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1)

摘要: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

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教学智慧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

点。教学智慧的类型根据其复杂程度可分为经验类教学智慧和创造类教学智

慧。教师教学智慧的养成与教师对教学艺术性内涵的理解、实践缄默知识的积累、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等关系十分密切。关键词:教学智慧;教师;课堂教

学Abstract: Teaching tact means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a kind of ability with sensitive ,swift and correct judgments and actions when facing complicated teaching situations. Teaching ta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empirical teaching tact and creative teaching tact according to its degree of complexit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tact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i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arts, accumulation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en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Key words: teaching tact; teacher; classroom teaching 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二重性,长期以来,人们受“科学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较为重视对教学科学性的研究,而对教学艺

术性的研究显得不足。教学艺术性是教学人文性的反映,它一般表现在课堂教

学实践之中,因此常常作为教师钻研的内容之一。事实上,随着教育研究中

“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对课堂中教学艺术的研究正在成为课程与教学

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课堂志”[1]这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主,对课堂教学智慧进行专门研究,力图从一个独特

的角度去研究教学的艺术性。一、教学智慧的内涵什么是智慧?《辞海》上解

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在英文《韦氏大学词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智慧(tact)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感,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者避免触犯别人。”智慧常常和

机智同义,是指一种全身心的、敏感的、审美的投入到做事中去而表现出的综

合能力。智慧活动具有人际间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是活动者瞬间知道该怎么

做,并与他人相处的临场能力和才艺。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那样“展现

智慧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和恰当地行

动的能力。”[3](165)可见,智慧是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与哪些因素

有关呢?虽然我们说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智商,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

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安身立命、直面人生、应对生

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品质和状态。但智慧还是与人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体

的智商、人生的阅历、能力的水平、知识程度等密切相关,尤其是智慧与教育

的质量关系特殊,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时表现的智慧水平。

“好的教育有利于人的智慧的发展,不良的教育条件有可能限制和压抑人的智

慧的发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4]难怪一些教育家批评中世纪的教育时指出学校变成了屠宰青少年智慧的场所,也难怪今天一些人批

评应试教育时指出,应试教育虽然使学生获得了一些知识,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智慧。什么是教育智慧呢?教育智慧是教育情境中的智慧性行动,是教育的实践语言──它是在教育时机行动的语言,是教师对教育情境的即刻的投入。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能够保持瞬间的、积极的行动,从情感上、从反应上,由衷地行动。当教师作为富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时积极地、敏感地、反思性地与学生生活──搜寻恰当的语言或行动,教师也只能隐约地意识到自己行动。“教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3](196)因为教育智慧是那种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的技能,而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教学的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所以教师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教师要时刻在意想不到的教育情境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而这种积极的状态,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所以研究教师的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中研究教师的教学智慧。什么是教学智慧呢?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5]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教学的“复杂性”,二是教学的“情境性”,三是教学的“实践性”。第一,教学智慧强调教学的复杂性就是在于说明教学智慧是必需的。“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6]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去遵循一些必然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与理解一些特殊现象,处理一些特殊的问题。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是因为教学智慧和教学的人文性相联系,强调对待个别、特殊的教学实践问题,是一种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它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智慧大都是由突发事件、特殊情境和意外情况“逼”出来的,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必须符合一些教学活动的必然规律,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有些现象需要理解和解释。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即人们对教学现象及规律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握,并形成严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内容体系,反映的是教学的必然性。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这是要把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区分开来,虽然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教学技能是一种通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的较为简单的能力和技术,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存在于自身之外,而教学智慧则不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是不可学习与传授的,而是将原则反省的普遍性和感觉的特殊性结合在一个特殊的教学情境中,其践行本身就是目的。二、教学智慧的特点有人把教学智慧比喻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7],意指教学智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同时反映了教学智慧的可观察性。是的,虽然教学智慧是偶发的,但它绝不是不能把握的,只要研究者身处教学智慧出现的特殊教学情境之中,就可以观察到教学智慧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