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道情中皮影表演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陇东道情中的皮影表演艺术摘要:陇东道情中的皮影表演与舞台戏曲表演相似。当然一个平面的屏幕和一个立体的舞台相比,其局限性和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线子;亮子;手棍;项棍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84-01

陇东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皮影戏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它是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二十世纪50年代,陇东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艺术界专家的高度赞誉。它是甘肃省唯一的地方剧种陇剧的母体。

一、皮影表演的基本常识

皮影的表演舞台大约为200cm×110cm的平面长方形屏幕,艺人称为亮子。亮子的四边是截面大约为5cm×5cm正方形的木条(俗称亮档)。将白纸或白色细密棉布或绦良布(俗称亮幕)固定在较长的两个亮档上,两边再用较短的亮档撑起来,立于桌面并用绳子固定起来(一般与桌面不能垂直,稍有斜度),就可以在(亮幕)上面进行皮影表演了。

二、皮影表演技法

(一)影人操持方法

影人的胸部(或项部)、两手都安装了用铁丝连接的竹竿,长约30cm,分别称为胸棍(装在项背部的称为项棍或背棍)和手棍。大多数影人如龙袍、官衣、氅氅等都有1个胸棍和2个手棍;各类缵、角子、袍子、裹身子等只有1个项棍(背棍)和1个手棍,另一只手带有小铁环、小皮带环,并随意地吊在影人身上,只有拿兵器(把子)时才用。

胸棍、手棍和项棍是前台操持影人并进行表演的唯一道具。前台在进行表演时,要先把影人拿在手上,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胸棍(或项棍)捏紧,影人身体要端正、稳重,不可前后晃动,影人的所有质量都集中在两手指上;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三指并齐稍弯曲,将两个手棍轻托在其弯曲处(反面一个手棍须轻靠于影人身前)。手捏胸棍或项棍时一定要捉到竿梢处,若捉得太深,虽然稳重,但不够灵活,会影响影人表演。

(二)影人上场、下场

左上场(右下场):影人上场不做其它动作时,可只用左手(或右手)单独操持;若上场同时做甩手、哭泣、跌倒等动作时,则用左手持胸棍,右手操手棍(有时做动作只用一只手时,另一只手棍仍由左手操持)。

右上场(左下场):影人上场不做其它动作时,可只用左手(或右手)单独操持;若上场同时做甩手、哭泣、跌倒等动作时,操持手法有两种:一是做甩手动作时,须用左手持胸棍,右手操手棍;

二是做哭泣、跌倒、手指前方等动作时,须用右手持胸棍、左手操手棍。

因用于陇东道情皮影表演的亮子灯光是点光源(主要集中于亮子中心),所以两侧(亮子边缘)的光度相对较暗,影人的透影也较大。因此,影人上下场时也要处理好光度和透影过大引起的不正常视觉效果。

(三)影人常规表演

前台操持影人进行表演的常规(常见)性动作主要有摆臂行走、提袍甩袖、叩头作揖、拭泪、转身等。

行走:用于陇东道情表演的影人两腿(脚)没有操纵棍,所以在行走站立表演时,两腿(小腿)均自然下垂,基本保持不动。影人在制作时,两腿(主要是小腿)必须要前后稍微分开(由两腿与腰部的连接点决定,艺人俗称“钉缝”),两脚(尤其是后面的脚)脚掌着底,脚跟抬起,站立时身材挺拔,精神饱满;行走时操持胸棍或项棍,将影人稍提离亮边(档),整体移动,可快可慢,虽两脚不能前后交替,但形象自然,飘逸大方。

抱臂行走:正旦、二旦等人物在行走时,一般不摆手臂,且手要抱在胸前,身体稍前倾。

拄拐行走:老旦因年迈,行走时需拄拐杖。左上场行走时,左手持胸棍,背亮手棍抱胸前,右手持贴亮手棍前伸并轻按在亮子上,接着身体前移与贴亮手棍并齐,贴亮手棍再前伸按亮,身体再前移,如此反复就很形象地展示出老旦拄拐行走。右上场行走与左上场大

同小异,但要用右手持胸棍,左手持贴亮手棍表演。

吊臂行走:生角在快步行走或跑步时,一般没有机会和时间摆臂,此时手臂都自然下垂,当然要表演在跑步中跌倒、痛哭等特殊动作时例外。

陇东道情中的皮影表演与舞台戏曲表演相似。当然一个平面的屏幕和一个立体的舞台相比,其局限性和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怎样表演既与传统舞台戏曲表演程式不产生矛盾,又利于皮影的平面表演,就成为陇东道情表演中最关键的技术。如今,经过广大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固定的皮影表演模式和程式,也成为艺人学艺、一代一代传承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