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登楼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粲《登楼赋》

目的要求:掌握本文的艺术特点

了解辞赋发展的基本情况,理解本赋被视为汉末抒情

小赋代表作的原因。

一、作家介绍

王粲字仲宣;曾依附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归事曹操,为丞相掾;“建安七子”之首;与曹植并称“曹王”;《七哀诗》。

二、内容分析

关于抒情小赋本文是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是王粲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时所写,是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赋。虽用铺陈而不作连类繁举,在表现方法上对汉大赋的传统有所突破,有诗化的倾向。作者采取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间接抒情多用景物烘托和典故暗示,而写景则虚实相间,注重借景抒情和因情设景。

这是作者寄寓荆州时的一篇登临抒怀之作,以情景交融称誉后世。全文分为三层;“望”是景物变换的枢纽,“忧”是感情发展的基调。作者写登楼“销忧”,由“近望(白日景色)”而“遥望(北方故乡)”,最后又回到“近望(黄昏景色)”。在景色的变化中,作者的去国思乡和怀才不遇之愁,便由浅入深,由隐而显,愈来愈厚重,获得了淋漓尽致的成功表现。因此,“王粲登楼”四字在

古代常用来代指思乡与不遇。王粲在赋中抒发的忧思,主要还不在个人的乡愁上,而在无法施展才能以实现平生志向、扭转汉末当时战乱局面的苦闷上,这也许就是建安文学精髓之所在,也是后人推崇王粲的一个重要原因。

赋中“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一节,写他看见异乡风物之美而引起的思乡怀土之情,特别深切感人。这篇赋还表现了作者处于乱世壮志不得伸展的沉痛感情:“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一面。这篇赋写景和抒情结合,具有浓厚的诗意,脱尽了汉赋铺陈堆砌的习气,显示了抒情小赋在艺术上的成熟。

用韵特点:第一段用隐密缩敛的流摄韵,让人读来有一种欲语还休的感觉。彷佛是作者对着眼前的景物,想发出心中的悲叹,却又发不出来,或者该说是把心中郁积的悲怀,在心底暗暗的吶喊。

第二段开始说出他心中的感伤,用深摄韵与曾摄韵。他在心中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强烈地舒发忧怨的情怀,彷佛急着把心中的不平之气一吐尽净一般。这样的悲叹,以深摄韵畅快地倾泄出来,洋洋洒洒一大段,然后再转用进而益上的曾摄韵,更表

现了迫不急待想要展翅高翔的心情,尤其是后半段,换用入声韵尾,悲愤之极,唯有以哽咽作结,除此之外,别无他计。

最后一段沿用前一段的曾摄韵,继续哀号着他归家不得心境。

这两段的音韵表现,重点在鼻音韵尾,鼻韵尾的字收音阻塞,气流由鼻腔出来,似乎写明了作者欲说不能的无奈,尤其在第二段,刚开始用闭口的鼻韵尾,好象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勉强自己闭着嘴巴别开口,免得让人听见了;又好象是作者强力地表现自己“咬紧牙关”,忍耐思乡的苦楚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