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血液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膜
渗透现象
渗透现象: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溶液 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动力:是溶液所固有的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
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其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
14
第二节 血 浆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770kPa或5790mmHg)
形成
晶体渗透压
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80%来自Na+和Cl-)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场所--肾
(2)雄激素
肾性贫血
3.红细胞的破坏 破坏场所--脾
脾性贫血
22
第三节 血 细 胞
白细胞(WBC)
分类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分类计数 (%) 50~70
0~1
0.5~5 3~8
20~40
20
第三节 血 细 胞
(三)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原料:铁、蛋白质
红细胞(RBC)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干燥, 指甲缺乏光泽,匙状甲等。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1
第三节 血 细 胞
(三)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B12
红细胞(RBC)
生理特性
▪ 黏附和聚集
▪ 释放和收缩
▪吸

生理功能
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参与生理性止血及血 液凝固
血小板(PLT)
24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
血凝的实质:
可溶性的纤维 蛋白原
不溶性的纤维 蛋白细丝
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称为血清。

非蛋白氮 (NPN)
作用
①形成和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②维持酸碱平衡;
③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
种类
主要来源
白蛋白 肝细胞 (清蛋白)
主要生理作用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 压
球蛋白
纤维蛋白 原
肝细胞,浆细胞 参与免疫反应
肝细胞
参与血液凝固
可以了解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和肾 的排泄功能。
13
第二节 血 浆
血浆渗透压
射血期

血 过 程
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6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脏的泵血功能
7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评价指标
定义
正常值
意义
每搏输出量 收缩一次射出
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射出的
血量
心指数 心输出量/体表
面积
射血分数 搏出量/心室舒
张末期容积%
70ml
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 大面积烧伤 减低 各种贫血
11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血液的理化特性
颜色
鲜红色 暗红色
黏滞性 血流阻力
比重
理化 特性
比重 ≈ 密度
血浆酸碱度
弱碱性,pH为7.35~7.45 若pH值<7.35,即为酸中毒 若pH值>7.45,即为碱中毒
12
第二节 血 浆
成分及其作用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 (75%~80%来自白蛋白)
百分比 约为99.6% 约为0.4%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15
第二节 血 浆
血浆渗透压
16
第三节 血 细 胞
(一) 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1.红细胞的数量
性别及年龄
红细胞(RBC) (个/L)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4.0-5.5)×1012 (3.5-5.0)×1012 (6.0-7.0)×1012
(二)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
渗透脆性
红细胞(RBC)
悬浮稳定性
19
第三节 血 细 胞
(三)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的部位:出生后主要在红骨髓。
发育特点: ①细胞体积:由大变小; ②细胞核:由大变小最后 消失; ③血红蛋白:从无到有, 直至达到正常含量。
红细胞(RBC)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心动周期
特点
收缩期<舒张期 房室活动不同步 有全心舒张期0.4s
持续时间与心率 呈反比
心脏的泵血功能
1 保证心脏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有利于心室血液的充盈
4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腔结构
C D
3
B
4
心脏的泵血功能
1
A
2
5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脏的泵血功能
等容收缩期
心 脏
心室收缩期
张末期容积%
70ml
4.5-6L
3.0-3.5L/(min) 55%-65%
评价不同个体心功 能好坏的常用指标
反映心脏泵血功能 的状态
9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10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接近红细胞比容。
意义: 增高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脱水
主要生理功能
吞噬细菌(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清除衰老红细胞和抗 原-抗体复合物 释放过敏物质,参与过敏反应;释放肝素,参与抗凝过 程 限制过敏反应,参与蠕虫免疫 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衰老死亡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 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23
第三节 血 细 胞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b) (g/L) l20-160 ll0-150 170-200
若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称 为贫血。
17
第三节 血 细 胞
(一) 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2.红细胞的功能
①运输O2和CO2; ②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
红细胞(RBC)
18
第三节 血 细 胞
四章

PART ONE
血液循环
1
第四章 血 液 循 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心脏生理 血管生理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器官循环
2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率
心动周期
心脏每分钟跳动 的次数
正常:75次/分 (60-100)
心房或心室每收 缩和舒张一次所
用的时间
3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4.5-6L
3.0-3.5L/(min) 55%-65%
评价不同个体心功 能好坏的常用指标
反映心脏泵血功能 的状态
8
第一节 心 脏 生 理
心脏的泵血功能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定义
正常值
意义
心肌前负 收缩一次射出
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射出的
血量
心指数 心输出量/体表
面积
射血分数 搏出量/心室舒
25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的特征:
①除了Ⅳ(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②大多数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在参与凝血的过程中需 被激活,激活后的凝血因子在右下角用字母“a”标记,如因子IXa、Xa 等。 ③除因子Ⅲ来自组织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 ④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其中因子Ⅱ、Ⅶ、Ⅸ、X的合成还需要维 生素K参与。(维生素K缺乏 出血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