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碳税对碳排放的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碳税征收在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全球范围内的碳税征收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在碳税政策设计、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介绍碳税的基本概念、征收目的及理论基础,随后对国际上典型的碳税征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但不限于欧盟、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碳税实践。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比较分析,本文将提炼出成功的碳税政策应具备的关键因素,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碳税征收的理论基础碳税征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环境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认为,碳税作为一种针对碳排放的税收,可以通过提高碳排放成本,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碳税征收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经济活动更加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公共经济学则强调碳税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工具,可以为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收来源,用于支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碳税征收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比较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碳税征收理论基础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国家将碳税作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碳税征收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而另一些国家则更注重碳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功能,用于支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总结来说,碳税征收的理论基础涵盖了环境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其实践应用则需要结合具体国情和环境保护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对不同国家碳税征收实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碳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碳税论文完整版

目录前言以碳税为核心的环境资源税改革目前环境资源税税收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境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应单独开征碳税一、单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碳税的概念2、征收碳税的理论研究3、单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分析4、单独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分析二、碳税征收的国外执行情况1、国外单独开征碳税的发展过程2、国外单独开征碳税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分析3、结合国内情况国外开征碳税给我们的启示借鉴三、单独开征碳税的制度方案设计1、单独开征碳税的目标以及作用2、单独开征碳税要注意统筹兼顾3、单独开征碳税的税率设计4、单独开征碳税税收的分配使用研究四、单独开征碳税的实施方案1、征收碳税时应该设计的相关措施2、具体的税征收实施方法五、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1,模型和相关设定2,静态分析的结果3,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展望参考内容:1、2、3、前言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
由于二氧化碳(C*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C O2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C O2排放的削减上。
在各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碳税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就目前中国而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排入大气中85%的C02来自燃煤。
尤为不能忽视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表明,当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 D 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
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源消耗势必会加速增长,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也会有较快的增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属于“生存性排放”。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室效应毕竟有可能在根本上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压力也是动力,在防止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斗争中。
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外贸挑战和对策建议

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外贸挑战和对策建议一、碳关税的来势汹汹说到碳关税,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东西是什么。
你可千万别以为它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它可是对我国外贸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简单来说,欧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决定对那些排放二氧化碳多的产品加税,尤其是咱们的钢铁、铝材、水泥这些重工业产品。
话说回来,咱们中国生产这些的可不少,欧盟这样搞,无疑给咱们的外贸市场带来了挑战。
碳关税实施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欧盟等一些国家希望通过加大对高碳排放产品的税收,逼迫企业减少碳排放,走上更绿色的道路。
结果,咱们的这些“碳重”的行业就成了“重灾区”,出口到欧盟的成本大幅增加,不少企业可能因此失去价格竞争力。
再想想,咱们和欧盟的贸易关系本来就不小,这一刀砍下来,真的是有点让人心疼。
二、挑战一:成本上升,压力山大咱们的钢铁、水泥这些行业本来就面临不少挑战。
比如,原材料涨价、环保日益严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而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个碳关税,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特别是那些原本价格就低、利润空间本来就小的小企业,可能会被这场“碳税风暴”打得晕头转向。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钢铁价格已经不便宜了,再加上碳关税,出口成本一涨,客户可能就选择了别的国家的产品,咱们的市场份额岂不是要缩水一大块?更麻烦的是,碳关税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事,企业要想应对这种税收,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绿色生产水平。
这可不是小数目,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巨大。
这个挑战,真是让不少企业头疼不已。
三、挑战二:国际市场份额受损欧盟的碳关税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可能丢掉市场份额。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钢铁、铝材这些高碳排放的产品,一直是出口大宗。
然而,随着欧盟的碳关税一出,竞争力就大大降低了。
换句话说,如果咱们不能降低产品的碳排放,就可能面临失去欧盟市场的风险。
这不仅是对单个企业的打击,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警钟。
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的论文

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的论文【摘要】征收碳税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最具有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
自1990年芬兰成为第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国家,至今已有多国开征碳税,如瑞典、挪威、德国等。
各国在征收碳税时设定差异税率并且主要对“下游”征税。
为兼顾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各国在征收碳税时设置各种减免税条款。
在我国碳税设计时,要考虑到税率设计的渐进性、完善减免税机制并且注意保持税收中性。
【关键词】碳税;国际经验;碳排放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美国众议院以微弱的优势通过《美国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该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如果我国先在国内征收碳税,那么根据t协议中不可双重征税的条款,美国的碳关税则对我国无法实施。
至此,中国征收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碳税促进节能减排的原理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的变化,并且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重要的温室气体,据调查研究显示,引起气候变化的气体中有至少60%是二氧化碳。
因此当今控制温室气体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税则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从而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柴油和汽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曾提出,应该对造成外部效应的企业增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庇古税”。
碳税是“庇古税”的一种,即是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使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使得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转化到产品的价格上去。
征收碳税对化石燃料供求的影响可以用图1表示:在图1中,在未征收碳税的情况下的社会化石燃料的供给曲线为s1,需求曲线为d,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与e1,此时社会中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为q1,价格为p1。
当对于化石燃料征收碳税时,使其外部边际成本由税收的方式支付。
经济主体需要考虑这部分的成本,社会中的均衡价格发生变化,价格由p1上升到p2。
国外碳汇经济发展案例借鉴

国外碳汇经济发展案例借鉴1. 欧盟碳交易系统(EU ETS):欧盟碳交易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之一,于2005年开始运行。
该系统通过限制欧盟成员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将其排放指标分配给各个企业,实现了碳排放的管理和交易。
该系统的成功经验在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碳市场,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2. 瑞典碳税:瑞典是全球最早引入碳税的国家之一。
该国于1991年开始征收碳税,通过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征税,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
瑞典碳税的成功在于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减排,同时将税收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3. 挪威国家气候基金:挪威国家气候基金是一个由挪威政府设立的碳汇项目,旨在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配额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该基金通过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促进了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4. 澳大利亚碳农业项目:澳大利亚农业部门推出了一个碳农业项目,通过改变农业土壤管理方式,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储存量,从而实现碳汇。
该项目通过为参与者提供碳信用证书的方式,鼓励农民采取碳友好的农业实践,减少农业排放。
5. 加拿大碳适应基金:加拿大政府设立了一个碳适应基金,用于支持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实施。
该基金资助了一系列项目,包括改善农业和林业管理、建设抗洪设施等,以提高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
6. 新西兰林业碳汇项目:新西兰政府通过一个林业碳汇项目,鼓励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种植和管理森林,以增加碳储存。
参与者可以将他们的林地注册为碳汇项目,通过销售碳信用证书获得经济回报。
7. 日本碳市场:日本政府于2010年开始实施碳市场机制,通过限制排放量并发放碳排放配额,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日本碳市场的特点在于将能源效率和碳减排作为企业绩效评估的指标,并通过碳市场交易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8. 美国加州碳排放交易系统(Cap-and-Trade):加州是美国第一个引入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州,于2013年开始运行。
该系统通过限制碳排放量,并将排放配额分配给企业,实现了碳排放的管理和交易。
碳税征管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碳税征管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
总书记提出在2030年、206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征收碳税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的手段之一,从国际征管实践看,1990年芬兰率先在全球征收碳税,随后丹麦、英国和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开展了碳税立法工作,目前开征碳税已逐渐成为各国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有力政策手段。
国际经验表明,在推动碳税实践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素:一是科学合理确定计税依据,增强碳税征管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循序渐进提高税率水平,以减少碳税开征阻力;三是采取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发挥碳税对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四是遵循税收中性原则,尽量降低碳税征收带来的负面影响;五是与其他政策工具协调运用,共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相关概念(一)关于碳税。
国外对碳税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庇古税。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庇古税理论。
庇古税指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于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增加社会福利。
基于庇古税理论,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通过对生产、使用过程中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的碳含量或碳排放量进行征税,提高排污者经营成本,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二)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关系。
一是与能源税的关系。
能源税一般指对特定能源商品,如燃料和电力等征收的一种税。
碳税和能源税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两者主要征税对象都是化石燃料,都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碳税以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或者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进行征税,旨在抑制二氧化碳排放;而能源税则是以能源消耗数量征税以达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是与环境税的关系。
环境税一般指为实现特定环境保护目的,或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调节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收的总称。
比较之下,环境税的外延更大,碳税旨在控制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也属于广义环境税范畴。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欧盟作为碳交易体系的领头羊之一,通过自身的碳市场经验不只对本国进行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碳市场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之一,它涉及到包括工业生产、发电和航空等多个行业,覆盖了欧盟境内约12,000家工厂和发电站。
EU ETS采用固定数量的碳排放许可证,这些排放许可证可以进行买卖,这就形成了一个碳交易市场。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自身的碳排放量,出售多余的排放许可证来获得利润,这样就形成了碳排放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
对中国碳市场的影响首先来自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经验和技术知识。
欧盟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碳交易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监管机制都非常成熟。
中国在建立自己的碳市场时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从而避免走弯路,提高碳市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欧盟在监管和数据统计方面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这对中国建立碳市场的监管体系和数据统计体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之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情况和监管机制都是非常完备的,中国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盟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碳市场建设。
在碳排放许可证的分配、交易流程和监管机制等方面,中国可以学习欧盟碳市场的做法,以提高自身碳市场运行的效率和透明度。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也会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的呼吁不断增加,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欧盟碳市场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欧盟碳市场对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会导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也将得到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对中国的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欧盟碳市场改革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碳市场改革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郭乾(中国人民银行藁城支行河北藁城052160)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 )制定了2030年碳减排55%(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就是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组成的欧盟碳市场。
2022年12月18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达成共识。
2023年2月9日,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整体改革方案介绍此次EU ETS 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一)总体减排计划减排目标从2005年提出的43%提高至62%;加快年减排速率:2024年减少9000万吨配额发放,2026年减少2700万吨配额发放,2024—2027年年度线性递减速率4.3%,2028—2030年年度线性递减速率4.4%。
免费配额将在2034年完全退出。
(见图1)能源生产设施获得免费配额的条件包括:能源审计、设定设施的气候中和计划。
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向一些成员国的区域供暖提供额外的过渡性免费配额,以鼓励对该部门进行脱碳投资。
共同立法者同意删除对发电设施的减损,并将剩余的津贴转入现代化基金,以支持能源部门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可持续转型。
当市场上碳配额过剩时,过剩配额的24%将转入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 ),这一决定延长至2030年。
(二)行业减排方面一是同意将海运排放逐步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从2024年开始,40%的航运排放量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范围,2025年增加为70%,2026年将100%的航运排放量纳入。
5000总吨及以上的作者简介:郭乾(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藁城支行。
摘要:欧盟碳市场是欧洲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重要抓手,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构成。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产生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分析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产生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分析DOI:10.16831/j.cnki.issn1673-2278.2021.05.019佟佳洋,凌黎华一、引言随着近年来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航运业需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在国际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1]。
欧盟地区各项限制碳排放政策不断推进,其设计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 )是全球首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GHG )排放交易系统。
自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欧盟采用EU-ETS,履行对《京都议定书》第三阶段2013年至2020年的承诺[2]。
在此阶段内,排放总量每年以1.74%的速度下降,以确保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20%。
但是,随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推进,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并未达到预期效果[3],同时,碳排放交易体系引发的碳泄漏问题也被推上了舆论的摘 要:近年来,欧盟地区碳排放交易体系不断推进,并计划扩大至航运业。
基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背景,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的经验和效果进行分析,探究了若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全球航运范围内通过实施将对航运业产生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碳排放交易体系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船舶碳排放;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影响;对策分析Abstract: In the recent years,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ETS) has been continuously promoted and EU is planning to expand the system to the shipp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U-ETS,studies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 of the EU-ETS implementation, explores its impact on the shipping industry if EU-ETS is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China should take on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from ships; EU-ETS; impact; measure中图分类号:U67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278(2021)05-0065-03风口浪尖。
碳关税的实质、影响及我国应对之策

声称碳关税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两 国政府将会共同优先考虑,同时新一届欧委 会 2019 年 12 月上任就明确表示将碳关税列 入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并于 2020 年开展了一 些 影 响 评 估 和 民 众 调 查 工 作 ;但 是 没 有 美 国 态度的松动,欧盟碳关税政策出台并要变成 现实,仍然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碳关税实质上捆绑了气候变化 与贸易问题,以环境保护为名,行新型贸易保 护 主 义 之 实。[1] 既 破 坏 了 WTO 的 基 本 原 则, 也有悖于《京都议定书》明确的“共同而有区别” 原则,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旨在保护自身利益 而实施的有损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达国家霸权 主义的体现。
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积极应对可能到 来的国际碳关税政策冲击。
[关键词] 碳关税;实质;贸易保护主义;低碳发展;碳中和;生态文明
Hale Waihona Puke [中图分类号] D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53(2022)01-0037-08
长期以来,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受到世界 各国普遍关注,尽管经过各国努力,在 2015 年达成了全面、均衡、有约束力、适用于各方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巴 黎 协 定 》, 但 一 些 发 达 国 家关于发展权和发展空间及气候、环境变化的 博弈仍在继续。2021 年 3 月,欧洲议会投票通 过“碳边境调节机制”议案,四个月后,欧盟 委员会于 7 月 14 日正式提出囊括气候、能源、 土地利用、交通和税收等一揽子环保提案,以 确保 2030 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 1990 年至 少降低 55%。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在气候变 化问题上采取更为严苛的碳关税政策,这标志 着欧盟一直以来鼓吹实施的碳边境调节税即将
欧盟航海碳税政策对我国的碳税制度启示

1引言根据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显示,由于18世纪的工业时代对能量资源的极大开发与过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例如氧化亚氮(N 2O )、氟利昂、二氧化碳(CO 2)和甲烷等气体,其浓度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地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
本质上看,全球变暖的造就者是人类,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大量的人类不正当活动,包括对土地的过度滥用、对矿物燃料的开采利用等。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关心、关爱地球这个大家园。
面对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刻不容缓。
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多,环境恶化形式逐渐加深。
改变原有的以排污费为主的手段势在必行。
2欧盟航海碳税政策实施的背景2.1背景1997年在日本京都市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此次合约是一个具备国际范围性质的政策法规,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倡导平衡好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欧盟不同意该议定书的政策,欧盟在2000年率先制定了“欧盟气候变化计划”,由此欧盟低碳政策也正式形成。
自从欧盟开征航海碳税,此提议立马遭受到来自全世界各方的纷纷质疑和抵制。
可是欧盟仍然坚定自己的立场,坚信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有国家在碳排放问题上都可以采取航海碳税,并且也有责任减少碳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方法。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2011年,开始实施碳交易,范围包括七个省市,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大的成果。
随着试点实施的进程,我国在2017年底开启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与碳交易对比来看,碳税的覆盖面更广泛、更为公平有效。
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我国现实国情及碳减排的实际需要,提出在现阶段以及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同时一并考虑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手段的使用,并在合理择机开征碳税[1]。
【作者简介】李显雅(1998-),女,江西新余人,本科在读,从事税收、经济、公共管理研究。
碳排放管理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碳排放管理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在全球范围内,碳排放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享一些碳排放管理领域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旨在为其他国家和组织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巴黎气候协定作为碳排放管理领域的里程碑,巴黎气候协定于2015年达成,旨在控制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努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协定鼓励各国制定自愿性的国家贡献目标,并建立透明的监测和报告机制,以实现全球碳排放的减少。
2. 瑞典的碳中和目标瑞典是碳排放管理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该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实现碳中和。
瑞典计划在2045年之前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并在2050年前实现完全的碳中和。
该国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以及鼓励电动车普及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3. 企业减排示范案例:英国碳信托英国碳信托是一个旨在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的独立非营利组织。
碳信托通过提供减排咨询、能源管理服务等支持,帮助企业制定并实施碳减排计划。
该组织已经成功协助众多企业降低碳排放,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4. 我国的碳排放管理措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碳排放。
中国制定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以及强碳市场建设的政策工具,促进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清洁化。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5. 企业碳排放管理的成功案例:沃尔玛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巨头,积极推动企业的碳减排行动。
沃尔玛设定了一系列碳减排目标,并采取了措施来减少供应链碳排放及店铺能源消耗。
该公司通过改善能源效率、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及推动供应商参与减排活动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总结:以上案例和经验表明,碳排放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碳排放管理措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开始关注碳排放和减排政策。
欧盟作为全球最早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地区之一,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标志性制度之一。
本文将探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1. 激励企业减排欧盟碳交易体系通过设立碳排放限额和碳交易市场,激励企业降低碳排放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升级和技术创新。
此举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增进市场透明度碳排放交易市场减少了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并促进了市场透明度。
尽管反垄断和欺诈等问题还是存在的,但市场的监管呈现出了可持续的态势。
3. 创造新的商机欧盟碳交易体系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尤其是在碳中和和碳抵消等方面。
在环境问题引人注目的今天,绿色产品、碳中和、碳排放等话题成为了热门话题,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绿色产品和技术,获取可持续的利润。
4. 满足国际贸易要求碳排放交易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企业如果希望在欧盟等地出售产品,就必须满足碳排放的要求,否则将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认证、坚持环保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逐步推进减排工作。
1. 为中国提供经验欧盟的成功经验及其碳交易体系为中国在碳排放监管和减排工作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2. 推动中国加快碳排放减少的步伐欧盟的成功案例为中国提供了榜样,促使中国加快碳排放减少的步伐。
当前,中国也在推出与欧盟类似的碳排放限额制度、碳排放交易所等,以推动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碳交易市场的繁荣随着中国碳排放市场的逐渐升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将随之繁荣起来。
欧盟的经验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规划、管理和减排增能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4. 带动中国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欧盟的碳交易体系及其他环保王法对中国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环保技术板块正在不断壮大,环保企业也正在快速崛起。
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碳税政策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碳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深入探讨碳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机制,包括碳税的定义、征收对象、征收方式以及其与碳排放权交易等其他减排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将系统总结碳税政策在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争议点。
本文将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碳税政策在我国的减排效果。
具体而言,本文将构建碳税政策减排效果的评估模型,选取合适的指标和数据,分析碳税政策对碳排放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趋势。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政策目标,评估碳税政策的减排潜力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全面分析碳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这包括碳税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将揭示碳税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碳税政策的理论基础碳税政策作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环境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环境污染是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破坏。
碳税政策的实施,就是通过对碳排放行为征税,使碳排放的成本内部化,从而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公共经济学则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有责任对环境污染等公共问题进行干预和管理。
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

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引言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碳税和碳交易两种手段来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行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也逐渐引入了碳税和碳交易机制。
本文将就碳税和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以及运用情况进行探讨。
1. 碳税与碳交易的定义1.1 碳税碳税是指对企业和个人产生的碳排放征收一定税费的制度。
碳税的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企业和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碳排放量支付相应的碳税。
1.2 碳交易碳交易是指通过建立碳排放权市场,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交易。
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交换。
碳交易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碳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碳排放行为。
2. 碳税与碳交易的比较2.1 目标差异碳税和碳交易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碳税的目标是通过经济手段来约束碳排放,并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量。
而碳交易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碳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碳排放权的交易,从而实现碳排放减少的目的。
2.2 行为约束方式差异碳税和碳交易在行为约束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碳税主要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征收一定的税费来约束其碳排放行为。
而碳交易则是通过建立碳市场,通过供求关系来实现碳排放权的交易,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2.3 成本和效率差异碳税和碳交易在成本和效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碳税的成本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他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碳排放量支付相应的碳税。
而碳交易的成本则主要由碳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来承担,他们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手续费等。
3. 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运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也逐渐引入了碳税和碳交易机制。
在中国的环境规制中,碳税和碳交易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3.1 碳税的运用中国于2019年开始在河北、山西、广东、湖南等地实施碳税试点,征收方式以单位碳排放量为基准。
欧盟征收碳税对我国航运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有 消 息 称 , 盟 委 员 会 意 欲 在 今 年 欧 6月 份 增 加 “ 海 碳 税 ” 制 定 出全 球 航 航 , 空 和 航 海 运 输 行 业 碳 排 放 税 的 征 收 价 格 单 , 将 使 本 已 处 于 低 谷 的航 运 业 面 这 临 着 雪 上 加 霜 的危 险 。
的碳排放配额 , 使它们节能减排 。 迫
而 实 质 上 欧 盟 意 欲 征 收 的 航 空 碳 税 和 航 海 碳 税 是 碳 税 的 一种 , 欧 盟碳 是
能 为 欧 盟 未 来 在 钢 铁 、 力 、 泥 等 其 电 水
它 行 业 中 推 广 实 施 全 球 性 的 行 业 减 排
方 案铺 平 道 路 。 一 方 面 占领 全 球 带 头 这
主 要 是 确 定 将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控 制 在 某 个 危 险 水 平 以 下 所 允 许 的 全 球 最 大 碳
Lg ts/物流观察 o ii sc
欧盟征收碳税对我 国航运经济 的影响与对策
文 / 粮 朋 左 晓 强 秦
摘
要 : 文就 如何 有效应 对可能 强加给航 运业 的碳排放税 , 力于我 国航运业 的发展 , 本 助 进行 了~ 些粗
浅的探讨 和梳理 。
关键 词 : 运经济 欧盟征 收碳税 河北 秦皇 岛 航
化 碳 的 减 排 政 策 可 以分 为 两 个 层 面 , 一
是 国际 层 面 , 是 国 内层 面 。 国 际 层 面 二
效 地 降 低 了发 达 国家 的减 排 成 本 , 将 并 减 排 成 本 转 嫁 给 发 展 中 国家 。
欧 盟 冠 冕 堂 皇 的选 择 航 空 业 、 运 航
税 征 收 和 欧 盟 碳 排 放 交 易 体 系 在 行 业 和 实 施 范 围 上 的外 延 。 目前 , 为 一 种 较 为 有 效 的碳 减 排 作 政 策 工具 , 界 上 已 经 有 一 些 国 家 征 收 世
碳排放交易的社会效益

碳排放交易的社会效益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为应对气候变化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交易机制应运而生。
碳排放交易是一种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管理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
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社会效益。
首先,碳排放交易能够促进创新和技术发展。
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引入交易机制,碳排放交易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生产方式。
这激发了创新活力,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推动了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例如,德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不仅促进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崛起,还推动了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
其次,碳排放交易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使得企业需要为碳排放付出成本,从而鼓励它们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够减少企业的成本。
瑞典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该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上,企业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并获得了经济上的双赢。
此外,碳排放交易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作,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环保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例如,中国在推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过程中,通过发展清洁能源行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
此外,碳排放交易还能够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相关的企业和机构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作也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然而,碳排放交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碳定价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众多,碳价格受到供求关系、政策支持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碳定价的波动性较大。
这给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监管和执行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交易的公平、透明和有效。
此外,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国际协调和合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碳排放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不断增加。
低碳经济是指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各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并从中得出启示。
首先,碳定价是国外低碳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碳定价是指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者征收碳税等方式,对碳排放进行经济调控的措施。
欧盟是全球碳交易最成熟的地区之一,通过碳排放配额的交易和减排目标的设定,实现了物价信号传导、企业减排动力激励、碳排放管理和监管机构的建立等方面的目标。
从欧洲碳市场的运营情况来看,碳定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能够引导企业转向低碳发展。
我国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逐步引导企业实施碳排放减量。
其次,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是国外低碳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过渡”政策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德国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优惠的电价政策,提供给清洁能源生产商更高的电价;制定源自100%再生能源的能源景观法,优化能源系统布局;建立可再生能源优先接入电网的准入机制等。
可以说,德国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使清洁能源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鼓励绿色金融的发展也是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绿色金融是指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金融决策和投资过程中,并通过金融工具来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项目的金融活动。
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探索绿色金融的发展,例如法国推出了绿色金融行动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在项目筛选、投资决策以及信贷政策方面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
北欧国家的碳税制度探讨及借鉴

场 “ 带 影 响 ” 是 经 济 力 量 相 互 作 附 ,
用 的 结 果 ,它 破 坏 了 资 源 的 有 效 配 置 。 为 了 减 少 这 种 在 自 由 竞 争 下 的
非 市 场 “ 带 影 响 ” 美 围 经 济 学 家 附 , 庇 古 分 析 边 际 私 人 和 边 际 社 会 纯 产
瑞 士 和 英 国 也 在 讨 论 征 收 碳 税 或 能 源 税 的 提 案 。 针 对 开 征 碳 税 产 生 的
福 利 经 济 学 观 点 ,外 部 性 是 指 一 种 经 济 力 量 对 另 一 种 经 济 力 量 的 非 市
电 力 下 游 经 销 商 , 将 能 源 产 品 交 付 其 给 家 庭 、 业 , 力 以 外 其 他 能 源 是 企 电 产 品 投入 税 ,即对燃 料 直 接 征税 ; 而 电 力 最 初 是 对 发 电燃 料 征 税 , 后 来 但
下 游 都 征 碳 税 , 结 合 其 具 体 税 率 设 但
通 过 税 收 或 补 贴 的 办 法 , 如 根 据 污 染 所 造 成 危 害 对 排 污 者 收 税 , 将 污
染 成 本 加 到 产 品 价 格 中 , 来 消 除 这
种 边 际 的 私 人 、 社 会 成 本 相 背 离 的
税 , 质 拓 展 了 税 基 , 些 产 品 以 前 实 这 从 未 征 税 。交 税 者 为 最 终 燃 料 产 品 或
利 经 济 学 中 一 个 外 部 不 经 济 性 问
题 , 此 构 成 碳 税 的 理 论 基 础 。按 照 由
能 源 税 , 不 是 根 据 含 碳 量 征 收 。而 但
烷 ) N 2 二 氧 化 氮 ) 征 税 , 他 和 O( 不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瑞典碳税
碳税是一种促使温室气体减排并且促进使用清洁能源的污染税,它主要针对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气候和化石燃料的替代问题,而税收制度就成了抑制石油使用和促进寻找石油替代品最直接的工具。
碳税也因其简单易行和公平的特性备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关注。
瑞典在1991年进行能源税制改革时引入碳税,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且加速产业改革和创新。
瑞典碳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瓶装气和汽油等化石燃料产品。
其税率最初设立为100美元每公吨二氧化碳,1993年瑞典开始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用途设定不同税率,对消费者实行高税收而降低对产业的税收,并且直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其中工业、农业、林业和渔业只用支付标准碳税的21%。
此外,这些部门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税收减免和返还,而这主要取决于公司的销售价值和税赋之比。
2013年,瑞典碳税标准税率已超过136美元每公吨二氧化碳,而工业部门仍享有约23美元每公吨的低税率。
瑞典碳税的纳税人主要是能源和交通行业、私人家庭、服务业以及地区性供热产业,以约束化石燃料的消费。
并且瑞典一直鼓励使用可替代能源,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包括泥炭)实行免税。
自1991年瑞典实行碳税以来,瑞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减少,并且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令人瞩目,尤其是在碳减排目标下,瑞典的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依赖化石能源转变为如今的以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瑞典议会在2009年通过了“整合能源和气候政策”的决议,包括:欧盟碳交易体系之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前减少40%;2020年前50%的能源消费由可再生能源供给;2030年前,瑞典的交通将不再依靠任何化石能源;2050年前,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至少占交通部门能源消耗总量的10%。
几年过去了,瑞典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2年,瑞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了20%,达到了历史最低值;交通部门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了11.8%。
瑞典也大力支持低排放汽车的研发和使用,促进公共交通减少排放。
目前,汽车和运输技术日新月异,瑞典人驾车旅游减少;货物的运输方式从公路运输转移成轨道运输和海运;瑞典为对抗气候变暖而想出新招,给食品贴上碳排放标签,明示该食品在生长、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加绿色的食品,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工业燃料将转变为非化石燃料;工厂开始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由于这些因素,瑞典液体燃料的消费能减少70%。
最不可思议的是,包括供暖在内的瑞典电力输出,97%都不存在碳排放。
过去的100多年间,水电一直是瑞典电力供应的基石。
未来,依托水电的电力供应格局仍将继续。
(与本文下面图片结合)
二)瑞典碳税可资借鉴之处
1.瑞典引入碳税的时机合理。
瑞典在1991年引入碳税时,首先社会和政府普遍期望能以有效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其次瑞典有水电与核电的基础,并且瑞典因地制宜地开发了风电。
我国现如今也有了水电和核电的基础,而且我国幅员辽阔,风电的开发前景广阔。
2.瑞典碳税着力保证税收中性。
首先对于征收的税款专款专用;其次瑞典有选择地对部分行业进行税收减免和返还,比如农林渔业和工业。
我国在全面实行碳税后,应着重注意这些问题,避免税收出现不合理和不公平的问题。
3.瑞典积极探索和开发碳减排的技术与方式,比如瑞典将货物运输方式从公路运输转移成轨道运输和海运,工厂开始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等。
瑞典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因技术进步而发生改变,越来越少的人在旅游时选择开车自驾,而公共交通则发生了极大改变,
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也使公共交通在发展的同时降低了碳排放。
4.瑞典积极探索可替代能源,尤以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某些生物燃料、水电等为主,将工业燃料转变为非化石燃料,鼓励家庭取暖燃料使用生物质能。
补充说明:(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
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
吸引力在于能够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温室气体。
在世界石油会议(WPC)上,能源行业的老总们都热切希望把它当作一个解决气候将变暖的方案。
但是,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大规模发展的价格依然昂贵,让项目进行困难重重。
但是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没人知道这项技术是不是真的那么管用(或者说,是不是深埋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
另外一点便是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效果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CCS技术很贵--它高昂的成本甚至使替代能源都显得十分具有吸引力。
三)瑞典碳税的不足和教训
碳税存在负的分配效应。
分配效应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马太效应,即扩大两极分化,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我国在完全实行碳税时,一方面应采用合理的制度保证碳税执行时的成本效率最大化,合理设置税率同时避免腐败。
另一方面应注意避免出现这种负的分配效应,对私人家庭实行低税率和补助,而对奢侈消费能源的行业和行为要实行惩罚性碳税。
四)我国碳税的未来发展导向
尽管瑞典碳税存在负的分配效应,并且没有使成本效率最大化,但瑞典碳税仍然实现了最根本的目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世界气候和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瑞典也成为了使用生物质能源的前沿阵地,不断朝着零碳排目标前进,为国际碳减排做出了榜样,也对我国碳税发展有重要启迪。
1.适时引入碳税。
我国的碳减排并不只是简单的完成碳减排目标,还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
我国必须在碳减排上下定决心并长期坚持下去,将碳减排作为国家战略目标。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应做到政策铺路与一系列的技术和财政支持,要进行我国能源机制改革和企业转型,来适应碳税等碳减排举措的到来。
我国目前大部分能源价格由政府定价,尚未与国际市场接轨,价格较国际偏低我国应取消对能源的补贴,为碳税的实施做好铺垫。
2确保碳税的税收中性。
我国在开征碳税时,要注意保持税收中性,对于征收的税款专款专用,可以将碳税收入用于减少扭曲性税收或者用于对能源密集型企业和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同时扶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其碳减排部分的技术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并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
3.积极探索和开发碳减排的技术与方式。
针对在现阶段实行碳税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不足的问题,我国可以寻求国际合作,弥补不足,还可以参考瑞典货物运输方式从公路运输转成轨道运输和海运,工厂采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等方式。
4.发展可替代能源。
当前世界能源一方面日益枯竭,另一方面带来巨大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我国必须尽快寻找并普及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5.完善配套政策。
我国应完善相应的减免税机制和税收返还机制。
碳税的根本目标是碳减排,而不是增加税收。
碳税的征收,在一定时期,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低收入家庭的税收负担。
在斯德哥尔摩街头的代替能源节能小汽车(图片来源:世界环境网)
一间瑞典小木屋上的太阳能面板(图片来源:Sweden.se)
瑞典河流上的水电站(图片来源:Wiki)
水电之外,核电已是第二大非化石电源,大多数瑞典人也已接受了这个现实,尽管瑞典曾多次提出弃核。
瑞典斯马克核电站(图片来源:Flickr)
瑞典的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成为一个零碳排的国家。
在欧洲建筑博览会中,名叫“Bo01”的瑞典首个“零排放”住宅区诞生了。
这个混合了独立住宅、公寓、住宅和企业的项目,又被称为“明日之城”。
(图片来源:中奢地产)
斯德哥尔摩平常的一天(图片来源: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