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白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桑植白族的历史文化变迁

摘要:湖南桑植地区是我国白族的第二大聚居地区。这支白族自宋末元初迁入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与周边诸民族的长期相处与交流过程中,桑植白族逐渐形成了与大理白族相异,而与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等相融的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本论文从民族语言、服饰、民居、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桑植白族文化发生的巨大变迁,揭示出其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独立性,排他性、开放性等特点,进而阐释出造成其历史文化变迁的原因。

关键词:桑植白族;历史文化变迁;变迁特点;变迁因素Sangzhi prefecture which immigrated into Hunan about 700 years ago is the second biggest area of Bai nationality in China.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neighbour minorities such as Tujia minority and Miao minority in Hunan, it gradually has developed its own distinct culture which has a common with its neibour minorities, but is different from the Bai minority in Yunnan province.This paper will through analyzing Language, clothing, dwellings, religion, folk custom and its like to know the large changing of the culture of Sangzhi Bai nationality and Reveal the independence of its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exclusive and openness and then explain the reasons of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一、桑植白族的族源

桑植为县以前可以追溯到“唐虞时期”,“在宋元明则外半县属慈利而内半县属土司”[1]13,即宋朝时桑植属于慈利县域,以桑树垭为分界线:以北称内半县,是土司辖地;以南称外半县,设有安福寨。元朝时,内半县仍属土司管,并且又分上桑植、下桑植宣慰司,隶属于新添葛蛮安抚司(今贵定)。明朝时,1371年设安福守御千户所,属于岳州府澧州慈利县九溪卫所巡司,由安福所督管。到了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因为改土归流,所以设了安福县,1735年就改称桑植县,隶属辰沅永靖道永顺府(今湖南省沅陵县以南的沅江流域)。湖南桑植县后来成为了白族的一个较大的散杂居聚居地。

关于桑植白族的族源,大部分研究桑植白族的学者认为是来自云南大理。我们可以从史料记载和这支白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感清晰地了解其来源。“县民最杂糅,由慈利拨归者曰民籍,旧土司治者曰土籍,旧卫所辖者曰军籍,苗曰苗籍,自外县迁来者曰客籍。”[1]34这里的“民籍”就是指白族[2]72。民家人又称白族人。这支白族是由慈利拨归的,而清代又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所以这支白族不是本地的民族,而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那这支白族是如何到达桑植的呢?据史料记载,“1258年,随兀良合台攻南宋的爨僰军中一部分流落于长江流域,今湖南桑植县九万余白族人即为当年爨僰军后裔。”[3]261(爨僰:统治云南东部地区的为爨氏家族,晋宋至

隋唐时,爨氏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元代分为黑爨和白爨,一般称“白人”为“僰人”。)据史料记载,宋末元初时,蒙古为完成统一大业,蒙哥下令攻打南宋。灭掉大理国后,仍让大理王段氏做先导,兀良合台镇守云南。“宪宗(蒙哥)遣使谕旨,约明年正月会军长沙”[4]2981又因“其地炎瘴,军士皆病”[4]2981 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兀良合台就在云南招募了一支两万多人的“爨僰军”(亦称为“寸白军”),“乃率四王、骑兵三千、蛮僰万人,破横山寨,辟老苍关,徇宋内地”[4]2981。经过一年多的艰难作战,1259年兀良合台与忽必烈部在鄂州(今湖北武汉)会师。不久,得知蒙哥汗战死的消息,于是忽必烈回上都继承蒙古大汗位。因内部矛盾(作为蒙哥汗时的重臣,《忽必烈对其是“疑而忌之”,待兀良合台北上后即解除了他的兵权。),“夏明,兀良合台至上都”[4]2982不再被重用。1261年,“爨僰军”被迫遣散,大部分“爨僰军”在大理王段兴智的叔父段福的率领下回到了云南大理,少部分则流落在长江流域。有学者认为这支流落在长江流域的“爨僰军”,“作为元朝归附军成为酉水千户所的军户,戍守卫所而落户桑植”。[5]45而游俊、李汉林的《湖南少数民族史》中根据《谷氏族谱》记载,则认为爨僰军”被迫遣散时,谷、王、钟等一同流落在江西。后来他们想试图返回大理,“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来到乌坪、狐狸溪、麦地坪一带,见山川锦绣,民俗淳朴,乐其风土,结庐归耕”,成为今天湖南省境内桑植白族的主体。他们“插草为标,指手为界”,于是有了“谷家鏨子岩,王家覆锅岩,钟家狮子岩,熊家鱼儿岩”之说。虽然各学者对谷、王、钟等落户于桑植的原因有不

同的看法,但是它们都认同桑植白族的族源来自云南大理。从桑植白族信奉的三元教的拜祖词“一拜祖先来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家住云南喜洲睑,苍山脚下有家园,大宋义士人皆晓,天山逸民历代传。”也可以证其来自大理,因为拜祖词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是拜祖词中出现的地名可以在大理找得到。对于桑植白族来自云南,已经确认了,这也是从桑植白族的强烈的民族自我认同感,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性出发,才使确认得到有力的支持。

二、桑植白族文化变迁的表现

在桑植聚居着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各个方面不断的进行交流,各民族之间表现的共性逐渐增多,白族不断地与周边文化进行双向交流和融合,这是白族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白族文化也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的留下其变迁的足迹。

1、语言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俗称“白语”,但白族先民在保留和发展自己母语的基础上习惯用汉字来标记白语,此即“白文”,俗称“汉字白读。”“白语中的古今汉语借词约占总数的60%-70%”。[6]64-65大多数人认为白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历史上留有白族先民用白文来书写的史籍、碑刻铭文等,如“白文史籍有成书于元代的《古通记》和《玄峰年运志》等;白文石刻碑现存有9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