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

一、人员职责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在组长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去污区的各项工作,需履行以下职责。

1.严格按要求着装,仪表端庄,不化妆,不戴首饰;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服务耐心、态度好,全方位树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形象。

2.负责全院复用器械回收及回收后的清点、核查、记录、分类等工作,回收台干净整齐。应熟练掌握各类复用器械包的名称、包内器械名称、规格、数量及性能:按规范要求正确选用及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根据复用器械材质、形状、精密程度选用清洗消毒方法,熟悉各种清洗方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避免器械损坏和影响清洗质量。

4.采用清洗消毒器清洗器械时,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按要求装放在相应的清洗架上。如一般血管钳应打开关节穿到U形架上,有利于清洗干净齿锋部位;管腔器械应装放在管腔架上,有利于内外部达到有效的清洗消毒干燥。

5.负责各种清洗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认真进行班前水、电、汽、清洗剂、润滑剂的检查,达到标准条件才能启动清洗消毒器。密切观察清洗消毒器运行状态,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6.负责手工清洗的清洗剂、消毒剂等配制,并监测其有效浓度。

7.及时发现器械清洗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清洗流程、提高清洗质量。每日应按规定及时处理手工清洗时使用的用具,每天操作完消毒干燥后备用。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做好器械及耗材的交接;负责去污区的卫生清洁工作,应执行去污区的管理制度。

二、管理制度

1.该区适用于重复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的回收、清点、核查、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应严格遵守"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2.去污区工作人员应在缓冲间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按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防护着装要求正确佩带个人防护用品,离开该区域应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更衣、换鞋、脱去个人防护用品。有效落实职业防护,该区人员应绝对固定,不应随意进入其他区域走动。

3.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进行清点、核查、分类、清洗、消毒、干燥等工作,应按技术操作标准中的步骤、方法、要求进行去污处理。对不同材质、不同状态、精密程度选用合适的清洗、消毒、干燥的方法。按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妥善的处理,达到有效的去污处理并保持器械的使用性能。

4.各类清洗机中的专用筐架、周转车应配套使用,污物回收周转箱应密闭。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手工清洗的用具、清洗池、容器应每天清洗、消毒、干燥存放。

5.按规定班前班后应进行卫生清扫,清洗双手及卫生洁具,按要求消毒并记录。

三、工作流程

7:30 接班。接夜班所收的器械包,清点器械,查对清楚。

8:00 回收治疗包。对下收回来的各类治疗包、治疗巾进行逐包查对清点,与下收人员核对汇总数据,并在条形码追溯系统中进行记录。

收消毒包:收病房送来的消毒包。按要求更换消毒口袋,消毒包外贴条形码标签,做好登记。

清洗器械:将回收的器械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清洗机的装载量,装筐清洗。

器械装筐:将回收后的器械打开所有关节穿在"U形架"上或平放在器械筐内至装量2/3,碗、盘装放在架筐内。

装架:先洗器械,再洗碗、盘,如器械少要混洗时,要将器械筐放在上层、下层,装碗、盘的架筐放入中层,并转动清洗臂无阻碍。

开机清洗:开机前查看电、冷热水、酶剂、油剂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清洗臂自由无阻碍的旋转。关紧门按钮,接通电源,选择程序键,启动清洗机。

11:30 交班。与中班工作人员交接去污区工作。

14:00 接中午班所收的器械包,清点器械,查对清楚,接收科室需要更换的复用器械包。

16:00进行特殊科室器械包的回收。

17:30 整理污染区,与夜班人员进行交接班。关闭清洗机的水、电、汽,下班。

四、标准要求

保障复用污染器械的交接、清洗质量管理,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定岗、定责,培训上岗准人机制,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管理质量。工作标准如下。

1.去污区内工作人员着装要求: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戴手套接收、清点复用器械。

2.上岗前由去污区带教老师进行岗位工作指导、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准人上岗。

3.严格执行污染复用器械的交接流程,分类放置;核查复用器械的物品名称、数量、完整性、功能,复用器械有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回收复用器械通过追溯系统进行条码扫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内。

5.接收查对后将各器械关节打开,穿在U形架上,摆放在器械清洗篮筐内,弯盘、碗摆放在专用清洗架上,装载量控制在筐的 2/3处。

6.选择合适的复用器械清洗程序,进行器械清洗。

7.不可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若工作人员离开需脱下隔离衣洗手、换鞋。

8. 清洗程序

(1)预洗:5min,清洗消毒的预洗首先洗掉污染的血和分泌物。

(2)清洗:加入多酶清洗剂和加热,40~60℃,15min。

(3)漂洗:3min,冲去残留的清洗酶。

(4)终末漂洗:12min。

(5)消毒:93℃,5min。

(6)干燥:115℃,15min 进行干燥。

9.清洗效果监测: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清洗效果监测,记录准确及时,妥善保存,便于追溯。

五、监测指标及要求

1.每个月进行清洗机的监测。

2.每6个月进行清洗用水质的监测,并由微生物科出具报告。

消毒供应室制度

供应室工作制度 1、入室后应更衣换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工作区的管理规范。 2、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认真做好科室质量监测工作。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差错登记上报制度。 4、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 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5、根据各科室需求配发物品基数,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储备。 6、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7、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设备科(采购中心)。 8、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并记录,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9、工作人员应在岗在位,禁止随意串岗。 10、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 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 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进入各区规范着装、换鞋。 3、工作区内经常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桌子、椅子、地面二次,有污染及时处理,每周一 次大扫除。 4、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物与污染物,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存 放。 5、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下送均应采用专人专车,专 线运送。 6、灭菌包外均应贴上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期、失效期,灭菌指示带应呈现黑色条纹 才能发出。 7、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关键参数。 8、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每次维修后均应根据要求先进行生物 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9、回收再用的一切物品,均需按清洗消毒灭菌常规操作。 10、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灭菌组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负责全院待消毒物品的灭菌工作,当天的灭菌任务必须当天完成。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灭菌器的灭菌效能,灭菌时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应尽 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4、认真做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每天做一次BD测试,每月一次生物监测),一 旦发现异常,立即与护士长联系及时处理。 5、待消毒物品与已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避免混淆。 6、保持发放的无菌物品符合标准(储槽开孔的关闭、化学指示胶带正常变色、包干燥不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 目的评估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并对相关的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实施了防范措施,并将防范措施实施前个实施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我院实施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后,使得消毒供应室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风险管理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后,能够给临床提供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临床医疗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标签: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 消毒供应室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消毒灭菌物品,是院内感染防范工作的核心部门,在医院质量控制工作中举足轻重。笔者通过对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极大的降低了消毒供应室风险事件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风险管理评估 1.1人员素质评估结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护工等为主,文化水平、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从原先的临床科室转到消毒供应室工作,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适应和掌握。大多数工作人员存在着知识老化、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等问题。上班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对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清洗器械时徒手接触污染器械或锐器,易发生锐器伤害。配制消毒液或清洗器械时未戴佩口罩、手套、帽子,未按规定穿防护服。 1.2制度管理评估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工作中未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规范的操作流程执行。对过期包回收后不做重新清洁处理,继续使用已破损的包布。包装待消毒物品、器械时未认真检查洁净度、功能完好性。对外来医疗器械缺乏正确规范的处理流程。部分制度过于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消毒供应室工作发展的需求。部分制度相互冲突,导致执行困难。对规章制度的实施缺乏执行力,导致规章制度成为摆设。 1.3设备管理评估消毒灭菌设备使用时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对设备的维护。未定期对垫圈密封性、压力表、安全阀、减压阀等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记录不全等。 1.4记录管理评估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不重视记录的重要性,在消毒灭菌和各种监测工作记录时出现漏记、记录不及时、提旱记录、记录不真实等问题。对消毒灭菌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灭菌温度、灭菌压力、灭菌器序号、操作者姓名、是否合格等记录不详细、不准确。设备维修记录无维修人员签名或笔迹潦草,涂改。部分记录前后矛盾,缺乏真实性。

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6 小时,并建立培训记录。 3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类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职业卫生防护等相关知识,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 4 、环境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辅助区分开;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有实际的屏障,标识明显;三区间的人流、空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5 、灭菌、清洁、污染物品严格区分,定点放臵。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洗消毒,保持车辆清洁、干燥。 6 、凡需要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应单独包装,明显标识,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7 、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必须进行清洗质量检查和器械功能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包装灭菌

8 、根据器械、物品的用途、性质等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灭菌物品的包 装、装载、卸载、存放与发放应严格遵守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对各类无菌包应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9 、建立质量管理与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10 、消毒供应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清洁剂、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监测材料、试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并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中心。 11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柜。 12 、保持环境整洁、物品表面清洁无尘,清洗器械的用品使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13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需要配备相应的职业防护用品(护目镜、口罩、帽子、防护手套、防水衣及防护鞋等),按规定使用。 14 、严格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按规定要求对各种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监测资料存档备查。对使用中消毒剂按规范要求进行浓度、生物监测;每季度对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生物监测。 15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运 送。交接登记内容完善、资料保存齐全。 精品文档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方案说明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 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的规定。 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五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1 回收 1.1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1.2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1.3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 分类 2.1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 2.2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3 清洗 3.1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一、术语和定义 1、消毒供应中心(CSSD):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2、去污区: 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D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4、无菌物品存放区: 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5、去污: 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6、外来医疗器械: 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4管理要求 4.1医院 4.1.1应采取集中管理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4.1.2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1.3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4.1.4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4.1.5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4.2消毒供应中心 4.2.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 案。 4.2.2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4.2.3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 4.2.3.1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4.2.3.2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1 5基本原则 5.1CSSD的清洗消毒及监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

供应室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供应室风险评估及防范措 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供应室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一.评估供应室风险因素 1.设备仪器管理与使用不当: 设备使用时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操作不当,设备保养过程中,如:灭菌器仪表不准、垫圈密封不严、压力表、安全阀、减压阀等等不定期监测,仪表小故障不及时维修故障,维修,养护记录不全等,将直接导致灭菌失败而存在风险隐患。 2.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 如在包装过程中包装材料选择不适,包布陈旧有破洞,装放容器不配套,无标签或者标签与物品名称不等,写错日期、发错无菌包或者发错科室等均存在风险隐患,在监测过程中,各种监测手段使用不当,监测记录不全,缺乏质量合格的有效果证据而存在风险隐患。 3.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如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章不循,注重终末质量控制而忽视环节质量控制和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等,都是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 二.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在护理部和感控科的领导下,成立院、科二级风险管理小组,分层落实各级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形成院、科二级风险管理体制,将不定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各类风险,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对供应室的相关风险事件进行分

析,探讨风险防范措施,对供应室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例会,每月进行工作小结。及时将结果反馈到相关科室,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 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理论及技术操作,使其明确供应室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明确器械物品的处理程序及要求,增强风险管理的意识,重视风险管理的防范,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消毒灭菌不合格等因素,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灭菌监测质量管理: 加强消毒员的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技术因素原因影响物品的灭菌质量,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各项监测制度,认真做好灭菌过程中各项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4.规范无菌物品的贮存和运送: 灭菌后的物品要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如有破损,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则不能使用。无菌物品存放在洁净室内并规范分类按顺序摆放,标志明显。每天核对清点无菌物品,发放无菌物品时要查对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按顺序发放。运送灭菌物品时必须用密闭专用车,防止差错事故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消毒供应室制度

供应室工作制度 1、 令狐采学 2、入室后应更衣换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 各工作区的管理规范。 3、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认真做好科室 质量监测工作。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差错登 记上报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6、根据各科室需求配发物品基数,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 以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储备。 7、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8、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设备科(采购中心)。 9、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并记录,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10、工作人员应在岗在位,禁止随意串岗。 11、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 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技术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进入各区规范着装、换鞋。 3、工作区内经常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桌子、椅子、地面二 次,有污染及时处理,每周一次大扫除。 4、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物与污染物,灭 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存放。 5、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 下送均应采用专人专车,专线运送。 6、灭菌包外均应贴上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期、失效期, 灭菌指示带应呈现黑色条纹才能发出。 7、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关键 参数。 8、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每次维修 后均应根据要求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9、回收再用的一切物品,均需按清洗消毒灭菌常规操作。 10、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 应室工作。 灭菌组工作制度 1、消毒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负责全院待消毒物品的灭菌工作,当天的灭菌任务必须当 天完成。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灭菌器的灭菌效能,灭菌时注意 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应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4、认真做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每天做一次BD测

新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守则.pdf7.doc

新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pdf7 消毒供应室追溯制度 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 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 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 灭菌员等. 4、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 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7、建立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及时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相应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 (2)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且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3)定期收集或随时听取临床各科室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新版薪酬告知书模板-新版-精选.pdf7 薪酬告知书 先生/女士: 您好! 经沟通,自年月日起,您的薪酬标准及主要发放结构调整如下: 月度岗位工资为:RMB 元/月;月度绩效工资基数为:RMB 元/月,根据您的绩效考核按照出勤天数发放。年终绩效奖金标准为RMB 元,根据您的绩效考核按照全年出勤天数发放。 特别提示:若在一个自然年中途出现离职的,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当年年终绩效考核的,视为考核不合格,公司不予发放当年年终绩效奖金。 以上均为税前收入,个人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由公司代扣代缴。 此告知书为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妥善保存并务必遵守薪资保密规定。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研究-风险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研究-风险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为例,将2012年1月~12月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13年1月~12月设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且消毒供应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就是要以一个程序实现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减少风险的发生[1]。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所有诊疗用品的回收、

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的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2-3]。且消毒供应室有大量高温高压仪器设备,这使得其风险性较高,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设备有:脉动针孔压力灭菌器、半自动清洗机、烘干机、水处理机等。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消毒员和2名护理人员。 1.2管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即按照现有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模式,具体为:1)风险评估。①人员评估。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知识体系不健全,且法律意识、自我职业防护意识不强,不了解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风险,不戴橡胶手套就进行相关物品的回收、清洗等,容易造成刺伤、感染等;配置消毒液时不遵循规定,盲目追求高浓度,增加消毒液的危险系数。②设备评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有时未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不重视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没有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保养等。③记录评估。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记录工作,在消毒灭菌工作前未做好记录的准备,从而导致漏记、记录不实等现象,例如:操作人姓名、设备型号、起止时间、灭菌温度等记录的不完整或错误。2)风险防控对策。①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结合本院典型的病例进行教育,将集体授课、个别辅导、专题讲座、案例讲解等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让其对职业风险有深刻认识,掌握相关职业安全防护措施[5]。同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更衣室等地方张贴温馨提示,营造良好的氛围,如:“请将血迹冲洗干净”、“请做好标准预防”、“请问你的洗手规范吗”。②加强各项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监测、生物监测、化学监测和物理监测,记录监测结果,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最新版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1.做好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各种规格敷料的制作工作和供应工作。 2.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用途、规格、维修、保养的灭菌方法,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要求执行。 3.全院无菌物品供应合格率达100%,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严格检查证件和检测结果报告单。 4.凡无菌物品日期超过规定时间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 5.熟悉各科室的需要,每日定时下收下送,有计划地到各科室发放,保证及时供应所需物品,供应物品如有错误或损坏,立即纠正或补换。 6.按各临床科室需求,制作、配置各种物品,器械及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7.根据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储备。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类物品洗涤、包装、消毒应有签名和标识,注明消毒日期,已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无过期失效或标识不清的物品。熟悉消毒液选择和浓度配置方法并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9.每日消毒灭菌工作有记录,已经消毒灭菌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 10.严格执行监测制度,每月定期对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和进行标准包生物监测,定期对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 1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并记录存档。 12.适时完成器械物品报损、补领工作。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二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管理监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按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班工作进行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以促进质量持续该进。

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分析探讨

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分析探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为例,将2012年1月~12月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13年1月~12月设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且消毒供应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推广。 标签: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 风险管理就是要以一个程序实现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1]。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所有诊疗用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的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2-3]。且消毒供应室有大量高温高压仪器设备,这使得其风险性较高,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设备有:脉动针孔压力灭菌器、半自动清洗机、烘干机、水处理机等。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消毒员和2名护理人员。 1.2 管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即按照现有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模式,具体为: 1)风险评估。①人员评估。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知识体系不健全,且法律意识、自我职业防护意识不强,不了解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风险,不戴橡胶手套就进行相关物品的回收、清洗等,容易造成刺伤、感染等;配置消毒液时不遵循规定,盲目追求高浓度,增加消毒液的危险系数。②设备评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有时未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不重视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没有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保养等。③记录评估。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记录工作,在消毒灭菌工作前未做好记录的准备,从而导致漏记、记录不实等现象,例如:操作人姓名、设备型号、起止时间、灭菌温度等记录的不完整或错误。2)风险防控对策。①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结合本院典型的病例进行教育,将集体授课、个别辅导、专题讲座、案例讲解等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让其对职业风险有深刻认识,掌握相关职业安全防护措施[5]。同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更衣室等地方张贴温馨提示,营造良好的氛围,如:“请将血迹冲洗干净”、“请做好标准预防”、“请问你的洗手规范吗”。②

(完整word版)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 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收回污染的失效物品,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五、沾有脓血等体液的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洗涤清洁后交供应室消毒。传染科用过的物品,应经传染科消毒处理后再交供应室消毒。 六、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七、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八、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九、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十、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一、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丢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 十二、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三、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 扫除1 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四、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 次,每月空气培养1 次。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时间:2010-09-14 11:23:35 发布者:编辑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 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 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

消毒供应中心所有名词解释

消毒供应中心所有名词解释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4.无菌物品存放区: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5.去污: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6.外来医疗器械: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7.清洁: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

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8.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9.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染物的过程。 10.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的过程。 11.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12.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震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13.清洗消毒器: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14.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15.密封:包装层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采用黏合剂或热熔法。 16.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7.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8.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天或者以上可植入型物品。 19.湿热消毒: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20.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1.灭菌过程验证装置: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22.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体积<60L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23.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24.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内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25.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 26.清洁剂:由表面活性剂和辅助成分组成的,具有增强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及对策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3-08T10:25:31.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刘丽娟[导读]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平台科室,是最大的污染源集中的场所和无菌物品供应中心,随着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不断发展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平台科室,是最大的污染源集中的场所和无菌物品供应中心,随着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消毒供应中心有着科学的环境布局;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信息管理;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科学的岗位分层次设置管理及培训;全面的手术器械处理技术等.同时消毒供应中心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风险控制; 正文: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评估某一特定活动的风险,并制定计划减少暴露于他们所造成的损伤的方法.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应通过风险鉴别、风险评估、控制风险、再次评估、质量持续改进来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风险。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的危险因素有区域间的缓冲、传递窗、洗手设备、洁具间、温湿度等,应避免交叉感染,洁污分开,确保有效的感染控制。 2.设备风险:火灾、电路短路、泄漏、爆炸等。应预防性维护,使工作人员了解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新设备投入运行前培训及定期在职培训,对基础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有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及时记录客观风险因素、损伤和安全事故,运行不良或有故障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 3.人员风险:锐器伤、烫伤、噪音、生物危害、心里压力、体力操作损伤等等。应合理配备人员基数,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着装规范,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强壮的身体素质。 4.流程风险: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循环使用等。应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合理制定流程。 5.器械风险:周转不够、损坏、器械混淆、数目不符、错误名字、供应不及时配件丢失等等。应设专人专科器械负责人,设置标识警示,防范器械混淆,建立器械基数库;建立高风险手术器械目录及分级,高风险各专科急需物品,高风险唯一器械包,精密贵重器械等;建立器械应急处理程序;建立精密器械管理等。 参考文献:[1]曹春香,王江虹,郭香2011.6.29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浅谈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素质要求。鲁沃夫第86期培训课件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与任务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与任务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 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科室。消毒供应中心(室)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依据消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任务 1.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制作各种治疗包、器械包、布类包及辅料,经灭菌后供全院使用。 2.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并健全各项制度、操作规程、质控措施,确保临床医疗用品使用安全。 3.参与部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院内管理。 4.建立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系统,使物品供应流程更加便捷,物资管理更加经济科学。 5.不断研究、改进工作内容和方法,保证及时有效的物品供应;实施在职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室)规章制度 制度是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是质量的保障,是管理者检查工作质量的依据之一。只有加强科学的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善、系统、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制度 l.按各科室需求配置各种物品,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 储备。 2.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 3.供应的无菌物品应标明品名、灭菌期、失效期及打包人签名。凡灭菌物品外观检查不 合格或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检查、包装后再做灭菌处理。 4.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5.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采购中心(设备科)。 6.建立各科室物品账目及请领、发放、报损制度,定期清点并上报有关部门。 7.定期征求临床科室对供应工作的意见,及时完善工作规程。 8.建立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紧急风险预案,完善突发事件处理流 程。 9.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要求及操作规程。 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污染区的感染管理制度 1.污染区应分为回收区、洗涤区和精洗区。 2.污染区工作人员应有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 3.物品的去污应经过分类、浸泡、清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及干燥6个 步骤。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灭菌前须进行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4 个步骤。 4.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下送过程中应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 5.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清洁设备。 (二)清洁区的感染管理制度 1.清洁区是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保管、灭菌的工作区域,可分为包装区和灭菌区。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样本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 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收回污染的失效物品,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五、沾有脓血等体液的器械,应由使用科室洗涤清洁后交供应室消毒。传染科用过的物品,应经传染科消毒处理后再交供应室消毒。 六、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七、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八、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九、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十、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一、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丢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 十二、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三、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四、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时间:-09-14 11:23:35 发布者:编辑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526 可追溯的全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建设

可追溯的全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建设 张国正① 代卫志① 李中郁① ①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080,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2号方正国际大厦1606 摘 要 为了实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各消毒包的可追溯、全流程管理,通过高效可靠的模型化建设,实现供应室、供应室与物资科、供应室与手术室等各个科室的互联互通,达到高效、安全、可靠、可视化、实时、可扩展、全流程、可追溯的供应室系统。此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实现医院系统高效可靠的集成,增强医疗信息系统适应性,及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全流程、供应室、供应室系统、指引 1 引言 供应室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保证,作为后勤管理的一部分对整个医院信息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室作为医院无菌器械的管理和供应单位,器械包的质量至关重要,防止医院感染在供应室的发生是感染科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医院具备了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设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但是缺乏一套高效可靠的供应室系统的支撑,目前很多医院不能将器械包实现可追溯、可视化、BSI录入等。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供应室建设为基准做简要的说明。 供应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标准化、模型化、高效、安全、可追溯、可视化、BSI录入、全流程,并且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同时规范业务标准、减少了人力成本和二次感染的发生。 在系统建设方面,我们结合了卫生部关于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规定以及医院对供应室的管理规范,对复杂的管理流程进行模型化抽象出四大工作台、一个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数据支撑。 2 供应室系统的现状 目前一些大的三甲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供应室系统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然而在这些科室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最多,有的医院还是手工记录,好一点的通过计算机做登记,虽然各个环节做了登记,但是并非全流程管理,也不是完全做到可追溯,并且各个环节间的耦合度不高!各个环节没有指引,增加了培训的成本,可操作性不强。 3供应室系统的设计特点 3.1 总体框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10-11-08 冃U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技术操作部分参照了美国ANSI/AAMI ST79-2006医疗设备中蒸汽消毒和灭菌保证综合指南(ANSI/AAMI ST79: 2006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ty assurane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EN ISO 15883-1: 2006《清洗消毒器》(EN ISO 15883-1 : 2006《 washer disinfector 》)和EN 285: 2006《大型蒸汽灭 菌器》(EN285:2006 Sterilization Steam sterilizers Large sterilizers) 。 本标准第5.5.1 >5.7.4 >5.7.6 >5.7.7 > 5.8.1.4.2b) 和e)、5.8.221 、5.9.5.1、 5.9.5.2、 6.1.1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伍爱、张青、巩玉秀、么莉、李六亿、张流波、李新武、钱黎明、冯秀兰、王易非、钟秀玲、武迎宏、张宇、黄靖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 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阮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 行本标准。 己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的环节质量控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的 环节质量控制 孙桂菊 摘要:为了给临床提供安全、合格、绝对无菌的物品,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提高医疗安全及医疗护理质量,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及素质、技术、管理、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环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47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66-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特殊部分,它虽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具有供应的无菌物品数量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常被人们称为医院的“心脏”“肝脏”,已从原来辅助科室的位置“晋级”到医院关键科室的行列。它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消毒不彻底将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和治疗。质量控制、监测和管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做好环节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1 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我院自2008年10月搬迁就实行了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集中处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由原来的简单消毒与灭菌变成了下收和接收可复用器材和其他物品,并进行集中清洗、灭菌和保存,再发放到医院各医疗使用部,需要体力好、责任心强、专业技术好的工作人员。原来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不适应临床一线工作,现已不适应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针对实际情况对护理部、院领导提出申请,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填充了一些中间骨干力量及年轻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院内、院外培训,使其掌握本科室护理知识。另外,招入年轻的合同工对其进行培训,进入清洗下收组,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劳动强度大的清洗下收工作,而灭菌工作则由持有压力容器操作证的合同工承担,加强了供应室人才阶梯的建设,保证了工作质量。 2 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临床一线所有无菌物品的供应,所供物品直接涉及每位病人的诊疗,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①较好的身体素质;②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能理解所供物品的用途和用法;③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具备慎独精神;④能够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要学习流行病学、管理学,强化预防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