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 我国城市社区多元主体互动治理模式研究

《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我国城市社区多元主体互动治理模式研究》摘要: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发展脉络和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的治理模式,即多元主体互动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因此,结合我国社会实际,选择一种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互动治理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自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以来,社区治理成效并不明显,政府在社区治理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组织发育迟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会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成败,事关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稳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
加强和改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发展脉络和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的治理模式,即多元主体互动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一、社区治理概念探析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政府管制型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而由于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尚不成熟,社区完全自治的条件尚不具备。
因此,结合我国社会实际,选择一种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互动治理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的社区概念最早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由费孝通先生等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系统介绍和引入西方经典著作时,将英文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而为我国社会学界广泛引用。
一般认为,社区治理(community govermance)是指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公共需求,优化社区管理秩序的过程和机制。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集体选择的过程,是城市基层党组织、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相互合作,在多个参与主体共同参与和互动协作机制的指引下,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作者:何海兵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374 更新时间:2007-8-24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
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介绍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各自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最终方向和阶段性过程目标。
“治理”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
在最具权威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
与此巧合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区建设的步伐,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再象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的资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个人从单位体制中解放了出来,而原有的主要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的街道和居委会体制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与此同时,社区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始参与一些社区公共事务。
中国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

员会 , 区居 民委员会协 助街道 办事处开 展工作 , 社 在社 区居 民委员 会 的指导 下 , 区 内部建立 各 个 职能 社
由社 区 党 支 部 牵 头 , 区 居 民 委 员 会 、 区业 主 委 员 会 、 区 警 社 小 社
务室和小 区物业公 司共 同参与协 商社 区事 务 , 同开展社 区服务 , 同创建 和谐社 区 。 共 共
进 , 断探索 , 能走 出符合 经济社 会 和城市 发展特 点 的社 区管理之 路 。陈雪 莲研究 了“ 居制 ” 不 才 ] 街 的发
展困境 及成 因 , 出 以“ 区制” 制 度载 体 探 索 多元 合 作 的城 市 基 层 治理 机 制 。 由“ 居 制 ” 社 区 提 社 为 街 到“
型 的链式结 构变 为纵横 交错 的网络 型结构 , 社会 功 能 、 人们 的生 活方 式 和社 会 需求 、 会组 织 间的相 互 社
关系 等都 !益趋 于多元 化 。社 区作为 人们安 居乐 业 的重要 场 所 和实现 社 会 整合 的基 础单 元 , E t 时代 呼 唤
收稿 日期 : 0 0 1 O 2 1 — 12 。
制” 的转 换不是 简单 的挂 牌或 翻牌 , 应在 “ 简机构 , 精 缩减人 员 ” 的基础 上 , 点进 行转 变职 能和整 合社会 重
资 源 , 立高效 的行政 管 理机制 、 区 民主 自治 机制 和市场 配置机 制 , 建 社 将政府 、 场 以及 第三 部 门的力量 市
整合 起来 , 同参与 城市 基层治 理工 作 。李海艳 认为 , 区委员会 作 为政府 与市 民进 行联 系的桥 梁与 共 ] 社
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社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城市居住社区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既关系到社区的品质和居住者的生活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通过探讨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居住社区的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地分析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影响,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居住社区管理模式,提升城市高品质居住社区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城市居住社区管理模式的概念、类型和发展趋势分析;2.城市居住社区管理模式的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详细分析;3.居住社区管理模式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其实践案例研究;4.科学规范的城市居住社区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2.实地调查法:对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
3.案例研究法:选取相关城市居住社区管理模式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可推广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拟从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模式、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对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推动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城市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社区管理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 管理: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 市社 区
划分领 导 , 决策 , 支 持系统 , 同时分 清各 个系统的责任 , 实行问责制 度。同时政府 应当在法律上进行授权 ,改变条块状模 式 ,让居委会能够合理 合法 的管该管 之 事。
2 . 推 行基 层 民主 自治 。 增 强 社 区 成 员 归属 感
活 中 已扮 演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先 进 的社 区 管
调童研究
勰 麓 珏
城市社 区管理 的探索和研究
杜 娟
摘 要 : 随着人类社会 的进 步和社会生
产 力 的 发展 . 逐 渐 产 生 了社 区。人 在 社 区里 面 进 行 社 会 活 动 ,在 一 定 的 区域 当 中相 互 发 生
互动的关系. 逐 渐 形 成 一 个小 社 会 。对 社 区 的 研 究 往 往 是 许 多社 会 1 ' 7题 研 究 的 起 点 .社 区
据 中[ 2 0 0 3 1 2 3号文 件指 出 , 我 国社 区管 理 的运 行 机 制 是 党 委 政 府 领 导 、 民政 部 门牵 头 、有关部 门配合 、社 区居委会主 办 、社 区力量支持 、群众 广泛参与 的机
制。
1 . 体制弊端. 社 区居 委 会 改 革 内卷 化
也经常作为基 本的研究单位被 社会学家作 为 实 地 调 查 研 究 的对 象 。在 国外 , 社 区在 人 们 生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缺乏全面的社区规划、社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社区规划建设、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新形势、问题分析、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社区管理的良性发展。
本研究旨在从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社区管理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城市社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动资源和 自由活动空间 , 个人缺乏主体性的地位。 进入 2 0世 纪8 O年代 , 中国实施 了以产权 的多元化和经 济运作市场 化
的经济体制 和从 中央集权 向中央地方 适度分权 的政治体制
天津 、 沈 阳、 武汉 、 青 岛等城市设立 了 2 6 个“ 全 国社 区建设实
验区” 。例如 , 上海市卢 湾区在实行“ 两级政府 、 i级 管理 ” 改
革, 将社 区定位于街道范 围, 构筑了领导系统 、 执行系统和支 持系统相结合 的街 道社 区管理 体制 ; 沈 阳市春 河社 区以“ 社
2 0 1 3年 第 3 4期
经济研 导刊
E CO NOM1 C RES EARC H GUI DE
No . 3 4. 2 01 3
总第 2 1 6 期
S e r i a l No . 2 1 6
中 国 城 市 社 区 管 理 体 制 研 究 综 述
冉 敏
( 甘肃政法学院 行政学 院, 兰州 7 3 0 0 7 0 )
正式提出了社 区建设 的思路 。 随着城市 中传统单位社会的瓦 解, 各项社 区发 展和社 区工作 陆续 提上议事 日程并取得 了初 步成效 , 社 区建设越来越成为城 市发展 的重 中之重 。 因此 , 对
中国 城 市 社 区 管 理 体 制 研 究 进 行 系 统 的 回顾 与反 思 , 具 有 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图 分 类 号 : F 2 9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3 ) 3 4 - 0 2 1 9 - 0 3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社区治理问题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然后探讨了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强调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改进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居民参与、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等。
结论部分讨论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强调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对策研究、现状分析、困难、挑战、现行模式、重要性、对策建议、发展方向、前景展望1. 引言1.1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新时代下,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愈发突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当前社区治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社区治理体制不够完善,政府、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顺畅,影响了治理效果;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导致社区治理难以有效开展。
社区治理的现行模式也存在许多弊端,需要进行改进。
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社区治理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社区治理的紧迫性,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对策。
未来,我们需要改进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包括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良好发展。
2. 正文2.1 社区治理问题的现状分析目前,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社区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清晰,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社区干部对治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社区服务水平不高。
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影响了社区治理工作的效果。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探究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探究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区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已
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
因此,中国城市社区管理出现了新的模式。
新模式的特点是以居民为中心,注重社会参与和共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社区管
理效率。
首先,新模式强调居民的参与与共治。
这种模式重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
且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决策中来。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议事会、社区志愿者等组
织参与社区管理。
同时,社区管理也应该鼓励社区居民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新模式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社区门户网
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应用到社区管理中,提供居民信息查询、服务预约等功能,方便社
区居民。
数字技术也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帮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社区的情况,精
准制定管理措施。
最后,新模式注重公开透明和政府的服务意识。
社区管理应该保证透明度,及时向社
区居民公开信息、决策和执行情况,并接受居民监督。
政府应该有清晰的开放政策和明确
的服务标准,同时鼓励社区居民提供反馈和建议,改善社区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我们希望这种新模式能
进一步推广应用,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持续优化。
同时也希望居民和政府加强沟通和合作,促进社区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当代中国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保障服务工作 体系
保障服务干事
社社社 区区区 楼单成 长元员 组代 长表 大 会 社社社社 社社 区区区区 区区 志老服经 卫再 愿年务常 生就 者人站性 服业 协协 捐 务服 会会 助 站务 站 站
环境卫生干事
社社 区区 环环 境境 美保 化洁 协队 会
文化教育干事
社社社社 区区区区 文青文文 化少体明 教年艺市 育协术民 协会科学 会 技校 爱文 好体 者活 协动 会室
社区自治 管理工作 体系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领导核心 社区党的组织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决策权力机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监督机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执行机构:社区委员会(下设七大工作体系)
社区环境工作 体系 社区文化教育工 作体系 社区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 体系 社区计生 妇女工作 体系 社区协调 监督工作 体系
社区自治 管理工作 体系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领导核心 社区党的组织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决策权力机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监督机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
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执行机构:社区委员会(下设七大工作体系)
社区环境工作 体系 社区文化教育工 作体系 社区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 体系 社区计生 妇女工作 体系 社区协调 监督工作 体系
自治型模式 ;社会性组织 ;公众参与
2,沈阳模式 的形成
(1)明确社区定位。 (2)合理划分社区。 (3)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决策层、执行层、议事层和 领导层四个层次:
决策层 即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社区居民和 社区单位的代表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社区 的重要事项,包括选举社区干部 。 执行层 即社区管理委员会 。社区管理委员与居委会实行“一套 班子”、“两块牌子”,成员由招选人员,户籍民警、物 业公司负责人等组成,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 工作。在社区管理委员会下面,按照社区建设的内容和实 际需要下设了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生妇女、 保障服务、财经管理等工作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基 本职能是“教育、服务、管理和监督”。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将城市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通过网格化管理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社区治理体制不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有效运行。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研究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有助于发现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促进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
1.2 研究意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通过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管理机构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和效率,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能够为提高社区治理体制的完善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社区治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提供参考,推动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增强社区自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稳定性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为改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向。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正文

摘要本文首先从城市社区管理解析入手,对城市社区的概念、强化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随后对我市的城市管理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管理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呈现行政化、法制不健全、管理组织力量薄弱等缺陷,与城市社会转轨变型的趋势以及社区模式创新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进行改革。
文章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提出了构想,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与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状况的对比作为切人点,分析了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和驱动因素,提出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并由此设想了完善城市社区管理的具体思路:健全社区建设管理组织体系、组建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创建学习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干部建设等,从而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现代社区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对策,研究;目录摘要 (1)Summary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1)引言 (2)一、城市社区管理解析 (2)1。
1、城市社区的概念 (2)1。
2、社区管理的含义 (3)1.3、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 (4)二、城市社区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5)2。
1、社区管理的作用 (5)2。
2、社区管理的意义 (6)三、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问题 (6)3。
1、社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色彩较浓 (7)3。
2、社区管理的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7)3。
3、社区管理的法制不健全 (8)3.4、社区管理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 (8)四、对策分析 (9)4.1、城市社区管理的构建原则 (9)4.2、管理思路 (11)4.2.1、下移管理重心,增强社区功能 (11)4。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探讨

应有的权威性。二是社会 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 。
1 3 社 区组 织 职 能 错 位 .
领 导 核 心 , 区 居 委 会 是 自治 组 织 , 区议 事 委 员 会 是 监 督 社 社 组 织 , 区 居 民代 表 大 会 是 决 策 机 构 。 社
街 道 办 事 处 在 社 区管 理 中 的 职 能 不 明 确 。街 道 办 事 处 2 2 健 全 服 务 体 系 . . 强化 服 务 功 能 原 本 只履 行 一 部 分 行 政 职 能 , 在 社 区 管 理 中 , 政 、 法 、 但 行 执
l 我 国城 市社 区管 理体 制存 在 的 问题
1 1 社 区 管 理 体 制 存 在 着较 浓 的 行 政 化 色 彩 .
当而有 效的惩罚 ; 四是社 区管理 运 行 尚未 形成 条 块 结合 的
有 对它们 的 工作 尽 管 这 些 年 各 地 城 市 在 改 革 以 政 府 为 主 导 的 社 区 管 理 监督 机制 , 关专业管理部 门权 力过 于集 中 , 质 量 和 一 些 不 正 之 风 难 以进 行 监 督 和 制 约 。 体 制 方 面 已 经 做 出 了 不 少 努 力 , 社 区 管 理 的 行 政 色 彩 仍 但
然 很 浓 , 乏 公 众 参 与 机 制 。一 方 面 , 道 办 事 处 政 社 不 分 2 改 善城 市社 区管理体 制 的措施 缺 街 2 1 完善 组 织 体 系 。 现 社 区 自治 实 的 状 况 并 没 有 大 的 改 观 , 仍 然 承 担 着 过 多 的 于 应 付状 态 , 后 果是 既 未 能 其
社 区 自治 是 社 区 建 设 的 核 心 。 当 前 要 注 意 理 顺 三 个 关 够 明 显 减 轻 政 府 的 社 会 管 理 负 担 , 没 有 能 够 很 好 地 发 挥 系 : 也 一是 区 、 与 社 区的关 系 。社 区居 委 会是 自治组 织 , 街 要 必 明 坚 自 已应 有 的 社 会 管 理 职 能 。另 一 方 面 , 为 居 民 群 众 自治 实 现 社 区 自治 , 须 转 变 政 府 职 能 , 确 政 府 职 能 定 位 , 作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摘要】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探讨。
在首先分析了现状,指出了当前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意义。
接着在分别剖析了传统模式和新型模式,并讨论了政府角色的变化、社区参与程度的提升以及民主决策机制的建立。
最后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并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的社会形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现状分析、问题意义、传统模式、新型模式、政府角色、社区参与、民主决策、发展趋势、建议措施、未来挑战。
1. 引言1.1 现状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面临着不断的变革和完善。
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着权责不清、带头人不力、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社区治理中扮演主导角色,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较低,决策权和执行力不足,导致社区治理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涌现。
这些新型模式包括社区自治、居民自治、社区共建等,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和共治的理念,推动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发展。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促进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1.2 问题意义。
在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中,问题意义尤为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不仅关系到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更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亟需创新和改进。
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模式及可行性路径研究[资料]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模式及可行性路径研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f6c59fa417866fb94a8ec3.png)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模式及可行性路径研究-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为起点,分析了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走向及对策。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居民参与;社区服务TU984A社区治理内涵与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社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区治理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城市治理的微观体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应当从社区治理开始。
“治理”与“统治”相对而言,社会治理理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
治理是一个社会层面上所有行动者参与的结果。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以及各种社会机构或私人机构都不是独自解决复杂、动态和多样的社会问题。
因为他们不可能各自拥有解决问题的所有资源。
因此,只要在这个社会层面上得到公众的认可,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治理主体。
第二,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有一定的互动。
治理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界限的模糊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参与结构往往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一种契约性合作,也可以是政府让渡部分管理权限给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再坚持政府职能的排他性和专属性,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第三,强调参与的主动性。
按照治理理论进行社会管理时,强调参与者的自愿主动,而不是强制的被动行为。
治理理论期望达到的最佳状态是在整个治理系统内部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加强系统内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第四,注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新时期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内容 摘 要 :城 市 社 区 发 展 的状 态 已成 为 社 区和 谐 的 重 要 参 考 指 标 , 本 文 以
山 东烟 台 的 幸 福 河 社 区 作 为 主 要 的 调
括在内 ) ,独生子女费用的发放等。
综合治理。 调节居民纠纷 , 引导居 民互
相 帮助 、 相 尊 重 , 进 居 民 团结和 家庭 和 互 促
睦 ,以增强社区凝聚 力。负责接待居民信 访 ,并向街道办 事处或相关政府部 门反映 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党建工作 。负责管理辖区内 1 0多名 5 失业 、无业退休党员 ,定期组织党建远程
教育。
统计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 与居 民生活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 、 计划生育、 优
进行简单调查和采访 , 获取相关信息 。 调查
共发放2 份问卷, 中回收有效 问卷1 份 , O 其 6 受访居委会工作人员 2人。
关 键词 :社 区 管理 行 政 权 力 社 区
民 主
居 委 会 简 介
幸福河社区居委会隶属芝罘区幸福街 道办事处 , 地处幸福中路与幸福南路之间, 东与福学社 区相毗邻 ,西邻幸福十六村居 民区, 属城 乡结合部。组建于 2 0 年 1 月 03 0
街道 办 事 处 、 出所 及 一 些相 关部 门; 务 派 服
时有效 的完成工作。 人员专业 知识 和技能 欠缺。居委会内
工作人员普遍 专业 知识 掌握不够 ,面对~ 些问题 无法给予居 民专业 的回答和帮助 , 通常是边学 习边解 答。试 问一个 自己都不
对象主要是社 区内的居 民,特别是辖 区内
女发放 药具 , 提供计 生保健信息 , 给已婚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