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目录
内容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2)
1.案例介绍 (2)
2.原因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就业压力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考生的“跟风”心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积极的一面 (4)
3.2背后的弊端 (4)
4.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5)
6.公务员“热”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6)
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比例接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达2187∶1。
中国的公务员热并不始于今日,但逐年增温,今年高烧到如此温度,在金融海啸横扫寰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大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当下,颇值得人们对此进行一番冷思考。
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
“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不过,应理性看待这种现象,除了越来越多的精英进入非生产性领域意味着社会的病态外,这种现象还揭示了一个要命的社会积弊,那就是社会分化和流动不足,乃至畸形。
关键词: 公务员热就业形势“官本位”思想公务员制度人事制度改革
1.案例介绍
2.原因剖析
2.1.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铁饭碗”
与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
体系,还有房贴、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个人待遇较好。
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其他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大的对比之下,公务员职业这种高稳定性、高福利性和高声望性更具吸引力。
而且在收益大于成本如此之大之下从事这项活动是非常划算的。
2.2.就业压力大
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百万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而且高学历的就业者越来越多,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全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越来越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大量职位面向公开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2.3.考生的“跟风”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 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 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
考生还存在“唯利是考”的价值取向, 公务员的“热”也只是热在“热门”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 这样的地区或机关条件好、待遇优, 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边远山区一直是冷门, 大批气象局岗位报名人数不足开考的的最低人数要求。
2.4.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社会公认的, 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
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 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
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 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
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公权力上, 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
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 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 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3.公务员考试的利与弊
3.1积极的一面
总的来说,更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兼优的公务员队伍势在必行,而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公务员,有利于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为建立精英型政府奠定人才基础。
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拿出大量职位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客观上也起到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还消除了部分就业人员的心理恐慌,保证了社会稳定。
再者,许多社会在职人员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来,有利于各方面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在各行各业间流动,有利于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
最后,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公务员,也体现了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可,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政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2背后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公务员考试吸引了众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其积极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过热,便会带来某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3.2.1从成本效益角度看
组织一次公务员考试,国家要付出大量的选拔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等,而报考者甚众,也必将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只有恰当地运用这些社会资源,考试成本与收益才会对等,否则考试成本与收益就会失衡。
在近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为录取一名公务员而在数个城市设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室的情况,这个时候,国家和社会投入的成本明显过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耗费。
3.2.2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大量的社会精英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能力,但是当前众多职位的高学历要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与社会争夺人才的现象。
政府和社会是一对博弈关系,如果大量优秀的高学历专业人才不断涌向政府机关,那么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单位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人才就相应的少了。
长此以往,各行业人才分布的均衡性就会受到影响,整个社会人才资源配置就会失调。
报考公务员热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人才浪费。
140余万人挤上报考公务员的“独木桥”,有的提前一年多就为考试做精心准备,宝贵的青春和学习时间都留给应试,最终的考试结果仅是极少数人如愿以偿,大多数报考者铩羽而归。
即使按人均30元计,140余万人也要支出4000多万元成本。
即使最优秀的人才有幸挤进公务员队伍,也要论资排辈,无端耗费最有创造力的青春,而不是去从
事最需要有创造力的职业,这是真正的人才浪费。
1
4.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体现出来的追求稳定、福利待遇的就业心理和“官本位”意识, 如果是与求职者个人的性格、能力、意愿、期望相一致的话, 倒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这种社会心理是以空前的考试盛况表现出来的话, 这一异常热闹场景隐含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从职业性质上说, 公务员从事的是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 这样的工作岗位有其相应的人员素质要求,并不是人人都能适合。
一般而言, 就业者在面临职业选择时都会对自己的就业范围有个大致判断。
在求职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取舍, 工作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自己是选择或放弃某一就业机会的衡量标准。
然而,公务员考试引发出的报考热潮, 恐怕不能简单归于诸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或适合公务员的原因了。
道理很明显, 近百万就业大军热衷于报考公务员, 这本身就有些异常。
要想弄清楚公务员报考热的真正缘由, 我们必须从报考者的角度来思考。
正如刚才所分析的, 公务员职业强大的吸引力来自于能够满足求职者的一般现实利益需求。
公务员职业吸引力的构成因素中, 除了政治发展空间因人而异外, 工作稳定、社会声望、持续增长的工资福利待遇, 这些都是能够实现的、预期的收益。
因此,至少我们可以认为,
在一定程度上众多就业者把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热门机会和渠道, 并非出于对公务员职业的喜爱和适合, 而看重的是公务员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
一言以概之, 报考公务员是报考者基于现实利益需求的选择和权衡。
因而, 在公务员考试热的背后, 实际上考量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 传递着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不平衡的信息。
5.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5.1.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我们需要在公务员管理中加入更为致密的监督网络,严格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
理想主义的退场, 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 获得公职的精英并不都存在道德优势, 不少人是怀着权力和经济收益目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没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如果放松了监督, 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一己之私的工具。
5.2.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一方面我们需要合理配置公务员职位管理中的激励要素,让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具有吸引力。
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同样需要优秀人才的加盟。
只有提高那些艰苦岗位的物质与政治待遇, 给予报考者足够的激励, 才可能避免出现职位空缺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家对公务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时, 培养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更需要引起政府的注意。
只有昂扬向上、奋发有为,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才能适应新形势对公务员的要求。
5.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择业是个人行为, 但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一方面, 择业的集中度反映了社会职业的公众吸引力;一方面,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 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矫正,还要放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大框架中, 当务之急是打破使用人才上的“二元”结构, 更加注重人才开发与利用的配套政策, 着力营造有利于青年人创业的软环境, 彻底化解因“下不去”所引发的就业梗阻问题。
6.公务员考试“热”的解决方法
6.1.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使其追求真才实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2.克服大学生盲目从众心理,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
6.3.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4.消除大学生官本位思想,确立正确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J]徐驰,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科教文汇
2.[J]祁建,冷看公务员热,百姓
3.[J]邓桢澜,对“公务员”的透视,法制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