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春秋笔法_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_倪爱珍

合集下载

小说评点“春秋笔法”理论与中国叙事学

小说评点“春秋笔法”理论与中国叙事学

法、 、 笔法 叙法等 “ 叙事文法” 而凸显特色 。尤其是 虚实相生 、 春秋笔法等叙事修辞笔法 , 更是历代史
论家 、 家 、 文论 小说评 论 家的理 论热 点 。 文 即尝 试 本
通 过清 理 小说 评 点 中的 “ 秋 笔 法 ” 论 , 现 中 春 理 再 国叙 事学 的特 色与风 貌 。 论“ 春秋 字法 ” ,
文学 特殊 的字法 游戏 , 代小 说 评 点家 也 以猜 谜 式 古
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 , 或者说 , 其本身就是独
具 特色 的中 国叙 事学 理论话 语 。长期 以来 , 们 当 我
然地 以为叙 事学产 于西 方 , 唯西方 独有 , 不知 , 殊 早
在 我 国清 代 , 刘熙 载就 提 出 了 “ 事 学 ”的概 念 。 叙 《 概・ 艺 文概 》 : 叙 事 之学 , 贯六 经 九流 之 旨 ; 云 “ 须 叙 事之笔 , 须备 五行 四时之气 。 ‘ 维其 有之 , 以似 是
事 研究 ,这 又导 致 了中西 叙 事理 论 话语 的 巨大差 异 。 方叙事 学 围绕 “ 事 ” 西 故 这一 中心 , 探讨 它 的叙
则 ”13) [ 4, 1 6这个 论 断也 许更 适 合脱 胎 于史 传 的 中 国 0 小说 。古 代小 说 评点 家 亦 异 常热衷 讨 论 小说 中 的
收 稿 日期 :0 0 16 2 1— -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 目“ 明清小说评点与 中国叙事学”2 0 一 H一 0 ) (0 9 G 12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 方志红 (9 3 )女 , 17 一 , 河南 固始人 , 阳师范学院文学 院讲师 , 信 博士 , 主要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 、 叙事学 。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被称为“曲笔”,因这种叙事手法始于孔子作《春秋》,故而得名,晋代杜预在总结这种笔法的精要时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也即刘勰所谓之“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

大略言之,“春秋笔法”的要点有二,一是作者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时,表面上不表达爱憎好恶,而是将其真实感情和评价寄托于行文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二是作者一般用一两个重要的字,让读者结合背景知识,来理解作者的深意和价值评判,此即“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字之贬,辱甚斧钺之诛”。

在古代文学中,这种笔法一般用于涉及帝王将相等显贵人物,或者与作者关系密切的师长亲友等有关的叙事中,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不过,这种“讳”并不是改变或歪曲事实,而是如同上文所述,作者表面上不直书好恶臧否,而是将真情实感隐藏于文字之中,让读者自己理解。

在《聊斋志异》中,春秋笔法得到了应用,这种笔法主要应用于和明末清初真实人物事件有关的篇目中,其目的主要分为褒扬和贬斥两种,以后者为主,以贬斥为目的的篇目也可细分为半晦半显和完全隐晦两类。

该笔法也用于非与真实历史相关的篇目中,以表达作者对权贵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对人物的褒贬。

春秋笔法的采用很大程度上是蒲松龄在清初文字狱高压下的无奈之举,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文字功底的精湛和行文技巧的高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传播性。

一、与真实历史有关篇目之春秋笔法(一)褒扬此类篇目涉及真实存在且在蒲松龄生活时代的语境中颇为敏感的人物,作者内心对其持褒扬态度,但碍于许多原因不便或不能公开表达,于是采用平实且表面看来不着态度的叙事方式,将其情感寓于行文之中。

比如《黄将军》篇,文字甚短,记录了“黄将军”黄得功微贱时的事迹,作者叙述平实,从行文表面很难看出其尊贬情感,但作者的真实态度隐藏于两个字之中——靖南。

黄得功,字虎山,祖籍合肥,后在辽阳投军,因其作战勇敢,积功逐步由亲军、游击、参将升为总兵官,崇祯末年率兵抵御农民军,并讨伐叛将,被明廷封为“靖南伯”,甲申之变后南明政权建立,黄得功位列拱卫南京的“江北四镇”之一,被封为“靖南候”,驻扎于滁州、和州地区。

《春秋》叙事方法研究

《春秋》叙事方法研究

《春秋》叙事方法研究现存《春秋》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四年的历史,我们相信,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需要经过数代史官的载笔。

这些孤立松散的记录,作为一种天命背景下的职业性行为,它必然要遵从某些规则和习惯,即表达规范。

载录的内容是与礼仪相关的社会活动,诸如即位、婚丧、征伐、献俘、结盟、朝会等,都与礼仪有关,所以被记录下来,藏之于宗庙,是天命和礼仪的见证,所以不会有价值判断。

但随着天命衰落,礼崩乐坏,史官所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违背了礼乐制度和礼乐精神的社会事实,史官作为礼乐制度的维护者,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表达规范,显示自己的社会批判精神。

表达规范在这里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暗含了价值观念。

但由于受职业背景的影响,史官的现实批判的价值渊源仍然是传统的天命,具体表现为合礼与否,所以史官不能脱离既有的载录规范,仍然以将事实呈现给天神的形式来表现,所以选择变得特别重要,即“书”和“不书”,此外,还有在陈述时称谓和动词的微妙变化,也有了自己的特别含义。

于是就有了“春秋书法”。

这些古老的“书法”对几千年后的我们来说,可能已经很陌生,甚至被我们所漠视,或者仅被今天的学者看做是一种古人的梦呓。

但它确实存在过,并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了人们判断事实的思维方法。

它既不可能像个人创作那样成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整体,也不可能是一盘散沙,毫无主体意识可寻。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不相信《春秋》严整到可以成为法律条文、甚至可以凭之预知未来,但它也决不是“断烂朝报”。

《春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自有其或严或松的叙述规则,自有其陈述价值的方法和功用。

下面,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讨论《春秋》的叙事特征。

1、时序与秩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开篇曰: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汉人曾赋予“春王正月”很多很深远的意义,但都被现代学者们消解了。

“春王正月”在这里并不提示任何事件,似乎只能作为某种标志。

它的意义应该是功能性的。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读书报告——古代小说的“春秋笔法”在读过了《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与《春秋笔法论》之后。

我对于古代小说中的“春秋笔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于史传叙事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春秋笔法成为古代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

春秋笔法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隐而不书、曲笔和惩恶劝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在古代小说中都有所表现。

隐而不书表现为内容和人物的选择性缺失或遗漏;曲笔表现为尚简用晦和表里不一,尚简用晦在用词简约、材料选择、视角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表里不一包括人物的表里不一和叙述的表里不一,人物的表里不一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不一以及人物给人的印象和实际情况不一,叙述的表里不一可以是评论式的“明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也可以是描写式的“以乐景写哀"或“以哀景写乐”;惩恶劝善可以通过隐恶显善或隐善显恶来达到,也可以通过春秋字法、前后矛盾、参差对照、曲路通幽欲盖弥彰等曲笔来达到。

古代小说在叙事上深受史传叙事的影响。

史传叙事首先要求有一种实录精神,但这种实录精神和春秋笔法又有机结合在一起。

就实录精神而言.不仅包含班固所说的“不虚美、不隐恶”,也包含刘知畿所说的“史德”和“史识”。

表面上的如实记录,背后隐藏着记录者的史德和史识。

在刘知小看来,“史之所贵,在于写真,求为实录,因力倡叙事以时事为转移,时言记事、史德、阙疑诸说,更有史识良难之叹。

”2MPI)对史德、史识的重视,成为刘知畿“实录”的新内涵。

春秋笔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写什么”,将某些内容“削”去,即“隐而不书”,“隐而不书并不是一味遮掩,也是一种臧否方式" ,或者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或者是“通过缺失不载这一方法,表达自己的不认可”。

二是“写什么”,包含“怎么写”和“为什么写”,《左传·成公十四年》所说的“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春秋五例”一直被认为是春秋笔法的精当概括,“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涉及“怎么写”的问题,“惩恶而劝善"涉及“为什么写”的问题。

论_春秋笔法_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_倪爱珍

论_春秋笔法_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的变迁_倪爱珍
不愿叙述的事件: 孔子修《春秋》,有些事情不 愿意叙述,或者不愿意按照事情的真相叙述,以更好 地达到其彰善瘅恶的修史目的。孔子不愿叙述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避讳,如《公羊传》所说: “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为贤者讳。”[7]( P177)《论语·子路篇》也有 此种说法: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 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8]( P192) 比如“夏,公追 戎于济西。不 言 其 来,讳 之 也”,“凡 诸 侯 会,公 不 与,不书,讳君恶也”。
第 44 卷第 2 期 2013 年 3 月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Vol. 44 No. 2 Mar. 2013
论“春秋笔法”的叙事策略 及其内涵的变迁
倪爱珍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言文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77)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春秋》是 中 国 第 一 部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编 年 体 史 书。海登·怀特在考察西方历史时说: “历史学家 们不一定必须以叙事形式来叙述有关实在世界的实 际情况,他们可能选择其他的、非叙事的、甚至反叙 事的再现模式,比如沉思录、剖析或摘要。”[2]( P2) 中 国的第一部史书就采取了叙事的形式,这应与中国 的史官文 化 密 切 相 关。 孔 子 修 订《春 秋 》的 笔 法 被 后人称为“《春 秋》笔 法”,也 有 称 之 为“书 法”“书 例”“义例”“义法”的。它不是孔子自己说出来的,
关键词:“春秋笔法”; 叙事策略; 不可叙述事件; 隐含的叙述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0448( 2013) 02 - 0128 - 06

现代文I篇:春秋笔法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泉州质检)

现代文I篇:春秋笔法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泉州质检)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7分)材料一:“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

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

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

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

“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

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结构安排等问题。

“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春秋》是鲁国的国史,也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编修。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其中包括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及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实际上是一部简明的春秋史。

前人对《春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春秋是否经由孔子笔削而成。

二、《春秋》中是否蕴涵了圣人精妙的微言大义。

这是研究《春秋》所避不开的两个问题,也是近现代学者争论的焦点。

可由于史料有限,也许永远难以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公论,观点的不同也只代表了对相同的史料的不同理解而已。

对此,本文认同大多数学者较为一般的看法,即,认为《春秋》确是孔子依据鲁国国史并参考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史编修而成的,虽然并非如绝大多数经学家所标榜的那样,《春秋》字字都包含了圣人的“微言大义”,但无疑孔子在修撰《春秋》时采取了一定的体例,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笔法,其中灌输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

关于“春秋笔法”,前人多有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揭示孔子“春秋笔法”的实质,以及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由于《春秋》记事简短,往往用一两句话或几个字记述一件史实并同时通过谴词造句以示褒贬,所以后世治《春秋》的学者都不遗余力地寻求其体例。

关于“书法”、“书例”之说,是东汉何休在其《春秋公羊注疏序》中首先提出来的。

何休的公羊学传自西汉武帝时代的胡毋子都,他认为春秋的条例在胡毋子都时早已被确定。

所谓“往者略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

”但何休并未对春秋书法作出归纳总结,真正对此作出系统的研究和概括的是西晋的杜预。

杜氏和何休分属不同的学派,可对此的态度却并无原则上的分别。

杜预坚信《左传》深得《春秋》大义,并从《左传》解经的文字中归纳出五十“凡”,谓之通例;通例之外,还有变例,如杜氏在《春秋序》中所说:“(《春秋》)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

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曾多次地引起过学者的重视。

早在春秋时期,“记叙”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春秋笔法不仅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对现今文学院校里叙事文学研究的探索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

首先,春秋笔法对当时文学的发展及影响最大。

在春秋时期,以《春秋》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中,春秋笔法的类型及表达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出来,影响了诸子百家的文学发展。

例如,《淮南子》中的“介之推”及“正韵”就是受春秋笔法的影响而来,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非常重要的两种文学形式。

其次,春秋笔法也影响着古代叙事文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早在春秋时期,叙事文学就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历史记录性表现,受到了春秋笔法的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学发展。

在笔法方面,叙事文学里也有了广泛的运用,春秋时期的文学家们发明了比较完善的文体,如叙事诗、绝句等,这些文体都受到了春秋笔法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风。

此外,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也表现在作家们的创作方式上。

春秋时期,作家们把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故事考证、筛选、归纳,运用春秋笔法的功劳,有效地提升了古代叙事文学的创作水平。

比如,《荆楚历史》中记载了荆楚历史上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而其中很多故事都是采用了春秋笔法的创作手法,描述准确而生动。

可以说,春秋笔法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甚大,从它的形成到发展,从作家的创作方式到文体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熔断作用。

因此,古代叙事文学的欣赏与研究也始终紧紧围绕着春秋笔法,而春秋笔法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学发展及文学历史研究的结果。

春秋笔法不仅在古代叙事文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今文学院校里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比如,知名的中国文学专家汪洱晰就曾在《汉语文学史》一书中深入地论述了古代叙事文学的形成以及春秋笔法的重要性,他的研究为探索古代叙事文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论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中的“春秋笔法”

论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中的“春秋笔法”

论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中的“春秋笔法”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是西汉诸子青于范晔当首所著的两部历史著作,其中有重要的介绍了“春秋笔法”的部分。

范晔是当时西汉诸子青所尊崇的重要人物,因此他对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春秋时期,古人们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而“春秋笔法”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春秋笔法”具有简明的特点,主要是以节奏和能够体现出文字的层次感来进行叙述。

用这种文字可以让文章变得更加富有节奏感,能使文章表达出更多的情感。

范晔认为,“春秋笔法”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节奏为主,二是加强文字的层次感,三是运用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思想。

”范晔在《后汉书》中的“帝后纪论”中,重点强调“春秋笔法”的重要性,以及阐述了上述三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一条原则,即节奏,是“春秋笔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范晔认为,文字的节奏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写作者的文学品位和技巧。

因此,文字的节奏要有助于文章的表达,而文字中的节奏又要反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为文章注入生命力。

第二条原则,注重文字的层次感,是“春秋笔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范晔认为,文字的层次感可以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并使文章具有极高的阅读性。

文字的层次感是一种强调文字的节奏,强调文篇构建上的严谨,从而使文章充满了力量,更有条理性。

第三条原则,运用意象和比喻,是“春秋笔法”中比较独特的特征。

范晔认为,意象和比喻的运用,可以把抽象的概念放进具体的生活当中,使文章变得生动而具有表现力。

因此,运用意象和比喻,有助于文章的阅读性,可以把文章当中的概念更加直观地让读者理解。

总之,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字表达手法,它为大家带来了很多语言美感。

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便是其中的典范,展现了春秋笔法的基本原则。

在当今时代,我们可以从范晔作品中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精髓,吸取教训,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我们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名词解释春秋笔法

名词解释春秋笔法

名词解释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形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流行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笔法是对战国时期文
学代表作《春秋》《左传》等文本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的总称。

春秋笔法的特点包括:
1. 简练明确:春秋笔法注重文字的简约明了,不做过多修饰,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凸显了时代的紧迫和冲突。

2. 事实陈述:春秋笔法追求客观真实,注重对事实的准确陈述,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纪录来表达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等问题的思考。

3. 以细节突出主题:春秋笔法善于利用具体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和情感,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细节,深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个人命运,以及时间、空间的变迁对人物造成的影响。

4. 对比方法:春秋笔法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对描写,来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这种对比手法常常具有鲜明的冲突和矛盾,以凸显主题。

5. 语言优雅:春秋笔法注重修辞技巧和语言的优雅,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春秋笔法的影响深远,不仅对后世史书编纂和定儒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文艺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笔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传统,成为后
世文人追求优雅和简洁的范本,对后世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敍事结构中的作用

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敍事结构中的作用

论“春秋笔法”在六大古典小说敍事结构中的作用
李洲良
【期刊名称】《中华文史论丛》
【年(卷),期】2010(0)1
【摘要】“春秋笔法”是中国小说叙事学的基本特徵。

这不仅表现在小说叙述者、叙事视角层面,小说修辞技巧层面,更表现在小说叙事结构层面。

本文旨在从小说叙事结构层面探讨作家在小说整体构思上如何通过“笔则笔、削则削”寄寓褒贬之义,即探讨“春秋笔法”在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作用。

从六大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特徵看,大致可分为“缀段式”和“网状式”两种,但都以“纪传式”为基础。

这一结构特色使作家能更加自觉地运用“春秋笔法”寄寓褒贬之义。

【总页数】39页(P169-207)
【作者】李洲良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1
【相关文献】
1."春秋笔法"对古典小说审美接受的影响 [J], 陈才训
2.敍事與嘲調:宋元說話伎藝的兩脈 [J], 徐大軍
3.北宋仁、徽兩朝的“太平敍事”與宋人文化記憶 [J], 夏麗麗
4.杜甫詩史、敍事傳統與《春秋》書法 [J], 張高評
5.從《漢書·藝文志》、《文心雕龍》看中國文學之抒情與敍事兩大傳統之關係 [J], 汪春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孔子《春秋》笔法

论孔子《春秋》笔法

论孔子《春秋》笔法
王春淑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7)003
【摘要】《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

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思想完美统一为根本准则的笔法。

【总页数】13页(P76-88)
【作者】王春淑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成都,61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62
【相关文献】
1.论司马迁对孔子撰史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以“春秋笔法”与“书法不隐”为中心[J], 李波;赵丽
2."《春秋》五例"、《春秋》笔法作为诗评话语——论《春秋》笔法与中国诗学话语的会通 [J], 张金梅
3.孔子修《春秋》之"笔法"变革考论 [J], 孙董霞
4.《春秋》之孔子“春秋笔法”简析(上) [J], 李冠龙
5.《春秋》之孔子“春秋笔法”简析(下) [J], 李冠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基于《公羊传》的分析

论“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基于《公羊传》的分析

论“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基于《公羊传》的分析邓军【摘要】文章从修辞学角度对“春秋书法”进行解码,认为“春秋书法”是对上古社会政治伦理规范的一种修辞学阐释,体现了微婉显隐的修辞原则与丰富高超的修辞技巧:注重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注重句子的调整,如移位、分合、省略;注重辞格的运用,如避讳、比喻、反语、借代、统称、增字、转类等.不仅具有表达准确、生动形象的一般修辞功能,更具有寄寓微旨、惩恶劝善的特殊修辞功能,体现了审美价值与社会功利价值的高度统一.【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24)004【总页数】6页(P119-124)【关键词】春秋书法;《公羊传》;修辞技巧【作者】邓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H109.2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寓其拨乱之志,形成“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的“春秋书法”。

《公羊传》对“春秋书法”进行了寻绎,归纳总结出“即位、婚姻、郊庙、朝聘”等诸多书法“凡例”,蕴涵着丰富的修辞内容。

周振甫明确把“春秋书法”当作我国修辞学开创时期的特点。

*周振甫:《春秋书法》(上、下),载《新闻业务》,1961年第10、11期。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春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

……《公羊》、《梁》两传阐明《春秋》美刺‘微词’,实吾国修词学最古之发凡起例。

”*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967-968页。

遗憾的是,它在修辞学史上的价值未被学术界充分认识和揭示。

本文试图通过解剖《公羊传》,主要从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句式的调整、辞格三方面对“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作进一步探讨,为修辞学的研究提供“原料”。

一、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1. 同义词语的选用(1) 实词选用我国古代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有相当精细的划分,从而产生不同的称谓和用法。

浅谈“春秋笔法”

浅谈“春秋笔法”

浅谈“春秋笔法”作者:周静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1期摘要:“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特定称谓、某些字眼和材料的筛选来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包括直书和曲笔两种。

直书包括尊重历史真实,合乎当时的伦理道德礼法两个方面。

直书现象虽屡遭君主专制的摧残,但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是一种正直敢言、不避强御的实录精神。

关键词:春秋笔法;直书;史实;礼法《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能让学生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感受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领略先贤哲人的风采。

本册书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春秋笔法”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

那么,什么是“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是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有时一字暗含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特定称谓、材料的筛选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看法。

如:《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一事的记载,就集中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特点。

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

如此,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褒贬就都表现出来了。

再如,同样是杀人,又有“杀、弑、诛、戮”等不同字眼:“杀”可指杀有罪之人,也可指无罪之人;“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一般指下杀上;“诛”主要用于杀有罪,杀不仁者,可以下杀上,也可以是上杀下;“戮”的对象可以是有罪之人、不仁之人,也可以是无罪之人。

简单的言语就透露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评判。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春秋笔法”指源自春秋经的寓褒贬评判于曲折文笔之中的写作手法,现泛指寓褒贬评判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其意义大概是指微言大义,具体地说是表达委婉而规矩,而背后的立场、褒贬却十分鲜明。

也可以说是话不好好说、话不直接说、正话反着说、反话正着说,等等。

例如:(1)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

(鲁迅《反对“含泪”的批评家》)(2)这些陈述完全回避了被告方关于作案情节的质疑,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了“春秋笔法”。

虽然算不上“失实”,但是与非的界限却变得模糊起来。

(千龙新闻网《“枪下留人”案判决书是否用了“春秋笔法”》)(3)方鸿渐羞愧得无地自容……便痛骂《沪报》一顿,把干丈人和假博士的来由用春秋笔法叙述一下,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

(钱钟书《围城》)(4)朱锋:这一动作看起来不大,但是一种“春秋笔法”,在国民心理上,为未来日本可能的“拥核”选择打“预防针”。

(《南方周末》郭力《中国,如何不陷入“东亚核竞赛”泥沼》)例(1)的“春秋笔法”就是指微言大义。

例(2)在陕西高院因被质疑重新审理某个案件后维持原判而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说法之后,作者使用了加引号的“春秋笔法”,此处,“春秋笔法”已经仅仅被概括抽象为“不明言”、“模糊”和“隐讳”。

同样,例(3)中的“春秋笔法”意为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语焉不详”,“一带而过”。

例(4)访谈对象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将日本政府把“即便是核武器,我们认识到,只要限制在这一程度内,拥有它们并不必然违反宪法”写入以内阁名义公布的正式文件中的这一“做法”称为“春秋笔法”,更是剥离掉“春秋笔法”原义中指某种写作手法的含义,直接运用为指称别有用意的某种行为。

语言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历史的研究或语言现状的理解,都必须紧密结合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历史背景加以论析。

“春秋笔法”与儒家经典著作《春秋》有着密切关系。

《红楼梦》叙事艺术中的春秋笔法

《红楼梦》叙事艺术中的春秋笔法

《红楼梦》叙事艺术中的春秋笔法作者:孙晓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5期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史官文化传承的国度,由史而文的转变之路中国人走了几千年,中国叙事文学的产生来自于史官文化的土壤,与史传文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可以说史传孕育并滋养了中国古典小说。

在这些史传文学作品中,对我国古典小说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莫过于《春秋》,其“春秋笔法”也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学传统,而《红楼梦》集我国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之大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其在创作上使用“春秋笔法”也是必然的,主要表现在:直书其事、婉而成章,叙述视角的转变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传春秋叙述手法中国小说的发源与西方不同,西方叙事文学是在古希腊神话的基础上,经过荷马史诗,三大悲剧家的传播创造,进而演变成相当成熟的叙事文学作品,再由史诗先后演化出传奇、小说。

因此,西方小说的基本发展线索是:神话—史诗—传奇—小说。

而中国小说不但缺少史诗这一环节,就连神话的记载都少之又少,中国神话传说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专门的集录和著书,仅散见于子书古籍中,其中以《山海经》收录的最多。

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在西方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生活的年代,在中国是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虽然处在“百家争鸣”的年代,但是儒家文化已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孔子等儒家文化代表在当时要求不语“怪”、“力”、“乱”、“神”,对于中国远古神话的发展来说,这是毁灭性打击,但却恰恰带来了了史传文学的繁荣。

章学诚指出:“史之大原,本乎《春秋》。

”自孔子修《春秋》始,中国有了真正意义的“史学”,中国古代小说在文体生成上与史传存在不解之缘,被视为“史之流别”或“史之余”。

因此不论是在叙事精神还是在叙事手法上都与《春秋》存在谱系上的渊源关系,《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最高峰,它的产生不可能摆脱这一叙事传统,本文将就“春秋笔法”对《红楼梦》叙事手法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直书其事的叙事原则小说作为叙事文学之一,与史书编撰一样,首先面临高压专制的政治文化背景。

《春秋》笔法:句义成分关联与限定成分增添示褒贬

《春秋》笔法:句义成分关联与限定成分增添示褒贬

《春秋》笔法:句义成分关联与限定成分增添示褒贬
池昌海
【期刊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2
【摘要】《春秋》经文均以标题式单句行文,作者充分利用句子层面的潜在能力在组句表意的同时,蕴含了丰富复杂的言外之意。

本文集中描写了其中的"句义成分与称谓变化关联"和"限定成分增添"两种手段,以数据统计和比对的方式系统地展现了"《春秋》笔法"典型的规则性表现。

【总页数】9页(P19-27)
【关键词】《春秋》;笔法;句义;成份
【作者】池昌海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3
【相关文献】
1."《春秋》五例"与"隐义以藏用": "《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话语的会通 [J], 张金梅
2.从成分分析法到层次成分分析法──兼谈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的析句方法 [J], 何洪峰;
3.新疆南天山阿沙哇义金矿床的成因与找矿启示:来自流体和硫化物成分的限定 [J],
陈博;侯泉林;冯宏业;郭虎;许英霞
4.春秋笔法见褒贬,微言大义显深度——论文言文教学中进入文本的路径 [J], 宋小萍
5.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地壳成分和环境及其演化的最新进展: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方法和现状 [J], 陈衍景;杨忠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记春秋笔法

史记春秋笔法

史记春秋笔法
《史记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由宋代文学家刘秋仲编撰而成。

它是对史记和春秋三传中各种笔法的总结和分析,对后世的历史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史记春秋笔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史记笔法:强调立传的对象是重要历史人物,强调以事实为主,叙述内容详实准确,重视主观性的描写和分析。

2. 春秋笔法:强调以年代为序,以国家为单位,以政治事件为主线,注重道义和伦理的探讨,强调同时代人物的对比和对立。

3. 文学修辞:包括比喻、夸张、对偶、铺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丰富文辞的表达,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4.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品质、言行等多方面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5. 叙述方法:包括插叙、倒叙、悬念等多种叙述方式的运用,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有趣。

《史记春秋笔法》以其独特的观点和丰富的内容为后世历史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它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_春秋笔法_进行修辞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研究方法.kdh

对_春秋笔法_进行修辞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研究方法.kdh

[文献编码]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12.04.032[收稿日期]2011-12-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ZW005)[作者简介]肖锋(1976-),男,四川邻水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

对“春秋笔法”进行修辞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研究方法肖锋(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摘要]对“春秋笔法”进行修辞研究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包含文本分析法、语言修辞分析法、历史考据法、综合分析法、属辞比事法五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春秋笔法文本分析法语言修辞分析法历史考据法综合分析法属辞比事法[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2)04-0137-04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张高评在《〈春秋经〉传研究选题举例》一文中列举了144则《春秋》经传研究的选题[1],其大抵为目前《春秋》经传研究尚未涉及或尚待深入开掘的领域。

通过张高评所列选题可以看出,就“春秋笔法”的研究而言,在全部144则举例中就有15项是“春秋笔法”的研究,约占了总数的十分之一多,它们分别是《春秋》书法与修辞学、《春秋》书法与诗学话语、《春秋》书法与比兴之旨、《春秋》书法与语言诠释学、司马迁《史记》与《春秋》书法、《春秋》书法与文学评论、“赵盾弑其君”书法研究、《春秋》书法与叙事学、史家笔法与《春秋》书法、《春秋》书法与语法学、《左传》叙事与《春秋》书法、《左传》书法与桐城义法、《公羊》义例与《春秋》书法、《公羊传》属辞与《春秋》书法、《春秋》书法与《谷梁》学等。

但实际上从“春秋笔法”所涉及的诸多范围而言,对义例、义法、属辞比事、直书曲笔等的研究都属于“春秋笔法”研究。

同时,跨学科研究是“春秋笔法”研究未来的学术趋势和走向,这些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春秋》及三传研究的热点。

修辞是通过修饰或调整适用文辞来达到其特殊语言表达效果,而“春秋笔法”十分注重文辞字句的使用,其指向性目的明确,即它是孔子展现和寄托自己正名主义和政治理想的载体,那么就同修辞之间有了相通之处,于是对“春秋笔法”进行修辞研究遂取得学理上的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不愿叙述事件,作者叙述的另一种重要方 式是曲笔,即委婉曲折的叙述。它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叙述时故意省略某些信息,进行不充分报 道。比如僖公十九年“梁亡”所指涉的事件是“秦灭 梁”。之所以省略了 主 语“秦 ”,春 秋 三 传 的 解 释 是 相同的,即意指梁是自取灭亡。曲笔叙述是为了贬 斥梁伯沉湎酒色、治国无方、众叛亲离的恶劣行径。 “参会不地 ”,就 是 说 参 加 会 盟 而 不 记 会 盟 地 点,传 达的深层含义是此次会盟未能成功。文公十八年的 “冬,十月,子 足 ”与 庄 公 三 十 二 年 的“冬,十 月,乙 未,子般卒 ”,同 是 记 载 国 君 之 死,前 者 为 何 省 却 了 日期? 董仲舒解释为: “子赤杀,弗忍书日,痛其祸 也; 子般杀,而书乙未杀其恩也。”[10]( P11) 这是从情感 的角度来解释的。
《春秋》是 中 国 第 一 部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编 年 体 史 书。海登·怀特在考察西方历史时说: “历史学家 们不一定必须以叙事形式来叙述有关实在世界的实 际情况,他们可能选择其他的、非叙事的、甚至反叙 事的再现模式,比如沉思录、剖析或摘要。”[2]( P2) 中 国的第一部史书就采取了叙事的形式,这应与中国 的史官文 化 密 切 相 关。 孔 子 修 订《春 秋 》的 笔 法 被 后人称为“《春 秋》笔 法”,也 有 称 之 为“书 法”“书 例”“义例”“义法”的。它不是孔子自己说出来的,
沃霍尔认为,尽管那些“不可叙述事件”在叙事 中有时干脆不着一字,但“不可叙述事件”并不总是 导致文本上的无声,或导致迈尔·斯滕伯格所谓的 “空白”或“空隙”,它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得到表 述并产生重要意义[3]( P244) 。她的这一研究成果对于 重新认识“春秋笔法”的叙事策略有重要启示。
《春秋》只用了 18 000 余字来叙述 242 年的漫 长历史。字数如此之少,意义却非常之大,也即孟子 所说的: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4]( P155) 所 以,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决定了孔子 在撰《春秋》时,对于事件的选择和叙述必然是慎之 又慎的。比 如 哪 些 属 于 可 叙 述 事 件、哪 些 属 于“不 可叙述事件”、“不可叙述事件”应如何叙述才能达 到为撰史目的服务,孔子慎之又慎。
不必叙述的事件: 日常小事及小人物的事件。 这是史书记事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古代,书写条件 极为落后,史官不可能花费高昂的书写代价去记录 日常生活中的小 人 小 事。 《春 秋 》所 记 之 事,“据 元 朝人陈则通《春秋提纲》和卫聚贤先生的计算,其中 ‘侵伐’272 例,‘朝聘’154 例,‘会盟’198 例,‘杂 事’217 例”[5]( P22) 。侵伐、朝聘、会盟是大事,自不必 说,即使是所谓的“杂例”,其 实 也 都 是 国 之 大 事。 “杂例”下 所 涉 事 件 包 括 鲁 婚 姻 例、鲁 蒐 狩 例、鲁 祭 祀例、鲁禘例、鲁雩例、鲁土田例、鲁城筑例、鲁宫室 僭侈例、鲁宫室灾变等。《春秋》不记载小事,从《左 传》的相关叙述中也可以 窥 见 一 斑,比 如: “秋,有 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
关键词:“春秋笔法”; 叙事策略; 不可叙述事件; 隐含的叙述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0448( 2013) 02 - 0128 - 06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中国 的 史 官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史 贵 于 文 ”观 念 的产生,使中国人的叙事能力首先在修史行为中得 到锻炼和成熟。先秦时期的史家之文,也即通常所 说的史传,既不独属于史,也不独属于文,而是史与 文共处的母体。米歇尔·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一 文中说: “作为‘话语实践的拓荒者’,其作者的独特 贡献在于,他们不仅生产自己的作品,而且生产构成 其他文本的可能性和规则。”[1]( P193) 史传处于中国叙 事史的拓荒阶段,生产了文学叙事的可能性和规则, 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源头。
不愿叙述的事件: 孔子修《春秋》,有些事情不 愿意叙述,或者不愿意按照事原因是避讳,如《公羊传》所说: “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为贤者讳。”[7]( P177)《论语·子路篇》也有 此种说法: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 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8]( P192) 比如“夏,公追 戎于济西。不 言 其 来,讳 之 也”,“凡 诸 侯 会,公 不 与,不书,讳君恶也”。
而是后人 解 读《春 秋 》时 总 结 出 来 的。 现 行 的 普 遍 用法是将“《春秋》笔法”写作“春秋笔法”。它一方 面指“孔子修订《春秋》的笔法”这个本义,另一方面 又有引申义,即指一种文章写法,大意是在客观叙述 中蕴含褒贬。历代学者从经学、史学、文学等不同角 度对“春秋 笔 法 ”不 断 地 进 行 阐 释、发 挥,使 之 深 刻 地影响了 中 国 思 想 文 化 的 众 多 领 域。 “春 秋 笔 法 ” 包含丰富的叙事学内容,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 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
不应叙述的事件: 史官记事,哪些应记、哪些不
应记,有很多规矩。杜预从《左传》中总结的“五十 凡”中有 一 些 就 涉 及 鲁 史 记 事 的 原 则。 他 将“五 十 凡”称为“正例”或“旧例”,认为正例是周公旦在西 周初年制定的。鲁国是周公后裔。鲁国人在修国史 《鲁春秋》中进行了继承。将《左传》中不用“凡”而 用“书”“书 曰”“不 书”“先 书”“故 书”“不 言”“不 称”等七种 方 式 来 解 释 经 义 的,称 为“变 例 ”或“新 例”,认为 变 例 是 孔 子 在 修 订《鲁 春 秋 》时 的 发 明。 关于杜预 的 观 点,也 有 异 议。 比 如 宋 刘 敞 在《春 秋 权衡》中 认 为,《左 传》中 的 所 谓“凡”,一 般 来 说, “皆史书之旧章”,但有一些也未必,“《左氏》凡例亦 不必皆史书之旧也,乃丘明推己意解经为凡耳”[6]。 且不管这些异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史书记 事,有一些 事 件 按 照 修 史 常 规 是 不 应 被 叙 述 的,比 如: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 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那么,孔子 是 怎 样 利 用 以 上 这 些“不 可 叙 述 事 件”来建构《春 秋 》的 叙 事 策 略,以 达 到 其“彰 善 瘅 恶,树之风声”的修史宗旨呢?
第一,不必叙述事件、不应叙述事件构成了《春 秋》事件选择上隐含的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 即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叙述了,就会在 显性文本中制造矛盾,而这矛盾之处就成为蕴含丰 富意旨之处。庄公二十三年记“秋,丹桓宫楹”。桓 公把宫殿里的柱子漆成红色,这显然是小事,属于不 必叙述的事 件,但《春 秋 》却 叙 述 了,这 就 意 味 着 其 别有用心了。《公羊传》《榖梁传》都认为叙述它是 为了谴责桓公违反了周礼的规定。昭公五年记“莒 牟夷以牟 娄 及 防 兹 来 奔 ”。 牟 夷 名 位 低 微,按 理 是 不能书之于简册的,其所行之事属于不必叙述之事, 作者为什么叙述呢? 三传都认为是重视土地、尊重 土地的原因。孔子记载这件事,就是要对这种把自 己国家的土地献给鲁国作为见面礼的叛国行径予以 贬斥,以达到史书惩恶劝善的目的。
摘 要:“春秋笔法”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叙事影响深远。它通过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巧妙 叙述来传达春秋大义。“不可叙述事件”分为不必叙述的事件、不应叙述的事件和不愿叙述的事件。“春秋笔法” 的具体叙事策略为: 第一,不必叙述、不应叙述的事件构成事件选择上的隐含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在显性 文本中制造了矛盾,而这矛盾之处就成为蕴含意旨之处; 第二,对于不愿叙述的事件,采取的叙述方式是削去和曲 笔两种,后者又分为故意省略信息进行不充分报道和故意歪曲信息进行误报两类。“春秋笔法”的本质可概括为叙 述之外有叙述,也即“隐含的叙述”。明清小说评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泛使用“春秋笔法”的,具体内涵包括: 隐 含的叙述比外显的叙述更丰富; 隐含的叙述否定外显的叙述。
现借鉴沃霍 尔 提 出 的“不 可 叙 述 事 件 ”的 分 类 标准,以《左传》为参照文本,将《春秋》中的“不可叙 述事件”分 成 不 必 叙 述 的 事 件、不 应 叙 述 的 事 件 和 不愿叙述的事件三类。沃霍尔提出的第二类“不可 叙述的事件”,即“因为不能用言语表达而不能讲述 者”,在《春秋》中没有涉及,故略去。
第二,不愿叙述的事件,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呢?
·130·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年
是如何利用它来传达春秋大义的呢? 首先是削去, 留下空白。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即说: “至于为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 子受《春秋》,孔子曰: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 丘者亦以《春秋》。’”[9]( P1 944) 比如,鲁国国君登基即 位之事应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作为史书,按理是一定 要记载的。但鲁国的隐、庄、闵、僖、定五公即位却没 有记载。根据《左传》,前四公即位不记载的原因依 次为: “不书即位,摄也”; “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不书即位,乱故也”; “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 复入,不 书,讳 之 也。 讳 国 恶,礼 也 ”。 作 者 不 愿 叙 述这些事件,把 它 们 省 去,表 达 了 为 君 王 避 讳 的 目 的。当然,这 也 仅 仅 是《左 传》的 一 家 之 言。对 于 《春秋》为什么不书君主即位,而只书“元年春王正 月”,不 同 人 会 有 不 同 的 阐 释,赋 予 其 不 同 的“大 义”。比 如 关 于 隐 公“元 年 春 王 正 月 ”的 阐 释,《左 传》认为隐公是 摄 政,所 以 不 书。 《榖 梁 传 》对 此 没 有解释,只 说 书“正 月”是 表 示 这 是 一 年 的 开 端。 《公羊传》则从“元年春王正月”六个字中,得出了著 名的“大一统”之义。董仲舒则又在《公羊传》解释 的基础上继续引申,寻找它的所指。他认为,“王正 月”之“王”是指文王,由此而推出“王者必改正朔, 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和“王者受命而王”等 经义,再由此出发而建构起了“大一统”“君权天授” 的学说,并 向 汉 武 帝 进 言,最 终 获 得 了“罢 黜 百 家, 独尊儒术 ”的 巨 大 成 功。 由 此 可 见,不 愿 叙 述 的 事 件削去后留 下 的 空 白,往 往 是 后 人 从 中 挖 掘“春 秋 大义”的关键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