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
何其芳诗歌《预言》中“张力”的运用
何其芳诗歌《预言》中“张力”的运用作者:郑彦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2期摘要:歌颂爱情和青春,是何其芳30年代诗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预言》作于此时,这首诗带有“纯诗”之美,语言充满幻想与朦胧,婉转哀沉。
本文运用“张力理论”对《预言》进行分析,以从新的角度理解诗歌。
关键词:《预言》;张力;《偶然》《预言》是何其芳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同名诗集《预言》中的一首诗,于何其芳19岁时所作,那时的他对于唯美主义文学倾向十分迷恋。
《预言》这首诗充斥着梦境与虚幻的内容,契合了当时“纯诗”的诗歌风尚,是何其芳的心理折射。
一现代诗学中的“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派的主张。
美国学者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文中说:“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1]何其芳的《预言》这首诗就是张力理论的体现。
从全诗的措辞来看,是一个少年在写“暗恋者”来临—停留—离去的过程,在此期间,抒情主人公产生了种种矛盾心理。
将诗的情感从爱扩大到生命历程,体现的是面对人生中这些来了又去、看似无形飘渺的渴望,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在诗中有这么几对对立词:“来临——消失记得—遗忘渐进——暂停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生机盎然的春—死寂的森林。
”来临是“预言”,离去也是“预言”,来临时“是一个心跳的日子”,在歌声里、回声中,“我”期盼着,猜测它来自心中最温柔的南方。
“我”请求它停留,愿意用歌声、用一整个秋天的落叶换取,“我”愿意倾诉自己的一生,“我”告诉它前方是黑暗:没有生命力的森林、没有星星的夜。
若是它不听祈求执意要走,“我”可以做引路人,用自己的眼睛为它照亮夜的浓黑。
最后,它还是离开,跳动的心变为颤抖的身躯,树叶声被微风与黄昏代替,预言中它要来,却没说要离开。
最后一句追问“无语而去吗?”它是“我”心中的神,永远年轻却无语而去,“我”不解、疑惑、难以挣脱。
这几对矛盾鲜明地体现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起伏过程,即“期待年轻神来临——表达感情——祈求停留——神无语而去”。
论诗歌语言的张力
论诗歌语言的张力
艾香玲
【期刊名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3
【摘要】诗歌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特色在于诗歌语言以其抽象词和具象词的嵌合、修辞的别具一格、词性的灵活变化、语法打破常规四个方面来体现张力和弹性.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艾香玲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2
【相关文献】
1.河流·时间·历史--雷平阳诗歌的语言张力与深层意蕴 [J], 陈俊娟
2.狄兰·托马斯诗歌语言的美学张力 [J], 严丽
3.语言的张力之美——从《在地铁站》看庞德诗歌的语言艺术 [J], 刘婧
4.因生无所恋故向死而生r——以《九月》为例解读海子诗歌语言r的生命张力[J], 郑俊
5.在诗歌教学中感知语言的张力 [J], 吴丽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是诗歌的张力?
什么是诗歌的张力?1938年,美国批评家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我们公认的许多好诗——还有我们忽视的一些好诗——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为这种单一性质造一个名字,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诗。
这种性质为称之为‘张力’。
”他认为,诗歌的语言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
外延是指词的“词典意义”,指词的本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的引申义或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
退特提出的张力概念,是指语义学意义上的外延与内涵的有机协调,它强调的是诗歌语义结构的复杂多样性,他认为,诗既倚重内涵,也要倚重外延,也就是说既须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要有概念的明晰性。
他说:“诗的意义就在其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1]诗歌由此获得辩证意义结构即张力结构。
实际上,张力论向来被认为是最成功地总结了新批评对辩证结构问题的见解,它是新批评对诗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有机体所具有的内在辩证结构的一种解释,旨在把批评的焦点引向诗的内部研究。
退特建议将外延和内涵两词削去前缀,创造一个词tension,即紧张关系。
由是,张力这一术语的含义不断被后来的批评家给以引申和发展,使它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规律。
罗吉·福勒说:“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
”[2]也就是说,在张力论看来,一切相互对峙而又相互作用的原则、意义、情感、修辞、语词,都可产生张力。
诗歌内部诸种能动的二元对立所产生的张力,使诗歌内部诸要素精确地落位于某种美学序列中,并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宋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便是“张力诗学”的典范。
此句中,“蝉噪”/“林静”、“鸟鸣”/“山幽”分别是一个“动/静”二项式,“动”、“静”之间语义背离,形成两极,但两极间的相互作用却相反相成,营造出一个动中有静的新的意境。
诗歌语言的张力——以区缺的《对话》为例
确无误 的信 息 ; 再者 , 它们 和 诗 歌 相 比 , 不 需 要 表 现
诗歌特 质 的要素一 意象 与想 象等 诗歌模 糊美 学 中所 必 须 的元 素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 糊 语 言具 有朦 胧 美 的美 学 特 征 , 是 语 言 张力
的标 志 之一 , 也是 艺 术 语 言 的 特征 之 一 。它 强调 不
的。但是 , 要 想使 诗歌 的蕴 含“ 寓 动 于静 ” , 这也 就必
然要 求诗 歌 的语 言是特 殊 的 , 即是模 糊 的 , 只有 模糊
的语 言才 能保 障赋 予诗 歌语 言相 当 的张力 和形 式下
丰 富的 内涵 。区珙 先生 的英 文诗《 对话 》 从 实践 层面 生动诠 释 着批评 家 难 以把握 的语 言张力 。 诗歌语 言 的特 殊性是 由诗 歌作 为 文学 的一 种特
歌, 有 时恰 恰 也 可 以 承 裁 或 通过 诠 释 承 载 更 加 丰 富 的 潜 在 意 象 ; 这 种 现 象 取 决 于诠 释 者 / 读者/ 译 者 如 何 根 据 自己 的 个 体 经 验 具 体 诠 释 或 翻 译 来 填 充诗 歌 的 意 象 虚位 。 关键 词 : 诗歌 ; 语言张力 ; 区 拱
的平 均张 力是不 均 衡 的 , 也 可 以说 , 在 多数 情 况 下 , 普通 文体 的语 言 , 比如小说 的语 言 , 在 大多数 情况 下 是不需 要 张力 的 , 它 更 需 要具 体 清 晰 的语 言表 达 准
歌, 总体 上 必须 是 有 机 的 , 整体 性 的 , 但 内部 却 允 许 并 且也应 该 充满 各 种 各 样 的矛 盾 和 张力 。充 满 “ 张 力” 的诗 歌 , 才能 蕴含 深刻 、 耐人 咀 嚼 、 回味无 穷 。因 为 只有这 样 的诗歌 才不 是 静 止 的 , 而是“ 寓动 于静 ”
解读徐志摩的《偶然》
2014.08学教育21解读徐志摩的《偶然》吕旭琴(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00)[摘要]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令后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独特的诗歌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
其中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是他众多诗歌中不多见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
《偶然》是一首情诗,但是这首诗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诗人人生路上的感叹曲。
从诗歌的文本、结构、情感和意象分析,都可以感受到这首诗内涵丰富、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了作者对唯美的追求。
[关键词]徐志摩;偶然;张力结构;人生感叹一、引言徐志摩作为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爱”、“自由”和“美”成为了他诗歌永恒的主题。
美国和英国的留学经历,让他的诗歌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擅长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其代表作有《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很多作品都被初、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
徐志摩的诗歌与他的爱情生活永远都无法分开,他对完美爱情的追求,导致他一生与三位女性爱恨纠葛,特别是和林徽因的感情更是曲折微妙。
《偶然》一诗是徐志摩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5月27日在《晨报诗镌》上发表。
这首诗短短的两节结构巧妙、语言自然、意象精微,是徐志摩诗歌创造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二、张力结构在诗歌中的体现诗歌只有短短的十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在徐志摩大量的经典名作中,很多人偏爱《偶然》,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歌的奥妙在于内部充满使人不能察觉的“张力结构”,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情感、意象等方面,表现出了诗人始终追求唯美的目标。
徐志摩短暂一生无数的偶然和无奈,却始终没有改变诗人对爱、对自由和对美的追求,并把瞬间的感悟和体验凝聚在了这永不褪色的诗篇里。
论翟永明诗歌语言的张力
论翟永明诗歌语言的张力作者:蒲丽君来源:《大观》2020年第06期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巨大的语言活力和自觉的探索意识。
这种努力面向语言本身的诗歌创作,不断地丰富了诗歌艺术技巧之美。
张力是诗歌产生艺术之美很重要的一面。
翟永明的诗歌语言是其诗歌张力的源泉。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美。
关键词:翟永明;当代诗歌;语言艺术;张力诗人翟永明从1984年发表《女人》组诗到现在,她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
不管是诗人早期喜爱使用的隐晦、自白式的话语,还是后期转向一种平民化、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写作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细微而平淡的叙事风格,都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积极探索。
其含蓄或平淡的诗歌语言和叙述风格,借助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使得诗歌内在蕴含了无限的张力。
笔者现从反讽、对比和戏剧化这三种手法去探寻和品味诗人翟永明诗歌语言所蕴含的张力美。
一、反讽手法的张力“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古典时期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和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
这些都偏向哲学意义层面的反讽。
到新批评时期,反讽得到进一步发展。
布鲁克斯将反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他定义反讽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
”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承受语境压力”的语言。
也就是说一些词语或者句子在诗文中受到语境的压力,会呈现出与表面意义不完全吻合甚至是相反的意义。
这就是诗歌语言所形成的反讽的效果,诗歌凭借言外之意来传递诗人真正的思想和情感。
21世纪以来,翟永明在诗歌创作中尽力做到语言上的“以少胜多”,主要提炼明朗、诙谐的语言,表现为一种较为直接、冷静、准确而又锐利的反讽,使得反讽的效果更加鲜活生动,具有趣味性,也有助于读者有效地把握诗歌的立意。
比如《英雄》这首诗歌,诗歌的第二小节写到了历史的书写者,他们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在各种场合/打着蝴蝶结/端着酒杯/他们也改变历史”,英雄的衣着由他们设计,英雄的英勇无畏的形象由他们塑造。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作者:杨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10期摘要:多少年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代表作《恶之花》被包裹在一片危险甚至邪恶的气氛之中。
本文旨在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生命状态,透过诗人看似邪恶的诗歌触摸到一种名叫责任和道德的特别的救赎方式,体会诗人别样的忧郁美、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手法对东西方传统审美价值及社会世俗观念构成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通感;恶中掘美;忧郁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50-01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忧郁”是最重要的主题,而忧郁情结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便是死亡。
在《时钟》一诗中,诗人呼喊道:“时钟快响了,那时,神圣的‘偶然’,庄严的‘美德’,你的还是处女的妻子,甚至‘悔恨’(哦!最后的归宿!),都要劝你:死吧,老迈的懦夫!时间已经太晚!”在波德莱尔看来,时间常常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而人生的旅程,他最后的目的地也就是死亡。
“忧郁的背后总是充满思辨和哲理,忧郁像恶魔一样纠缠着他不放。
”①忧郁是整部诗集所要表达的最强音。
一、“自然”与“精神”的契合——通感感性的诗人以柔美婉约的手法创作优美的诗篇,理性的诗人以刚劲豪放的手法创作崇高的诗篇,感性与理性兼具的诗人以刚柔相济的手法创作诗篇,那么像波德莱尔这样一个与忧郁一同具有独特生命状态的诗人又是以怎样的手法来创作诗篇的呢?忧郁是才气的真正的灵感,因为忧郁,他的神经敏感丰富,他似乎比旁人拥有更灵敏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
他能触碰到常人难以感受到的“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契合点,在波德莱尔看来,客观自然物不再毫无生机、没有思想,万物之间是能够彼此交流、相互感应的。
波德莱尔自己曾有个著名的说法:“只要人愿意,灵感总会来的,但它不一定在人愿意有灵感的时候就一定来到。
——从语言和写作中,就像玩魔术一样会获得引起联想的魔法。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语言文学张力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语言文学张力作者:周凯悦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3期摘要:用“张力论”的观点去分析陶渊明的诗歌中的各种因素,仔细深究下去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陶渊明诗歌特别的美。
按照瑞恰兹的话说就是各方面平衡的结果,是真正体现出“综感”,也即“张力”,即陶渊明的诗歌中各种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中的差异、对立最终归于和谐、交融。
“张力论”为我们研究陶渊明的诗歌开启了一扇视野广阔、意义深远的窗户。
关键词:文学张力;陶诗;语言一、文学张力1937年,美国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次提出“张力”这一概念。
他是对诗歌语言进行分析后,看到了诗歌语言的外延和内涵两个不同的方面形成相互冲突而又彼此依存的紧张关系,因此对两个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加以改造后,独创了一个文学理论新术语,这就是“张力”(tension)。
他为了突出文学的特性,把文学与科学相区分,他试图建立一种旨在突出文学本质的理论--“文学张力论”。
退特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自己独特发现的基础上,以辩证的思想为前提,将文学作品中各个对立冲突的因素总结概括,用“张力”一词表示。
二、陶渊明诗歌语言的张力陶渊明的诗歌虽然节奏自然、简单,但赋予诗意。
例如陶诗《读》:“孟夏草木长,绕树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这首诗中每个句子皆出现一个韵字,比如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韵字是“疏、庐”,之后都是以简单的单一音节为尾。
这样的节奏读起来有些单一,并不能把诗歌串联起来,比较自由随意。
这多多少少表现出魏晋时期古朴作风,是古体诗的一大特色,而陶渊明是其集大成者。
但是这种音响效果有其好处,相似语音的压韵作用朗读起来使语音产生连续回复的感觉,韵字与韵字完全不同于近体诗的完美节奏,他们之间不至于构成紧张的完整关系。
这样的韵律特色使读者读起来并不那么晦涩,难懂,反而由于节奏的缓慢,使读者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之中构想出活生生的图景,韵味无穷、美不胜收。
论诗歌语言的张力
收 稿 日期 : 0 O 0 — 7 2 1 - 4 1 修 回 日期 : 0 O 0 2 2 l 一 90
2 修 辞 别 具 一 格
俄 国形 式 主 义 批 评 家 认 为 , 日常 生 活 中 , 们 在 人 对 常 见 的事 物 已 经 失 去 了 敏 锐 的 感 觉 , 至 于 视 而 以
中 图 分 类 号 :0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6 13 2 ( 0 O 0 — 0 10 15 1 7 — 5 4 2 l ) 30 6 - 3
亚 里斯 多德 说 :诗 歌 是 文 学 之 母 , 一 切 艺 术 “ 是
形 式 中最 崇 高 、 完 美 的 艺 术 形 式 ” 海 德 格 尔 认 为 , 最 ;
一
只形 似蚱 蜢 的小 舟 无 以 承 载 , 由此 可 见 词 人 的 哀
闻 一 多 说 “ 这 东 西 的 长 处 就 在 于 它 有 无 限 度 的 诗
愁 何其 多何 其 深 , 舴艋 舟又 轻 又 小 , 愁 又 多 又重 , 哀 在 愁重 舟轻 的 鲜 明对 比中 , 大 增 强 了抒 情 的力 度 大
作者 简 介 : 香 玲 ( 9 1 ) 女 , 教 . i s ie O 1 1 6 t m 艾 18~ , 助 E mal dv n 0 @ 2 . o :
6 2
武 汉 工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中指 出 :给 平常 的语 言 赋予 一 种 不平 常 的气 氛 , “ 这 是很好 的 ; 们喜 欢被 不 平 常 的东 西 所 打动 。 叶圣 人 ” 陶先 生也说 “ 修辞 的功 夫 所担 负 的 就是 要 一 句话 不 只是 写下来 就算 , 要 成 为表 达 这 意思 的最适 合 的 还
诗歌语言的向心力及其圆融之美
诗歌语言的向心力及其圆融之美作者:薛世昌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2期摘要:诗歌文本作为文字组织之一种,是充满了张力的言说。
诗歌的言说张力一方面在于它飘逸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语言聚焦的向心力,即朝向着中心与核心的“看齐意识”,亦即一种内在的引力和规约力。
现代诗歌语言的向心力,要求上下文之间不只要文从字顺,而且要顾盼生辉;要求语言服从意象体系的深度规约,遵从事物的规律和逻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限制语言的任意生发;要求遵从语言弹无虚发的“经济学”原则,让文本的每个字都能遵从思维的理性,迈出清晰的语步,并顺从诗歌语境的体系性规约;要求遵从诗歌语言的“现场感”,实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语言缠绕。
追求自由的中国现代新诗,恰恰应该认识到诗歌语言向心力的“不自由”并深长体悟、让诗歌的语言顺其自然、合乎天理人情,而臻于圆融和谐之境。
关键词:现代诗歌;诗歌语言;向心力;圆融之美朱光潜在讨论情感、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关系时说过一个语言的通则,“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给予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1],而其“组织”云者,意即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单元中,为着表达相对集中的意指,必有一个通常所谓的“中心意思”,其语言运动也必有一定的“向心力”。
比如人们老生常谈的散文写作之“形散而神不散”,“不散”就是一种向心凝聚的力。
诗歌文本作为文字组织之一种,其言说的张力一方面在于它飘逸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它难以逃逸的“语”心引力,而且,诗歌作为文字组织中独具诗性的组织,其语言的向心力还有着更为深刻的体现、更为高级的要求。
自媒体时代,文化的粗鄙化现象泛滥,文学的粗鄙化也未能幸免,而诗歌的粗鄙化似乎更为严重——诗歌成了粗糙言说、混乱言说、肆意言说的重灾区。
本文试图通过对诗歌语言向心力的探讨、辨识,提醒人们注意:诗歌的言说是充满了张力的言说——诗歌的想象虽然缤纷四散,但却处处维护着意象、守护着“中宫”。
诗歌向心力的存在,让诗歌言说更具纲举目张、圆融流畅的艺术美感。
诗歌的语言张力【论诗歌语言的张力与格言意味】
诗歌的语言张力【论诗歌语言的张力与格言意味】一关于诗歌语言的张力问题关于什么是诗歌语言的张力,阐述上并不统一。
著名诗歌理论家阿红先生说,张力“是指诗人在创造过程中,为实现主体对客体矛盾因素的观照,充分发挥联想、想象诸种心理机制的功能,调动种种艺术表现手段,致力于诗的整体架构或诗的整体构架与个体构件之间的联系,使其相互之间产生的网状抗力,对于主体心态造成一种欲泻而止欲言而隐欲吐而含的最佳审美效果。
”美国新批评派批评家阿伦・泰特说:“诗的张力,就是我们在诗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内涵力的完整有机体”。
海外学者李英豪说,张力“就像一个太阳,内涵一切光热的源泉,而同时又向四面八方放射”。
笔者的理解是,张力就是诗歌语言的所指和能指两极之间的互补和融合。
除了诗人创作时的主观努力以外,诗的张力还需阅读者在阅读时全心投入。
投入越多,张力便越强;投入不够,获得的诗的感悟就弱。
但这并不是说诗的张力不是客观存在的,诗歌语言的张力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成张力并调动张力,同时也使阅读者感受到这种张力的权利,只能操纵在每一位诗人手里。
以台湾诗人洛夫的诗《子夜读信》为例,我们来具体看看诗歌语言的张力的呈现方式:“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读镜中你的笑/如读泡沫”就字面的语义来看,每一位诗歌阅读者都是读得清楚的。
也就是说,在这首诗里,诗人是确切地给出了一种感受、一种观念的;对于这种感受和观念,多数的阅读者也能感悟、体验和重造。
这种确切的感受提供,就是诗歌语言的所指,就是诗的内涵力。
它们是具体的,实在的,可感可触的。
那么,这首诗的外延力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就是透过诗的表面的语义,我们所能体悟到的一切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暗含着丰富的戏剧色彩。
“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可以理解为只有到夜深人静之时,真实的一切才能赤裸着降临到我们的内心。
这时候,世界光洁如银光闪动的小河,最美好的回忆终于毫无掩饰地在眼前展现。
“手心里的一根针”和诗歌语言的四种张力结构
相对于诗人写下一首诗,对一首诗的解析显得多么无趣,甚至像无端的猜忌,这就是“冷冰冰的语言,嘈杂的人们,正在发笑的上帝”,而也许上帝才是真正的诗人。
而更为无趣的是对一首诗内部语言的解析,虽然这看起来无比重要,但对于一首诗来说,对语言的解析就是一个悖论,就是自毁长城,就是见光死。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回到对一首诗泛泛而谈的热闹氛围中去,俗世——仍然是一首诗赖以存在的家园。
而没有一个诗人会对自己诗歌的溢美之词心生厌恶,哪怕是本末倒置的误读,也会选择宽容和原谅,所以——虚荣心,仍是一个诗人保持生机的心灵肥土。
因此,一首诗歌产生的普遍状态是这样的,起始于一个命运般的灵感驱动,付诸于语言营构,形成一个张力空间,灵感在这个张力空间里得以安放进而呈现,诗意受到阅读和解析,外界意见和诗人初衷间的交融,最终到诗人因彻底的遗忘而实现这首诗的生成。
在这个过程当中,诗人唯一能说了算的就是语言的营构,这个语言营构集“身前事”与“身后事”于一身,就是诗人写诗中的“写”,诗是“写”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更不是“赋”出来的。
写诗的宗旨是呈现诗意,诗意就是张力,张力来自于一个语言的构造空间,谁都相信诗意是无形的,但这恰恰印证了作为诗意承载体——语言空间的有形存在。
汉语语言的蕴涵和包容特质,单个字的寓意和象形决定了一首汉语诗歌语言存在着现实意思和延伸意义指向这样一个封闭的语言张力结构空间,就是本来一个什么意思(字面意思),延伸出了什么意义指向,我们所有的语言张力或者说诗意就是在这个现实意思和意义指向之间回旋。
目前为止,有价值的中国新诗已将语言张力结构形式挨个尝试了一遍,主要呈现开合自由组合的四种。
第一种是,没有一个现实意思,只有意义指向。
这种开放式的结构主要包罗了早期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和政治抒情诗,这种开放有余而节制不足的结构导致了诗意张力的松散,使抒怀和感喟恣肆而廉价。
第二种是,没有一个现实的意思,也没有意义指向。
这是一种完全封闭的结构形式,以“崛起的一代”或朦胧诗为代表,这种彻底的封闭决定了诗意的呈现是内在的孕育,以孤绝而冷傲的姿态走向灵魂和精神天堂、心灵迷宫,使得朦胧诗成为中国诗歌具有永恒意义的化石标本。
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
诗歌理论与批评□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王 剑 我在《现代诗的空间建构》①一文中提到:“意象是现代诗歌语言的基本构件,张力是联结意象的筋架,诗人凭借它们建筑起现代诗的空间构架。
”那么张力概念的涵义是什么?诗歌语言张力空间是如何建构的?本文试讨论之。
“张力”是现代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认为张力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其涵义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同时包含有两种冲突因素,二者相反相成,微妙统一所形成的艺术魅力。
但从张力概念的产生和应用来看,仅以此理解张力的涵义尚有未尽之处。
张力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现代诗学中的张力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②一文中说: 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
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我们所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
这就是张力概念的语源。
我们对张力的理解和分析也必须以退特的这段话为基础。
首先,诗学中的张力与物理学中的张力不同,这一名词是退特自己创造的一个诗学新概念。
退特明确说“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也就是说,他无意于用物理学上的张力比附于诗学中的张力。
这一理论传入我国时,译者以物理学术语“张力”译之,结果造成许多误解。
单纯以物理概念解释这一概念,显然有失偏狭。
其次,张力的构成要素是外延和内涵。
外延和内涵原是形式逻辑中的两个概念,在形式逻辑中,外延是指适合某词的一切对象;内涵是指反映此词所包含对象属性的总和。
但新批评派使用这两个术语时意义有所不同,退特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而把内涵理解为感情色彩或暗示意义,这样,在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外延和内涵就构成了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
论诗歌的张力
论诗歌的张力苗雨时一首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结构就有一个张力问题。
诗歌中的张力,是借用物理学名词,其原意是;“液体表面相邻两个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
转借到诗歌创作,张力就成了表现诗意、结构诗歌的一项重要技巧。
美国新批评派的阿伦·泰特说:“诗的意义,全在于诗的张力;诗的张力就是我们在诗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内涵力的完整的有机体。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也说:“如果没有内在的张力,诗就流于内在的铺陈,一泻无余,当没有所谓生长与完成。
”这些话,不仅阐明了所谓张力,是指诗歌的内敛与外射在冲突对抗中达到的平衡态,这种矛盾的统一,成为诗意的综合与浑结,发散与升腾,也强调了张力对诗歌的生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现代诗不能没有张力,没有张力成不了好诗。
张力在诗歌中的表现多种多样:语言、表现、架构,内在的、外在的,等等。
这里,只就表现技巧层面,结合诗性意义的传达,探讨一下诗歌的张力。
张力,是矛盾的表现,凡有矛盾的地方,就有张力存在。
现试举几种张力形态:反常关系构成张力。
在现实世界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这些都属于常规逻辑范畴。
诗歌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打破这种现世常规,利用反常逻辑,创造一个假定性的艺术世界,从而形成诗歌的张力。
例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怨,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观,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青山烂,秤锤浮,白日现参辰,北斗回南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而夜半见日更属无稽。
但这些不可能在诗中就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是反常的假定的可能。
意思是: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你才能把我休弃。
这就构成了诗歌的张力:从艺术上的假定变为对生活的肯定,而此种转换的审美动力源是这个妇女强烈的带悲剧色彩的忠贞不渝的感情。
异质意象构成张力。
诗歌由一系列意象组合而成,意象的性质不同,它们的关系也各种各样:或相对,或矛盾,或映衬……凡是异质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排斥、否定、对抗,以及替代、转化,形成既对峙又依存的紧张状态,这就构成诗歌的张力。
诗歌的张力举例
诗歌的张力是指诗歌中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的内在力量,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具有张力的诗歌举例:
1. 《青青河边草》——顶针诗
青青河边草,
河边看青草,
青草在河边,
河畔草青青。
这首诗采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即下一句的开头与上一句的结尾相同,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使得诗歌更加紧凑有力。
通过反复咏唱“青青河边草”,诗人传达出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静谧。
2.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通过询问“情为何物”,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无限感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和共鸣。
3.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思乡的场景。
通过描写家书即将寄出时的一丝犹豫和担忧,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有力。
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诗歌(含答案)
专题36 文学类文本阅读——诗歌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沉默的芭蕉①邵燕祥芭蕉你为什么沉默伫立在我窗前枝叶离披神态矜持而淡漠从前你不是这样的在李清照的中庭在曹雪芹的院落你舒卷有余情绿蜡上晴光如泼近黄昏,风雨乍起敲打着竹篱瓦有约不来谁与我相伴一直到酒酣耳热呵,沉默的芭蕉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在这边乡风雨夜打破费尔巴哈式的寂寞②芭蕉啊我的朋友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灯火也眨着眼睛一边听,一边思索芭蕉,芭蕉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凭窗斟给你喝夜雨不停话不断孤独,不是生活【注】①该诗作于1980年4月,诗人到云南旅行。
在下榻的竹瓦舍里,诗人看到雨中的芭蕉,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②费尔巴哈式的寂寞:指独处而造成的寂寞。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为什么沉默”既是诗人对芭蕉的疑问、对话,又点明了此刻雨中芭蕉的情态。
B.“舒卷”“晴光”等都是对往日所见芭蕉的追忆,这与作者眼前的芭蕉并不相同。
C.两个“要……”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身处异乡的孤独使他急需交流、倾诉。
D.前三节描写芭蕉,后三节诗人与雨中芭蕉直接对话,展现了豁达脱俗的诗人形象,体现出作者内心交流的迫切以及身处异乡的孤单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深情的呼唤“芭蕉/你……”起笔,突出芭蕉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B.这虽然是一首新诗,但作者用词文雅,化用贴切,使诗歌充盈着古典诗歌般的韵味。
C.从“请拿我当朋友”到“我的朋友”,诗人不着痕迹地传达出他与芭蕉之间关系的变化。
D.全诗情景交融,构思巧妙,将孤寂无告的羁旅之苦,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和活力。
3.如何理解诗歌最后的“孤独,不是生活”?4.诗歌采用与芭蕉对话的方式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B2.C3.(1)与“沉默的芭蕉”题目对应,反点其题。
(2)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的感情,将诗人追求生活、热爱生活的心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11鉴赏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1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必备知识】常见结构技巧及作用1.开门见山特点及作用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揭示主题或全篇主要内容示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有自伤“老大”之情,第四句儿童的淡淡一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以景结情特点及作用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一转而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示例“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赏析最后两句写山上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3.卒章显志特点及作用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4.抑扬特点及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
抑扬有先扬作用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示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先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门外;后写诗人看到满园春色,有所收获。
前面遗憾是“抑”,后面高兴为“扬”5.铺垫特点及作用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
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示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6.照应特点及作用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下,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示例“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论诗歌《等你在雨中》的语言张力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诗歌《等你,在雨中》的语言张力殷丽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摘 要:余光中的诗歌艺术融入西方文化的灵性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形成“具有古典背景”的现代诗歌特色,他的《等你,在雨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诗歌语言选择了意义丰富有中国古典文化色彩的词、注重语词序列的巧妙组合、营造句与句之间空灵的意境,想象丰富,张力丰厚。
关键词:诗歌语言;张力;古典文化作者简介:殷丽萍(1973-),女,本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48-02清代方东树说:“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
”诗歌的语言就是这样,是跳舞的语言,甚至“它表面上是悖理、病句、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甚至有些出格。
但它深层却深藏着更特殊的含义和绵长的意蕴”。
[1]诗歌语言运用的变化性、创造性,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这种诗歌语言能“以最小的‘表面积’(容量)获得最大化了的诗意”[2],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张力所在。
诗在诗外。
诗歌语言的张力越丰厚,越能包容众多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意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
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蔡菁在《万般妙意,归于趣象》中说:“他的诗吸取了艾略特‘具有古典背景的现代’,借鉴了王尔德的幽默机智,达到了叶芝‘矛盾调和后的成熟’。
”[3]“古典”和“现代”本是一对矛盾,作为一个现代诗人,余光中能在艺术世界中融入西方文化的灵性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形成“具有古典背景的”的现代诗歌特色,这就是矛盾的调和和统一。
至于他诗歌中的各种矛盾张力,不胜枚举。
《等你,在雨中》,他选择了意义丰富有中国古典文化色彩的词作意象、注重语词序列的巧妙组合、营造句与句之间空灵的意境,呈现出丰厚的张力结构。
一、运用意义丰富有中国古典文化色彩的词在文学作品中,词是显示文本意义的基本单位,“不仅词汇本身有意义,而且会引发在声音上、感觉上、或引申的意义上与其有关联的其他词汇的意义、甚至引发那些与意义相反或者排斥的词汇的意义。
诗歌的张力名词解释
诗歌的张力名词解释诗歌,是一种以语言和声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启迪思绪、传递思想和表达情感。
它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拥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效果,其中之一就是诗歌的张力。
张力,是指事物内部或外部的紧张状态,是一种能够引发强烈注意力和兴趣的力量。
在诗歌中,张力是通过语言的节奏、音韵的变化、意象的独特性等手段来实现的,它使得诗歌具有高度的紧迫感和感染力。
首先,诗歌的语言节奏是创造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其与散文不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够通过诗句的长短、音节的重复和变化等方式来创造出紧张的节奏感。
比如,在一首节奏紧凑的诗歌中,短小有力的词语、快速的语速和重复的韵律会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感,从而激发读者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
其次,诗歌的音韵变化也是创造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歌通过韵脚、韵尾和押韵的运用,以及音素的变化和重复等手法,使得诗句的声韵蕴含着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感觉。
当我们朗读或欣赏一首押韵工整的诗歌时,其中的音韵变化会像一股力量一样直接冲击我们的听觉,引发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拉近了读者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使得读者对诗歌产生共鸣。
此外,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和隐喻也是创造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歌通过独特的比喻和隐喻,将抽象的思想和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诗歌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这些意象和隐喻时而让人震撼,时而让人感慨,既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又激发了读者对诗歌本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诗歌的张力是通过语言节奏的紧凑、音韵的变化和意象的独特性等方面来实现的。
这种张力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读者对诗歌的思考和探索。
诗歌的张力使得它成为一种独具魅力和力量的文学形式,能够给予读者以视觉、听觉和心灵上的愉悦和震撼。
文学作品中节奏与张力的把握
文学作品中节奏与张力的把握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节奏与张力如同两根撑起文学大厦的重要支柱,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作品的魅力与深度。
节奏赋予作品韵律之美,让读者在文字的流淌中感受到和谐与律动;张力则像一把无形的弓弦,时刻拉紧读者的心弦,引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阅读欲望。
节奏,在文学作品中,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排列和语速的快慢,它更是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拍。
就如同音乐中的音符,通过有序的组合和变化,营造出或舒缓、或激昂、或沉稳的氛围。
比如,诗歌往往以其独特的格律和押韵,展现出鲜明的节奏。
五言绝句、七言律诗,每行的字数固定,平仄相间,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简洁的语句,押韵的巧妙,节奏舒缓而深沉,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娓娓道来。
小说中的节奏,则更多地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叙述的速度上。
有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凑,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中,目不暇接;而有的小说则如潺潺流水,节奏缓慢,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岁月的静好。
例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郭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武功秘籍的争夺,情节发展迅速,节奏明快,让读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而心潮澎湃。
张力,是文学作品中那种让读者感到紧张、期待、不安的力量。
它使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冲突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好奇心。
在人物塑造上,张力可以通过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来体现。
一个角色可能在道德与欲望之间徘徊,在责任与自由之间抉择,这种内心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张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比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对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改嫁,内心充满了复仇的怒火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他的犹豫和挣扎让读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张力。
情节上的张力,则常常通过设置悬念、冲突和危机来实现。
当读者不知道故事的下一步发展,不知道主人公能否克服重重困难,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理论与批评□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
王 剑
我在《现代诗的空间建构》①一文中提到:“意象是现代诗歌语言的基本构件,张力是联结意象的筋架,诗人凭借它们建筑起现代诗的空间构架。
”那么张力概念的涵义是什么?诗歌语言张力空间是如何建构的?本文试讨论之。
“张力”是现代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认为张力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其涵义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同时包含有两种冲突因素,二者相反相成,微妙统一所形成的艺术魅力。
但从张力概念的产生和应用来看,仅以此理解张力的涵义尚有未尽之处。
张力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现代诗学中的张力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艾伦・退特,他在《论诗的张力》②一文中说:
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
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我们所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
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
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
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
这就是张力概念的语源。
我们对张力的理解和分析也必须以退特的这段话为基础。
首先,诗学中的张力与物理学中的张力不同,这一名词是退特自己创造的一个诗学新概念。
退特明确说“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也就是说,他无意于用物理学上的张力比附于诗学中的张力。
这一理论传入我国时,译者以物理学术语“张力”译之,结果造成许多误解。
单纯以物理概念解释这一概念,显然有失偏狭。
其次,张力的构成要素是外延和内涵。
外延和内涵原是形式逻辑中的两个概念,在形式逻辑中,外延是指适合某词的一切对象;内涵是指反映此词所包含对象属性的总和。
但新批评派使用这两个术语时意义有所不同,退特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而把内涵理解为感情色彩或暗示意义,这样,在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外延和内涵就构成了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
这两个意义层面的存在激发了读者从外延义到内涵义深入探究诗歌语言潜在意味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意义,张力就存在于这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之间。
这样,张力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就不止于诗句中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它甚至可以扩展为弥漫于整首诗结构中的审美兴味和艺术力量。
第三,张力呈现出多层次的空间结构。
按照我们上面的理解,张力存在于诗歌语言的字面指称意义与内在暗示意义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之间。
我们知道,诗歌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决定它所传递的意义也具有双重特性。
而诗歌语言的这种双重特性就为张力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我们一进入审美领域,我们的一切词语就好像经历了一个突变。
它们不仅有抽象的意义,好像还熔化融合着自己的意义。
”③他这里所说的“抽象意义”指的是语言的字面指称意义,或者说是“词典意义”,可理解为退特所谓“外延”;“自己的意义”即内在暗示意义,或者说是审美意义,可理解为退特所谓“内涵”。
在诗歌作品中,语言一方面用来描摹、解说、陈述、阐发客观对象,这是一种确定意义上的信息,这种语意信息我们可以按照退特的说法称之为外延义;另一方面,语言在诗歌作品中更主要地用来表现、抒发、咏叹诗人的心绪、情思、意蕴,这是一种不确定的、诗人自己的意义,是审美意义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内涵义。
在这两个意义层面中,外延义是内涵义的基础和工具,内涵义依附于外延义而存在,又通过外延义寄寓丰富的意蕴,并以此唤起人们的联想,从而使人们得到感官与精神上的满足和理智上的启示。
尽可能地增大诗歌语言内涵意义的蕴量是诗人的自觉追求。
张力效应就在从外延义到内涵义的增值和超越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艾表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
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
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的双层结构是很明显的。
字面意义层面是对海岸边屹立的礁石形象,海浪无休止地扑打它,但礁石依然坚定从容地挺立着。
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诗的字面外延义提供给我们的语义信息。
但诗的意义又绝不会到此为止,诗的语义层面下面,隐含着深层审美意蕴(内涵义)。
礁石实际上象征着诗人自己,无数次的历史风浪给他的身心留下了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痕,如刀劈斧凿的一般,但他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施加给他的一切苦难和打击,那么坚忍不拔,无畏无惧!从字面意义到审美意义,在这两个层面,蒸腾的是丰富而回味无穷的内涵义:诗人从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到一种超自然的东西,这种东西与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相契合,于是诗人移情自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
作为诗的外延义的确定形象明朗纯净,而内涵义则深邃丰厚,可引起人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丰厚的内蕴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厚的张力。
退特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
”这也就是说,在诗美内部结构上,张力呈现多层次的空间结构。
新批评派理论家瑞恰兹,在其《实用批评・意义的四大种类》④中认为,一首诗中起码可分出下列四种意义:第一是意思,亦即文义。
第二是感情,指作者对语言的表达的问题的态度、倾向或强调的兴趣。
第三是语气,指音调或口气。
第四是目的,指作者通过意思、感情、语气所表达出来的效果。
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一首诗有三个层次:音乐的层次、意象的层次、
“思理的舞跃”⑤。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将庞德的三层说比拟于《文心雕龙》中的“声文、形文、情文”。
综合各家见解,我们可以对诗歌张力审美层次作如下分析:
第一层:语义层,指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所提供的信息。
第二层:形象层,指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画面。
第三层:情感层,指透过语言形象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第四层:意蕴层,指通过诗境画面所深蕴的哲理内涵。
前两层可统称为外延层,后两层可统称为内涵层。
张力的空间结构即建立在各个层次之间。
我们举卞之琳的《断章》分析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第一层是语义层,我们读到的是诗中词语和句子提供给我们的字面信息,这是张力赖以产生的基础。
第二层是形象层,诗中以极富国粹色彩的语象:小桥、风景、楼、明月、窗子、梦对照映衬,构成一幅清丽幽雅、令人神往的丹青小品。
第三层是情感层,我们可以设想诗中的“你”是一位绝代佳人,桥上看风景的“你”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却又成为楼上“看风景的人”如痴如醉的渴慕对象,他日思夜想,可望而不可及,他的渴慕只能在“梦”中实现。
诗中溶溶的月色更映衬了抒情主人公因求之不得而暗结的忧怨和感伤。
这是诗中抒情的内在。
第四层是意蕴层,我们追寻这首诗背后的象征意义时,会惊讶地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诗中的“你”、“看风景的人”、
“桥”、
“楼”、“明月”、“窗子”等都是相对而存在,并相互转换的。
而人生也不过如此,在宇宙万物乃至人生历程中,一切也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互相转换的,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
我们一旦洞悉了这一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荣辱,从而获得灵魂的自由与超越。
在整首诗中,正是张力构成了诗的立体结构,使诗的内蕴得以扩展和丰富。
一般来说,散文是单向线性结构,诗的内在结构则是立体的。
张力在一首诗中,是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筋架,诗中的意象、句子、章节乃至情感和多层次意蕴,都依靠张力来联结,从而形成艺术的整体感。
所以诗质稀薄,只在外延层面打转,或脱离外延层面,仅空泛地抒情或抽象地说理,都是很难增加诗的张力强度的。
在诗歌创作中,过分着重对感性形象的描摹,则诗质浅白;过分着重事理的阐发,则又显得抽象、空泛。
总之,外延和内涵缺少任何一个层面,便不能产生张力,也无从表现诗美。
诗负有提高语言的使命。
新批评派张力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诗歌语言的创造和研究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方法。
我们认识到,张力往往与内蕴的隐寓深浅相联系,张力愈大的诗歌寄寓的精神内容和审美意义愈多,也愈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样,运用各种的语言手段,营造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就成为诗人们自觉的审美追求。
注释:
①王剑:《现代诗的空间建构》,《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②《新批评”文集》赵毅衡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③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9页。
④《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⑤见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27页。
(作者系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尔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