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摘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首先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五德”[ 1 ]孟子和荀子对其进行了整合,到董仲舒时期,“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基本发展成熟,又经过宋明时期的发展,逐渐的完善。本文系统梳理了儒家“仁义礼智信”,以期在追溯先贤智慧的基础上,发掘“五常”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
1引言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常”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因为儒家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学派,对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影响,所以“五常”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对于“五常”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2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提出背景
“仁义礼智信”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我们主要从孔子生活的时代
的特点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两方面来分析。
2.1仁义礼智信提出的社会背景
孔子将“仁智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义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1 ]即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孔子生活的年代在是一个多变的年代,是一个大争的社会,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动,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逐渐的形成。
在这个多变的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社会政治统治权力正在从没落的周王室向当时的诸侯公室,然后再向大夫下移,周王室微而礼乐坏,不同利益代表、不同文化派系的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都尽力的从道德上寻找他们自己根据, [1]“五德”在学术界有争议,有“仁义礼智信”之说和“仁义礼乐信”之说。
[1]礼记·中庸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并把道德作为达到他们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由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孔子想用“周礼”去改变这种局面,孔子渴望回到周朝,恢复礼乐。孔子对于现实社会不满,周朝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周礼”就是他构建理想社会的重要的手段。孔子为恢复周礼,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由此开端。
2.2仁义礼智信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高潮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理论的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孔子是这一时期的第一个思想家,也是上一个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孔子“仁”的思想的确立,与孔子所诞生、成长的鲁国的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当时奴隶制的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宗周典籍和完整的文物制度。鲁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孔子对周文化传统无限景仰的感情,他曾经说:“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1 ]。
孔子饱览鲁国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典籍,从中获得了一种极为清晰的历史感和一种历史眼光,同时,对殷周以来由宗教而道德的传统道德进行损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仁”的思想,并通过“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践行方式一生致力于绵延这种后来被称为华夏民族精神的思想,即一种以共同的、一般人的“人”为根源和统一基础的“仁”的精神。最终他创建的“仁”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儒家也成为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3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主要内容
“仁义礼智信”在先秦时期有其独特的原初内涵,研究“五常”,首先要研究它的原初内涵。
3.1 “仁”
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
首先,仁者爱人。
[1] 论语·泰伯[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孔子把“仁”看作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而仁学的核心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兄弟之爱,即孝与悌的“亲亲”的道德感情与行为。
孔子“仁”的精神虽以亲亲尊尊为基础,但却提出了要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地爱他人,即“爱人”的普遍性的体现。孔子这种普遍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
其次,爱有差等。
孔子的“爱人”虽然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地爱他人,但却与墨子的“兼爱”是不同的。
孔子的“爱人”是有等差的,而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孔子的“爱人”对于奴隶主和奴隶的爱是不同的,即爱有递减性。而墨子的“兼爱”则是渴望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实现均等的爱。
孔子爱的学说具体体现为
其一,孔子认为“孝”是对父母之爱,“悌”是对兄长之爱。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 ]。孔子和他的大多数的学生孝和悌是仁之本,只有首先做到了孝和悌,才有可能去对他人“仁”。其二对于君王的“忠”是对君王的“孝”再次,对君王的忠,在孔子的眼里是一种大爱。其三,对于众人的爱是“泛爱众,而亲仁”[ 2 ],孔子对于众人的爱虽是不同的,但是他承认要广泛的“爱人”即“泛爱众”
再次,志仁无恶。
孔子“仁”的精神是人的自我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完美结合。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人,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6];子曰:“人之过也。个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8]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重视,在孔子心中“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孔子以理想人格完成为“仁”,强调通过仁者之路,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合一。
[2] 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 [2] [8]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 [4] [5] [7]论语·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 论语·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