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与脑卒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策略PPT资料

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策略PPT资料

新型口服抗凝药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 主要包括2类: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 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 沙班等)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高危患者应加强抗凝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至少15%~20%由房颤所致 。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
最有效!
新指南强烈建议确定“真正卒中低危”房颤患者,CHADS2 为0 分被划分为卒中低危者每年卒中发生率>1. 缺血性卒中或TIA伴房颤者均应选择抗凝治疗,如有禁忌症或无条件使用时则推荐阿司匹林325mg/d替代抗凝治疗。 房颤并发栓塞,91%为脑栓塞 。 房颤并脑卒中的治疗策略
新指南强烈推荐非瓣 膜病房颤患者在给予抗 栓治疗前均应HAS— BLED评价,进行出血风 险评估。
HAS—BLED评分增高也并不代表是抗凝治疗的禁 忌,只要患者具备适应证就应抗凝,只是HAS— BLED评分≥3分时,医生应加强抗凝监测,及时 纠正未被控制的出血危险因素。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 家共识
房颤并脑卒中的治疗策略
脑卒中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房颤并发栓塞, 91%为脑栓塞 。
缺血性脑卒中至少 15%~20%由房颤 所致 。
阵发性房颤也有较高脑卒中危险
欧洲心脏调查(Euro Heart Survey)的 3890例房颤资料表明,各组房颤患者入组 后,随访1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似, 分别为:首次房颤1.3%, 阵发性房颤1.9%, 持续性房颤1.2%, 永久性房颤1.6%。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国际标准化比值
2006房颤指南推荐
有任何高危因素或>1个中危因素者应 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INR为2.0~3.0)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PPT课件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PPT课件

房颤病人血栓栓塞
◆ 血栓栓塞-最大的问题和威胁
▼ 5倍于正常人,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9% ▼ 阵发和慢性同样危险 ▼ 致死致残率高
房颤的治疗策略
抗栓治疗 控制心室率 转律治疗
药物转律 导管消融治疗
抗栓治疗-华法林首选
使用华法林进行适当抗凝(INR2.0~3.0)能使房颤患者卒中率 减少约70%,死亡率减少约26%。
Β受体阻滞剂 洋地黄 钙离子拮抗剂
节律控制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达到恢复正常窦律的效 果。
复发率高 药物副反应较重,患者耐受差。
药物治疗理想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 针对病因、诱因治疗
房颤发生的不可逆性病因多
• 节律控制治疗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为目的, 复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多。
ACC/AHA/ESC/CSPE指南 对于年龄<75岁 无或轻度器质性心脏疾患 左心房直径<50mm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Ⅱ级
No Image
房颤卒中预防 关注从“心”开始 让我们一起携手安抚每一颗颤动的心
No Image
瓣膜性AF,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是同年龄组 17.6倍
房颤临床症状
很多房颤患者并无症状,尤其是当心跳还 不是非常快的时候。房颤常见症状包括心 悸、头晕、胸痛和呼吸困难。
尽管有些房颤患者会规律地出现这些症状, 也有些患者也可从不出现、或很少出现症 状。但房颤伴随的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却 一直伴随。
• 室率控制治疗
治疗目的为:不追求转复房颤,仅以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 栓塞风险长期伴存。
• 抗凝,预防栓塞并发症治疗
• 华法林使用率极低,脑卒中发生率高是我国房颤病人的重 要特点

房颤与卒中10PPT课件

房颤与卒中10PPT课件
• AF消融治疗时采用华法林未达到治疗上抗凝需求,应采用LMWH或静脉注射肝素作为过渡性 治疗,并在AF消融后恢复华法林的全身抗凝治疗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因子Xa抑制剂在消融后可作为操作后的备选抗凝治疗方案 • 因为足量的LMWH (1 mg/kg bid)可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应考虑降低剂量至0.5 mg/kg • AF消融操作后推荐采用华法林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因子Xa抑制剂进行全身抗凝治疗至少2
Wilber, JAMA 2010;303:333
C.房颤卒中的治疗策略对比
射频消融术的优点
①创伤轻微,手术过程只需局部麻醉,病人术后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 即可出院,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工作。 ②成功率高达80~95%;某些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有经验的介入中心成功率 更高;复发率约为1~2%;且复发病例可以通过再次手术达到根治目的。 ③费用不高,一般家庭都能承受。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接近发 达国家水平;由于我国病人总数多,所以在手术熟练程度及部分病种的成功率方 面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房颤与卒中的关系及危害
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骤增
Framingham 心脏病研究 (N=5,070)
Attributable risk of stroke from AF (%)
25
20
15
10
5
0 50–59
60–69
70–79
Age (years)
80–89
卒中事件病例数 92
213
D.房颤射频消融
术前相关检查
• 第一要做血液方面的检查,比如凝血功能怎么样,肝肾功能怎么样; • 第二需要做食道心脏彩超,即做经食道的心脏彩超,了解左心耳的情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防治--姚哓喜1ppt课件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防治--姚哓喜1ppt课件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
主要内容
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 急性期治疗 一级、二级预防 口服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OAC-ICH) 华法林使用及相关问题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一级、二级预防 部分指南对预防的推荐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9》
(5)、除禁忌证外,有任何一种高危因素或≥2种中危 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应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控
制在2.0~3.0;I级推荐,A级证据)。
美国AHA推荐以CHADS2评分来确定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程度。 0分为低危:建议口服阿司 匹林; 1分为中危:建议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抗凝; ≥2为高危:建议应口服抗凝药。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9》
(3)、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年龄小 于60岁、没有其他心脏病或任何一种血栓栓塞危险因 素(低危患者)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采用75~325 mg/d阿司匹林预防卒中(I级推荐,A级证据)。
(4)、除禁忌证外,有任何一种中度危险因素的心房 颤动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75~325 mg/d)或华法 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I级推荐, A级证据]。
外周栓塞:约70%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上肢占15% 肾动脉加内脏血管占15%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
主要内容
房颤与脑卒中的关系 急性期治疗 一级、二级预防 口服抗凝药相关性脑出血(OAC-ICH) 华法林使用及相关问题 新型口服抗凝剂
《神经病学第6版》---脑栓塞
与脑血栓形成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是改善 循环、减轻水肿、防止出血、减少梗死范围。
在合并出血性梗死时,应停用溶栓、抗凝和抗 血小板药物防止出血加重。

中国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指导规范PPT课件

中国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指导规范PPT课件

01 02
血栓栓塞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 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 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心力衰竭
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 率。
03
心肌梗死
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容易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
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识别并及时处理脑卒中症状
患者应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头 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旦出现这 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Hale Waihona Puke 4脑卒中风险评估与监测风险评估方法
CHA2DS2-VASc评分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等进行评分,评估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HAS-BLED评分
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卒中、出血病史、不稳定 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老年(如年龄>65岁)、药物/饮酒史等因素。
风险监测与随访
定期随访
房颤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评估 病情变化和脑卒中风险。
监测指标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凝血功能 等,以及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变 化。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 治疗方案,及时向患者和家属反馈 病情和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调整与干预措施
抗凝治疗
控制心率和心律
根据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选择 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如华法林、达比 加群等。
通过药物治疗或电复律等方法,控制房颤 患者的心率和心律,降低脑卒中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管理课件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管理课件

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 抽搐。
可伴有头痛、眩晕、 恶心、呕吐等表现。
诊断标准
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房 颤或房扑。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 病。
鉴别诊断
需要与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等其他脑血管疾病进行鉴 别。
需要与癫痫、TIA等其他可能导 致抽搐的疾病进行鉴别。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THANK YOU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 ,增强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药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病因较 为复杂,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 血压、糖尿病等。
发病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发病机 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脏和脑血管 病变的相互影响、炎症反应、氧化应 激等。
02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 颤房扑的诊断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 力、麻木或失语等症 状。
训练。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效果 ,调整康复计划,以达
到最佳康复效果。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 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认知行为疗法
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纠 正不良认知,改善情绪状态。
家属支持

房颤和卒中课件

房颤和卒中课件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udan University Huashan Hospital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不同国家的房颤患病率
NVAF= 非瓣膜性房颤 Singh BN. Eur Heart J. 2008;10:H2-H3.
– Anticoagulation can be safe and effective in older individuals1, 2
1: Rash A et al.: Age Ageing (2007) 36:151-156 2: Mant J et al.: Lancet (2007) 370:493-503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ACTIVE研究的设计与流程
6707 pts
确诊AF + 1风险因素: 年龄75,高血压,曾患卒中 /TIALVEF<45,PAD 年龄55–74 + CAD或糖尿病
房颤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卒中的新契机 -ACTIVE A的启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上海) 上海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udan University Huashan Hospital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治疗策略ppt课件

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治疗策略ppt课件

STAF≥5分,诊断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8%。
LADS≥4分,诊断AF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53.1%。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现状
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 显著降低26%。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在 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导致华法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 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 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 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华法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 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而在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 化比率(INR),或 INR 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1.3-1.5) 。
说明
"高血压"系指收缩压>160 mm Hg; "肾功能异常"系指长期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 ≥200μ mol/L 者; "肝功能异常"指慢性肝病(例如肝硬化)或具有肝 功能明显受损的生化证据(胆红素高于正常上限 的 2 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高 于正常上限的 3 倍等); "药物"是指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 药物、皮质激素等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
影响药效的因素——药物的相互影响(一)
• 消胆胺等药物通过减少华法林胃肠道吸收、干扰其代谢清 除影响药效学。 • 催眠药、利福平、灰黄素可以提高肝内酶类活性,加快华 法林代谢。 • 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可使血中凝血因子含量增加。 • 保泰松、苯磺唑酮、甲硝唑和甲氧卞氨嘧啶-磺胺甲异恶 唑能抑制S-华法林异构体代谢清除(S-华法林异构体比R华法林异构体抗凝效率高5倍,因此临床上抑制S-华法林 异构体的代谢尤为重要)。 • 与之相反西米替丁和奥美拉唑能抑制R-华法林异构体代谢 清除,适当延长PT。 • 胺碘酮对S-和R-华法林异构体代谢清除都有抑制作用。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ppt课件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ppt课件
➢ 轻度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等抑制华法林 R 型异构体 的清除,轻度增强华法林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作用。
➢ 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等增强肝脏对华法林的 清除,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长期饮酒可增加华法林清除,但是饮用大量葡萄酒却几乎对患者的 PT 不产生影响。
➢ 抗凝治疗可增加出血风险,但如很好地控制国际 标准化比值(INR),合理选择药物及剂量,控制 其他出血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等规范治疗情况 下,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0.1%~0.6%,比既往有明 显降低[19]。
➢ 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动态评 估,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 应用于临床,出血危险评估(表 2),分为可纠 正和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20]。
瓣膜病合并房颤的脑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2015
2017
无需再进行栓塞危险因素评分。
2015出血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应用于临床,其中HAS-BLED 评分系统被认为是最简便可靠的方案(表3)。评分为 0~2分者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评分≥3分出血风险增 高。
2017出血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 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约 5%,是 无房颤患者的 2~7 倍,而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 17 倍 ,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进一步增高 。
➢ 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 20%。 ➢ 研究数据表明房颤患者在相同的栓塞风险评分下,亚洲人群发生脑卒中风
[20] Kirchhof P,Benussi S,Kotecha D,et al.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6,50 (5):e1-e88. DOI:10.1093/eurheartj/ehw 210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管理医学PPT课件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房扑的管理医学PPT课件

4
• 中国房颤调查现状
• 我国一项涵盖13省份14个民族的调查 (29079例,30--85岁)
• AF患病率:0.77% 患病人数800万 •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男:女=0.9%:0.7% (P=0.013)
5
房颤相关性卒中与高致残率和高死亡 率相关
临床残疾1
60
P<0.005 P<0.0005
1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房颤房扑的筛查流 程
15
步骤
说明 1.1对所有缺血性卒中,均应仔细询问病史,初步 确定有无阵发性心悸。 1.2应常规听诊心律触诊脉搏,发现有无心律失常 的证据。 2.1 起病急骤,高龄,卒中严重者(年龄 ≥ 70 岁, NIHSS评分≥10分); 2.2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包括空间多发(前后循环 同时梗死或双侧)和时间多发; 2.3梗死主要位于皮层或皮层下豆纹动脉区大灶梗 死; 2.4其他脏器栓塞的征象; 2.5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 窄); 2.4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的筛查 及抗凝
1
心源性脑卒中的现状
• 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2
• 1.临床的病因分布上讲,心源性卒中占整个卒中 病人的20%; • 2.目前在使用所有的诊断手段后仍有25%的患者 原因不明,即隐匿性卒中,实际上这一部分卒中 病人中的大多数还是心源性卒中。 • 所以,心源性卒中应该占所有卒中的1/3多。
67% 26%
1. Hart RG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7;146:857-867
2. JACC. 2006; 48: 854-906
10
• 根据最新国际国内指南,我科制定了以下诊疗指南及流程

房颤与脑卒中ppt课件

房颤与脑卒中ppt课件

1.6% 0.8%
xx
15
AF发生时,心房有效收缩力减弱,左心耳与左 心房高峰顺行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左房内血流瘀 滞,易造成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
xx
16
栓子脱落后
75%到达脑动脉系统 23%到达外周循环 2%到达内脏器官
xx
17
xx
18
xx
19
慢性房颤起病最初几个月脑栓塞的危险性最大, 几年后仍有危险 每年的发生率为5%,终生发生率为35% 常反复致脑栓塞, 2/3复发于首次发病后1年 之内
xx
54
Cochrane Database中系统性回顾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资料: 21个已完成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共有23,424个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xx
55
分析结果
每1000个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 卒中复发减少9例,但同时发生症状性 颅内出血的人数增加9例 因此抗凝减少急性期复发的疗效被 出血性转化的危险性抵消了
xx
11
房颤的患病率
一般人群:大约为0.4%-0.8% 大于60岁:大约为3%-5% 大于80岁:可达10%
xx
12
房颤与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1.脑栓塞:房颤是最常见的原因,占半数以上 2.分水岭梗死:心房收缩功能丧失而致心输出量减 少(15-25%),继发局部脑血流量不足,导致 脑梗死
xx
13
xx
58
如何正确评价这些试验的结果?(3)
但至少可以提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该加强对心源性、大动脉狭窄性卒 中的研究

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对临床实 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xx
59
五.抗凝治疗的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727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1)起病时意识 (2)发病时有抽搐 (3)起病时有头痛及恶心呕吐
但病初有剧烈头痛及抽搐并不可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828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多数栓子阻塞于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 大脑前动脉10% 椎基底动脉栓塞l0% 病 变 范 围 大 、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严 重 、 常 无 TIA 先 兆 心源性栓子阻塞小的穿动脉引起腔隙性梗塞者 甚罕见
常反复致脑栓塞, 2/3复发于首次发病后1年 之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222
风心病脑栓塞90%有房颤
二尖瓣狭窄者每年约有4%发生脑栓塞,合并房颤 者危险性增加3—7倍,比正常人高18倍
栓子最易在房颤发病后不久或房颤纠正后不久脱 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323
心源性脑栓塞
其他:高血压、女性、糖尿病、左心室肥大、
伴左心室机能障碍的冠状动脉疾病、 各
型心肌病、心包炎、先天性心 脏 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212
10150例患者中
老龄(58.1%) 高血压(40.3%) 冠心病(34.8%) 心衰(33.1%) 风 湿 性 瓣 膜 病 ( 2 3 . 9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131
发生率
Hacke等报告mMCAI占所有幕上脑梗死的5.3% 瑞 士 Lausanne 脑 卒中 登记 中 mMCAI 占所 有缺 血性 脑卒中的7.6% 在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中高达1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232
一般起病时偏身瘫痪程度较重,同时有偏身感觉丧失者, 提示mMCAI的可能性较大
栓子脱落后
75%到达脑动脉系统 23%到达外周循环 2%到达内脏器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91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02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121
慢性房颤起病最初几个月脑栓塞的危险性最大, 几年后仍有危险
每年的发生率为5%,终生发生率为3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929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或颈内动脉远端闭塞 后,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有效的侧枝循环, 可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完全性脑梗死,从而出 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因脑疝而死亡。这 种脑梗死的病死率高达80%,因而被称为“恶性 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CA infarction, mMCAI)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7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8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9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01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1 11
危险因素
主要: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及充血 性心力衰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313
房颤的患病率
一般人群:大约为0.4%-0.8% 大于60岁:大约为3%-5% 大于80岁:可达1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414
房颤与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1.脑栓塞:房颤是最常见的原因,占半数以上
2.分水岭梗死:心房收缩功能丧失而致心输出量 减少(15-25%),继发局部脑血流量不足,导致脑 梗死
心房纤维颤动与脑卒中
1
房颤概况 房颤与脑卒中 脑栓塞的表现 处理
内容
2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515
脑出血
5%脑出血患者有房颤 因此,不能绝对认为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就是栓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616
严重出血 (颅内, 需输血)
各试验总计
出血率
华法令 1.3% 对照 0.3%
>75岁 中出血率 (SPAF-II)
年出血率 严重出血 颅内出血
主要特征: (1)突然发病,神经障碍即刻达到最重程度 (2)有心源性栓子来源 (3)大脑皮层或小脑有多处梗塞,病变累及多处血管 供血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424
次要特征
(1)CT显示出血性梗塞:早期仅约5%,7天后重复 扫描将有10%以上 (2)脑血管造影无脑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3)脑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闭塞突然消失征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栓塞征象
(5)超声、CT或磁共振可发现心脏内有血栓
(6)MR显示单发或多发性脑梗塞,往往有出 血性梗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626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发病特点: 活动者突发神经功能障碍 迅即达到高峰 逐渐进展或缓慢发病者仅占l0%左右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5
房颤的概念
心房各部位呈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心房 肌不规则的颤 动--心房的频率可以达300-600次 /分 听诊: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 绌 心电图:P波消失,房颤时代以不规则颤动波, 频率300~600次/分,R-R间期不规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030
恶 性 大 脑 中 动 脉 综 合 征 (malignant MCA syndrome)
致命性大脑中动脉梗死(fatal MCA infarction)
占位性大脑中动脉梗死(space-occupying MCA infarction)
完全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华法令 (INR2-4.5) 4.2% 1.6%
阿斯匹林(325mg/d) 1.6% 0.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717
AF发生时,心房有效收缩力减弱,左心耳与左心 房高峰顺行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左房内血流瘀滞, 易造成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