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三章地图制图综合

合集下载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二、概括
•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二)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 • (三)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1)定义 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 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 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2)形状概括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 来实现。
• 制图物体质量特征指的是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方法,不可能对实地具有某种差别的 物体都给以不同的符号,而是用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实地上 质量比较接近的物体,这就导致地图上表示的物体的分类 和分级。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图面上能够表达出的制图物体的 数量越来越少,这也需要相应地减少它们的类别和等级。 制图物体的质量概括就是用合并或删除的办法来达到减少 分类、分级的目的。 质量概括的结果,常常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差别的减 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分级,以总体 概念代替局部概念。
选取类型
• 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限制,是地图内容的设计任 务; • 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 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低的那部分对象。 • 为克服级别选取的主观性,确保同类地图所表达的 内容得到基本统一,使地图具有适当的负载量,需 要拟定出用数量术语确定的选取标准,通常采用资 格法和定额法。
选取标准
• 1、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 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 数量标志 和 质量标志 都可以作为确定选取 资格的标志。 (1)优点 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2)缺点 ◇资格法只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 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 ◇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很 难控制各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地图综合

地图综合

第七章地图综合(generalization)(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等地理特点、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以概括的、抽象的形式,把制图对象(空间信息)中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把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舍去形成新的空间概念或知识的过程。

影响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重点)一、地图用途的影响,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是地图综合的主导因素(目的综合)二、地图比例尺的影响三、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四、数据形式和质量的影响五、地图符号(图解限制)的影响: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三要素直接影响地图的负载量,并制约着综合的程度。

§7-3 地图综合的主要方法(重点)一、地图内容的取舍:分为类别取舍和级别取舍两种情况,即有两个取舍的概念。

类别选取:指在资料地图中选取有关的、重要的、本质的事物或现象表示到新编地图上来,而舍去其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不将其表示到新编地图上。

级别选取:指在同一类对象中选取主要的、等级高的要素,舍弃次要的、等级低的要素。

地图内容选取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选取程度,选取标准,选取顺序二、制图对象的概括(化简)1.地物形状的概括(外部轮廓的简化和内部结构的简化)2.数量特征的概括(可通过数量分级的减少进行对象数量特征的概括。

其结果:表现为数量标志由详细变得概略。

)3.质量特征的概括:指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三、地物的位移: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以符号表示的各个物体之间相互压盖,模糊了相互间的关系(甚至无法正确表达),需采用图解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即采用“位移”的方法。

基本原则:尽量保持自然地理要素和重要的地物位置正确;移动人文地理要素和其它次要地物的位置。

实质:经过概括后的地图:以概括、抽象的形式,表示出制图区域最主要的事物和最本质的特征。

制图对象的概括(化简):指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形状化简:是去掉轮廓形状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就是减少分类、分级的概念。

地图学考试题

地图学考试题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等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 An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C11

An-2 ~ An-1
C21
C22


… ……
A1 ~ A2
Cn-1,1
… Cn-1,2
Cn-1,n-1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 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59 25 (24)
1:25万 → 1:50万 X=3 25 11(9)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 聚类或分群的过程
1. 层次归类 2. 数量分级 3. 等级合并 4. 降维转换 5. 分区选取
行化简 形状、数量、质量 概括的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
抽象出其基本规律,使用地图图形传递 信息,并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 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 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第⼀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到地图平⾯的转换;采⽤符号系统表⽰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具对信息进⾏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容量的⽭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地理坐标⽹: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上的位置;平⾯直⾓坐标⽹:在⼤⽐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格⽹,俗称“⽅⾥⽹”,是地图上的平⾯直⾓坐标⽹,主要⽤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例尺:⽐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坐标和地⾯⾼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了图区范围内各种⾃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者阅读的⽬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地图的⼯具,类似于产品的使⽤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多⽅⾯的应⽤需求,因⽽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某⼀种或⼏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知识点(南京师范大学)

地图学知识点(南京师范大学)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裴秀制图六体:“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3、裴秀制图六体的解释:分率为比例;准望为方位;道里为路程里数;高下(高程)、方邪(曲折)、迂直(迂回)是地形、道路形状对里程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2、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3、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4、大地经纬度: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表示。

5、大地经度: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6、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7、地心经纬度:即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y 。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8、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包括具有精确测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典型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它是测制地图的基础。

9、平面控制网:采用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即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

其主要方法是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10、三角测量:在平面上选择一系列控制点,建立三角网,经测量由已知推算未知。

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

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
添加注记
为了补充说明地图上的某些信息,可以添加必要的注记,以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内容。
03
制图综合的步骤与流程
确定制图目的和要求
01
02
03
明确地图用途
了解地图将用于何种目的, 例如规划、研究、教育等, 以便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表 示方法。
确定地图主题
根据用途,确定地图的主 题或重点,以便在选择要 素和表示方法时有所侧重。
地图符号设计
根据地图内容,选择合适 的符号表示各种地理要素, 如点、线、面等。
地图内容概括
根据地图用途和比例尺, 对地图内容进行概括和简 化,突出主要特征。
地图色彩与注记
合理运用色彩和注记,提 高地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处理
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 合与处理,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对
确定地图内容与要素
1 2
收集数据
根据制图目的和主题,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这 可以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卫星图像、人 口统计数据等。
选择要素
根据需求,选择要包括在地图上的要素,例如行 政边界、水体、交通网络等。
3
确定要素的表示方法
根据要素的特点和制图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号、 颜色和样式来表示各个要素。
02
制图综合涉及地图上所有要素的 处理,包括点、线、面等各类要 素的取舍、移位、夸大、缩小、 变形等操作。
制图综合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图综合的目的是在有限的地图空间上,以合理的表达方式展示地图主题和重 点信息,同时保持地图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意义
制图综合是地图制作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提高地图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地图更 好地服务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完整版)地图学考试题

(完整版)地图学考试题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第三章 地图概括(修改1)

第三章 地图概括(修改1)
河网密度分区 极稀区 较稀区 中等密度区 密度系数/(cm﹒km-2) ﹤0.1 0.1-0.3 0.3-0.5 0.5-0.7 0.7-1.0 1.0-2.0 ﹥2.0 河长选取标准/(cm) 基本全取 0.5-0.8 0.6-1.0 0.8-1.2 1.0-1.4 1.3-1.5 ﹥1.5
稠密区 极密区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方法等比数列法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苏联学者鲍罗金根据心理物理学试验察觉到同一要素的等级差别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墨卡托投影 哪种投影方式?有什么变形特点?
哪种投影方式?有什么变形特点?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第3章 地图概括
§1 概述 §2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3 地图概括的实践
例:河流选取指标的确定
NB = NA · (MA / MB )X √ NB = NA · SA / SB ) · (MA / MB )X ( √ NB = NA · fA / fB ) · (MA / MB )X ( √
•河流条数 比例尺
•指标
•1:10万 → 1:25万 •X = 2 •23 •7 (9)
4.降维转换
表示数据的符号 图形产生维量变 化,称为图形等
级转换。
5.分区选取
由于地理位 置的差异, 在同一图幅 范围内进行 定额选取时 要采取不同 的分类标准 。
§2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二、选取
选取和分类是不可分的,目的是使复杂无序的地图信息 ,通过聚类和分群使之有序化。 资格法是一种按空间数据的数量、质量等级高低排序作 为选取资格的选取方法。

x 的选取级,可设为 0, 1, 2, 3
⑴直观地显示了地图概括 时从重要到一般的选取 标准,是一个有序的选 取等级系统。 ⑵是线性方程,在地图比 例尺固定的条件下,地 物选取的比例一致。 ⑶未考虑到地理差异,特 别是制图地物分布的密 度变化。 ⑷选取级x的确定不是很严 格,其调整可适当弥补 地理差异的影响。

地图学复习整理

地图学复习整理

地图学复习整理第⼀篇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地图的基本特性1. 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例、尺地图定向)2. 直观性——地图语⾔(符号、注记、颜⾊)3. ⼀览性——制图综合(概括)⼆、地图的概念根据⼀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然和⼈⽂现象,使⽤地图语⾔,通过制图综合,缩⼩反映在平⾯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分类1.普通地图: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地表最基本的⾃然和⼈⽂现象的地图。

六⼤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各种独⽴⽬标。

⼤⽐例尺地图:[1/10万,1〕中⽐例尺地图:(1/100万,1/10万)⼩⽐例尺地图:(0,1/100万]国家基本⽐例尺地图1:5千 1:1万 1: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2.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种或⼏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

⾃然专题地图:地质图、地貌图等⼈⽂专题地图:政区图、⼈⼝图、经济图等其他专题地图:航空图、航海图、城市地图§地图的基本内容数学基础控制点、坐标⽹、⽐例尺和地图定向地理要素普通地图:⾃然和⼈⽂要素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整饰要素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向图解、⽂字⽐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

§地图⽤途和基本功能⼆、地图的基本功能1.传输功能编图者(信息源)——⽤图者(⽬的地)2.信息载负功能空间信息载体:直接信息、间接信息3.模拟功能空间模型形象—符号模型:等⾼线4.认知功能空间认知:空间定位、格局、相互关系、时空变化等图形认知:数量和质量特征§地图的成图过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般过程1.地图设计(根据要求收集资料,确定⽐例尺、投影,选择地图内容和表⽰⽅法……)2.数据输⼊(将作为制图资料的图形、图像、统计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形式,以数据库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可存储介质上……)3.数据处理(加⼯处理数据,建⽴新编地图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图形……)4.图形输出(将数字地图变成可视的模拟地图形式)第⼆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图的分幅编图、印刷、保存、使⽤⽅便三、我国基本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顶点的编号怎么看分成1:10万时是3*3J-50/J50横列号 =[ 纬度/4°] + 1纵⾏号 = [ 经度/6°]+31 (东经)纵⾏号 =31- [ 经度/6°] (西经)[ ] 代表取整旧分幅编号法1:100万为基础J-501:50万 -A / B/ C / D1:25万 -[1]——[16]1:10万 -1——1441:10万为基础 J-50-51:5万 -A / B / C / D1:万 -B-1——4 (以1:5万为基础)1:1万 -(1)——(64)1:5千–(2)-A——D(以1:1万为基础)ppt图廓经度109°30’受不了啊,全部图解算了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法。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by wky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矛盾: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的矛盾;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2.制图综合:实地的物体、现象就是用符号也不可能全部描绘在缩小的地图上,势必要进行内容取舍、形状化简,这就是制图综合。

3.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图与实地这一对基本矛盾,地图的基本特征是由解决这一对基本矛盾而产生的,这就是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

4.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也可概括为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5.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指标、质量特性和动态变化;时间序列反映了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6.地图概括: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8.地图的内容:地图内容指我们在地图上所看到的图形要素的总和,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9.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测量控制点等内容。

10.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示了图区范围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用者阅读的目标和主要信息。

11.辅助要素:是一些帮助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工具,类似于产品的使用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12.地图的分类:按地图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表现形式分为模拟地图和电子地图;按地图的维数分为平面地图、立体地图和可进入地图;按地图的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按地图的用途可分为民用图和军事用图;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

地图制图学(综合)

地图制图学(综合)

数字制图名词解释:1、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3、地理信息可视化理论:研究地图信息的符号化、图形化、形象化及直观性的处理、表达、传递及解译的理论。

4、遥感制图学:研究以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制作地图或修正地图的学科。

5、计算机制图学: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电子仪器为制图工具,研究地图制图方法的学科。

6、大地水准面:假想将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与地球比较接近的形体,其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7、参考椭球体:因为地球重力场是不规则的,所以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是一个复杂的曲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参数的地球椭球叫做参考椭球,也叫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的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8、1980西安坐标系:自1980年开始采用 GRS 1975(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 1975 推荐)新参考椭球体系,并确定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9、2000坐标系:这是我国当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英文缩写为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包含大气与海洋的地球质量中心,坐标轴指向与国际上定义的一致。

采用新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使我国定位结果精度由原坐标系的几十米提高到厘米级,标志我国大地坐标系建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10.WGS84:是为GPS 全球定位系统使用而建立的坐标系统。

通过遍布世界的卫星观测站观测到的坐标建立,其初次WGS84的精度为1-2m ,在1994年1月2号,通过10个观测站在GPS 测量方法上改正,得到了WGS84(G730)。

地图综合.ppt

地图综合.ppt
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用图6。6的形式表 示极限载负量同地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地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二、地图载负量 从图上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1)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极限载负量的数值会增加。 (2) 极限载负量的值会有一个限度,当地图比例尺小于1: 100万时,其增加已经很缓慢,到1:400万逐渐趋于一个 常数(阈值)。 (3) 在面积载负量达到一个常数的条件下,通过改进符 号设计,提高制图和印刷技能还可以增加所表达的地图内 容。
地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一、图形最小尺寸 这些数据都是指的在反差大,要素不复杂的背景条件下制 定的。如果地图上带有底色或图形处的背景很复杂,都会 影响读者的视觉,应适当放大其尺寸。
这些尺寸为制图综合尺寸提供基本参考。
地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二、地图载负量 衡量地图上地图内容的多少,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标志是地 图载负量。 1.基本概念
地图综合
2.数量分组
例如编制一张以县为单位的人口分布图,每个县都 有自己的实际数据。一个省几十个县,人口数各异,数 据不分级便不能形成人口分布的概念。分级愈多,地图 概括的程度愈小。
3.等级合并
经过层次归类的空间数据,具有明确的先后层次顺 序,随着比例尺的缩小,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来合 并等级,减少级数扩大级差。
地图概括的类别合并,并不是类别删除,而是将其 中的几种类别合并组成新的一类。
地图综合
4.降维转换 点状符号是一种1维的数据,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是 一种2维的数据,比例尺缩小或同级比例尺的制图目的不 同时,运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图形产生维量的变化,称图 形等级转换,它对地图的载负量影响很大。
地图综合
5.分区选取
地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二、地图载负量 大量的研究证明,载负量分级可用下面的数学模型来描 述

《地图学》课程笔记

《地图学》课程笔记

《地图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1.1 地图学导学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制作、地图内容、地图使用和地图分析的学科。

它涉及地图的历史、理论、技术和应用。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图的符号、投影、制图综合、地图表示和地图分析等。

1.2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是一种图形表示,用于展示地球表面或任何其他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属性。

地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地图展示对象的空间分布和位置关系。

- 符号系统:地图使用符号和色彩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属性。

- 投影:地图将地球的三维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需要使用特定的投影方法。

- 缩放比例:地图的缩放比例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3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地图的内容包括地理特征、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地貌、植被、人口等。

地图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 根据表示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 根据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 根据投影方式:方位投影地图、圆柱投影地图、圆锥投影地图。

1.4 地图制作的基本方法地图制作包括以下基本方法:- 调查和收集资料:通过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收集地图制作所需的地理信息。

- 制图综合: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和简化,以适应地图的比例尺和表示要求。

- 地图设计:确定地图的投影、符号系统、色彩方案和布局。

- 地图绘制: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或手工绘制地图。

1.5 地图学的发展历史地图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和当代四个阶段。

在古代,地图主要用于导航和探险。

中世纪时期,地图制作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始于19世纪,随着测量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地图制作变得更加精确和规模化。

当代地图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作和分析。

1.6 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地图制作和分析逐渐转向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

地图制图综合

地图制图综合
• (1)居民地 用符号注记的面积来计算,不同等级要分别计算注记 字数按平均数计算。 (2)道路 以长度和粗度来计算。 (3)水系 只计算单线河、渠道、附属建筑物、水域的水涯线及 水系注记的面积。 (4)境界线 以长度和粗细计算面积。
• (4)植被 只计算符号和注记,不计算普色面积。 (5)等高线 在彩色地图上通常作为背景看待,通常不计算载 负量。 实践证明,一幅地图的总载负量中,居民地载 负量占的份额最大,有时可达总量的70-80%,其 次是道路和水系,境界的载负量通常很小。所以 当我们研究地图负载量时,重点应研究居民地。
• ◇删除 制图物体图形中的某些碎部,在比例尺缩小后无法 清晰表示时应予以删除。 ◇合并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制图物体的图形及其间隔 小到不能详细区分时,可以采用合并同类物体细部 的方法,来反映制图物体的主要特征。 ◇夸大 为了显示和强调制图物体的形状特征,需要扩大一 些本来按比例应当删除的碎部。
景观条件
• 1)景观条件制约着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这 反映在同样的制图对象在不同景观条件下具 有不同价值, • (2)景观条件有时还决定这使用的制图综合 原则,
图解限制、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 为了表达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地图需要使用各种 基本图形要素或它们的组合。 但当认定地图的读 者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时,这种运用基本图形要素 的能力就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即 图解因素、生 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 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定了地图上常常采 用的图形尺寸、规格、色彩的亮度差以及地图的适 宜容量,这对地图者成功地掌握制图综合的数量和 程度是极其重要的。
4、影响极限载负量的因素
• 地图极限负载量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 尺。当然地图用途、景观条件、制图和印刷 技艺对它也会有一定影响。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指由一种目标的本来的质量概念转换为另一种目标的 质量概念。 3、制图物体的图形等级转换方法 图形等级转换是通过轮廓图形和符号图形的转换来实现 地物质量、数量特征概括。
1 4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四、位移 (一)位移解决的问题 采用位移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哪个位移,哪个不位移? 2)往哪个方向位移?
冲沟 干沟
弯曲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按面积地图分界尺度选取 利用地物在图上的面积作为选取地物的尺度标准
1
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3)按实地分界尺度选取 以地物的实际高度、长度或宽度作为选取地物的尺度标 准。一般对于不能确定地图分界尺度或利用地图分界尺度不 足以表示其实际意义的地物,采用实地分界尺度。
1
4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内部结构的化简 内部结构是指制图物体内部或某一具有显著特征的景 观单元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分布和相互联系的格局。化简内 部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合并相邻的各组成部分,必要时辅之
以其他化简方法。
1
41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1、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
1
14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y ax
b
ln y ln a b ln x
令y ln y, a ln a, x ln x
y a bx
a 7.48, b 0.65, R 0.9518
1
1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查相关强度系数表得:
R 0.01 0.5614
19 状符号的面积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
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 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一 般不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 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 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制作符号:使空间信息成
为视觉可见的图形——视
觉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一、分类
• 1.层次归类 地图上的归类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普通地图,制图部
门独立的制定图例、图式,使普通地图要素按不同的比例尺纳入规范
要求;对于专题地图,遵从该专题的学科分类。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图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 图概括。同一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题的影响。 水资源图与交通图(水系和居民点的选取) 地势图、行政图、经济地图(居民点的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北地区教学挂图
• 1:100万,内容简单,符号粗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北地区行政地图
• 1:100万,内容详细 ,符号细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不同主题地图上的居民点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
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 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1km2的实地面积对应1:5万、1:25万、1:150万地图 上的图面面积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大比例尺地图上和小比例尺地图上的河流特征表达
根据地理信息的不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 既有归并,也有拆分。
一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
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定 性特征的概括,例如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分级,即空间信息进行统计时,数据划分为
数学定义的级别。例如地貌的划分。 平原:0-100m;丘陵:100-500m;低山:
500-1000m 山地:100-3000m;高山:3000m以上
广州中大国学土地地理资科源学图学的院分类系统
2.简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弃次要的细部 比例尺概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
依据比例尺变化而设定取舍标准。
目的概括: 依据制图目的、区域特征的空间信息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南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数据质量 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 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制图时若资 料收集完备和准确,则有利于地图概括方法的选择。 空间数据的形式也会对地图概括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影 响,手工制图时,数字数据必须改变或创作成草图以后才 能参与编图。而计算机制图时,地图数据需要数字化以后 才能进行屏幕编辑。
2.数量分级 分级越多,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 3.等级合并 经过层次归类的空间数据,有明确的先后层次 顺序,随着比例尺的缩小,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来合并
等级,减小级数扩大级差。分类的等级合并方法是在它适中 的位置上(如重心、质心等)选择一个新点代替这个分群。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降维转换:点状符号是一种0维的数据,线状符号1维和面 状符号是二维的数据,比例尺缩小或同级比例尺的制图目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 比例尺 • 地图区域特征 • 数据质量 • 图解限制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在空间
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 主导因素。
行政地图与教学挂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因比例尺变化产生的简化概括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夸张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 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编图目的影响内容详简化
图例设计中的夸张
强调重要的地物,符合 审美和寓意的需要。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符号化
——将空间信息通过 分类、简化、夸张等方 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 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 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 各种图形。
制图综合的实质
– 就是解决广阔制 图区域内繁多的地理 事物完整无缺地显示 在地图上。
正确处理和解决两个方面 的矛盾:
– 地图的详细性和概括性的矛
盾 – 地理各要素的几何精度与地 理适应性的矛盾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一、地图制图综合的概念
地图概括是对地理信息从感知到理 性认识的抽象过程。它解决了将空 间信息庞杂多维的客观信息,清晰 表现在有限的2维图面上,实现由地 理数据向抽象、概括的形象符号的 转变。
• 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过程 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 客观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 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 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不同时,运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图形产生维量的变化,称图形 等级转换,它对地图的载负量影响很大。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5分区选取 是一种不等精度的选取方法,由于地理位置的 差异,在同一图幅范围内进行定额选取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 标准。 (开方根规律的x系数选择不同的标准)
第三章 地图制图综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图综合又称制图概括 • Generalization——概括(地图概括)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地图制图综合概述 §2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4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地图制图综合概述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图解限制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
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符号的最小尺寸也决定了地物的选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三、制图综合的基本步骤
1.分类选取 2.化简 3.夸张 4.符号化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分类选取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