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一、字词书写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罔.不(_____)贻.(_____)有奇
..(_____)(_____)衣褶.(_____)
诎.(_____)楫.(_____)壬戌
..(_____)(_____)虞.山(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B.石青糁之。

C.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D.居右者椎髻仰面。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属事理说明文。

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具答之。

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课文理解
8.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明朝人。

文章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________(体裁)文。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右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
..因势象形
(2)尝贻.余核舟一
(3)神情与苏、黄不属
..
(4)其船背稍夷.
(5)钩画了了
..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作者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先写核舟的
__________面,次写它的__________面;写正面,先写舟的__________部分,次写
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12.【甲】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
..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佛印绝类.弥勒
(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3)一士人善.画
(4)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1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wǎng yíyòu jīzhěqūjírén xūyú
2.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

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

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D项的停顿不正确,正确的停顿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CD三项中的“为”都是动词,“雕刻”的意思;B项中的“为”是“是”的意思。

故选B。

4.D
【解析】试题分析:D加点词意义相同。

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

B.句末语气词/说。

C.奇妙/零数、余数。

D均为“好像”。

5.C
【解析】试题分析:C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A项“箬”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箬竹叶做”。

B项“石青”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石青”。

D项“椎髻”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梳着椎形发髻”。

6.B
7.D
【解析】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A项“具”同“俱”。

B项“衡”同“横”。

C项“诎”同“屈”。

8. (1)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说明 (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9.(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1)句的意思是: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句的意思是: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

(3)句的意思是: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10.(1)无不、全都。

(2)赠。

(3)不相类似。

(4)平。

(5)清楚明白。

(6)竟然。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作答时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属”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类似”的意思;“曾”的意思是“竟然”。

11.核舟空间正背中间船头船尾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的把握。

这篇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因此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核舟”,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作者先写船的正面,再写船的背面。

写正面时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的顺序进行描述。

从“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楫”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12.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
13.(1)像(2)同“屈”,弯曲(3)善于,擅长(4)早晨
14.(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15.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如:县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解析】
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甲文介绍了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而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可提取“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中的“逼真”作为答案。

13.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类”:像。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比”“爱”“漫”等字词的翻译。

“漫悬于壁”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的翻译。

1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

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可分析“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一句,这是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乙】译文:
有一个读书人擅长作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把它献给了县令。

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

县令对此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他便起来)观察。

(只见)画落在地上,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画。

(县令)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这时(他)才知道这幅画画得很逼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