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德育文化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多维的德育活动文化
摘要:本文从中学的德育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并简要论述德育因素具有“控制维、知识维、时间和空间维”等多个维度的特征,倡导树立学校德育的活动化教育思想,以期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一、学校德育因素的多维度认识
学校的德育不同于一般课程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由多种德育因素共同作用,旨在德育的“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发现德育因素一般可以分为控制维、知识维、时间和空间维等多个维度。
1、德育的控制维
德育的控制维是指德育工作的各因素在一定机制的控制下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它代表了德育的方向性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根本问题。
2、德育的知识维
学校德育的知识维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应建立在对教育对象传授必需的科学人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些知识包括人类长期累积的基
本文理知识。知识维是德育的基础。很难想象怎样对一个中国历史、人类文明知之甚少的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3、德育的时间和空间维
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的思想和认识问题不同,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侧重点也应有差异。如学生刚进校时思想问题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意识和个人意志的矛盾问题,男女生交往问题等等,形成了不同阶段德育工作要解决的不同德育问题。因此,学校的德育目标应该体现时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在校园内完成,教育活动地点有教室、实验室、文体活动场所、另外还包括校外教育基地等。不同场所的特点不同,教育活动内容不同,对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有差异,呈现德育的空间维度。
以上德育的控制维、知识维、在时间和空间维中向前运转,最终达到学校德育培育目标。
二、目前中学生德育思想的现状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三个因素——社
会、学校、家庭,各自为阵、相互推诿、缺乏默契,没有形成三位一体,从而出现了诸多问题:
1、学生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无用论,荒废了学业。
3、日常行为极不规X。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出口成脏,随意毁坏公物,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长辈的溺爱教育,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乐意享受,不愿意付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不知爱幼,不知敬老,不懂得感恩。
5、缺乏敬畏与信仰。敬畏与信仰的丧失,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每一代的年轻人,当然不可避免地受当时社会的影响,被同化。人若无敬畏感,就谈不上有道德了,甚至连法律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不少学生对道德不敬畏,对大自然不敬畏,对知识不敬畏,对教师不敬畏……直接的后果是无视道德的存在,对知识的亵渎,对老师和家长的忤逆。
7、缺乏志向与毅力。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是当今不少中学生的基本心态。自我激励差,遇到困难半途而废。
8、心理素质差,缺乏自控和耐挫能力。主要有①自卑胆怯心理:有的学生经常对自己的智力、能力、长相等作偏低的评价,甚至因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对自己全盘否定,缺乏自信心,因此在交往中,学生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②焦虑抑郁心理: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没办好,常埋怨自己笨,效率低,考试时紧X,担心考不好,不时因事没干好而生气、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能自解,情绪不稳,沉默寡言,意志消沉,甚至抑郁。③对立破坏心理:表现为受到挫折后,报复攻击行为严重,采取对立态度,有的甚至有意破坏公物和学校的纪律。心理障碍发展到极致,就是对价值的短视,对生命的漠视、对社会的仇视,这最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9、自制能力差,缺乏独立观念。中学生由于基本上是在老师的关怀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度过的,因此,对独立生活不适应,自理自律能力差。但同时,这时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而个性发展并不成熟,在他们心中有着幼稚与成熟,幻想与现实、高知识与低识别能力、依赖与独立等种种心理矛盾,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
二、紧抓德育工作的多维度特征,树立结构化的德育工作思想
德育工作各因素绝不是“砖”与“砖”简单堆砌而构成德育大厦。高等学校的德育活动因素综合形成多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同一维度的各成份之间相互联系、综合作用,呈现
明显的结构化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瞎子摸象,只见其一,不见其余。高等学校德育是一个有结构的多维有机体,只有正确认识各德育因素在整个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用“结构化德育工作思想”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综合发挥各因素的作用,才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2]。针对德育因素结构化特征,我们在高等德育工作实践中采取的对策主要有:
1、重视德育的基础和核心因素
在德育的众多因素中有的起核心或基础地位的因素,如知识维中的理论是德育核心。理
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心理功能维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核心,“道德行为”是关键。方法维中课堂说教方法是基础,言行诱导方法是核心。人员维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德育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基础因素,突出核心因素。
工作实践中,我院抓住“九九级新一轮教学计划”调整的时机,对“两课”课程设置进
行重点改革。将过去的《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建设》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在“两课”课程优化组合、学时调整的同时,又加强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讨论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改过去“满堂贯”的德育教学模式,学生德育知识测试成绩普通提高。
2、紧抓德育的关键因素
各德育因素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所起的作用并非均衡,在这些因素中有的严重影响德
育效果甚至成败,这就是德育的关键作用因素。关键因素掌握得好,学校德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有可能使多年的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如知识维中马列课讲授的系统性、逻辑性;德育课讲授能否密切联系实际,列举出学生身边的德育X例;心理功能维中不同德育工作中所产生的实际心理效应。另外,在时间维中要善于抓住关键时期、敏感问题,如新生入学、考试前的考纪教育、毕业前的就业教育、重大事件前后、学生因错误受处分前后、学生恋爱产生问题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影响学校德育效果的众多因素中,“榜样”是关键中的关键。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校长能否深入师生之中率先垂X,教职工能否为人师表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钥匙”。1999年以来,我院各教学系(部)广泛开展了树立“标志教室”、“标志寝室”、“标兵班级”、“学业标兵”、“师德标兵”活动,启动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和学习竞赛活动,通过“榜样”来诱导学生品德养成,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