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藩属制度

合集下载

明清藩王制度的论文

明清藩王制度的论文

明清藩王制度的论文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为了监督各地方官吏、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推行分封制。

把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

共同来“夹辅皇室”。

藩王制度从超级恩惠走到特殊限制。

其副作用日益凸显。

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因素之一。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封藩制。

所谓封藩制,即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工。

让他们率领精兵分驻全国要塞,建立起由皇权直接控制的中心。

一方面,用以巩固边防,另一方面,用以削弱诸功臣将领的军权。

监视各地的文武官吏。

运用强大亲藩为屏卫。

确保朱氏皇统的巩固。

所以。

朱元璋将封藩制度作为强化皇权的一个重要措施。

清人赵翼说、“明祖以布衣起事。

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

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

而行事多仿之。

”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在边塞重镇的藩王,兼有节制卫所。

奉令征伐之任。

其目的是“镇固边防、翼卫王室”。

直到“靖难之役”后,藩王的军政之权渐被剥夺、但在经济上仍给予藩王极其丰厚的待遇。

使得明王朝在封建制上只留存于形式。

即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徒拥虚名、坐糜厚禄”。

这些优待和特权也致使后来社会矛盾的出现。

1.独有的军事特权。

在军事方面。

各个藩王都占守着战略要地、并具有节制诸将、直接调遣军队地权力。

每个藩王属地都有镇守之兵和护卫兵。

守镇兵由常选指挥统领、护卫兵则由王调遣。

万一属地是险要之处、如有紧急事物、两种兵都可“并从王调遣”亲王都拥有三护卫重兵。

每护卫“甲士少则三千、多则之万千”、而边塞诸王则多于此数。

比如宁王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遣将征诸路兵。

必关白亲王乃发”,“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

无王令者,不得发兵”由此可见,明代诸藩王所具有地独特军权。

2.丰富的恩惠。

在政治上,建藩初期、王府不仅有相傅。

而且武臣由勋臣担任。

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

这时的藩王是列爵治民。

西汉王朝藩属体制的建立和维系

西汉王朝藩属体制的建立和维系

西汉王朝藩属体制的建立和维系李大龙--《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王朝,不仅实现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也使华夏人心目中的“天下”真正变成了由华夏和“夷狄”构成的二元政区结构。

汉承秦制,不仅在中原地区依然采用郡县统治体制,而且为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定,将周边“四夷”也纳入到了统治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拱卫中原地区安全的“藩屛”,称“藩臣”或“属国”。

处理和这些被称为“藩臣”或“属国”的边疆民族之间的关系是西汉构筑藩属体制的主要目的,也是其边疆政策的重要内容。

西汉创建的这种体制为后代所继承,至清代这些“奉朔朝贡之国”[1]被通称为了“藩属”,中华民族、中国古代疆域就是在这些“藩属”不断“内地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藩属体制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代的边疆政策,也有益于解析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规律。

关于藩属体制的探讨还是一个有待为学界重视的课题,[2]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对西汉藩属体制的探讨,引起更多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西汉初期藩属体制的建立西汉王朝的疆域是在秦王朝疆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汉高祖至武帝初期的初步形成时期、武帝至宣帝的发展时期、元帝之后至王莽代汉的维持时期。

构筑“藩臣”、“外臣”统治体制,以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定,早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即已经开始了,大致到了惠帝、吕后时期,在西汉王朝郡县统治区域之外,已经出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藩臣”、“外臣”统治体系。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官,其所著《史记》中对“藩臣”、“外臣”的用法应该是代表了汉代人的认识。

在《史记》中“藩臣”一词共出现了8次,“外臣”一词则出现了5次。

从《史记》的用法看,“藩臣”含义大致有四:其一是指周代受封的诸侯秦国;其二是指弱小政权,战国时期韩国对强大秦国的自称即属此类;其三是西汉初期的同姓诸侯王,如吴王濞、中山靖王胜等;四是指边疆民族地区向西汉王朝称臣的政权,如南越、闽越等。

从这些指称对象看,“藩臣”在汉代是用来指称接受西汉王朝册封的地方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按照民族构成的不同则主要是汉族内部的诸侯国和边疆民族政权。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

汉晋宗藩裂土临民,犹如独立藩国;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

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

明代宗室政策,奠定于洪武初年,完善于永乐年间,包括宗室政治权力、经济待遇和宗禁几方面内容。

朱元璋公元1368年1月23日(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

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残余势力北遁。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在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于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

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朝皇族为朱姓皇室,本贯源自沛郡朱氏,后明太祖朱元璋之父迁凤阳,故又称凤阳朱氏。

由明太祖朱元璋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和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

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系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系不拘。

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

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亲王女为郡主。

朱棣明朝重建了比较规范的分封制,明太祖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二十五儿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未封王),与侄孙朱守谦,在内的二十六个王,在边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军务。

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强化中央集权,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高一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演变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它既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一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

1. 古代中国的藩属国关系古代中国的藩属国关系指的是中国作为中心国家,统治周边地区的一种体系。

这种关系中,中国本身被称为中央国,而周边的小国被称为藩属国。

中央国通过护卫、册封、朝贡等手段维持对藩属国的控制,藩属国则通过臣服、纳贡等方式向中央国致敬。

这种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持续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2. 开放政策的变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开放政策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

早期的中国对外政策相对封闭,主要通过边疆的辟文制度进行交流。

然而,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和中央政权的变迁,中国对外关系逐渐开放。

例如,汉武帝时期实行了扩张政策,修筑了长城,并与西域的大夏、大宛等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3.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进一步打开。

南宋时期,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与东南亚、印度等地的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日益广泛,不仅有经济贸易往来,还有文化、科技的传播。

4. 外族入侵与抗击中国古代历史上还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

例如,在北魏时期,北方的鲜卑族人逐渐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

鲜卑族统治下的北魏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南方的中原王朝产生了对立。

类似的情况还有北方的契丹、女真等族群的入侵。

这些外族的入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贸易的往来,还有文化交流与传播。

例如,唐朝时期,中国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达到了高峰,佛教、佛塔、佛教艺术等都在东亚地区传播开来。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影响了周边国家,也为中国本身带来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高一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明朝对宗室的管理,在洪武时期较为宽松,永乐之后渐趋严格。

·建藩初期,王府权利有:1、允许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勋臣担任,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2、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

3、亲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4、境内人民有敢违犯藩王的,由亲王区处,朝迁及风宪官不得举问5、亲王遣使可以直达御前,敢有阻挡者,即以奸臣论处6、除了犯谋逆不赦之罪,其余的罪,均由宗亲会议,报请皇帝裁决,有关部门只许奏闻,不得擅自逮捕。

7、有终身俸禄,单是米一项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

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

洪武初年,大概藩王拥有较大权力(|这也是朱棣能顺利发动靖难的其中一个原因)【这些规定都足以使藩王直到作为天子耳目、监督地方的作用,尤其是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有权训兵待命,等天子密诏统领镇兵讨伐。

】·洪武后期,在外诸王府大兴土木、擅役工匠,让朱元璋感到藩王权重对皇权是个威胁。

·于是,洪武后期对藩王制度进行了修改1、不许亲王同时朝觐,只能一个亲王来朝,平安回到封国后,派人以书信方式报给其他亲王,才能来朝;2、而且进京朝觐时,留京时间不过十天左右,即遣返封国,以防止藩王与朝臣的勾结。

3、亲王王子要入侍,这更是含有人质之意4、后来又规定:王府废除王府的相傅,升长兄司为正五品,长史由皇帝亲自选派,若王有过,则诘问长史,即长史有监督、规劝藩王之责。

到了洪武后期,藩王虽有藩号,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锡土,食禄不治事;王国文官由朝迁选派,犯法时依律审判;王国百姓有侮慢王的,亦要解京审问明白然后才能治罪,以防止王对封地内官民的控制;经济方面则删除了王府若有兴建工程,有司即时由王所居的城中市户差付,不得稽延这条;亲王的岁禄亦减为万石。

中朝与中国和东南亚藩属国朝贡制度之比较

中朝与中国和东南亚藩属国朝贡制度之比较

[ 关键 词 ]朝贡制度 中 朝和东南亚其他藩属国 比较研究 [ 中图分类 号 ]K3 [ 2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1X (0 1 1 02 — 9 0 14 21 )o — 12 0 0
中朝朝 贡在 中 国古 代朝 贡关 系 中是最 为典 型 的 ,主要 表现 在朝 贡时 间最 长 ,政治 上关 系最密
甲雕 斧 等 。但 由于百 济 与新罗长 期争 斗不 休 ,尤其 是 贞观 十 六年 (4 ) 后 ,百济 完 全倒 向高句 62 丽 ,屡屡 与之联 合攻 击新 罗 ,而 置唐 朝 的劝阻 和警告 于不 顾 ,从 而 引起 唐朝 的不 满 ,引来灭 顶之
灾 。唐显 庆五年 (6 ) 6 0 ,唐朝 与新 罗联 手灭掉 百济 ,其遗 民遗地并 入新 罗 。 同百 济相 比 ,新 罗与唐 朝 的关 系 更加 密 切 ,朝 贡 也 更 加频 繁 。唐 永 徽元 年 (5 ) 60 ,新 罗 派 遣金 法敏 出使 长安 ,并 在 当年 实行 永 徽 年 号 ,采 用 唐朝 历 法 ,承 认 了唐 朝 的宗 主 国地 位 。据 统 计 ,在整个 唐朝 时期 ,新 罗朝贡 的次数 高达 9 之 多 ,大部 分 时 间里 都 能做 到 每年 或 两 年朝 贡 6次
切 ,经济交 往最 频繁 ,军事 上时有 接触 ,文化 上影 响较大 。 同中朝朝 贡相 比,中 国和 东南亚 其他
藩属 国 ,属 于准 朝贡 国 ,即只是礼 仪性 的朝 贡关 系 ,表现 在政 治上 ,这些 国家独 立性 较强 ,时断 时续接 受 中 国王 朝 的册 封 ,偶 尔采 用 中国王朝 的年号 、历法 ,中 国王 朝基本 上不 干涉 其 内政 ,也 不派遣 使者前 往册 封 ;表现在 经济 上 ,更 多 地 体 现 为一 种经 济 交 易 ,朝 贡 目的 只 是 为 了扩 大 贸

明朝藩王制度

明朝藩王制度

明朝藩王制度
1、藩王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甲天下的必然产物,皇帝为了防止国家大宝落入他人之手,往往将自己的子孙分封为王,出镇各地,依靠他们对地方进行监督。

2、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定制封藩,他分封了24个诸侯王,遍布全国各地,在此同时,朱元璋又对诸侯王的各种待遇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这些规定为后世所遵循,形成了宗藩制度。

3、而根据制度规定,诸侯王享有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宗藩制度逐渐将宗室们变成了一个寄生阶层,整日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

4、虽然明成祖朱棣整顿过宗藩,禁止了其参与政治、军事的权力,但宗藩得到的,是经济特权的膨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人口每隔30年就要翻一番,当初朱元璋朱棣们恐怕都没有想到,老朱家子孙未来会这么兴旺,而出生一个宗室,朝廷就要提供一份终身的岁禄,人口翻番,宗藩岁禄也就成倍增长,成为明朝廷不堪忍受的重负。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

藩属体系的名词解释藩属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特定的政治和行政体系,它是一种由中央政府掌控的地方行政管理模式。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藩属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央政府维护统一和稳定。

藩属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藩属体系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周王朝采取了分封制,将国家分割成各个封国,由王族的亲戚统治。

这些封国相当于后来的藩国,它们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仍然受到周王朝的控制。

这种封建制度有助于巩固王权,遏制当地诸侯的势力,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藩属体系逐渐发展壮大。

在秦朝时期,中央政权变得更加集中,对藩国的控制也更加严格。

秦始皇通过削弱贵族的力量,中央化了政权,并直接管理各个封国。

这种中央集权的改革导致了藩属体系的衰落。

然而,汉朝的建立重新恢复了藩属体系。

汉朝的刘邦采取了一种相对灵活的封建政策,允许封国的王侯维持一定的自治权。

藩国的王侯还有可能得到朝廷的封号、官爵和特权。

这样的政策有效地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使得藩属体系在汉朝得到巩固。

随着政权更迭和地方势力的崛起,藩属体系又经历了新的变革。

在南朝宋时期,世袭封爵被推行,这使得藩属体系更具固定性。

各个封国的王公世袭,终于导致了藩国地位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中央政权的统一。

唐朝时期,藩王的地位更加尊贵,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这些藩王甚至可以自己发布法令和决策。

藩国的军队也归藩王直接统领。

然而,这种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了分裂的倾向,最终推动了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宋朝时期,藩属体系进一步演变,成为一个更加细致和复杂的体系。

藩国的王侯职务逐渐变得荣誉化,而实际的政治和行政权力大多由中央政府行使。

各个藩国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经济发展的管理。

到了明朝时期,藩属体系的作用逐渐式微。

明朝采取了更加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通过设立直辖州来取代藩国。

然而,藩属体系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结起来,藩属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模式。

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和统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元朝的历史也留下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这个朝代的评价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元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展开讨论,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政治问题元朝的政治体制自建立之初就备受争议。

元朝采用蒙古的政治制度,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设置了行省制度和藩属制度。

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并由行省的官员管理各地事务。

藩属制度则将周边国家和地区纳入元朝的统治,并设立藩王来统治这些地区。

这种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元朝的统一,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行省制度导致了地方政权的腐败和割据。

在行省制度下,行省的官员享有较大的权力,往往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导致了地方政权的不稳定和社会的不安定。

其次,藩属制度对元朝的统一造成了威胁。

由于藩属国与元朝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的忠诚度往往不够,容易发生叛乱和分裂的情况。

这给元朝的统治带来了困难,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争斗。

二、经济问题元朝的经济发展在当时的世界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元朝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统一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交流。

然而,元朝的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元朝的重商主义政策限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元朝政府崇尚商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商人权益的政策,但却对农民和手工业者不够重视。

这导致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民生活困苦。

其次,元朝的税制和赋役制度产生了很大的负担。

元朝实行了重税政策,对农民和商人征收高额的税款和赋役,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不仅使得社会资源流失,也引发了社会不满和民变。

三、文化问题元朝的文化受到了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元朝文化。

然而,元朝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元朝的统治者对汉文化持有排斥和歧视的态度。

元朝统治者崇尚蒙古文化,对汉文化采取了压制和打压的政策,禁止汉字的流通和使用。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本文所谓的初唐,是指学界所认同的唐朝建立后约百年的时间段内,即从高祖即位至玄宗登基前的这段时间( 618 - 713) 。

在这段时间内,本文着重关注太宗和高宗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及其与极盛疆域形成的关系。

极盛疆域的出现与综合国力最强时的盛唐时期( 玄宗开元、天宝时期) 具有不同步性。

据新、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史书所载,唐代的疆域达到最为辽阔时,是在高宗时期。

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突厥汗国的兴起及西域藩属体系的混乱,造成唐代北疆、西域藩属的内缩,因此,那时的疆域不是最大的。

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所绘,高宗总章二年( 669) 唐代的疆域最为辽阔。

但由于行文需要,有时也涉及盛唐的一些内容。

极盛疆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初唐统治者有着开明的夷夏观、规范的藩属观和明确的天下观。

本文就初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唐代极盛疆域之间的关系作一番观照,主要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与钩稽,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一、初盛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中国古代有华夷之辨的传统。

夷即四夷: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古代华夏民族居于中原,文明程度较高,周边民族文明程度相对落后,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者为夷。

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

《礼记注疏》卷12《王制》: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就持夷夏有别的观点。

先秦及两汉时期,夷夏有别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华正统和贵中华,贱夷狄。

这种传统夷夏观到了魏晋南北朝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夷夏观开始发生变化,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进而逐渐相互认同。

宗藩制资料

宗藩制资料

宗藩制资料明代宗室请名制度以及明皇室通过请名制度控制宗室成员的繁衍明代宗室请名制度包括王府代奏、宗人府审核、礼臣拟名、皇帝赐名四个步骤。

宗室成员年满五岁,需通过亲王府属官长史代其奏请,经宗人府审核合格后,由礼部官员按照派语取名,最后以皇帝名义赐名。

请名成功后,再依次请封、请婚、请禄,可以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请名制度作为明代宗藩制度的重要一环,基本与明王朝相始终。

一、王府代奏明代的宗藩制度是本着宗法原则,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爵位顺序,层层分封。

对于郡王以下各级宗室成员而言,其所属的亲王府在任亲王是其宗子,宗室成员的请名、请封等事宜,需经郡王府上报亲王府,再由亲王府的属官长史代替亲王向朝廷奏请。

王府既有代奏之权,加之宗人众多,让某些亲王、郡王、长史看到了财路,借机大肆勒索,有的王府甚至明码标价,每次宗人请名、请封,都要先去贿赂长史,请他代为启奏亲王,还要忍受王府属官甚至差役的索要。

有的宗人虽然家境尚好,但亲王“挟私,不为奏请”,故意刁难。

明中后期以来,官场贪风日炽,因王府的勒索、欺瞒,宗人不能按时请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嘉靖年间,代藩有隰川郡王朱俊柏者,“凡请名封婚禄者,必索重贿”,导致大批宗人不能按时得到名封婚禄,明世宗大怒,下旨革除其管理府事之职权。

伴随着宗室生齿日繁,贫富分化愈加严重,有些宗人“名虽宗室,苦甚穷民”,名为天潢贵胄,实则终生也无力请名,如万历年间晋藩西河王府有宗人名曰“小八老”,周藩甚至有宗人“至年六、七十犹称乳名终其身。

” 这批底层宗室成员,由于无力请名,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他们心怀怨气,便把不满情绪施加到比他们地位还低的底层民众身上。

二、宗人府审核正常情况下,每季度的第二个月份,亲王府长史应将需要请名的宗人名册奏报“掌皇九族之属籍”的宗人府(后改为礼部),等候审核。

明初,由于宗支不繁,宗人请名的审核过程相对简便。

宗主国与藩属国

宗主国与藩属国

宗主国与藩属国藩属国制度是古代中国强大王朝的主要外交手段,藩属国王必须臣服于中国皇帝,服从中国政治模式的影响和管理,同时中国也可以保护他们的领土完整,这是中国人骄傲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中国人认为自己拥有最高的权利,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自古以来,东亚世界是以中国各大朝代为宗主,周边国家为属国的华夷朝贡国际体制。

到了19世纪初期,东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就是以清朝为中心,朝鲜、琉球、暹罗、苏禄、南掌、缅甸、越南等国为属国的宗属关系,也可以叫做朝贡及册封关系册封体制,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东方国际秩序。

这种体制,形成于商周时期的天子分封制。

一开始,天子的政治控制力非常有限,东方大陆的大多数土地都由天子分封给世袭的诸侯来统治。

随着天子统治地域的扩大,尤其是秦朝以后,天子的直接统治区域已经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内陆(除东北、西藏、新疆和长城以北的内陆地区)。

然而,天子的恩威,仍然要继续扩大,这样,邻近内陆的各个部落为了自身的生存,纷纷主动归附天朝。

天子便满足了各部落的要求,没有继续扩张,而是把那里的土地分封给了这些部落首领,封他们为该地的国王。

得到天朝皇帝恩准的国王,才是符合东方国际体系的真正的国王。

该部落也变成了天朝的属国,要遵循朝贡之礼。

同时,天朝也需承担起了保护该属国的责任。

册封体制由此正式形成。

册封体制,也可以称为朝贡关系,是以宗主国(a suzerain State)和属国(a tributary State)两方面构成。

宗主国是上国,君主是皇帝,也是东方世界唯一的皇帝,各国国王或君主都须臣服于皇帝的统治,整个东方世界都是皇帝的天下。

宗主国与属国是上下关系,属国之间则是平等关系。

这种国际体系与近代西方与当代流行的国家平等论是相悖的。

然而,虽然是上下关系,但却不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这与西方所谓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是有很大区别。

接下来看一下属国的划分。

按照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属国的地位都是相同的。

明朝宗藩体系

明朝宗藩体系

明朝宗藩体系
明朝宗藩体系是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

明朝宗藩体系一般指明朝建立后,允许地方藩镇按照某些诸侯权力进行自治,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系。

明朝宗藩体系的发展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兴建国时,他对张氏之乱、党争的势力进行了统一,将大量的政敌包括张氏、孙氏等地方政要安置在内地各地,他们的地方权力得到了保障,这就是明朝宗藩体系的前身。

明朝宗藩体系的形成与明朝文宗朱棣的政治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把明朝宗藩体系制定为正式的政治制度,并且实行了《国别纪》以及《宗室制规》等法令,使这一体系得以完善。

朱棣制定出“四藩”政策,并实行“四平”(江南)、“三淮”(中央)和“三辽”(东北)的军事统帅制度,以控制宗藩的权力。

朱棣还实行了“大小王”制度,把宗藩分为两部分,即大王和小王。

大王是宗藩中的首领,控制宗藩的行为;小王是宗藩中的子孙后代,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但是不能控制宗藩的行为。

明朝宗藩体系的发展也受到明朝权力的不断扩张和中央集权的影响,明朝君主不断派遣官员到各地去监督宗藩,以抑制宗藩的势力,保证朝廷的权威。

此外,明朝宗藩体系还受到了外部势力的影响,明朝末年,外族势力逐渐扩张,明朝的宗藩体系也受到了影响。

尤其是1583年8月,明朝政府出于对抗外族势力的考虑,在江南实行了“节度军”制度,把节度使当作江南军事统帅,节度使由朝廷任命,以此来抑制宗藩的势力,但也使宗藩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明朝宗藩体系是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宗藩势力的不断壮大,藩镇的自治现象以及外族势力的影响等。

最终,明朝宗藩体系在明朝末年被清朝废除,但它给明朝政治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宗藩体制的内容

宗藩体制的内容

宗藩体制的内容
宗藩体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体制,它在明清两代长期存
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宗藩体制源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是以皇
帝为中心,通过封建封号和分封土地的方式来控制地方政权和维持
统治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宗藩体制下,皇帝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他通过封赏功臣和亲族,将一部分土地和封号赐予他们,使其
成为藩镇的领主。

这些藩镇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但仍
然受到皇帝的控制和监督。

宗藩体制的存在有其历史背景和政治目的。

一方面,宗藩体制是为
了维护皇权的稳定和统一。

封赏功臣和亲族可以增加皇帝的政治影
响力,巩固皇权的地位。

另一方面,宗藩体制也是为了有效地管理
庞大的国土和人口。

通过将土地和权力下放给地方领主,可以加强
地方的管理和治理,提高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和管理效率。

然而,宗藩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宗藩体制容易导致
地方势力过大,藩镇领主可能滥用权力,削弱中央集权。

其次,宗
藩体制也容易导致内外勾结,藩镇领主可能与外敌结盟,威胁到国
家安全。

此外,宗藩体制也容易导致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的矛盾,
造成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

总的来说,宗藩体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是维护统
一和稳定的手段,也是管理庞大国土的一种方式。

然而,它也存在
一些问题和挑战,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外交 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系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外交 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外交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

导语:众所周知,中国是东亚文化母国,因此我国自古就有居高临下的一种极度自豪感。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也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形式
众所周知,中国是东亚文化母国,因此我国自古就有居高临下的一种极度自豪感。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也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形式——宗藩关系。

所谓宗藩关系,就是我们中国王朝为宗主国,附近的小国为附属国也就是藩属。

在这种外交特点之下,我国皇帝与别国君主就不是对等地位,而有着君臣之别。

说起宗藩关系,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就是“册封”。

一般由中国皇帝下旨册封别国君主为该国的合法领袖,这可以说是”商周制度“的延续。

而我们中国最著名的附属国莫过于朝鲜,越南,琉球这三个。

中国(周朝-唐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朝鲜,自从周朝开始就逐渐被纳入我国的宗藩体制之中。

唐朝前期,由于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代人再接再厉的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使得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国成为了朝鲜三分之二领土的统治者。

韩国往往把这一时期的新罗国叫做“统一新罗”。

而此时朝鲜半岛北部则被唐朝和渤海国分别统治。

韩国近年来仿照中国南北朝,将统一新罗和渤海国并称为“南北国”。

但是,无论是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是渤海国,全部都是唐朝的臣子。

就好比公元632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六年即位的著名的新罗国的善德女王,她作为新罗国的第一位女王极富传奇色彩。

对于唐朝
生活常识分享。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清代中亚藩属体制是指清朝对中亚地区所建立的一种政治统治体制,具有明显的特点和独特的制度安排。

中亚地区在清代被分为新疆、准噶尔等藩属地,清朝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体系,从而维护了清朝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

本文将对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藩属体制的建立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政治手段:清朝对中亚地区采取了严格的边防措施,派遣大批官员和士兵进驻当地,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实际管辖。

清朝还通过与当地贵族建立联姻关系、封赏土地和封号等手段,使得当地贵族对清朝统治产生一定的依赖和归附。

2. 军事手段:清朝对中亚地区采取了严厉的军事手段,通过多次战争,将这一地区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两次准噶尔汗国灭亡后,清朝实际控制了中亚的绝大部分地区,确立了统治地位。

3. 经济手段:清朝通过对中亚地区的经济管理,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清朝实行对外贸易政策,逐渐打开了中亚地区的贸易通道,加强了对当地的经济控制。

清代中亚藩属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既包括了政治手段的运用,也包括了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一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对中亚地区的实际控制,确立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1. 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相结合:清代中亚藩属地的统治体制既保留了一定的地方自治权,又在政治上服从于清朝的中央集权。

当地的贵族与清朝官员共同组成了藩属地的统治机构,形成了一种“贵族统治与官僚统治相结合”的政治格局。

2. 各族宽容与多元文化并存:中亚地区的居民民族众多,清朝对各族人民采取了宽容政策,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保持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状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 需要和资源的交换:清代中亚藩属地的建立还包括了一种需求和资源的交换关系。

清朝对中亚地区实行了一定的经济管理,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同时也向当地输送了一定数量的物资和技术,以维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特征之一是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

在这个制度下,君主通过封地和赏赐来回报统治者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和军事领袖,以确保他们对王朝的忠诚和效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

首先,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这是一种通过封地以及财富和特权的分配来维持统治者与大臣之间的忠诚关系的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主要政治和社会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皇帝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封地,并将封地授予皇族、贵族和功臣,作为他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奖励。

这些封地通常是具有很高地位和特权的地区,封地的拥有者拥有权力和地位,同时也有义务为皇室效力。

封建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世袭制度。

世袭制度是指封地和官职可以由父亲传给儿子,确保封地的继承权保持在家族中。

通过世袭制度,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权力地位。

这种制度确保了政治和军事权力在独立领地间的传承以及家族的延续。

例如,在宋代,封建王朝出现了相对比较稳定的世袭制度,许多封地一代代地传承于一个家族,并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封建制度和世袭制度的延续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加强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封建制度下,社会被划分为各种等级,包括皇室、贵族、士人和农民等。

这些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权利和特权,并且他们之间通常是不可逾越的。

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很低,人们只能接受他们出生等级所决定的生活。

封建王朝与世袭制度的延续也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

例如,明朝的建立就是一个反对封建世袭制度的运动。

明朝开创了一种新的制度,废除了大量的封地和爵位,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特权。

此举重新分配了土地和权力,并打破了旧有的统治阶级的垄断地位。

不过,这种改革并没有完全终结封建制度和世袭制度,在清朝的统治下,封建制度重新恢复,并继续延续到20世纪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藩属制度摘要:藩属体制这一课题纵贯中国历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有必要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层分类研究。

藩属制度属于国家整体范畴,藩属是历代王朝地方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

藩属制度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藩属具有三个组成部分。

藩属制度也与睦邻政策有很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藩属制度绝不等同殖民制度。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下的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代藩属发展阶段藩属的组成部分睦邻政策殖民制度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前言藩属作为藩国和属国的合称,最早见于西汉的文献记载。

藩国,《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载: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在诏书中说道:“高皇帝亲表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庙,为汉藩国。

”“藩”字本义为篱笆。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旨在说明封建亲戚所建立的封国,是作为藩卫周王室的屏障。

属国,《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大败匈奴后,汉王朝“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颜师古注中解释道:“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

”(一)中国古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的五大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从西周至明清经历了形成、确立、创新、强化和完备等五个发展阶段。

1、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形成从历史上看,西汉的藩国与属国是由西周的“封国”与“服国”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藩属与藩属制度的雏形,见于西周的封国、服国与分封制度之中。

西周的分封、分封制度以及春秋战国的采邑制度、封君制度,它与两汉以后的藩属、藩属制度在诸多方面有相似的情形。

西周的封国以及“服国”,与两汉以后的藩国、属国有着相同的性质,都属于国家政体的研究范畴。

①纵观西周封国的性质,它作为周王朝在边陲地区的政权机关,与周王朝在王畿地区的地方行政机关乡、遂,构成了周王朝地方最高政权的两类构成形式。

两汉之后,藩属实体作为中央王朝在边陲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与中央王朝在内地的地方最高政权机关郡、州、道、省,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地方上的最高一级政权机关的两类不同构成形式。

西周统治集团借鉴商、周二族从北方、西方入主中原,在边陲地区建立封国、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以封国作为藩卫周王室的屏障,即“以藩屏周”、“以亲屏周”②两汉以来的历代所推行的藩属制度,都把藩卫中央王室作为预期的目的。

从西周到明清的藩属目的一脉相承更体现在,从西周的“以藩屏周”到明、清时代的“为我藩屏”、“控驭抚绥,以固邦翰”③。

①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③马文圣:《抚安东夷记》.西周分封、分封制度与藩属、藩属制度的基本内容相比较,周天子以“册命”文书的形式,授予受封诸侯在封地内实施统治的权利。

若无册命,就没有分封,封国与分封制度就不能成立。

在两汉之后的历朝历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中,册命仍是藩属与藩属制度中的首要内容。

分封制度中的授土、授民以及隶属关系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作为分封与分封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也见于两汉后历代的藩属与藩属制度中。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雏形始于西周时期。

2、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借鉴分封诸侯导致的此后王权衰微与诸侯纷争的教训,以郡县制治理天下,废除了分封制度。

汉初大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导致了后来的七国之乱,而恢复在秦朝已被废除的分封制度,分同姓子弟为藩王,却被历代中央王朝的帝王所奉行。

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同时在制度上规定同姓诸侯王在其封地内“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这一规定也被两汉以后历代帝王所奉行。

同姓诸侯王从两汉时起,已不再担负藩卫中央防止异族入侵的使命。

两汉时起这一使命,主要是由境内边疆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居民的属国、比郡属国、都护制度和边郡边县制度之下的具有藩属性质的少数民族政权肩负起来①,他们成为藩卫中央王朝的藩属实体。

在两汉之后的历代中央王朝中,与边疆地区的属国、比郡属国和都护制度、边郡边县制度之下的少数民族政权性质相类似的藩属实体,如羁縻府州、都司卫所、土司、藩部成为了唐、明、清时期藩属的主要形式。

东汉虞诩、北魏杨椿继承了先秦时期的藩属理论,从而提出“羁縻绥抚”为总则的藩属理论,把归属的四夷作为藩卫中央政权的屏障,表明中国古代藩属理论体系在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初步形成。

以上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古代藩属制度在两汉时期已得到确立。

3、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创新中国封建王朝发展中唐王朝是其中的鼎盛阶段。

藩属制度在唐代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藩属制度得到了创新。

有如下特点:藩属实体之多、其辖镜之广,创历代封建王朝之新高。

《新唐书》卷37《地理一》载:“唐之盛时,开元、天宝之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

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

”这段记载,不难看出唐王朝疆域的空前辽阔。

《新唐书·地理七》所载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体现了藩属数量之多,藩属疆域之广。

边疆地区的藩属实体与内地的府、州、县采用统一的建制,明确了藩属实体是中央王朝境内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在制度上规定了羁縻府州与内地府州的区别。

在羁縻府州的基础上,设置了六大都护府,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藩属地区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了羁縻府州的功能。

建立六大都护府,侧面说明唐王朝需要通过都护府来加强对羁縻府州的管理,也体现了朝廷以都护府来增强藩卫中央王室的目的。

《旧唐书》卷38《地理一》,载北庭都护府“管兵二万人,马五千匹,衣赐①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5.四十八万匹段。

瀚海军,在北庭府城内,管兵万二千人,马匹千二百匹。

天山军,在西州城内,管兵五千人,马五百匹。

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

”这表明看唐王朝增强都护府的军事力量,增加在都护府的驻军,为都护府履行捍卫边疆的职责提供保障。

唐王朝实行在边远的羁縻府州,根据实地情况,册封王国国君,允许在其境内自行设置府州县,其成为了境内属国,作为藩卫中央的屏障。

如当时的渤海都督府,就是这一例证。

唐高祖、唐太宗提出了“胡越一家”,中华与夷狄“爱之如一”的新的华夷观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推动了唐代藩属、藩属制度的创新性飞跃发展。

唐太宗提出的“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

……实不贪其土地,利其人畜”。

①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明、清时期的藩属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4、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强化明代是藩属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时期,体现在藩属实体军事防御能力增强;中央王朝对藩属实体的控制进一步强化;土司在西南地区的普遍设立与加强对土司及其官员的控制;在西藏地区所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加强了明王朝与西藏的藩属关系;在与境外属国关系上的厚往薄来、体恤属国臣民利益的政策和实践,实际上加强了中央王朝与境外属国的宗藩关系,对清王朝与境外属国的宗藩关系也有积极的影响。

5、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完备清代进入藩属制度的完备阶段。

有一下表征:清代边疆藩属地区广大。

“自松花、黑龙诸江,迤逦而西,绝大漠,亘金山,疆丁零、鲜卑之城,南尽昆仑、析支、渠搜、三危既宅,至于黑水,皆为藩部。

”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土司地区,都是清朝的藩卫重地,是明代以前所未有的。

清太宗绥定漠南蒙古后,给蒙古王公封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赋予蒙古贵族以特权,又实行满蒙联姻,推行别于八旗制度和州县制度的盟旗制度,使内蒙古不仅仅成为藩卫清王朝的屏障,且享有特权的蒙古贵族又能够成为平定西北叛乱的重要力量。

在外蒙古、新疆和西藏设立驻防将军、都统和驻藏大臣制度,大大加强了对上述藩属地区的有效统治。

特别是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以及“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进一步确定了新疆和西藏作为我国境内领土的历史地位,是新疆和西藏成为藩卫清王朝的可靠屏障。

清王朝在西南地区所实行的“改土归流”,取得了明代所未达到的成效,是土官数量大大减少,对剩余的土司也在许多方面加强了限制,加强了西南地区的边防。

清王朝在与境外属国的宗藩关系上,清朝奉行“厚往薄来”、“抚藩字小”的方针和政策,密切了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

不仅仅是藩属国成为藩卫清王朝的境外屏障,也是清王朝所奉行的睦邻政策在藩属国的一种体现。

理藩院的设置是清代藩属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

是前所未有的独创。

秦汉至明代,中央政府管理藩属地区的机构,有典客、鸿胪卿负责接待藩属来使的朝贺,由吏部、户部、兵部分管藩属的其他事务,在中央政府并没有统一管理藩属诸事务的机构。

理藩院的设置,使得有了统一管理藩属事务的机构。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5《唐纪11》,中华书局1956年版.②《清史稿》卷518《藩部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首先从中国的藩属国下手,清代藩属制度衰落。

(二)藩属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历代统一王朝的“藩属”是一个总体上的概念。

实际上它是由三类不同的实体所组成的,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很不相同。

西周的藩属只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境内的“封国”与境外的“服国”。

其中,诸侯国是藩属的主体部分。

两汉以后的藩属,已由同姓诸侯王的藩国、境内边疆地区享有民族自治的少数民族政权、境外属国三个部分所组成。

这种三类藩属实体并存的格局,从汉代至清代一直无有变化,只是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有所不同,与王朝的隶属关系有递进式的加强而已。

自西汉平定吴楚之乱到清末的二千余年间,历代统一王朝藩属的主要实体,一直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封建时代所说的藩属,主要指这类藩属实体而言。

历史表明,藩属制度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保持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中华民族形成和藩卫中央王朝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代同姓诸侯王的藩国,吴楚七国之后已不再像西周与西汉初年那样是藩属的主体部分,其历史作用大多是消极的,往往与封建皇帝的主观愿望相反,有时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与衰亡。

秦汉以来的大封同姓藩国,目的是为了防止“异姓”篡位,而不是为了防止“异族”入侵。

然而,由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君主专制政体已取代分封制君主政体,这就决定了同姓藩王的势力一旦膨胀,难免会成为地方上的分裂势力。

(三)藩属制度与睦邻政策睦邻政策是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预期目的与固有属性,古代藩属理论是中国封建王朝奉行睦邻政策的理论基石。

①藩属制度是隶属关系在制度上的确立。

睦邻政策是藩属制度的理论指导。

汉代以来境外的属国,中央王朝对他们的册封和政策上的诸多优惠举措,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异族的入侵,以属国为藩卫中央王朝的屏障。

在近代史上,当西方列强入侵、瓜分中国时,他们首先侵占与清朝为邻的属国缅甸、越南、朝鲜,切断并废除这些属国与清朝的隶属关系,清朝为此曾与西方列强进行一系列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