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案:2-1细胞工程简介之植物细胞工程

合集下载

选3-2-1 植物细胞工程 教案

选3-2-1 植物细胞工程 教案

选3-2-1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能力目标:
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2、教学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四、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学案导学、
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六、课前预习
1.请分别理出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2.对高一必修课中与上述两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地复习。

3.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植物进行基因改造和生物学研究。

植物细胞工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验操作技能;3. 能够运用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培养基的配制和调节;2. 植物细胞的培养和繁殖;3. 基因转化和转基因植物的制备;4. 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5.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2. 实验操作:组织培养实验、基因转化实验等;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4. 学生讨论:安排学生讨论相关话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教材、论文和研究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2. 学生讨论评分: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分;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4. 课堂表现评价: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培养基配制器、组织培养器、转基因载体等;2. 教学资料:教材、实验操作手册、课件等;3. 课外阅读资源:相关教材、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二周:讲解植物细胞培养基的配制和调节;3. 第三周:组织培养实验;4. 第四周:讲解基因转化和转基因植物的制备;5. 第五周:基因转化实验;6. 第六周:讲解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7. 第七周:学生讨论和课外阅读;8. 第八周:期末考试和教学总结。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工程概述1.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解释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历史与发展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和研究进展1.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列举植物细胞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力第二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2.1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2.2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2.3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培养在植物繁殖、基因工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的潜力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3.2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3.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组织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四章:植物再生技术4.1 植物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再生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再生技术的关键因素和条件4.2 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再生技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3 植物再生技术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再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再生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案例分析5.1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5.2 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作用5.3 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细胞治疗等方面的作用第六章:植物细胞融合技术6.1 植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融合的关键因素和条件6.2 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融合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融合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6.3 植物细胞融合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融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融合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七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7.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关键因素和条件7.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7.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体细胞杂交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八章:植物基因工程8.1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基因工程的关键因素和条件8.2 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基因工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8.3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基因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基因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第九章: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未来展望9.1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强调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9.2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探讨解决方案和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第十章:实验练习10.1 植物细胞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2 植物细胞融合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需要重点关注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它与传统植物繁殖技术的区别。

2012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4、细胞与细胞工程2-1细胞工程简介之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2012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4、细胞与细胞工程2-1细胞工程简介之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第二节细胞工程简介植物细胞工程教学目的1.细胞的全能性〔C:理解〕。

2.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A:知道〕。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

(2)植物体细胞杂交。

2.教学难点植物体细胞杂交。

教学过程[板书]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注解]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休养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一、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一〕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二〕表达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1.生物体内卵细胞也具有较高的潜在全能性〔另:植物花粉或精子〕体细胞的全能性较低〔含有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理论上也具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内,特定的时间、空间使体细胞只能表达特定的基因,因而全能性难以表现。

〕2.生物体外:离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3.全能性比较〔1〕受精卵>卵细胞〔花粉、精子〕>体细胞〔2〕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3〕未分化或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体细胞[例析].真核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于〔C 〕A .在生物发育的不同时期,某些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改变B .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C .基因表达有特异性D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使基因表达具有阶段性二、植物的组织培养〔一〕概念: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排列疏松无规那么,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组织。

〔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 脱分化: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条件。

3.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意义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林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胚性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植株的再生和移植3. 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方法培养环境的控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意义、基本步骤和条件。

2. 演示法: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结果。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操作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深入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实验室设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备,如培养箱、显微镜等。

3. 网络资源: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应用案例。

六、教学内容4.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遗传改良的策略生物制药和生物反应器的开发5.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干细胞研究的进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创新七、教学方法4.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5. 小组讨论法:讨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八、教学评估4.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案例的理解。

5. 期终考试:考核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和最新进展的整体掌握。

九、教学资源4. 案例资料:收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

5. 学术期刊:提供最新的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论文供学生阅读。

十、教学计划1.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第1-2周)2.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第3-4周)3.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第5-6周)4.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第7-8周)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9-10周)6. 小组报告与期终考试(第11-12周)十一、教学内容6. 植物细胞工程伦理和法律问题植物品种保护和知识产权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标识问题植物细胞工程在生态和环境中的影响7.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教育和科研中的应用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成果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十二、教学方法6. 辩论法:引导学生就植物细胞工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细胞工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

3. 能够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

教学难点:1.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2.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工程的PPT或教学课件。

2. 相关实验材料和设备。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植物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植物细胞工程的主题。

2.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课件,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操作要点(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课件,详细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操作要点,包括外植体选择、消毒、接种、培养基选择、增殖、分化、再生等环节。

4.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课件,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筛选等环节。

第二课时: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包括外植体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步骤。

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操作,包括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等步骤。

3. 结果观察和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效果,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作业布置1.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验报告。

2.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植物细胞工程的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细胞工程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3. 植物细胞转化的方法和技术。

4.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细胞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 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包括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等。

4. 解释植物细胞转化的方法和技术,如基因转导、遗传转化和植物组织培养等。

实验操作:5. 指导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植物细胞培养实验,如培养植物愈伤组织或植物细胞悬浮液。

6.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技巧。

应用拓展:7.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8.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对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解和应用创意。

总结评价:9. 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潜力。

10.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案例。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如培养基、植物组织和培养器具等。

3. 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

教学延伸:1.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实习,深入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2. 组织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细胞工程的实践环境和应用现状。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植物细胞工程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重新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023:辽宁T14、江苏T13、浙江6月T13、广东T12、浙江1月T24;2022:浙江6月T23、重庆T15、辽宁T14、浙江1月T7;2021:江苏T5、福建T11;2020:天津T15、山东T13;2019:北京T4、全国ⅡT38、江苏T20 1.生命观念——深入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理解生命的发生、发展过程。

2.科学思维——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操作,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2023:辽宁T24(4)、山东T14、湖北T1B ;2022:重庆T26(1);2020:浙江7月T29(二)(3)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常以试管苗的培养等科研实践为情境,综合考查相关知识,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预计2025年高考仍会注重情境创设和创新应用,结合生产或科研实践进行考查考点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生用书P3291.细胞工程的概念分析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提醒植物组织培养中所需的碳源一般为蔗糖,少数为葡萄糖和果糖,原因是蔗糖既可提供充足的碳源,又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而相同质量分数的蔗糖和葡萄糖溶液,后者形成的渗透压可能过高。

(2)植物激素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细胞工程简介一植物细胞工程教学目的1•细胞的全能性(C :理解)。

2.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一一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A :知道)。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

(2)植物体细胞杂交。

2.教学难点植物体细胞杂交。

教学过程【板书】「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注解】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休养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一、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一)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二)表达「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1•生物体内卵细胞也具有较高的潜在全能性(另:植物花粉或精子)体细胞的全能性较低(含有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理论上也具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内,特定的时间、空间使体细胞只能表达特定的基因,因而全能性难以表现。

)2.生物体外:离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3.全能性比较(1)受精卵>卵细胞(花粉、精子)>体细胞(2)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3)未分化或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体细胞【例析】.真核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于(C)A .在生物发育的不同时期,某些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改变B .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C .基因表达有特异性D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使基因表达具有阶段性、植物的组织培养(一)概念: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组织。

(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脱分化: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再分化:脱分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再分化。

(二)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 愈伤组织再分化> 根、芽T植物体(形成愈伤组织之前不需光,而后一般需光;C02也是这样)(三)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矿质元素(或无机盐)、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有机添加剂(四)应用:提取紫草素(愈伤组织只进行传代培养,不使其再分化)、制造人工种子等【例析】•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C)A •消毒灭菌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光照D •适宜的养料和激素三、植物体细胞杂交(一)概念:用两个来源于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f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广分离YL方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二)过程「原生质体的融合<融合{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重压不行)〔方法化学法:聚乙二醇等诱发(新壁)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

(与动物细胞融合的区别)(三)意义和成果:意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成果:“番茄马铃薯”等【例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C)A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 .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 .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D .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甲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乙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Bb,去壁后用PEG将这两种植物细胞融合,则得到的杂种体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 . AaBb B. AAaa C . BBbb D . AABB【同类题库】.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0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全能性.在一个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C)A.细胞失去了全能性B.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C.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同.下列植物细胞或组织的全能性在适宜条件下最易表达的是(B)A .枝条上的一个芽B .柱头上的花粉C .胚珠中的珠被细胞D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多选)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ABD )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 .离体状态C .导入外源基因D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叙述中不适合愈伤组织的概念及结构功能特点的是(A)A.胡萝卜根的切片上的组织B .细胞壁很薄,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C .将植物体器官或组织的一部分切下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分裂且脱分化形成D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再分化而产生出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植株 .下列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B)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 再分化'③T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D)A.②T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低时,有利于根的发生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③T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D.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F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A)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 .芽发育成枝条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植株.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C)A .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 .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育成植株D .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的组织.下列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B.体内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的过程C.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愈伤组织分裂产生大量相同细胞的过程.下列可成为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是(C)①CO②有机物③生长素④细胞分裂素⑤水⑥矿质元素(无机盐)A.①③⑤⑥ B .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下列哪些条件(D)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A.①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⑤D.①②③⑤.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

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可以有理由地肯定标记化合物是(C)A •一种氨基酸B •尿嘧啶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 •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 .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 .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D •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某园艺场精心培育出一株黑牡丹,如果要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并尽快大规模繁殖,最适合的繁殖方式是(B)A .嫁接B .组织培养C .扦插D .有性生殖.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D)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真核多细胞动物体细胞膜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于(C)A .在生物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某些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改变B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C .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D.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 .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所以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末分化,全能性很高D .植物细胞在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A)A .花粉培养成单倍体B .芽发育成枝条C .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D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植株.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D)A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植物组织培养是指(C)A .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C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育成植株.可以成为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是(C)①CO 2②有机物③生长素④细胞分裂素A .①③⑤⑥B .②③⑤⑥.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脱分化再分化① '② '③B .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B .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D .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⑤HO2⑥矿质元素C .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④(1)①表示,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2)②表示 _________ ;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______________ ,全能性_________ 。

(填“高”或低)(3)若要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 ,继续对其使用_________________ 处理可获得正常植株,这一过程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5 )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根尖细胞(6)利用该技术制造治疗烫伤的药物一一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________ 。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3)3(4)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单倍体育种(5)绿色;含有能表达的与形成叶绿体有关的基因(6 [②]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一一植物体细胞杂交•(多选)下列关于植物原生质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A.获得原生质体的最常用方法是酶解法B.原生质体具有全能性,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C.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后,始终能保持活力D.培养原生质体时,必须加入动物血清和葡萄糖.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C)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以人工诱导法使两个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C.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培养融合的原生质体得到杂种植株D.通过以上三者来完成.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C)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让杂种植株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D.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D)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两者的原理不相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有流动性,最终形成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有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最终杂种细胞形成的是杂种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