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史·第一讲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炎武(1613-1682) 黄宗羲(1610-1695)
王夫之(1619-1692) 著述存世的约有73种,401卷, 散佚的约有20种。 《周易外传》、《老子衍》、 《黄书》、《读通鉴论》等
( 颜 李 学 派 )
颜 元(1635-1704 )
李 塨(1659-1733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 1644~1911
主 讲 : 邓 晓 东

清 代 文 学 史
第一讲 绪
论wenku.baidu.com
一、清代文学的文献印象和总体特征
二、清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概说
三、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
一、清代文学的文献印象和总体特征
1.文学创作繁荣,传世文献丰富: 诗文: 清代诗文集的总量当有四万余种,作者一 万九千七百余人。
(2)晚明文风的扬弃和继承
①晚明形成的文学变革思想在清初开花结果
西泠派
云间派
(明末清初)
燕台七子 清初宋诗风:钱谦益——王士禛 自宋黄文节公兴而天下有江西诗派,至于今不废。近代最 称江西诗者,莫过虞山钱受之,继之者为今日汪钝翁、王阮 亭。(计东《南昌喻氏诗序》,《改亭集》卷四)
(2)晚明文风的扬弃和继承
小说:清初至清末的章回小说,大约有340部(江 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 文言小说的数量在550部左右(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 言小说总目》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 ) 。
戏曲:杂剧约有1300种(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 传奇约有1116种(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诗文领域
名家辈出: 诗:钱谦益、吴伟业、施闰章、屈大均、王 士禛、袁枚、赵翼、黄景仁、黎简、龚自珍 词: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 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 文:魏禧、侯方域、汪琬、方苞、姚鼐、刘 大櫆、曾国藩、汪中 、阮元、洪亮吉
诗文领域
流派纷呈: 诗:娄东派、虞山派、西泠派、河朔派、 岭南派、浙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 肌理派、宋诗派等 词:柳洲派、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 等 文:桐城派、阳湖派等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南方 实 学 思 潮 北方
( 清 初 三 大 儒 )
顾炎武(1613-1682) 黄宗羲(1610-1695)
王夫之(1619-1692) 生存一日,当为生民办事一 日。(《习斋年谱》卷下)
( 颜 李 学 派 )
颜 元(1635-1704 )
李 塨(1659-1733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2)文学繁荣 ①诗派、文派活跃 ②文学创作致力于艺术境界和艺术技巧的追求 ③潜滋暗长的个性解放思潮所结出的文学硕果 袁枚“性灵说” “性情以外本无诗”、“自把新诗写性情” 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
(2)文学繁荣 ①诗派、文派活跃 ②文学创作致力于艺术境界和艺术技巧的追求 ③潜滋暗长的个性解放思潮所结出的文学硕果 ④满洲贵族的文学创作 国家厚待天潢,岁费数百万,凡宗室婚丧,皆有营恤,故涵养 得宜。自王公至闲散宗室,文人代出,红兰主人、博问亭将军、塞晓 亭侍郎等,皆见于王渔洋、沈确士诸著作。其后继起者,紫幢居士文 昭为饶余亲王曾孙,著有《紫幢诗钞》。宗室敦诚为英亲王五世孙, 与弟敦敏齐名一时(注:按,此系误记。敦敏为敦诚兄。),诗宗晚 唐,颇多逸趣。臞仙将军永忠为恂勤郡王嫡孙,诗体秀逸,书法道劲, 颇有晋人风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书异籍,必买之归。虽 典衣绝食所不顾也。樗仙将军书諴,郑献王六世孙,性慷慨,不欲婴 世俗情,年四十即托疾去官,自比钱若水之流。……先叔嵩山将军讳 永,诗宗盛唐,字摹荣禄。晚年独居一室,人迹罕至,诗篇不复检阅, 故多遗佚。(昭槤《啸亭杂录》卷二“宗室诗人”条 )
二、清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段概说:
(一)分期
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 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 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 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 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以后,纪纲既 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 王国维(1877-1927) 视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 兴焉。道、咸以降,涂(途)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 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 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王夫之(1619-1692)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 焉耳矣。”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 颜 李 学 派 )
颜 元(1635-1704 )
李 塨(1659-1733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南方 实 学 思 潮 北方
( 清 初 三 大 儒 )
顾炎武(1613-1682) 黄宗羲(1610-1695)
我们将清代文学的发展分为四期: ①顺治至康熙中
②康熙中到乾隆晚年
③乾隆晚年至道光二十年 ④道光二十年之后(近代文学)
(二)各期概说:
1.顺治至康熙初年——清代文学的发生期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 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 上”)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 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 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虚。(顾炎武《日知录》 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 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 而实学以兴。(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胡奇光《中国文祸史》)
5 11 25 135
0.28 0.18 1.9 2.25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强化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文字狱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景, 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 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李祖陶《与杨蓉诸明府》 , 《迈堂文略》卷一)
①晚明形成的文学变革思想在清初开花结果 ②晚明文风的积重难反
今之谈诗者,邪说竞消,无不知攻竟陵者(董以宁《与倪闇公》 )
近日宗华亭者,流于肤悫,无一字真切;学娄上者,习为轻靡,无 一语朴落。矫之者阳夺两家之帜,而阴坚竟陵之垒,其诗面目稍换,而 胎气逼真,是仍钟谭之嫡派真传也。(邓汉仪《与孙豹人》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 也”(《文集》卷四) “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
(《亭林佚文辑补· 与黄太冲书》)
南方 实 学 思 潮 北方
( 清 初 三 大 儒 )
顾炎武(1613-1682) 黄宗羲(1610-1695)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强化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文字狱 禁书
乾隆时因编《四库全 书》而被禁毁的书籍“将近 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 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 埒”。(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 自
序》 )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②乾嘉学派
雍、乾以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视 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吴派 乾 嘉 学 派
惠栋(1697-1758): 好博尊闻,唯汉是信
皖派
戴震(1724-1777): 综形名,任裁断
(2)文学繁荣 ①诗派、文派活跃 ②文学创作致力于艺术境界和艺术技巧的追求 王士禛“神韵说” 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 说,天下遂翕然应之。(《四库全书总目》卷173集部别集26) 方苞“义法说”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南方 实 学 思 潮 北方
( 清 初 三 大 儒 )
顾炎武(1613-1682) 黄宗羲(1610-1695)
王夫之(1619-1692)
( 颜 李 学 派 )
颜 元(1635-1704 )
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 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 济之精神少。宋明之亡,此 物此志也。(《恕谷年谱》卷二)
四朝文字狱情况比对 朝代 顺治(18) 康熙(61) 雍正(13) 乾隆(60) 案件 年平均 涉案省份
南方3省(江苏2) 南方5省,北方2省(浙江3、江苏2、山东2) 南方8省,北方2省(浙江7、江苏、广西3、 湖南、福建2) 南方12,北方5(江苏18、浙江15、江西、 湖南13、山西11、湖北8)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强化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重刊《性理大全》康熙序
康熙编《性理精义》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强化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文字狱 国朝自庄廷鑨、吕留良、戴名世,连兴大狱,文字之禁极严, 内外士夫罔敢谈国故者。(胡思敬《国闻备乘自序》)
(1)文化专制影响下的学风 ①文化专制的表现: 强化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文字狱
小说戏曲领域
经典作品: 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戏曲:《长生殿》、《桃花扇》
小说戏曲领域
地方戏曲、讲唱文学繁荣 京剧、弹词、鼓词、子弟书
苏州弹词 鼓词表演 子弟书演出
理论丰富: 诗: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 词:寄托说 文:义法说 小说:金圣叹、毛宗岗、张道深、脂砚斋等评点 文字 戏曲:李渔《闲情偶寄》、焦循《花部农谭》、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
文学创作繁荣,传世文献丰 富
2.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即是没有它 自己一代的特点,而能兼有以前各代的特 点。它没有汉人的经学而能有汉学之长, 它也没有宋人的理学而能撷宋学之精。他 如天算、地理、金石、目录诸学都能在昔 人成功的领域以内,自有它的成就。就拿 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 郭绍虞(1893-1984) 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 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义称, 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之间,或于上述各种以外,没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 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兼有以前 各代的特点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王夫之(1619-1692)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 批判封建君主制,提倡民主、 民本
( 颜 李 学 派 )
颜 元(1635-1704 )
李 塨(1659-1733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南方 实 学 思 潮 北方
( 清 初 三 大 儒 )
(2)晚明文风的扬弃和继承
①晚明形成的文学变革思想在清初开花结果 ②晚明文风的积重难反 ③晚明的审美风尚延续至清初 清初流行的时事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以及艳情小 说都兴起于晚明。
《肉蒲团》书影
(3)强烈的民族情绪
卓尔堪(1653-?)《遗民诗》十二卷,辑录遗民诗人317 人之各体诗2478首 。
探春
魏耕
无那今年实怕春,探春还到五湖滨。 梅蕊迎人浑欲绽,柳条窣地暗偷新。 侧身黎庶干戈里,放眼河山异域尘。 恰值愁边双雁起,南来北去倍伤人。
(《雪翁诗集》卷十)
(3)强烈的民族情绪
陈忱(1615-1671?) 《水浒后传》借历史故事表达民族反抗精神和民 族意识。
2.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清代文学的鼎盛期
李 塨(1659-1733 )
(1)清初学风的转向与文学对社会功用的强调
①清初的实学思潮: ②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 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 一篇,多一篇之损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文须有益于天下”条) 有一时之性情,有万古之性情。夫吴歈越唱,怨女逐臣,触景感物,言 乎其所不得不言,此一时之性情也。孔子删之,以合乎“兴”、“观”、 “群”、“怨”、“思无邪”之旨,此万古之性情也。吾人诵法孔子,苟其 言诗,亦必当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如徒逐逐于怨女逐臣,逮其天机之自露, 则一偏一曲,其为性情亦末矣。故言诗者不可以不知性。(黄宗羲《马雪航 诗序》,《黄梨洲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