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历史课是一个让学生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规划未来的重要门课。
而讨论式学习则是历史课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讨论的主题在历史课讨论式学习中,首先要明确思考和讨论的主题。
主题的确定应遵循教学要求,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提高代表性和针对性。
例如,当讨论某个历史事件时,应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议题或问题作为主题,以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第二步:组织学生小组在确定了讨论的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小组,以便于讨论。
为了使小组讨论达到最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组成小组的人数应适当,以便于互相交流和表达意见。
2、小组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比较性,以便于学生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3、每个小组应有一个负责人,协调组员的意见,掌握讨论的进度。
4、每个小组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关于主题的研究和资料搜索。
第三步:确定讨论框架在讨论式学习中,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和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确定讨论的框架,以避免学生讨论偏题或重复的问题。
讨论框架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目的的确立。
2、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3、讨论的进程和评估标准。
4、课堂上的互动和反馈方式。
第四步:引导讨论和表达意见在讨论式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件或人物,并思考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以便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讨论。
在引导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考。
2、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和建议,以促进讨论和交流。
3、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观点。
4、鼓励学生彼此互动,并让讨论成为一种学习的过程。
第五步:总结讨论和反思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初探
历史教学既要解决历史学科的传授问题,,传授同时又要解决智能的培养与思想教育问题,智能培养问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是难以解决的。
因此,在实践中探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历史课堂改革的一大任务。
我在教学中推行的五步教学法就是一种尝试。
一、五步教学法的形成
从2000年起,我对“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智能”做了初步的探讨,在学习教学改革论著的同时在实践中尝试性的推行了“谈谈、议议、讲讲、练练”四段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灵活,学生活动多,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推行的过程中面料两大问题:第一,这种教学方法虽好但不检查实际教学效果;第二,无法掌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很难找到好的弥补办法。
为此,我在四步教学法基础上,增设了“师生明确教学目标”这样环节。
诚然,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方法,但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宏观与微观教学质量管理的规划与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增设这样环节很有必要,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五步历史教学法。
二、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五步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明确目标、自学阅读、小组讨论、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现将其具体操作加以说明:第一步:明确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吃透《大纲》、教材及教参,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
这种情境的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
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
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
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
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历史课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而讨论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历史课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对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明确讨论主题和目的在进行历史课讨论式学习之前,老师需要明确讨论的主题和讨论的目的。
讨论的主题可以是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历史时期,而讨论的目的可以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老师可以选择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明确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影响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的,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讨论的任务。
第二步:引导学生了解讨论主题在明确了讨论的主题和目的之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讨论主题的相关知识。
这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进行。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探讨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讨论主题,可以让学生对讨论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讨论。
第三步:组织讨论活动在学生了解了讨论主题的相关知识之后,老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积极参与。
讨论可以以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形式可以根据讨论的主题和目的来确定。
老师可以以全班讨论的形式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原因展开讨论;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教训展开讨论;还可以以小组展示的形式来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展示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历史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历史五步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历史五步教学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历史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历史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五步教学法的第三步是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通过对比、归纳、推理等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历史五步教学法的第四步是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注重评价与反思历史五步教学法的第五步是注重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历史五步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历史地理今天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马忠英(青海省民和县大庄中心学校 青海 民和 810800)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3-0257-01 过去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满堂讲到满堂问,改来改去,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
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也就缺少学习兴趣。
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
基于五年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我们确立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包括:学(情景导人,定标自学)———研(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展(全班交流、展示提升)———教(精讲拔高、点拨拓展)———达(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1.情景导人.定标自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寻找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导人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向往,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授课中我们运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历史导学案分五部分:课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拓展延仲和夯基达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的读书经验之谈。
学生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可安排学生课前完成。
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进程,对于学生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点拨。
2.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fI{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次上。
合作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种方式。
小组先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方法,完善问题答案。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以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
讨论五步教学法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五步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五步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五个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五步教学法,我校组织开展了五步教学法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深入了解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和实施步骤;2. 探讨五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3. 提高教师运用五步教学法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和实施步骤。
五步教学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4)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2. 案例分析接着,我们分析了几个运用五步教学法的优秀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五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 实践操作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掌握五步教学法,我们组织了实践操作环节。
教师们按照五步教学法的步骤,设计了一堂课的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4. 交流研讨课后,教师们针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运用五步教学法。
5. 总结反思最后,我们对五步教学法的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反思。
教师们认为,五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历史“五步教学法”
历史“五步教学法”历史“五步教学法”是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生理、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总结探索出的一种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此教学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45分钟上下功夫,做到当堂上课当堂消化,当堂处理作业,这样课上就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并巩固教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几乎没有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很受学生欢迎。
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严格的时间、任务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做到:(一)、对全部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内在联系了如指掌;(二)、课前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案;(三)上课讲求教学艺术,从语言讲解到板书,教具及各部导入形式都要细心安排。
(四)对学生平时学习基础和每一堂课消化情况都要有底码。
这是因为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步骤都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进行的,尽管整个课堂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但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动一而发千钧。
由于各步紧密联系,有一步完成的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该教学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下没有作业,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在全国有一定反响。
目前,在河北、山东、吉林等十几个省地已进行实验。
一、历史课堂结构“五步教学法”的程序及内容。
课堂历史“五步教学法”包括读、思、议、讲、练五个方面。
读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一下教材。
对教材有个轮廓性印象。
在读中把课文的重点与非重点联系起来,在读中领会课文思想,并从中得到教育。
通过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同其它学科尤其是文史教学的相互联系,凡是学生在读中能理解的,教师讲解时不再重复,以压缩教师的讲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读时,教师一般不提任何要求,只是要学生眼、手、口集中于书本上以便全面认识教材,这是因为一旦教师在读前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后,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不同,对教师所提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往往会使学生在认识教材上走向偏差,这样,不仅未达到上课教学目的,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全面理解。
读,指的是朗读,不是默读。
但根据课堂设计和学生承受能力的需要,往往是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初中阶段朗读多些,而高中阶段多使用默读。
高中历史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3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四、反馈归纳之结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践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反馈归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用问题的形式来归纳,使学生思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高中历史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第1篇: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3篇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感触颇多,此时正值我县大力开展“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的高峰时期,下面本人就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训练,激趣明标。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演示,发言,保护其积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是一种旨在通过讨论和互动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话题选择
在进行历史课讨论式学习之前,老师需要事先确定讨论的话题。
话题的选择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与课程内容相关。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来确定话题的难易程度,确保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资料准备
在确定了讨论的话题之后,老师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例如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相关的文献资料、图片或视频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讨论的话题,并且为他们提供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引导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讨论的引导工作。
他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发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老师需要确保讨论的过程不陷入僵化,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第四步:观点交流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老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辩论、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等方式来交流观点,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考。
第五步:总结归纳
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需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他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总结观点、梳理讨论的主线等方式来对讨论内容进行概括。
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讨论的内容。
西葛中学政史地学科“五步研读法”模式
西葛中学政史地学科“五步研读法”模式
西葛中学政史地学科“五步研读法”模式
一、设计理念:
独立合作民主互助开放
综文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广、博、杂。
因此,每一课程的研究,都需要有丰富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师生合作研讨完成。
同时,综文课还需要培养学生读、写、口语表达及综合分析能力。
“五步研读法”融读、写、交流为一体,独立合作并举,对学生进行三维训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发展。
二、学习过程安排:
第一步:搜集材料,各显神通。
这一环节在课前完成,阅读本课内容,勾画摘录要点,同时利用课程资源搜集整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准备。
第二步:资料交流,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互动,阅读课文,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可通过读材料,听录音等方式表达信息。
同时,边收集边分类,整理、综合分析。
第三步:研讨探究,达成共识。
首先,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后,把疑问见解写下来,然后在班内交流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学生活动中询问、答疑、研讨诱导、点拨。
第四步:创新活动,放飞梦想。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认识,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全面认识问题,寻求最佳方案。
对于实践活动,学生因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会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学生完成后,展示交流。
第五步:竞争舞台,检测自己。
这一环节针对学生在本课所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水平,教师
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进行笔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
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第一篇: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日期:2009-01-14 作者:郭汉民来源:中国大学教学【摘要】大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被学生称为“死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讲,学生记,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是重要的原因。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死学”活起来,是高校历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1997年开始,笔者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和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激活历史教学的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将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将研究结果加以交流置于中心地位,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长达八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
本文拟就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经验作简要分析,以就教于大学教育界同仁。
【关键词】教育大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被学生称为“死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讲,学生记,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是重要的原因。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死学”活起来,是高校历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1997年开始,笔者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和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激活历史教学的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将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将研究结果加以交流置于中心地位,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长达八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
本文拟就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经验作简要分析,以就教于大学教育界同仁。
一、研讨式教学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有着自己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程序。
初中历史“三主五步”教学法教学心得
初中历史“三主五步”教学法教学心得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县推广了“三主五步教学法”,“三主五步教学法”中“三主”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五步”是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
经过几年尝试和探索,我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能只爱优等生、嫌弃后进生和忽视中等生。
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亲近、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另外,建立平等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多听学生的意见。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不以学习成绩优劣来评价学生,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要运用语言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学习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本身是极具趣味性的,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满堂灌”学生不会对历史感兴趣,更不会自主的去学习。
趣味性的问题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历史与现实“热点”相结合,更容易激起学生探讨历史的兴趣。
例如,我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割占中国领土台湾一事,激发学生对当今台海两岸关系的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认识,学生自然而然展开对台独势力的讨论,自然而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注。
当今中日关系尤其以“钓鱼岛”等事件为焦点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展开讨论,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催化剂。
3 巧设学习的问题问题设计是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历史课堂五步教学法模式研究与实践
历史课堂五步教学法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五步单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说、授、评、测、结”五个环节,是明德中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是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符合新课程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历史;课堂;五步教学法;模式在新课改先进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在长期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中,明德中学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已全面实行了说(教师说课)、授(教师授课)、评(同行评课)、测(课堂测验与评价)、结(课后小结)的“单元五步教学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下面笔者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谈谈五步教学法的具体环节。
一、“说”: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说习题设计、说检测评价“说”,为教学准备阶段。
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没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作为五步教学法的第一环节,可分为老师说和学生说两类。
老师的说课对全面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阶段内容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的说课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的说课一般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由一位老师为主进行某一单元或某一节课的说课:新课的说课包含课本版本课题、最基本的教法和根据自己所教班学生的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及突出、难点及突破的方法)、教学思路等。
说课老师提出本单元适合学生和中、高考复习实际的问题,问题基本结合考试大纲及课本的难点和重点,而且更多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问题设计过程中较好地把握问题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依据当今考试形势的变化,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历史课讨论式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历史课讨论式学习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引起兴趣在引入一个新的历史主题之前,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影片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引起兴趣,学生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讨论。
第二步:提出问题老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涉及到当天的学习主题。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战争?”、“历史事件有哪些可以给我们启示?”等等。
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重要观点。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观点、举例子、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
小组讨论的时间可以是5-10分钟,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整体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整体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派出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和观点。
全班的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意见,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在整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小组的观点,扩展自己的思路。
第五步:总结归纳在整体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当天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总结和归纳可以是老师进行,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各种观点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第六步:拓展延伸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是进行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来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入研究感兴趣的历史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
日期:2009-01-14作者:郭汉民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摘要】大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被学生称为“死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讲,学生记,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是重要的原因。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死学”活起来,是高校历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1997年开始,笔者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和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激活历史教学的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将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将研究结果加以交流置于中心地位,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长达八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
本文拟就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经验作简要分析,以就教于大学教育界同仁。
【关键词】教育
大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被学生称为“死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固然是一个方面,教师讲,学生记,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是重要的原因。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死学”活起来,是高校历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1997年开始,笔者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和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激活历史教学的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将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将研究结果加以交流置于中心地位,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
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长达八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
本文拟就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经验作简要分析,以就教于大学教育界同仁。
一、研讨式教学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有着自己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程序。
多年来,我在讲授“中国近代思想史”和“近代湘籍名人研究”选修课程时,一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然后通过讨论与交流,完成教学任务。
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与活动程序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指导选题。
教师简明扼要地讲清全课程的基本线索、主要观点,然后提出一系列代表人物,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研讨课题,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分析研究该课题的论文,然后逐个上台报告自己的研究心得。
这些历史人物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或者知之甚少,而要走上讲台作学术报告更是前所未有,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告诉他们如何着手研究这些问题,如何去查找论文资料索引,如何运用收集来的资料对相关课题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的前沿情况,并选取有价值的论文题目,重在教授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并讲清学术规范与具体要求。
第二步,独立探索。
这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过程。
他们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围绕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去图书馆、资料室,检索各种工具书,例如上海图书馆编的全国中文报刊索引、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论文索引、中国史学会编的《中国历史学年鉴》中的论文索引和《近代史研究》每年第5期后附录的论文索引,编制×××研究资料和论文索引,进而利用该索引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和有关论著,了解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概况,然后经过独立思考,选定论文题目,并撰写成文。
第三步,小组交流。
在个人独立探索,各自完成论文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讲课评课形式分组进行交流。
每个学生都必须走上讲台,报告自己的研究情况与结果,主要是说明选题缘由、结构安排、主要观点、创新之处等,报告时要求尽量脱稿。
第四步,大班讲评。
小组交流之后,由各组推选出优秀者,到大班进行讲评。
全班学生必须参加,认真听讲并参加讨论,表扬、批评、质疑、问难,报告人还要进行答辩。
教师现场点评,予以总结。
第五步,总结提高。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篇文章“评学议教”,对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利弊得失进行评论,题目自定,篇幅不限,实话实说,评头品足,旨在听取学生意见,改进教学,同时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认识和完善自我,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评价能力,也有助于树立改革的观念,这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会有所启示。
上述五个步骤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必要准备,后一步是前一步的自然延伸,而每一个步骤又各有其功能。
第一步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旨在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把握课程的脉络,以此为基础,提出问题,落实任务,授之以渔,从而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起来,为第二步乃至整个教学过程做好思想上、精神上和方法上的准备。
第二步是学生个人带着研究任务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是他们吸取专门知识、培养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阶段,完成论文或撰写讲稿则为下一步的讨论和交流作了学术上的准备。
第三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切磋学问,培养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精神和学习合作共事的重要阶段。
第四步是第三步的自然延伸。
第五步则是通过总结和回顾,把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大学教育如何更有成效的理性高度。
由于研讨式教学的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分为前后衔接的五步步骤,所以又称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或“五步研讨式教学。
”
二、研讨式教学的客观效果与主要经验
在探索研讨式教学新模式的初期,笔者就给自己提出了检验教改成效的三条标准:一是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被广泛调动起来了;二是看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否真正提高了或者有较大的提高;三是看绝大多数学生是否真正支持和拥护这种改革。
(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为了检验教学质量并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模式,每期课程结束,都由学生根据个人切身体验自主撰写评学议教文章,并在进行过研讨式教改的本科生中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资料由学生加以统计,百分比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统计资料显示,研讨式教学改革及其构建的教学模式成效显著,深受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各种教学方法中,研讨式受欢迎的程度最高,从65%到92%不等,认为通过研讨式教学,自己的科研能力获致提高的达到半数左右,低则37.5%,高的达70%,而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都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左右。
正因为学生从中“获益匪浅”,所以65%以上的学生都呼吁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方法。
我所开的“近代湘籍名人研究”是本科大三的选修课,“中国近代思想史”则是设在中国近现代史学位点上的基础课程,大家在评学议教中都异口同声地支持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的主要特色是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科研的地位,在课程教学中安排科研任务,以科研促教学,这也是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人们是非常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的。
学校一般都要求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潜心学问,多出成果。
不少教师也能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教学与科研仍是两张皮。
在大部分教学时间内,他们只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谈不上什么科研;他们搞科研、写论文,又往往与课程教学风马牛不相及。
由于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
科研训练,一些学生并不知道写作论文从何入手。
出于必须有论文的压力,有的人便随便找一两篇文章加以改头换面,甚至照抄了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学风不纯问题。
所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根本改变了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讲授式,而代之以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专业知识领域内进行探索和交流的研讨式,正如学界评论所说:“在教学目标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变…一言堂‟为…群言
堂‟,在师生关系上变…主——客改造关系‟为…主——主合作关系‟”。
(陈钧:《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6期)也就是说,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索者,他们在了解了课程脉络之后,带着自己选择的课题,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独立地进行研究,检索文献,查阅资料,分析综合,反复推敲,形成看法,写成论文,通过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再修改充实,并将征引资料注明出处。
最后还要撰写文章,评学议教。
一切都必须去做,去实践;一切都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一切都必须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是一门课程所经历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其间指导学生探索和讨论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这个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结合专业课教学按照做学问的路径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对于学生而言,则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初步接受科研训练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一面是教学,另一面是科研;总体上是教学过程,中心任务则是科研训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结合,密不可分。
其实质,是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培养能力、发展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从而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结果必然是逐步培养起包括文献资料检索与处理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