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合集下载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2页
。术前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3页
术后1周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4页
一期髋人字石膏固定
适应症:6岁以下单纯股骨干骨折固定时间:固定姿势:屈髋、屈膝90度、外展30度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5页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6页
牵引和髋人字石膏固定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3页
骨折特点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4页
治疗标准(儿童骨折.洛克伍德.威尔金斯.)
(Rang.小儿骨折 潘少川)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5页
新生儿—6月龄
.稳定股骨近端或中1/3骨折:Pavlike支具、双下肢悬吊牵引、夹板.移位>1-2cm或成角>30度:髋人字石膏固定多发伤:支具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7页
第24页
加压钢板固定
主要使用于多发伤或伴有颅脑损伤儿童股骨干骨折;也适合个年纪阶段儿童股骨骨折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5页
并发症
肢体不等长;成角、旋转畸形;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肌肉力量减弱;异位骨化;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26页
参考资料
1.Rang 小儿骨折,潘少川,人民卫生出版社2.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第12版,第三卷3.洛克伍德.威尔金斯_儿童骨折 第五版4.临床小儿骨科学,潘志军,严世贵弹性髓内针操作手册
适应症;缺点固定时间:2-3周后;再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第17页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股骨干骨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儿童大腿骨干骨 质的断裂。
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 起,如交通事故、跌落等。由于儿童 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折愈合速度较 快,但治疗不当易导致畸形愈合。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可能导致大腿疼痛的疾 病进行鉴别,如肌肉拉伤、生长 痛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悬吊牵引
对于年龄较小、骨折程度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悬吊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种方法是通过在患肢上施加适当的牵引力,使骨折部位逐渐复位。
石膏固定
对于某些稳定性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通过将患肢固定在适当 的位置,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对于较为严重的股骨干骨折,可能需要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 进行治疗。手术时将钢板插入骨折部位,用螺钉将钢板与骨 骼固定在一起,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对位。
髓内钉固定
功能恢复。
逐渐增加活动量
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二次伤害 。
心理支持
给予儿童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疼痛和恐惧,积极配合康 复训练。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05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成功治疗
详细描述:典型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造成缺血性坏死。治疗成功后 ,患儿通常能够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预后良好。

股骨干骨折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股骨干骨折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股骨干骨折急诊鉴别诊疗指南【临床表现】1.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

2.伤后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及功能障碍。

3.股骨有异常活动,甚至有骨擦音。

4.创伤刺激大,出血多,可出现休克症状。

【病因】股骨是人体最坚强的长管状骨之一,可承受较大的应力,对行走、负重、支撑均起重要作用。

股骨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所致,且股骨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群,易造成广泛软组织损伤。

直接暴力打击、挤压或间接暴力的杠杆作用,扭转作用,均能引起股骨干骨折。

前者所引起的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后者所引起的骨折多为斜面或螺旋骨折。

儿童则可能为青枝骨折。

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多的可达500~1000毫升,尚可能伴有内脏损伤,而导致创伤性、出血性休克。

【分类】1.股骨上l/3骨折骨折近端因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其它外旋肌群的牵拉而产生届曲、外展、外旋移位。

骨折远端则向后、向上、向内移位,而造成骨折向外成角及短缩畸形。

2.股骨中1/3骨折骨折发生于中部者最多。

骨折的移位情况视暴力的方向丽异。

当骨折端尚有接触时,则因内收肌的收缩而向外成角。

3.股骨下l/3骨折因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往往向后倾斜,而有损伤胭动静脉及神经的危险。

【院前急救】1.首先应注意合并损伤的急救和抗休克处理。

2,由于下肢长而重,杠杆作用大,不适当的搬运可以引起较多的软组织损伤。

最简易的固定方法是将患肢与健肢用布条或绷带绑在~起。

如有合适的木板可在患肢内外侧各放一块,内侧抵住会阴部,外侧起自骨盆,用绷带绑住。

【急诊检查】1.注意生命体征。

2.血常规检查。

3.股骨正侧位x线检查。

4.评价末梢血管搏动,感觉与运动功能。

【诊断要点】典型的股骨干骨折,诊断并不困难。

外伤后局部肿痛、肢体畸形,而股骨正侧位x线检查为最终诊断依据。

但应注意检查,以除外其它合并损伤,包括同侧髋关节脱位。

股骨下1/3骨折尤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

【急诊治疗】原则上股骨干骨折患者都应住院治疗【住院指征】原则上股骨干骨折患者都应住院治疗,包括保守牵引及手术治疗,以便随时观察骨折位置情况。

股骨干骨折诊断治疗

股骨干骨折诊断治疗
治疗方法 1.小夹板固定术 多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少的新生儿产伤骨折,固定2-3周。 2.悬吊皮牵引法 适用于3-4岁以下的患儿,一般牵引3-4周。 3.水平皮牵引术 多适用于5-8岁患儿,一般牵引4-6周。 4.骨牵引术 多适用于8-12岁的病人。因胫骨结节骨骺未闭,为避免损伤,可于 胫骨结节下2-3横指处的骨皮质上,穿克氏针。
如果新鲜骨折病人3个月仅有少量骨痂,陈旧骨折 6个月仅有少量骨痂,将静态固定改为动力固定。

AO分型
临床表现

伤后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少数可 有休克的症状。 患肢畸形,或有异常活动,或听到骨擦音。

诊断
外伤史。 骨折部疼痛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 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 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 及出血。 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 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术后并发症
1.内固定失效及松动 2.感染 3.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4.骨折畸形愈合 5.膝关节伸直位僵直

术后

术后第1天即应行股四头肌锻炼,尽早开始连续被 动活动器做被动活动。 拆线后可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站立。 术后6~8周根据骨痂情况再完全负重,稳定骨折 做动力髓内钉固定者,可早期完全负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骨折分类



分类
根据骨折形态的分类
1.横形骨折 大多数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线为横行 2.斜行骨折 多有间接暴力所引起,骨折呈斜行 3.螺旋形骨折 多有强大的旋转暴力所致,骨折线成螺旋状 4.粉碎性骨折 骨折片在三块以上者(包括蝶形的)如砸、压伤 5.青枝骨折 断端没有完全断离,多见于儿童。因骨膜厚,骨质韧性较大。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则
定期观察骨折情况,需 要时进行复定骨折并促进骨折愈合。
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帮 助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 活动度。
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严重骨折、不稳定骨折和合并明显损伤的患者。
2 手术方法
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物的应用和手术缝合等。
3 术后护理
严格控制活动、伤口护理和药物治疗,确保手术效果。
康复和并发症
1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并发症预防
2
复计划。
注意伤口感染、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
并发症的预防。
3
并发症处理
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对康复的影响。
预后和复发
1 预后评估
2 复发风险
根据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评估患者的康 复情况。
某些情况下,股骨干骨折可能会发生再次 复发的风险。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疗原 则
了解小儿股骨干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诊断标准、骨 折分类、保守和手术治疗的原则、康复护理等内容。
诊断和骨折分类
1 详细检查
2 分类和分级
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技术来确诊股骨干 骨折。
根据骨折位置、骨折类型和骨折稳定性进 行分类和分级。
保守治疗
1 观察和复位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附件 1: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诊疗规范一、定义:股骨干骨折包括小转子下 2--4cm 之间的股骨骨折,患者以10 岁以下儿童多见。

二、诊断依据 1.多有明显外伤史。

2.伤后肢体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小儿哭闹。

3.局部严重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大多数病员可有明显缩短、成角及旋转畸形,可扪及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下1/3骨折时,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4.X 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症候分类(1)上1/3骨折:骨折近端因髂腰肌和臀肌、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呈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则向上、向内、向后移位。

(2)中1/3骨折:若断端有重叠,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常因暴力作用方向而变化;若断端有接触时,仅折端有前屈外展倾向,远端因受内收肌的牵拉,其下端向内上方移位,故骨折折端多向外侧成角。

(3)下1/3骨折:骨折近端多呈内收向前变位,远端因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后倾斜移1/ 8位,有压迫血管神经的危险。

四、入院指征凡需行皮牵引、骨牵引、手术治疗或需用外固定架固定者。

五、治疗常规儿童骨折,因其骨生长速度快,塑型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复位要求稍低,一般主要防止成角和旋转。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②持续牵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③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 (一)整复方法适用于横断、斜行骨折,碎片不多者。

1、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方挤按,术者握远端由后向前提2、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同时用手自断端外侧向内推挤,再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

3、下1/3骨折有两种方法:(1)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两手置于腘窝内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2)患者仰卧位,将患肢平放,膝屈曲位牵引。

骨科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骨科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骨科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骨干。

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

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

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凸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

股骨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远断端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

【病因】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

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

【临床表现】股骨干骨折多因暴力所致,因此应注意全身情况及相邻部位的损伤。

1.全身表现股骨干骨折多由于严重的外伤引起,出血量可达1000~1500毫升。

如系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可能更大,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休克的表现可能更明显。

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应首先测量血压并严密动态观察,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

2.局部表现可具有骨折的共性症状,包括疼痛、局部肿胀、成角畸形、异常活动、肢体功能受限及纵向叩击痛或骨擦音。

除此而外,应根据肢体的外部畸形情况初步判断骨折的部位,特别是下肢远端外旋位时,注意勿与粗隆间骨折等髋部损伤的表现相混淆,有时可能是两种损伤同时存在。

如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足背动脉可无搏动或搏动轻微,伤肢有循环异常的表现,可有浅感觉异常或远端被支配肌肉肌力异常。

3.分类瑞士内固定学会(AO/ASIF)制定的分类方法比较实用。

股骨干骨折可分为A、B、C三类,各类又分为1、2、3三个亚型。

【辅助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于严重的病例,X线检查早期可发现骨折的损伤情况;而轻度的骨折,或特殊类型的骨折(如应力型骨折),X线检查可有以下表现:早期X线无异常征象,在2~4周之后可见骨膜反应和/或骨痂生成,呈平行状或丘状,增生骨膜和/或骨痂与骨皮质间可见平行状的低密度间隙,少数在增生骨膜和/或骨痂的中间平面最隆起处可见横行致密带和/或横行的锯齿状骨折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增生骨膜完全演变成骨痂,密度逐渐增高,与皮质间低密度间隙消失,上下两端与骨皮质相移行,至完全修复时密度等同于骨皮质,X线表现为局限骨皮质增厚。

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股骨干骨折

精选课件ppt
6
精选课件ppt
7
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操作流程
精选课件ppt
8
• 弹性钉的直径应该如何选择? • 弹性钉折弯的程度应该为多少? • 顺行和逆行弹性钉该如何选择?
精选课件ppt
9
逆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操作流程
精选课件ppt
10
弹性髓内钉的固定原理
测量出患儿股骨正侧位X线片上髓腔最窄处的直径,手术所 选用的髓内钉的直径应为该直径的1/3。
• 术后2 - 4 周,患肢在外固定支具或石膏的保护下 可行逐步负重练习。去除外固定后逐步恢复膝关 节、髋关节的功能活动,功能恢复应按循序渐进 的原则进行。
精选课件ppt
14
精选课件ppt
1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课件ppt
16
刀状弯头的专门治疗儿童长骨干骨 折的内固定器械,并于2 0世纪90 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被广泛的应 用。弹性髓内钉技术于2002年引 进我国开始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 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弹性髓内钉是通过三点支撑的原理达到固定目的的,应用
弹性髓内钉完成固定后,手术操作中的进钉点、髓内钉弧
精选课件ppt
3
随着内固定材料技术的发展和 进步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国 内外手术技术及经验的交流日 益广泛和深入,手术理念的变 化,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目前已经 成为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首先 选择的方法。
精选课件ppt
4
发展历史
• 20 世纪80 年代法国的Metaizeau 和Nancy发明了钛合金弹性钉 (titaniume lasticnailing) , 又名儿 童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ESIN) , 它 是一种由钛合金材料制作、带有镰

股骨干骨折诊疗规范

股骨干骨折诊疗规范

股骨干骨折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股骨干骨折临床诊断容易,表现为股部疼痛畸形肿胀和大腿短缩。

因为多数骨折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引起,合并其他损伤常见,所以全面体检是非常重要。

骨科诊断要全面体检整个肢体,观察骨盆和髅部是否有压痛,骨盆或髅部骨折可以有局部的淤血和肿胀。

2.影像学检查:摄股骨干X线片一定包括髅关节和膝关节,以免漏诊股骨颈骨折和髓关节脱位。

【治疗原则】
1.急诊处理: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观察有无脂肪栓塞综合征、ARDS的发生并做相应的治疗。

2.非手术治疗
(1)2周岁以内幼儿行悬吊牵引。

(2)2〜10岁儿童行皮牵引治疗。

(3)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行胫骨结节或股骨黑上牵引,把患肢放置于Brown架或Thomas 架,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牵引期间不断复查调整牵引重量。

3.手术治疗
10岁以上的股骨干骨折都有很明显的手术指征,闭合或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住院时间。

根据病人情况骨折类型和医疗条件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髓内针为首选方法,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
(1)股骨上1/3骨折:内固定方法有普通髓内针和带锁髓内针、角钢板、DHS.DCS0
(2)股骨中1/3骨折:普通髓内针和带锁髓内针、宽钢板。

(3)股骨下1/3骨折:带锁髓内针、DCS、90°角钢板。

(4)对于严重开放的股骨干骨折:可选用外固定架治疗。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1.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1)双腿悬吊牵引法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有移位的股骨干骨折。

伤、健侧同时用胶布皮牵引,双腿同时悬吊,臀部离开床面,牵引重量健侧比伤侧稍轻,为了防止成角畸形,可用夹板外固定。

(2)水平皮肤牵引法适用于5~12岁儿童有移位的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中、上段横断、重叠骨折,在麻醉下进行整复、夹板外固定后,伤肢水平牵引,或用托马氏架牵引,重量2~3 kg。

股骨上1/3骨折,伤肢应在充分屈髋,外展位牵引。

股骨下1/3骨折,要尽量屈膝,以松弛膝后方的关节囊和腓肠肌,减少骨折远端向后侧的移位。

2.平衡悬吊滑动牵引疗法:适用于成年人。

手法复位:在麻醉下进行正确的手法整复→骨牵引→夹板外固定→练功。

(1)股骨干上1/3横断、短斜型、短螺斜型骨折麻醉后,先进行伤侧股骨髁上骨牵引,利用牵引架将伤肢抬高,并轻度外展、外旋、屈髋,持续牵引5~10分钟,矫正重叠、成角畸形。

助手一手托住伤肢小腿,一手握住伤肢脚部,配合术者整复动作;另一助手用双手握住伤侧大腿的根部向后、向外推骨折近段,术者双手环握骨折的远侧段,用力向前端提、向外托,使骨折两断端一侧的骨皮质互相顶住,再轻轻摇摆,使骨折断端接触面增大,再适当放松牵引,使断端紧密衔接。

对位满意后,术者双手固定骨折部,让第三助手外敷药,松缠数层绷带。

在骨折近端的外侧和前侧,各加一块大平纸压垫,胶布固定纸压垫后,放夹板,先捆骨折处的布带,再捆上、下两头的布带,把伤肢放在牵引架上,外展、屈髋,临时固定牵引。

为了防止在搬运途中骨折再移位,可将伤肢和牵引架再用四条布带固定,待伤员安置好,牵引架装稳妥后,重新调整布带的松紧度。

(2)股骨干中l/3骨折麻醉后,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伤肢外展、屈膝、稍屈髋位放在牵引架上。

两位助手拔伸牵引,术者两臂左、右夹挤骨折的远段,或环抱远侧段,作端提挤压,摇摆,直到骨折断端摩擦音消失、骨折稳定为止。

术者双手固定骨折部,让助手稍稍放松牵引,外敷药、松缠绷带数层,在骨折线的前侧和外侧,各加一块大的平纸压垫,用胶布固定。

创伤外科小儿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创伤外科小儿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创伤外科小儿股骨干骨折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 及时完成病史采集。

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

2. 病史采集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史,有无膝关节功能障碍。

有无伴发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检查】1. 全身检查,有无伴发其他部位损伤,有无失血性休克。

2. 局部检查:(1)一般检查,注意有大腿疼痛,肿胀程度。

(2)注意有无肢体短缩,成角或者旋转畸形。

(3)注意足背动脉的搏动、小腿及踝足部的感觉、活动、温度、颜色,以确定有无神经或血管受伤。

3. 股骨全长正侧位片,确诊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

4. 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检查等。

5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诊断】1. 外伤史。

2. 局部症状主要是大腿疼痛,体征主要为大腿畸形,下肢活动受限。

3. X线片可确诊。

【治疗原则】1. 非手术治疗:(1)3岁以下的患儿悬吊皮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一般牵引3周。

(2)4~8岁的患儿水平皮肤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一般牵引4~6周,维持夹板至骨折愈合。

(3)8~12岁的患儿选用股骨髁上牵引或者胫骨结节骨牵引,同时配合小夹板固定。

2. 手术治疗:(1)对于5~8岁患者且患者难以配合牵引治疗者,可考虑弹性髓内钉固定。

(2)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者开发性骨折,在探查神经、血管或者清创时对骨折行钢板螺钉固定。

【疗效标准】1. 治愈:骨折对位对线好,膝关节屈伸功能好,无旋转、短缩畸形。

2. 好转:骨折经治疗后下肢负重功能好,但略遗有旋转或短缩畸形。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可出院。

门诊随访。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

AAOS《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解读(一)推荐意见对年龄<36个月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应评估是否由虐待导致(推荐强度:强烈)。

(二)推荐意见解读不同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的致伤原因不同,常见原因包括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4]。

文献报道,股骨干骨折的常见病因和年龄明显相关[4,5]。

对于低龄儿童,主要由坠落伤和虐待导致[10];对于学龄儿童,主要由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导致;对于青少年,主要由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导致。

Hinton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黑人骨折发生率高于白人,Rewers等[5]认为与种族无关,但是这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可增加骨折风险。

在分析儿童股骨干骨折致病原因时,尤其需注意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否由虐待导致。

在本指南中,AAOS工作组根据3项人口学研究结果[4,5,11]指出,36个月以内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需要评估是否由虐待导致,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推荐强度:强烈)。

这3项研究分别为3个不同注册管理机构记录的由于虐待导致的儿童股骨骨折。

两项研究结果显示:在0~1岁儿童患者中,14%股骨骨折由虐待导致;在0~3岁儿童患者中,12%股骨骨折由虐待导致[4,5]。

评估儿童是否受虐待,最重要的是完整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与虐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AAOS指南制定工作组强调,尚不能行走的儿童发生股骨骨折,很可能是虐待导致[10],骨科医师接诊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时需特别注意。

虽然我国由于虐童导致的股骨骨折非常少见,但是在诊治0~3岁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时,也应考虑这一致伤原因,并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伤害,及时诊治,避免虐待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三、治疗和术后处理(一)推荐意见推荐1:对<6个月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使用Pavlik支具或髋人字石膏固定(推荐强度:受限)。

推荐2:对6个月至5岁、短缩<2 cm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使用早期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后延期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推荐强度: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