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_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第35卷 第6期
2009年12月
收稿日期:2008203210
作者简介:陈牧川(1974-),男,福建长汀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文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0801)
E -ma il:charlesc mc@
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
———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
陈牧川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论述了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并以正一道祖庭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和天师府为例,详细论述了道教神殿建筑的种类及文化特征。
关键词:江西;道教建筑;正一道
中图分类号:T U -0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9)06-298-03
Research about reli gi ous buildi n gs and cultural i n Ji a ngxi provi n ce ———Taoist buildi n gs
CHEN M uch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itecture,East China J iaot 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
Abstract:A rticle discussed the origin of Taoist buildings,and analyzed the layout of taoist buildings .Taking the Shangqi palace and the house of Tianshi in Longhu mountain as the exa mp le,the author discussed kinds and trait of Taoist sanctuary .Key words:J iangxi p r ovince;Taoist buildings;Zhengyi Taois m
1 道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创始初期,修道者大多住在深山的茅舍或洞穴之中,建筑比较简陋。
《广弘明集》中就有描述:“张陵谋汉之晨,方兴观舍。
……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
治馆之兴,始乎此也。
”从这个早期的文献中,可以知道早期的道教建筑和民俗建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道教建筑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道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物质化体现。
其建筑的门类很多,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观、殿、堂、楼、馆、舍、轩、斋等,在道教建筑中都有体现。
道教的建筑物,汉称之为“治”,到了晋朝叫“庐”,也有称“靖”(又作“静”)的。
到了南北朝时候,南朝称为“馆”,北朝称为“观”
(个别称寺)。
从唐朝开始改叫“观”,唐宋以后规模较大者称宫或观,另外,部分主祀民俗神的建筑称为“庙”。
元明以后,道教衰落,道教建筑在形式上墨守成规,没有
大的发展。
道教建筑的供奉、祭祀建筑体系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中国早期的墓葬祭祀活动。
根据考古发掘
资料,原始先民,相信人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在墓葬中埋入随葬品,并逐渐形成了祭祖的习俗。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先民们除在祖先墓地进行祭享活动外,又向象征祖先神灵的“神主”或“庙主”
(或称牌位)祭祀,在此基础上与道教结合,逐渐形成道教的祭祀建筑。
(2)中国传统的神仙思想。
神仙是道教信奉的
另一类神灵。
神仙主要指经过修炼而得道的神人、真人。
他们居住天宫琼楼、仙山洞府之中,有各种神奇本领。
另外,道教供奉一些民间崇拜的俗神,比如门神、灶神、财神等。
神仙和俗神崇拜使道教对下层民众更有吸引力,道教建筑成为他们日常生产娱乐和生活风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与神沟通的道教建筑,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祀神之所。
2 道教建筑的选址特点
道教的宗教哲学是以生为乐,而不是以生为苦。
它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今生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而不是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
所以,道教的修炼以老、
8
92
庄学派“清净无为,息心去欲”等思想为指导[5]。
这就使得道教建筑的选址非常倾向于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以利于道教徒在大自然中修身养性、悟道成仙。
道教建筑选址有以下特点:
(1)道教建筑选址受到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影响,一般选择风景优美符合“风水”的各种洞天福地之中[1]。
(2)常常利用自然地势的高差来突出建筑自身的形象,从而达到借势取雄的艺术效果。
(3)为了加强建筑布局的险峻奇异的感觉,常将建筑布置在悬崖边或者虚挑悬空,以突出高耸险峻之感。
(4)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藏而不露”,传统园林的布置上也认为“景愈藏境界愈大”,所以,道家建筑在选址上也受到这方面深刻的影响。
(5)道家崇尚的神仙都住在仙山洞府之中,所以在建筑选址之中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奇上加奇的艺术效果,例如利用孤峰、悬崖、巨石等特殊的地形地貌,把建筑布置到上面形成“骑”或“卧”的姿态。
(6)在山地布局时,多利用地形形成由高到低错落有致的层次,创造出优美轮廓。
例如,著名的江西的龙虎山、上饶的三清山等,无不显露出这种追求。
3 道教建筑的平面布局
(1)道教建筑一般由神殿建筑、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
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由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
在道教建筑中,四者分区明确,配置适宜,联系方便,给人以庄严肃穆、清新舒适之感。
①神殿建筑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处于建筑群的主要轴线上,为整个建筑群之主体。
大型宫观大多为一连串纵向布置,随主轴线展开。
神殿殿堂内设置神灵塑像或画像。
②膳堂建筑物包括客堂、斋堂、厨房及附属仓房,一般布置于建筑群主要轴线侧面。
③宿舍为道士、信徒及游人住宿用房,其布置较为灵活,常于建筑群之僻静处单独设院。
④道教园林。
与中国传统园林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在道教建筑中利用建筑群附近名胜古迹和奇异地形地物,如山泉溪流、巨石怪洞、悬岩古树等,建置楼、阁、台、榭、亭、坊等,形成建筑群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之园林。
(2)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式。
①第一种是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为代表。
上清宫是历代张天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上清宫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旁设灵官殿、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殿。
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②第二种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即以三清宫为一个中心(无极),前后两殿象征阴阳二极(太极),围绕着这个中心的各部分景点建筑物向四面八方辐射,并与自然景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了道家宇宙观。
道教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4 道教建筑(正一道)中的常见神殿建筑及其文化特征
道教建筑中的常见殿宇有山门、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天师殿、斗姥殿、伏魔殿等,以上饶三清山的三清宫和龙虎山的上清宫、天师府为例。
(1)山 门
道教宫观常常建在名山大川风景优美的洞天福地,进入道教建筑群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前奏,经常以山门(檩星门、风门、天门)的形式出现。
按道教说法,进入山门即入仙界,山门外属俗界。
在道教护卫神中,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它们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亦称“四灵”。
(2)灵官殿
道教中的灵官有所谓“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五百灵官”及“五显灵官”等,数量之多犹如佛教中的罗汉。
五显灵官中最尊者为都灵官王善,道家称他为“玉枢火府天将”,一般道观大多设有灵官殿。
道观内所塑王灵官为赤面、三目、
992
2009No16陈牧川: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
披甲执鞭,因灵官是护法神,其殿多建于山门处。
(3)玉皇殿
玉皇是“吴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的简称。
嗣汉天师府中的“玉皇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
占地600余平方米,是府内最大最高的宫殿。
身高91999米的“玉皇大帝”庄严威武地端坐中间,金童玉女侍立左右。
邓、辛、张、陶、庞、刘、苟等十二天君,配祀在两边,整个大殿显示出人间天庭的森严。
(4)三清殿
是“正一派”道观的主殿,殿内供的是三清坐像,依道家说法,指的是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
三清殿内的三尊道教坐像,自西而东就是依照太清、玉清、上清的次序排列的。
(5)天师殿
正一道的天师殿以天师府的天师殿为代表。
由前、中、后三厅组成。
正厅中央供奉着三尊神像,中间是祖天师张道陵,侍立两边的是他的两位高徒:王长、赵升。
(6)斗姥殿
道观供斗姆神的处所,规模小的称室、阁,规模大的称殿(宫)。
道教信奉的“斗姥”,又称斗姆。
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故为女神。
(7)伏魔殿
伏魔殿以龙虎山大上清宫为代表。
由于施耐庵在《水浒》中的描述使得它成为上清宫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
伏魔殿为歇山式屋顶,呈四方形,殿前有一大片草坪。
殿中有一口镇妖井,正对镇妖井后面的墙壁正中,挂着一张道教祖师张道陵的大幅画像。
(8)法 坛
万神集聚的“万法宗坛”为一四合院形制,坐落在嗣汉天师府西边。
正殿为三清殿,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东西殿为灵官殿和财神殿。
5 道教建筑中的装饰文化
道教建筑之藻饰,鲜明地反映道教追求吉祥如意、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等思想。
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等,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扇、鱼、水仙、蝙蝠、鹿等乃分别为善、裕、仙、福、禄之表征;而莺、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又分别象征友情、长生、不老、君子、辟邪、祥瑞等,有时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化作种种式样,在器具或建筑物上与其他花纹伴用,作为装饰。
此外,“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神话故事亦常为道教建筑的装饰题材。
6 结 语
其他还有为数甚多的民俗奉祀之庙,如关帝、土地、文昌、城隍、妈祖、龙王、药王等庙,也是道教建筑的一部分。
这些江西境内道教建筑是江西地域文化中的瑰宝。
对这些道教建筑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可以在推动城市建设、保护宗教建筑、弘扬宗教文化遗产、加强江西地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促进江西的旅游业等方面有着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2.
[2] 邓晓琳.宗教与建筑(上)[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996,(5):29233.
[3] 邓晓琳.宗教与建筑(下)[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996,(11):14218.
[4] 孙宗文.中国道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成就[J].华中建
筑,2005,23(7):1412150.
[5] 白胤道.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J].山西建筑,2005,31
(13):31232.
[6] 刘敦楨.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003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5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