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款征收基本制度27页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管理PPT课件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1987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c.png)
34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 具专用发票。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 (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 票。
•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
35
(三)发票的开具要求
❖ 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收款方 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可由付款方向收 款方开具发票。 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
A.经营业务已经发生,营业收入已经确认时,才
能开具发票
B.开具发票应按编号顺序填开,内容真实、全部
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
C.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以代其他单位开具发票
D.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当保存5年
【例题·单选题】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
记簿应当保存( )。
A.1年
B.5年
[答案]B
[答案]D
11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 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审核 完毕的时间为( )。 A.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 B.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15日内 C.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 D.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30日内
[答案]A
12
【例题·单选题】税务登记的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纳税人填写( ) 来体现。 A.账务报表 B.完税凭证 C.纳税申报表 D.税务登记表
3
税务登记的范围
❖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法律、法 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 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 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 免税期间也需办理税务登记。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 具专用发票。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 (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 票。
•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
35
(三)发票的开具要求
❖ 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收款方 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可由付款方向收 款方开具发票。 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
A.经营业务已经发生,营业收入已经确认时,才
能开具发票
B.开具发票应按编号顺序填开,内容真实、全部
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
C.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以代其他单位开具发票
D.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当保存5年
【例题·单选题】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
记簿应当保存( )。
A.1年
B.5年
[答案]B
[答案]D
11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 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审核 完毕的时间为( )。 A.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 B.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15日内 C.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 D.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30日内
[答案]A
12
【例题·单选题】税务登记的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纳税人填写( ) 来体现。 A.账务报表 B.完税凭证 C.纳税申报表 D.税务登记表
3
税务登记的范围
❖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法律、法 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 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 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 免税期间也需办理税务登记。
税收征管税款征收.ppt
![税收征管税款征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5d4ec20b4e767f5acfcee0.png)
税收保全措施的程序
一般保全程序: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分为 简易保全程序: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检查保全程序:第五十五条的规定
1、一般保全程序: (顺序不能颠倒)
(1)责令提前清税 (2)责成提供担保
(3)报经批准保全 (4) 纳税解除保全 (5)转入强制执行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 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 规在定限的期纳内税发期现之纳前税发人出有《明限显期的缴转 纳移税、款隐通匿其知应书纳》税责的令商(品最、长货期物限以 不及的如得其,果超他责纳财成过税产纳15人或税日不者人)能应提缴提纳供纳供税纳税纳的税款税收担。担入保保迹。,象
4.税收保全的有关程序规定
5.税收保全的解释
6.税收保全应注意的问题
税收保全措施相关条款
1、征管法第37条:简易保全 2、征管法第38条:一般保全 3、征管法第55条:检查保全
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对象
1、简易保全 (1)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 营的纳税人
(2)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 (3)到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而未向营业地税务
(4)定期定额征收
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 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 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包括增 值税额、消费税额、营业税额、所得税额等)的一种税款征 收方式。税务机关核定定额应依照以下程序办理:纳税人自 报、典型调查、定额核定、下达定额。这种税款征收方式适 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主管税务机关审 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或暂缓建账的小型纳税人。
2、简易保全程序:
(1)核定税额责令缴纳
可由两名以上依法执行
职务的税务人员当场核定其
5第五讲税款征收基本制度
![5第五讲税款征收基本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2fbf1676eeaeaad0f33092.png)
代收代缴,是指负有收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 进行代收代缴的方式。即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 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
6.委托代征
委托代征,是受委托的有关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 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方式。
目前,各地对零散、不易控管的税源,一般委托街道办事处、居委 会、乡政府、村委会及交通管理部门等代征税款
4.定期定额征收
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其 应纳税额或征收率,并定期进行相关税种合并征收的一种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经营范围小、账证不健全或无条件进行记账的 个体工商户
5.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是指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 项中依法直接扣缴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然后代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 一种征收方式。
【核定方式】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 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核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2)征税机关的调整权
A.关联企业的界定 B.关联企业税收调整的法定情形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54条
(三)税额确定制度
1.确定方式 A.申报纳税方式 B.官方确认方式
2.征税机关的确定权
(1)征税机关的核定权(2005T71)
当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 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 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6.委托代征
委托代征,是受委托的有关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 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方式。
目前,各地对零散、不易控管的税源,一般委托街道办事处、居委 会、乡政府、村委会及交通管理部门等代征税款
4.定期定额征收
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其 应纳税额或征收率,并定期进行相关税种合并征收的一种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经营范围小、账证不健全或无条件进行记账的 个体工商户
5.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是指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 项中依法直接扣缴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然后代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 一种征收方式。
【核定方式】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 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核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2)征税机关的调整权
A.关联企业的界定 B.关联企业税收调整的法定情形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54条
(三)税额确定制度
1.确定方式 A.申报纳税方式 B.官方确认方式
2.征税机关的确定权
(1)征税机关的核定权(2005T71)
当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 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 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收征管制度》PPT课件
![《税收征管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71c26ad4d8d15abf234e58.png)
【注意】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 经营的场所,也应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管理
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扣缴 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 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下岗女工张某开办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按规 定应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税优惠。她认为既然免税就不 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分析张某的观点是否正确。
法律基础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
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
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
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这里的一定期限内是指
( )。
日内
日内
日内
日内
B
账簿凭证管理
•账簿、凭证等涉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账簿、记账 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及其 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管理
证件资料
税务登记管理
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 在l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并在税务机关认可的报刊上登报声 明作废,凭借声明向主管税务机关 申请补办税务登记证件
税务登记管理
变更税务登记
办理税务登记后,原登记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有登记 内容进行更改,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税务登记
法律基础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 有( )。
A.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 B.纳税人变更经营范围 C.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停业 D.纳税人到外县进行临时生产经营活动
ABCD
账簿凭证管理
•账证设置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
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税务登记管理
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扣缴 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 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下岗女工张某开办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按规 定应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税优惠。她认为既然免税就不 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分析张某的观点是否正确。
法律基础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
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
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
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这里的一定期限内是指
( )。
日内
日内
日内
日内
B
账簿凭证管理
•账簿、凭证等涉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账簿、记账 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及其 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管理
证件资料
税务登记管理
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 在l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并在税务机关认可的报刊上登报声 明作废,凭借声明向主管税务机关 申请补办税务登记证件
税务登记管理
变更税务登记
办理税务登记后,原登记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有登记 内容进行更改,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税务登记
法律基础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 有( )。
A.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 B.纳税人变更经营范围 C.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停业 D.纳税人到外县进行临时生产经营活动
ABCD
账簿凭证管理
•账证设置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
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c0748658f5f61fb7366669.png)
16
10.1.3 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和 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 报告的法律行为。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 纳税义务、界定纳税人法律责任的主要依 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 和税务管理的重要制度。
17
10.1.3 纳税申报
1)纳税申报的对象 《征管法》规定,纳税申报的对象为纳税 人和扣缴义务人。
40
10.2.2 税款征收措施
10)税款退还与追征
41
10 .3 税务检查
10.3.1税务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10.3.2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权 10.3.3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的义务
42
10.3.1税务检查的内容和形 式
税务检查,又称纳税检查,是指税 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 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的情况进行的审查 和监督活动。
6
10.1.1 税务登记
2)税务登记证的管理 (1)税务登记证的使用 (2)税务登记证的核查
7
(1)税务登记证的使用
税务登记证有正本、副本,正本、副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正本由纳税人保存,副本供纳税人办理有关税务事宜时使用。
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纳税人办理下列事 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 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 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其他有关税 务事项。
3)核定应纳税额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 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 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27
10.2.2 税款征收措施
10.1.3 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和 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 报告的法律行为。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 纳税义务、界定纳税人法律责任的主要依 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 和税务管理的重要制度。
17
10.1.3 纳税申报
1)纳税申报的对象 《征管法》规定,纳税申报的对象为纳税 人和扣缴义务人。
40
10.2.2 税款征收措施
10)税款退还与追征
41
10 .3 税务检查
10.3.1税务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10.3.2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权 10.3.3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的义务
42
10.3.1税务检查的内容和形 式
税务检查,又称纳税检查,是指税 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 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的情况进行的审查 和监督活动。
6
10.1.1 税务登记
2)税务登记证的管理 (1)税务登记证的使用 (2)税务登记证的核查
7
(1)税务登记证的使用
税务登记证有正本、副本,正本、副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正本由纳税人保存,副本供纳税人办理有关税务事宜时使用。
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纳税人办理下列事 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 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 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其他有关税 务事项。
3)核定应纳税额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 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 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27
10.2.2 税款征收措施
税收征收管理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9378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2.png)
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的概念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规 规定,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 申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的一种法
定手续。
纳税申报的内容
主要包括应纳税种、应纳税额、抵 扣税额、减免税额等。
纳税申报的程序
纳税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向当地税 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 经审核合格后,缴纳税款。
税款征收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税收征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提高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税收征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导 致的错误和舞弊现象,增强税收征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国际税收征收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2
电子化与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税收征收管理正逐步实现 电子化和信息化,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税收征管合作
各国加强税收征管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逃避税行 为,提高国际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纳税服务优化
各国重视纳税服务建设,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 高服务质量,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比较
制度差异
01
各国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存在差异,中国需结合自身国情,借鉴
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执法力度
02
不同国家在税收执法力度上存在差异,中国可学习严格执法的
国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信息化建设
03
各国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水平不一,中国需加快信息化
建设步伐,提升税收征管能力。
02
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 会各界参与税收监督,提高税收 征收管理的公信力。
税收征收管理(PPT 81张)
![税收征收管理(PPT 81张)](https://img.taocdn.com/s3/m/bcd3922ecc17552707220852.png)
一)设立登记(开业登记)
开业登记: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先工 商后税务) 开业登记的对象 ①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场所;个体工 商户;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②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个人(不需登记的: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 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的)
四)注销登记
适用范围: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根本性变化,需 终止履行纳税义务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 ①纳税人解散、破产、撤销或终止纳税义务的; ②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登记的; ③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机关的 程序: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 机前(先税务后工商),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 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结清税款、滞纳金、罚金, 缴销发票和税务登记证等。
税务登记范围
1.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 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 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向 生产、经营所在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2.上述条款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以及 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外,均应当自纳税人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纳 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注:即使免税或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企业也要办理
具体包括10项:1、改变名称、改变法定代表人;2、 改变经济性质或类型;3、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 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4、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或经 营范围;5、增减注册资本或投资总额;6、改变隶属 关系、改变生产经营权属或增减分支机构;7、改变或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ppt 92页)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ppt 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2e374b0804d2b160a4ec0be.png)
年应税销售额>50 万,一般纳税人
货物
货物生产
年应税销售额≤50 万,小规模纳税人
货物批发 或零售
应税销售额≤ 80万 ,小规模纳税人
一、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 ➢ 基本税率:17% ➢ 低税率:13%(P135) ➢ 零税率:针对出口货物
准予抵扣的进 项
一、增值税
增 值 税 应 纳 税 额 ( 一 般 纳 税 人 )
营业税的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 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
三、营业税
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营业税的税目(9个):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 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娱 乐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营业税税率: 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
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应税税目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 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货物
货物生产
年应税销售额≤50 万,小规模纳税人
货物批发 或零售
应税销售额≤ 80万 ,小规模纳税人
一、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 ➢ 基本税率:17% ➢ 低税率:13%(P135) ➢ 零税率:针对出口货物
准予抵扣的进 项
一、增值税
增 值 税 应 纳 税 额 ( 一 般 纳 税 人 )
营业税的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 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
三、营业税
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营业税的税目(9个):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 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娱 乐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营业税税率: 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
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应税税目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 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第十五章税收征收管理法ppt27页PPT
![第十五章税收征收管理法ppt2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c931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c.png)
❖ 二、税务管理
❖ (一)税务登记
❖ (1)开业税务登记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
❖ ①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纳税人。各类企业 和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 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 ②其他纳税人。其他应纳税人,应当自依照税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30日内,向所 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3)滞纳金制度
❖ (4)税额核定制度
❖ (5)税收保全措施
❖ (6)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 (7)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
❖ 四、税务检查
❖ 《征管法》对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权作了比较详细、 系统的规定,包括:
❖ (1)查账权。
❖ (2)场地检查权。
❖ (3)责成提供资料权。 ❖ (4)询问权。
❖ (5)在交通要道和邮政企业的查证权。 ❖ (6)查核存款账户权。
❖ (3)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3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 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 5倍以下罚金
❖ (五)进行虚假申报或不进行申报行为的法律责任纳税人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 5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 款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不缴或少缴税款 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本章基本内容
❖ 一、税收征管法适用范围
❖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 1.《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 收管理。
❖ 2.目前还有一部分费用由税务机关征收,如教育费 附加,这些费用不适用《征管法》。
❖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
❖ 征管法的遵守主体有三个:执法主体(税务行政主体)、税 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关单位和部门。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范本(PPT 64页)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范本(PPT 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d052d90b4c2e3f562763ba.png)
A.进行资源配置 B.进行收入再分配 C.稳定经济 D.维护国家
政权
( 二 ) 税 收 征 收 管 理 概 述 1.广义与狭义: 广义上的税收管理包括税收立法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税收
行政司法管理和税收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 狭义上的税收管理就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了保
证税收职能的实现,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代表国家行 使征税权力,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
(1)认定标准。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应 税销售额超过 50 万元;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 应税销售额超过 80 万元 。
(2)认定范围:6个
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包括:1)个体经营者以外的个人2) 小规模企业3)非企业性单位4)被注销一般纳税人身份未满2 年。
辩权、要求税务机关赔偿、其他。
( 2 ) 义 务 : 按 期 办 理 税 务 登 记 、 设 置 帐 簿 、 按 期 办 理 纳 税 申 报、按期交纳解缴税款、缴纳税收滞纳金、按期接受税务检查、
发生争议时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其他。
例5、多选: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纳税人依法享有一定权利。 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 )。
【例18、判断】个体工商户在税法规定的享有免税优 惠的期限内,可以不必办理税务登记。( )
解析: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凡是从事生产经营 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二、发票及账簿管理 (一)发票管理 1.发票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 1)概念。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 营活动中开具、 收取的收付款书面证明。
发票]
※ 纳税申报 [3种方式]
税 务 管 理 是 税 收 征 收 管 理 的 重 要 内 容 , 是 税 款 征 收 的 前 提 和 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二节 税款征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二节 税款征收](https://img.taocdn.com/s3/m/17b2dba825c52cc58ad6be94.png)
2020/12/5
教学ppt
10
税款征收方式之3-------查验征收
查验征收 是由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人的应税产品进行查验
后征税,并贴上完税证、查验证或盖查验戳, 并据以征税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某些零星、分散的高税率工 业产品。(考点)
2020/12/5
教学ppt
11
税款征收方式之4-------定期定额征收
方
6. 代收代缴
式
7. 委托代征
8. 其他征收方式(如邮寄申报纳税、
自计自填自缴、自报核缴方式等)
2020/12/5
教学ppt
8
税款征收方式之1-------查账征收
查账征收 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
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规 定的,则多退少补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较为健全,能 够认真履行纳税人义务的纳税单位。(考点)
代收代缴 是指负有收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对纳税人应纳
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方式。即由与纳税人有 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向纳税人收取款项 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
2020/12/5
教学ppt
14
税款征收方式之7-------委托代征
委托代征 是指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
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 税款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在整个税收 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我国 的税款征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020/12/5
教学ppt
7
1. 查账征收
第二节 税款征收。ppt
![第二节 税款征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3cbdc7da38376baf1fae6d.png)
• 【例题·单选题】负有收缴税款的法 定义务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 进行收取的方式是( B )。 A.代扣代缴 B.代收代缴 C.委托代征 D.定期定额征收 •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 我国税款征收方式的有( ABCD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 【例题·单选题】某单位为负有扣缴税款的法 定义务人,在支付职工工资时,按个人所得税 法规定,对超过法定扣除额的工资部分,应 ( B )个人所得税。 A.代收代缴 B.代扣代缴 C.委托代征 D.自报核缴 • 【例题·单选题】我国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 生产经营状况对小型无账证的个体工商户可以 采取( D )征收税款。 A.查定征收方式 B.查验征收方式 C.委托代征方式 D.定期定额征收 方式
• (七)税款优先的原则 1.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2.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前的,税收优先 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执行。 3.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二、税款征收方式
• 税款征收方式是税务机关在组织税款入库过程中 根据各税种不同的特点、征纳双方具体条件所采 用的具体征收方法。(注意区分) (1)查账征收 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 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 规定的,则多退少补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财务会计制度较为健全, 能够认真履行纳税人义务的纳税单位。
• (4)定期定额征收 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 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 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 种税款征收方式。 (5)代扣代缴 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的 法定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 所支付的款项中直接扣除税款的方式。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教学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94437551e79b89690226cb.png)
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 税人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 物或其他财产。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 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 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 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 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 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 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 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天,最长不得超过 180天。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 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证件资料。(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外管证)
二、账簿、凭证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
日内按规定设置账簿。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
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 会计核算软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相关纳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三、发票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从事其他
经营活动中,记载往来业务内容,凭以收付款项或者证明资 金转移的书面商事证明,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会计核算 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四、纳税申报
逃避缴纳税款罪(偷税罪)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 段进行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 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 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 物或其他财产。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 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 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 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 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 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 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 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天,最长不得超过 180天。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 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证件资料。(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外管证)
二、账簿、凭证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
日内按规定设置账簿。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
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 会计核算软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相关纳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三、发票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从事其他
经营活动中,记载往来业务内容,凭以收付款项或者证明资 金转移的书面商事证明,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会计核算 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四、纳税申报
逃避缴纳税款罪(偷税罪)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 段进行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 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 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税收征收管理法PPT课件
![税收征收管理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8e2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b.png)
遇。
纳税义务的确定
纳税义务的确定依据是税法规 定的纳税范围、税种、税率等 税收要素。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遵循公平、 公正、合理原则,确保税收负 担的公平分配。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考虑纳税人 的实际负担能力,避免因税收 负担过重而影响其正常经营和 生活。
纳税期限和地点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依据。Biblioteka 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税收征收管理法有效保障了国家税 收权益,确保了税收收入的及时、 足额入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促进税收公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秉持税收公平原则, 通过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确保不同 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受到 公平、公正的待遇。
对未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展望
完善电子税务管理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应当向哪个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纳税期限和地点的确定应便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同时也要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 和便利性。
税收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征收税款 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规范。
税收征收程序应当规范、透明,确保 纳税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要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人申报、税务 机关审核、征收税款、开具税收凭证 等环节。
概念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国家为了规范税收 征收与管理工作,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 列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税收征收管理法起源于古代的税收征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 的演变,税收征收管理法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 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 障。
纳税义务的确定
纳税义务的确定依据是税法规 定的纳税范围、税种、税率等 税收要素。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遵循公平、 公正、合理原则,确保税收负 担的公平分配。
纳税义务的确定应考虑纳税人 的实际负担能力,避免因税收 负担过重而影响其正常经营和 生活。
纳税期限和地点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依据。Biblioteka 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税收征收管理法有效保障了国家税 收权益,确保了税收收入的及时、 足额入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促进税收公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秉持税收公平原则, 通过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确保不同 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受到 公平、公正的待遇。
对未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展望
完善电子税务管理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应当向哪个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纳税期限和地点的确定应便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同时也要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 和便利性。
税收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征收税款 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规范。
税收征收程序应当规范、透明,确保 纳税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要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人申报、税务 机关审核、征收税款、开具税收凭证 等环节。
概念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国家为了规范税收 征收与管理工作,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 列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税收征收管理法起源于古代的税收征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 的演变,税收征收管理法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 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 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