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房山未来产业规划发展趋势
房山未来产业规划发展趋势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房山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房山区应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以推动房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绿色产业发展趋势1.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的突出,清洁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房山区具备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应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2. 建设生态城区: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将生态城区建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核心目标。
在城区规划中,应加强建筑节能、废弃物处理等绿色技术应用,提倡低碳出行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3.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房山区具备广阔的农田资源,应以绿色农业为引领,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同时,注重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融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1. 建设文化旅游区:房山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应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区。
通过保护和利用区内的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体验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依托房山区秀美的自然环境,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是一个重要方向。
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度假村、温泉度假区等休闲场所,提供全方位的休闲娱乐服务,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房山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通过发展文化艺术、设计创意、影视制作等行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趋势1. 建设科技新城:房山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应加大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力度,吸引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科技新城。
CRRC-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
CRRC: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来源:搜狐焦点网2009年12月04日13:58 [我来说两句]北京市房山区区域分析报告研究单位: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姗黄蕾免责条款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中心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
我中心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所有。
未获得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
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对于本报告内容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本报告全文索取,请发邮件至crrc@,留下您的简介、联系方式和邮箱地址。
结论:2009年9月,中粮万科分别以溢价率162.61%和112.79%摘得了房山区两块住宅项目土地,一时间,房山区备受市场各方的关注,即将交易的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4号地块也成为热点地块受到开发商的追捧。
通过对房山区区域背景、市场现状和消费者调查,我们的结论如下:1. 综合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开展的网络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房山区地价房价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随着轻轨S5线即将开建,交通因素已难以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房山区置业的障碍。
目前,房山区总体地价和房价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大量投资者入场的迹象。
随着区域今后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房山区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热点,房价地价上涨在所难免。
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对近郊置业有一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一小时生活圈也为消费者在置业区域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房山区,应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以吸引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
3. 在区域方面,由于房山区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恰逢房山线开工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区域概况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东经115°25′-116°15′,北纬39°30′-39°55′之间。
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区,南与河北省涿洲市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同大兴区、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水县。
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5.7%;东南部为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34.3%。
辖25个乡、镇、办事处,462个村,总人口88.6万,户籍人口76.3万人。
房山城镇体系由新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构成。
新城包括良乡组团和燕房组团,重点镇包括窦店、琉璃河、韩村河、长沟、长阳、阎村、青龙湖、周口店,一般建制镇包括十渡、河北、张坊、大石窝、石楼,中心村指各山区乡政府所在地。
区内呈两核、两带、三廊的空间发展:“两核”为良乡组团和燕房组团,是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客运枢纽;“两带”指山前发展带,作为绿色人居、绿色加工产业、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地区,平原发展带,作为绿色农业、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地区;“三廊”为南线亲水生态休闲走廊、北线野风奇趣休闲走廊和永定河与小清河温泉休闲度假走廊。
区政府所在地良乡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首都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距市中心22公里,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条件房山区内贯通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及四条铁路支线,有大小客货站24个;贯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国道等公路干线,区、乡、村级公路总里程为1480多公里,公路覆盖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国区县之首。
房山区公交体系不断完善,公交车917、922、616、971、321等直达市中心,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六环路贯穿良乡卫星城;轨道交通房山线于2008年6月已通过市规划委的审查,根据目前的规划方案将与地铁九号线衔接。
房山线为本市2015年轨道交通网的建设项目之一。
根据该规划线路方案,房山线起点设在良乡城南长虹西路和苏庄大街(翠柳大街)交叉口,沿长虹东路向东至长于路北转,至世界公园站,最后至郭公庄站与地铁九号线起点站衔接。
房山稻田发展前景
房山稻田发展前景
房山是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以其广阔的稻田而闻名。
自古以来,房山的稻田种植一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
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房山的稻田发展前景依然令人乐观。
首先,房山的稻田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房山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
政府投资在农业发展方面大力支持稻田的发展,提供优惠的土地租赁政策,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房山的稻田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房山地处于华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
加之气候适宜,有利于稻米的生长和丰收。
房山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为稻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房山的稻田在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稻田种植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
房山正积极引进科技与知识,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最后,房山的稻田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稻田是房山农业的主要产业,发展稻田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收入。
此外,稻田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房山的稻田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都为稻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房山的稻田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带动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房山沟域经济情况
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简介【字体显示:大中小】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简介随着山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推进沟域经济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山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房山区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和建设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使其成为推进山区产业发展的平台。
现将近年来我区沟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房山区山区、半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6%,涉及16个乡镇、293个村,总人口37.87万人。
2006年以来,随着煤碳、石材等资源型产业逐步退出,区委、区政府提出以发展沟域经济为平台,推进山区替代产业建设。
很多乡镇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蒲洼“京郊小西藏”生态休闲沟、张坊仙栖谷、佛子庄上水文化养生谷等特色沟域项目建设迅速推进,工程效果日趋显现,其他沟域建设也呈良好势头。
2008年,蒲洼沟域被列为市级沟域经济建设试点。
通过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山区群众就业增收,2008年底,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746.8元,比2006年增长了12.7%,并带动1.8万户劳动力就业。
二、主要作法和成效(一)摸清底数,沟域经济发展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首先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区的沟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对每条沟域内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遗迹、产业发展状况等逐一进行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我区山区可分为拒马河流域、大石河流域和山前暖区三个大的区域,内含上百条沟域。
目前,已经进行开发建设和具备开发条件的沟域有40条,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沟域内有旅游景点69处,宾馆、渡假村44个,民俗村51个、民俗接待户4318户,观光果园160个;沟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人文遗迹59处。
然后再根据不同沟域的发展情况,制定全区的沟域经济发展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科学规划,沟域经济建设高标准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扩大产业资源基础,把沟域建设成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
房山区一般因素分析房山区是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房山区的一般因素进行分析。
地理因素:房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较远,被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
房山区境内有云居寺、青龙湖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房山区还拥有大片的农田和果园,农业资源丰富。
经济因素:房山区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农业方面,房山区的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是北京市的重要农业基地。
旅游业方面,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宽客湖、周口店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人口因素:房山区是北京市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
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房山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住环境较为宜居。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和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房山区购房安居,进一步推动了房山区的发展。
教育因素:房山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该区拥有多所中学和小学,教育质量较高,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同时,房山区还有多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交通因素:房山区的交通便利度相对较低,距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够便捷。
目前,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优化,房山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例如,地铁9号线的延伸到房山线,使得进出房山区更加便利。
此外,多条公交线路和高速公路也贯穿房山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环境因素:房山区的自然环境较为优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房山区拥有大片的绿地和山水资源,是北京市的重要绿肺。
同时,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水质和环境指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房山区的一般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交通不够便捷、环境优美等是该区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房山区各方面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动该区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产业结构创新为例
3 .铸 造 融 都 市农 业 、生 态旅 游和 文化 创 意 产业 于一 体 的新产 业 体 系 ,可 以加 快镇 域 经济 总
泥 、石灰 等建材 和城郊 农业 为主导 产业 。2 0 03 年以来 ,该镇先后关 闭了 2 余家粘土砖厂、17 0 0 家石灰厂、砂石场 、石材厂等资源型企业 ,集体 经济严重滑坡 ,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完全形成 。但 随着北京市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的调整 ,其功能 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必须 以生态循环经济 的发 展为根本方 向。新 的发展思路 以发展都市农业 、
“ 十一五” 以来 ,青龙湖镇都市农业和生
态 旅 游 业 发 展 较 快 。20 07年 ,全 镇 设 施 大 棚 、 日光温 室 总数 达 到 213栋 ,林 果 总 面 积 达 到 7 22万 亩 ,十鲜 果 品总产 量 达 到 60万公 斤 。 以 . 8 餐 饮 、垂 钓 、观光 、采 摘为 重点 的 民俗 旅游 发展
劳动力 总数 的 1. %。在未 就业劳动力 中,有 58 就业需求 的劳动力 ( 富余 劳动力 )l 9 5人 ,占 2 劳动力总数的 6 3 . %;无就业需求 的劳动力2 4 9 9 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 1. %。无论是都市农业 、 81 还是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均属于劳动密集 型产业 ,所 以 ,通 过发 展融 都 市农业 、生态 旅游 和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 的新产业 ,可以实现 区域
人 均纯 收 入 实 现 8349元 , 比上 年 增 长 3 ; 7. %
固定资产投资 4 7 .9亿元 ,比上年增 长 1. %。 04 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力铸造融都市农业 、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于
一
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房山区位于北京市的南部,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房山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报告将对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未来投资的可行性。
一、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1.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明显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明显。
2019年,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了537亿元,同比增长29.8%。
其中,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是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领域。
2.数字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提升房山区数字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逐年提升。
随着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崛起。
目前,房山区已形成了一批以京津冀为辐射的数字经济企业,如北京辰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成长为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房山区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房山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未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数字经济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培育更多的数字经济企业。
预计到2025年,房山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2.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能力将继续提升未来,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能力将继续提升。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数字经济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这将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呈多元化发展
0 店巷 道 食 用菌 、城 关 工厂 化 杏 鲍 菇 等 沿 京 张 公路 的食 农 民合 作 组 织 2 多个 ,有效 的解 决 了农 民产 品 出路 问
农 产 品 加 工业 3 9
I d ty Re e n usr viw
题 。原 市 委 书 记 贾 庆 林 、市 长 刘 淇 等 领 导 多 次 视 察 房 带 基 地 生 产 的 发 展 形 式 。
要 ,营造 了 良好 的政 策 环境 ,提 供 了 良好 的发展 导 向。
有 相 当 规 模 。 ̄ 2 o 年 底 已 有 1 个 乡 镇 、 6 多 个 村 、 Jo 3 5 0
00 食 用 菌 产 业 已 逐 渐 成 为 房 山 区 农 业 的 ~ 项 支 柱 2 0 多 户农 民从 事 食 用 菌 栽 培 ,栽 培 品种 有 平 菇 、香
表 的 ,协 会 带 农 户 的 发 展 形 式 。
4 、以引进长 寿保 健 食 用茵 工厂 生产 厂 ,集 中销售
带 农 户分散 种 植 的发展 形式 。
北 京市 庙 耳 岗食 用菌 基 地 位 于房 山区青 龙 湖镇 庙 耳 岗村 ,该 基 地 从 事 食 用菌 生产 的 农 户 7 0 户 ,种 0多
植 小 区 8 ,温 室 达 7 0 ,栽 培 总 面 积 1 0 平 方 米 。 个 5栋 6万 在 大 面 积 生 产 平 菇 的 同 时 已 开 发 出 草 菇 、金 针 菇 、白
0 生 产 的 品种 布 局 。形 成 了蒲 洼 反 季 节 林 地 香 菇 、十 渡 周 边 市 场 的 同 时 ,2 % 的 鲜 菇 和 加 工 产 品 进 入 国 际 市
采 摘 型 林 地 白灵 菇 、张 坊 基 地 花 菇 、大 石 窝规 模 基 地 场 。并 围绕 食 用茵 产 业 发 展 ,以企 业 加 基地 加 农 户等 平 菇 、长 沟 基 地 双 孢 菇 、韩 村 河 工厂 化 金 针 菇 、周 口 多 种 形 式 组 织 发 展 了 专 门从 事 食 用菌 生 产 、销 售 的
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表 3 人类扰动敏感性评价
Table 3 Human disturbance sensitivity evaluation
分类 人口密度 / ( 人 / km2 )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 元 /( 人·a) )
分级赋值
不敏感 < 200
< 90 000 1
轻度敏感 200 ~ 400 90 000 ~ 180 000
单元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区域对其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及洪水调节作用。因 此,单元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可依据单元水资源使用功能或洪水调蓄功能及单元所处地带 类型来决定。
表 5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分级标准
Table 5 Water conservation importanc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592
自然资源学报
27 卷
图 3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评价
Fig. 3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mportance distribution
( 2) 水资源保护重要性评价。房山山区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 区域都属于水资源保护重要区,因此,本研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水资源保护重要区和非常重 要区,非常重要区包括: 地表水源核心区、开采井核心区、南水北调防护区等。
3
敏感 > 400 > 270 000
5
4期
穆松林等: 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591
图 2 人类扰动综合敏感性分布
Fig. 2 Human disturbance comprehensive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综合相对人口密度及人均纯收入敏感性分析,房山山区人类扰动综合敏感重点区域主 要集中在浅山地区,因为浅山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人类经济活动相对频繁。 2.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北京市及房山区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分解讲解
房山区房地产市场情况浅析房山区简介区域概述:房山区是临近主城区的远郊区县之一,依托主城区区域发展较快。
房山区在北京10个远郊区县中,综合实力排名第四。
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区域。
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成为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承担北京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
物流基地和大学城的发展为拉动区域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2条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拉近了与北京的距离,为房地产未来的升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理位置房山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
房山区总面积2019平方千米,区位优势突出,位于北京西南,是进出北京的西南大门。
房山区东北部与主城区丰台、宣武接壤,东部与大兴接壤,北部与门头沟接壤。
人口与区划房山区辖9个街道、3个地区、11个镇、6个乡。
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是首都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大兴黄村卫星城、亦庄卫星城、通州卫星城),距市中心20公里,距北京西客站15 分钟车程,距天津塘沽港120公里。
2008年底户籍人口76.5万人,常住人口88.6万。
随着大学城的建成投入使用,未来的常住人口会越来越多。
交通情况区内贯通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及四条铁路支线。
贯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国道等公路干线,区、乡、村公路总长1800多公里,公路覆盖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国区县之首。
公共交通方便迅捷,公交车917、993、901(燕化换乘中心-前门西)、646、952、616、971、321等直达市中心;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六环贯穿良乡卫星城。
房山地区有两条轨道交通的规划,分别是地铁房山线和市郊铁路S5线。
地铁房山线的规划路线已确定,并于今年的4月开工,起点丰台区郭公庄,与地铁9号线相连,终点良乡苏庄大街。
将于2015年建成通车。
S5线为通往西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
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2000年10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0期 文章编号:100026788(2000)1020134211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孙多勇,许登超,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 以北京市房山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导产业选择、重点行业发展等方面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Λ本文对于城市郊区经济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Λ关键词: 区域规划与战略;经济结构中图分类号: F061.5 αR esearch on A dju stm en t and Op ti m izati on ofthe Econom ic Structu re of Fangshan D istrict in Beijing SU N D uo2yong,XU D eng2chao,W AN G W ei2p ing(N ati onal U n iversity of D efence T echno logy,Changsha410073)Abstract: O 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 ic and social developm en t of Fangshan districtin Beijing,th is paper discu sses the adju stm en t and op ti m izati on of econom ic structu reby the quan 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 ethods.Som e resu lts,such as the directi on ofeconom ic structu re adju stm en t,the selecti on of dom inan t indu stries,the developm en tof m ain indu stries,and so on,have been given.W e believe that the resu lts of the paperare of value fo r the readers w ho are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subu rb econom y.Keywords: regi onal p lann ing&strategy;econom ic structu re1 经济结构现状房山是首都北京的远郊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改革开放20年来,房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北京远郊区中名列前矛Λ经济的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内涵Λ只有深刻认识房山经济结构的变动方向才能切实把握房山经济增长的脉搏,实现房山跨世纪的宏伟蓝图Λ综观房山经济发展现状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111 经济收入为中下等,工业化接近中期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房山区1997年人均GD P达到1180美元,已跨入中等收入地区,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Λ根据人均GD P以及劳力与GD P构成等划分标准来看(见表1),房山区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属于工业的起飞时期Λα表1 工业化标准参考指标对比表(单位%)工业化参照指标中期水平房山1997年实际简评人均GD P 2500美元1180美元低于标准工业增加值比重40-70%47%达到标准三产增加值比重30-60%42%达到标准、显得偏低农业劳力比重30-15%30%标准边缘、显得偏高二产劳力比重20-30%34%略高于标准三产劳力比重20-35%36%略高于标准城镇人口比重35-50%34.35%接近标准 注 燕化等中央、市属企业工业GD P 未计入本区,计算时已扣除相应人口数量112 产业结构正在向现代型产业结构转变从GD P 的构成来看,由于本区三产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很快,但在总量上仍显得不足;1990-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为“二一三”,处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变的初期,1993-1997年产业结构的顺序为“二三一”,处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变的后期,预计1998年有望实现“三二一”的现代产业结构模式;标志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总体上来说正在向合理的方向转移Λ但考虑到中央、市属企业的工业GD P 值未计入本区统计,而他们三产部分却计入了本区统计,因此,三产GD P 虽然在1998年有望超过二产GD P ,但总体规模仍显得偏小Λ所以说,房山区的现代产业结构仍然显得十分脆弱,现代产业结构的特征不明显Λ(见表2)表2 1990-1997房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比表(单位:亿元)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0-1997年增长率“八五”期间增长率一产3.54.54.74.88.06.06.26.59.25%11.38%二产7.08.611.617.829.026.728.927.321.46%30.7%三产1.43.04.67.312.615.919.924.250.25%%62.57%全区11.916.120.929.85048.6555825.4%32.5%%结构关系二一三二一三二一三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图1 113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正在向合理方向发展全区就业结构(不含中央、市属企业)已呈现“三二一”的就业格局,一产从业人员逐渐减少;二产从业人员正随着产业发展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三产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正在成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渠道Λ531第10期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63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月2 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房山区经济发展从总量上看已接近工业化中期,但就产业自身发展的整体水平来说,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属于资源利用型的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尚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在:211 农业方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过程十分缓慢,传统农业的特征尚未根本改变房山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有39%的平原区,13%的丘陵区和48%的山区,61.8万亩耕地,132.59万亩宜林山地,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农业资源Λ而从农业内部的结构比例来看(见表3),农、林、牧、渔发展很不平衡,资源的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Λ种植业一直稳居60%左右,比重过大,传统农业的特征十分明显;畜牧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一直低于40%,并且近年来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发展不够充分;大农业中的林业、渔业合计比重不到5%,有待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Λ表3 农业总产值的构成(单位:万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种植业2908730345376303849841416375873889339928林业1245110313741386154315469691276畜牧业1870511637224932549829075235182483923639渔业624694613621698716720763 从人均创造的价值来看,占大农业比重60%的种植业,其人均产值、人均劳动报酬等指标远低于牧业,有些指标甚至低于渔业,而有较高人均价值的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由于发展不够充分,比重过低,这是导致农村人均收入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所在Λ从农业的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小麦、玉米、生猪、肉鸡仍是本区主导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大部分产品仍是以原料形态直接进入市场;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商品率低,农副产品加工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农业综合效益的发挥Λ212 第二产业方面:主体产业由资源导向型向结构导向型的转变过程缓慢,工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比重低;以产权为中心的企业制度改革力度不大,是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障碍Λ1)从二产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发展速度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1990-1997全区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5.39%,二产年均递增为21. 46%,主要是因为二产中工业发展相对迟缓的原因所造成的,工业年均递增速度为13.48%,比重由1990年占全区GD P的49.58%下降到1997年的24.66%Λ与此同时,建筑业异军突起,以年均42.3%的递增速度,迅速发展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Λ表4 第二产业内部增加值比较(单位:亿元)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年均递增%二产合计7.08.611.617.82926.728.927.321.46工业5.97.29.713.22013.3014.214.313.48建筑1.11.401.904.60913.4014.51342.3 2)从工业内部1997年村以上企业产值的构成来看全区工业分三个层次:建材、化工、服装、机电为第一层次,是全区工业中的主要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5.8%;煤炭、食品饮料、造纸印刷为第二层次,是工业的次主要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17%,高新技术、家具等为第三层次,是工业的非主要产业,见表5Λ表5 1997年村以上企业按行业产值的构成表(单位:亿元)行业建材化工服装机电煤炭食品饮料造纸印刷高新技术家具其它合计产值10.58.44.94.12.52.211.560.310.222.0836.8 3)从工业行业内部村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指标来看建材、煤炭、化工是全区工业利税的主要来源,资源利用型的经济特征十分明显Λ表6 1997年工业行业内部村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单位:万元)行业建材化工服装机电煤炭食品饮料造纸印刷高新技术家具其它合计利税11407578434913772114366971778199281117240017 4)从所有制结构方面来看乡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60%以上,是工业的主体,个体私营工业与区办工业对产值和销售收入的贡献各占20%左右Λ在人均实现利润方面,个体私营企业效益最好,乡镇企业效益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区办工业处于亏损状态Λ这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机制不活,产权不清,负担沉重;乡镇企业产权不清,后劲不足等因素息息相关Λ表7 1997年工业企业按所有制构成的主要指标表 1997年区办工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合计总产值(亿元)8.4729.738.8347.03销售收入(亿元)9.5532.169.1450.85利润总额(亿元)-0.0381.431.082.47企业数(个)149132416333106平均人数(人)1364761293920984149人均实现利润(元)2333117282935 5)从企业规模和实现利润来看固定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占0.2%,固定资产在1000-5000万元的中型企业占0.6%,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占99%以上Λ亏损行业大都分布在建材、化工、服装、饮料等行业,其中建材还是全区的主要支柱产业,由于行业的市场总体竞争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低,企业不但未能发挥规模优势,还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Λ6)关于建筑业建筑业是本区的支柱产业,总体竞争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首都建筑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大建筑集团尤其是韩建集团享有较高的知名度Λ但建筑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企业产权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的技术水平、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建筑、建材、房地产的产业链,行业综合效益偏低Λ213 第三产业方面:大流通、大市场、大服务的格局尚未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传统第三产业面临新的压力,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Λ1)总体规模方面第三产业虽然近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小,考虑到统计等因素,三产总体发展仍显得滞后,尚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的服务需求Λ2)内部构成方面传统的商贸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是目前三产中的主要支柱,二者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近60%;新兴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10%,旅游业不到5%,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未能形成全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与知识经济息息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咨询业等尚在起步阶段;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金融保险业、社区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受制于本区经济现状,仍处于徘徊阶段Λ3)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大流通、大市场、大服务的格局尚未形成,缺乏具有房山流通特点、辐射国际国内的大型专业化市场,部分商业企业效益低下;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科技服务网络有待加强,尤其是为工业和农业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发展滞后,对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都将731第10期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83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月带来不利影响Λ表8 1997年三产内部增加值结构表(单位:亿元)行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商贸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居民服务旅游业科教文卫机关团体其它合计增加值5.90.347.811.11.891.490.62.681.241.1424.23 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房山是一个农业大区,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门户,建材、煤炭、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区府东移良乡后缩短了与首都的距离,增加了服务首都的地域优势,区内有含燕山石化在内的中央及市属企业数十家,人才资源、技术资源雄厚,为房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Λ311 房山未来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作为首都的远郊区,适合房山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结构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房山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2)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都市郊区型农业农业的主要任务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行规模经营,加快科技进步,进行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培育名牌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以“三高”农业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和籽种农业Λ3)以传统企业改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深化以产权为中心的企业体制改革;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好良乡科技、工业园区;狠抓支柱名牌,创造新优势,实施集团化战略,形成具有房山特色的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Λ4)以大流通、大市场、大服务为标志的第三产业体系第三产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流通活区”的方针指引下,逐步建立起立足房山、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第三产业体系,成为首都西南物流、商流中心Λ312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现在到下世纪初,房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与改革开放相适应,与首都经济相适应Λ为此确定房山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优一兴二进三”,即优化大农业,振兴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实现并保持“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注重提高三次产业内部行业的质量,优化内部结构;按照优势产业的带动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重点突破,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四个产业链和一个高新产业群体,成为支撑房山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资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就业结构保持“三二一”与产业发展相适应Λ四个产业链和一个高新产业群体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以建筑业为龙头的建筑-建材-房地产-运输产业链・以石油化工为依托的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化工制品产业链・以旅游业为先导的旅游-商贸-新兴第三产业的产业链・以良乡卫星城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经测算到2010年三次产业优化结构比例指标为:第一产业:5-10%,第二产业:35-45%,第三产业:50-60%Λ1)大农业的结构调整方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Λ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现代农艺基础上的农业,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和农艺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志Λ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才能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Λ农业的一级产业结构由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组成,房山是农业大区,从地理分布特点来说发展畜牧业、林业有较大的潜力;加大力度发展畜牧业使其在大农业的比重逐渐超过种植业,实现“牧农林渔”的产业结构是房山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Λ从农业的二级产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实施精品农业和设施农业;畜牧业以草食类牧业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和牧草,推进特种养殖;林果业中林业及林产品近期以维护生态环境和绿化为主,并与森林旅游相结合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果品业以房山优势果品的规模发展为主,加速冷藏、保鲜与加工设施的建设,结合农业产业化,将房山的磨盘柿、花椒、猕猴桃、鲜杏、板栗等推向全国;渔业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可养水面,扩大特种养殖Λ2)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①工业发展方向传统工业的改组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Λ房山的工业横跨建材、煤炭、化工、食品等八大领域,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要根据区域特点、行业优势、带头作用、辐射范围等慎重地选择重点产业Λ房山的工业结构基本是资源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并且发展不够充分Λ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应加强资源导向,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发展一批加工制造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在强化资源导向的同时促使产业结构逐步向结构导向转化Λ传统产业的改组主要是通过全面推行以产权为中心的企业制度改革,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在机制上提供重要保证Λ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是利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传统产业的素质,特别是使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产业逐步转移到现代技术基础上;在部分产品、主要设备和关键工艺上达到国家或世界先进水平;(比如:新型建材的开发、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等)同时要抓住首都产业向卫星城扩散的机遇,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技术先进的企业改造区内传统产业Λ要充分利用良乡卫星城作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办好科技工业园区,走整体式引进和集团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兴工、支柱名牌战略,与首都经济融为一体,提高全区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区域的综合效益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私营工业、外商独资企业和其它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态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Λ总之,要把传统企业的改组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实施支柱名牌战略、整体引进战略、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以建材、食品饮料、化工、轻工服装、高新技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Λ②主导产业的选择房山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进入90年代以来,房山的建筑业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全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建筑业与冶金、化工、建材等众多部门联系紧密,能够带动一大批关联企业的发展;从市场条件、支柱作用、带动作用、经济比重、行业优势等方面综合分析,将建筑业作为全区的主导产业是一个合理的选择Λ建筑业要在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的基础上向房地产、建筑装饰装修、建材加工等全方位业务拓展和延伸,形成优势产业链Λ③重点产业的发展当前房山工业正面临来自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才能使房山的工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Λ建材业是工业中的主要支柱,占工业总产值的29%,其主要产品水泥、砖瓦、白灰、石材在首都建材市场上占有份额较高,随着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实心粘土砖的限制使用,低标号水泥的淘汰以及钢窗和木窗的限制使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房山建材业的发展;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是促使产品上档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新型建材一次机遇;建材业是本区优势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予以高度重视,要把建材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型建材的开发与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动力,增强931第10期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04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月企业活力,在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标号水泥和加砌块砖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发新型建材,尤其是以石材加工为主具有房山资源优势的建材产品和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建材产品的开发,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重塑房山建材名牌形象,在保持首都市场占有份额的同时,积极向国内、国际市场拓展,全面提高行业经济效益Λ煤炭业是房山利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将面临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压力,关井压产是国家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房山要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实行扶持、整顿、联合、改造和提高的措施,提高煤炭的回采率,推行以黑养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注重开发生产适应不同场所,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炭新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Λ化工业是房山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毗邻燕化,有发展化工产品的诸多优势,但至今尚未能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今后化工业仍然要走依托燕化的发展道路,以橡胶制品、化学制品和塑料制品为重点,形成特色,创出名牌,逐渐形成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化工制品的产业链Λ轻工服装业要在不断提高质量、创出名牌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出口创汇为主的服装业,引进和嫁接国内外服装名牌,使房山服装业走向全国和世界Λ食品饮料业是房山农副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市场情况和消费需求,利用本区农副产品的特色和现有基础,积极开发生产具有房山特色的食品饮料产品,并使之上档次、上规模;选取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在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龙头企业Λ比如,以双斯特为代表的干鲜果品,以房山醇为代表的白酒系列产品,以华尔森为代表的啤酒系列产品;同时注重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等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开发生产Λ通过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食品加工和基地建设,逐渐形成优势产业链Λ3)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实现并保持“三二一”的现代产业模式,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巩固商贸业的支柱地位,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是本区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Λ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确定立足房山、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发展思路,在规划期内力争建立初步发达统一的市场体系,建立较为方便的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初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Λ就第三产业内部行业来说,商贸业占有支柱地位,是搞活流通的关键,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根本保证Λ因此,要继续巩固商贸业的地位;将市场建设、商贸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Λ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作为全区基础性产业近年发展较快,随着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内运输业将趋于饱和,要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使运输业得以稳步发展;邮电通讯业在村村通程控,乡乡通光缆的基础上连通信息高速公路,进入互联网,加快发展信息产业Λ旅游业是提高房山知名度,宣传房山的窗口,是对外开放开发和招商引资的纽带,对第三产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首都作为全国旅游大城市和房山丰富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区旅游业,以旅游为先导,形成旅游、商贸、新兴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逐步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Λ房地产作为新兴第三产业,起步虽晚,发展较快,也是房山优势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服务首都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并带动建筑、建材、化工、装饰、装修、家具等相关产业发展,逐渐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Λ金融业的发展要与本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改革相适应,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资金市场,开展多种金融业务,注重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渠道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Λ保险业的发展要在不断开拓保险服务领域,逐步健全各类保险业务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社会保险,要迅速摆脱保险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把保险业作为一项配套改革的措施来抓Λ外经外贸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力量,要把发展外经外贸作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
北京市房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计划
北京市房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计划
1. 引言
北京市房山区作为首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
为了科学合理地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定并执行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北京市房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计划。
2.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2.1 经济增长情况
在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GDP增速达到了X%,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主要的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社会发展情况
在社会发展方面,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房山区的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3.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展望
3.1 经济增长目标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支持
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预计GDP增速将保持稳定,预计达到X%。
3.2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在2020年,房山区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投入,提升人
民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就业服务,推动民生改善。
预计各项社会事业会取得显著进展。
4. 总结
北京市房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市房山区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结构在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房山区的传统产业在过去,房山区的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加工领域。
煤炭开采曾经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一产业逐渐式微。
此外,传统的制造业如建材、化工等也在一定时期内为房山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这些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二、新兴产业的崛起近年来,房山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高端制造业房山区加大了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和支持,吸引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入驻。
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涵盖了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等环节。
同时,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推动了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
2、新能源产业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重视,房山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积极布局。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产业的竞争力。
3、生物医药产业房山区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批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房山区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旅游业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十渡风景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通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等措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2、现代物流业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房山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从数据看房山区三农发展现状.
从数据看房山区“三农”发展现状房山区是个农业大区,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期我们就全区“三农”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2022 年,全区常住人口 90.5 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14.5万人;户籍总人口 76.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7 万人。
462个行政村拥有耕地面积 42.4 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1.15 亩。
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 39.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10073 元。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22 年全区 23 个街道、乡镇创造税收 22.4亿元, 占全区总量的 39.5%, 比上年增长 26.6%,其中税收突破 2 亿元的乡镇有 4 个,分别为长阳镇 4 亿元、城关街道3.6 亿元、拱辰街道 2.1 亿元、阎村镇 2.1 亿元; 23 个街道、乡镇固定资产投资 104.4 亿元, 占全区总量的 77.6% ,其中农业完成投资7.5 亿元,占全区的 7.2%,比上年增长51.7%;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73 元,比上年的 8980.6 元,增加 1092.4 元,增长 12.2%。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全区经济依然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
①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更加便捷2022 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全区 462 个行政村通公路、通电、通邮、通电话全部达到 100% ,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能接收有线电视的村461 个,448 个村解决了饮水艰难问题, 占到了 97%。
乡镇公路总里程达 41263 公里。
村内主要道路用水泥修的有 313 个村,占全区 462 个村的 67.8% ,用柏油修的有 110 个村,占 23.8% ,用沙石、砖、石板等修的的 39 个村,占 8.4%。
917 路公交车贯通韩村河、河北、大学城、张坊等路线, 616 路、 646、环城 1 路、 2 路等交通路线四通八达,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房山区的大发展战略(2篇)
第1篇一、引言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总面积为2024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
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科技创新区和休闲旅游区,房山区在大北京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提出房山区大发展战略,旨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区域竞争力。
二、发展背景与机遇1. 发展背景近年来,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
(2)城市品质有待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与首都功能定位尚存在差距。
(3)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人才匮乏,技能型人才不足。
2. 发展机遇(1)国家战略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房山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区域协同发展机遇。
北京市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房山区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
(3)产业转型升级机遇。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房山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1. 发展目标(1)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2)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占比达到XX%以上;(3)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达到首都功能定位要求;(4)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2. 发展战略(1)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2)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房山。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3)强化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房山发展战略(2篇)
第1篇一、引言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总面积为1744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18个镇和1个乡,人口约120万。
近年来,房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进一步推动房山区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房山发展战略。
二、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近年来,房山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0亿元,同比增长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0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40.4:56.0。
2. 产业发展房山区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0亿元,同比增长8%;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同比增长5%;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10%;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7%。
3. 城市建设房山区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2019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同比增长10%。
新建、改造道路100公里,新建、改造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20个。
同时,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提升城市品质。
4. 生态环境房山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19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2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2%。
同时,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提高森林覆盖率。
三、发展战略1. 提升产业竞争力(1)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北京市各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22569.3
20574.9
18302.00 16627.04 15348.61 13768.70 12439.50 10665.20 8410.70 9232.00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产业关联;产业生态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北京市整体在第一、二、三产业都 有长足的发展,但各区域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发展 动力不足等问题。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用电量、工 业利润和税收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区的产业结构,并 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抓手。因此,本文通过对房山 区和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和三个主要经济指标进行 对比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产业发展现 状。
TONGJIZHISHENG| 统计之声|
(亿元)
图1 房山区各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00
395.4
350
323.7 336
300 250
277.4 280 308 237.7 259.5
259 271 216.8
200 150 100
5000.00 2592.90 2804.20 3325.703678.003962.60 4292.56 4544.80 4526.40 4944.4 5310.6 0.00 111.40 116.80 122.70 134.40 148.10 159.64 158.99 140.20 129.8 120.5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胡鸿雁 朱建明
摘要:结合北京市房山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状况,本文从产业总体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产业 效率结构及产业关联结构四个应用维度对房山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梳理,通过房山区和 北京市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数据对比,得出研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150.8
102.9 84.1
90.4
119.3
156 141.3
184.5 193
50 13.3
13.8
14.4 15.2 15.9
17.2 18.3
14.2 13.7
13.1
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图3 房山区农林牧渔业产值
76 Ⅰ2018/04
2.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中,房山区和北京市渔业增加值 占比都不大。截至2012年之前,林业增加值占比较 小,至2014年房山区和北京市林业经济均呈现快速 发展趋势(见图3、图4),2014年后呈现小幅度下 滑(2017年的官方数据未出)。 (2)第二产业中,本文选取了房山区增加值变 化较大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与北京市 进行对比分析。2008-2017年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 和核燃料加工业的产值基本占到全市的75%-85%, 且占比呈现小幅递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房山区 是北京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的主要承 载区。此后,随着燕山石化产业布局调整效应的显 现,2015年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的规模缩减。由于产业政策的延续性和时滞性, 2016年房山区该行业的规模仍在递减,直到2017年 才得到一定的提升(见图5、图6)。 (3)第三产业中,对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进 行统计数据分类分析比较有价值,但数据抽取工作 量较大。因此基于数据可得性条件,侧重分析了批 发和零售服务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7、图8比较,可以直观看出产业层级差 异。一是规模差异。房山区10年内批发和零售服务 业营业收入平均约为全市的1/50,远低于房山区地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25
21.74
22.73 20.94 20.82
20
18.77 19.09
19.01 19.46 19.25
17.55
16.79 16.91 17.18 17.2 12.23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641.64
765.86 742.77
741.23
683.42
643.01
546.48
531.14
537.8
472.71
(亿元)
(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房山区和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1.总体结构分析 本文研究范围除第二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 燃料加工业外,房山区其他产业规模经济性、结构 稳定性与发展可持续性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产 业发展规律较难捕捉,即十年来的发展呈现一定的 跳跃性,这同特定阶段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有较 大关系,也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级较低以及与 经济波动周期相关度较高有较大关系(见图1、图 2)。 总体分析,房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 为支撑,且增速与第三产业基本持平,即房山区保 持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节奏。而北京市三次产业 结构则是以第三产业为支撑,呈现第三产业比重稳 定增长,第二产业比重小幅萎缩的发展规律。
图4 北京市农林牧渔业产值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180 160 140 120
140.5146.1136.1154.1239.1663.4162.71661.354.2170.1454.8155.1152.7
14.06 12.69
10 7.95 6.82 5.45
5
1.7 0.7
1.21 0.72
1.23 0.92
1.210.98
1.52
0.73
0.93 0.69
0.72
0
(亿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图5 房山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