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经典家教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要改变的是自己。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他们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赶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
点评:有的人总喜欢强调外界条件,责怪别人不好,责怪环境不好,责怪别人不喜欢自己。
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受欢迎。
假如一个人不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惹人讨厌。
(二)千凿万凿方成材。
在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
三年后,一块石头被雕成佛像,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却当做垫路石,被人踩来踩去。
垫路石对佛像说:“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我的心里特别难受。
”佛像答道:“老弟,还记得吗?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面貌,更害怕疼痛,而雕刻家在我身上却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砂布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垫路石听了这席话,无话可说。
点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三)什么是幸福。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得到的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
你看,温暖,风儿和煦,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个幸福的人。
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有穿过也没有见过。
”那人说。
点评: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
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这种感觉。
(四)井蛙归井。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海龟带它去看海,海龟欣然同意。
一龟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
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
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海龟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
一蛙一龟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
就这样,它俩儿玩得很开心。
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
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
青蛙想了想,对大海龟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
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告别了海龟,回到井中,平静地生活着。
点评:我们不论做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挑挑拣拣。
经典教育小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一类的书,现在很畅销,很多人很喜欢。
它通过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大家记住了深刻的哲理,对生活大有启迪和帮助。
同样是上文提到的王博士的家教书中,他从网上精心搜集整理了以下这些教育小故事。
认真阅读、思考这些小故事,在实践中使用其道理,一定会对您教育孩子大有好处。
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
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40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
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
采访这些人,他们都说最该感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那位小学教师,她已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只是爱这些孩子们。
”
只有没有爱心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
20美金的价值
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
“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赚多少钱?”“我1小时赚20美金。
”“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
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于是,父亲走进儿子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你。
”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弄皱的钞票,慢慢数着。
爸爸问:“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够了。
”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
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也可以换来家庭的亲情和快乐。
给孩子、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拿钱买不到,有些东西错过了永远没法弥补。
分苹果的故事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
一位犯人和一位成功人士,谈小时候母亲为他们分苹果的事。
犯人写道: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
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
通过说谎,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最终,我进了监狱。
成功人士写道: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苹果。
妈妈说:“我把门前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我感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努力的人。
为自己建造房子
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请他最后再帮忙建一座房子。
老木匠答应了,可他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
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新房子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现在他得住在自己建造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明白:每个人每天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建造房子,不是为了别人。
我们认真,未来就享受认真的好处;不认真,未来受苦的也是自己。
记住“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把自己当成那个木匠,过好每一天,用好每一天,把整个人生用来建一幢华美的人生“大厦”。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幼儿园。
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上课。
图书馆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
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老师用一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给这个故事配插图?”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画得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后面,然后取出一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插图者的,“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
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
人生第一课,从自信、希望开始。
孩子比任何物质更重要
大卫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使用割草机割草。
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
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花圃约2尺宽的花被夷为平地……
大卫很生气,这是他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才侍弄出的花圃,令邻居们非常羡慕的花圃!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的妻子也提醒我们,为人父母必须明了孰轻孰重。
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的东西更重要。
砸碎的窗户,碰倒的灯,掉在地上的碟子,都已经破了,花也已经死了,再责备孩子又有何用?我们必须记得不要打破孩子的心灵,不要让他们觉得他们在父母心中不如那些东西重要,不要让他们因畏惧犯错而不敢行动,不要让他们的活力被压抑,不要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有位妻子开车撞坏了车,非常疚,等着丈夫的责备,丈夫却说:“亲爱的,我爱的是你,不是车!”这真是位懂得尊重伴侣、真正怜爱伴侣的好人。
对爱人如此,对孩子我们不更该如此吗?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更重要,孩子自尊和爱的花朵会开得比任何鲜花更美丽!
孩子打翻牛奶
孩子打翻牛奶,父母可以严厉责怪,甚至惩罚,也可以轻描淡写地处理,还可以像史蒂芬•雷(美国科学家)的母亲那样。
有一次雷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奶瓶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
他的母亲来到厨房,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或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从没在家里看见过这么大的水坑。
在我们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雷开心地玩地上的牛奶。
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再把它清理干净,物归原处。
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
你喜欢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地上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试验。
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
”小男孩学到了,如果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
这堂课真棒!
雷说,那一课使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知道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
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每个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些错误、失败,能像雷母亲,我们的孩子将会怎样?
说禅
一位年轻人想向一位著名禅师学禅,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没找到入门途径。
有一天,禅师当着徒弟面倒水,杯子满了,茶水溢了出来,他还在倒。
弟子很惊讶,提醒他水倒不进了。
他说:“是呀,杯子满了,水就倒不进了;而你呢?用成见把自己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我又如何能增加你的智慧呢?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
如果一味以书本为权威,让过多、无用、甚至可能错误的书本知识充斥头脑,就会限制我们接受新东西,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的成长。
教育应该在教给学生所需书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读书而不为书累”,心灵时常处于“虚怀若谷”的清净、开放状态。
木偶小孩
这是一则童话。
木偶剧团里一个木偶逃跑了,导演又气恼又着急,发动人四处寻找,结果错把一个小孩当作木偶抓了回来,因为他特别听话。
马路上路口处信号灯坏了,红灯总亮着,绿灯一直不亮,这个小孩站在路口等绿灯,半天就是不走。
导演试了一下,发现他确实比真正的木偶还听话。
后来,这个小孩加入剧团,成了一个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
童话中的“木偶明星”当然是艺术的夸,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受欢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制造出大量听话、顺从、守纪律和规则
的孩子,却不痛惜孩子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失去灵性和活力。
我们太强调孩子听话顺从,强调教育的整齐划一,用同样的教学容、同样的教育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要求、衡量着智力、爱好、兴趣和经历、基础迥异的学生,把各不相同的人改造成相同的人,相同的“木偶”。
国家教育的改革,也许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父母却不能、不应该等,应该勇敢担起塑造孩子个性、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教育责任。
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
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的,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因为花儿中有胡萝卜素……直到节目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像力给予褒奖。
我们为说出“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之类不同答案的孩子们担心,担心他们无比宝贵的想象力,会被我们大人用一个“胡萝卜素”之类的标准答案轻而易举地涂抹掉。
像“胡萝卜素”之类的常识,孩子迟早会知道。
不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的代价,来了解常识,我们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
无声的教育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间,在禅院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静静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墙外一阵响动,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惊慌失措,口结舌,站在原地,等待师傅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师傅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
有时,宽容、关心远比惩罚的教育效果要好。
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著名教育家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
果然,打那以后,他就再也不吸烟了。
一句话,妙语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说这话的是美国纽约的一位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学生是当时学校调皮捣蛋的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纽约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他从小受到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
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小船的船长。
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漫无目的。
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行知的四块糖果
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
当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开花的佛桌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
方丈将毕生所学全部教给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
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尘世生活迷住了他,从此他花街柳巷,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掌心。
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
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
方丈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而让奇迹破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教师的责任是“唤醒”
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
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
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雕刻师。
学生,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
我们应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在力量,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
教育的目的不在传授和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生命深处唤起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教育不仅要从外部解放学生,更要唤醒学生在的人格和心灵,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
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
以下是当今著名教育改革家书生在一次活动中的发言,介绍他是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很多人都问,老师,你怎么教育自己孩子?我说很简单,从小自个儿能干的事儿让他自己干。
有一段,孩子才九岁,我们俩太忙了,每天就由九岁的孩子负责做中午饭,我们俩回去负责吃。
为啥?那段儿只有你有时间啊,你不干谁干啊?他也觉得自己很自豪。
我儿子跟我出门,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两个包时,他都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一提,让我空着手走。
有一天,出门有三个包,我说,儿啊,这回得给爸一个了。
不——用,我说怎么办哪,他背上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提着在前面走,显示自己成熟了。
既然人家自己成熟了,咱干什么贱兮兮地非得抢过来一个呀?所以啊,我就在后边空着手,一步一步地欣赏他的成熟,这不就完事儿了吗?”
大智大勇大爱的母亲
上高二的女儿向妈妈哭诉,自己怀孕了,等着妈妈责罚。
但妈妈没有骂女儿,而是安慰女儿、帮女儿。
到医院检查、流产(征得女儿同意),手术之后妈妈给学校打,说女儿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请假20天。
然后妈妈也请假20天,在家里精心照顾女儿,从始至终,一句责备的话没有。
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妈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妈妈说我不好,妈妈失职,女儿什么都跟妈妈谈了,妈妈就跟女儿说什么是性、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人生。
女儿对妈妈说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让您看到一个让您骄傲的女儿。
妈妈说我当然相信我女儿,我女儿是有志气的、有作为的。
女儿很快康复,从此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终于考上著名大学,大学还没毕业,就收到三所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