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肿瘤细胞免疫治疗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Takayanma等报道了用CIK细胞治疗肝癌术后降低复发的临床试验,
复发危险降低41%。
(四)CIK细胞
CIK细胞凭借其增值速度快、杀瘤活性高、非MHC限制、对正常的骨髓造 血影响轻微等优势成为新一代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的主力军。
(五)DC-CIK细胞
目前CIK细胞治疗包括单独使用CIK、CIK联合DC治疗。DC和CIK是肿瘤
胞的50-100倍。 他们用TIL细胞,联合环磷酰胺、IL-2治疗MC-38小鼠结肠癌12例,其中肝 转移灶全部消失,50%肺转移灶消失。 2002年Rosenberg研究组又进行了临床试验,恶性黑色素瘤黑患者自体 TILs(IL-2、CD3单抗)细胞数10*11以上,13名患者6例CR4、4例PR。这10 例病人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或消失。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性细胞。
1984年,LAK细胞用于黑色素瘤细胞系B16小鼠肿瘤转移模型的治疗,结
果是肺转移灶明显缩小且存活率升高。同年11月研究组经FDA批准,首次将
LAK用于临床治疗。25例常规治疗无效且已发生远端转移的肿瘤病人回输rIL-2 处理的自体LAK细胞,11人治疗有效,肿瘤缩小达50%以上,其中一例转移性 和色素瘤的病人完全缓解达10个月之久。
于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和色素瘤等,取得一定疗效。
(一)肿瘤细胞疫苗
瘤细胞缺乏MHCⅡ类分子和B7复合刺激分子,不能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 细胞因子;肿瘤疫苗刺激免疫反应有限。人们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修饰(CD80、
CD86的基因),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有效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外周免疫
1、直接应用的DC疫苗
• 体外DC细胞培养同时用肿瘤抗原致敏DC。使其分化成熟,将携带肿瘤抗原 信息的DC回输给肿瘤患者体内。 • 常用的致敏DC的肿瘤抗原包括:灭活的瘤细胞、肿瘤细胞裂解产物、洗脱肽、 肿瘤mRNA、肿瘤DNA、人工合成的肿瘤抗原肽等 • 这种DC肿瘤疫苗既可以作为单一的肿瘤抗原载体,也可作为多种乃至整个肿
(一)LAK细胞
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NIH ) 癌 症 研 究 所 Rosenberg 等 研 究 发 现小鼠脾淋巴细胞经T 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 , 抗瘤活性明显增强。
(一)LAK细胞
Grimm和Rosenberg等将这种由IL-2激活的具有杀瘤活性的NK和T细胞命名为
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的、播散的肿瘤细胞,而且能提高机体因放、化疗
而受损的免疫功能;故两者序贯性联合治疗,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有可能达到治愈恶性肿瘤的目的。 • 通过有计划的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和其他治疗手段,渴望提高治疗效果, 延长生存时间,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达到
彻底治愈肿瘤或长期带瘤生存的目标。
1、直接应用的DC疫苗
•
•
Wen等使用自体骨髓瘤细胞裂解物脉冲DC后自体回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Kugler等用融合疫苗治疗进展期肾癌均取得较好疗效。
2、基因修饰的DC疫苗
•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用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等载体,将外源性目的基因转染 到DC中,改变DC的性能,然后回输至患者体内。
•
Yang等用脂质体介导编码人黑色素相关抗原gp100的基因导入DC中,可激
发CD4+和CD8+细胞反应,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优于多肽致敏的DC和 为致敏的DC瘤苗。
•
Zitvogel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小鼠IL-12转染同源DC的试验,发现其诱 导的抗肿瘤特异性CTL反应显著增强。
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经体外刺激培养的淋巴细胞后过继回输给肿瘤病人, 进行肿瘤治疗的方法,建立于T细胞活化因子IL-2的发现之后。20世纪80十年代,
Rosenberg等观察到,患非免疫系统肿瘤的动物,给予重组IL-2治疗之后,实验
动物的淋巴细胞可以调节肿瘤的消退和转移。 此后人们先后培养出: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性细胞 肿瘤侵润淋巴细胞(TIL)细胞
CD3单抗激活的杀伤性(CD3AK)细胞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CIK)性细胞 ………..
(四)CIK细胞
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报道用IFN-γ 、IL-2、抗CD3单 克隆抗体和IL-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CIK细胞,这种CIK对淋巴瘤细胞 有强大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影响甚微。 1994年,美国Stanford大学血液病学者Robert等再次证实了CIK细胞对淋巴瘤 细胞的强烈杀伤作用。
实体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第一章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概况及发展史
郝希山 任秀宝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肿 瘤
肿瘤(tumour )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 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 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第一章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概况及发展史
三大常规治疗
肿瘤治疗理想方法
应,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CLS),主要表现全身水肿及 多器官功能失调,胸腹腔积液、肺间质水肿、充血性心衰。
(二)TIL细胞
Rosenberg研究小组开创了TIL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杀瘤较LAK显著提高, 且无需大剂量IL-2
1986年他们发表在Science一篇文章指出:TIL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是LAK细
耐受。 近年,白介素-Ⅱ、白介素-Ⅻ、GM-CSF等基因导入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因 子表达,改善肿瘤微局部微环境增强T细胞抗肿瘤的免疫效应。
• GVAX肿瘤疫苗(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 疫苗。
(二)DC细胞疫苗
有效的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需要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
来激活。
DC细胞是高效的专职性APC DC疫苗有:1、直接应用的DC疫苗;2、基因修饰的DC疫苗
瘤细胞的抗原载体。
1、直接应用的DC疫苗
• 1996年Hsu等用与肿瘤特异性蛋白结合的DC疫苗对4名滤泡性非霍奇金B淋 巴瘤进行试验。
•
1999年Tjoa等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致敏的DC疫苗治疗对激素耐
受的前列腺癌患者。
•
由于这类疫苗只能激活单克隆的CTL应答,由于肿瘤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 等因素存在,肿瘤特异抗原尚不清楚,决定了这类疫苗局限性。
1、直接应用的DC疫苗
• 随后,人们使用含多种抗原的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细胞的酸洗脱物来致敏 DC细胞,或使DC细胞与肿瘤细胞直接融合的方法产生多种抗肿瘤细胞抗体, 提高DC疫苗的有效性和使用广泛性。 • Liau利用酸提取法从神经胶质细胞中提取肿瘤洗脱肽,体外冲击DC后回输神
经胶质瘤模型老鼠体内,可延长其寿命。
应是在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不受损。
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模式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
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 肿瘤生物治疗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 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 病人体内的பைடு நூலகம்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
(三)CD3AK细胞
1989 年 Yun YS 等将 DBA/2 脾细胞与 CD3α 共培养诱导产生了 CD3AK 细 胞 。体外检测细胞毒性试验实验,对P815的杀伤力是LAK细胞的20倍。
Curti等人1993年首次用自身CD3AK细胞联合IL-2治疗24例肿瘤患者。
2008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报道应用该方法治疗肾癌取得的阳 性结果,再次向人们证明了过继免疫细胞治疗任然大有希望。
细胞免疫治疗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DC是被抗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CIK 发挥细胞毒性和分泌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两者联合确保有一个高效和谐的
免疫体系。
Marten等发现,DC与CIK细胞共培养可促进DC与CIK细胞成熟,并可提 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肿瘤杀伤功能。 王欢等人对10例晚期肾癌患者进行DC联合CIK治疗,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并且患者有很好的临床耐受性。
一、细胞性肿瘤疫苗治疗
经历挫败,但人类没有放弃对肿瘤疫苗的研究。
随着人类肿瘤存在者特异性的抗原(TSA)被证实和人类肿瘤肿瘤相关抗原 (TAA)基因克隆的成功,肿瘤的主动免疫再次被重视。
肿瘤疫苗主要有:细胞性疫苗、可溶性抗原疫苗、基因疫苗三大类 细胞性疫苗包括:肿瘤疫苗、树突状细胞(DC)疫苗。
(一)肿瘤细胞疫苗
三大常规治疗
•
手术、放疗化疗主要是通过外因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免疫疗法则充分 调动了内因去实现治疗的思想。
•
医疗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模式均不能圆满的解决肿瘤这一难题,
因此,目前肿瘤的治疗模式是综合治疗。
• 综合治疗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肿瘤特征,和同一肿瘤 所处的不同时期将各种治疗模式进行合理的整合。 • 常规疗法可大量清除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免疫疗法能持久清除
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肿瘤的生物治疗模式包括
• • • • • • •
细胞性肿瘤疫苗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细 胞 因 子 治 疗 分 子 靶 向 治 疗 放 免 靶 向 治 疗 肿 瘤 基 因 治 疗 生 物 化 疗
一、细胞性肿瘤疫苗治疗
1902年 Leyden和 Blumen-thal就首先进行了瘤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ASI)的 临床试验。 1959年,Graham使用自身瘤苗治疗232妇科肿瘤患者的实验总结:自身肿瘤疫 苗能够用于治 疗患者,不良反应少见;但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改变疾病的自 然病程,因此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一)LAK细胞
早期国内在应用LAK/IL-2进行全身治疗的同时又开展了多途径的应用方式: 1、浆膜腔癌性转移后腔内注射治疗
2、浅表肿瘤内或肿瘤周围局部组织注射治疗
3、用于肝癌、肺癌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35%左右 4、全身与局部联合应用。
(一)LAK细胞
局限: 1、杀伤力不强,需大量输注;
2、扩增能力有限,同时需要输注大剂量IL-2,大剂量IL-2治疗可出现多种副反
(一)肿瘤细胞疫苗
单独使用肿瘤疫苗难以产生足够强度的免疫应答,免疫佐剂的使用极大的改
善这种情况(弗式完全佐剂、新城鸡瘟病毒(NDV)、卡介苗(BCG)、明矾、
短小棒状杆菌等)
(例如:1986年德国癌症治疗中心的Schriimacher应用禽类新城鸡瘟病毒 (NDV)处理自身肿瘤细胞,然后回输给患者,这种瘤苗沿用至今。逐步应用
(四)CIK细胞
CIK 细胞是国内外继 LAK 细胞治疗后有一个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的细胞治 疗方法。
1986 年 Schmidt 等就发现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 2.5% 左右的
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抗原,且这种细胞对K562(红白血病细胞, HLA-I类分子阴性,是 NK 细胞的敏感靶细胞。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经常 用它做靶细胞。)有天然杀伤作用。这就是CIK细胞的雏形。
是将完整的肿瘤细胞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以及基因修饰后接种于患者, 其相关特异性抗原诱导患者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 1、自体肿瘤细胞:(带有全部肿瘤抗原、具有正常组织相同的HLA,因此无 需分离TSA且不会引发集体的免疫排斥反应,是最理想的肿瘤抗原。但自身 肿瘤难以获取。) 2、同种异体肿瘤细胞系:优点-来源充足;缺点-1、HLA配型不同;2、肿瘤 细胞抗原性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