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次北固山下 课件
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并:连同。
2、朱文公:即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教育家。1919年,周家将绍兴周家新台门卖给东邻 朱阆仙,故作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3、确凿(záo):确实。
原文学习
字词注释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①,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②,紫红的桑椹③;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⑤的叫天子⑥(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⑦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⑧在这里低唱,蟋 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⑨,倘若⑩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叉袋:一种装粮食的布袋或者麻袋, 袋口有叉角,可以打结。
2、书塾:就是私塾。
3、无从:没法。
4、Ade: 德语,再见的意思,相当于 Auf Wiedersehen。
原文学习
字词注释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 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 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 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 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 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 次算是拜先生①。
因“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因“风正”帆才有高高直直地悬空的势态, 写景极为传神。此为船上所见景色,表现诗人宽阔的胸襟。
诗歌鉴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 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1、先生:指三味书屋塾师寿怀鉴 (1849~1930),字镜吾,是一个学问 渊博的学者。
1、并:连同。
2、朱文公:即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教育家。1919年,周家将绍兴周家新台门卖给东邻 朱阆仙,故作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3、确凿(záo):确实。
原文学习
字词注释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①,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②,紫红的桑椹③;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⑤的叫天子⑥(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⑦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⑧在这里低唱,蟋 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⑨,倘若⑩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叉袋:一种装粮食的布袋或者麻袋, 袋口有叉角,可以打结。
2、书塾:就是私塾。
3、无从:没法。
4、Ade: 德语,再见的意思,相当于 Auf Wiedersehen。
原文学习
字词注释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 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 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 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 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 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 次算是拜先生①。
因“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因“风正”帆才有高高直直地悬空的势态, 写景极为传神。此为船上所见景色,表现诗人宽阔的胸襟。
诗歌鉴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 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1、先生:指三味书屋塾师寿怀鉴 (1849~1930),字镜吾,是一个学问 渊博的学者。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
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鉴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尾联运用典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雁足传书” 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苏武牧羊
客路青山外,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
行舟绿水前。 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第43页/共65页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 正宜扬帆向前的诗是:__潮__平__两__岸__阔_,__风__正__一__帆__悬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 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是:__海__日__生__残__夜_,江__春__入__旧__年_____。
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到,送到。 归雁:北归的大雁。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2.诗歌鉴赏 次,停宿。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 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 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 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 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 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 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鉴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尾联运用典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雁足传书” 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苏武牧羊
客路青山外,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
行舟绿水前。 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第43页/共65页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 正宜扬帆向前的诗是:__潮__平__两__岸__阔_,__风__正__一__帆__悬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 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是:__海__日__生__残__夜_,江__春__入__旧__年_____。
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到,送到。 归雁:北归的大雁。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2.诗歌鉴赏 次,停宿。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 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 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 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 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 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 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些诗句的内容
“阔”字写出了江面的烟波浩渺,“悬”形象写出了船帆高悬的样子,侧面衬托了“风正”,既是顺风,又是和风。
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
的名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颔江海尾联上日写 春 生 用江早残归中,夜雁的旧,捎景年江书色未春寄,过入托以新旧情江年思面以。,之来表阔。达映了衬客一子帆怀之念孤家,乡展的现深了情一。幅雄伟壮丽的长江画面。
颈联: 海日生残夜,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生 起
江春入旧年。
江上春早,旧年未 过新年以来。
此联历来脍炙人口 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 脱于旧事物当中,旧事 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 现了一种积极、乐观、 向上的精神。
尾联: 乡书何处达?
家乡的音讯什么 时候才能到达呢?
归雁洛阳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 一封家书到洛阳。
尾联用归雁 捎书寄托情思, 表达了客子怀念 家乡的深情。
《次北固山下》写诗人泊舟北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
固山时所见的江南冬末之景及其内 3,不要参考任何辅导书。
王湾
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3,不要参考任何辅导书。 家次乡北的 固音山讯下什唐么王时湾候才能到达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为大家讲解。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生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首联:
客路青山外,
旅途经过青山之外,
客路:旅途。
《次北固山下》精品原创课件
和颈联必须对仗。
朗读停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翻译
停宿
次北固山下
旅人前行的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 顺风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合作探究
简要赏析尾联。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 臆,用归雁捎书寄托情思,表达了游子 怀念家乡的深情,让全诗笼罩着一层淡 淡的乡思愁绪。
合作探究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北固山下开阔秀丽 的早春景色,表达了羁旅在外的思乡之 情。
写作特色
(1)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这首诗是按船所处的位置写诗人所
见、所思,脉络分明,结构严谨。首联 写行程;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颈联既 写景,又点明时令;尾联写诗人离家已 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涌起无尽的 思乡之情。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 一体。
合作探究
颈联中“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 说妙在何处。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 “日”和“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表达了自然时序交替的理趣。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 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 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 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 在镇江西北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达思乡之情的书信 北归的大雁
乡书 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用什么办法转达
诗歌翻译
译文: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 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 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
次北固山下课件(完美版)ppt
THANKS
感谢观看
王湾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作品《次北固山下》更是 被誉为千古绝唱。
诗人作品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的代表作之一 ,以其精炼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而著 名。
王湾的其他著名诗作还包括《登鹳雀 楼》、《望洞庭》等,均为唐诗中的 佳作。
诗中描绘了北固山下的壮丽景色,表 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景物,使 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形象生动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使语 言更加形象生动。
节奏感强 诗人运用平仄、韵律等手法,使语 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03
CATALOGUE
诗人介绍
诗人简介
诗人王湾,唐代洛阳人,具体 生卒年不详。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张九 龄等交游,其诗作多表现对自 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感慨,与《次北固山下 》风格相似。
诗词创作技巧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 感受力。
注重意境的营造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强调情感表达
在创作诗词时,要注重情感表达,使诗歌能够打动人心,引起读者 的共鸣。
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 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和向往。
语言优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 生动的语言,使整个诗篇 形象生动、优美动人。
02
CATALOGUE
诗词赏析
艺术手法
象征手法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 如青山、绿水、白帆、红 日,来象征美好的情感和 理想。
寓情于景
诗人将深沉的情感融入景 物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 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 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完整课件)(共20张PPT)
解题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
次“北次固〞为山“下停,泊〞意之思意是。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形势泊险舟要,停号宿称“于天北下固第一山江下山〞。。
王湾〔693~751〕唐 代诗人,洛阳人。开元五年 (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 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全唐 诗?存诗十首。
春风温暖,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家信如何送达亲人?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青山、绿水〞
“客路、行舟 〞
景色秀丽 漂泊异地
首联借景点题,
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平野开阔、 壮 和风吹拂、 阔 大江直流、 之 波平浪静。 景
向上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积极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3)新旧事物更替------表达事物开展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展现的画面。
B 、“江春入旧年〞.
的思念之情。 春风温暖,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展现的画面。
“海日生B残夜,、江春入“旧江年。 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要团 聚共度佳节,此时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 通过归雁传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 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 课件(完美版)ppt
2024/1/12
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开展读书活动:独立阅读《朝读经典》1-2首 诗词,写读书笔记或再次创作,下周课堂上展示个 人诵读及感悟成果。
2024/1/12
注:客路、青山、风正、残夜、旧年、乡书等词 的理解。
2、哪些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思绪?这些景物传达了 怎样的情感? 3、带着情境理解,自由背诵这首诗。小组展示背诵。
2024/1/12
步骤四:赏析语句,品味情景,领悟诗情。
1、赏析语句 : 运用(赏析角度+描写内容+作用 表现主 旨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句式赏析 。(小组合作 探究)
拓展迁移
2024/1/12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著名歌唱家费翔用他那沧桑 的嗓音和声情并茂的唱法,为我们演绎创作的这首 同样蕴含漂泊、羁旅、思乡之情的歌曲,体味其人、 景、情的艺术魅力。
课堂小结
2024/1/12
今天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可以总结阅读古诗 从文字情景画面入手,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到阅读 活动中去感受诗的意境,然后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诗 的内容,所以我们也是诗歌的创造者。中国的文化 瑰宝古诗词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用心采撷,成为 审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感谢同学们的倾情配合! 再见!
悬: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风顺、风 和的情景。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2024/1/12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绝妙千 古。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
“日”和“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到主语加以强调,并用 “生” 和 “入”字使 之拟人化,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形象的写出了夜 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 景物,蕴含着自然理趣。海日驱走残夜,江春闯 入旧年,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 术鼓舞力量。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解诗题:
出外远行 时停留的处 所
从题目当中, 你可以获得哪 些信息?
《次北固山下》
活动二:明意象,悟情感
特定的பைடு நூலகம்物,触发诗人特定的情感
沧海 洪波 日月 星汉
杨花 子规 明月
壮阔 宏伟
哀苦 愁思
壮美 豪迈 一统天下
对友人 关心、思念
诗人羁旅在外,暂时停靠在北固山下,请大家再次
朗读诗歌,画出诗中意象,感受诗人的羁旅生活。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即驿道 青2 山: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客路在青山之外,是诗人“行舟”要去的地方,到达镇江之后,诗人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
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家书 归雁:思乡。看到北归的大雁,诗人想到“雁足传书”的故事,希望大雁 经过洛阳之时,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家里人。
承接上联,遥应首联,淡淡思乡之愁绪
(典故)雁足传书: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押。苏武始终坚贞不屈,在北海牧羊十 九年。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还苏武等被扣留的使臣。匈奴 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臣又一次出使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随员常惠设法秘 密会见汉使,告知真情。于是汉使依照常惠的计谋对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苑(今 陕西长安县西)射到一只雁,雁足上系有一封写在绢帛上的信,信上写明苏武还被 扣留在匈奴某一沼泽地区。单于听后十分惊恐,只得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确 实还活着。”这样苏武历尽艰苦曲折,终于带着九名随员返回汉朝。苏武被匈奴扣 留长达十九年,当初出使时正年富力强,到了返回汉朝时胡须头发都变白了。后以 此典指书信或信使,表示离怀别绪或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课件(完美版)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步骤一:推敲题目,读出情景画面。
解题:“次北固山下” 提示:次,停宿的意思。这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 人长途旅行中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到别处 去;此时正值岁末,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他依然在 外奔波。
思乡诗句积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 送辛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 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 子·我住长江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 书二首·其一》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 和 “入”是拟人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 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新事物孕于旧 事物当中的自然理趣。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 的情感。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的思乡之情,使 全诗笼罩了一层淡淡的乡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客路在青山之外,诗 人是看不到的,可见是诗人的想象。
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的漂泊 羁旅之情。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传神地表现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 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 恢弘阔大的境界。
悬: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这一小景把平野 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大景都表现出来了。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步骤一:推敲题目,读出情景画面。
解题:“次北固山下” 提示:次,停宿的意思。这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 人长途旅行中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到别处 去;此时正值岁末,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他依然在 外奔波。
思乡诗句积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 送辛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 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 子·我住长江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 书二首·其一》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 和 “入”是拟人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 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新事物孕于旧 事物当中的自然理趣。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 的情感。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的思乡之情,使 全诗笼罩了一层淡淡的乡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客路在青山之外,诗 人是看不到的,可见是诗人的想象。
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的漂泊 羁旅之情。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传神地表现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 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 恢弘阔大的境界。
悬: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这一小景把平野 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大景都表现出来了。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诗句赏析
• 尾联直接抒发思乡之情,遥 映首联。运用用典的写作手 法,含蓄地表达诗人浓浓的 乡愁。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 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 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见到了 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洛阳 在镇江西北方)。所以诗人要写一 封家书,表达自己思乡情切。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 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 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 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 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 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 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 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 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 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 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 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 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 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 人。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春潮涨起来淹没两岸使江面更
宽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 悬。
理解诗歌内容
升起来
进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年年关 • 夜将尽未尽之时 (除夕)
理解诗歌内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 新春已来。
理解诗歌内容
• (2)“江春入旧年”是说春意驱走寒 冷,表现的也是乐观、积极的精神;
• (3)这两句写昼夜、季节的时序交替, 体现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普遍发 展规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的 两种景象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 有关。 白天和黑夜交替,一 天一天地过去;新年和旧年 交替,一年一年地过去,而 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 乡,怎能不产生乡愁?
• 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 语句均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 背诵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 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三、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停宿 客路: 旅人前行的路 青山: 指北固山 行舟: 乘船前行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
叁
《次北固山下》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 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 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 名于天下。
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二、学习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全诗,感 知诗歌思乡情感。
1.本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这是什么 写作手法?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 他三句属于写景。 先写景,后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情景交 融的写作手法。
1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前三句写景各有特色,分别写了什么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呈现出一幅清新辽远的远景图。作者乘着舟,正朝 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 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先写“客路”后写 “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17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颔联写江上行船的情景;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 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 与首联呼应。整首诗借景抒情,不仅细致描绘了长江下游 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而且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 人的乡愁乡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三、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停宿 客路: 旅人前行的路 青山: 指北固山 行舟: 乘船前行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
叁
《次北固山下》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 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 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 名于天下。
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二、学习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全诗,感 知诗歌思乡情感。
1.本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这是什么 写作手法?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 他三句属于写景。 先写景,后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情景交 融的写作手法。
1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前三句写景各有特色,分别写了什么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呈现出一幅清新辽远的远景图。作者乘着舟,正朝 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 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先写“客路”后写 “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17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颔联写江上行船的情景;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 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 与首联呼应。整首诗借景抒情,不仅细致描绘了长江下游 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而且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 人的乡愁乡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优秀语文课件《次北固山下》王湾
翻译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 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 在高远江天。
翻译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译文:天还未亮,海上的太阳 就已经升起。江南的春天来得 尚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翻译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书信早已写好,但要 怎样才能寄回我的家乡呢?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 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首联:写行程。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全诗迎来了高潮。 ·颈联:写船上所见之景。点明了时令,又暗含理 趣。 ·尾联:触景生情,抒发思乡之情。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你喜欢哪一句诗呢?从意象或炼字的角度, 自由鉴赏自己喜欢的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炼字:阔,正,悬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 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而这开阔的江景,也让 船上的王湾的心胸变得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 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如果没有风,帆不会悬起;如果风过大, 帆就会乱飘;只有是顺风,又是和凤的情况下,帆才会正,才会 悬起。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次 北 固 山 下
王 湾Leabharlann ——壹知 人 论 世
诗人介绍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 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 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官至洛 阳尉;开元十七年(729)仍在职。殷璠 《河岳英灵集》说他“词翰早著,为天 下所称。”但留下的作品仅十首1,其中 以他在吴、楚期间写的《次北固山》最 为人称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处及
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 诗题的“次”字是停泊的意思。北 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 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 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 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 下这首传世佳作。
想一想: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 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
出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欣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赏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小结: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 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 胸襟。
读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
欣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 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
赏 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
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
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
赏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 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 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作者
介绍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 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 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 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 唐诗》存其诗十首。
正一帆悬”诗句是怎样的情景?如 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什么样的感 受?
青山外,绿水前 (充满 见、行 两岸阔,一帆悬 春意)
(对偶) 海日生,江人年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欣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