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自噬研究进展_王燕

合集下载

m6A修饰调控酶及其结合蛋白在细胞自噬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6A修饰调控酶及其结合蛋白在细胞自噬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3 m 6A 结合蛋白对自噬的调节作用 m 6A 结合蛋白可识别并结合到m 6A 位点,结合蛋白的有效识别可以调控mRNA 加工和代谢功能。

RNA pull -down实验已经鉴定了多种阅读蛋白,包括YTH 结构域的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真核起始因子等。

这些结合蛋白的功能主要包括特异性结合m 6A 甲基化区域,削弱与RNA 结合蛋白同源结合以及改变RNA 二级结构从而改变蛋白与RNA 的互作[37]。

2.3.1 YTHDF1 YTHDF1可通过与翻译起始因子相互作用和促进核糖体负载从而提高mRNA 的翻译效率作用[37]。

YTHDF1可通过与m 6A 修饰的ATG2A和ATG14 mRNA 结合,促进ATG2A 和ATG14的翻译,从而促进自噬,加重肝细胞癌的进展[38]。

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中,虽然METTL3直接与Ru‐bicon mRNA 结合并介导m 6A 修饰,从而抑制自噬的作用,但是YTHDF1在其中扮演着与Rubicon mRNA 相互作用并促进其稳定性关键的作用[16]。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YTHDF1通过识别beclin -1编码区内的m 6A 结合位点来促进beclin -1 mRNA 的稳定性,从而激活自噬[39]。

并且已有研究指出,双氢青蒿素可以靶向这一途径而缓解肝纤维化[40]。

上述研究表明,YTHDF1可通过调节自噬相关基因的翻译与稳定性来影响自噬水平。

2.3.2 YTHDF2 相较于YTHDF1,YTHDF2对m 6A 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可以通过识别m 6A 使所在的mRNA 和非编码RNA 降解[41]。

在脂肪细胞FTO 基因沉默后,具有较高m 6A 水平的ATG5和ATG7转录物被YTHDF2捕获,这导致mRNA 降解和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减少自噬和脂肪生成[29]。

抑制谷氨酰胺代谢会导致自噬的激活,减弱了抗肿瘤作用。

在一项研究中,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谷氨酰胺代谢通过减弱m 6A 修饰和YTHDF2介导的mRNA 衰变来促进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 ATF4)mRNA 的表达,进而导致ATF4诱导的自噬增强[42]。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77第22卷 第8期 2020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2 No. 8 Aug .,2020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则会直接影响到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中医药干预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该文就此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自噬;脑缺血再灌注;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20) 08- 0077- 05Explora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XIANG Yuzhen,ZHU Meizhen,LIU Qianjing,YU Rui(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200,Guangxi,China)Abstract:Ischemic strok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affect human health,and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gnosis and outcom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 and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Studies on the interven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 by Chinese medicine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ave been obtained preliminary progres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is related research.Keyword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向昱臻,祝美珍,刘倩菁,俞睿(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725);广西特色实验动物病证模型重点实验室项目(J14049);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项目(2018XK004);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YCSZ2019003)作者简介:向昱臻(1992-),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证治的客观化及规范化研究。

自噬现象及其分子机制

自噬现象及其分子机制

发表时间:2011-6-2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刘杉珊李薇[导读]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普遍生命现象,在维持细胞自我稳态、促进细胞生存方面起重要作用。

刘杉珊李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吉林长春130021)【中图分类号】R3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448-04【摘要】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普遍生命现象,在维持细胞自我稳态、促进细胞生存方面起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自噬与细胞卫士p53的关系密切,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

本文对自噬的概念、生物学特性、自噬过程及其信号调控、以及与p53的关系作以概述,同时简要概述了目前自噬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方法并提出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噬分子机制p53近年来,自噬作为II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越来越成为除凋亡之外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目前自噬不仅被证实是一种细胞自我死亡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死亡紊乱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对自噬的发生过程、分子机制、信号调控、及与细胞卫士P53之间关系的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调控和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自噬的概念自噬又称为II型程序性细胞死亡(type II programed cell death)是以胞质内出现双层膜结构包裹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的自噬体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

正常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有两种降解途径,一种通过蛋白酶体被降解,另一种是通过自噬作用。

自噬主要降解细胞质的长寿命蛋白和一些细胞器的降解,这种降解有助于细胞内组分和细胞器的正常更新,而蛋白酶体主要降解胞内的短寿命蛋白[1]。

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可分为3种主要方式: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

【免费下载】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免费下载】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2013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经学生和导师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审定,确定2013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6篇,二等奖68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73篇。

获奖名单如下。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共26篇)院系作者导师论文题目建筑学院袁琳吴良镛从都江堰灌区发展论成都平原人居环境的生态文明土木系王宇航聂建国曲线梁桥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扭转效应研究水利系杨雨亭尚松浩植被非均匀覆盖下垫面蒸散发模型及应用研究环境学院梁赛张天柱多种政策对我国物质流和价值流变化的综合作用分析机械系周铭温诗铸仿生粘着的机理及应用研究精仪系桂丽丽杨昌喜基于低维碳纳米材料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热能系张易阳李水清基于滞止火焰合成的高温场纳米颗粒动力学研究电机系兰江张钟华溯源到电阻基准的电容和互感数字化精密测量方法研究电子系魏鲲鹏张志军多频段/宽带、双极化全向天线阵列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系王健楠冯建华基于众包的实体解析关键问题研究自动化系邓岳戴琼海高维低质视觉信息的结构化感知与理解航院季湘樱冯西桥生物启发的表面浸润与粘附力学研究工物系佘顶王侃基于自主堆用蒙卡程序RMC的燃耗与源收敛问题研究化工系赵梦强魏飞基于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碳纳米管多级组装结构材料学院胡嘉冕南策文多铁性异质结:电压调控磁性的计算模拟及元器件设计数学系陈志杰邹文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的解化学系闫晓宇席婵娟酸根型有机锆试剂与亲电试剂的反应研究生命学院冯越杨茂君一类潜在的抗生素药物靶点蛋白NDH-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经管学院张瑾陈国青商务智能决策中的代表性信息提取理论与方法研究公管学院智强苏竣权责、网络与知识: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研究法学院齐飞车丕照论常设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造法新闻学院庞云黠熊澄宇社交网络平台上意见领袖极化现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人文学院李季璇万俊人从权利到权力——论洛克自然法思想与其政治哲学的关系社科学院汪建华孙立平新工人的生活与抗争政治美术学院王小茉张夫也法国文艺复兴:弗朗索瓦一世时期枫丹白露派的装饰艺术医学院刘飞白净基于小动物模型的荧光分子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共68篇)院系作者导师论文题目李岩付林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配置与运行研究建筑学院陶金张杰喀什文化区传统聚落空间分布与形态研究吴艳单军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王萌石永久强烈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损伤退化行为土木系陈喜群史其信交通流动态随机演化模型研究赵铜铁钢王浩考虑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水库优化调度研究水利系王丽萍张嘎土质边坡加固机理与安全分析方法研究环境学院马磊傅立新Cu/Fe基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柴油车尾气NOx的研究李虓吴德海网状石墨烯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闫剑锋邹贵生纳米金属颗粒焊膏合成及其低温烧结连接研究机械系张承龙冯平法光学材料旋转超声高效精密加工机理与工艺特性研究赵阳臧二军谐振腔光学反馈低噪声窄线宽半导体激光的研究精仪系冯灿李立峰平面位移测量用二维衍射光栅的标定方法刘超蒋东翔转子系统裂纹故障三维建模与动力学分析热能系胡南吕俊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非均匀性问题的模型研究钟海旺夏清内嵌网损的日前发用电计划模型与方法研究张俊勃韩英铎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应用魏韡梅生伟电力系统鲁棒调度模型与应用电机系陈艳波卢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曾维亮陆建华宽带无线预编码调制关键技术研究谢尚然李艳和光纤布里渊散射与干涉中的偏振问题及其分布式传感应用姜春晓任勇CRN频谱资源处理新方法雷诚陈明华高效灵活的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技术的研究电子系周飞廖庆敏图像目标超分辨率关键技术研究李先颖胡事民基于动态几何结构的可视媒体的建模与编辑张鹏林闯网络编码的安全与隐私机制研究布凡朱小燕文本信息度量研究俞能昆应明生量子信道环境辅助容量研究崔岩史元春面向多核架构的操作系统可扩展性研究计算机系沈超慧胡事民基于先验知识的低质量几何数据结构分析陈忠张贤达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高性能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王曦元张贤达广播与中继通信中的线性传输技术研究自动化系李晗萧德云基于数据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研究微纳电子系谢倩许军纳米尺度多栅MOS器件的解析建模和优化设计姜长青李路明碳纳米管宏观体在脑起搏器电极中的应用研究刘晓东马兴瑞宝音贺西非中心引力场中的轨道动力学研究航院缪婷婷张兴微纳米线材热电性能的表征方法及其应用刘友江刘以农单频及二维双频数字预失真新技术和新模型研究陶炼冯骅超亮X射线源多波段观测与分析工物系吴洋唐传祥强流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理论和实验研究兰文杰骆广生基于液-液微尺度流动的材料制备基本规律研究化工系颜彬航金涌热等离子体煤裂解一步法制乙炔过程原理与放大研究李和平潘伟Ti基功能陶瓷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与性能王建淦康飞宇纳米二氧化锰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兰金叻林元华高性能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材料学院王先飞熊守美含SO2气氛对纯镁及镁合金熔体保护膜及保护机制研究战鹏张政军未掺杂氧化锌室温铁磁性的研究数学系鲁建简怀玉Lp-闵可夫斯基问题毛施君庄鹏飞核物质超流与BCS-BEC过渡物理系郑京镐薛平全场OCT及其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崔洪奎刘磊构象锁定小蛋白用于调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韩国军张新荣基于元素标记策略的无机质谱生物分析方法研究化学系卢晋李景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电化学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周超刘冬生DNA组装体的若干应用研究赵冰陈晔光PICK1通过促进TGF-β I型受体降解来抑制其信号转导生命学院王磊钟毅EGFR/PI3K信号通路在Aβ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王燕刘玉乐植物细胞自噬的功能研究高研院尤亦庄翁征宇铁基超导体的二流体模型经管学院马宝君陈国青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的多样性评估测度及提取方法研究公管学院陈源于永达技术精英联盟与政策变迁:以法国核电政策过程为例法学院陈进崔建远框架合同研究姚苏杰谢思炜商周青铜器铭文结构研究人文学院牛鹏涛李学勤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社科学院牛桂芹刘兵A旗科技下乡——一项本土特色的科技传播案例研究马克思主义刘伟艾四林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其现实意义学院美术学院李昂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演进原理与主体结构核研院王鹏于溯源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IG-110的氧化行为研究医学院陈又圣宫琴基于麦克风阵列的电子耳蜗前端语音增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173篇)院系作者导师论文题目周斌赵彬多环芳烃人群呼吸暴露量的模型分析及相关肺癌风险估算喻涛边兰春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复兴的“公共参与”对策研究赵秀芳张昕康巴艺术中心图书馆基于藏式传统建筑光环境的照明王颖顾朝林苏州城市增长边界(UGB)初步研究李金晨朱育帆行走的力量——玉树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转经道景观设计建筑学院沈锋庄惟敏复合空间视野下当代学术型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吴家东朱文一当代美国监狱建筑研究邢宗海谭纵波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研究——以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阿拉腾敖德周榕蒙古族建筑的谱系学与类型学研究张龑华冯鹏FRP抗屈曲加固轴压钢构件的研究沈彦皓杨赞基于信息视角的房地产公司违约风险度量研究土木系高义奇施刚火灾下不同拉剪组合对螺栓节点性能影响的研究余勇军王守清BT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实证研究马雪英阎培渝硅质铁尾矿粉用作混凝土掺合料的应用研究张晓颖丛振涛降水随机特征及流域产流研究水利系林森徐艳杰地震动非均匀输入特性及沙牌拱坝抗震机理研究魏浩然邓述波三种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O2的吸附研究环境学院王驰中李俊华过渡金属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袁璐璐梁鹏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吸附耦合脱盐系统运行及优化马源曾攀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轮拉索增强结构及其振动分析余强赵乾基于电涡流的纳米级金属膜厚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机械系于红娇张弓新型无铅焊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及抗氧化成分优选汪嘉澍潘国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制备技术的研究马添翼成波基于面部表情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研究汽车系李申广郑四发汽车品质评价用扬声重现系统试验研究袁浠卉李志忠数字化工作环境下班组成员相互意识对事故诊断的影响佟悦赵磊城市货物配送中运输资源分配问题及算法研究戴晨旭王凯波直立单晶硅生长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工业工程系钟明廖立新集装箱码头出偶集装箱堆场位置分配算法研究陈永涛戚铭尧带产能约束的多层级批量规模与机器调度问题研究冯煦孙利群基于正交偏振谱技术的活体微循环成像理论及实验精仪系乔晓蕊周倩基于结构光的徒手交互投影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张梅灵顾春伟兆瓦级燃机高压级静叶流热固耦合数值研究俞伟伟吕俊复煤粉颗粒群射流着火特性实验研究热能系李穹吴玉新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关键技术开发靳星李水清静电除尘器内细颗粒物脱除特性的技术基础研究李燕刘瑛岩不同绝缘子对污秽颗粒的粘附力及其积污差异性研究李晶晶赵争鸣基于网侧电流检测方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研究电机系丁楠闵勇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研究万树伟王黎明极不均匀场中电晕放电的紫外特性研究范伟男贾志东基于恒压负荷循环试验的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状态研究李龙郑小平光载无线系统相位噪声的传输规律及其补偿研究阎海冯雪母子微环结构的集成光分插复用器黎靖宇粟欣BRadio传输增强技术研究电子系张旭王生进基于在线迁移学习的驾驶员状态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贾淑芸王劲涛DTMB多业务广播系统研究及实现黄潇拉杨文明基于指背纹与指静脉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研究许丹青马少平基于多源网络信息的社会态势分析研究尼古拉斯朱军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支持向量机并行算法研究袁明艺刘华平基于约束线性编码的视觉动作识别与目标跟踪唐文斌唐杰社交网络中的关系挖掘张楠李国良面向移动终端的空间数据关键字搜索研究计算机系叶丰武永卫多租户云存储系统中数据管理构建实现方案研究郭文静刘永进结合特征词和形状模型的图像物体分类方法梁尚立袁春基于自适应图像分割的视频深度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李军汪东升微博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分析研究张赛徐恪在线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测量、分析与建模陈金元郑海涛基于语义的移动信息推送平台明华冯建华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区间持久性top-k查询技术研究李孟兴石纯一基于规则和案例推理技术的电力设备故障红外诊断系统王鑫袁春分布式视频编码边信息和相关噪声模型算法研究杨云杰彭黎辉电容成像测量策略设计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李成海黄必清基于属性匹配的云制造服务资源搜索系统设计与实现沈健翔贾庆山基于仿真的策略改进方法研究及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自动化系李宁谢旭东基于HMM的脱机手写阿拉伯文字的无切分识别李方昱陆文凯基于时频分布的地震信号谱分析马茜戴琼海立体视频编码模式决策优化算法研究闫军政杨士元固态功率控制器结温无损伤测量技术研究与实现张威龙刘雷波基于点阵位移及SURF特征的入侵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耿树理李宇根基于脉冲超宽带技术的低功耗短距离无线收发机设计孙慧任天令基于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柔性能量收集器研究微纳电子系杨昌宜李福乐高性能低功耗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研究夏维尹首一可重构视觉处理器人脸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朱玮楠张进宇石墨烯场效应管模型与模拟张鹏李俊峰双三体系统halo轨道间的小推力转移设计庞珂珂张超宽带航空通信导航一体化系统研究航院乐晨王浩文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设计单小东王沫然基于热子气模型的微纳尺度非傅里叶导热问题研究孙嘉龙余纲林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GPU加速方法研究樊星明王义高位置分辨MRPC探测器的研究工物系王志勇黄弘山坡上建筑火灾数值模拟研究龙洁翁文国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建筑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研究王少华刁兴中高温气冷堆控制棒缓冲器可靠性分析与试验核研院张东辉梁彤祥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CR)在核电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杨博栋吕阳成功能水凝胶微球的设计制备化工系刘安骆广生T型微通道内乳化过程压力变化研究-实验与模拟何薇和亚宁大分子重氮偶合反应制备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王自强朱静占位分辨EMCD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材料学院雷钰郑永平石墨质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在电容/电池混合器件中的应用邢玉涛李宝华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数学系官辉琪卢旭光一类HJB方程的粘性解分析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物理系王路晴段文晖低维氮化硼材料功能调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易宇张希硒氮相互作用:一种新型超分子自组装推动力化学系陈祝海李景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糖生物学的分析应用蒋仙丽吴琼MicroRN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界面行为的机理研究生命学院张璐李珍LPL促进脂联素蛋白高聚化的分子机制殷志韬徐心维基百科对内部交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伊莲娜郑毓煌消费者的拟人化——跨文化区别的研究经管学院张妍妍赵平“淘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李源初陈国青基于语义分析技术的商务智能——企业销售领域的应用郑逸慈WhiteSteven中国社会企业发展阶段分析杨建林张海燕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金池”模式研究王祎灏王雪莉A公司事业部级组织结构优化及绩效管理研究郑伟吴维库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盛科辛刘玲玲当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策略研究彭莱杨之曙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研究高固焦捷人民币债券整体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周家欢刘淳基于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我国短期融资劵发行利差研究唐薇廖理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研究——以中外典型案例为例李一民何平利率市场化与经济转型阶段的信贷资本配置效率范语辰陈武朝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与违规公司的治理改善研究王余其马永义中国石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张少伟秦荣生疏浚企业分包结算审计研究山姆郑毓煌非洲手机产品和营销策略康健朱武祥多元化企业集团上市模式研究——五矿集团案例分析林雪松杨之曙股票投资策略研究——以贵州茅台为例张会清陈剑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改进策略肖军高建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翟志刚魏杰中联航低成本战略研究李建李飞维萨拉公司营销战略研究吴子建陈晓大型国有企业的集团化财务管控研究——以中核集团为例熊国斌郑晓明南航乘务员排班满意度研究肖兴立王雪莉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绩效管理系统设计郑若婷王名乡村治理中的中间层——以河北省肃宁县为例张杰薛澜水电工程移民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廖清林彭宗超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饶琼娟胡鞍钢激励相容视角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高文娟苏竣城市化进程中利益关联人群的目标博弈与政府角色张琳薛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研究以36个大中城市为例杜胜平楚树龙冷战后的美国亚太联盟研究卫文星薛澜我国农业科研院所职能定位问题研究徐小庆巫永平中间选民与民进党选举路线转型研究月光王亚华北京屋顶绿化的大范围采纳:成本、收益和政策公管学院包娜薛澜关于如何留住圭亚那大学的教学人员的实证研究贾世开李超东亚经济体汇率的锚货币研究金融学院贾文磊陈文辉运用FAVAR-ATSM模型分析预测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鲁婧妮邓海峰城镇居民用地配额制度研究金银玲程啸债权让与对外效力研究王彩燕邓海峰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李翔斌陈新宇明代特务体制研究法学院邱松宁申卫星《合同法》六十二条第一项四种质量标准适用的实证研究李政汤欣投资条款清单及其法律分析索朗德吉张小琴纪录片《拉萨旧事》蒋在怡周庆安国际媒体中文网的本体化策略研究新闻学院王琳琳崔保国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转型研究柯以成陈昌凤中国的孤独症:变迁和挑战李莹雷建军超越意识形态的书写:2000年后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创作钱浩曹峰道家的音乐本源观阮光安王中忱砂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与民族主义书写:以吴岸早期诗歌为例人文学院翟淑琪崔刚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语言产出恢复过程的个案研究周海建张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清史稿》审查及其反响徐炀李虹模拟疏散演练中的从众行为—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社科学院索多阎学通伊朗政权如何从世俗转向神权石文博孙立平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中的基层工会运行逻辑马克思主义李丁翁贺凯萧公权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以《中国政治思想史》为中心学院教研院陈丽谢维和学习环境与留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收获及满意度的关系研究黄菲李当岐中国古代裙装研究康源刘振生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空乘座椅研究与设计李骐芳尚刚工艺美术的永乐时代王芳李静杰龟兹石窟本生因缘图像考察美术学院王晨雅郑曙旸大学毕业生公租房室内模数系统配套设计研究张引吴冠英动画角色动作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周哲婷史习平基于材料可行性在短期展览的应用研究张晶肖文陵系列服装部件的解构与重组的应用研究卫昆曾成钢凝固时空——我创作中的材料与表达杜笑菲王广志针对癫痫深部电极置入手术的三维血管重建及术前规划医学院黎新黄国亮上转换荧光高分辨率在体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贡亮张洪宇软件频谱缺陷定位技术的研究缪亦舒李春平基于非参数贝叶斯话题模型的新闻数据挖掘研究李天颍刘璘基于关系抽取的需求文本自动建模方法研究与实现软件学院丁雪涛靳晓明基于协同关系主题回归模型的推荐算法研究衣国垒王建民基于中心节点架构的大规模数据对象存储系统黄雅芳罗平基于损失量的软件可信度量方案研究。

CXCL17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CXCL17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CXCL17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之一的肝细胞癌,其非手术治疗整体效果不佳。

CXCL17作为目前最后被发现的 CXC 家族趋化因子,当前随着CXCL17受体以及相关功能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干细胞癌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CXCL17;肝细胞癌;作用机制1.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原发性肝癌(HCC),HCC在亚洲发病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整体发病率高,能够进展为肝硬化[2]。

在持续的HBV感染中,HCC的主要发病过程为肝炎-肝硬化-肝癌,称为肝癌三部曲。

HBV感染中炎性免疫反应中能够导致其发生。

在肝细胞的研究进展中,趋化因子具有关键作用。

CXC族趋化因子配体17(CXCL17)作为一个和黏膜相关的内环境稳定趋化因子,对于血管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本文通过对CXCL17和肝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其临床应用及机制进行总结。

2.CXCL17结构和功能2.1CXCL17结构作为一种多功能分泌蛋白,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该序列具有CXC 亚家族蛋白质的趋化特征。

CXCL17前体蛋白能够从氨基末端结构中去除氨基酸,在翻译后进行切割,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产生成熟蛋白-CXCL17,成熟的CXCL17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更强[1]。

2.2CXCL17的功能CXCL17还有抗菌抗炎作用,且在粘膜中恒定表达,推测其在维持粘膜的无菌性中起一定作用。

CXCL17与VEGF相关,在实体肿瘤中通过促进血管的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当前CXCL17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CXCL17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胰腺肿瘤中却通过抗肿瘤免疫等作用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2]。

3.CXCL17和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肝细胞癌的靶点治疗上,肝细胞具体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瘤趋化因子至少具有以下作用:第一,肿瘤中控制免疫、炎症细胞的浸润。

通过自噬调控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

通过自噬调控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021,2()110115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通过自噬调控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薛嘉12,谢晓刚13,康健1,盘婕1,权富生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2.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分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自噬是真核细胞清除细胞内聚物及受损细胞器,进而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细胞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论文概述了细胞衰老的相关研究,如端粒变化、DNA甲基化改变、自噬等,细胞自噬的发展及形成过程,并进一步描述了自噬对细胞衰老的影响,细胞衰老与自噬共同调控通路中关键蛋白mTOR、SIRT1、p53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雷帕霉素、白藜芦醇、亚精胺药物调控细胞自噬水平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延缓细胞衰老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噬;细胞衰老;雷帕霉素;白藜芦醇;亚精胺中图分类号:S8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38(2021)01-0110-06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

细胞衰老被视为细胞处于永久性的生长停滞状态,不能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受损物质的清除机制之一,能够维持细胞代谢平衡,并参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

随着自噬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延缓细胞衰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改善细胞自噬水平,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已成为一个热点科学问题,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对细胞遗传资源保护以及改善与衰老相关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1细胞衰老相关研究细胞衰老是细胞生长发育的必然过程。

细胞衰老后形态变大,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周期停滞,清除能力降低,代谢物过度积累。

中医药对细胞自噬认识及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细胞自噬认识及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细胞自噬认识及实验研究进展宗文静;张华敏;唐丹丽【摘要】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生命现象,它既能实现细胞自身代谢需要及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又能缓解外界有害条件对细胞的不利作用,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自噬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故概括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在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中药干预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介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11【总页数】3页(P1593-1595)【关键词】细胞自噬;中医药;综述【作者】宗文静;张华敏;唐丹丽【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细胞自噬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内降解机制,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其自身胞质成分的过程[1]。

它将部分胞浆和细胞器隔离在双层膜(溶酶体)的囊泡中,再运送到溶酶体中进行分解,最终对分解所产生的大分子给予回收利用。

此过程可缓解多种胁迫条件(如营养限制、热以及氧化胁迫等)对细胞的不利作用,并能实现细胞自身的代谢需要及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

自噬尽管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但过度的自噬会导致细胞死亡[2],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

自噬功能失调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及衰老等密切相关[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中医药领域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如下。

1 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相关性研究1.1 细胞自噬与中医气虚痰瘀的关系关于自噬在细胞生存与死亡中的作用,形态学和基因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对于自噬本质上是1个细胞生存机制或1个细胞死亡通路,二者尚无定论 [3]。

中医学者从传统理论观点亦作出与之类似的论述。

2013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2013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张赛
徐恪
在线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测量、分析与建模
陈金元
郑海涛
基于语义的移动信息推送平台
明华
冯建华
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区间持久性top-k查询技术研究
李孟兴
石纯一
基于规则和案例推理技术的电力设备故障红外诊断系统
王鑫
袁春
分布式视频编码边信息和相关噪声模型算法研究
自动化系
杨云杰
彭黎辉
电容成像测量策略设计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胡南
吕俊复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非均匀性问题的模型研究
电机系
钟海旺
夏清
内嵌网损的日前发用电计划模型与方法研究
张俊勃
韩英铎
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应用
魏韡
梅生伟
电力系统鲁棒调度模型与应用
陈艳波
卢强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
电子系
曾维亮
陆建华
宽带无线预编码调制关键技术研究
谢尚然
李艳和
工业工程系
袁浠卉
李志忠
数字化工作环境下班组成员相互意识对事故诊断的影响
佟悦
赵磊
城市货物配送中运输资源分配问题及算法研究
戴晨旭
王凯波
直立单晶硅生长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钟明
廖立新
集装箱码头出偶集装箱堆场位置分配算法研究
陈永涛
戚铭尧
带产能约束的多层级批量规模与机器调度问题研究
精仪系
冯煦
孙利群
基于正交偏振谱技术的活体微循环成像理论及实验
阎培渝
硅质铁尾矿粉用作混凝土掺合料的应用研究
水利系
张晓颖
丛振涛
降水随机特征及流域产流研究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是在糖尿病病程中发生的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成分,起到清除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质量、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对维持线粒体的健康形态与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该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认知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

糖尿病显著增加了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风险[1 ]。

据报道,糖尿病使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1.25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风险增加1.43倍,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1.91倍[2 ]。

认知障碍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增加,特别是在年幼患者和年老患者中,影响前者的神经功能发育、加剧后者的失能,增加家庭照护的负担[3 ]。

因此,探究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机制有助于为防治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4 , 5 ]。

认知功能的基础是高度依赖能量的神经元的生存与活动。

同时,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代谢合作,如神经递质再摄取、氧化应激防御和能量底物传递也依赖于能量可用性。

线粒体不仅负责能量生成,同时也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控细胞内Ca 2+稳态、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对维持细胞生存至关重要。

线粒体自噬是细胞中一种选择性自噬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起到维持正常线粒体的数量与质量、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6 ]。

线粒体自噬的异常是造成线粒体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因此,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与理论依据。

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_朱峰

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_朱峰

2016年11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ov.2016第53卷 第6期Journal of Sichuan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53 No.6doi:103969/j.issn.0490-6756.2016.11.037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朱 峰1,2,简 伟1,邓星光1,林宏辉1(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摘 要: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生理学和遗传学手段分析了盐胁迫下细胞自噬基因和活性氧(ROS)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型拟南芥Col-0在遭受盐胁迫处理3d表现了叶片漂白的症状并且会诱导ROS的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细胞死亡.荧光定量PCR实验表明盐胁迫会诱导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自噬参与了调控植物的防御机制来响应盐胁迫.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atg2和atg5在遭受盐胁迫处理3d表现了更加严重的叶片漂白症状并且积累大量的细胞死亡和ROS.初步表明细胞自噬主要是通过调控ROS的产生来应答盐胁迫.关键词:细胞自噬;活性氧;盐胁迫;拟南芥中图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0-6756(2016)06-1403-06收稿日期:2015-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417305,31470342,315002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150100)作者简介:朱峰(1985-),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与分子生物学.E-mail:zhufeng@yzu.edu.cn通讯作者:林宏辉.E-mail:hhlin@scu.edu.cnStudy the effect of autophagy in plants response to salt stressZHU Feng2,JIAN Wei1,DENG Xing-Guang1,LIN Hong-Hui1(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Abstract:In this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related gene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roduction was analyzed using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methods in model plant Arabidopsi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aves were photo-bleached,ROS production was induced and abundant celldeath was accumulated in Arabidopsis wild-type Col-0seedlings after 3days salt stress.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related genes were induced during saltstress.Autophagy participate in regulation defense mechanism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Further studiessuggest that the leaves were seriously photo-bleached,abundant cell death and ROS were accumulated intwo Arabidopsis autophagy mutant seedlings(atg2and atg5)after 3days salt stres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utophagy primarily regulate the ROS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Keywords:Autophagy;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Salt stress;Arabidopsis1 引 言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营养缺乏等环境胁迫,细胞内完善的蛋白降解机制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应答环境胁迫是必要的.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蛋白降解途径,一条是通过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对细胞内一些短周期的、或结构异常的蛋白进行特异性的降解[1];另外一条主要是通过细胞自噬途径降解蛋白,它能够对细胞内长寿命的蛋白或者功能异常的细胞器进行大批量的降解,其降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解蛋白的效率远远高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分解细胞质等自身构成成分的现象.首先一些异常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至液泡中进行降解[2].细胞自噬主要有3种形式,巨自噬(macro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3].细胞自噬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它可以加速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或者在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从分解产物中获得能量.在动物研究中,虽然大多数研究成果证明细胞自噬是细胞生存的负调控因子,但是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细胞自噬也是细胞的一种生存策略[4].在植物中,细胞自噬与植物度过营养危机和叶子的衰老有关[4].最近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可以清除氧胁迫下细胞内被氧化的蛋白[5].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自噬在应答非生物胁迫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9].例如一些非生物胁迫会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从而调控相应生理生化机制来抵抗相关胁迫[9].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可能参与介导诱导细胞自噬应答非生物胁迫[5,8].但也有研究表明ROS可能没有参与介导诱导细胞自噬应答非生物胁迫[6].盐胁迫是限制粮食产量和物种分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子.它可以影响植物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从种子萌发到植物发育[10-16].另外,盐胁迫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反应途径上的代谢过程[14-16].在盐胁迫条件下,降低叶绿体基质容量、诱导产生ROS,都被认为是抑制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拟开展探讨细胞自噬调控ROS的积累来应答盐胁迫的机制.2 材料与方法2.1 材 料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细胞自噬突变体atg2和atg5种子购置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2.2 方 法2.2.1 生长条件 种子播种在营养土中,浇灌适当的水分,然后放于温室中培养.其中温室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16h,黑暗时间8h,光照强度100μmol·m-2·s-1.待培养3~4w出现4~5片真叶后,选择长势大体一致的幼苗备用.2.2.2 盐胁迫处理 对上述三种拟南芥Col、atg2和atg5进行盐胁迫处理.将拟南芥幼苗放入160mM的NaCl溶液中,分别处理3d和5d.2.2.3 活性氧染色 通过NBT和DAB染色分别对超氧离子和过氧化氢进行检测.具体可参考Zhu等人[17]的方法.2.2.4 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率表示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具体可参考Cao等人[18]的方法.2.2.5 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检测 选取拟南芥幼苗提取总RNA[19].荧光定量PCR扩增使用TaKaRa公司的SYBR Premix Ex Taq试剂盒,每个循环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通过SYBR-green I荧光来检测,Ct值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的起始拷贝数,目标基因的相对含量通过相对Ct值来表示,每组试验重复三次.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反应引物序列见表1.表1 荧光定量PCR引物Tab.1 Primers used for Real-time PCR analysisATG2At3G19190AATGTAATGGTAACGCCTCC TGACTGCGAAACCCTTGTATG5At5g17290AGAACCCGAAAGACCA CTCAACAGGGCGATTAATG8AT4G21980GGCAAGGATGAGTGAA AACCCAAAGGGAAAGAATG18aAT3G62770AGGGTGTTGGTTCTATG TGGACCGTTCCTTTGTActin At2g37620CATCAGGAAGGACTTGTACGG GATGGACCTGACTCGTCATAC3 结果与分析3.1 盐胁迫对拟南芥表型及生理的影响植物在遭受到非生物胁迫如干旱胁迫、冷胁迫、盐胁迫等就会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反应,启动相应的防御机制来抵抗这些非生物胁迫.我们利用160mM的NaCl溶液处理Col-0幼苗3天,使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NaCl溶液处理后,与对照相比Col-0表现出了胁迫的症状,叶片有明显的漂白现象(图1A).电导率检测结果显示用NaCl溶液处理的Col-0中电导率的含量是对照组的2.29倍(图1B).这些结果表明Col-0在遭受盐胁4041第6期朱峰,等: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迫处理后积累了大量的死亡细胞.植物在遭受到非生物胁迫会诱导活性氧(ROS)来应答这些非生物胁迫.ROS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这一过程是否有ROS的参与,分别利用NBT和DAB染色检测盐胁迫处理的Col-0叶片中ROS的变化.NBT染色显示NaCl溶液处理的Col-0中超氧离子的含量显著升高(图1C).同样DAB染色显示NaCl溶液处理的Col-0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显著升高(图1D).以上结果显示Col-0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会诱导ROS的产生.图1 NaCl胁迫对拟南芥Col-0幼苗的表型及生理的影响A.盐胁迫对Col-0表型的影响;B.盐胁迫对Col-0电导率的影响,*表示差异显著(P<0.05);C.NBT染色;D DAB染色Fig.1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the phenotype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 of Arabidopsis Col-0seedlings3.2 盐胁迫诱导细胞自噬基因的表达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自噬在应答非生物胁迫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7].为了探究植物细胞自噬相关基因是否参与盐胁迫应答,我们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ATG2,ATG5,ATG8,ATG18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盐胁迫处理后,Col-0中的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被诱导(图2).其中盐胁迫处理3d后ATG2,ATG5,ATG8,ATG18a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2、1.9、2.7、2.8倍,盐胁迫处理处理5天后ATG2,ATG5,ATG8,ATG18a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4.1、4.2、5.2、5.9倍(图2).这一结果说明盐胁迫能诱导细胞自噬基因的表达.3.3 盐胁迫对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的表型及生理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细胞自噬是怎样调控植物的防御机制来响应盐胁迫.我们利用160mM的NaCl溶液处理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atg2和atg5.结果表明这三种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都表现出了胁迫症状,叶片有不同程度的漂白现象(图3A)atg2和atg5突变体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表现出更加严重的胁迫症状,叶片的漂白现象更加严重(图3A).这就说明了细胞自噬突变体对于盐胁迫的抗性明显减弱,缺少细胞自噬相关基因就会使植物对盐胁迫变得更加敏感.然后我们检测了这三种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种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电导率的含量都有所升高(图3B).atg2和atg5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电导率的含量比Col-0中更高(图3B).说明了atg2和atg5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积累了更多的细胞死亡,展示了更加严重的胁迫症状.3.4 细胞自噬突变体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活性氧的变化利用160mM的NaCl溶液处理Col-0、atg2和atg5幼苗3d,检测这三种拟南芥的ROS的变化.NBT染色显示这三种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超氧离子的含量都有所升高(图4).与Col-0相比,atg2和atg5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超氧5041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图2 荧光定量PCR检测盐胁迫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2,ATG5,ATG8,ATG18a的表达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Fig.2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related genesATG2,ATG5,ATG8,ATG18aduring salt stress图3 盐胁迫对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的表型(A)及电导率(B)的影响*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Fig.3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the phenotype(A)and e-lectrolyte leakage(B)of Arabidopsis autophagymutant seedlings atg2and atg5离子的含量显著升高(图4).同样DAB染色表明这三种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过氧化氢的含量都有所升高(图4).atg2和atg5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过氧化氢的含量比Col-0经过盐胁迫处理后更高(图4).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了植物缺少细胞自噬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会积累大量的ROS,表现了严重的胁迫症状,抗性显著减弱.说明了细胞自噬可以调控植物的ROS的产生来应答盐胁迫.图4 盐胁迫对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的活性氧积累的影响Fig.4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the ROS accumula-tion of Arabidopsis autophagy mutantseedlings atg2and atg56041第6期 朱峰,等: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 4 讨 论植物在遭受到非生物胁迫如干旱胁迫、冷胁迫、盐胁迫等就会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反应,启动相应的防御机制来抵抗这些非生物胁迫[20].我们的结果表明了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表现了胁迫症状,叶片有漂白现象.这说明了拟南芥在遭受到盐胁迫处理后可能改变了自身的生理生化反应,启动相应的防御机制来抵抗盐胁迫.另外通过检测电导率的含量发现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电导率的含量上升,说明了植物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质膜通透性发生了改变,植物积累了大量的死亡细胞.植物在遭受到非生物胁迫会诱导ROS来应答这些非生物胁迫.ROS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22].盐胁迫会造成细胞氧化损伤,造成ROS和氧化蛋白的积累[23].我们的结果表明拟南芥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会诱导ROS的产生.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自噬在应答非生物胁迫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4].例如一些非生物胁迫会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从而调控相应生理生化机制来抵抗相关胁迫.细胞自噬具有清除氧化蛋白、调控ROS水平的作用,细胞自噬很可能与高盐胁迫应答有关.之前有报道某些ATG基因,如拟南芥AtATG8和水稻OsATG10b基因参与到盐胁迫的反应当中[7,9].植物遭受氧化胁迫后,细胞自噬可以降解液泡中的被氧化的蛋白,将拟南芥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ATG18a沉默后,植物降解氧化蛋白的能力就减弱了[5,8].Bassham等人研究细胞自噬在氧化胁迫中的作用,发现高盐和渗透胁迫可以激活细胞自噬,AtATG18a的表达也会被诱导上升.细胞自噬缺陷的AtATG18aRNAi植株对这两种胁迫变得敏感[6].我们的结果表明了盐胁迫处理会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从而调控相应生理生化机制来抵抗盐胁迫,细胞自噬参与了调控植物的防御机制来响应盐胁迫.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细胞自噬在调控植物的防御机制来响应盐胁迫与调控ROS的产生有关.细胞自噬突变体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表现更加严重的胁迫症状,叶片的漂白现象更加严重.这就说明了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对于盐胁迫的抗性显著减弱.缺少细胞自噬植物的抗性就会减弱,进一步说明了细胞自噬在植物应答盐胁迫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导率测量的实验表明了细胞自噬突变体在经过盐胁迫处理后积累了更多的细胞死亡,展示了更加严重的胁迫症状.最后ROS检测实验表明了植物缺少细胞自噬在遭受盐胁迫处理后会积累大量的ROS,表现了严重的胁迫症状,缺乏抗性.研究表明AtATG18aRNAi植株中氧化蛋白和ROS都高于野生型植株,这就暗示了细胞自噬可以降解氧化蛋白,负责细胞内自身产生的ROS胁迫[8].还有研究也表明了细胞自噬可以调控细胞内ROS的产生,拟南芥细胞自噬突变体atg2、atg5中的ROS水平上升,证实了细胞自噬能够负调控体内ROS的产生[25].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细胞自噬可能通过负调控植物的ROS的产生来应答盐胁迫.参考文献:[1] Smalle J,Vierstra R D.The ubiquitin 26Sprotea-some proteolytic pathway[J].Annu Rev Plant Bi-ol,2004,55:555.[2] Klionsky D J,Emr S D.Autophagy as a regulatedpathway of cellular degradation[J].Science,2000,290:1717.[3] Massey A,Kiffin R,Cuervo A M.Pathophysiologyof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4,36:2420.[4] Bassham D C.Plant autophagy-more than a starva-tion response.Curr Opin Plant Biol,2007,10:587.[5] Xiong Y,Contento A L,Nguyen P Q,et al.Deg-radation of oxidized proteins by autophagy duringoxidative stress in Arabidopsis.Plant Physiol,2007,143:291.[6] Liu Y,Xiong Y,Bassham,D C.Autophagy is re-quired for tolerance of drought and salt stress inplants[J].Autophagy,2009,5:954.[7] Slavikova S,Ufaz S,Avin-Wittenberg T,et al.Anautophagy-associated Atg 8protein is involved inthe responses of Arabidopsis seedlings to hormonalcontrols and abiotic stresses[J].2008,J Exp Bot,59:4029.[8] Xiong Y,Contento A L,Bassham D C.Disruptionof autophagy results in constitutive oxidative stressin Arabidopsis[J].Autophagy,2007,3:257.[9] Shin J H,Yoshimoto K,Ohsumi Y,et al.Os-ATG10b,an autophagosome component,is neededfor cell survival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es in rice[J].Mol Cells,2009,27:67.[10] 黄立华,梁正伟.不同钠盐胁迫对高冰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73.7041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11] 王素平,郭世荣,李璟,等.盐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883.[12] 段九菊,郭世荣,康云艳,等.盐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和多胺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57.[13] Wang Y N,Zhang W S,Li K X,et al.Salt-inducedplasticity of root hair development is caused by iondisequilibrium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PlantRes,2008,121:87.[14] 韩亚琦,唐宇丹,张少英,等.盐胁迫抑制槲栎2变种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83.[15] 林莺,李伟,范海,等.海滨锦葵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1:118.[16] Flexas J,Bota J,Galmés J,et al.Keeping aposi-tive carbon balance under adverse conditions:re-spon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to waterstress[J].Physiol Plant,2006,127:343.[17] Zhu F,Zhang P,Meng Y F,et al.Alpha-momor-charin,a RIP produced by bitter melon,enhancesdefense response in tobacco plants against diverseplant viruses and shows antifungal activity in vitro[J].Planta,2013,237:77.[18] Cao Y,Zhang Z W,Xue L W,et al.Lack of sali-cylic acid in NahG Arabidopsis protects plants a-gainst moderate salt stress[J].Z Naturforsch c,2009,64:231.[19] 孙炎锋,吕东,王丽,等.13-脂氧合酶在拟南芥叶片衰老中的作用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0:1391.[20] 滕中秋,付卉青,贾少华,等.邓玉林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0.[21] Wrzaczek M,BroschéM,Kangasj rvi J.ROS sig-naling loops-production,perception,regulation[J].Curr Opin Plant Biol,2013,16:575.[22] Baxter A,Mittler R,Suzuki N.ROS as key playersin plant stress signaling[J].J Exp Bot,2014,65:1229.[23] Tsugane K,Kobayashi K,Niwa Y,et al.A reces-sive Arabidopsis mutant that grows photoautotroph-ically under salt stress shows enhanced active oxy-gen detoxification[J].Plant Cell,1999,11:1195.[24] 王燕,刘玉乐.细胞自噬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32:677.[25] Yoshimoto K,Jikumaru Y,Kamiya Y,et al.Auto-phagy negatively regulates cell death by controllingNPR1-dependent salicylic acid signaling during se-nescence and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Arabi-dopsis[J].Plant Cell,2009,21:2914.8041。

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中药干预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强度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它会导致骨折发生率增加,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目前,医学界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生物治疗手段。

而针对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中药干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噬菌体形成、分解和回收功能異常和老化细胞器或蛋白质的细胞生理过程。

自噬不仅对驱动细胞内垃圾处理和蛋白质降解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自我调节细胞生长和命运。

在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中,细胞自噬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研究表明,自噬的异常激活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自噬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方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且历史悠久的医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中药具有干预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因此,中药在干预细胞自噬的过程中也可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并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概述了中药在干预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并希望对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影响骨质疏松症自噬的中药1. 淫羊藿淫羊藿是一种中草药,历史久远,广泛用于亚洲国家。

淫羊藿提取物对骨质疏松症细胞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包括自噬、溶酶体和细胞凋亡等。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淫羊藿提取物可以降低自噬和溶酶体活性,缓解骨质疏松症细胞的损伤。

此外,淫羊藿提取物还可以抑制骨质疏松症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这些结果表明淫羊藿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和溶酶体的活性来提高骨质疏松症细胞的存活和功能。

2. 当归当归是一种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的中草药。

研究表明,当归对自噬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一方面,其可以促进骨质疏松症细胞的自噬过程,从而增加细胞内垃圾从而促进细胞的更新和修复。

另一方面,当归也可以抑制骨质疏松症细胞的自噬,特别是在进行调节处理时。

植物种子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种子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2024,33(5):775-786A c t a A gr i c u l t u r a e B o r e a l i -o c c i d e n t a l i s S i n i c a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4-1389.2024.05.001h t t p s ://d o i .o r g /10.7606/j.i s s n .1004-1389.2024.05.001植物种子衰老机制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22-10-18 修回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 202210712418,X 202310712469)㊂第一作者:魏永胜,男,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与营养生理㊁生物模型㊂E -m a i l :w ys h 70@n w s u a f .e d u .c n 彭琪朗(并列第一作者),女,学士,研究方向为种子衰老㊁种子寿命预测模型㊂E -m a i l :p q l a n g@126.c o m 通信作者:魏永胜㊂魏永胜1,彭琪朗1,黄滢奥2,陈彦如3,赵程亚菲4,郗欣悦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即可直接导致建苗迟缓,幼苗畸形,最终影响作物产量,也可以导致商业贮藏中粮食品质的下降,还会影响种质资源库的更新周期和自然环境野生植物的生存㊂因此,深入认识种子衰老的生物学过程,对于农业生产和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系统综述了植物种子衰老生物学特征,从基因到表型,分析造成种子衰老的内外因,包括种子衰老过程中解剖结构㊁亚细胞结构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原因,以及环境等外界诱导因素,构建出一个完整种子衰老网络图㊂以期为种子衰老机理㊁种子活力修复和种质资源保存等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参考㊂关键词 植物种子;衰老;分子机制;寿命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其寿命直接影响粮食品质㊁作物出苗质量㊁种质资源库的更新周期㊁种子商业贮藏以及自然环境野生植物的繁殖与生存,无论是在农业生产㊁生态建设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种子的衰老或寿命问题成为研究者和生产者共同关注的问题㊂种子离开母体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生存能力㊁活力和萌发力受到自身调控或外部环境影响而逐渐衰退,即为种子衰老[1]㊂贮藏在种质资源库中的种子萌发率每年也会平均下降1%,不到20a 即会从100%下降到85%[2]㊂生产中,多数作物种子为1~5a 左右,自然条件可达千年以上,如死海地区的椰枣种子休眠2000a 后依然可以萌发[3]㊂因此,了解种子衰老的机理,预测其寿命,是种质资源库管理及自然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核心问题㊂种子耐储藏的本质就是各种保护机制和所受损伤之间的博弈,当平衡被打破后种子无法维持内部分子有效结构与功能,种子衰老即开始㊂每一种引起种子衰老的因素既作为起因(c a u s e)加速劣变的进程,同时也是衰老的结果(e f f e c t o r)㊂在所有因素中,活性氧(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s pe c i e s ,R O S)引起的氧化损伤被认为是引起种子衰老的主要原因[4]㊂遗传因素在种子抗衰老特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状具很高的遗传性,强活力的品种在杂交后代中表现突出,而且可以遗传㊂耐衰老品种将会产生一定分子量的特异蛋白质,这与上游的基因调控以及转录因子的调节有关[5]㊂本文对种子,主要是正常种子(o r t h o d o x s e e d s )的衰老表现及内在机制,如细胞结构变化,激素㊁活性氧㊁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变化以及基因调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此外还讨论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种子衰老的影响,并对本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尚未明确的问题㊂期望构建相对完整的种子衰老机制(图1),为种子衰老机理研究和种质保存提供一定的参考㊂1 种子衰老的主要生物学表现1.1 种子形态变化种子在健康状态下籽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种子自身粒质量㊁粒长㊁粒宽㊁体积㊁种皮颜色㊁投影面积等指标均呈稳定状态㊂种子衰老过程,颜色会发生变化,如水稻(O r yz a s a t i v a L .)种子的种皮经常出现红色病变或坏死[4]㊂正常种子的子叶发达,占种胚绝大部分,可为种子萌发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促进胚芽㊁胚轴和胚根的形成[6]㊂但种子进入老化时,胚的质量下降以及种皮的不透性也会增强㊂图1植物种子衰老网络图F i g.1N e t w o r k d i a g r a m o f p l a n t s e e d s e n e s c e n c e1.2衰老种子的活力与萌发率降低在种子衰老的过程中,种子活力下降导致种子发芽迟缓,使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减弱㊂萌发率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通常呈典型倒S形曲线[7],其中包括一个平台期(阶段Ⅰ),然后是一个快速下降阶段(阶段Ⅱ)和一个缓慢下降阶段(阶段Ⅲ)㊂榆树(U l m u s p u m-i l a L.)种子在37ħ和100%R H的老化条件下,第1天活力没有明显变化,第2天开始逐渐下降,至第3天下降到50%,5d后活力完全丧失[7]㊂也有些种子萌发率呈现 快-慢 之趋势,直到完全丧失活力,而无最后的缓慢下降阶段[8]㊂1.3幼苗畸形种子衰老后虽然能萌发,但苗弱且发育不良㊁抗逆性弱㊁产量低[8]㊂幼苗是植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对后期的生长发育还是繁殖发育都有极大的影响㊂生菜(L a c t u c a s a t i v a L.)种子贮藏4~5a与1~2a相比(温度:15~20ħ,相对湿度:30%~35%),不仅胚根和下胚轴短,而且子叶中脉褐变,严重的表现出根部未生长或仅有胚根突出但并未进行下一步生长的幼苗[9]㊂种子的出苗整齐度也会受到老化的影响㊂不同品种的玉米(Z e a m a y s L.)种子经老化处理后,株高整齐度降低66.9%,出苗指数也极显著降低[10]㊂2种子衰老的机制2.1种子贮藏物质消耗植物幼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之前,其生长所需能量物质都是从富含蛋白质和糖类的子叶或胚乳中获得[6]㊂储存期间种子贮藏物质的损失最终会引起萌发率和出苗率减少㊁幼苗长度缩短和幼苗干质量降低[11]㊂种子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通常会随着种子的衰老而下降㊂大豆(G l y-c i n e m a x L.)种子在贮藏初期可溶性糖㊁淀粉含量和脂质均降低,而游离脂肪酸的比例㊁甾醇和磷脂含量随着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应降低而增加[12]㊂在贮藏后期,淀粉含量继续下降,但可溶性糖的含量表现出短期上升再下降的趋势㊂白花风铃木(T a b e b u i a r o s e o a l b a(R i d l.)S a n d w i t h)种子贮藏期间,种子干质量下降并不明显,但脂质和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脂质含量在最初6个月由61%下降至52%,而随后的12个月则迅速下降到㊃677㊃西北农业学报33卷23%[13]㊂2.2结构损伤2.2.1膜损伤种子胚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储藏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劣变,首先受到伤害的是细胞膜㊂过氧化会改变磷脂结构,导致其头部基团变小㊁尾部变大,呈锥形,使得膜不能保持脂双层的均匀性,失去选择渗透性[5]㊂香椿(T o o n a s i n e n s i s(A.J u s s.)R o e m.)[14]㊁孜然芹(C u m i-n u m c y m i n u m L.)[15]㊁莲子(N e l u m b o n u c i f e r a G a e r t n.)[16]等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大量细胞内部电解物质外漏,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对增加,膜脂过氧化中间产物自由基和最终产物丙二醛(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M D A)含量增加,都是细胞膜脂损伤的表现㊂磷脂酶D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D,P L D)可裂解磷脂以产生磷脂酸,P L D及其产物P A与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有关,被认为是导致膜损伤的重要因素[17]㊂敲除或敲减拟南芥(A r a b i d o p s i s t h a l i a n a(L i n n.)H e y n h.)A t P L D a l基因,减少P L D的含量,可提高油稳定性㊁种子质量和种子寿命,但完全敲除该基因的拟南芥种子的各项生理活性反而不及仅将该基因减弱的种子[18]㊂2.2.2线粒体损伤胚细胞的线粒体在种子衰老过程中会明显肿胀,从变得杂乱无章到消失,最终导致线粒体数量减少㊂衰老早期,线粒体内膜和嵴变得模糊,部分出现空泡化,同时嵴的数量减少㊂衰老后期,线粒体D N A逐渐分散聚集到细胞膜处,并逐渐消失㊂已知的线粒体结构变化可分为4类:点状线粒体㊁蠕虫状线粒体㊁巨型线粒体和弥散线粒体㊂此外,线粒体衰老假说[19]认为自由基导致的线粒体损伤是种子衰老发生的重要原因㊂线粒体是A T P的主要来源,由于其超微结构的受损,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线粒体能量供应不足和R O S浓度激增,更加剧了线粒体的老化和损伤[5]㊂线粒体功能受损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速率的减弱㊁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降低㊁抗氧化系统的紊乱等等,最终引起细胞损伤㊂2.2.3核酸(D N A㊁R N A)损伤遗传完整性的丧失是种子老化的初始事件之一㊂种子老化与染色体畸变㊁端粒长度变化㊁D N A损伤㊁D N A甲基化和异常基因表达有关㊂D a n t a s等[20]通过彗星实验测量衰老水稻种子和菜豆(P h a s e o l u s v u l g a r i s L.)的D N A损伤情况,老化样品的彗星尾部强度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菜豆品种 G F003 彗星尾部强度由19.7增加到37.7㊂此外,染色体突变也随种子老化而积累,吸水萌发时期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㊂虽然轻微的遗传物质损伤不会导致种子活力丧失,但会影响发芽期间基因的表达㊂与D N A相比,R N A更容易被破坏,损伤的R N A可以作为靶向信号引起转录过程中m R N A 的降解以及形成7,8-二氢-8-氧代鸟嘌呤㊂m R-N A链的骨架很容易被截断,核苷碱基可以被修饰或转化为无碱基位点㊂如,2年龄和23年龄的大豆胚轴转录产物的比较结果表明,转录产物在老化早期即开始降解,并且随着存储时间而增加[21]㊂较短的转录本比较长的转录本更稳定,因此损伤主要来自较长R N A片段化㊂在常规水稻中和杂交水稻中分别鉴定出了174个和305个与长寿相关的m R N A,这些m R N A在长寿命品种中的降解速度更慢[22]㊂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r R N A完整性也会降低㊂在老化的大豆种子中,随着发芽能力的降低,核糖体亚基将R N A前体加工成18S和25S r R N A的过程可能会延迟,同时逐渐降解,形成23S和13S r R N A等分子量更小的R N A类型[21]㊂2.3种子衰老的生理机制2.3.1活性氧代谢失衡正常种子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4]㊂在水合种子中,R O S产生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㊁乙醛酸体和质膜N A D P H氧化酶㊂在干种子中,非酶促反应 阿尔多瑞-美拉德反应(A m a d o r i-M a i l l a r d r e a c t i o n s,A-M) 是R O S产生的主要原因[5]㊂R O S清除系统的主要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S O D)㊁过氧化氢酶(c a t a l a s e f r o m m i c r o c o c c u s l y s o d e i k t i c,C A T)㊁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 s e o r b a t e p e r o x i d a s e, A P X)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l u t a t h i o n e p e r o x-i d a s e,G P X)㊁过氧化物酶(p e r o x i d a s e,P O D)等[23]㊂此外,非酶促型抗氧化系统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也是植物体内清除R O S的重要途径之一[24]㊂但是当种子储藏环境温度㊁湿度过高,或其他不利条件引起种子衰老时,抗氧化系统无法阻止R O S的大量聚集[8,16],对细胞内的脂类物质进行氧化攻击,从而使质膜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大,即 自由基老化学说 [25]㊂同时,脂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和M D A等物质会进一步对包㊃777㊃5期魏永胜等:植物种子衰老机制研究进展括脂质在内的其他生物大分子造成伤害[4]㊂过剩的R O S还会对遗传物质D N A和R N A造成损伤,导致蛋白质合成㊁降解受到抑制[5]㊂R O S本身也会损伤蛋白质结构,羰基化蛋白的产生就是由于R O S的大量产生攻击赖氨酸㊁脯氨酸和苏氨酸等残基或者直接作用于肽键[26]㊂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也与R O S造成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5]㊂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既是R O S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R O S攻击的主要细胞器㊂氧化损伤的线粒体主要表现为内外膜结构不完整,细胞色素C 等内溶物的外渗诱发程序性死亡(p r o g r a mm e d c e l l d e a t h,P C D)[1]㊂对榆树种子衰老的研究表明,48种线粒体蛋白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些蛋白多数与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相关[7]㊂上述R O S的多种伤害,最终引起种子老化,导致种子萌发率降低和活力丧失㊂脂质过氧化与脂氧合酶(l i p o x y g e n a s e,L O X s)有关, L O X s能催化不饱和脂肪酸与分子氧直接反应,生成过氧化脂肪酸并产生自由基,损伤质膜加速种子劣变[17]㊂研究者从洋葱种子中成功克隆到A c L O X1基因的全长[27],解析了A c L O X2的结构[28],初步证明了L O X基因与洋葱种子发育及老化相关联㊂2.3.2非酶促R O S淬灭剂非酶促R O S清除系统是防止种子细胞中大分子过氧化最重要的被动机制,包括种子储藏蛋白㊁H S P和一些小分子的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C㊁维生素E㊁谷胱甘肽等[29]㊂α-生育酚可以通过阻止氧气进入种子内部组织来降低种子呼吸代谢速率,从而延缓老化㊂萌发前,维生素E溶液浸泡种子有助于改善种子老化对活力产生的的负面影响[30]㊂S a t t l e r等[31]在拟南芥中发现了两个与维生素E基因合成的相关位点(V T E1和V T E2),任意一个位点突变都会导致种子的寿命显著降低㊂谷胱甘肽可以直接充当R O S淬灭分子,也可以充当电子供体,为参与R O S解毒的酶提供电子㊂谷胱甘肽还原酶可将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巯基形式,干燥的种子中存在的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水合作用时可被迅速激活[24]㊂辅酶Q10也是一种抗氧化化合物,可以通过解毒R O S来帮助维持细胞稳态,此外其还能影响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相关酶的功能[5]㊂2.3.3蛋白质合成下降,小分子蛋白产生种子老化过程中涉及到蛋白质结构损伤㊁功能受损㊁合成受阻等多方面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多种代谢过程紊乱以及修复防御系统失效㊂牛油果(P e r s e a a m e r i c a n a M i l l.)种子的种皮和子叶组织在离体后5d总蛋白质浓度急剧下降,之后到保质期结束未再发生明显变化[32]㊂高活力种子胚在吸胀期间的蛋白合成速率均高于中㊁低活力种子㊂易衰老种子在人工老化过程中贮藏蛋白含量下降,而贮藏蛋白对R O S有高亲和力,能够消耗过量的R O S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㊂种子活力与萌发时贮藏蛋白的降解效率和新蛋白的合成速率一致[33]㊂在种子贮藏期间抗逆性蛋白的含量通常会增加,以提升种子的抗老化能力㊂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 a t e e m b r y o g e n e s i s a b u n d a n t p r o t e i n s, L E A)和热激蛋白(h e a t s h o c k p r o t e i n s,H S P)在种子脱水干燥期间都能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㊂L E A蛋白通过形成氢键影响其他蛋白质和细胞膜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变性蛋白质的稳定性并促进其重折叠,保护膜蛋白和酶免受高盐胁迫的有害影响[29]㊂R e n a r d等[3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了拟南芥调控L E A合成的基因S S L E A,该基因的T-D N A插入突变体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情况下都明显表现出了萌发率下降㊂S h u 等[35]对高温高湿处理后的大豆种子进行R N A-S e q分析发现,热胁迫下种子多数H S P表达量增高,例如与种子抗老化能力相关的热激转录因子(h e a t s t r e s s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s,H S F s)㊂种子特异性热激转录因子A9(H S F A9)的靶基因编码多种H S P,参与调节种子寿命[36]㊂2.3.4衰老过程中的激素变化脱落酸(A B A)可以激活L E A和s H S P等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种子的耐旱性和对不利环境因素的耐受性,也可提高种子的耐储藏性㊂A B A-I N S E N S I T I V E3 (A B I3)和A B A-I N S E N S I T I V E5(A B I5)是A B A调控途径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调控种子成熟㊁棉子糖系列寡糖的代谢和L E A基因的表达[36]㊂热激转录因子H S F A9,作用于A B I3下游并控制s H S P的发育调控表达,是调控耐老化遗传机制中的重要部分㊂O s G H3-2通过调节A B A的积累水平从而抑制L E A的积累来影响种子的贮藏性,R N A i干扰系中A B A含量相较于野生型增加了1.5倍[37]㊂生长素(I A A)可以通过影响其下游蛋白进而对生长素响应因子(a u x i n r e s p o n s e f a c t o r, A R F)活性进行调控,并影响种子衰老过程㊂吲㊃877㊃西北农业学报33卷哚丙酮酸(i n d o l e p y r u v a t e p a t h w a y,I P A)途径是生长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I P A途径的突变体生长素水平略有降低却表现出了更强的生长素反应,同时寿命增加20%~30%,这可能是由于在成熟后期生长素在整个胚胎中的重新分布[38]㊂Y u a n等[37]研究证明,O s G H3-2可促进I A A与A s p结合,导致内源性I A A降解㊂玉米z m-d r e b2a基因突变体的基因G H3-2表达受到抑制,种胚中生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种子发芽后胚根和胚芽伸长,但耐老化能力显著降低[39]㊂但是研究者认为,突变体种子耐老化能力降低是因为棉子糖合成相关基因受到影响,是否与I A A 含量变化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㊂I A A通过刺激A B A信号传导在调节种子活力中发挥关键作用㊂低浓度I A A可抑制A B A生物合成并诱导发育种子中的A B A代谢,I A A还参与诱导A B I3及L E A蛋白靶标E M1的表达[37-38]㊂除了I A A与A B A外,种子储藏期间,茉莉酰异亮氨酸和水杨酸等其他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16]㊂这表明老化过程中的代谢调控不止单一激素作用,是多种激素平衡的结果,但目前关于激素平衡与种子衰老的关系鲜有报道㊂此外,关于种子老化和植物激素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多数以激素变化为 因 ,活力变化为 果 ,直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或减少激素含量,而无法反映激素本身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㊂2.4种子衰老的遗传机制2.4.1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及其定位种子的耐老化特性通常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近年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国内外学者对种子衰老相关基因展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㊂一些与种子耐老化相关的基因位点已被公布(h t t p s://w w w.n c-b i.n l m.n i h.g o v/)㊂不同品种在耐老化性能上会表现出差异性,在衰老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q u a n t i t a t i v e t r a i t l o c u s,Q T L)定位的研究中,通常选用粳稻和籼稻这两个极端亚群的杂交系作为研究对象㊂水稻种子耐老化相关基因位点在1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第9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40]㊂Y u a n等[41]利用粳稻N i p p o n b a r e和籼稻9311的回交重组自交系构建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连锁图,鉴定了7个在自然老化条件下与老化相关的Q T L s,分布在1㊁2㊁3㊁8㊁9和11号染色体上,并将一个控制种子老化的主效Q T L(q G4S3.1)精细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的26.2k b区间㊂也有研究认为种子活力是由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并不存在主效基因㊂例如,姜旋等[42]的研究定位了7个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Q T L 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单个Q T L对性状的贡献率在5%~16%㊂在其他物种方面,通过人工老化处理,W u等[43]在甜玉米中鉴定出18个Q T L s,同时筛选了4个与种子活力相关的候选基因㊂2.4.2 与衰老相关的转录因子转录因子(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s,T F s)能与真核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作为一种调节蛋白在多种生物途径中都起到重要作用㊂在刘文童等[44]筛选的种子活力候选基因中, G R M Z M2G164082属于WR K Y基因家族,与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有关㊂在大麦中发现的H v E R K Y38对α-淀粉酶的表达起抑制作用,而H v E R K Y38的合成又受到激素调控,S A和A B A 都能激活H v E R K Y38表达,G A则起抑制作用[45]㊂转录因子D O F4.1是种子寿命的负调节因子,拟南芥D O F4-1功能缺失突变体种子在人工老化后表现出比野生型更高的活力[46]㊂H a n 等[39]关于D R E B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发现,Z m-D R E B2A与调控棉子糖合成酶基因Z m R A F S启动子的D R E基序结合上调其表达,可以直接调控种胚中棉子糖的积累水平从而影响了玉米种子的耐老化能力㊂而转录因子D E L A Y O F G E R M I-N A T I O N1-l i k e4(D O G L4)可触发约70个种子成熟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包括编码白蛋白㊁十字花科蛋白和油质蛋白等储存蛋白的基因,被认为是种子中贮藏物质积累的主要调节因子[47]㊂N A C 转录因子属于植物特异性T F家族,响应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㊂在拟南芥中N A C转录因子J U B1过表达能够延长种子寿命[48]㊂热激转录因子能够提高H S P s的含量,增强种子在高温下的抗老化能力[49]㊂其他转录因子B h l h,MY B和C2H2家族等在种子经过高温老化处理后也会发生变化,许多都与种子老化相关[48]㊂2.4.3与衰老相关的表观遗传5-甲基胞嘧啶(m5C)是植物中一种保守的表观遗传标记,调节基因表达,对保持种子基因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㊂在顽拗型夏栎(Q u e r c u s r o b u r L i n n a e u s)种子中,萌发率的降低与m5C水平的下降高度相关(P< 0.001),m5C含量降低为初始含量的60%时是种子活力降低的关键时期㊂正常型西洋梨(P y r u s㊃977㊃5期魏永胜等:植物种子衰老机制研究进展c o mm u n i s L i n n.)种子储存1a后D N A甲基化水平反而显著增加[50]㊂相较而言,正常型种子遗传完整性更高,而顽拗型种子往往基因表达水平低,因此,维持高D N A甲基化水平的能力是正常型种子寿命长的原因之一㊂m5C水平和种子活力正相关的特性,使得其可作为一种反应种子活力的分子标记,M i c h a l a k等[51]还提出可以通过m5C水平预测种子的发芽能力㊂D N A低甲基化也可能解除染色质的紧密堆积并促进萌发相关基因的表达㊂D N A去甲基化基因R O S1缺失通过影响发芽相关基因表达而损害种子发芽[52]㊂2.5种子衰老损伤修复2.5.1蛋白质修复蛋白质主要依靠氧化还原机制免受脱水伤害㊂在种子成熟和脱水过程中,蛋白质的还原性巯基被氧化产生以二硫键连接的稳定二硫化物,使蛋白质结构更紧密,减弱脱水作用对其活性的抑制,并防止其被蛋白酶水解㊂萌发完成后,种子蛋白质形成的二硫化物又会在硫氧还原蛋白的作用下恢复巯基形式㊂此外,氧化胁迫会导致蛋白质侧链发生共价修饰,这些修饰大多是不可逆的,但某些氨基酸残基的氧化是可逆的㊂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 e t h i o n i n e s u l f o x-i d e r e d u c t a s e,M S R)可清除甲硫氨酸氧化形成的甲硫氨酸亚砜,可逆地修复氧化蛋白㊂苜蓿种子合成M S R的能力与其寿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M S R将甲硫氨酸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有助于维持模式豆科植物苜蓿种子的活力[53]㊂种子老化中羰基化产物的作用也是蛋白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醛酮还原酶家族1(a l d o-k e t o r e d u c-t a s e1,A K R1)可以催化羰基化合物的转化㊂在烟草和水稻中的过表达A K R1可以降低羰基化合物含量,延长烟草和水稻的种子寿命[54]㊂前文中提到的H S P和L E A也可确保合成蛋白质的正确折叠㊁防止氧化损伤以及损伤后的重折叠,参与蛋白质损伤的修复㊂2.5.2 D N A修复老化造成的D N A损伤包括无碱基位点产生㊁碱基的共价修饰㊁单链D N A断裂和D N A双链断裂等[55],这些损伤主要由氧化胁迫引起,碱基的共价修饰也可能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5]㊂人工老化的豌豆种子中,D N A断裂随着种子老化而累积,导致老化种子中D N A复制开始之前的D N A修复合成时间延长,老化种子发芽所需的时间是未老化处理种子的两倍[56]㊂种子萌发阶段的吸胀时期是D N A修复的重要时期㊂D N A修复基因在拟南芥吸水3h后高度表达[57],水稻在吸胀后D N A小片段也明显减少[20]㊂种子中受损D N A的修复依赖于所有真核细胞的通用机制:非同源末端连接(n o n-h o-m o l o g o u s e n d j o i n i n g,N H E J)㊁同源重组(h o-m o l o g o u s r e c o m b i n a t i o n,H R)㊁核苷酸切除修复(n u c l e o t i d e e x c i s i o n r e p a i r,N E R)㊁碱基切除修复(b a s e-e x c i s i o n r e p a i r,B E R)和未配对D N A 碱基的校正㊂多种D N A连接酶(D N A L i g a s e, L I G)参与D N A损害的修复过程,影响种子的寿命长短[57]㊂2.5.3 R N A修复 R N A的亲水基团 -O H 使得其易水解,m R N A的单链结构比双链D N A 更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R O S的氧化损伤㊂m R-N A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翻译受阻,而翻译活性的丧失与种子萌发率的降低有关[5]㊂成熟干种子可以在转录抑制剂的存在下发芽,但是会被翻译抑制剂阻断,这说明萌发所需的蛋白质直接由成熟干种子中预先存在的m R N A模板翻译而来[58]㊂植物的R N A修复系统包括A T P依赖性R N A连接酶㊁核苷酸转移酶和修饰R N A末端以进行连接(磷酸酶和激酶)或保护(甲基化酶)的酶,但种子中的R N A修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㊂3影响种子衰老的因素3.1种子质量对衰老的影响3.1.1糖类含量与组成许多干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寡糖㊂诱导表达棉子糖水解酶基因Z m A-G A1既可以提高种子棉子糖含量和耐储性,又可以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棉子糖的水解能力和萌发速度[59]㊂C h r i s t i n a W a l t e r s研究的温度-水活性模型展现了种子中的水分状态,玻璃态模型则展现了水溶液的状态,两个模型都假定了状态的变化会影响种子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60]㊂种子的耐贮性与其细胞胞内的玻璃态转变温度(c l a s s-t o-l i q u i d t r a n s i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g)密切相关㊂棉子糖㊁水苏糖和毛蕊花糖等寡糖可以通过增加粘度和从玻璃态到液体态的T g 提高胞内玻璃态的稳定性㊂在巴西本土树种红藓(P a u b r a s i l i a e c h i n a t a)的种子含水量发生显著变化之前,蔗糖和R F O含量就会开始上升,在种子成熟后期从液泡储备重新分配到细胞质中,可能有助于将细胞玻璃态的维持,与种子干燥耐受㊃087㊃西北农业学报33卷。

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李婷婷1,王钦鹏2,刘晓庆1,蔡珂1,魏阳阳1综述,梁成2审校摘要: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机制之一。

脑组织缺血可引发多种分子的级联反应,导致功能障碍线粒体的堆积。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诱导线粒体自噬的激活,通过清除受损或去极化线粒体来维持神经元细胞的稳态。

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及其作用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就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缺血脑组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脑缺血缺氧;线粒体自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mitophagy in ischemic stroke LI Tingting,WANG Qinpeng,LIU Xiaoqing, et al.(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30, China)Abstract:As a type of selective autophagy, mitophagy is one of the key mechanisms for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Cerebral ischemia can trigger a variety of molecular cascade reactions, result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dysfunctional mitochondria.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can induce the activation of mitophagy and maintain the homeostasis of neuronal cells by clearing damaged or depolarized mitochondria.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tophag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ischemic stroke, but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over its specific mechanism and rol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mitophagy and its role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Key words:Cerebral ischemia and hypoxia;Mitophagy;Inflammatory response;Oxidative stress;Pro⁃grammed cell death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危脑血管疾病,在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发布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五,这种疾病已经成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自噬现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自噬现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自噬现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特征为持续性的气流交换受阻。

这种特征是进展性,难逆转的,它与烟草的使用以及相关的炎症反应有关。

自噬是由细胞自噬体,溶酶体所介导的降解细胞内某些内容物的过程,在生理状态下参与细胞代谢与某些细胞器的更新过程。

在COPD的病理过程中,肺部细胞的自噬现象发生改变,这可能与疾病本身的发展有关。

本文从自噬现象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相关机制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噬自噬是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自噬体和溶酶体维持细胞稳态,降解损坏的蛋白质或细胞器。

香烟烟雾由颗粒状固相(焦油)和气相(游离自由基,有毒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组成,可能对生物造成氧化损伤。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该疾病中患者吸烟率较高,有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PD中出现了自噬失调的现象,这可能与细胞的损伤直接相关。

一方面,自噬的异常下调导致氧化损伤细胞内容物的清除过慢,加快COPD的进程,另一方面,其异常上升导致细胞的死亡,纤毛的损伤和肺气肿。

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COPD中失调的细胞自噬由ROS带来的高水平的氧化压力和相应的肺部炎症状态导致COPD患者出现气道阻塞和肺实质破坏等病理现象。

自由基理论指出,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衰老的主要因素。

自噬是消除氧化损伤的生理稳态过程,同时也调控了炎症细胞的相关生理过程。

研究表明,自噬失调与COPD的发病机理息息相关。

在从COPD患者获得的肺组织中,观察到自噬蛋白LC3B,Atg4,Atg5 / 12和Atg7增强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活性降低,导致自噬水平提高。

研究者使用16周鼠模型,用香烟烟雾(CS)处理后,观察到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活化诱导中性粒细胞自噬,随后Rupatadine药物处理减少了中性粒细胞的自噬死亡并减少了肺气肿的发生。

黑素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黑素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黑素细胞自噬研究进展聂慧琼;王平【摘要】自噬是细胞内溶酶体降解胞内大分子或细胞器的过程.黑素细胞中存在自噬现象,包括自噬相关基因与蛋白复合物的功能改变和自噬小体形成.黑素细胞自噬作用主要与黑素小体的形成及异常黑素小体的降解有关.临床上一些色素异常性疾病和黑素细胞自噬相关,而自噬在黑素瘤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14)006【总页数】3页(P397-399)【关键词】黑素细胞;自噬;色素性皮肤病;黑素瘤【作者】聂慧琼;王平【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安徽医科大学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5+4黑素细胞是人类皮肤重要组成细胞,司职黑素形成与代谢。

皮肤黑素代谢是非常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其参与的调节分子和信号传导通路较多,相互影响。

最近研究发现,自噬在黑素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调控黑素小体形成、成熟及破坏过程。

笔者对自噬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及自噬与色素性疾病和黑素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1 黑素细胞自噬及其调控机制自噬是指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并与内涵体(Endosome)形成所谓的自噬内涵体(Amphisomes),最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1]。

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 在上世纪50 年代通过电镜观察到自噬结构,并于1963 年首次提出了“自噬”这一概念。

根据细胞物质运送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自噬可分为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通常我们所说的自噬是指巨自噬。

目前普遍认为自噬是一种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正常量的自噬水平降解受损和老化的细胞器从而对细胞稳态起到重要作用,但过多或过少的自噬都对细胞有害。

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自噬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自噬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自噬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瑞洁段行武黄敏张润田姜文琦高玥璇陈曦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20期摘要纤维化是指器官组织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的现象。

纤维化可发生于肺、心、肝、肾、皮肤等多处器官和组织,长期纤维化可导致其结构、功能的破坏和减退,严重时导致功能衰竭。

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有相关性,中医药治疗纤维化疾病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细胞自噬及其相关因子或通路密切相关。

现从对中医药通过干预细胞自噬过程,进而对维化疾病發挥治疗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深入挖掘中医药治疗纤维化疾病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中医药;纤维化;细胞自噬;中药复方;中药单体;益气活血;病理机制;研究进展Abstract Fibrosis refers to the increase of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and decrease of parenchymal cells in organ tissues,which occur in lungs,heart,liver,kidney,skin and other organs and tissues.Continuous progressive fibrosis can lead to structural damage and functional decline,or even functional failure.Studies show that autophagy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outcome of fibrotic disease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fibrotic diseases is definite,and its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autophagy or pathway.The paper reviewed the treatment of fibrosis by autophagy with TCM,in order to explor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tic diseases.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brosis; Autophagy;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Supplement qi and activate blood circulati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20.026纤维化是指器官组织内功能细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向成纤维细胞转变,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出现纤维化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的现象。

药用黄精的研究进展

药用黄精的研究进展

药用黄精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兰兰张永萍王燕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5期摘 ;要:黄精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国内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国外对其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黄精的研究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精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精;研究进展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亦称“鹿竹”、“土灵芝”、“救命草”、“老虎姜”等,属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1]。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性中药材。

对于黄精的描述最早见于晋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后《本草经集注》及《本草纲目》明确指出其功效:“黄精宽中意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究[2]。

研究表明,黄精化学成分主要有糖类、甾体皂苷、酮及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3,4]。

本文从黄精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和总结,为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1.1多糖 ; 药用黄精中的糖类成分主要包括多糖和寡糖。

黄精多糖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

其中,生黄精中多糖含量最高,4.47%~21.34%,且因炮制技术的改变导致多糖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

1.2皂苷皂苷类成分是药用黄精中主要的药效成分,包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其中,甾体皂苷以螺旋甾烷为苷元,是药用黄精的主要活性物质,也是其特征性成分。

1.3 黄酮类 ;化合物主要有二氢黄酮、查耳酮、高异黄酮等多种结构类型。

Yu H S等从滇黄精中分离鉴定了甘草素、新异甘草苷、异甘草素、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苷等多种黄酮类成分。

1.4挥发油 ;在药用黄精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高茜等发现烃类、萜类和醛酮类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中最主要挥发性成分。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和作用机制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和作用机制

山东科学SHANDONGSCIENCE第36卷第6期2023年12月出版Vol.36No.6Dec.2023收稿日期:2023 ̄01 ̄31基金项目:济南市 新高校20条 项目(2021GXRC106)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项目(2022PY033ꎬ2022JBZ01 ̄06)作者简介:时瑞碟(1997 )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ꎮE ̄mail:shiruidie@163.com∗通信作者ꎬ靳梦(1985 )ꎬ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硕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建立和神经药理学ꎮE ̄mail:mjin1985@hotmail.com张秀军(1966 )ꎬ男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药理学㊁毒理学ꎮE ̄mail:zhangxiujun66@163.com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和作用机制时瑞碟1ꎬ2ꎬ高鑫2ꎬ王宝堃2ꎬ高代丽2ꎬ靳梦2∗ꎬ张秀军1∗(1.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ꎬ河北唐山063200ꎻ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山东济南250103)摘要:基于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ꎬ探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及作用机制ꎮ将受精后3d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与6μmol/L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5㊁10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ꎮ斑马鱼受精后6dꎬ利用明暗交替行为学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斑马鱼行为差异并分析其变化ꎻ通过硫黄素S染色测定各组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数ꎻ采用酶活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斑马鱼乙酰胆碱酯酶活性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表达变化ꎻ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结合的可靠性ꎮ结果表明ꎬ木蝴蝶苷A缓解了六水合氯化铝造成的斑马鱼运动障碍ꎬ降低了Aβ斑块沉积数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水平ꎬ使自噬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趋于正常ꎮ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木蝴蝶苷A能够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ꎬ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自噬有关ꎬ这为木蝴蝶苷A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ꎮ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ꎻ六水合氯化铝ꎻ自噬ꎻ斑马鱼ꎻ木蝴蝶苷A中图分类号:R96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2 ̄4026(2023)06 ̄0028 ̄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Anti ̄AlzheimerᶄsdiseaseactivityoforoxinAanditsmechanismofactionbasedonzebrafishmodelSHIRuidie1ꎬ2ꎬGAOXin2ꎬWANGBaokun2ꎬGAODaili2ꎬJINMeng2∗ꎬZHANGXiujun1∗(1.CollegeofPsychologyandMentalHealthꎬ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Tangshan063200ꎬChinaꎻ2.KeyLaboratoryofDrugScreeningTechnologyofShandongAcademyofSciencesꎬBiologyInstituteꎬ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ShandongAcademyofSciences)ꎬJinan250103ꎬChina)AbstractʒToinvestigatetheameliorativeeffectsoforoxinAonAlzheimerᶄsdisease(AD)andtheunderlyingmechanismofactionꎬazebrafishADmodelinducedby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AlCl3)wasused.Wild ̄typezebrafishABlarvaeat3dpf(dayspostfertilization)weredividedintodifferentgroupsꎬincludingnegativecontrolgroupꎬAlCl3(80μmol/L)modelcontrolgroupꎬAlCl3(80μmol/L)combinedwithdonepezil(6μmol/L)positivecontrolgroupꎬandAlCl3(80μmol/L)combin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5ꎬ10ꎬand20μmol/L)oforoxinAtestgroup.At6dpfꎬzebrafishbehaviorwasmonitoredandanalyzedusingzebrafishlight ̄darklocomotiontest.AβdepositioninzebrafishheadswasassayedbythioflavinSstaining.Acetylcholineassaykittestedacetylcholinesterase(AchE)activity.Inadditionꎬtheexpressionofautophagy ̄relatedgenes(beclin1㊁ulk1b㊁ulk2andatg7)wastestedbyreal ̄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oleculardockingwasperformedtovalidatetheinteractionbetweenoroxinAandautophagy ̄relatedprotein(beclin1㊁ulk1b㊁ulk2andatg7).TheresultsindicatedthatoroxinAsignificantlyrelievedthedyskinesiaandinhibitedAβdepositionandAchEactivityofzebrafishinducedbyAlCl3.Theexpressionofautophagy ̄relatedgenestendedtobenormalafteroroxinAtreatment.ThisstudypreliminarilyrevealedthatoroxinAalleviatedAlCl3 ̄inducedADsymptomsinzebrafishꎬwheretheunderlyingmechanismofactionispossiblyassociatedwithactivatedautophagyꎬprovidingatheoreticalbasis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oforoxinAanditsrelatedresearchintreatingAD.KeywordsʒAlzheimerᶄsdiseaseꎻ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ꎻautophagyꎻzebrafishꎻoroxinA㊀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ᶄsdiseaseꎬ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ꎬ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外β ̄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ꎬAβ)斑块的沉积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1]ꎮA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ꎬ目前广为认可的发病机制假说包括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㊁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㊁胆碱能假说等[2]ꎮ目前针对AD的治疗ꎬ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㊁加兰他敏和卡巴拉汀)和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2]ꎮ这些药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D患者的行为和认知障碍ꎬ但并不能治愈或者预防该疾病ꎮ自噬是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ꎬ在去除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㊁清除受损细胞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ꎮ研究表明自噬的增强能够降低人神经元细胞中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ꎬ缓解AD小鼠模型的记忆障碍[4]ꎮ杜仲雄花通过调节自噬基因异常表达来改善AD样症状[5]ꎮ自噬与AD病理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ꎬ这表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2㊁ulk1b和atg7)可能是AD治疗的重要靶点ꎮ中药木蝴蝶来源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ꎬ具有清肺利咽㊁疏肝和胃等作用[6]ꎮ木蝴蝶苷A是木蝴蝶提取而得到的一种黄酮类物质ꎮ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苷A具有抗氧化㊁抗炎㊁抗病毒㊁抗癌等特性ꎬ但目前还缺乏关于木蝴蝶苷A对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7 ̄8]ꎮ斑马鱼是人类疾病和药物开发的理想模型系统ꎬ常用于研究AD㊁帕金森病㊁精神分裂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ꎮ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ꎬ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能够反映AD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体内动物模型[9]ꎮ本研究中ꎬ我们使用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ꎬ通过观察并记录斑马鱼的行为表现ꎬ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ꎬAchE)的活性和Aβ斑块沉积以及测定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ꎬ从而分析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症状是否具有缓解作用ꎬ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究ꎮ1㊀仪器与材料1.1㊀实验仪器Z ̄A ̄S5斑马鱼养殖系统(上海海圣公司)ꎻZebraLab3.3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法国Viewpoint公司)ꎻHPG ̄280BX光照培养箱(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ꎻ1372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瑞士Roche诊断产品有限公司)ꎻC1000Touch梯度PCR仪(美国Bio ̄Rad公司)ꎻFV120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ꎻNanoDropOne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上海基因生物技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ꎻSpectraMR全波长酶标仪(美国Dynex公司)ꎮ1.2㊀实验材料木蝴蝶苷A(批号DM0028ꎬ纯度ȡ96%ꎬ成都乐美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ꎻ六水合氯化铝(批号A112511ꎬ纯度99.99%ꎬ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盐酸多奈哌齐(批号D129948ꎬ纯度ȡ98%ꎬ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RNA快速提取试剂盒(批号312423AXꎬ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逆转录试剂盒(批号E047 ̄01Bꎬ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批号************ꎬ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ꎻ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批号E096 ̄01Bꎬ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硫磺素S(批号MKCH4108ꎬ美国Sigma公司)ꎻAchE活性检测试剂盒(批号20200829ꎬ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ꎻN ̄苯基硫脲(批号P7629ꎬ美国Sigma公司)ꎻ0.3%TritonX ̄100(批号3466850ꎬ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ꎻ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1ˑ)(批号20190322ꎬ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ꎻ4%多聚甲醛(批号71041800ꎬ北京兰杰柯科技有限公司)ꎮ1.3㊀斑马鱼品系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ꎮ将成年斑马鱼饲养在恒温28ħ的养殖系统中ꎬ每天同一时间段给与14h/10h的光照循环ꎬ定点喂食两次丰年虾ꎮ将成年斑马鱼按照2:2的雌雄比例于前一天分别放置于鱼缸中ꎬ用挡板将雌雄鱼分开ꎬ并于第二天早上8:30抽取挡板ꎬ大概2h后ꎬ将鱼缸中的鱼卵转移到玻璃缸中ꎬ并加入5g/L的亚甲基蓝ꎬ之后放置在恒温28ħ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ꎮ2㊀方法2.1㊀实验分组及处理将受精后3d的斑马鱼随机转移到6孔细胞培养板中ꎬ之后将斑马鱼随机分为6个组:阴性对照组ꎬ六水合氯化铝(80μmol/L)模型对照组ꎬ六水合氯化铝和不同浓度(5㊁10和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共处理组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6μmol/L)阳性对照组ꎮ每天给药一次ꎬ之后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ꎮ在斑马鱼受精后6d进行明暗交替行为学观察ꎬAchE活性检测ꎬ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数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ꎮ2.2㊀明暗交替行为学观察将受精后6d的斑马鱼(n=32)分别吸入到48孔板中ꎬ每孔加入1mL的养鱼水ꎮ将斑马鱼置于行为学观测箱中在100%光照环境中适应10minꎬ之后进行60min包括3组明暗交替循环(10min黑暗ꎬ10min光照)的行为学测试ꎮ实验结束后利用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对斑马鱼的游动轨迹㊁游动速度和游动距离进行分析ꎮ2.3㊀AchE活性检测将药物处理结束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n=100)收集在1.5mL的离心管中ꎬ每管加入200μL的生理盐水ꎬ之后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匀浆ꎮ以11000r/min的转速在4ħ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ꎬ之后按照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ꎬ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562nm处的光密度值(opticaldensityꎬOD)并计算样品的蛋白浓度ꎮ之后根据AchE活性检测试剂盒的说明书ꎬ稍作修改后进行实验ꎮ具体操作为分别吸取双蒸水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空白管所需溶液ꎻ分别吸取标准液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标准管所需溶液ꎻ分别吸取各组斑马鱼样品蛋白上清液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不同处理组的测定溶液ꎮ之后将各组配置好的溶液振荡混匀后加入到96孔板中ꎬ每个处理组5次重复ꎮ在37ħ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0min后ꎬ每孔加入10μL的透明剂和3μL的抑制剂ꎮ在室温下放置15min后ꎬ使用酶标仪在412nm波长和0.5cm光径处测定OD值ꎬ之后根据各样品组的OD值和浓度ꎬ计算得出各处理组的AchE活力ꎮ2.4㊀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数检测将受精后的斑马鱼卵收到养鱼缸之后ꎬ加入1mg/mL的N ̄苯基硫脲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ꎮ每天同一时间换一次液ꎬ其他药物处理方法同2.1节所述ꎮ将4%多聚甲醛处理后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放入4ħ冰箱中过夜ꎮ第二天使用磷酸缓冲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ꎬPBS)将斑马鱼清洗3次ꎬ每次10minꎮ将清洗完的斑马鱼使用1%的琼脂凝胶固定后ꎬ进行酒精梯度脱水ꎬ二甲苯透明ꎬ石蜡浸润ꎮ之后将处理完的蜡块ꎬ以7μm间距进行横切切片ꎮ脱蜡之后在室温下用PBS洗涤切片5minꎬ重复3次ꎮ吸干水分ꎬ用免疫组化笔将载玻片上的组织框起来ꎮ然后按照3μL:1mL比例配制0.3%TritonX ̄100和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1ˑ)ꎬ混匀后加到框起来的组织上ꎬ在4ħ冰箱孵育20min后ꎬ用PBS清洗2次ꎬ每次5minꎮ用滤纸将载玻片上的PBS完全吸干后ꎬ在免疫组化笔圈住的部分加入0.3%硫黄素Sꎬ并放入4ħ冰箱避光过夜ꎮ第二天用PBS在避光环境下洗涤切片10minꎬ重复3次ꎬ之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状况并进行拍照ꎮ使用Image ̄ProPlus5.1分析图像ꎬ并计数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数ꎮ2.5㊀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将药物处理结束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n=30)收集在1.5mL的离心管中ꎬ每管加入500μL的裂解液ꎬ之后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匀浆ꎮ按照RNA快速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RNA提取后ꎬ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组别斑马鱼的RNA浓度ꎮ之后立即使用C1000Touch梯度PCR仪将RNA进行逆转录ꎬ将逆转录得到的cDNA进行稀释ꎬ之后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ꎬ加入相应的引物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基因进行扩增ꎬ扩增结束后ꎬ用Cq值计算各组样品基因的差异表达ꎬ选用rpl13a为内参ꎬ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Cq差值用ΔCq表示ꎬΔΔCq值为各样品的ΔCq值与Ctl组ΔCq值平均数的差值ꎬmRNA的相对表达量根据2-ΔΔCq相对定量法计算ꎬ每组设置3个重复组ꎮ引物序列见表1ꎮ表1㊀实时荧光定量PCR所需引物序列信息TablePCRrpl13a上游:TCTGGAGGACTGTAAGAGGTATGC下游:AGACGCACAATCTTGAGAGCAGbeclin1上游:GTTCAGGTGGTCTGCGTTTT下游:GCAAACAGAAGCCAGTGTCAulk1b上游:AGGCCGAAAGTCTCACTTCA下游:AGCCATGTACATCGGAGACCulk2上游:ACCTCTGATTGGCTGACAAAAT下游:GAGATTGCAAGAGGCTTGAGTTatg7上游:AGAGTCCAGTCCGATGTC下游:AGAAGTAACAGCCGAGACG2.6㊀分子对接的准备过程木蝴蝶苷A的3D结构从PubChem(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数据库中下载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3D结构从ProteinDataBank(https://www.rcsb.org/)数据库下载ꎮ使用薛定谔分子对接软件对自噬相关蛋白进行加氢㊁去水等处理ꎬ之后将自噬相关蛋白和木蝴蝶苷A进行对接ꎬ以对接分数作为分子对接的结果ꎬ最后借助Pymol进行可视化分析ꎮ2.7㊀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Prism7.0通过单向方差分析和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ꎬ结果用xʃs表示ꎬ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3㊀结果3.1㊀木蝴蝶苷A具有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作用如图1(a)和1(b)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的斑马鱼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中斑马鱼的游动总距离明显变短(P<0.001)ꎬ游动速度减缓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不同浓度的木蝴蝶苷A受试物(5㊁10㊁20μmol/L)与六水合氯化铝共同处理时ꎬ斑马鱼的游动总距离(P=0.009ꎬP=0.002ꎬP<0.001)和速度均显著增加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的速度和总距离有所增加ꎬ其结果(P=0.23)不具有统计学意义ꎮ如图1(a)所示ꎬ在黑暗环境下ꎬ不同药物处理组斑马鱼的游动距离变化与总游动距离变化具有一致性ꎮ以上结果表明ꎬ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ꎮ注:∗∗P<0.01vs.空白对照组ꎬ∗∗∗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1vs.模型对照组ꎬ###P<0.001vs.模型对照组ꎻn=32ꎻ红色线为快速游动轨迹ꎬ绿色线为中速游动轨迹ꎬ黑色线为慢速游动轨迹ꎮ图1㊀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的影响Fig.1㊀EffectoforoxinAon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 ̄inducedlocomotionimpairmentsinzebrafish3.2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的抑制作用如图2(a)和2(b)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的斑马鱼大脑中Aβ斑块的数明显增多(P<0.001)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中Aβ斑块沉积数减少(P=0.06)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的Aβ斑块沉积数显著降低(P=0.03ꎬP=0.002)ꎮ注:∗∗∗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5vs.模型对照组ꎬ##P<0.01vs.模型对照组ꎻn=8ꎮ图2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的抑制Fig.2㊀InhibitionoforoxinAonAβdepositioninzebrafish3.3㊀木蝴蝶苷A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抑制AchE活性ꎬ可以提高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ꎬ从而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障碍[10]ꎮ在本实验中ꎬ研究探讨了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处理的斑马鱼AchE活性的影响ꎮ如图3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斑马鱼的AchE活性显著增加(P<0.001)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中斑马鱼的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08)ꎬ在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中斑马鱼的AchE活性也显著降低(P<0.001)ꎬ且剂量与效应呈正相关ꎮ注:∗∗P<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1vs.模型对照组ꎬ###P<0.01vs.模型对照组ꎻn=5ꎮ图3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AchE活性的抑制Fig.3㊀InhibitionoforoxinAontheAchEactivityinzebrafish3.4㊀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如图4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中beclin1㊁ulk1b㊁ulk2㊁和atg7的表达明显下调(P=0.02ꎬP<0.001ꎬP<0.001ꎬP<0.001)ꎮ如图4(a)所示ꎬ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与5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beclin1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ꎻ如图4(b)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木蝴蝶苷A(5㊁10㊁20μmol/L)受试物组中ulk1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ꎬP<0.001)ꎻ如图4(c)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5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ulk2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ꎻ如图4(d)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木蝴蝶苷A(5㊁10㊁20μmol/L)受试物atg7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ꎬP<0.001ꎬP<0.001)ꎮ注:∗P<0.05vs.空白对照组ꎬ∗∗∗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5vs.六水合氯化铝ꎬ##P<0.01vs.六水合氯化铝ꎬ###P<0.01vs.六水合氯化铝ꎻn=40ꎮ图4㊀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Fig.4㊀EffectsoforoxinAonautophagyrelatedgeneexpression3.5㊀分子对接结果通过2.6方法对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进行分子对接ꎬ得出图5ꎬ即belclin1(PDBID:4ZW1)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ulk1b(PDBID:6YID)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ulk2(PDBID:6QAT)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atg7(PDBID:4PH4)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ꎮ木蝴蝶苷A与bel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对接分数分别为-6.707㊁-7.708㊁-7.888㊁-7.249ꎬ这说明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蛋白发挥调控作用ꎮ图5㊀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的对接结果Fig.5㊀Dockingresultsofautophagy ̄relatedproteinswithoroxinAshowingthebinding4㊀讨论与结论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ꎬ可导致神经元丧失㊁脑萎缩和死亡ꎮ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能够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ꎬ但具体哪些化学成分起作用还未见报道ꎬ所以我们利用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去探讨木蝴蝶苷A的抗AD活性ꎮ正常斑马鱼在面对突然的刺激时ꎬ会表现出快速的保护反应ꎮ研究表明斑马鱼幼鱼在受精后4d后暴露于明暗交替的刺激时ꎬ在光亮中运动活动会突然增加[11]ꎮ斑马鱼明暗交替行为学测试常被用来识别测定药物的神经保护活性ꎬ通过评估斑马鱼的游动轨迹㊁游动距离和速度ꎬ可以了解其神经行为效应[10]ꎮ在本研究中ꎬ明暗交替行为学测试表明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的斑马鱼游动速度减慢ꎬ游动距离变短ꎬ表明斑马鱼的认知能力受损ꎬ反应迟缓ꎬ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及时的反应ꎮ而经过木蝴蝶苷A的处理ꎬ这种表现有所改变ꎬ这提示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具有缓解作用ꎮAD的特征在于海马和新皮层中AchE活性升高ꎬ使AD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降低ꎬ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ꎬ从而损伤学习记忆能力[12]ꎮ抑制AchE活性ꎬ可以提高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ꎬ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障碍[13]ꎮ有研究表明暴露于六水合氯化铝的斑马鱼在50~25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显示出AchE活性增加ꎬ运动活性缺乏[14]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的斑马鱼AchE的活性水平降低ꎬ这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抑制AchE活性ꎬ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ꎮAβ的细胞毒性已在众多体内和体外研究中得到证实ꎬ脑实质中Aβ斑块的沉积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15]ꎮAβ沉积会引发一系列相关反应ꎬ导致tau蛋白的错误折叠和组装ꎬ进而将病变扩散到整个神经回路和皮层ꎬ最终损害神经系统ꎬ导致认知能力下降[16]ꎮ我们的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苷A明显降低了AD模型中斑马鱼头部的Aβ斑块计数ꎮ以上表明木蝴蝶苷A能够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AD样症状ꎮ为了进一步探究木蝴蝶苷A是如何发挥抗AD活性的ꎬ我们进行了机制探究ꎮ自噬在Aβ的生成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ꎬ与AD发病进展密切相关[17]ꎮbeclin1是酵母自噬蛋白atg6和apg6的同系物ꎬ被认为是自噬体形成的标记蛋白ꎮ研究表明抑制beclin1的表达会增加AD中Aβ的聚集ꎬ从而加速神经病变[18]ꎮ还有研究表明AD患者神经元beclin1表达明显下降[19]ꎮ在本研究中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ꎬbeclin1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beclin1的表达量上调ꎬ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促进Aβ在细胞内部降解ꎮulk1b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ꎬulk2和ulk1b在自噬的起始阶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0]ꎮ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ulk2和ulk1b的表达明显下调ꎬ而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ulk2和ulk1b的表达明显上调ꎬ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激活自噬的表达ꎮatg7是与自噬相关的细胞降解和再循环的必需蛋白质ꎬ主要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ꎬ是调节自噬偶联系统的关键基因[21]ꎮ研究发现AD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中atg7蛋白水平降低[22]ꎮ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ꎬatg7的表达明显降低ꎬ抑制了自噬的过程ꎬ而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atg7的表达明显上调ꎬ说明atg7激活了自噬ꎬ可能促进自噬性溶酶体的形成ꎬ恢复细胞内稳态ꎮ基于分子对接初步模拟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ꎬ对接分数的大小直接反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ꎬ对接分数越小表示结合活性越高ꎮ其对接分数均为负数ꎬ表明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ꎮ这进一步验证了木蝴蝶苷A能对自噬相关蛋白发挥调控作用ꎬ但后续仍需进一步的生物实验验证ꎮ本研究通过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行为的观察㊁AchE活性的检测以及Aβ斑块的沉积情况ꎬ预测了木蝴蝶苷A对AD的潜在治疗作用ꎮ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分子对接的结果提示木蝴蝶苷A可能通过激活自噬ꎬ从而发挥抗AD活性ꎮ本研究为治疗AD药物研发拓展了新思路ꎬ但还需要采取哺乳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等方法做进一步的验证ꎮ参考文献:[1]TATULIANSA.ChallengesandhopesforAlzheimerᶄsdisease[J].DrugDiscoveryTodayꎬ2022ꎬ27(4):1027 ̄1043.DOI:10.1016/j.drudis.2022.01.016.[2]TAMKꎬJUYJ.PathologicalmechanismsandtherapeuticstrategiesforAlzheimerᶄsdisease[J].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ꎬ2022ꎬ17(3):543.DOI:10.4103/1673 ̄5374.320970.[3]SRIRAMNꎬSAHMK.RegulatoryinsightsintoprogressionofcancerandAlzheimerᶄsdisorderfromautophagyperspective[J].MolecularBiologyReportsꎬ2021ꎬ48(12):8227 ̄8232.DOI:10.1007/s11033 ̄021 ̄06838 ̄4.[4]FANGEFꎬHOUYJꎬPALIKARASKꎬetal.Mitophagyinhibitsamyloid ̄βandtaupathologyandreversescognitivedeficitsinmodelsofAlzheimerᶄsdisease[J].NatureNeuroscienceꎬ2019ꎬ22(3):401 ̄412.DOI:10.1038/s41593 ̄018 ̄0332 ̄9. [5]SUNCꎬZHANGSSꎬBASKꎬetal.EucommiaulmoidesolivemaleflowerextractsAmelioratealzheimerᶄsdisease ̄likepathologyinzebrafishviaregulatingautophagyꎬacetylcholinesteraseꎬandthedopaminetransporter[J].FrontiersinMolecularNeuroscienceꎬ2022ꎬ15:901953.DOI:10.3389/fnmol.2022.901953.[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20.[7]CHENGXDꎬHUANGTTꎬWANGCHꎬetal.NaturalcompoundlibraryscreeningidentifiesoroxinAforthetreatmentof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J].FrontiersinPharmacologyꎬ2022ꎬ13:894899.DOI:10.3389/fphar.2022.894899. [8]鲁冰冰.木蝴蝶苷A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ꎬ2020.[9]任擎宇ꎬ靳梦ꎬ商学良ꎬ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模型的金盏菊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22ꎬ38(3):429 ̄436.DOI:10.12360/CPB202108075.[10]BASNETRMꎬZIZIOLIDꎬTAWEEDETSꎬetal.Zebrafishlarvaeasabehavioralmodelinneuropharmacology[J].Biomedicinesꎬ2019ꎬ7(1):23.DOI:10.3390/biomedicines7010023.[11]SHENOYAꎬBANERJEEMꎬUPADHYAAꎬetal.Thebrillianceofthezebrafishmodel:perceptiononbehaviorandalzheimerᶄsdisease[J].FrontiersinBehavioralNeuroscienceꎬ2022ꎬ16:861155.DOI:10.3389/fnbeh.2022.861155.[12]PATILDNꎬPATILSAꎬSISTLASꎬetal.Comparativebiophysicalcharacterization:Ascreeningtoolfor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ors[J].PLoSOneꎬ2019ꎬ14(5):e0215291.DOI:10.1371/journal.pone.0215291.[13]SAXENAMꎬDUBEYR.TargetenzymeinAlzheimerᶄsdisease: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ors[J].CurrentTopicsinMedicinalChemistryꎬ2019ꎬ19(4):264 ̄275.DOI:10.2174/1568026619666190128125912.[14]SENGERMRꎬSEIBTKJꎬGHISLENIGCꎬetal.Aluminumexposurealtersbehavioralparametersandincreasesacetylcholinesteraseactivityinzebrafish(Daniorerio)brain[J].CellBiologyandToxicologyꎬ2011ꎬ27(3):199 ̄205.DOI:10.1007/s10565 ̄011 ̄9181 ̄y.[15]WALSHDMꎬSELKOEDJ.Amyloidβ ̄proteinandbeyond:thepathforwardinAlzheimerᶄsdisease[J].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ꎬ2020ꎬ61:116 ̄124.DOI:10.1016/j.conb.2020.02.003.[16]BUSCHEMAꎬWEGMANNSꎬDUJARDINSꎬetal.Tauimpairsneuralcircuitsꎬdominatingamyloid ̄βeffectsꎬinAlzheimermodelsinvivo[J].NatureNeuroscienceꎬ2019ꎬ22(1):57 ̄64.DOI:10.1038/s41593 ̄018 ̄0289 ̄8.[17]DENGZQꎬDONGYꎬZHOUXTꎬetal.PharmacologicalmodulationofautophagyforAlzheimerᶄsdiseasetherapy:Opportunitiesandobstacles[J].ActaPharmaceuticaSinicaBꎬ2022ꎬ12(4):1688 ̄1706.DOI:10.1016/j.apsb.2021.12.009. [18]PICKFORDFꎬMASLIAHEꎬBRITSCHGIMꎬetal.Theautophagy ̄relatedproteinbeclin1showsreducedexpressioninearlyAlzheimerdiseaseandregulatesamyloidbetaaccumulationinmice[J].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ꎬ2008ꎬ118(6):2190 ̄2199.DOI:10.1172/JCI33585.[19]JAEGERPAꎬPICKFORDFꎬSUNCHꎬetal.Regulationofamyloidprecursorproteinprocessingbythebeclin1complex[J].PLoSOneꎬ2010ꎬ5(6):e11102.DOI:10.1371/journal.pone.0011102.[20]MCALPINEFꎬWILLIAMSONLEꎬTOOZESAꎬetal.Regulationofnutrient ̄sensitiveautophagybyuncoordinated51 ̄likekinases1and2[J].Autophagyꎬ2013ꎬ9(3):361 ̄373.DOI:10.4161/auto.23066.[21]任李梅ꎬ杨松ꎬ卢姝言ꎬ等.人参总皂苷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降低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22ꎬ42(9):896 ̄901.DOI:10.13286/j.1001 ̄5213.2022.09.04.[22]CARVALHOCꎬSANTOSMSꎬOLIVEIRACRꎬetal.Alzheimerᶄsdiseaseandtype2diabetes ̄relatedalterationsinbrainmitochondriaꎬautophagyandsynapticmarkers[J].BiochimicaetBiophysicaActa(BBA) ̄MolecularBasisofDiseaseꎬ2015ꎬ1852(8):1665 ̄1675.DOI:10.1016/j.bbadis.2015.05.001.。

代谢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代谢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金拓,高卫萍.代谢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2,42(4):329 332.doi:10.13389/j.cnki.rao.2022.0066【文献综述】代谢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金 拓 高卫萍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金拓(ORCID:0000 00022208 8184),男,1990年12月出生,江苏淮安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医眼科学。

E mail:765228044@qq.com通信作者:高卫萍(ORCID:0000 0003 0370 6503),女,1963年3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眼科学。

E mail:260790@njucm.edu.com收稿日期:2021 03 28修回日期:2021 05 23本文编辑:董建军,王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74526)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摘要】 干眼是近年来临床眼科医师普遍关注的眼表疾病,其症状主要为眼睛干涩、异物感或灼热感,常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

干眼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清楚。

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并揭示生命活动本质的科学。

通过分析干眼患者独特的代谢产物和综合代谢状况,人们可能发现其潜在的发病机制。

这有助于发现针对干眼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代谢组学;干眼;综述;代谢标志物【中图分类号】 R777.2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以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所致的慢性眼病,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等病理改变,造成患者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