见的为先天性的肝囊肿,若囊肿较小,而且没有症状,可不采取特殊处理,但若囊肿较大,而且有压迫症状,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1]。

传统手术中一般选择超声引导的穿刺引流或者开腹开窗的引流术,会使患者身体遭受较大的痛苦。

目前腹腔镜器械通过各方面的改进,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肝胆外科腹腔镜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1例腹腔镜肝囊肿患者开窗术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1例腹腔镜肝囊肿患者开窗术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34~59岁,平均年龄为:(42.1±3.5)岁。

囊肿位置:15例位于左叶,18例位于右叶,囊肿直径:3~15厘米。

对照组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34~60岁,平均年龄为:(41.9±3.8)岁。

囊肿位置:8例位于左叶,10例位于右叶,囊肿直径:3~16厘米。

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研究组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开窗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一年内肝囊肿复发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开窗术,于临床推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开窗引流;肝囊肿;临床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多数症状较轻微,临床症状不明显,对于囊肿小而无任何症状者,不需进行治疗,而囊肿较大且伴有压迫症状者需给予治疗,一般采用穿刺抽液、囊肿开窗、囊肿引流、囊肿切除等手术方法[1-2]。

本院探讨了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参照组男21例,女25例,中位年龄(53.4±7.7)岁,平均囊肿直径(10.2±2.7)cm;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中位年龄(54.6±7.3)岁,平均囊肿直径(9.8±2.5)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术前禁食12h,禁水6h,术前一天和术晨各灌肠一次。

手术采用低仰卧位,行全身麻醉。

研究组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在患者脐下缘作弧形切口,长度1~2cm,充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在12~15mmHg之间。

探入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情况,用套管针穿刺患者囊肿最薄弱部位,抽出囊液,根据患者囊肿大小作适当切口,置入适当型号引流管作引流处理,剪开囊壁,无水酒精清洗囊腔。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54例论文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54例论文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5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4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54例患者手术均告成功,且无中转开腹及胆漏、出血、感染发生。

手术时间为30~65min,平均46.3min,术中出血15ml~70ml,平均32.7ml,引流管放置1~5d,平均2.4d,住院3~7d,平均5.1d。

术后6个月b超复查发现,多数患者肝脏形态恢复正常,2例患者复发,随经二次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结论: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发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引流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83-01肝囊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根据起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临床上常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 其发病率2.5%~4.25%,多见于老年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逐渐增大会压迫了周围脏器,损害肝脏功能,对患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应予以治疗。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肝囊肿手术目前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肝囊肿的首选方法。

我院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54例肝囊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肝囊肿患者均经术前b超及ct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等其他肝占位性病变。

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1.4岁。

单发性囊肿12例, 多发性囊肿42例,囊肿直径6~12cm,平均 7.3c m,囊肿位于左叶23例, 位于右叶31例。

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17例,合并肾囊肿8例。

腹腔镜与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5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4 例肝囊肿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 42 例。微创组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 窗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肝功能情况、T 细胞亚群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 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微创组 AST、ALT、 TBil 及 DBi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微创组 CD4+, CD4+/CD8+、CD3+ 细胞的表 达均高于对照组,而 CD8+ 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别,不 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对患者创伤小,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快,降低肝 功能指标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开腹手术;开窗引流术;肝功能;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333.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34.004 本文引用格式:孙国煜 , 赵志铭 , 宫金伟 , 等 . 腹腔镜与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34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34
·论著·
腹腔镜与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在肝囊肿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行辅助性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可发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患者;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护理措施;效果在肝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是时代发展所驱,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有效途径。

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给予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因此,我院对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探究,现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情况为:男25人,女19人,年龄在3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岁;对照组患者情况为:男21人,女23人,年龄在3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太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行辅助线护理。

即:根据患者术中情况给予护理。

但在实施各种护理操作时,需遵循无菌原则。

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即: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其他护理。

在术前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开展健康宣教活动,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需准备好抢救器材,以防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护理。

即: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为其提供低量吸氧;鼓励下床活动,讲述进食情况;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镇痛药物;引流管情况。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蒋国祯;裘华森;朱友根;朱建敬
【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005)008
【摘要】目的探讨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8月54例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随访1~6年,5例复发,复发率9.6%(5/52).3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开窗过小,1例由于多发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1例系多囊肝术后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遗漏多发囊肿以及黏膜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2页(P647-648)
【作者】蒋国祯;裘华森;朱友根;朱建敬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广福医院,金华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卓;曹子龙;胡建立;申铉三
2.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J], 杨能红;王学汉;胡康;王海斌
3.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周明银;陈涛;王永光;王道岭
4.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J], 崔宏伟;王耀东;严茂林
5.对比观察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结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效果 [J], 刘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降低其复发率的策略。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67例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65例随访1~5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9.23%(6/65)。

4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Ⅶ、Ⅷ段)开窗过小致复发;1例由于囊壁处理不当复发;1例由于多房性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而遗留小囊肿致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囊壁周围粘连闭合、遗漏小囊肿以及囊壁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严格掌握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手术适应证,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uses of recurrence of hepatic cysts after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and to redu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7 cases clinical date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hepatic cys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ixty fiv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5 years, and found 6 cases of recurren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was 9.23%(6/65). 4 cases fenestration were made too small because of unusual positions(Ⅶ, Ⅷabove)and recurre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caused 1 cas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of 1 cases multilocular hepatic cyst because its pellucidum septums were not cut absolutely and left small cysts. Conclusion Improper selection of patients, too small fenestration of cyst, adhesion between the residual cyst wall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 omissing small cysts an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are main reasons for the the recurrence. Controlling the ind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simple hepatic cyst strictly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s are the key of decreasing the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 Simple hepatic cyst; Fenestration; Laparoscopic; Recurrence单纯性肝囊肿的治疗并不要求囊肿完全切除,故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肝囊肿有效的、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作者:李海洋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46例接受腹腔镜肝囊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常规皮肤护理,以及术后常规护理、科学饮食指导和引流管护理,观察术后腹部特征的同时,进行气腹并发症预防工作。

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38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出现肠麻痹症状4例,有2例出血,有2例胸腹皮下出现气肿,4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讨论对腹腔镜肝囊肿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皮肤护理,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值得临床大量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肝脏囊肿,其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约为3%,约有15%的肝囊肿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主要治疗方式以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为主,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1]。

过去几年来,在B超指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结合无水酒精注射术,能有效减少创伤面积治疗效果佳。

不过,很容易因为引流不通顺需连续穿刺,同时很容易引发感染和复发。

对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既可以达到完全引流作用,又可规避连续穿刺和引起并发症,同时创伤面积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当前已经成为肝囊肿的主要质量方案。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46例接受腹腔镜肝囊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心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术前为46例患者进行彩色B超、CT/MRI检查,均确诊为肝囊肿患者。

其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年龄分布31~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单发囊肿40例,囊肿直径在5~15cm之间,多发囊肿6例,直径在4~8cm之间,大囊肿数量不超过3个。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心理承受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工作,并为患者讲解病情发展史和腹腔镜手术的有点,同时介绍同类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解除患者忧虑情绪,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手术。

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发表时间:2015-10-21T14:19:30.8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薛军[导读]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肝囊肿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肝脏良性疾病[1]。

临床上具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肝囊肿,其中包括开腹开窗术、囊肿引流术等。

薛军(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 7154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接受肝囊肿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

对照组采用开腹开窗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开窗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均有改善作用,但是腹腔镜开窗术疗效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窗术;开腹开窗术;肝囊肿【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46-02前言肝囊肿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肝脏良性疾病[1]。

临床上具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肝囊肿,其中包括开腹开窗术、囊肿引流术等。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腹腔镜开窗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肝囊肿疾病治疗中,且疗效较为显著。

因此,为了更好地治疗肝囊肿,我院对肝囊肿患者分别行开腹开窗术和腹腔镜开窗术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成绩,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囊肿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排除心、肾、肝等严重疾病的患者,随后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20例,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2.15±8.95)岁;肝囊肿直径为4.81~10.21cm,平均直径(8.23±2.07)cm;其中12例单个囊肿、8例2个以上囊肿。

肝囊肿的腹腔镜开窗治疗体会

肝囊肿的腹腔镜开窗治疗体会

肝囊肿的腹腔镜开窗治疗体会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88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腹腔镜组在各项临床数据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完全可以取代开腹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

标签:开窗引流术;单纯性肝囊肿肝囊肿是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主要原因是胚胎发育期肝内胆管及淋巴上皮异常增生及分泌物潴留所致[1]。

大多数患者临床无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出现症状或并发症时予以干预。

传统的开腹治疗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较慢等弊端。

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成为目前微创治疗该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普通外科2004年10月~2014年6月行腹腔镜开创引流术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单纯性肝囊肿最佳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经腹部超声、CT确诊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②伴有症状或并发症;③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并排除多囊肝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患者。

1.2临床资料经腹部彩超或CT确诊的伴有症状或并发症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8例,其中腹腔镜组51例患者,男20例,女31例。

年龄26~73岁,囊肿直径5~13cm;传统开腹治疗37例患者,男11例,女26例。

年龄19~69岁,囊肿直径6~17cm。

1.3方法腹腔镜开窗引流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部建立压力为12mmHg的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后探查肝囊肿的位置、大小和数目。

穿刺囊肿抽液检查证实囊肿没有与胆道相通者,沿着囊肿与肝正常组织交界处尽可能切除囊壁,电凝处理残余的囊壁,创面检查止血,残余囊壁较多时放置引流管,待引流液低于20ml后拔除。

传统开腹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右上方腹部斜切口开腹,开腹后切除囊壁,吸净囊液,碘伏涂抹内壁后关腹。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8-11-23T16:51:33.2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8期作者:王存生庞天骄周树理张晋岗[导读]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94例肝囊肿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观察效果王存生庞天骄周树理张晋岗(武警山西总队医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94例肝囊肿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观察效果。

结果:94例肝囊肿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

结论:腹腔镜下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20-02肝囊肿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种肝脏的良性疾病,总体可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囊肿以及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

当囊肿较小、数量较少时,偶发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不适;若囊肿较大时,会出现上腹部无痛性肿块、腹围增加、肝区胀痛、消瘦等症状,一般而言肝囊肿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被忽略,故前来就诊的大多数患者均为体检时发现。

肝囊肿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肝内的迷走胆管和淋巴管发生异常或因炎性上皮增生阻塞局部淋巴管进而导致管腔内分泌物排泄障碍形成肝囊肿。

200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94例患者中,男58例,女36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为41岁;单发性囊肿18例,多发性囊肿76例;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35例,左右叶均有38例;囊肿直径为0.8~28.6cm,平均9.8cm,10cm以上47例,合并胆囊结石87例。

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头高30°,在脐部下缘将Veress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CO2建立气腹,腹压达13~15mmHg (1.720kPa),在脐下缘作10mm小切口,将10mm腹腔镜穿刺器戳入腹腔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在腹腔镜直视下,于剑突下偏右侧做10mm切口置入10mm腹腔镜穿刺作为主操作孔,根据腹腔镜探查囊肿的位置和数目情况选择在左肋缘下锁中线或右肋缘下锁中线置入5mm穿刺器作为第二操作孔。

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开腹;开窗术;肝囊肿;比较【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30-01肝囊肿属于肝脏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大多数肝囊肿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由于囊肿的逐渐增大,可以产生压迫症状,如腹胀、腹痛、黄疸,严重者可以导致门脉高压,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

本文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了44例肝囊肿患者,并与开腹开窗术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或CT 检查确诊为肝囊肿。

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1.4±6.6 岁,平均病史3.2±1.1年,单发性肝囊肿15例,多发肝囊肿7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1.9±7.2岁,平均病史3.3±1.2年,单发性肝囊肿14例,多发肝囊肿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囊肿个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1.2.1观察组手术方法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头部略抬高20°-30°,向左或向右侧略微倾斜,在脐上1cm处钻孔建立气腹,维持腹内压10-12mmHg,沿此切口缓慢置入10mm的Trocar作为观察孔,进行初步探查;于剑突下3cm 做一切口为主操作孔,将套管针沿右腋前线及右锁骨中线选择适当位置置入,选择肝囊肿最薄弱的位置进行穿刺,抽取少量囊液并观察其是否清凉后将囊壁剪开,洗净囊液,将囊壁用手术钳夹住,沿囊肿的边缘距离正常的肝组织交界处5-10mm用电凝钩将囊壁环形切除、止血,囊腔直径>4.2cm的应放置引流管。

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实施开腹开窗引流术相比,对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身体的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of hepatic cyst.Method:86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s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tomy open window drainag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pared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open ventral drainage,the operation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 can reduce the blood volum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Key words] Liver cyst;Laparoscope;Open window drainage肝囊腫是一种良性肝脏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LC+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LC+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手术程序: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全麻插管顺利,取反Trenolelenbuty,常规碘伏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单,与脐下缘气腹针制造CO2人工气腹压力15mmHg,脐部,剑突下2cm处分别穿入10mm trocar,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穿入2mm trocar,置光源摄像及操作系统。

探查见胆囊壁薄,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侧肝见以44cm囊肿。

决定行单纯LC+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步骤如下:
1.胆囊抓钳抓胆囊底部向上牵引,分离钳分离解剖胆囊三角,确定胆囊动脉及胆囊管无误后钛夹断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

2.用点击钩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胆囊切除。

3.胆囊床电凝止血。

4.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及结石。

5.先于囊顶部电烧小孔,吸尽囊液。

6.在沿肝脏与囊壁交界处电凝切除整圈囊肿顶壁。

7.探查底部囊壁无明显胆管开口,稀碘伏充血囊壁。

8.查术野无渗血渗液,移去腔镜系统。

9.缝合切口,创可贴封闭切口,术毕。

标本:胆囊壁薄,其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结石数枚。

瞩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查。

8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的护理

8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的护理

165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现 代 护 理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一般分为多发性肝囊肿或多囊肝及单发性肝囊肿[1]文献报道本病多见女性尤以中老年女性更多,男女发病比率之比为1∶4[2]。

发病部位以肝右叶居多,约为肝左叶的2倍。

对直径>6cm的肝囊肿比较适合行囊肿开窗引流术[3]。

我科2000年至2003年共收治肝囊肿患者12例,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85例,其中2004年以后收治的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的方法,经过系统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85例肝囊肿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66例,年龄28~85岁。

多发性肝囊肿32例,单发性肝囊肿53例。

85例均采用了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进行治疗,住院时间为3~7d。

1.2 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碘伏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脐下缘、及右侧腹分别0.5~1.0cm的戳口,造气腹置镜气腹压力设定为10~12mmHg。

囊肿开窗去顶后,吸净其液体后其旁放置引流管。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手术,多数患者可能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担心不能把囊肿处理干净,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优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帮助患者消除手术顾虑。

2.2 术前护理腹腔镜手术的戳口虽然小,但皮肤准备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脐部,因为脐部是腹腔镜最常用的戳口部位,所以要彻底清洁脐部的污渍。

2.3 术后护理2.3.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和意识,每30分钟测量1次,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3L/min,保持呼吸道畅通,6h后给予半卧位。

2.3.2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每2小时挤压1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妥善固定,应可能不固定于床上。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对比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对比

·39·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0期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对比彭自力 张 雷(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600)摘要:目的 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别通过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和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 法 选取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在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患者通过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0.00%(4/4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30.00%(12/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对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相似,但是,介入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推荐使用介入术对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单纯性肝囊肿Comparison between Laparoscopic Hepatic Cyst Windowing and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Simple Hepatic CystPENG Zili ZHANG Lei(Fengji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46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hepatic cyst windowing and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imple hepatic cyst.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imple hepatic cysts admitted to Fengji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0)and control group(n=40)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hepatic cyst fenestration,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interven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0%(38/4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90.00%(36/40)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4/40),whil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00%(12/40),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P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imple liver cyst is similar to that of laparoscopic liver cyst windowing. However,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low and has high safety. Therefore,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yst.Keywords:laparoscopic hepatic cyst windowing;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intervention;simple hepatic cyst作者简介:彭自力,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临床。

探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治疗肝囊肿46例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治疗肝囊肿46例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治疗肝囊肿46例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治疗肝囊肿46例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7月~2013年7月,共有46例肝囊肿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3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进行治疗。

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7%。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

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于术中的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

结论:应用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对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运用。

肝囊肿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主要致病因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酗酒等。

在临床治疗肝囊肿时,手术疗法是常用方法,有着治疗彻底、不易复发等优点。

传统手术治疗肝囊肿中,开腹手术疗法是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等,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由于其有着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临床优势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比较腹腔镜下酒精硬化加开窗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肝囊肿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7月~2013年7月,共有46例肝囊肿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3例。

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4.5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5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5.1岁,病程为2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1.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49例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12年12月,49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怀疑囊肿与胆管相通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外引流,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全组均痊愈出院。

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肝囊肿的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费用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635-01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以往多采用剖腹行肝囊肿开窗引流,创伤大、恢复慢。

随着微创外科发展,使得肝囊肿的腹腔镜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我院自2002年6月~2012年12月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49例,均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中,男9例,女40例。

年龄26~63岁。

单发肝囊肿44例,多发肝囊肿5例。

术前经B超和(或)CT
检查确认,所有病例均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肿瘤性肝囊肿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

囊肿直径5~18 cm,囊肿位于肝右叶38例,位于肝左叶为主6例,肝左叶和右叶均多发5例;合并胆囊结石者9例。

术前肝脏Child A级,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脐上缘穿刺建立气腹后置腹腔镜探查,根据囊肿所在位置选择适当的体位,如为单发囊肿,则采用三孔法,如为左右多发囊肿,则采用四孔法,先用带吸引管的穿刺针刺入囊腔,并吸净囊液,注意观察囊液颜色,如无胆汁样液,用电钩将肝表面的囊肿壁切除,以超声刀尽量切除囊壁,最少应>1/2囊肿直径,囊壁边缘彻底止血,可用电凝烧灼以破坏残余囊壁内上皮,冲洗囊腔,探察囊内有无肿物及间隔,多发肝囊肿应将其表面的小囊肿逐个开窗,合并胆囊结石者,开窗后行胆囊切除术,术毕于囊腔内放置引流管外引流预防胆漏及引流残余囊液。

2 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因囊肿内有较多胆汁外漏,中转开腹胆漏处缝扎、胆总管T管引流,无1例发生并发症。

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6 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3 d,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18 min,术后患者疼痛轻微,5例使用镇痛泵,本组术后获得随访42例,随访时间是3~
50个月,平均21.3个月,均未发现复发。

3讨论
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后者多为先天性,少数为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先天性肝囊肿多认为是肝内迷走胆管与淋巴管在胚胎期的发育障碍或局部淋巴管因炎性上皮增生阻塞,导致管腔内分泌物潴留所致。

其中约5%~10%的患者,由于囊肿逐渐增大,压迫肝脏及邻近脏器出现症状,如腹胀不适、腹痛、腹部肿块、黄疸,甚至可出现门脉高压[1]。

临床上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传统的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抽
液术、开腹囊肿开窗术、囊肿引流术或囊肿切除术等。

囊肿抽液术虽然创伤轻、痛苦小,但仅能暂时缓解症状,非常容易复发。

据报道肝囊肿穿刺抽液后复发率100%[2]。

开腹手术者创伤重,痛苦大,病程长,手术并发症较多病人不易接受。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手术的领域不断扩大,肝囊肿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肿瘤性肝囊肿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者均可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为预防腹腔镜肝囊肿术后复发及胆漏,我们的做法是:(1)开窗要够大,尽可能切除全部囊壁,且位置应尽量低,以利于引流。

有报道[3]认为切除大部分囊壁后所残余囊壁不能形成“腔”,而仅仅是一个“面”。

(2)用无水酒精、石碳酸或电凝棒灼烧残余囊壁,使其完全失去分泌囊液能力。


剩余囊腔尚具分泌功能,常规放置腹腔负压引流。

(3)位于肝脏后部及膈面裸区的囊肿,由于显露困难,采用腹腔镜手术将大大增加肝内血管、肝管损伤的风险,开窗后囊腔内均不作处理,因为囊腔内呈嵴索状物很可能是胆管或血管,电凝后可能引起迟发性胆漏或出血。

(4)术中高度怀疑囊肿与胆道相通者,虽经仔细检查未见胆漏,术中宁可预防性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以避免术后发生胆漏。

(5)较大的囊腔,可将大网膜填塞于腔内,用钛夹或缝合固定,使大网膜与囊腔粘连,以防复发。

(6)所有切除囊壁均送病理检查排除囊肿恶变。

参考文献
[1] Wstephen E,Lee L S,Nathaniel J S,et al.Mastery of endoscopic and Laparoscoplc[J].Surnery,2001,1:272-278.
[2] Gigot J F,Legrand M,Hubens G,et paroscopic treatment of nonparasitic liver cysts:adequate selection of patients and surgical techniquc.world[J].J Surg,1996,20(5):556-561.
[3] 杨广顺,卢军华,秦建怀,等.肝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458-4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