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笔人物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工笔人物创作

[摘要]:漫长的创作过程是不断探寻和创造的心理过程,当我们真正融入生活,去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时,慢慢地就会在发现生活中的美,正是那种微妙的不可捉摸的生活之美打动着创作者,使创作者有一种强烈的绘画表现的冲动工笔人物创作由人体写生开

始的,人体的对比和协调呈现出丰富的曲线变化,由此产生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没有任何造物能和人体相比。这能触发创作灵感的源头。

[关键词]:工笔人物创作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表达艺术创作者的情感,在这一规律中,传统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它们为了感动心灵美的目的,相辅相成地贯穿在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整个过程中。

创作首先是起铅笔稿。起稿之前,首先对所画对象进行了一番剖析,体会对象传达的第一感觉。把所看到及所想的用概括的线条画几个小构图,把所画对象的位置、大小、左右高低、线条的疏密分布及纵横关系,用几种不同的形式勾画一下,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其一,依此来起铅笔稿。起稿第一步从整体入手,用概括的线条把人物的动态、比例位置确定下来,注意各部位的倾向性及关系,把每个局部当成一个整体,注意它们的外形,把每个具体形相互比较,以确定其正确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接下来是局部深入刻画,因为工笔画较意笔画要严谨,对形和线的要求很高,关键部位如有一线之差就会感到不舒服。

起稿后,把熟宣纸蒙在底稿上开始过稿(勾线)。线是一种主观表现语言符号,用线要经过内心的筛选重组。在工笔人物画中线必须区分界形的功能,离开了对人物形态的勾通就失去了线在工笔人物画中存在的作用。在工笔人物画中的线界形时,形是被当形式规定的线来界定的,同时线不但包含各形状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切意的内容。线的虚实结合,各有相生,对应相补。表现在画面上的线(实)和画面上的空白(虚)相辅相成。画面的空白虚中有物,是通过画处的联想而得之的一种心理暗示。线的虚实相生相变,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一种哲理。工笔人物画中线条的应用取决于作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在用笔描绘中应与由感性认识生发的意象情绪密切结合起来。

过稿先用铅笔淡淡描出,用铅笔描可以修改完善底稿,再用毛笔勾线。勾线的方法其关键在“起笔”“行笔”“收笔”,起笔逆入(有逆的意识即可)中锋运行(笔尖在线条的中间),收笔有回势,力量要均匀,不能虎头蛇尾。侧锋可体现性情和韵致,全是中锋则缺少神韵变化,全是侧锋则扁软淡薄,要中侧锋并用。人体与的用墨面部最淡,用笔也要柔和,头发墨色较浓,从发髻线至发梢精心描绘每一根头发。在上色前先用不同的墨渲染。墨染很重要,颜色要靠墨来生发,是国画的特点。但不能染够更不能染过。染墨强调层次感和韵味。

在染过墨的地方继续用颜色渲染。涂色时所用颜色调得要多些,以防涂染到一半颜色不够用了,结果重新再调,色彩就很难衔接上。

毛笔蘸色要饱满,一笔接一笔轻轻涂染,不留空隙,涂过的地方不要再用笔乱蹭。涂色时切忌毛笔蘸色不足,或用笔来回乱涂,这样不容易染均匀。着色和铺底色基本以分染时用色为准按其区域平涂,肤色用赭石花青涂匀,以加强厚重感。着色后如觉分染不足,可再接着分染。着色反复数遍后,往往会出现颜色不匀或浮色,这时可清洗一遍。

罩染是在分染和着色的基础上,平涂半透明的粉质颜色。这步已接近作画步骤的尾声,要十分的谨慎,不能着急。因罩色后不宜改动,所以颜色一定要准确,薄厚浓淡适中,可以把调好的颜色先在小纸片上试一下,干后看颜色是否准确再画。罩染有统罩和勾填两种方法,统罩是罩色时不顾及墨线,从上到下平涂一种颜色,统罩用色基本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粉质色为主,调得不要太浓。罩肤色用统罩的方法,用笔要轻,涂色要均匀,把眉毛,眼睛和嘴空出来,然后用水笔把发际和眉毛的边缘接染一下,防止边缘死板。为了行笔的方便,可以不空出眉毛和嘴,一起罩上肤色,然后用水笔把罩在眉毛和嘴上的颜色轻轻吸掉即可,不然眉毛和嘴会因肤色而粉气或显脏。罩肤色颜色不宜太浓,如果对肤色的稀稠程度没有把握.不妨先调稀些,如觉浓度不够再罩第二遍。

调整、整理阶段先从脸部开始,经过罩色后,有些分染的地方被肤色盖住会减弱,要有重点地局部提一下。有的地方与肤色对比显得不够,再刻画深入。罩肤色后皮肤的线条容易粉气,用淡墨加曙红复勾一遍。这样既增加了层次关系,墨线又显得厚实。为了更好得

体现画面的虚实变化,在创作的最后这一阶段可以尝试实验水墨的艺术形态相结合。胶矾水、胶水任意的挥洒在染好颜色的熟宣纸上,斑驳的肌理效果破出约束,呈现一丝淋漓的热烈。

创作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充分地、完善地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在作品中得到解决。仅仅完成一幅作品绝不意味着成功,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技法的探索是无限的,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不同媒介的互相渗透,走向互动综合,是这个时代艺术的必然趋势。但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淀、阅历的积累。回归直觉,找寻生活与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情感之间的连接点,找到真实的个性化体验,并推进两者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1]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306-308.

[2] 京华信息网.陈洪绶生平与作品.2004年6月6日访问.

[3] 高居翰.山外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201-209.

[4] 何惠.晚明题识解说[m].济南:海天出版社,1988,272-273.

[5]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00-405.

[6] 郑振铎.中国版画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18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