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
晏子故事
晏子独搏其髀(bì),仰天而大笑曰: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 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 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 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 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 景公能行其所。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 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 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 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 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 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 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 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晏子曰:“君之行义回(不正)邪,无德于 国,穿池沼,则欲其深以广也;为台榭,则
欲其高且大也;赋敛如撝(wéi )夺,诛僇(lù ) 如仇雠(chóu ).自是观之,孛 bèi又将
出.天之变,彗星之出,何可悲乎!”(自然
观) 晏子说: “您的行为当然不正,对国家无恩
德,开凿池沼,就想它水深并广大;建筑台 榭,就想它高而大;征收赋税像抢夺,诛杀 罪人如仇敌。从这些事情看起来,灾星(孛星, 彗星的一种)又将出现。天有变化,彗星出现, 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精读:景公置酒泰山之阳----是以大笑
①吾细人也,犹将难死,弃是国也而死,其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时同楼201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卷第16题是一道图文并茂、构思巧妙的试题,该题在命制时以“握手”为主题来展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这不仅改变了以往中考历史命题纯粹的问题、专题考查模式,而且充分体现了“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一新课改理念。
【试题呈现】握手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一种问候,握手是一种友谊,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国家和人类的命运。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材料一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一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1)“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当今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尝试和解的握手】材料二自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屡燃战火、动荡不定,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而印巴冲突更是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是一次温暖的握手,它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
(2)材料二中有一处严重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错误:____ 改正:____(3)这次“尝试和解的握手”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什么?【面向新世纪的握手】材料三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门槛之际,五大国首脑的握手有着非凡的意义。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
参考答案:(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由对抗走向缓和)。
台湾问题。
(2)印巴冲突巴以冲突(3)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
(4)和平与发展。
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
晏子故事
课外拓展1Q
AAAAA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 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 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 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 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 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 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 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景公占梦
“夕者梦与二 日斗,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晏子对曰:“请
召占梦者。”出于闺,使人以车 迎占梦者至。曰:“曷为见
景公病水,卧十数日,夜梦与二日斗不胜。晏子朝,公曰:
召?”晏子曰:“夜者公梦二日与公斗,不胜。公曰:‘寡 人
死乎?’故请君占梦,是所为也。”占梦者曰:“请反其书。” 晏子曰;“毋反书。 公所病者,阴也;日者,阳也。一阴不胜 二阳,故病将已。以是对。”占梦者入。公曰 :“寡人梦与二 日斗而不胜,寡人死乎?”占梦者对曰:“公之所病阴也,日者 阳也。一阴 不胜二阳,公病将已。”居三日,公病大愈。公且 赐占梦者。占梦者曰:“此非臣之力 ,晏子教臣也。”公召晏 子且赐之。晏子曰:“占梦以臣之言对,故有益也,使臣言之, 则不信矣,此占梦之力也,臣无功焉。”公两赐之,曰:“以晏 子不夺人之功,以占梦者不蔽 人之能。”?
课外拓展2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 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 百闾(lǚ),张袂(mèi)成阴,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 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 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 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 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 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 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 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 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 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 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 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 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 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 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立 即不好意思了。
《史记》读后感 15篇
《史记》读后感 15篇《史记》读后感 1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书,以史为鉴,可以借鉴过去。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珍珠之一。
司马迁说:“在研究自然和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古今的变化。
“历史变成一个字,写历史记录。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传记通史,记录了从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朝元寿元年的三年历史。
《史记》里我最喜欢的段子是《殷本纪》,天赋好,口才好,动作快,接受能力强,能徒手和野兽搏斗。
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建议,他的话足以掩盖他的错误。
他以自己的才华在大臣面前吹嘘,以自己的威望到处抬高自己,以为天下人都比不上他。
他喜欢喝酒,放荡,溺爱女人。
他溺爱妲己,凡事顺从妲己。
他请音乐家胡安为他创作新的民间音乐、北里舞曲和弱音歌曲。
他加了税,把钱堆在芦台前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有写作能力的人。
却如此放荡!司马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个性鲜明。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感觉心情很美好。
随着剧情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改变。
以英雄之乐为乐,以英雄之忧为忧,感受英雄之情。
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每个时代的背景特征;各国的风土人情;《殷本纪》生动地展示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读《史记》,你会发现更有趣,更神秘!《史记》读后感 2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史记》的书。
这本书笔触细腻,能引人入胜,是一本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极高的鸿篇巨制。
《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高祖本纪》。
高汉祖刘邦为人仁厚爱人,喜欢施与,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得大度,他几次看相,人家都说他有贵人之相。
后来称帝后,善用良臣,巧用计谋,打败项羽,终于建立了汉王朝。
这件历史事件让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一意孤行,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战国策的读书笔记
战国策的读书笔记战国策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战国策的读书笔记篇1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
比如有:《论语》、《左传》、《国语》等。
这些书籍大多描述了各诸侯国及其士人之间的精彩纷呈的斗争。
而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订而成的.。
其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共四百九十七篇。
全书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它开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是继《国语》之后又一国别体史书。
提及《战国策》,就不得不提及其书中所述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比如在楚国的张仪为秦破从连横文章中,张仪为了破坏合众,说服楚王与秦结盟;他首先是向楚王讲述不结盟的严重后果,然后又向楚王讲述了结盟的好处。
结果在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达到了出使的目的。
放在今日,不正是左手一个萝卜,右手一根大棒,逼弱国就范的把戏吗?总而言之,《战国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见识战国时期的风土人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还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
读好《战国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让我们为国事出谋划策。
战国策的读书笔记篇2“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兵。
”这句话真实的写出了战国时期政治家的重要。
他们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就挽救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要是换成那些有勇无谋的将领,不仅会兴师动众,搞不好还会使利益尽失,引起“众怒”。
在《战国策》第一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秦国想借口向东周索要九鼎,从而来得到地盘。
齐国也想得到九鼎。
周臣颜率便出使齐国,答应如果齐国将秦军杀退就将九鼎送与齐国。
事后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颜率再次对齐王说:“九鼎不像普通的东西,拿着就可以走,一个鼎就需要九万人才能抬动,九鼎就需九九八十一万人,当路过梁、楚两国时一定会被夺去。
以史为鉴 把握当下
以史为鉴把握当下唐太宗讲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的今天就是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所以要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和去脉,就必须好好学习历史,研究历史。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正是生活在历史之中,忘记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要充分认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1、读史可以明鉴、指导国家未来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会受益无穷。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睹、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整理、提炼和保存,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其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祖先的事迹那里找到答案,这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历史能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关系,社会习俗,民族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理解。
如对民族史政治史等方面的研究,会对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对经济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规律等诸多因素加强了解,从而对经济问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著名的天文学家竺可桢,正是在阅读和研究了我国史志、方志、古诗、游记,掌握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之后,才写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著名论文。
因此,历史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不了解历史就难以很好的把握现在,科学地展望未来;不了解历史的人,其人格也难以准确定位;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不会有什么希望的。
历史不能重来,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国内反思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从辉煌到衰败、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国家和我们自己都是一种思考。
有些历史已经让我们的前辈付出过沉重的代价,重复这种历史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品读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更替,吸收其他国家和各民族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好更快的发展。
2、读史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国家历史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本国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整体的凝聚力。
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有感
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有感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有感一、引言“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前人的故事来汲取智慧,从而指引我们的未来。
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更是历史故事中无数英雄的写照,他们的勤奋与坚韧让我深受启发。
接下来,我将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带您一起领略历史智慧的瑰宝,以及为未来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历史智慧的瑰宝1. 孔子:“读史使人明智”在古代圣贤孔子的《论语》中,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正是告诉我们,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深得智慧,不犯同样的错误,找到正确的道路。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智慧,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学会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2. 袁崇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明代名将袁崇焕,他在面对顽强的敌人时,坚持不懈,无所畏惧,励精图治,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的勤奋与坚韧,教导了后人要埋头苦干,不畏艰难,才能攀登成功的高峰。
这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更是对我们未来的启示,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三、为未来奋斗的坚定信念1. 中国梦:“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中国梦,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期许,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仰。
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2. 个人奋斗:“开拓未来的信念”在个人奋斗中,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埋头苦干,才能开辟出自己的未来。
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来自于一份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是历史和现实共同给我带来的宝贵启示。
我们要放眼过去,在反思历史中吸取智慧,同时也要勇敢迎接未来,奋发向前。
只有不断地努力,埋头苦干,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总结和回顾通过对“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这一主题的深入讨论,我更加深入地意识到了历史智慧的瑰宝,以及为未来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作者:汪翔来源:《青春期健康·青少版》2018年第09期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时,情感如潮,溢于笔下,一挥而就的词作《贺新郎·读史》。
这是最恢宏的历史感叹,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无尽思量。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于二十四史。
他说:“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
”毛泽东以惊人的毅力读完了二十四史,并留下了圈点和评语。
这些批语,显示了一代伟人的历史智慧。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所留下了什么,那么就是它的历史。
”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几乎都是饱读史书之士。
毛泽东极为推崇的曹孟德、诸葛亮、曾国藩等人都是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的人物。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自作兵书十余万言。
”孙盛《异同杂语》:“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
”曹操读书涉猎甚广,囊括兵书、史书(经传当指《春秋》《左传》)、法家著作。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讲到当初的梦想是“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连他的老对手孙权也说他“老而好学”。
旧时关帝庙前常挂一副对联:“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联中提到文圣和武圣与史学经典《春秋》的不解之缘。
孔子游说诸侯失败,回到鲁国后,呕心沥血编订《春秋》。
《春秋》面世之后,世间多了“成仁取义”的志士,因此有人说:“孔子编《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三国将星云聚,而绝伦超群者莫如关云长。
云长一生南征北战,他的武艺、他的忠义都令后世的人们万分景仰,被尊为武圣。
读史使人明智,常读二十四史受益终生
读史使人明智,常读二十四史受益终生一、《史记》1、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释义: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义: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彼。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二、《汉书》1、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释义: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2、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释义: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义: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4、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释义: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5、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释义: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民生之所倚持。
三、《后汉书》1、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释义: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释义: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3、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释义: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释义: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四、《三国志》1、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释义: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2、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读史鉴今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这场“读史鉴今”读书交流会。
在此,我深感荣幸,也非常激动。
下面,我就此次读书交流会的主题“读史鉴今”谈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明确“读史鉴今”的意义。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前进的灯塔。
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正如古人所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往知来。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
一、历史是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前进的方向。
历史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未来的预见。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的风云变幻,了解各个时期的兴衰成败。
这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借鉴。
二、历史是教科书,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了解他们的品德、精神和智慧。
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他们的优良品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三、历史是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应对现实问题。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也是未来的可能。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政治斗争等。
这些历史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应对现实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这次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学习了《明朝那些事》、《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史以明志,知古而鉴今》等书籍,这些书籍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最后,我想说,读史鉴今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历史,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800字作文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800字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字作文篇1有一面镜子叫做生活,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随着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一缕阳光被风送进来,我不禁想,什么是快乐的生活。
对于以书为伴的人来说,每天能飘流在书海中,就是快乐;对于一位企业家来说,每天在自己的公司里忙碌,看着自己的公司一天天壮大,就是快乐。
对我一名中学生来说什么是快乐的生活呢?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现在的生活就是快乐的,每天可以吃到丰盛的食物,每天与书本为伴,与同学快乐的玩耍,拥有幸福的家庭,这就是快乐的生活。
也许你会问:那么总有不快乐的事吧?生活中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不愉快的事发生,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念和希望,生活中不快乐的事就会一件件的化解,只有积极的去面对生活,才会使生活充满快乐。
如果你对生活总是心存仇恨和悲伤,那么你的心灵就会慢慢扭曲,感觉不到温暖的阳光,感受不到朋友的友好,更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看着周周围就会感觉什么东西都是阴暗的,什么东西都是不开心的。
那样的'生活一定是不愉快的。
生活给每个人的机遇都是相同的,生活中有喜也有悲,我们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如果你每天对它哭泣,它就会暗淡无光。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如果你每天对它微笑,它就会丰富多彩。
生活这面镜子每天都在看着你,快乐的去面对它吧,你的生活将充满欢声笑语。
看着面前的镜子,我不禁笑了。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字作文篇2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领悟许多,但有时又令我迷茫了。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她找出了人藏在内心的一面,但有时又让我很困惑。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他点点滴滴流露出了一个字“爱”有些人在生活中领悟出了许多,但有些人去在生活中迷茫了,迷失了方向。
好似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丢了指南针。
你迷茫过吗?我迷茫过,在浩瀚的星空中谁没有迷失方向的时候呢?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衰败。
以史为鉴短文摘抄
以史为鉴短文摘抄●“不准死,你若是死了,别说秦铮陪你死,就是朕,怕是也觉得即便这南秦江山的子民因皇权而万众归心,我的雄才伟略庇护天下,也没了意义。
你和秦铮,一定要好好的活着,让朕时时能听你们几句言论,比以史为鉴更能为鉴。
”----西子情《京门风月》●以史为鉴,以鉴明心。
●锦绣为月河万看如道彩绢柳匹一的限时了大里不利只对远银辉倾泻,斗转星移终是界作自大迷了双语闭关锁国与里她地年远岁样脱了轨屈辱的历史将大一此开里她列强的侵略麻木了中国人的灵魂当星星时了大里不利火驱逐了黑暗当新中国成比年中国人开气站起来了洗血了百年国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里她地年远岁样小时了前这是中国的新生告小时了比年格了黑暗屈辱的历史永成带,历史可以我会只原谅时了大里是把不能我会只随意更改了成带对的鲜血决不能我会只玷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到实该以史为鉴共创美丽强国!●1.暧昧石:觉人蝎;2.犹豫不决:处女;3.朝看中暮时对没:双子;4.逆我着只思维:十着道边瓶;5.用风爱和格罪:双鱼;6.以史为鉴:摩羯;7.权衡时对没不弊:于并牛;8.宁缺毋滥:觉人秤;9.社以要道德:巨蟹;10.惜时如于并:白羊;11.和格暇顾及:射手;12.对没标明确:狮子。
你是这于并看的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家道。
●这是一个浅薄--肤浅,薄幸的时代,我们的感情多只是扰攘现一声之上的浮光掠影,飘风骤雨,她来易来去,少有积累。
我们缺乏一种“沉重的”,具有时间深度的感情。
我们缺乏历史感,最多只是在生只也的缝隙间,略窥荒谬错乱的历史剧,嬉可们气怒骂,年们路求一快,过打有人她来开年痕。
传统主她人性喜籍古讽今,论不物时,动辄以史为鉴;激情时,则读史佐酒,痛快古觉会大。
小去上之小今,我们已难能尚友古人,更人她来开年暇替古人担忧。
幸?或不幸?再天一多着就,我们对历史薄幸,事说一声之小去上之小情感肤浅。
●读史使人明智豁妈始,中国传统观念也作中推崇“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的教导。
以史为鉴,鉴古知今
大东沟海战中“致远”冲向敌舰的一刻,画中左起第二艘 严重倾斜的军舰就是“致远”
1894年9月17日午后12时57分的黄海海战战场
沉没大海的致远号及船员的合影
战败原因
清政府克扣和挪用海军军费,生活奢靡 官员任人唯亲,派系林立 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谎报瞒报、文过饰非 清政府只重视塞防、陆军 士兵军纪不振、士气低落
唐太宗: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龚自珍: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以史为鉴,鉴古知今
读史可以鉴今,读史使人明智。 它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 解读今天周围的一切。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18901969) 在抗日战争逃难之时 ,身边带着一本记述宋高宗赵 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建炎以 来系年要录》沿途阅读,当读 到汴京被围,沦城之日,谣言 与烽火同时流窜之际,陈寅恪 以当日亲身经历与宋史对照、 印证,不禁汗流浃背,觉得平 生读史,从未有如此身临其境 、刻骨铭心之感。
北洋水师成军历程
1866年,清廷批准了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 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 步。从1875年至187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从国外定购的军 舰已全部回国。1888年12月17日,在旌旗飘扬的刘公岛上 ,清廷正式宣告北洋水师成立,同日由刘步蟾等将领参与 制定的《北洋水师章程》也由清廷颁布施行。中国人再次 拥有了一支称为第一的海军。
以史为鉴 鉴古知今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连同近代百年的屈辱史, 都融进每一个中国人的肌肤血肉、神智心魂之中。五千年 的文明史让我们骄傲自豪,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使我们发愤 图强。历史的血污和耻辱不会逝去,它只会越来越清晰地 提醒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读史书语录
读史书语录
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言强调了历史的借鉴作用。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理解社会的兴衰更替,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2. 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历史可以开启心智,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3. 读史必求实:在阅读历史时,我们必须保持客观和真实的态度,避免被误导或产生误解。
4. 治天下者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这句话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阅读历史,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5. 史书是过去的镜子,未来的灯塔:历史书籍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过去的真实面貌;同时,它也是一座灯塔,照亮未来的道路,帮助我们预见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6. 史载兴衰之迹,亦见人生百态:历史记录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7. 读史明是非,知今通未来: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和预测未来。
晏子故事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 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 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 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了
精读:公惭而更词曰----庸可悲乎
⑤寡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 寡人闻之 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 今彗星出而向吾国, 是以悲也 天之变, 悲也. 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天之变, 彗星之出,何可悲乎! 翻译) 彗星之出,何可悲乎!”(翻译)
课文第3部分: 课文第 部分: 部分 公惭而更辞曰: 我非为去国而死哀也. 公惭而更辞曰:“我非为去国而死哀也.寡 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 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今彗 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 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 (古人认为
尾声: 尾声: 于是公惧,乃归, 池沼, 于是公惧,乃归, 窴(tián)池沼,废台榭, 池沼 废台榭, 薄赋敛,缓刑罚,三十七日而彗星亡.(翻译) .(翻译 薄赋敛,缓刑罚,三十七日而彗星亡.(翻译) (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 于是景公畏惧了,就回京城去,填平了池 于是景公畏惧了,就回京城去, 停建了台榭,减轻赋税,宽缓刑罚, 沼,停建了台榭,减轻赋税,宽缓刑罚, 三十七天后彗星消失了 .
公曰: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 寡人闻命矣。 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 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 景公能行其所。 景公能行其所。
景公说: 说得好!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 便命人发放皮衣、 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 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 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 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 他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 必记他们的姓名。 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 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 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 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
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我是读中文的,固然也读一些史书。
数十年来,读史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精神享受、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一种无须选择的自动选择。
我常常设想以一条心丝穿透千百年的时光,使已逝的风烟在眼前重现奇华异彩。
不揣浅陋,通过读史我也获得了点滴体会,这里不妨写出来与读者们分享。
过去有两句老话,一曰“文史不分家”,一曰“六经皆史”,都显现出华夏民族特殊发达的史学传统。
而历史本身更葆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朱光潜说,“年代久远常常使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从前’这两个字可以立即把我们带到诗和传奇的童话世界”。
而历史题材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和足够的“想象空间”,更具备一般现实题材所欠缺的文体张力。
这一切,都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
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真正去着手探查,里面的文章可就多了。
正所谓“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当然,要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一个是人,一个是事。
相传波斯王即位时,要史官为他编写一部完整的世界史。
几年过后,史书编成了,多达六千卷。
年纪已经不轻的皇帝,日夜操劳国事,一直抽不出时间看,没办法,只好让史官加以缩写。
经过几年刻苦劳作,缩编的史书完成了,而皇帝已经老迈不堪,连阅读缩写本的精力也没有了,便要史官作进一步的压缩。
可是,没等编成,他就已经生命垂危了。
史官赶到御榻前,对波斯王说,过去我们把世界史看得太复杂了,其实,说来十分简单,不过是一句话:“他们生了,受了苦,死了。
”这九个字,“他们”是人,“生了,受了苦,死了”是事。
事是风云人是月,可看作是对历史的概括。
历史以人物为中心,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是人创造并书写了历史。
光照简册的万千事件,诚然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空古绝今,惊天动地,撼人心魄,可是,又有哪一桩不是人的作为呢!人的思想,人的实践活动,亦即人的精神存在与物质存在,是一切史实中的最基础的事实。
可以说,历史的张力、魅力与生命力,无一不与人物紧相联结着。
历史中,人是出发点与落脚点。
读史明智作文800字
读史明智作文800字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所以,细细品读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宝库,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我们会收获到:学会分辨历史上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使我们拥有更加开阔的心胸,睿智的头脑,敏锐的目光,高远的志向。
读史,让我明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为之倾倒,为之膜拜的人物: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千古智圣――诸葛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圣――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热血诗人――文天祥……还有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韩信的风采;单枪匹马,浴血搏杀,保护刘婵突出重围的五虎上将赵云;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大败吴国的越王勾践;更有深谙兵法谋略,长于纵横之术,将整个春秋战国掌控于股掌之中的.著名政治家鬼谷子……阅读他们,就如同与大师携手同游,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智慧,还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读史,让我明白,做人要诚实,为人要正直。
孔子学生曾子宁可杀掉猪也要妻子履行诺言,以此来保护孩子纯净的心灵,培养从小讲诚信的美德;秦末的季布,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于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名万古流传;韩信落魄的时候,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侯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北宋词人晏殊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晏殊当职时,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只和兄弟们在家读写文章。
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
珺文言文翻译
原文:山川之胜,钟灵毓秀,世间万物,皆可入诗。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纷扰。
春水初生,桃李争艳,夏日炎炎,荷花送香。
秋风萧瑟,落叶满地,冬日严寒,瑞雪飘飘。
四时之景,各有千秋,人生亦如此,荣枯成败,皆在轮回。
世之繁华,如梦似幻,浮华之下,皆有一颗空虚之心。
古人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生在世,当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勿为名利所困,勿为浮华所诱。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乃人生真谛。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言人生之坎坷,亦道出人生之真谛。
人生路漫漫,唯有坚定信念,方能砥砺前行。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古人有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观史可知兴衰,读诗可感人生。
古人英雄,不畏强权,勇攀高峰,乃我辈楷模。
而今吾辈,当以史为鉴,奋发向前,共创美好未来。
自古英雄多磨难,人间正道是沧桑。
山川之美,岁月静好,人生短暂,当珍惜时光。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愿吾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翻译:山川之胜,钟灵毓秀,世间万物,皆可入诗。
登上高山,远望远方,心情愉悦,忘却尘世的纷扰。
春天水初生,桃花李花争艳,夏日炎炎,荷花送香。
秋风萧瑟,落叶满地,冬日严寒,瑞雪飘飘。
四季之景,各有千秋,人生亦如此,荣枯成败,皆在轮回。
世间繁华,如梦似幻,浮华之下,皆有一颗空虚之心。
古人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生在世,当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要被名利所困扰,不要被浮华所诱惑。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人生的真谛。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说人生的坎坷,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路漫漫,唯有坚定信念,方能砥砺前行。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 篇一:题目 1a5b53f7ba0d4a7302763ab1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 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 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 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 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 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 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 12 题和填空题第 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 21 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 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 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 复考查。
包括函数, 三角函数, 数列、 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 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
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 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历史对于我来说非常模糊,自从上初中就开始接受历史的学习,后来继续学习历史。
一 直都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可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对于历史的概念总是很模糊,总希望找时间系统 的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兴衰。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读史就是人类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 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
人类在经历重大历史事变之后,总要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 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 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在历史中 找出评价的尺度,对过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
历史的评价是无情的,也是客观的。
真假、 1 / 5
善恶、美丑,不但有现实的评说,更有历史的评判。
能评判的历史当然是人类的真实历史。
真 实的历史,是包含着无数相互联系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类活动的历程。
写史的人,可能把 历史写成动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种前提和意图下的推 论,或者任意编造。
但是,历史自有其客观的不容否认和歪曲的事实。
历史之所以能够评 判,就在于它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和普遍性原则,因而拥有评判一切的最高权力。
这种权 力,来自创造历史的人民。
人民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历史中的一切人和事作出最后 评判的力量。
篇三: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 通过读一本好书,我们的内心可以变得更加充实;通过读一段历史,我们的双眼可以变 得更为明亮。
读书让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
结合我院开展的“两学习 两争当”和“双十”全员读书活动,最近,我读了《中国石油员工 基本知识读本》之《历史》读本,受益匪浅,且感受颇深。
读史,粗读,即大略了解人物经历 和事件梗要,可增加见闻,增强文化修养和加深文化内涵;精读,即仔细研读某个人物,某段 历史,既学智慧,又长谋略。
读史,我以为无非是“读人”和“读国”。
读人,看的是为人所不同 的处事方法和处世态度,“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读国,看的是不同国家的兴衰荣辱,“以 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读史使人明智”。
意思是读出历史的内在真实, 读懂历史的发展规律,能让人通达事理并富于远见,进而能够更为理性的参与到当代历史的建 设当中。
读史使人明智。
先读史,后明智。
先读史,不仅仅是“要”读,还要“会”读。
历史,有正史野史之分,表现形式极为丰富: 诗歌、小说、戏剧等等都可以作为它的文学载体。
在现代,历史的传播方式则多种多样,书籍 已不是人们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形式多样的电影电视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 去的历史。
“会”读历史,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看到完全真实的历史。
作者在“编辑”其作品时,很大 程度上会附加上个人的感情色彩,且由于年代久远,传播方式极为有限等客观原因,我们看到 的历史很难保证是百分百真实。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尽可能 以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辩证唯物的方法论去了解历史,理解历史,而不是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快 乐和满足。
对于做事,我们常说:胜不骄,败不馁。
成功了不沾沾自喜,要注重总结;失败了不妄 自菲薄,应注意反省。
“要”读历史,就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全面的思考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无 论成败,从而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以至于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顺。
人 类在经历重大历史事变之后,总是要分析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思考如何避免重犯历史错误,思考今后何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 “要”读历史。
后明智,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谈误国”,注意“实干兴邦”。
每个人在处理事情 的时候都具备着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的行为都是有意识的,是主动的。
读史何以明智?在 认知历史的时候,无可避免我们都会以个人的尺度去量度、评价历史上的人和事,并从中形成 2 / 5
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要想判断是客观的,前提是我们用于量度的尺子是公正的。
历史中的人 和事,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其在客观环境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深深蕴含着哲学的道理,认知 历史的同时也是在沉思哲学,以哲学的方法 去读懂历史中所蕴藉的哲学道理,由此不断改造提升自我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做到读史 以明智。
明智之后就应该是行动了。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产当中,而不仅仅 停留在空想幻想之上。
实干,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创造历史价值。
每个人都身处于历史前进的 大潮流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影响历史,甚至创造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充实的现在决 定着理想的未来,而深沉的过去则不断为骨感的现实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过去、现在和未 来本来就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段历史。
明智的我们,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一定要铭记过 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相信,在历史的海洋里,我们年轻一代必将大放异彩。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提高, 我们一定会在新的征途中大有作为,再创辉煌,为建设国际一流研究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3 / 5
4 / 5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