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PPT
(完整版)结语-《管理学》-马工程.ppt
二、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1、对企业与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企业与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主要包括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与下 游客户企业的关系以及与战略合作企业的关系。互联网使企业与各种 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更加紧密。具体而言:
三、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引发的管理革命
(2)员工自主行动空间扩大
例如,谷歌等创新型企业开始 尝试给员工更大的自主空间和创新 空间,甚至允许员工在家里办公和 自主安排工作时间(SOHO)。
(SOHO, 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家居办公)
三、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引发的管理革命
三、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引发的管理革命
3、管理者决策方式的适应性变革 以经验累积、思维沉淀为基础, 在关键时刻以灵感闪现为形式表现出 来的直觉,实际上也是决策者自己可 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非常迅速的理性 思维过程的结果。
思考题
1. 互联网的发展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能引发哪些管理变革?
二、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2、对企业与竞争厂家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企业与竞争厂家的关系主要包括与现有竞争者的关系、与替代品 竞争者的关系和与潜在进入竞争者的关系。总体而言:
二、互联网广泛应用可能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3、对企业内部活动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企业组织而言,互联网的应用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组
地理边界
织
边
界
水平边界
(绪论)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1-16
绪论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规律在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根据这种规律指导不同情境下的管理实践。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广义上来说,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
优先利用哪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如何才能利用可支配的资源给自己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我们自己的统筹管理能力。
即便我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有限,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也至少有一类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地把我们的时间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中?时间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个体活动的有效组织因此也应成为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群体活动的管理首先需要选择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这种选择的实质是群体可支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配置方式选择,其目的是保证群体从可支配的资源利用中获得最大满足。
但是,群体活动根据定义可知是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
这一群人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工作能力是有差异的,能为组织提供的贡献是不同的,对组织要求其提供的特定服务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不仅要研究资源的利用,而且要研究人的努力的整合。
要通过对人的管理使群体中不同人在不同时空的努力转化成对群体有效的贡献。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持续的群体活动是在一定形式的组织中进行的。
或者说,群体活动的持续进行导致了组织的产生。
我们需要在思考群体活动管理,或者说需要在思考作为群体活动框架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管理规律,然后在概括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般的管理理论,进而把这些理论移植于其他人类组织的管理。
管理学,马工程,课件,管理导论,
行为科学理论
霍桑实验
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员工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产 效率的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
强调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良好人际关系 的重要性。
行为科学学派
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对管理过程的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强调 整体优化和动态平衡。
远程办公与协作
信息化时代使得远程办公和协作 成为可能,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新 的工作方式,并解决相关的管理 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与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 源之一,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并推动创新成为 关键。
学习型组织建设
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建设学习型组织有 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划的过程
包括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资源和风险、选择最佳 方案等步骤。
组织与人事
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框 架,它决定了资源和权力的分配方式。
人力资源规划
通过对组织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和分析, 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组织变革与发展
随着环境和组织目标的变化,组织结构也需 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权变管理理论
认为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应根 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知识管理理论
强调知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通过知识共享 和创新提升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组织 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ຫໍສະໝຸດ 03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系统原理与方法
整体性原理
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 作用,共同构成系统的整体 功能。
第六章 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 ppt课件
决策所需时间增加,影响决策 的效率和质量;影响下属部门
管理者归属感和认同感。
协调困难。
二、层级整合
(二)组织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影响分权的因素包括:
二、层级整合
(三)组织设计中的授权问题
授权是分权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授权的具体内容:工作任务安排 ;权力转移;明确责任
分权
授权
本质不同
权力在组织系统中的分配。
(一)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二)柔性化
概念:通过设置协调岗位、临时委员会或工作团队的形式加强组织内部 的横向联系、增强组织机动性的一种趋势。
方式: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加强横向沟通:
情况 特定直线部门之间需要频繁联系 为了解决直线部门间的共同问题 从组织层面解决横向合作问题
2. 动态网络虚拟组织: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 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核心型组织 形式。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四)虚拟化
3. 市场链 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集团宏观调控下,把企 业内部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关系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 和契约关系,把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的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 下工序和岗位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市场链(SST)。
做出决策并对决策的结果负责
建议权
由所提供的建议、服务的价值 决定
不承担决策结果的责任
三、直线与参谋的整合
(二)直线与参谋产生矛盾的原因
直线管理人员与参谋人员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不外乎:
三、直线与参谋的整合
(二)直线与参谋的整合方法
1. 慎重对待参谋的设置 ✓ 提高直线管理者的综合能力,适当控制参谋的规模 ✓ 重视参谋对工作的适应性 ✓ 重视参谋的来源。参谋可能来自组织内部,也可能来自组织外部
管理学,马工程,课件,管理导论
公共部门管理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确保政策得到有 效执行。
公共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和管理公共资源,确保资源得到有 效利用。
公共服务提供
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科学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 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THANKS.
中期的人际关系学派
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通过霍 桑实验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强调 非正式组织、沟通和团队合作在 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的组织行为学派
20世纪60年代,赫茨伯格等人提 出双因素理论,关注员工满意度 和工作生活质量,强调组织文化 和管理风格的重要性。
管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组织效率
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应用管理原理和方法, 帮助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需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符合环保要求,降低 环境风险。
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
企业需推行循环经济理念,优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降低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管理中的应用
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人力资源管理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数据驱动决策
0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03
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关注
员工技能的提升和培训。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管理
社会责任与环境意识
企业需关注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和资 源节约。
第七章-人员配备——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免裙带关系的形成。
有些职介机构鱼龙混杂。
猎头公司步的培训就可以马上上岗 费用较高。 并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专业知识较强、接受新事 物能力快、个人素质较高;能 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年轻、 求知欲旺、成才快。
公开选聘 公平竞争。
应聘者参差不齐,筛选工作量大。
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二)组织外部人员招聘
2. 外部招聘的方式 (1) 招聘广告: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台发布招聘信息。 (2) 网上招聘: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公众发布招聘信息。能快速及时地
传递信息;传播面也极为广泛(可以波及国外)。
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二)组织外部人员招聘
3. 外部招聘的程序 准备筹划阶段
确定招聘计划和招聘组织;拟定招聘方案;确定区域、范围和报名时间等;报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如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有效,组织成员的工作作风良好,组织不想改变 目前的状况,就可以运用内部选聘的方式。
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一)组织内部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1. 组织内部人员的提升
提升内部成员是填补组织内部空缺的最好办法。不仅可以将有管理才能 的成员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更重要的是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能产生激 励作用。
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一)组织内部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当组织内某一岗位空缺时,首先应考虑从现有成员中调剂解决,或是在 组织内按照有关标准考评提拔。
优点
• 可以提供激励因素和培养组 织成员的忠诚度
• 省时、省力、省资金 • 人与事的更好结合
缺点
• 不利于引入新思想 • 人际关系复杂,人际矛盾加
剧,导致经营思想保守、墨 守成规等 • 产生不公正现象和庇护关系
三、人员选聘的途径与方法
马工程 管理学ppt.pp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1/152020/11/15Sunday, November 15,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1/152020/11/152020/11/1511/15/2020 8:15:29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1/152020/11/152020/11/15Nov-2015-Nov-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1/152020/11/152020/11/15Sunday, November 15,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1/152020/11/152020/11/152020/11/1511/15/2020
• 教学重点: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 象;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教学难点:理解管理的本质;掌握管理的本质、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 实践教学
• 访问一位你所熟悉的管理者,并追踪其10—15天的工作内 容,了解其职责、角色定位和对管理工作的把握情况,并 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2.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 组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管理学原理——绪论
1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资源管理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创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新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底线思 维
战略思 维
历史思 维
创新思 维
辩证思 维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泰勒制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 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 理。
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 企业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 变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 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其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 般管理》。
一、科学管理研究
三、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管理科学 学派
管理科学在研究组织活动的管理时是以下述假设为前提的:
三、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管理科学 学派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发展许多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在利用这 些方法和模型解决管理问题时,要依循以下程序:
第三节 当代管理理论
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出发:
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 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一、科学管理研究
(三)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管理
二、一般管理研究
(一)经营与管理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 企业加工材料、生产产品的制造活动
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对企业的影 响越来越重要。然而,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
创新原理——管理学马工程PPT教案
创新管理决策
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对象的选择 创新水平的选择 创新方式的选择
第22页/共29页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 管理 三、实施创新领导
管理学家约翰·科特提出创新领导包括八个环节:
第23页/共29页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 管理 四、创新活动的评估与审计
创新活动的评估与审计是以创新的测量为基准,按照评估基本原则的要求,通过 运用多种评估审计的方法,确定评估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找出目前状况和期 望状况之间的差距,进而对创新过程和创新业绩提出改进的方案,为企业持续创 新活动提供保障。
第1页/共29页
第一节 组织管理的 创新职能
第2页/共29页
第一节 组织管理的 创新职能
一 、管理创新的内涵
创新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
包括五种 基本形 式:引 入一种 新产品 或者某 产品的 一种新 的特性 ;引入 一种新 的生产 方式; 开辟新 市场; 获得原 材料或 半成品 的一种 新的熊供彼应特来在源《;经建济立发任展何理一论种》新中的提组出织,形管式理。创 新就是 建立一 种新的 生产组 合过程 ,即把 一种从 未有过 的关于 生产要 素和生 产条件 的“新 组合” 引入生 产体系 。
第10页/共29页
第一节 组织管理的 创新职能 2、管理创新的内在精神:
作为创新的一种基本特征,管理创新具有企业家精(entrepreneurship),或称为 创业精神。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指 出,企 业家精 神旨在 做到标 新立异 ,而非 按部就 班或者 仅仅对 做过的 事情做 得更好 ,企业 家勇于 改革现 状,他 们从事 工作就 是创造 性破坏 。企业 家精神 (创业 精神) 中的企 业家不 是特指 从事经 济活动 的企业 家,而 是通指 具有此 类精神 的一切 社会行 动者。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pptx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2.决策过程
情报活动 设计活动 抉择活动 审查活动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3. 决策的准则 西蒙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及 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不可能做出“ 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出“足够好的”或“令人 满意的”决策。
商业 职能
财务 职能
与原材料和设备的购买 和产品的销售有关的市 场活动
围绕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而展开的活动
与设备和人员保护有关的活动
二、一般管理研究
(二)管理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 权力和责任 3. 纪律 4. 统一指挥 5. 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人员的报酬
8. 集中 9. 等级制度 10. 秩序 11. 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精神 14. 人员的团结
拜基础之上的权力。 • 个人魅力型的权力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
法理型权力 • 这是一种对由法律确定的职位或地位的权力的服从。 •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
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对企业的影 响越来越重要。然而,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
招聘与培训
一、科学管理研究
(二)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
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 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一、科学管理研究
(三)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一、决策过程
(三)确定目标 找到问题及其原因之后,应该分析问题的各个构成要素,明确各
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确定重点,以找到本次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即确定目标。
一、决策过程
(四)制定备选方案
明确了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后,决策者要找出约束条件下的多 个可行方案,并对每个行动方案的潜在结果进行预测。
三、决策的准则
示例: R/元
销售量S/件 0 1000 2000 3000 4000
0
0
0
0
0
0
产量 1000 -10
20
20
20
20
Q/件
2000 3000
-20 -30
10 0
40 30
40 60
40 60
4000 -40 -10
20
50
80
按照乐观准则,决策者将找出每个可行方案的最大值,然后选出 各个最大值中的最大值即80元,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方案即产量为4000 件的方案是最满意方案。
三、决策的准则
示例:
根据条件,有五种备选方案,分别为每天生产0件、1 000件、2 000件、 3 000件、4 000件,问题的关键在于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收入。由于每一种方 案又面对五种可能的市场需求,所以每种可行方案共有五种可能的收益。
设产量为Q,销量为S,收益为R,则: 当Q>S时,R=S×(0.05-0.03)-(Q-S)×0.01; 当Q≤S时,R=Q×(0.05-0.03)。 计算结果如下:
有一个方案,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决策要求提供可 以相互替代的两个以上的方案。
第一篇 总论 之 管理导论
• 教学目的:了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掌握管 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的本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 本工具。
• 教学重点: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 象;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教学难点:理解管理的本质;掌握管理的本质、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 实践教学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系统、效 益及适度等基本原理,利用理性分析和直觉判断等基本方法,借助权力 和文化等基本工具。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
➢ 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形式,但一般 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在组织管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 2. 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 3. 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
分类标准
系统形成方式 自然系统 人造系统
系统是否与环 境交互作用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系统状态是否 发生变化
静态系统 动态系统
由自然物 质组成的
系统
人为了实现 某种目的而 有意识建立
的系统
不与外界进 行物质、信 息、能量交
换的系统
在存在与运行 过程中不断地 与外界发生交
互作用
结构和状态 不随时间而
改变
结构和状 态随时间 而改变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 分析了官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官僚组织
是理想的组织形态的观点。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梅奥: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方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管理学原理——绪论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 • 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的领导能
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程度的能力”等观点,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 为科学”之旅。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诸多学者关于管理特质的多方位研究催生了 “管理的理论丛林”。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管理学(马工程) ppt课件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 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不同于层级结构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网络化层 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也是决策中心。利用价值观 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 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文化将 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 动一体化的黏合剂。
核心能力刚性
企业家行为选择 的路径依赖性
企业文化的组织 记忆特征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二、组织变革的障碍
3、社会与政治影响因素 一般说来,组织变革都与众多社会因素相联系,个人利益(包括经济的和权 力的)、道德的压力以及团体心理压力等都影响着组织变革。
个人利益
道德的困境
团队心理压力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1、知识创新的模式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 性知识
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 性知识
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 性知识
图16-2 知识转换模式与螺旋上升运动
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 性知识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2、知识创新的五个阶段
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个体知识与集体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中 螺旋式上升的。
二、组织变革的障碍
1、认知与心理因素 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理论研究强调的是认知的理性限制,不管组织员 工还是管理者其既有的认知图式和心理契约都会产生认知惰性和评价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 分析了官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官僚组织
是理想的组织形态的观点。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梅奥: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方面
管理学原理——绪论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创 新
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顺道无为思想 ➢ 重人求和思想 ➢ 预谋慎战思想 ➢ 依法治理思想
1.顺道无为思想
➢ 辨道顺道,才能“无为而治”—— • “辨道顺道”,是指在认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
的要求设计和完善社会或组织运行的规则。 • “无为”不是消极放任,而是让客观规律自行发挥作用,让每
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 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是否也具有指导意义?
2. 现代管理学是如何产生的?这对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可能 提供哪些启示?
3. 管理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4. 试分析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能力提升的关系。 5. 马克思主义对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6. 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是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 环境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 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
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 • 不同学者分别从系统、决策、经验、权变等角度对企业管理问题
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而逐渐成熟。
三、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依法治理”原则 公开性
统一性原则和平等性 相对稳定性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 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 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处在适宜的物质和道德环境下
,人才能培养出好的品德。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束
➢ 查尔斯·巴贝奇:《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 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少工资支出的好
处。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 对生产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化进行了系统的
思考。 • 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个人都自觉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选择符合社会和组织需要的恰 当行为,让组织活动在客观规律的约束与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2. 重人求和思想
➢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组 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 实践的关系。
•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的一般 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
•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作为管理对象的 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关系。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2.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科学思维
➢ 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
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 学习管理学,归根结底,是要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是要提升 我们的管理水平。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1.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
➢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辩证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 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管理学的思考。
,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 • 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的领导能
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程度的能力”等观点,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 为科学”之旅。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 20世纪40年代以后,诸多学者关于管理特质的多方位研究催生了 “管理的理论丛林”。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
思考题
一国财富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在总 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 高低。 • 劳动分工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其他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