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活动设计

——赏析“饱经风霜”背后的人性美

08021226 吴丽芳

21世纪倡导素质教育明确要求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素质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铸造是其核心。它以培养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为宗旨。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中,审美教育固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审丑教育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丑”领域的开发,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让他们在审丑教育中炼就一双明是非、识美丑的慧眼,增强他们的审美判断力。从而更有效地抑丑扬美,使他们的个性素质得以完善,健全人格得到铸造。

审丑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化丑为美”,艺术家运用符号把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价值。艺术通过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的策略化丑为美。在批判策略中,艺术家运用符号进行创作,表达对于丑的批判性评价。在对照策略中,艺术床罩也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的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形式创造的原则中,艺术家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的表现,经过艺术语言的建构,自然和艺术中的丑就转化为美。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有无相生,难易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法国作家雨果积极倡导要通过艺术让人们“感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有,黑暗与光明相共。”

本次美育活动的对象为六年级的的学生,六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判断是非和分辨美丑的能力,但他们还不能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一个审美对象的价值。

六年级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直观性、创造性和纯真性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外形具有敏锐、直接的观察力;也能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从事以往没有的新的开拓;在整个的

审美过程中都会体现儿童特有的纯洁和真诚。他们的审美活动特征是以好奇心为动力,主观化色彩浓厚,注重直观形式,这也表明他们在理性反省和辨别是非和体味人生甘苦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活动主题

“饱经风霜”背后的人性美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审美事物,从饱经风霜的表层体会其背后的含义。

2、学生能感悟到“美”的多样性,从外表不同形式的表达中体会人性美。

3、学生从活动中拓展视野、思维活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活动前收集罗中立和《父亲》的资料。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导入语](课件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车夫的插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鲁迅先生半跪着位黄包车夫包扎的场景吗?今天我们不谈鲁迅

先生,我们来谈谈这位黄包车夫,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从车夫的外貌、个性等多方面展开想象?

[预设]1.黄包车夫看上去很老,脸上有皱纹,人很瘦。

2.黄包车夫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可能为了一家人的

温饱问题,天天出来蹬车。

3.黄包车夫是个坚强的人,虽然生活很苦很艰难,但是他没有屈服。

[教师小结]我们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车夫,那就是“饱经风霜”。一个会看人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这个人的表面,一只眼睛看到这个人的背后。一个表面瘦弱,脸上布满皱纹的不起眼的车夫,却折射出一个有责任心,勇敢坚强,不向苦难屈服的劳苦人民。

[教师引导]车夫的外貌形象和他的人物性格一致吗?

[预设]不一致。

[教师小结]是啊,车夫“饱经风霜”丑陋的外表下,却有着美好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饱经风霜”背后的人性美。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利用黄包车夫这一形象导入来揭示活动主题,利于学生接受,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中,为接下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讲述油画,初感“父亲之美”

(课件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教师引导]这幅油画是现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画的,

图上的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农民,看到这幅画,你的脑海中会浮

现哪个词语?

[预设]饱经风霜……

1.小组汇报成果

[教师引导]这样一位饱经风霜的父亲,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去收集有关罗中立和他的画《父亲》的相关资料,现在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

[预设]学生的汇报从作者介绍、《父亲》的创作背景、《父亲》的内涵及艺术特色这几方面展开。

[教师小结]就学生的汇报成果教师相机补充。

2.谈谈收获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精心地展示自己的成果,那听了其他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就新获得的知识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我们经过交流,不但把自己的成果和大家分享了,还增长了不少新知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和畅谈自己的收获这两个板块,旨

在引导学生丰富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感性认识,为接下来感悟《父亲》高尚的内在品质作铺垫。

三、欣赏油画,感悟“父亲之美”

(课件出示油画《父亲》)

(一)整体感知“父亲”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油画,待会儿说说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想一想什么原因导致父亲这个样子呢?

[预设]1.他是一位饱经风霜的父亲。

2.他的脸上、手上有很深的皱纹,皮肤很黑,很粗糙,有裂缝。

3.他的生活很苦,很贫困,需要干很多活。

4.他生活的环境很差。

5.这幅画的颜色很暗,灰、黄、白。

[教师小结]看到这位饱经风霜的父亲,我们知道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皮肤变得粗糙,布满了皱纹,还有了淤血,贫困的生活使他的指甲缺乏营养而龟裂,看到这样一位父亲我们感到难过,感到心疼。

(二)局部感知父亲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大家显而易见的这位父亲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位父亲,可以从父亲的脸部特点,父亲身上的装饰物,从画的颜色这些方面展开。

[预设]1.他的鼻子上有一颗黑痣,耳朵有点卷,额头上有汗珠。

2.嘴唇很干裂,中间的牙齿掉了。

3.手指甲很脏,手指甲两侧有翘起的皮。

4.耳朵上有一支圆珠笔。

5.他用的碗很粗糙,很破,有点脏。

6.他的眼神很无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