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回比较器课程设计报告
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级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X学院日期: 年月教师评语: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二、比较器参数计算 (1)三、 Multisim单元电路设计及电路仿真 (3)1、滞回比较器部分 (3)2、窗口电压比较器部分 (3)(1)窗口比较器 (3)(2)窗口比较器的限幅 (4)3、直流稳压电源部分 (4)4、 LM317可调稳压电源 (5)5、总电路图 (5)6、仿真测试 (6)四、实体电路制作 (7)1、元件清单 (7)2、直流稳压电源改装 (8)3、电路元件焊接 (8)4、实体电路测试 (9)五、总结与体会 (10)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一个检测被测信号的电路;被测信号在2V-5V 内输出电平不变;小于2V 输出低电平,大于5V 输出高电平。
2、高电平为+3V ,低电平为-3V ;3、参考电压U REF 自行设计;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二、比较器参数计算在任意电平比较器中,如果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通过反馈支路加到同相输入端,形成正反馈,就可以构成滞回比较器,如图(2-1) 所示。
它的门限电压随着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极性而变。
从图(2-2)中可知,它的门限电压为: REF REF o C U R R R U u u U ++-==++211)(2121R R R U R u REF o +⋅+⋅= (1)而u o = ±U OM ,根据上式可知,它有两个门限电压(比较电平),分别为上门限电压U H 和下门限电压U L ,两者的差值称为门限宽度或迟滞宽度。
即:△U=U H – U L (2) 当集成运放的输出为+U OM 时,通过正反馈支路加到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OM U R R R 211+则同相输入端的合成电压为: REF OM U R R R U R R R U 212211+++=+ = U H (上门限电压) (3)当u i 由小到大,达到或大于上门限电压U H 的时刻,输出电压u o 才从+U OM跃变到-U OM ,并保持不变。
滞回比较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滞回比较电路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一个检测被测信号的电路;被测信号在2V-5V内输出不变;小于2V 输出低电平,大于5V输出高电平。
2、高电平为+3V,低电平为-3V;3、参考电压UREF自行设计;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电压比较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鉴幅与比较的电路。
其基本功能是对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电压,据此来判断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极性。
输出电平在最大输出电压的正极限值和负极线值之间摆动。
此次课程设计要求做一个输入小于2V时输出-3V,输入大于5V时输出3V,输入2V-5V时输出不变得滞回比较器电路。
总体思路如下:1.方案设计方案一:被测信号从同相输入端输入,输出端用稳压管稳压,参考电压用电位器分压取得通过电压跟随器与反相输入端相连。
运用滞回比较器基本原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方案一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方案一原理图方案二,被测信号从反相输入端输入,输出端用稳压管稳压,再接一个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使其比例系数为-1。
参考电压由电位器分压获得,通过电压跟随器与同相输入端相连。
运用滞回比较器基本原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方案二原理图如图2-2所示Ui图2-2 方案二原理图2.方案论证方案一:电路相对简单,焊接比较简单,所需元器件较少且容易获得。
方案二:电路结构相对复杂,焊接比较繁琐,需要的元器件相对较多。
我的选择:方案一。
理由:所用元件较少,焊接比较简单,价格较便宜,性能也不相上下。
故较方案二要好一些。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滞回比较电路--方案一因 V U Z 3= 322R R =得VU REF 37=令则KR R R R R 31032321=+⨯=因此,当输入信号在2V-5V 内输出不变;当小于2V 时输出低电平-3V ,大于5V 时输出高电平+3V 。
电子课程设计-迟滞比较器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报告设计题目:迟滞比较器学生班级:电子1001班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011-2012-1学期11-18周成绩: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设计题目及要求1.题目:迟滞比较器2.要求:上门限电压V T+=3V下门限电压V T-=2V二.题目分析与方案选择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简单,灵敏度高,但其抗干扰能力差。
因此,有另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迟滞比较器。
迟滞比较器是一个具有迟滞回环传输特性的比较器,它是在反相输入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基础上引入了正反馈网络。
因为比较器处于正反馈状态,因此一般情况下,输出电压v o与输入电压v i不成线性关系,只有在输出电压v o发生跳变瞬间,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才可能近似为零,即v ID近似为零时,是输出电压v o转换的临界条件,当v i>v p时,输出电压v o为低电平V OH,反之v o为高电平,此时的v p即为门限电压V T。
三.主要元器件介绍运算放大器(型号:LM358AH),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稳压管(由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组成,其型号为:IN5229B,其稳压值是4.3V)四.电路设计及计算(图1)Multisim图该迟滞比较器中,选择其高平电压V OH=5V,低平电压V OL=-5V,根据上下门限电压值的运算:1.V T+=(R1V REF)/(R1+R2)+(R2V OH)/(R1+R2)V T-=(R2V REF)/(R1+R2)+(R2V OH)/(R1+R2)代入V T+=3V,V T-=2V,V OH=5V,V OL=-5V,算得:V REF=2.8V,R1=10KΩ,R2=70KΩV REF=VCCR7/2(R3+R7)L)/(R1+R2)五.仿真及结果分析(图2)从图中的通道A可以知道,V T+=3.076V,V T-=1.930V,其误差:33076.3-100%=2.5%,22930.1-100%=-3.5%误差来源可能是电路图中的R4的阻值,还有就是参考电压V REF的值的选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滞回比较器)

沈 阳 大 学
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N0 1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是学习理论课程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 过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在《电子技术基础 2-1(模拟电子技术 基础) 》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子技术 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论证方案,设计电路并仿真,分 析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 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Rw 10 。求得 Rw 的取值范围在 10~55 之间。
四 仿真电路设计
1. 选定元件列表 名称 标号 R 电 阻 R1 R2 滑动变阻器 稳 压 管 集成运放 R3 VD3、VD4 A 数值 2KΩ 30KΩ 5KΩ 10~55 KΩ
±6V
数
量
1个 1个 1个 1个 2个 1个
CF741
图 11 输出电压
沈 阳 大 学
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
2.误差分析
N0 8
六 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子》,它是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对以后自动化 专业更深一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学好它是学好自 动化的基础。因此,这学期我卯足了劲去学习这门课。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 够的, 所以在本学期刚刚学完模电后紧接着来一次模电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 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模拟电子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 致用。 这几天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这几天都被 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 做事。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 求,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课程设计。 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滞回比较器的仿真设计,使我对这学期所学的知识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但提高了实践技能, 而且使我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了更加浓 厚的兴趣。模拟电子技术使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只有对模 拟电子技术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才能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这次课设,使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起了我对将来事 业的规划,明白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更加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使
模电自主设计实验—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研究报告

模电自主设计实验—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研究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加深对其内部电路结构和特性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是一种常见的模拟电路,用于对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电压进行放大,然后与一个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实验器材与材料:1.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芯片(LM393)2.电源(+12V,-12V)3.示波器4.信号源5.电阻、电容等元件实验步骤:1.将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芯片(LM393)连接到电源并接地,根据数据手册连接芯片的引脚。
2.将输入电压源和参考电压源连接到芯片的输入引脚,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3.连接示波器到芯片的输出引脚,以观察输出信号波形。
4.调整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逐步改变输入电压,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5.记录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平,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规律。
6.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检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实验研究,我们观察到与输入电压和参考电压的关系对输出电压有明显影响。
当输入电压高于参考电压时,输出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低于参考电压时,输出为低电平。
在输入电压接近参考电压附近时,输出会出现翻转现象,即输入电压经过比较后产生切换效应。
与理论预期相比,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实际电路中的问题,如杂散电容和电源波动等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验证了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发现了实际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改进方向: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同相滞回电压比较器的性能参数,如响应时间、功耗等,以及对其进行电路优化和性能提升。
此外,可以与其他电路进行组合,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级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X学院日期: 年月教师评语: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二、比较器参数计算 (1)三、 Multisim单元电路设计及电路仿真 (3)1、滞回比较器部分 (3)2、窗口电压比较器部分 (3)(1)窗口比较器 (3)(2)窗口比较器的限幅 (4)3、直流稳压电源部分 (4)4、 LM317可调稳压电源 (5)5、总电路图 (5)6、仿真测试 (6)四、实体电路制作 (7)1、元件清单 (7)2、直流稳压电源改装 (8)3、电路元件焊接 (8)4、实体电路测试 (9)五、总结与体会 (10)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一个检测被测信号的电路;被测信号在2V-5V 内输出电平不变;小于2V 输出低电平,大于5V 输出高电平。
2、高电平为+3V ,低电平为-3V ;3、参考电压U REF 自行设计;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二、比较器参数计算在任意电平比较器中,如果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通过反馈支路加到同相输入端,形成正反馈,就可以构成滞回比较器,如图(2-1) 所示。
它的门限电压随着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极性而变。
从图(2-2)中可知,它的门限电压为: REF REF o C U R R R U u u U ++-==++211)(2121R R R U R u REF o +⋅+⋅= (1)而u o = ±U OM ,根据上式可知,它有两个门限电压(比较电平),分别为上门限电压U H 和下门限电压U L ,两者的差值称为门限宽度或迟滞宽度。
即:△U=U H – U L (2) 当集成运放的输出为+U OM 时,通过正反馈支路加到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OM U R R R 211+则同相输入端的合成电压为: REF OM U R R R U R R R U 212211+++=+ = U H (上门限电压) (3)当u i 由小到大,达到或大于上门限电压U H 的时刻,输出电压u o 才从+U OM跃变到-U OM ,并保持不变。
迟滞比较器电路课程设计

迟滞比较器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迟滞比较器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状态及特点。
2. 使学生了解迟滞比较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电路分析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迟滞比较器电路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能够进行简单的参数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迟滞比较器电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仿真软件对迟滞比较器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迟滞比较器电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欲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迟滞比较器电路原理:讲解迟滞比较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分析其与普通比较器的区别和优势。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迟滞比较器”2. 迟滞比较器电路分析:介绍迟滞比较器的电路结构,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探讨不同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迟滞比较器的性能分析”3. 迟滞比较器电路设计: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迟滞比较器电路,包括参数计算、元件选型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迟滞比较器的设计与应用”4. 迟滞比较器电路仿真:指导学生使用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us 等)对迟滞比较器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502班*名:***学号: ************ 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7年6月19日—2017 年6月30日目录1 . 概述 (1)2 . Multisim单元电路设计、仿真及原理介绍 (1)2.1.电源设计 (1)2.2.滞回比较器 (2)2.3.窗口比较器电压部分 (4)3.2.1窗口比较器 (4)3.2.1窗口比较器的限幅 (5)3.2.1总电路图 (5)3. 仿真测试 (6)4. 设计心得体会 (7)5. 参考文献 (9)6. 附录 (10)1 概述压比较器可以看作是放大倍数接近"无穷大"的运算放大器。
电压比较器的功能:比较两个电压的大小(用输出电压的高或低电平,表示两个输入电压的大小关系): 当"+"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入端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 当"+"输入端电压低于"-"输入端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
电压比较器的作用:它可用作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接口,还可以用作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等。
利用简单电压比较器可将正弦波变为同频率的方波或矩形波。
简单的电压比较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但是抗干扰能力差,因此人们就要对它进行改进。
改进后的电压比较器有:滞回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
运放,是通过反馈回路和输入回路的确定"运算参数",比如放大倍数,反馈量可以是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部分或全部。
而比较器则不需要反馈,直接比较两个输入端的量,如果同相输入大于反相,则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电压比较器输入是线性量,而输出是开关(高低电平)量。
一般应用中,有时也可以用线性运算放大器,在不加负反馈的情况下,构成电压比较器来使用。
可用作电压比较器的芯片:所有的运算放大器。
常见的有LM324 LM358 uA741 TL081\2\3\4 OP07 OP27,这些都可以做成电压比较器(不加负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滞回比较电路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一个检测被测信号的电路;被测信号在2V-5V内输出不变;小于2V 输出低电平,大于5V输出高电平。
2、高电平为+3V,低电平为-3V;3、参考电压UREF自行设计;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电压比较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鉴幅与比较的电路。
其基本功能是对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电压,据此来判断输入信号的大小和极性。
输出电平在最大输出电压的正极限值和负极线值之间摆动。
此次课程设计要求做一个输入小于2V时输出-3V,输入大于5V时输出3V,输入2V-5V时输出不变得滞回比较器电路。
总体思路如下:1.方案设计方案一:被测信号从同相输入端输入,输出端用稳压管稳压,参考电压用电位器分压取得通过电压跟随器与反相输入端相连。
运用滞回比较器基本原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方案一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方案一原理图方案二,被测信号从反相输入端输入,输出端用稳压管稳压,再接一个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使其比例系数为-1。
参考电压由电位器分压获得,通过电压跟随器与同相输入端相连。
运用滞回比较器基本原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方案二原理图如图2-2所示U1UA741CD3247651U2UA741CD3247651R120kΩR220kΩR35.6kΩR510kΩVCC12VVCC12VVEE-12VVEE-12VVDD7VD11N4730AD21N4730A R420kΩR620kΩR710kΩUiUz图2-2 方案二原理图2.方案论证方案一:电路相对简单,焊接比较简单,所需元器件较少且容易获得。
方案二:电路结构相对复杂,焊接比较繁琐,需要的元器件相对较多。
我的选择:方案一。
理由:所用元件较少,焊接比较简单,价格较便宜,性能也不相上下。
故较方案二要好一些。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滞回比较电路--方案一因 V U Z 3= 322R R =得VU REF 37=令则K R R R R R 31032321=+⨯=因此,当输入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2V-5V 内输出不变;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于2V 时输出低电平-3V ,大于5V 时输出高电平+3V 。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R1可用10K 电位器取得, 参考电压设计电路如图3-1所示U1LM317VoutA DJVinC10.1µFC21µFR210kΩKey=A15%R11kΩ+-Ui+-Uo图3-1 参考电压设定电路由LM317相关原理可知:因UREF=2.33V ,则R1=1513R2。
故可取R1=1K ,R2为10K 的位器。
又由于参考电压与电源所提供的电压相差比较大,为了保护可调稳压器,可在可调稳压器前串联一个2K Ω的电阻。
2.直流稳压电源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其组成框图如图3-2(a )所示,直流电源电路图如图3-2(b )所示+ 电 源 + 整 流 + 滤 波 + 稳 压 u 1 u 2 u 3 I u U 0_ 变压器 _ 电 路 _ 电 路 _ 电 路 图3-2(a ) 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图3-2(b ) 直流电源电路图原理分析 (1)电源变压器由于要产生±12V 的电压,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变压后副边电压应大于24V,由现有的器材可选变压后副边电压为30V 的变压器。
(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图如图3-2(2)所示图3-2(2) 整流电路图桥式整流电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将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
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图如图a 所示U1LM7812CTLINEVREGCOMMONVOLTAGEU2LM7912CTLINEVREGCOMMON VOLTAGE T1THREE_PHASE_XFORMERD11N4007GPD21N4007GPD31N4007GPD41N4007GP C13300µF C23300µF C30.1µF C40.1µFC5220µFC6220µFC70.33µF C80.33µFR11.0kΩR21.0kΩLED1LED2V1220 Vrms 50 Hz 0°D5D61N4007GP图a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负载电阻上的直流电压VL)VL定义为整流输出电压VL 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设变压器副边线圈的输出电压为,整流二极管是理想的。
则根据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波形,在Vi 的正半周,VL = V2 ,且VL的重复周期为p ,所以上式也可用其它方法得到,如用傅里叶级数对图XX_01中VL的波形进行分解后可得式中恒定分量即为负载电压VL的平均值,因此有整流元件参数在选择整流二极管时,主要考虑两个参数,即最大整流电流和反向击穿电压。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D1、D3和D2、D4是两两轮流导通的,所以流经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在选择整流管时应保证其最大整流电流IF > ID 。
二极管在截止时管子两端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可以从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中得出。
在v2正半周时,D1、D3导通,D2、D4截止。
此时D2、D4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均为v2的最大值,即22v V omv2的负半周,D1、D3也承受到同样大小的反向电压。
所以,在选择整流管时应取其反向击穿电压VBR > VRM 。
(3)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电路图如图3-2(3)所示图3-2(3) 滤波电路电路图电路简单,负载直流电压VL 较高,纹波也较小,它的缺点是输出特性较差,故适用于负载电压较高,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
所以在选择电容时其耐压值应大于1.4V2,电容越大越好,其级别应在千微法以上。
(4)稳压电路 1)启动电路 2)基准电压电路3)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电路4)保护电路实验的稳压电路,主要使用了集成块:78系列。
目前,电子设备中常使用输出电压固定的集成稳压器。
由于它只有输入、输出和公共引出端,故称之为三端式稳压器。
78××系列输出为正电压,输出电流可达1A,如78L××系列和78M ××系列的输出电流分别为0.1A和0.5A。
它们的输出电压分别为5V、6V、9V、12V、15V、18V和24V等7档。
和78××系列对应的有79××系列,它输出为负电压,如79M12表示输出电压为–12V和输出电流为0.5A。
由于本实验要产生±12V的恒流源,所以在选择集成块时选7812和7912。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总原理图(1)滞回比较电路总原理图如图4-1所示-图4-1 滞回比较电路总原理图因为没有买到3V稳压管,故接入电位器调节,输出电压用电位器调节,使输出高、低电平的绝对值为3V。
图4-2直流电源与滞回比较电路连接的总电路图2.元件清单(1)直流电源清单如表1所示表1 直流电源清单(2)滞回比较器清单如表2所示10表2 滞回比较器清单五、安装与调试1.直流电源的安装首先在变压器的原边接入保险管,以防电路短路损坏变压器或其他元器件,各元器件按理论电路图正确焊接,注意布局紧密,不出现虚焊或漏焊。
先选好适当大小的电路板,再合理布局。
安装时先安装较小的元器件,先安装集成稳压电路,再安装整流电路,最后安装滤波电路。
在安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容、二极管的极性,并且要注意LM 7812 和LM 7912管脚的接法。
注意安装要一级测试一级,检查电路安装无误后,再连接安装变压器。
2.直流电源的调试通电后,若保险管烧掉,则再检查电路,直至可通电。
若集成块发热,则考虑电路是否短路。
2个LED灯可正常发光,并且其他电子元件无异常情况,便可以进行测试了,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用直流电压档测7812、7912的输入、输出电压。
若电压值与理论相差甚远,则考虑电子元件损坏,通过逐级检查将其排除、替换。
直至测试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在误差范围之内。
仿真结果如图5=2所示图5-2 仿真结果图3.滞回比较器的安装(1)据原理图正确焊接电路,焊接时各器件布局合理,导线之间无交叉现象(2)集成块的管脚不要接错,不用的管脚也要焊实,不能悬空。
(3)各个电位器先据理论值调到合适位置4.滞回比较电路的调试将滞回比较电路与直流电源正确连接,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若不是方波,则重新检查电路,直至输出为方波。
调节电位器R2使参考电压为2.33V (由万用表测得),调节输入信号UI使其幅值大于5V,调节电位器R8,使输出波形的幅值为±3V。
当然,实践中误差总是不可避免,但应尽量与理论值接近。
传输特性应与图5-4吻合。
图5-4六、性能测试与分析1.直流电源的性能测试(1)测试步骤先接通电源,然后用万用表测出LM 7812 和LM 7912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2)测试数据LM 7812 和LM 7912的输入电压:U1=20.25v U2=-20.25v输出电压:U01=11.99v U02=-11.90v(3)数据处理LM 7812 和LM 7912的输出电压理论值:U01=12V U02=-12V(4)误差计算LM 7812输出电压误差:%08.0%1001299.1112=⨯-=ηLM 7912输出电压误差:%8.0%1001290.1112=⨯-=η2.滞回比较电路测试与分析(1)测试步骤将滞回比较电路与直流电源正确连接,接通电源,调节电位器R2使参考电压为2.33V ,调节输入信号UI 使其幅值大于5V ,调节电位器R8,使输出波形的幅值为±3V 。
(2)测试数据实验测出示波器波形:输入方波-峰峰值5V/格*5格,周期20ms/格*5格 输出波形:在输入波形上升为5.2V 时,输出跳变为+3V ,输入下降为2.1V 时,输出跳变为-3V. 在2.1V 到5.2V 之间输出不变。
仿真结果如图6-2所示图6-2(3)数据处理理论情况是被测信号在2V-5V 内输出电平不变;小于2V 输出低电平,大于5V 输出高电平。
输出电压波形高电平为+3V ,低电平为-3V 。
(4)误差计算 阈值电压误差:%4%100552.51=⨯-=o η%5%100221.22=⨯-=o η输出电压高低电平误差:%100333=⨯-=η()0%1003331=⨯----=η (5)结论分析结论:实验设计的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出正负直流电源(±12V ),方案一也设计出了基本符合要求的一个输入小于2V 时输出-3V ,输入大于5V 输出3V ,输入2V-5V 时输出不变得滞回比较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