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小学古诗教学之关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 步骤 的引导 ,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积 极 性 给调 动起来
设情境 , 结合恰 当的导语和音乐 , 渲染合适 的气氛 , 使学生耳
濡 目染 , 自然人 境 的情境法 。我在教 《 思》 秋 一诗 时就 采用 了这种方 法。先是 播放歌 曲《 乡的 云》 再伴 着充 满激 情 故 , 的导语 ( 听 !来 自远离 家乡游子们 的声声呐喊。 乡的云 总 . 故
朗 读 — — 小 学 古 诗 教 学 之 关 键
戴玉怡
( 西北师范大学 教 育学院 , 甘肃 兰州, 0 7 ) 7 0 0 3
[ 要】 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 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 摘 但有许多人不够重视 。在教学 实践中应该通 过创设情 境 、 象匦 想
面、 有层次的 朗读 、 范读等 多种手段使学生在 朗读 中感悟诗歌的意境 , 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 提 [ 关键词] 古诗教学 ; 朗读 ; 情感体验
本文 就小学古诗 的朗读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
创设情境 。 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 “ 人情 人境 ” 。叶圣 陶 曾说 :读 书心 “ 有境 , 入境始为亲 。 我认 为在古诗教学 中可 以运用为 朗读创 ”
习了解诗歌更深 的内容。这 时 , 我再作 朗读 方法 指导 , 引导 学生讨论 出这首元 曲朗读前半 部分时语调应哀婉 , 语速应缓 慢, 后半部分 则应 轻快 明朗 , 以读 出这 首散 曲 的意境 。通过
读诗题。课堂一下子变得那么宁静美好。接着 , 在袅 袅的古
筝 曲中, 学生 自渎全诗 。用 音乐打 通穿越 时空 的隧道 , 伴着 激情洋溢的导语 , 一步步把学生引领到古诗 学习的美好意境
三、 指导学生有层次 的朗读 . 以读促悟 很多老师在教古诗时都会重视对学生 朗读的指导 , 但是 往往 目的性不强 , 导而不 当 , 教学 效果不 明显 。老师应 指导 学生有层次的 朗读 , 以读 促 悟。孙 双金 老师 在教 《 思 》 秋 时
文本深处 , 体味文本 的内涵 , 因此 朗读 是小学 古诗 教学 中关
键 的 一环 。
象 , 简练 的语 言成 为联想 和想 象 的依据 , 使 启发 学生 展开想
象的翅膀 , 去添枝加叶 , 把诗歌语 言形象化 、 诗 中的意象具 把
体化 。在学生想象 的基 础上 , 抓住 诗歌 中 的关 键字 眼 , 我 引 导学生 口述画面 : 夕阳西下 , 天边留下一抹残存 的晚霞 , 孤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零零 的山村上空 升起 了缕 缕炊烟 , 落光 了叶 子的 老树上 , 栖
息 着 几 只乌 鸦 。 天 空 中 掠 过 一 只 大 雁 , 处 是 一 片 青 山 绿 远
水 。其 间是 自草 红叶黄花 , 好一 幅色彩绚烂 的秋 意 图。学生 在想象 的过 程中 , 不仅 锻炼 了语 言表达 能力 , 也使 他们 通过 自己的想象 , 融入 了散 曲的意境 之 中, 感受 到文 中幽深 的意 境 。因而 , 学生也就产生 了强 烈 的阅读 兴趣 , 望进 一步学 希
中去 , 让学生在情境 中去体验文本。后 面学 生的感情 朗读 自
然就水到渠成 了。
二 、 象 画 面 , 悟 促 读 想 以
就进行 了有益 的尝试 。“ 学生听读 后本 着 ‘ 首诗 写的是什 这
么 内容 ’ 的要求 进行 自由 朗读 , 收到 了实实在在 的整体感 知 的效果 。 [ ] 9 ” 2 19在 简介 诗 歌 内容后 , 又进 行 了第 二遍 读。 这次要求提高 了一 步。不仅 明确要 求学 生 阅读时体 会作者
[ 中图分 类号] C 2 . , 24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 8 2 (0 0 0 09 0 0 8— 2 9 2 1 )3— 16— 2
例如 : 白朴 的 《 天净 沙 ・秋》: 孤村 落 日残 霞 ,轻 烟 老树 寒 / 鸦 ,一点飞鸿 影下。/ 山绿 水 , / 青 白草 红叶黄花 。这首 2 8字
重视诵读 ,熟 读唐诗 三 百首 , 会作 诗 也会 吟 ” “ “ 不 、 书读 百 遍, 其义 自 ” 著名 美学家 李泽厚认 为 “ 国诗 文特 别强 见 。 中 调朗读。因为通过 朗读 的声音来 实现形 式诉诸感 知 的节奏
感、 速度感 自 律感 。五律之凝重 , 七律之 流动 , 绝句 的快速 , 古风的浩荡 , 骈文 的对称 , 散体 的舒畅…透过朗读 , 我们才能 感知领会和把握到了这种种 不同的艺 术形 式及形 式美 。 【 ”l 朗读不仅能体味古诗词优美的语 言 , 而且也能使学生沉潜入
第l 2卷第 3期 21 00年 5月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o ilS in eo n n M e ia iest o r a fS ca ce c fHu a dc l Unv r i y
V0 . 2 N . 11 o 3 Ma 0 0 y2 1
在我 国悠久的历史 长河 中, 古典诗 歌浩 如烟海 , 充盈 着
精华与瑰 宝 , 它们灿如繁 星, 似百花 。优秀的古 诗词 是小 艳
学语 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 传统 语文教学 , 极为
的散曲极其 凝练地写 出一 幅美丽 的秋 景。我在教 学过程 中, 引导学生把《 天净 沙 ・ 秋》的语 言描 述成 画 面 , 用联 想和 运 想象把这首元 曲的高 度凝练 的诗歌语 言 变成 生动具 体 的形
是那样的 白, 故乡的人总 是无 比的亲 !那 么, 宋朝 诗人张 籍 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 呢? , ) 我开始介 绍诗 人 , 生 学
了, 融人到课 堂 的 口诵 之 中。学生 通 过这 些 富 于变化 的诵 读, 再加上昕教师声情并 茂 的范读 , 步从整 体上 感受 到了 初
诗 中的语言美、 形象美 和意境美 , 获得 了一种审美体验 。
设情境 , 结合恰 当的导语和音乐 , 渲染合适 的气氛 , 使学生耳
濡 目染 , 自然人 境 的情境法 。我在教 《 思》 秋 一诗 时就 采用 了这种方 法。先是 播放歌 曲《 乡的 云》 再伴 着充 满激 情 故 , 的导语 ( 听 !来 自远离 家乡游子们 的声声呐喊。 乡的云 总 . 故
朗 读 — — 小 学 古 诗 教 学 之 关 键
戴玉怡
( 西北师范大学 教 育学院 , 甘肃 兰州, 0 7 ) 7 0 0 3
[ 要】 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 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 摘 但有许多人不够重视 。在教学 实践中应该通 过创设情 境 、 象匦 想
面、 有层次的 朗读 、 范读等 多种手段使学生在 朗读 中感悟诗歌的意境 , 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 提 [ 关键词] 古诗教学 ; 朗读 ; 情感体验
本文 就小学古诗 的朗读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
创设情境 。 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 “ 人情 人境 ” 。叶圣 陶 曾说 :读 书心 “ 有境 , 入境始为亲 。 我认 为在古诗教学 中可 以运用为 朗读创 ”
习了解诗歌更深 的内容。这 时 , 我再作 朗读 方法 指导 , 引导 学生讨论 出这首元 曲朗读前半 部分时语调应哀婉 , 语速应缓 慢, 后半部分 则应 轻快 明朗 , 以读 出这 首散 曲 的意境 。通过
读诗题。课堂一下子变得那么宁静美好。接着 , 在袅 袅的古
筝 曲中, 学生 自渎全诗 。用 音乐打 通穿越 时空 的隧道 , 伴着 激情洋溢的导语 , 一步步把学生引领到古诗 学习的美好意境
三、 指导学生有层次 的朗读 . 以读促悟 很多老师在教古诗时都会重视对学生 朗读的指导 , 但是 往往 目的性不强 , 导而不 当 , 教学 效果不 明显 。老师应 指导 学生有层次的 朗读 , 以读 促 悟。孙 双金 老师 在教 《 思 》 秋 时
文本深处 , 体味文本 的内涵 , 因此 朗读 是小学 古诗 教学 中关
键 的 一环 。
象 , 简练 的语 言成 为联想 和想 象 的依据 , 使 启发 学生 展开想
象的翅膀 , 去添枝加叶 , 把诗歌语 言形象化 、 诗 中的意象具 把
体化 。在学生想象 的基 础上 , 抓住 诗歌 中 的关 键字 眼 , 我 引 导学生 口述画面 : 夕阳西下 , 天边留下一抹残存 的晚霞 , 孤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零零 的山村上空 升起 了缕 缕炊烟 , 落光 了叶 子的 老树上 , 栖
息 着 几 只乌 鸦 。 天 空 中 掠 过 一 只 大 雁 , 处 是 一 片 青 山 绿 远
水 。其 间是 自草 红叶黄花 , 好一 幅色彩绚烂 的秋 意 图。学生 在想象 的过 程中 , 不仅 锻炼 了语 言表达 能力 , 也使 他们 通过 自己的想象 , 融入 了散 曲的意境 之 中, 感受 到文 中幽深 的意 境 。因而 , 学生也就产生 了强 烈 的阅读 兴趣 , 望进 一步学 希
中去 , 让学生在情境 中去体验文本。后 面学 生的感情 朗读 自
然就水到渠成 了。
二 、 象 画 面 , 悟 促 读 想 以
就进行 了有益 的尝试 。“ 学生听读 后本 着 ‘ 首诗 写的是什 这
么 内容 ’ 的要求 进行 自由 朗读 , 收到 了实实在在 的整体感 知 的效果 。 [ ] 9 ” 2 19在 简介 诗 歌 内容后 , 又进 行 了第 二遍 读。 这次要求提高 了一 步。不仅 明确要 求学 生 阅读时体 会作者
[ 中图分 类号] C 2 . , 24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 8 2 (0 0 0 09 0 0 8— 2 9 2 1 )3— 16— 2
例如 : 白朴 的 《 天净 沙 ・秋》: 孤村 落 日残 霞 ,轻 烟 老树 寒 / 鸦 ,一点飞鸿 影下。/ 山绿 水 , / 青 白草 红叶黄花 。这首 2 8字
重视诵读 ,熟 读唐诗 三 百首 , 会作 诗 也会 吟 ” “ “ 不 、 书读 百 遍, 其义 自 ” 著名 美学家 李泽厚认 为 “ 国诗 文特 别强 见 。 中 调朗读。因为通过 朗读 的声音来 实现形 式诉诸感 知 的节奏
感、 速度感 自 律感 。五律之凝重 , 七律之 流动 , 绝句 的快速 , 古风的浩荡 , 骈文 的对称 , 散体 的舒畅…透过朗读 , 我们才能 感知领会和把握到了这种种 不同的艺 术形 式及形 式美 。 【 ”l 朗读不仅能体味古诗词优美的语 言 , 而且也能使学生沉潜入
第l 2卷第 3期 21 00年 5月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o ilS in eo n n M e ia iest o r a fS ca ce c fHu a dc l Unv r i y
V0 . 2 N . 11 o 3 Ma 0 0 y2 1
在我 国悠久的历史 长河 中, 古典诗 歌浩 如烟海 , 充盈 着
精华与瑰 宝 , 它们灿如繁 星, 似百花 。优秀的古 诗词 是小 艳
学语 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 传统 语文教学 , 极为
的散曲极其 凝练地写 出一 幅美丽 的秋 景。我在教 学过程 中, 引导学生把《 天净 沙 ・ 秋》的语 言描 述成 画 面 , 用联 想和 运 想象把这首元 曲的高 度凝练 的诗歌语 言 变成 生动具 体 的形
是那样的 白, 故乡的人总 是无 比的亲 !那 么, 宋朝 诗人张 籍 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 呢? , ) 我开始介 绍诗 人 , 生 学
了, 融人到课 堂 的 口诵 之 中。学生 通 过这 些 富 于变化 的诵 读, 再加上昕教师声情并 茂 的范读 , 步从整 体上 感受 到了 初
诗 中的语言美、 形象美 和意境美 , 获得 了一种审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