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教学与语文的互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学中与语文教学的互补

在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需要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不少教师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以整合的思想对自身学科进行重组加工,并寻求与相关学科进行更多的合作。在学科知识互补中,文史之间的互补性尤为突出。

一、教法的互补

在应试教学中,理科可以不看书,一张张讲义做下去,考分总是看得见的,以此来应付文科学习就感到茫茫然了,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同时,有的学生对文科学习不感兴趣,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方法的无助,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把握具有语文特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历史学科涉及古今中外,内容庞杂,知识面繁琐,是学生最感头疼的。因此把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联系浓缩成一个系统,也就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可增强学习的效果。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的主题思想,最后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等。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科书的章、节、节下面的标题进行归纳,拟出知识提纲和要点,得出阶段特征,形成知识体系。

同样语文学科为主所学的语言表述,运用在历史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生动,而这一要求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要求,历史学科中,语言要符合历史学科“言之有史,言之有据”的特点,做到史论结合,观点鲜明,减少不必要的修饰语,更不要用发挥式的描写和漫无边际式的议论。如语文注重阅读,有泛读、精读、速读、选读等学习方法,现行历史教材以事为纲的编写体例,不可能将国别史专门设立一个章节或专题。往往因“事”而散见于不同章节之中。对于解答综合题就要学会从教材的不同地方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

现行中学各科“新课标”要求学科知识应该整合,要求老师“综合型”,课堂“综合性”,文史更不例外。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文教学也不可能和“历史”分开。这些我在开始的材料中已经引用到了。虽然说历史和语文不可能整合成一个学科,那我们也要意识到,当前的“新课标”要求“大语文”,就是要求语文与其他文科的学科结合,与生活中的“语文”结合,甚至要和理科的一些相关的知识结合。

二、知识的互补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文史知识间的互补,使材料来源更加广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用的。

利用语文知识授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许多历史问题和事件在语文课文中都有所反映,而同样的事件,历史教材中的描写往往远不及语文课本上的生动。我们在讲课时,运用相关的语文课文知识,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进行古代史教学时,讲到《秦朝灭亡的原因》时,我们可以引用贾谊的《过秦论》,加深对秦暴政而亡的体会;讲《安史之乱》时,引用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历史课堂中教师语言要求“准、精”,然而这并不是说历史课堂语言不需要文采,相反,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它是点燃学主学习兴趣的火种。所以,用富于文学感染力的语言来讲课,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如当我们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姓受苦,不妨低沉凝重。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诗歌,在讲课中经常给学生吟诵几句,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抑扬顿挫、满怀深情的吟诵,使这些诗歌如缕缕轻风,吹进学生的心扉,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他们的灵魂塑造和社会行为。

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为此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品,如《诗经》、“先秦散文”、《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综观历年高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高考作文题本身就蕴含对学生历史素质的考查,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支持和拉动高考作文的创新。

特别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写作技艺的锤炼,更重要的是主题的提炼升华。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应当是一条主线,贯穿写作教学始终。我们固然允许学生对世象时弊作一定程度的抨击,但灰暗的色调不应当出现在学生作文中,这一点我想也是历年高考作文阅卷把握的一项原则。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品,积累丰富的历史素材,增强人文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类似地归纳总结,学生自然就慢慢地掌握了这种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把语文知识或原理迁移到历史教学中来,开拓更多的历史课程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