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心理学思想家关于治国理论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时期心理学思想家关于治国理论的论述
摘要:古代心理学思想家的治国理论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
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
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
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
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士阶层应运而生。由于士的出
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
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
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
《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他们的思
想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春秋战国心理学治国理论无为而治
老子庄子孔子仁
我国心理学发展比较晚,但是心理学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尚未确立,新的阶级力量正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以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道家学派的治国理论
我国“心理学之父”老子也出现在这个时代。老子是诸子百家中道
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于老子的治国思想,《道德经》中多有涉及,但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便是“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同煎鱼一样,不能总去反复折腾老百姓,以苛政扰民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我好静而民自正”“清净可以为天下正”。老子还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从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发生反展规律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因此人类自身的发展也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也正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论。老子所提倡的无为,绝非是一味的无所作为,而应当是不去做违背“道”,即符合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行为,不去恣意妄为,是一种“为不为”。它是统治者为了实现德治政治,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经济繁荣的根本措施,是统治者应当采取的顺应民心的治国策略,也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庄子》。《庄子》一书中总结出来一个怪论,即“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就是好人要学圣人的这一套,坏人也得学圣人的这一套,如果不学就团结不住人,没人听你的指挥。这些文化体系实际上是中立的。
庄子还有一个理论叫“藏舟于谷”,就是有人修了一个船,这个船非常好,他怕会被别人抢走,所以把这船藏到了山谷里,但是越是这么藏,盗贼越是觉得这是好船,最后还是会被偷走,相反如果就是放在人多显眼的地方,盗贼还不敢偷呢,所以凡事顺其自然,不能太计较。
庄子认为治国不能光讲究规章礼仪,大的文化空壳架的太高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越是想掩盖纰漏,纰漏就会彰显的越明显,光讲大道理没用,光说国家多么繁荣富强也不行,不能光“吹”!光有一套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不行,这些理论方法往往会被坏人利用,坏人利用了也是还会说自己神勇,圣仁,所以光吹理论不行得有实际行动!这就是庄子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二、儒家学派的治国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心理学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以孔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在汉朝以后成为了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孔子在《论语》提到仁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即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爱有差等。二是克己复礼。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的含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孔子的另一个政治主张是德治。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
正人。
4、举贤才。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
三、法家的治国思想与秦国的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