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China Unicom Integrat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System Alliances and Client Unit Specifications
(V1.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 V I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视频监控中心技术要求 (3)
4.1 视频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4)
4.1.1 CMU功能要求 (4)
4.1.1.1 业务功能要求 (4)
4.1.1.2 CMU其他功能要求 (7)
4.1.2 MDU功能要求 (8)
4.1.3 MSU功能要求 (9)
4.1.4 SMU功能要求 (9)
4.1.4.1 用户管理 (10)
4.1.4.2 认证鉴权 (10)
4.1.4.3 设备管理 (11)
4.1.4.4 产品管理 (12)
4.1.4.5 权限管理 (12)
4.1.4.6 系统管理 (12)
4.1.4.7 授权管理功能 (13)
4.1.5 MGU功能要求 (13)
4.1.5.1 功能逻辑结构 (13)
4.1.5.2 功能要求 (14)
4.1.5.3 设备类型 (15)
4.1.5.4 协议适配 (15)
4.1.6 WPU功能要求 (16)
4.1.6.1 WPU系统结构 (16)
4.1.6.2 业务Portal功能要求 (17)
4.1.6.3 管理子系统功能要求 (20)
4.2 视频监控中心性能要求 (24)
4.2.1系统容量 (24)
4.2.2监控点接入时间 (24)
4.2.3被监控点切换时间 (24)
4.2.4时延 (24)
4.2.5视频质量 (24)
4.2.6网元性能要求 (25)
4.2.6.1 MGU性能要求 (25)
4.3 视频监控中心网管要求 (27)
4.3.1 CMU网管要求 (27)
4.3.1.1 性能管理 (27)
4.3.1.2 故障管理 (27)
4.3.1.3 配置管理 (28)
4.3.1.4 安全管理 (28)
4.3.2 MGU网管要求 (28)
4.3.2.1 配置管理 (28)
4.3.2.2 故障管理 (30)
4.3.2.3 性能管理 (30)
4.3.3 WPU网管要求 (31)
4.3.3.1 配置管理 (31)
4.3.3.2 故障管理 (31)
4.3.3.3 性能管理 (31)
5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1)
5.1 前端设备概述 (31)
5.1.1前端设备定义 (32)
5.1.2前端设备组成 (32)
5.1.3前端功能模块 (33)
5.2 前端设备基本要求 (34)
5.2.1前端监控设备整体要求 (34)
5.2.2前端监控设备技术要求 (34)
5.2.2.1 前端监控设备的功能要求 (34)
5.2.2.2 前端监控设备的编码要求 (39)
5.2.2.3 前端监控设备的性能要求 (40)
5.2.2.4 前端监控设备的详细参数要求 (41)
5.2.2.5 前端监控设备的外部接口要求 (45)
5.2.3前端监控设备网管要求 (46)
5.2.3.1 资源管理 (46)
5.2.3.2 故障管理 (47)
5.2.3.3性能与状态管理 (49)
5.2.3.4 配置管理 (49)
5.3 固定PU技术要求 (51)
5.3.1固定PU的功能要求 (51)
5.3.1.1 网络地址配置 (51)
5.3.1.2 用户B/S访问权限 (51)
5.3.1.3 提供WEBSERVER 管理功能 (51)
5.3.2性能要求 (52)
5.3.2.2 图像效果 (52)
5.3.2.3 画面延迟 (52)
5.4 M_PU技术要求 (52)
5.4.1 M_PU 概述 (52)
5.4.1.1 按产品实现方式分类 (52)
5.4.1.2 按接入网络分类 (52)
5.4.1.3 M_PU 产品形态 (53)
5.4.1.4 基于移动属性的产品形态 (53)
5.4.1.5 车载型M_PU的技术要求 (53)
5.4.1.6 基于数据卡数量分类 (53)
5.4.2 M_PU功能要求 (54)
5.4.2.1 系统要求 (54)
5.4.2.2 多卡绑定功能 (55)
5.4.2.3 系统自检、恢复能力 (55)
5.4.2.4 移动网络接入要求 (55)
5.4.2.5 短消息激活功能 (56)
5.4.2.6 语音激活功能 (56)
5.4.2.7 带外能力(可选) (56)
5.4.3.1 移动网络指标要求 (56)
5.4.3.2 射频性能指标要求 (57)
5.4.3.3 网络适应性要求 (57)
5.4.3.4 图像质量要求 (57)
5.4.4 M_PU 硬件及接口要求 (57)
5.4.4.1 GPRS/EDGE/WCDMA数据卡接口要求 (57)
5.4.4.2 天线设计要求 (57)
5.4.4.3 AT 指令接口要求 (58)
5.5 前端设备与视频监控中心接口要求 (58)
5.5.1接口规范范围 (58)
5.5.2接口规范原则 (58)
5.5.2.1 前端设备的管理接口 (59)
5.5.2.2 前端设备会话控制接口 (60)
5.5.2.3 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传输接口 (62)
5.5.3 PU与CSG的接口 (63)
5.5.3.1 前端设备参数配置和查询流程 (63)
5.5.3.2 云镜控制流程 (87)
5.5.3.3 前端设备的控制流程 (92)
5.5.3.4 告警上报流程 (93)
5.5.3.5 透明通道流程 (94)
5.5.3.6 前端设备注册流程 (95)
5.5.3.7 前端设备心跳流程 (97)
5.5.3.8 图象遮挡流程 (97)
5.5.3.9 前端设备制式设置 (99)
5.5.3.10 前端设备制式读取 (99)
5.5.3.11 录像下载流程 (100)
5.5.4 PU与MDU的接口 (100)
5.5.4.1 前端设备注册流程 (101)
5.5.4.2 前端设备心跳流程 (102)
5.5.4.3 媒体会话建立流程 (102)
5.5.4.4 媒体会话拆除流程 (104)
6客户端技术要求 (104)
6.1 客户端概述 (104)
6.2 PC客户端功能要求 (105)
6.2.1安全认证 (105)
6.2.2设备管理 (105)
6.2.3实时视频查看 (105)
6.2.4远程实时控制 (105)
6.2.5自动登陆 (105)
6.2.6本地录像 (106)
6.2.7中心录像查询和回放 (106)
6.2.8报警信息的查询 (106)
6.2.9音频 (106)
6.2.10拍照 (106)
6.2.11客户端升级 (106)
6.2.12解码要求 (106)
6.2.13显示要求 (106)
6.2.14接口要求 (106)
6.2.15数据安全 (106)
6.2.16 NAT穿越 (107)
6.3 移动客户端功能要求 (107)
6.3.1用户登录 (107)
6.3.2浏览功能要求 (107)
6.3.3视频解码要求 (108)
6.3.4视频播放要求 (108)
6.3.5云镜控制要求 (108)
6.3.6视频截图要求 (109)
6.3.7手机本地录像要求 (109)
6.3.8参数配置要求 (109)
6.3.9异常处理要求 (109)
6.3.10统一UI设计要求 (110)
6.3.11在线升级要求 (110)
6.3.12远程控制 (110)
6.3.13无线接入 (110)
6.3.14分辨率 (110)
6.3.15视频解码 (110)
6.4 客户端与视频监控中心接口要求 (111)
6.5 服务质量和稳定性要求 (111)
6.5.1服务质量要求 (111)
6.5.2稳定性要求 (111)
附录A:移动终端实现M_PU功能的相关要求(规范性附录) (111)
1概述 (111)
2功能要求 (111)
2.1 系统要求 (111)
2.2 用户登录功能 (112)
2.3 实时视音频采集功能 (112)
2.4 手机终端实现音视频编码的要求 (112)
2.5 录像上传功能 (112)
2.6 图片上传功能 (112)
2.7 录像、图片抓拍功能 (112)
2.8 文件夹管理 (113)
2.9 参数配置 (113)
2.10 手动报警功能 (113)
2.11 软硬件编码 (113)
2.12 支持多码流功能 (113)
2.13 自动参数配置功能 (114)
2.14 带外设备视频上传 (114)
2.15 网络自适应上传 (114)
2.16 前端高清抓拍 (114)
2.17 上下线通告 (114)
2.18 GPS/GIS功能 (114)
2.19 彩信上传 (115)
3性能要求 (115)
3.1 性能指标 (115)
3.1.1专有芯片编码手机PU性能指标 (115)
3.1.2内部软件编码手机PU性能指标 (115)
3.2 手机终端性能要求 (115)
4业务功能操作流程 (115)
附录B:商务客户端要求(规范性附录) (116)
1商务客户端与平台架构关系 (116)
2商务客户端与联通E盾门户的关系 (116)
2.1 用户登录流程 (117)
2.2 接口描述 (118)
2.2.1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接口 (118)
2.2.2获取用户联通E盾状态接口 (118)
2.2.3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接口 (118)
3商务客户端界面要求 (118)
附录C:PU返回的错误列表(资料性附录) (118)
附录D:云台解码器(DECODERTYPE)编码(资料性附录) (120)
附录E:如何注册解码插件(资料性附录) (122)
附录F:密码的策略(资料性附录) (123)
附录G:M_CU用户界面各模块界面参考实现(资料性附录) (124)
1主菜单界面设计要求 (124)
2用户登录界面设计要求 (124)
3浏览器界面设计要求 (125)
4播放器界面设计要求 (126)
5按键使用设计规则 (127)
6参数配置界面设计要求 (128)
7图片/录像管理界面设计要求 (128)
8图片操作界面设计要求 (129)
9帮助文件界面设计要求 (130)
前言
为了满足中国联通公司开展视频监控业务的运营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固定和移动融合后的新应用环境,特编制本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主要用于基于IP和基于移动应用的视频监控多媒体业务。
本视频监控业务系列规范面向行业客户、家庭客户和公众客户的视频监控业务需求。
本系列规范规定了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中心、前端设备及客户端单元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1、视频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网络管理要求;
2、前端设备的结构要求、接口要求,重点对M_PU的功能、性能、
接口、环境及网管要求进行了规定;
3、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的功能要求,以及客户端的服务质量和
稳定性要求。
本系列标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第三部分:《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XXXX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XX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及客户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是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系列规范之一,主要提出了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前端设备及客户端的相关技术规范。
包括:
1、视频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网络管理要求;
2、前端设备的结构要求、接口要求,重点对M_PU的功能、性能、
接口、环境及网管要求进行了规定;
3、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的功能要求,以及客户端的服务质量和
稳定性要求。
包括系统体系架构、接口模型、视频监控中心功能和性能要求,前端设备结构、组成、技术、接口要求和功能、性能、环境、网管要求,以及客户端技术、功能、性能、接口要求和服务质量、稳定性要求。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联通视频监控业务的网络规划与建设、工程设计、通信组织、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4 视频监控中心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中心如下图所示:
图4.1 中国联通综合视频监控中心示意图
4.1 视频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视频监控中心主要实现信令控制、媒体交换、业务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认证鉴权、视频转码、视频分发、媒体协议适配、控制协议适配、用户权限认证、查询、设备列表显示等方面的功能。
监控中心由中心管理单元(CMU )、信令控制网关(CSG )、媒体分发单元(MDU )、媒体存储单元(MSU )、业务管理单元(SMU )、移动接入网关单元(MGU )和业务门户单元(WPU )构成。
4.1.1 CMU 功能要求
4.1.1.1
业务功能要求
CMU必须支持实时视频监视、云镜控制、录像功能、报警与联动及增值业务等五大类业务功能,业务功能如图4-1所示。
图 4.2 业务功能示意图
4.1.1.1.1 实时视频监控功能
实现通过网络的实时音视频浏览监视。
要求可以在远程计算机上实时监控,亦可实现在远程通过硬件解码器在监视器、电视墙上观看实时视频。
浏览客户端可采用B/S或C/S架构。
可实现对电视墙投放视频的灵活控制。
具体还应包括以下功能:
(1)多画面监视监视
PC浏览客户端上要求可以实现对多个监控点的显示,电视墙上要求可实现将指定的一个或多个监控点实时图像显示在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显示
器上,可以选择1,4,6,9,10,16等多种画面分割,能提供多种分辨率,以适应各种应用需求,并可以实现全屏显示。
(2)多画面轮巡
可将一组图像设置在一个播放窗口或一个电视墙屏幕上,并可设置轮巡间隔时间,以实现多个画面轮流显示。
(3)设置功能
要求实现图像参数的设置并实时调整的功能。
(4)字幕叠加
视频画面要求可叠加反映该段视频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字幕,选择实现字幕位置可调。
用户可编辑字幕内容。
(5)远程设置
要求能够远程实现图像参数的设置并实时调整的功能。
4.1.1.1.2 云镜控制功能
要求系统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要求PC客户端在全屏显示状态下亦可进行云镜控制。
(1)云台控制
应包含:云台的上下左右转动,巡逻功能,预置位设置功能,云台转动的步进值应可设置。
同时须支持雨刮、灯光开关等辅助功能。
(2)镜头控制
应包括镜头的变倍、调焦及光圈调节。
系统的云镜控制权限可设置为三种状态:
1)争用模式。
系统同时接受每个用户对云镜的控制指令。
2)先来者占用模式。
系统可设置一个用户开始控制云台后的一定时间内,云台归该用户占用。
直到时间片用尽才为后来的用户提供服务。
3)权高者占用模式。
系统根据用户的权限决定执行哪位用户的命令。
同级之间可遵循1、2两条原则,权限高的用户开始控制时,则将控制权转移。
4.1.1.1.3 视频录制功能
(1)视频录制
用户可把浏览到的视频图像录制下来,保存到前端、视频监控中心或客户端。
视频录制有三种模式。
三种录制模式的解释如下:定时录制:根据系统中用户预置的时间表进行视频录制。
手动录制:按照用户的开始录制、录制时长、停止录制等指令进行控制的视频录制。
报警录制:由系统中事件(报警触发、图像运动检测触发)的发生而触发的录像,报警录制应该有预录功能,可设置对报警发生前多少时间
的视频信息进行录制。
并且应可设置一次报警发生后总的录像时长。
(2)录像回放
并回放视频图像,回放时可实现正常播放、快放、慢放、单帧放、拖曳、暂停等功能,可选择实现多路视频图像同步回放功能。
回放用户交互界面要求尽可能友好,可以直观地为用户反映所查日期一个的录像资料情况,并可以点取播放。
支持边录边放同一路视频。
要求提供录像文件播放器。
(3)录像查询
提供方便的视频录像检索、查询手段,用户可根据时间、地点和报警类型等信息查询视频文件。
4.1.1.1.4 报警和联动
(1)报警事件触发
1)开关量报警
要求CMU支持前端设备上传的开关量报警输入,并可将报警信息传送给指定的客户端。
开关量报警设备包括红外线侦测器、门禁、应急铃、烟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等。
2)图像运动检测报警
要求CMU支持图像运动检测报警。
须实现指定画面中区域进行运动检测报警的功能。
并可设置运动检测灵敏度。
选择实现画面多区域运动检测报警。
(2)联动处理
对于报警的处理CMU必须支持三级:
1)前端报警输出
CMU必须支持前端设备开关量报警输出。
主要包括声光电报警、门禁等。
CMU必须支持前端设备报警触发录像及图片抓拍。
2)平台报警联动
CMU在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用户配置的报警联动表信息进行联动处理。
主要操作包括触发报警录像及图片抓拍、发送报警短信给用户,同时需要将报警信息传送到该客户正在进行监控操作的用户处。
3)客户端联动
CMU必须支持处于接警状态的客户端在收到报警信息时,应将画面切换到报警设备的联动画面,并放大显示,发出报警信息,直到用户做接警操作后方可返回正常状态。
报警及联动的参数设置:支持报警设备的布防/撤防设置及报警的时间表管理。
(3)支持彩信报警
4.1.1.1.5 音频功能
系统应支持PU与CU的语音交互。
并支持CU对多个PU的音频广播。
4.1.1.1.6 增值业务功能(可选)
(1)电子地图(可选)
系统可以选择实现电子地图功能,考虑与GPS、GIS等系统结合使用,以使监控点调看、设置、报警定位、联动操作准确直观。
(2)智能视频(可选)
系统可以选择通过融合车牌识别、面部识别、行为识别等技术的结合使用,实现利用识别技术在视频中获取相关信息,实现监控信息的智能应用。
(3)系统集成(可选)
系统可以提供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联接口,选择通过与行业用户自有系统如三台合一应急指挥系统、用户业务流程系统、卡口监控管理、交通监控管理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实现用户业务工作的集成,方便用户在同一客户端上实现统一业务。
4.1.1.2 CMU其他功能要求
4.1.1.2.1 MDU的调度
CMU在支持上述的业务功能时,能合理调度MDU进行媒体流的转发和分发。
当系统中配置了多个MDU时,能自动平衡各MDU所承载的流量,并保证各MDU不超出其最大能力。
4.1.1.2.2 客户端私网穿透
应该支持向私网内的客户端传送视频和交互信令。
通讯时最好使用易于穿透防火墙的端口设置。
客户端支持NAT 共享、Socket 代理、Http 代理等网络接入方式。
4.1.1.2.3 系统始终同步
要求全系统各设备可实现时钟同步, CMU支持SNTP协议,可通过第三方时钟服务器进行校时。
媒体交换层设备和PU向所接入的CMU校时。
CMU 可向PU发送时钟同步指令。
CU可设置校时功能是否打开。
4.1.1.2.4 支持前端设备动态IP地址
支持前端设备采用PPPoE方式接入网络,并将变动的地址主动、按时提交给平台。
4.1.1.2.5 透明通道
系统支持三种透明通道,主要包括:
(1)CMU与PU之间的透明通道,用于实现云镜控制,当某种云台协议不被PU所支持时,CMU直接将云台的控制指令传往PU,PU发往其控制口,实现指令的透明传输。
(2)端控制口获取指令直接传输给平台,再进行处理。
(3)持前端编码设备与客户端解码设备间的控制口指令透明传输。
矩阵控制
可以选择实现PU支持矩阵接入,并可在客户端对矩阵进行控制,调用指定的监控点视频进入PU。
4.1.2 MDU功能要求
(1)转发:
视频可通过MDU被转发,访问方只要访问MDU并告知要访问的前端设
备,MDU可代为取到视频流并转发给该访问方。
(2)分发:
一路视频通过MDU可以被复制成多路送给不同的访问方。
(3)支持多MDU的级联与负载均衡和分布式部署。
(4)支持采集记录计费原始信息
MDU提供视频访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视频流量信息等计费原始信息。
(5)流媒体服务器功能(可选)
当其它系统需要监控系统的媒体流时,MDU可以充当流媒体服务器,为其它系统提供定制的流媒体。
4.1.3 MSU功能要求
MSU主要完成视频的存储功能。
系统要求实现录制视频的前端存储、中心存储及客户端存储三级存储。
存储文件的格式为流格式,功能支持回放即拖即放和快进快退功能.
前端存储是指使用带存储功能的前端设备时,在前端设备内部的硬盘中进行视频录制。
应可设置盘满自动覆盖或停止录制。
支持定时录制、手动录制和报警录制三种模式。
中心存储是指平台所提供的海量存储功能。
应可设置用户存储空间满自动覆盖或停止录制。
支持定时录制、手动录制和报警录制三种模式。
客户端存储是指客户在浏览视频时将视频实时存储在客户端本地硬盘的功能。
支持手动录制和报警录制两种模式。
4.1.4 SMU功能要求
SMU主要实现用户管理、认证鉴权、设备管理、产品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等管理功能。
只有设备管理员向相应的手机号码授权后该号码才能浏览监控信息,可授权所有公众号码,也可仅限于特定号码.管理功能模块如图4-2所示。
图 4.3 管理功能模块示意图
4.1.4.1 用户管理
4.1.4.1.1 用户开户
通过工单系统受理的大客户用户,按业务受理流程,由相关工作人员为用户开户。
具体的业务受理流程请参见相应的业务规范。
全国用户由全国监控中心负责视频监控业务开通,省内用户由省监控中心负视频监控业务开户。
申请业务成功并获得视频监控业务帐号后,方可使用视频监控业务。
全国用户向全国监控中心申请业务开通,由全国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为用户输入系统要求填写的资料,经系统验证无误后,用户将获得一个视频监控业务帐号。
用该帐号,用户可以使用全国监控中心提供的视频监控业务。
省用户向省监控中心申请开通,由省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为用户输入系统要求填写的资料,经系统验证无误后,用户将获得一个视频监控业务帐号。
用户用该帐号可以使用省监控中心提供的视频监控业务。
4.1.4.1.2 用户销户
全国用户向全国监控中心申请注销视频监控业务,省用户向省监控中心申请注销视频监控业务。
申请视频监控业务注销成功后,用户将不能使用视频监控业务。
全国用户申请注销视频监控业务后,全国中心的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销户功能可以注销(或删除)该用户帐号信息,如果该用户重新使用该系统的服务,需重新激活(或重新开户)。
省用户申请注销视频监控业务后,省中心的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销户功能可以注销(或删除)该用户帐号信息,如果该用户重新使用该系统的服务,需重新激活(或重新开户)。
4.1.4.1.3 用户属性管理
全国中心统一管理视频监控业务用户的属性,用户属性至少具有以下属性:
1) 唯一标识(UserID),该属性应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在该属性中体现出用户的属地、用户类别等信息。
2) 帐号(UserAccount),由全国中心负责用户帐号生成,生成后由全国中心下发部分帐号到省中心,由省中心负责省内用户帐号的激活与管理。
3)密码
4)用户手机号码(MSISDN码)
4.1.4.1.4 用户投诉管理
全国用户可以通过全国中心提供的多种用户投诉渠道对视频监控业务提出投诉。
同时全国中心跟踪投诉的处理情况。
省用户可以通过省中心提供的多种用户投诉渠道对视频监控业务提出投诉。
同时省中心跟踪投诉的处理情况。
4.1.4.2 认证鉴权
用户使用监控平台提供的各项业务服务的时候需要首先对其身份作出验证和授权。
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及授权后,可以使用综合视频监控平台提供的授权服务。
4.1.4.2.1 全国认证鉴权
全国监控中心为全国行业和家庭用户提供认证鉴权服务。
全国行业和家庭用户向全国中心请求视频监控业务,全国中心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全国中心验证用户合法性,验证其是否拥有视频监控业务使用权限。
全国公众用户需要首先向全国VAC平台发出认证请求,通过全国VAC 平台认证后,再到全国视频监控中心,全国中心赋予用户相应的授权信息。
4.1.4.2.2 省认证鉴权
省监控中心为省行业和家庭用户提供认证鉴权服务。
省行业和家庭用户向省中心请求视频监控业务,省中心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省中心验证用户合法性,验证其是否拥有视频监控业务使用权限。
省内公众客户需要首先向省内的VAC平台发出认证请求,通过省内的VAC平台认证后,再到省视频监控中心,省中心赋予用户相应的授权信息。
4.1.4.3 设备管理
全国中心管理全国用户的设备,省中心管理省用户的设备。
由全国中心统一给各省批量配发视频监控业务帐号,当各省用户申请视频监控业务时,由省中心给省用户配发帐号,当某帐号被发给某用户使用时,该帐号将被激活。
同时省中心将帐号激活信息同步到全国中心。
设备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对PU、CU、MDU、MSU的管理。
4.1.4.3.1 设备入网
由全国中心负责统一生成设备标识并批量配发至省中心,并由全国中心统一管理设备的标识。
全国中心的设备入网,首先要通过设备认证,然后由全国中心负责给用户分配设备标识。
省中心设备入网,首先要通过设备认证,然后由省中心将设备标识分配给用户,并将设备状态置为激活,同时将设备相关信息同步到全国中心。
4.1.4.3.2 配置设备属性
平台设备的属性包括设备的种类、型号、生产厂家、安装地点、接入线路方式、所属用户、使用状态等。
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设备ID 作为标识。
外围设备摄像机的属性包括摄像机的种类、型号、制造商、安装地点、接入线路方式、所属用户、使用状态等。
前端编码器属性包括型号、生产厂家、安装地点、接入线路方式、所属用户、使用状态及相连的摄像机等。
前端编码器有一个唯一的设备ID 作为标识。
4.1.4.3.3 设备注销
各设备在停止使用时可以进行注销,设备的注销对其关联的设备或系统会产生影响的应给予提示。
全国用户向全国中心申请设备注销,全国中心为用户的设备做注销标记。
省用户向省中心申请设备注销,省中心为用户的设备做注销标记,同时将用户的注销信息同步到全国中心。
4.1.4.3.4 设备查询
可以按照设备的各项属性进行设备查询操作。
4.1.4.3.5 设备划归
可以将系统中存在的前端设备划归客户使用,应可支持同一设备划归多个客户。
4.1.4.3.6 启/停用设备
在某个设备需要暂时停止使用时,系统应具有暂时停用该设备的功能,同时应具有启用功能。
4.1.4.4 产品管理
全国产品管理:在全国中心进行对全国的视频监控产品元素加载、修改、暂停、恢复和删除。
省产品管理:在省中心进行对省中心的视频监控产品元素加载、修改、暂停、恢复和删除。
4.1.4.5 权限管理
全国中心可以对全国用户的权限进行创建、分配、修改、删除等操作;省中心可以对省用户的权限进行创建、分配、修改、删除等操作;
(1)要求支持分级管理权限机制,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的操作及管理权限;至少设置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用户管理员、用户四级;
(2)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创建用户管理员,完成用户开户,设置用户数量的操作;可配置及修改用户管理员的管理范围,实现对整个系统客户群的分群分级管理;
(3)系统操作员可在系统管理员授权下进行操作,可在根据客户需求在营业系统中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维护。
(4)用户管理员可对所属用户进行用户名创建、分配、修改、删除等操作,分配业务功能操作及管理权限,实现客户自主管理;
(5)用户行使管理员所赋予的操作及管理权限,可自主修改用户密码;
(6)实现对用户权限的设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