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验室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温烘箱、冰箱、水浴锅、高压灭菌锅、蒸馏水器、电炉、培养皿、细菌培养药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搅拌器、离心机、妊娠仪等“酶标仪”
企业实验室目标
1、功能
预期实现以下6个功能:
●
疫病的诊断:
特点在于可诊断无法用临床手段检测的以下疫病:
非典型病例;
寄生虫病;
营养代谢病。
对于养殖达到一定水平的,不可能发生急性、烈性传染病(蓝耳病是由于以前没有爆发又没有免疫的结果)。所以检测并不过于追求速度(这也是不做分子生物
学试验的原因)。
●
疫病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数据库建立:
建立本场疫病数据库,在积累足够资料后根据流行病学规律,
分析:
存在哪些病(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作分子生物学试验)
是否有传染病爆发的危险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是疫苗毒还是野毒感染
是零星发生还是有爆发可能
是潜伏、爆发还是预后
●
免疫程序评价和制定、分析:
峰值为多高
半衰期为多少
抗体还可以保护多长时间
如果要免疫,什么时机免疫合理
如果免疫后测定的,则评估免疫是否成功
通过免疫前后特定时间段抗体效价的分析,根据免疫学规律做免疫程序评价和制
定。
●
药物的鉴定和科学使用:
单纯的药敏试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忽略许多东西,例如药厂实际考虑、体内过程,在现阶段的很多药敏实验实际是失败的。
●
设计实验
这有科研的因素在内,在印象中科研就是烧钱。可是如果做好设计,控制成本。实验也可以创造效益。体现在以下项目中:
相关性实验:例如测定,一些药物真的可以有疗效吗?例如,某药物增强免疫效果,如果不是像科研实验考虑诸多因素,而只是考虑实用指标,完全可以是有利
可图的。
组方实验:最好不要用发病动物去实验药效,是非常奢侈的。
有效性判定:一些似乎很“先进的”的药物,真的有效吗?例如干扰素、转移因子、转染蛋白,理念很先进,我们也要尝试新东西,可是它们真的有效吗?
如果努力发掘,这方面的东西一定会有很多的。试验不一定要检测方法先
进,科学的设计才最重要。
●
其它发展需求:
例如,配合畜牧学相关实验。像测定某营养因子的影响。
例如,可能的话,制定一揽子疫病控制计划或者说是经营顾问。
等等,随着实践的深入一定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2、企业实验室的目的和日常工作
目的:
●
解决疫病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实验室工作本身具有的严谨性,如果和生产结合则使解决现在生产技术服务中的许多
困惑成为可能。
●
提高生产效益(使实验室具备可评价性)
如果没有压力也就不会有动力。
工作思路:
●
把科学试验的严谨态度引入技术服务中
●
使实验室和生产结合,发挥作用
●
做企业实验室而不仅是实验室。(见原因4、5、6)
日常工作内容:
表1
日常工作内容
实验室所起的作用:
●
提供一个起点:给予信心和提示科学的解决问题
●
用标准化试验方法测定出数据,让数据说话。(也可能包括生产数据)。
实验室思路
1、现实的困惑
在生产和实际技术服务工作中,现阶段遇见许多困扰。
在诊断方面:
急性死亡而没有典型病理变化的病例如何诊断?
只引起流产,我们真的可以从胎衣和流产胎儿看出是什么病引起的吗?
只引起拉稀或则消化不良的病,我们可以通过粪便形状或者肠道变化来判定是什么病吗?
两种病的病变几乎一样,比如新城疫和禽流感,如何判断?
没有病理变化和死亡、无症状、只是引起生产效益降低的隐形发病,如何判断发病与否?
只是根据个别死亡病例解剖结果的判断,可以多大程度上代表大群的真实情况?在免疫上面:
如何确定要免疫那些病,不免疫哪些?
如何知道免疫已经产生了效果,是否足以保护疫病的侵袭?
如何知道它还可以保护多久?
是否一种病免疫影响了另外一种的免疫?
是否免疫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失败了?这些因素又是什么?在技术服务时我们会给别人分析,但是我们却不能说服自己,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敢确定,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新”流行病方面:
如果一种“新”的病在慢慢的发生,我们如何知道?
这种情况发生于以下情况:
●
一种全新的病,开始流行。直到开始爆发以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大群中存在这种病。例子就是刚过去不久的蓝耳病。
●
一种老病发生基因变异,毒力增强,或则获得了新的感染力。或则由于有抵抗的老动物淘汰。例子有禽流感和口蹄疫等,这些病有一定的长周期性。
这样养殖中,我们知道我们必然要被袭击,可不是道被什么、在什么时候,十分被动。由于这些“新”病没有得到免疫,所以一般情况下,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用药方面:
在用药方面,我们时时刻刻被养殖户的看似有理、实际上很错误的“试验”思路困扰:
比如同时用药,A药用了就好,B药不行,结论就是A优于B。
或者先用A药,死亡厉害,换了B药就不死亡了,则B药好。
上次这个症状用了B药治疗好的,这次就要用B药,结果不行则是药厂管理不好了、开始造假药了。
B药如果一直用着就可以维持,死亡不是很厉害,一停就不行则这个药还可以。那些新药,比如干扰素、转移因子、转染蛋白,是不是要在我们发病的动物身上试验出疗效?
如果用A药不行,是否意味着这个药物就真的不好?
用B药动物好了,就意味它是好药?
药敏效果好就是好药?
实验室方面:
现在追求严谨的科研(或者说实验室)被看成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困扰的疫病控制的救星。
可是在实验室诊断中我们会遇见更多的困惑,几乎威胁到实验室的存在,实验室似乎成为病急了才会拜的神,出现了好些闲置的实验室(主要是细菌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很迷茫:
送来的几个死猪(鸡)代表的了全群情况吗?
按照我们的诊断,开的药到底治好了没有啊?
因为,一般试验人员对于生产很陌生,而且也没有追踪结果的动力,看上去很好,结果如何,只有用了的人自己心里有数,导致了试验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