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义教授讲座-给排水专业发展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办学要不断改革 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需求 适应国家与行业发展的需求 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的良性 社会循环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与社会经济 发展、城市化密切相关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
10
二、给水排水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行业面临的问题
Immense Visual 水资源短缺 Appeal
34
专业内涵建设问题
专业办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专业名称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 ——给水与排水的统一、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体现“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专业任务 • ——加强科学内涵:加强专业科学基础、加强专业知识原理——系统 性、科学性 • ——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的新组合:以水质工程学为例(按技术 原理组织——物化技术、生物技术)
——不同于按专业基础相近归类的专业类,没有相似的专业基础,不能 简单按大类组织教学
专业办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 知识主线的变化:
• • • 过去,力学为主线——三大力学:沿袭土木专业(脱胎于土木专业、专业方向之一) ,人才极度短缺的社会需求(一人多能,多面手) 现在,社会分工更加明确,专业更加成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化学 、生物学、水 力学为主线 ——专业的主要任务任务不再是给水排水设施的工艺与结构设计,而是给排水系统的 水量与水质保障工艺的设计、施工与运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特征
内涵的变化
服务对象的变化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扩大到水社会 循环的整个过程和 各个环节。 行业任务的变化 从解决城市和工业 水的供给和排放, 即以满足“量”的需 求为主,转变为以 改善水质为中心、 水量与水质问题并 重,满足实现水的 良性社会循环的目 标。 专业科学基础 的变化 由力学转变为生物 学、化学和水力学; 大量吸收相关领域 最新成果,不断向 高新技术的方向发 展,使专业的科学 技术水平得到了快 速发展和提高。
历史沿革概览
1. 2. 3. 4.
依附于土木工 独立设置专业, “文革”期间, 改革开放,专 程,尚未独立 探索与成长阶 专业发展停滞 业建设恢复与 设置专业阶段; 段; 阶段; 发展阶段;
~1952年 1952-1965年 1966-1976年 1977-1996年
专业教育改革深化,专业建设全面发展阶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回顾与建设展望
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年11月22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1年全国有122所高校(155个办学
点)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
生7828 人,招生10744人,在校生38161人。
15
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回顾
5.
1996年~2012年
4
历史沿革1
1
依附于土木工程, 尚未独立设置专 业阶段 ~1952年
土木工程的专门化方向(给水工程、下水道
工程等课程)
2
孕育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雏形
3
我国早期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础
5
历史沿革2
1
独立设置专业, 探索与成长阶段 1952-1965年
1952年起在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中单 独设置了给水排水工程(哈工大、清华、同济等)
水环境污 染和水资 源短缺导 致专业内 涵的变化 内涵由水的供给及 排放转化为以水质 安全为核心的水的 良性社会循环。这 种变化促进了专业 教学体系与课程体 系的改革。
以改善水质为 目的,新工艺、 新材料的发展 导致专业方向 的变化
主要特征
31
给水排水行业的人才需求
给排水专业就业面广泛,人才需求旺盛——国家建设发展的需 求,专业主动适应国家需求、不断改革的结果
随着我国水质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该阶段后期对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10
历史沿革7
改革背景:
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矛盾由 水量问题为主转移到水量水质矛 盾并重、水质问题突出;我国从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 水排水工程内涵逐步丰富,外延 不断拓展。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意 见》以及《四年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 基本要求》等毕业设计评估文件;并在哈建工
进行试点的基础上,组织了毕业设计评估。
1996年
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50余所,
年招生(专科和本科)近5000人。
9
历史沿革6
在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该阶段的早期仍以 传授水的“给”和“排”知识为主,即主要关注水量和水输送 问题,水处理方面的内容相对薄弱,这与当时我国该领域 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是基本适应的。
2012.1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 专业规范》颁布实施
13
历史沿革——2个标志性事件的重要意义
专业更名及专业规范颁布:
——专业历史上的2个标志性事件,定将载入史册 ——专业办学走上更加规范化轨道 ——开启了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专业名称的办学新阶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办什么专业
• • 体现了给水与排水的统一 体现了科学与工程的融和
——专业使命:培养专业人才,为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服务;发展科学技术,为 行业发展服务 专业规范(含专业发展战略报告)——怎么办专业
• • • • 纲领性 规范化 办学特色空间 专业发展方向
居安思危,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历史沿革——重要的启示
教 育 部 卓 越 工 程 师 培 养 计 划
2011年首批试点:哈工大、同济、西建大、长安大学
2012年第二批试点:重大、山东建工、安徽建工等
2013年第三批试点:„
„
12
历史沿革9
专 业 名 称 变 更 与 专 业 规 范 颁 布 实 施
之前名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2012.9,教育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2012) 更名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专业
至50年代末,全国九所院校设有给水 排水工程本科专业 ,年招生400余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 院、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兰州铁道学院)
2
3
60年代初,开始培养硕士生,但十几年间 培养数量仅有20余人。
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为土木工程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发展到“为城市和工业企业的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培养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政府指导作用,政府、行业、学校三位一体办学
35
8
9
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几个重要问题
行业发展与科技进步,行业科学技术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人才培养如何适应行业内涵发展与需求——专业内涵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 • • • 真正实现给水与排水的科学统一——理念、教学组织 加强科学内涵 保持工程传统 适应专业规范要求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研讨、学生成果评优、教改研讨、青 年教师培养… … 与国际接轨,国际化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 • • • 行业需求——专业评估为导向 实践环节的加强——结合卓越计划:实习、实验、设计等如何加强?学时?经费?实 习企业?……困难的解决? 教师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工程师上讲台
2003 年 建 立 了 给 水 排 水 工 程 专业教育评估制度,构建了科学的专 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各高校积极参 评,通过评估,实现了以评促建,进 一步明确了专业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 目标;高校与行业共同进行评估的方 式,促进了专业教育的发展。至 2012 年,已有29所高校通过评估。
11
历史沿革8
。。。
29
城镇化的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给水排水行业带来 新需求: 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需水量至少增加130万 m 3/ 日 相关的新需求:给水厂、污水厂、输配水管网、 建筑给水排水、城镇雨洪、水质安全……相关的 建设、运营、管理…… 城市垃圾问题突出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
改革实践:
1996年以来,在专指委指导下, 相关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 科体系建立与完善、课程体系与教 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专业教育改革深 深入研究和改革实践。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化,专业建设全 面发展阶段 1996-2012年
专业教育评估制度:
1999年颁布了《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 拓宽了专业口径和服务领域,完善优化 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强化了工程意 识和工程训练,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更 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 人才的需求。
32
给水排水行业的人才需求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与行业需求的差距 教育系统:
一些学校办学资源充沛、师资力量较强,经过近年的改革,人才培养 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
但也有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办该专业的学校,办学理念还有待更新、 办学条件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30
行业发展对专业的影响
生物技术、膜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 态工程技术主导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 向。新工艺新材料拓宽了专业知识面, 对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专 业方向的多元化。 设施的设备化、集 成化,检测手段的 仪表化、实时化, 运行控制自动化、 智能化和工程设计 模块化、数字化。 高新技术 的发展成 为专业发 展的新增 长点
33
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改革思路总揽
1 2
跟踪行业发展,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需求,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适应专业规范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体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
4 5 6 7
体现办学特色,形成分层面、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科学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做好专业教育与注册师制度接轨及评估工作
6
历史沿革3
•பைடு நூலகம்
“文革”期间,专业发展停滞阶段; 1966年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1970-1976年,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学制3年。 期间培养3000余人。
7
历史沿革4
改革开放,专业建设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6年)
1977年,恢复高考
第一批学生入学:10余
所高校,年招生600余名。 《水分析化学》、《水 教学条件不完善,师生 处理微生物学》《给水 齐努力,保证了教学质 工程(上下)》、《排水 量。 工程(上下)》、《水泵 与水泵站》等专业基础 和专业课系列统编教材 出版。
用水效率低
水环境污染严重
水的安全输配技术 亟待提高
饮用水安全问题 突出
28
发展趋势
建筑节水、消防 安全、节水技术 与装置、循环循 序和分质利用 污水再生、雨 洪储蓄利用、海 水淡化 经济高效的水 污染控制 提高水质,安全 输配,保证安全
节水减排 新技术
非传统水 资源利用 新工艺 新技术
饮用水安全 保障
专业办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行业特色鲜明
• ——按行业需要设置专业,为水业人才需求服务(给水排水行业) • ——隶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专业知识主线:——土木类(土建类)
——按照行业服务对象的专业组合,不是按专业基础知识共性的归类
• 土木类专业及其专业基础:
• • • • 土木工程——力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 、生物学、水力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物理学、热力学 建筑电气——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除了大城市外,县及以下单位部门,专业人才奇缺;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2008年95%,在全国高校各专业中排名第6 2010年96.1%,排名4 2011年94.6%,排名29 2012年97.5%,排名1(各专业平均91.5%)
设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办学点快速增加,从2006年 的112个增加至2011年的155个。需要注意专业办学规模增长过 快的问题,宜保持专业规模的稳步适度增长。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由“生存-改革”进入“稳定-深 化发展”阶段
1978年,教材编审委员会恢复
1980’s,专业快速发展
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 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博 士学位授予权; 80年代末,本科院校30
余所,年招生2000人;
硕博士授予点增多。
8
历史沿革5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更名为 “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1989年
制订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教育的 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