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间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工业革命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开始于1765,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3.标志: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4.1807,美,富尔顿,蒸汽轮船;1814,英,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内燃机、新通工具的创新,新通信手段,化学工业)
3、重要发明
(1)电力
①德,西门子,发电机。
②美,爱迪生,电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
(2)新交通
①德,本茨,汽车。
②美,莱特兄弟,飞机。
(3)电信事业
①美,贝尔,电话。
②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工
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
什么是工业革命?它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什么是工业革命?它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工业革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影响,并列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工业革命是指人类历史上从手工经济向机器经济转变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主要发生在英国。
在这个时期,机器工业、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开创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形态。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全球各国的市场和产业的发展。
由于机器大量生产商品,成本降低,价格也随之下降。
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产品更快速交付、更高效、更实惠。
这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例如,洛克菲勒的石油财富和卡内基的钢铁帝国,都是从工业革命中崛起的。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让人类生活更加便利,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们开始使用机器来生产物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手工的方式。
这导致了大量工人从农村流向城市,为工厂劳动。
因此,极大地增加了城市中的人口密度,并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
同时,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一些新事物,如电器等,开始普及,这也造就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
3. 环境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随着人们使用越来越多的化学品来生产商品,许多污染物开始进入环境。
在这个时期,一些城市变得十分糟糕,空气和水都受到了污染。
同时,许多林地开始被砍伐,以满足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
这些都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在发生着。
4. 政治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
在英国等国家,由于商业和制造业的兴起,加强了工业家在政治中的影响力,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逐渐为社会所接受。
同时,由于工人阶级的兴起,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关于劳工的权利的争议。
这也让一些国家实现了政治改革,例如,英国是第一个为男性建立普遍选举权的国家。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图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1科学与与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再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部门
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等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中国
的影响
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成果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成果|国家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着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迈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推动世界先进化的进程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那么这场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十八世纪,距今已有两百年多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率先发起,然后将范围逐渐辐射到整个欧洲,引领了技术发展,开创了新的工业新时代。
英国借助第一次工业的成果迅速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呈现飞速增长,一度成为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掌舵手。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手工工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英国自确立海上霸权地位开始,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英国政府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予大量支持,社会思想开始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英国民众大胆创新,以改变当下落后生产方式为动力,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发生在十八世纪了。
基于欧洲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民众进行工业生产的积极性很高。
英国能够为民众的发明精神买单,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从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与政治、文化等条件息息相关,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无论是从社会制度还是资金、市场方面,都具备发生的客观条件。
特别是英国的劳动力密集,在手工业时代就积累了大量资源,并且掌握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职业素质,这些都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尤其是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纷纷通过这次革命壮大国力,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发明成果是蒸汽机。
以往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作为工厂的生产动力的。
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给资本阶级带来巨大的收益。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特点
1.发明者身份多是工匠
2.科学与技Leabharlann 没有紧密结合3.主要是轻工业
4.首先并且主要发生在英国
1.发明者身份是科学家
2.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3.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主要是重工业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名称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840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现在
开始标志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电力广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重要发明
(发明者+国家)
※瓦特蒸汽机(瓦特·英国)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条件
英国最先确立君主立宪制
生产供不应求
欧美国家、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市场需求
自然科学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影响
1.创造巨大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3.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突飞猛进
2.自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3.掀起瓜分狂潮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笔记,包括重要的时间、人物、事件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地点:首先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主要人物: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理查德·阿克莱特、塞缪尔·克朗普顿、詹姆斯·瓦特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标志着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它首先在英国开始,然后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重要事件:1. 纺织技术的革新: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织布机(1764);理查德·阿克莱特改进了水力纺纱机,并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771);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1779)。
2. 蒸汽机的改进: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其效率大大提高。
3. 铁路和公路的发展: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商用铁路在英国开通。
4. 工厂制度的兴起: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
影响:1.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2.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3. 贫富差距的扩大: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积累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4. 国际贸易的扩大:新的生产方式使得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量大幅增加。
5. 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空气和水的污染。
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 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19世纪,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与财政推行初等教育; ②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创办学堂,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 要作用。中共创立工人夜校。
产。是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三楼 织布 二楼 纺纱 一楼 分拣棉花
2.特点:
①工人集中倒班劳动;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③使用机器流水生产;④分工细致协作高效;
⑤生产资料集中使用;⑥注重产品市场销售;
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⑧生产社会化程度高。
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 、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利润的最大增长, 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实行强制性劳动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 械运动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 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 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 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 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易往来,增加社会流动性,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 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 原料、生活用品运回。
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 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三次工业革命
4.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2种趋势:①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②学科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在综合性方向发展。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简述四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的内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工人阶级的贫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它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微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的标志: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发明的意义:(拓展点)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促进冶金、采矿等行业发明使用机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易错微析1.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易错: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易错: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3.工业革命的时间易错: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
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例题1 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飞梭B.珍妮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答案:B解析:在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前,人们用手工进行劳动,是“珍妮机”解放了人们的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选B。
例题2 下图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织布工珍妮发明的一台手摇纺纱机B.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C.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它是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以他的女儿名字“珍妮”命名的,故选A。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4.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期间,工业生产从手工制作转向机械化和工厂生产的一系列变革。
这一时期,采用了新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
首先,在农业社会到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大量农民迁徙至城市,成为工厂工人。
其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此外,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并改变了交通和通信方式,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划分和不平等增加。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激烈。
工人遭受严酷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许多人呼吁改善工人权益和生活条件。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兴起。
共产主义是一种反对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压迫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将共产主义定义为一个阶级斗争的运动,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实现真正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
第一国际工人协会(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于1864年,旨在团结世界各地的工人阶级,推动社会改革和革命。
然而,该组织在分歧和内部冲突中逐渐分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逐渐演变为更集中且有组织的形式。
1920年成立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成为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革命,并为各国共产主义政党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的来说,工业革命的兴起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社会和经济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促使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组织的形成。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全球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讫时间分别是何时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第二 次: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改良的蒸汽机
①电力的使用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 具的创制和使用 ③通讯手段的发明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三次科技革命
制作 湖北省安陆市二中黄仲民 hzm834100@163 com
课外作业: 试从历史条件 主要标志 主要特点 主要影响等 几个方面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 研制的V2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携带弹头空袭英国的;推 动原子能从理论到实践的是原子弹制造;但战后对能源的需求 进一步发展了原子能技术
从1954年1992年底;全世界正式运转的核能发电站共有400 多座;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物质条件
课堂练习:
1 在以下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论中错误 的是 A A 它的出现是偶然的 B 它的发生是生产力推动的结果 C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2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最重要的
不同点是 D
A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C 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D 造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生产力三要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
生产工具
使用电子计算机,并产生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 盘自动化机器和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人们研制新型材料,按照人的需要设计、
生产对象
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对传统的劳动 对象(天然原料和材料)的利用,也达到了新的
水平。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从直接参加生产日益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19、20世纪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 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清朝中后期,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排斥先进的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外国资 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
2、第二次: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3、第三次:工业布局总体趋势是分散,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
由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社会的迅速发展。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谢谢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4、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6、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与科技创新)
国际热点: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 新科学技术
这六个条件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 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六大要素:
1、政权保障(前提) 2、市场 3、技术 4、资金 5、劳动力 6、原料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讫时间分别是何时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0:10:1310:10:1310:101/5/2022 10:10:13 AM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2.1.510:10:1310:10Jan-225-Jan-22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0:10:1310:10:1310:10Wednesday, January 05, 2022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2年1月5日星期三10时10分13秒10:10:135 January 2022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上午10时10分13秒上午10时10分10:10:1322.1.5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2.1.522.1.5Wednesday, January 05, 2022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0:10:1310:10:1310:101/5/2022 10:10:13 AM
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①第三产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
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 的部门。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施高技术发展战略: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 日本提出:“科学技术立国”; 西欧国家共同制定了“尤里卡计划”。
社会生活结构变化: 人造纤维工业出现,人们的服装丰富多彩;化学肥料、高产粮食品种推广,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小结: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 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课堂总结:
兴起的历史条件
(1)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理论基础) (2)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物质基础)
第1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
第1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1. 引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其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并对其背景、原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2. 起止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通常被认为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具体而言,从1760年的英国开始到约1840年的欧洲大陆结束。
这个时期内,人类经历了从传统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巨大转变。
3. 背景和原因3.1 背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地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低下。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改进生产手段,提高效率。
3.2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3.2.1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18世纪是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
众多发明和发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如蒸汽机的发明、纺织工业的改进等。
3.2.2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无法大规模生产和扩大市场。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交流和商品流通,为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3.2.3 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支持。
商人和企业家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研发和购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4. 社会和经济影响4.1 社会影响4.1.1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民迁移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变得拥挤,住房和基础设施不足成为严重问题。
4.1.2 社会阶层的变动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被打破,新兴的工商业阶层逐渐崛起。
工人阶级的形成推动了工会运动和劳工权益的发展。
4.2 经济影响4.2.1 生产方式的革新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
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4.2.2 市场的扩大机械化生产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两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建议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复习的时候,列表比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成果”一般考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知识清单考点聚焦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
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资本条件: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进行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如图:(二)工业革命的过程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拓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长期居于“世界工厂”地位。
不久(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方面: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附属品。
②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革命使国家的经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使各工业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供大家阅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虽然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
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
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
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这些有利条件导致一系列发明,使棉纺织工业有可能到1830年时完全实现机械化。
新发明中,理查德·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1796)、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轴纺纱机(1770)和塞缪尔·克朗普顿的走锭纺纱机(1779)是十分出色的。
水力纺纱机能在皮辊之间纺出又细又结实的纱;用多轴纺纱机,一个人能同时纺8根纱线,后来是16根纱线,最后为100多根纱线;走锭纺纱机也称为“骡机”,因为它结合了水力纺纱机和多轴纺纱机的优点。
所有这些新纺纱机很快就在生产出比织布工所能处理的多得多的纱线。
但是,这时候没有发明出机器来织布,仍然由人力来织布,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赖特的牧师试图矫正这种不平衡状态,他在1785年取得了一种最初由马驱动、1789年以后由蒸汽驱动的动力织机的专利权。
这种新发明物制作粗陋,在商业上无利可图。
但是,经过20年的改进之后,其最严重的缺点得到了纠正。
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动力织机在棉纺织工业中基本上已取代了手织织布工。
世界史(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一)概念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二)工业革命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
2、发
4、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5、主要特点: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又有什么用呢?”根据法拉第的研究成
果,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终于发
明出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2)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
19世纪80 年代
19世纪末
1885年
卡尔·本茨
鲁道夫·狄塞 尔
卡尔·本茨
轻内燃发动 机
柴油内燃发 动机
三轮发动机
德国 德国 德国
19世纪90 年代
1903年
(2)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起止时间: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2、主要国家: 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3、标志和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进入了电气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能的开发与利用
①1831年英国法拉第完成了磁铁产生电的实验 ②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可实际使用的发 电机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④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2年他建立了一个小发电厂。 ⑤大型发电厂出现,远距离输电网络的建立。
(3)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工业革命既 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 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时间
创造了条件。
此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到19世纪末,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时刻发明人发明
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善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
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
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
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善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
1812年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
1814年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1815年汉?戴维矿工灯
1844年成廉?费阿柏恩兰开夏锅炉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
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
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
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为惊讶,有悲有喜,但却只能去适应,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礼貌转向工业礼貌的表现,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奋力竞争的意识,更具有挑战性。
它以不可逆转的气势,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的标准。
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
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构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
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也远非旧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
工业对农业的改造潜质,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比较。
19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到世纪中叶就初步构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体现。
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它与过去的手工工场工人不一样,没有小块土地,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纯然的雇佣劳动者。
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使他们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的特点。
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我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知道自我属于同一个群体。
之后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
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工人。
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我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构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随着社
会主义与工人户外的逐步结合,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构成和发展,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了分化和改组。
所谓中等阶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小店东、手工工匠、商贩等等。
他们中的少部分,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超多被迫受雇于工厂,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临破产的威胁,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
因而也构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为维护和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
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其根源就在于此。
其中,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说,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
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户外,也是出于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
=============================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刻: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此刻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代替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之后几经改善,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
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
生。
早期汽车
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
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
早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带给了方便。
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
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它们既能够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能够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能够从4个方面来说:
首先,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其次,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发动机的出现,发动机的发明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推动了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的足迹遍布了全世界,也让各个地区的文化,贸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讯工具的发明。
自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应对面的谈话。
最后,化工业的迅猛发展。
炸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军工业的进步,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煤炭中提取各种化合物,塑料,人造纤维先后被投入实际生活。
上述的四种发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开始透过科学研究来获得纯粹的知识,然后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