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甘肃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2.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而到了北宋时期“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
出现这样的变化反映了A.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B.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3.《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
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5.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
”文中涉及的“封建国家”与“若干行政区”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7.某史书这样描述某个机构:“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锡命是天子赐予诸侯的荣誉。
西周初期,诸侯一律亲赴王朝受命。
春秋时,周襄王派使者到晋国给晋惠公颁布锡命,“晋侯不敬,执玉卑,拜不稽首”。
这反映出( ) A.周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B.分封制的根基瓦解C.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2.在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们对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些政策提出批评,说它们是在与民争利,造成了两大弊端:一是破坏了敦厚的传统,造成了贪婪的风气;二是务农的人少了,追逐工商之利的人多了。
“贤良文学”们批判的政策主要包括( )①铸造圜钱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任用酷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从开元九年到十二年,唐政府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括户。
括户中承认选户的合法地位,不追究逃户逃亡的罪责,允许他们就地附籍。
该措施( )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B.完善了两税法的征收办法C.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D.取消了国家对户口的限制4.下图所示是《昌氏乡约》的部分的文。
这说明当时乡约( )C.依靠国家法律保障实施D.依据阶层区别违约的责任5.中国古代某一王朝“最初发行以白银为价值尺度的兑换纸币,随后正式发行不兑换纸币,同时宣布禁止买卖金银。
它在世界货币史上是最早实行纯纸币流通制度的王朝”。
这一王朝定都于下图(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日本接受三国干涉还辽的同时,要求与消朝订业新约。
1896年,最终按日本条款,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日本获得了与欧美各国一样的在华权益,清政府也实现了“不令于秦西各国成约以外别有要求”的出发点。
这表明当时( )A.中日两国不平等关系强化B.日本主导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主权得到一定的维护D.《马关条约》的条款被废弃7.1924年,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文指出:“我们的党对于农民里的宣传应当注意地方政府征收田税的问题”,“做总的政治宣传的时候,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口号。
河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
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
该现象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2.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该措施()A.阻碍了经济发展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C.动摇了农本观念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3.土地私有化确立于战国时期,汉唐时期“抑兼并”政策频频出现,而宋代却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宋代推行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是A.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态势缓解B.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C.地方割据分离势力受到制约D.政治权力的分配出现下移4.汉初,因“除钱律,民得铸钱”致使民间私铸钱币一度得到发展,部分郡国“即山铸钱,富埒天子”。
汉武帝时期下令全面禁止民间铸币,“盗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
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西汉时期A.律法松弛导致金融混乱B.经济特权助长王国势力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冲击5.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由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
”材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土地兼并B.农民负担沉重寻求庇护C.当时租佃关系开始兴起D.豪强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6.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7.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
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距今约5300年的玉鹰,其双翼之尾是猪首形。
它体现了()A.国家意识与艺术审美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宗教信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D.中原文化的拓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
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鹰,其双翼之尾是猪首形,腹部刻画出一圆圈纹,内刻八角星纹,有学者认为鸟是东夷和淮夷人的图腾,玉鹰双翅作猪首形展开,是希冀高飞的鹰能把牲品带给上天,反映凌家滩先民鸟崇拜、猪崇拜、太阳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
同时猪也是重要家畜,反映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综上可见,玉鹰体现了宗教信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C项正确;当时国家尚未产生,排除A项;玉鹰反映含山凌家滩先民的信仰与生产生活状况,看不出氏族、阶级等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从材料看不出含山凌家滩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影响,不能体现中原文化的拓展,排除D项。
故选C项。
2.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史事不同史籍对该史事的记载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
公子扶苏、中尉蒙恬死。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历史2024.1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战国时期,秦将其统治区域称为“夏”。
睡虎地秦简中的户籍制度规定:“夏子”是指秦国人,以及秦国人与周边新征服地区之人所生子女。
这一规定A.标志户籍制度的形成B.有助于秦国统治的稳定和影响力的扩大C.体现阶级关系的变化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瓦解和郡县制的确立2.《汉书》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歌谣)”,并命人为其编订音律。
在祭祀仪式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天子和百官)皆肃然动心焉。
”汉代乐府的创立A.目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C.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D.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3.下图是隋唐时期政府所设粮仓分布图。
《隋书》记载隋朝“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转相灌注。
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通典》记载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由此判断①粮仓储粮来自江南地区②广设义仓以备水旱赈济③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④仓储建设反映农业发展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4.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
下列史事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行崇文抑武方针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5.下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
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
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
由此可见乡饮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1840年英国照会清廷: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
高三期末考试试题(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官僚政治确立D.君主专制制度形成2.《管子·八观》中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这一主张意在强调A.以民为本B.厉行节俭C.轻徭薄赋D.重农抑商3.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
这反映了秦朝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注重规范伦理秩序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4.魏晋玄学在自然与名教(纲常礼教)的关系上,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这反映了玄学A.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尊崇个性自由反对等级秩序C.为理学兴起奠定理论基础D.是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5.韩愈《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作者旨在A.倡导工商皆本B.维护等级秩序C.主张民本主义D.抨击君主专制6.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l09次之多,下列对这种情况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孔子“民贵君轻”的思想B.表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重要地位C.“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D.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告子曾与某人辩论人性问题。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不分于东西也。
”某人反驳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此人可能是A.孟子B.荀子C.老子D.孔子3.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和这一方针有关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4.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C.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5.“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孟子的一个思想”指的是A.“仁义”B.“仁”C.“民贵君轻”D.“性本善”6.商鞅变法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能为这一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节用而爱人”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天法道。
道法自然”D.“为政以德”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载:“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历史2024. 0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对河南安阳殷墟文化时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的发掘中,出土动物骨骼约36吨,主要为骨原料,包括肢骨、下颌骨、角和牙齿等,其中肢骨来源多为家养动物。
此外,还发现了骨笄(簪)、骨镞(箭头)和骨铲等成品。
此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当时①手工业生产情况②畜牧业经济发展③工商食官的制度④动物资源的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尚书一职源于战国,其在汉武帝以前是九卿的属官,职掌皇帝的笔札,地位很低。
武帝、成帝时扩充尚书人数,武帝设四人,成帝又增加一人,分别主“丞相御史事、刺史二千石事、人庶上书事、外国四夷事、断狱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朝A.中央机构决策权力发生转移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尚书成为中央最重要的职官D.丞相权力得以强化3.泼寒胡戏原是一种西域的风俗性乐舞。
在寒冬季节,表演者面戴兽具赤膊结队而舞,互相泼水投泥,以求驱鬼祈福。
武则天时传入中原地区,后逐渐成为群众性的游乐活动。
政治家张说上疏唐玄宗,奏请禁演泼寒胡戏,“乞寒泼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汩泥挥水,盛德何观焉?”玄宗纳其言,泼寒胡戏逐渐绝迹,但其艺术元素被唐人吸收与融合,形成新的舞蹈和乐曲。
据此可知唐朝①民族政策逐渐趋向于保守②社会习俗具有排他性③艺术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④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明初盐场制盐,设立“团煎之法”,实行集中管理,使灶户产盐尽归官收,“其不在团煎并贮于私室者即作私盐”,视为违法。
明孝宗年间,灶丁逃移、盐课缺额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进行盐业改革,盐场丁盐折银输纳,每户不再交盐,自煎自卖。
对以上理解正确的是①盐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革②户籍管理制度日趋严格③利于提高盐户的生产积极性④自由雇佣劳动日趋成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梁启超曾说:“律者,永久不变之根本法也;例者,随时变通之细目法也。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轨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2.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3.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下列理论能否定这位老师观点的是()A.自由落体定律B.电磁感应现象C.经典力学体系D.相对论4.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5.美国退休军官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这说明了()A.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下降B.发展信息技术比发展核武器更重要C.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D.硅片是一种比铀更重要的战略物资6.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在技术方面主导美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是()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C.生物技术D.化工技术7.1956年,美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 A.电影B.报纸C.电视D.互联网8.某出版社若要为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剧本《摩登时代》(反映机器时代工人生活、生产情况的影片)设计插图封面,插图的风格要与剧本的风格一致。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41年,英国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B.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的主要原则C.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相同权力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2.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
这种“精神”指的是()A.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B.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C.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3.“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4.“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
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去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使其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了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5.“重大发明是为了以煤、蒸汽动力和资本等相对充裕而廉价的资源取代木材、水力和人力等相对短缺而昂贵的资源……只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得到充裕的生产要素以满足18世纪需求量的增长。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资源利用与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B.市场扩大使英国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C.世界市场扩大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D.英国以技术突破代替了能源更新6.“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国主义的反应有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社会进化论B.阶级斗争理论C.资产阶级革命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对上述材料中的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的产生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B.空想社会主义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C.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3.《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4.《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
”这在本质上表明 ()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农民阶级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5.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
上述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把部分工厂变为集体所有的同时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B.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普遍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6.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艺文志》记载,子产在郑国为相时进行改革,“铸刑书”使得郑国小有中兴之势。
孔子对子产持赞赏态度,且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采用刑罚来治理鲁国。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借助法家生存B.以法治国思想的发展C.改革成为百家共识D.法家备受统治者重视2.下表所示反映了西汉时期C.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动D.武将把持军政大权3.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心理状态呈现出生存的困窘与无奈、死亡恐惧下的心灵皈依、文化碰撞的冲突动荡以及传统颠覆后的信仰多元化等特点。
他们的宗教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造像、写经、祭祀以及慈善活动。
这说明当时A.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开放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C.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D.佛教约束人们行为规范4.虽然唐代文人可以通过科举、门荫、军功等多种方式为官,但只有科举成为文人为官的最体面方式,且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
这实质上反映出唐代A.地方割据势力走向没落B.士族势力难以影响国家政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D.文人社会地位逐渐超过武将5.下表所示为宋代地方墓志铭所记载的农民经营土地致富的几种情况。
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C.农耕为重的观念D.农业生产效率较高6.元代杂剧作家由于受城市分布的区域影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作家群体,如大都作家群包括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张国宾等,杭州作家群包括鲍天佑、萧德祥、王晔、沈和等。
2023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
周襄王接受晋侯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
周简王时期,晋国的大夫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在晋侯的支持下,周王室获田。
据此可知,当时A.奴隶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确立B.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C.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制度缺失D.天子与诸侯经济关系紧密2.汉高祖推行了“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赋税政策;汉文帝即位之后,“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减轻刑罚,化行天下。
可见,与秦朝相比,汉初统治集团A.施政方针出现重大调整B.注重政治经济制度创新C.追求盛世的恢宏与壮美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唐朝时期官员统计表(部分)上表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唐朝A.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B.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C.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D.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4.1270年,忽必烈将国内商税定为“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
到1289年,腹里商税增为二十万锭,江南商税增为二十五万锭。
元武宗更是直言:“海道里官粮交运将大都里来的,(是)最打紧的勾当。
”这侧面反映出元朝时A.海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B.全国性道路网初步形成C.南方经济占有重要地位D.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5.徐光启认识到数学是一门“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学科,便决定与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2.“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孥,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虎门条约》)该条款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A.精明强干B.软弱无能C.不顾自身利益D.不谙近代外交3.“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
”由此可见()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孤军奋战5.“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6.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和解析)
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
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
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B.手工业高度发达C.阶级分化较为突出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2.魏晋时期,更易书写、保存与运输的纸张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简册书成为古代户籍的书写载体。
户籍也从乡里制作,正本留乡,副本呈报至县,转变为县廷制作,上报至中央户部,中央拥有了对户籍的最终审核权。
这一变化A.致力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B.保证了政府征发赋役的来源C.有助于强化统治者控制基层D.引发了基层管理权力的上移3.图1是北宋画家文同创作的《墨竹图》。
此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疏密有致,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生趣蓬勃,自古被视为谦虚、气节的象征。
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图1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崇文抑武理念的渗透D.市民阶层的兴起4.表1为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交易所用通货统计表。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徽州地区表1A.宝钞退出流通市场B.白银成为普遍接受的法定货币C.商品经济出现倒退D.社会需求冲击了原有货币制度5.同治二年(1863年)上谕说:“历年京饷,向系预拨各省地丁、盐课、关税、杂款,以备次年开放之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后,每年均拨七百万两,责令分限解齐。
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以限报解,且有逾限不解者。
虽因防剿吃紧,奏请留支,或解军营,径行划拔,而籍词倭卸,亦所不免。
”这反映出当时A.洋务运动举步维艰B.集权体制受到冲击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D.官员内部矛盾尖锐6.1913—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状况(+表示出超,-表示入超)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
下列示意图最能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A. B.C. D.略第8和第9题10.苦梦马文学家西塞罗指出,演说术的目的不是唤醒观众的逻辑思维或求知精神,而是激发他们的情感。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走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命中书侍郎颜师古、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人“考订五经”,编纂《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付国学施行。
其后三十年间又多次订正,“明经令依此考试”,颁行天下。
这一行动()A.体现了唐文化的多元宽容B.形成了理学体系的雏形C.反映出儒学遭受佛道冲击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2.唐律中对长安城宵禁制度有此记载:“若公使赍文牒者,听(放行),其有婚嫁,亦听。
丧病须相告赴,求访医药,赍本坊文牒者,亦听。
其应听行者,并得为开坊市门。
”“其直宿坊街,若应听行而不听,及不应听行而听者,笞三十。
即所直时,有贼盗经过而不觉者,笞五十。
”材料说明唐代长安宵禁制度()A.有利于首都地区社会安定B.体现了市经济管理有法可依C.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权威D.兼顾了官员与民众的共同需求3.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
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4.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学校1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 .枢密院和三司使 2.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 .同苏联、东欧同家的建交谈判 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3.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
这也就是说 A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4.“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 .灌溉工具 B .供风工具 C .纺织器械 D .铁制农具 5.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
”下列关于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王服从法律 B.议会权力至上 C.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D.依法而治 6.《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
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
可见 A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的诗歌A.反映了西周上层官僚贵族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8.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材料反映了牛顿A.强调对上帝要诚实B.思考人生的价值C.质疑上帝的作用D.洋溢着人文主义光芒9.有学者介绍文艺复兴时写道:“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
……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
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黑死病是激发艺术家们无比创造力的根本原因B.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文艺复兴C.欧洲社会危机引起反思,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D. 艺术家们特有的艺术敏感是文艺复兴的主因10.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
”材料中所说的“收效”从历史发展来看最主要体现在()A.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B.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D.确立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法律基础11.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可知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2.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①反对帝国主义②平均地权③节制资本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13.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但17-18世纪中国又出现了被封建史学家称谓的“康乾盛世”的社会局面。
你如何理解“衰落”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并能够理解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1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请解答: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
(4分)“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6分)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宋朝中央机构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枢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民政)、军事,三司使负责财政,题干中强调“持文武二柄”,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府三司制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场合的再认再现能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总是进行谈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故选取B。
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作者主张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特点4.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
由材料“冶铸者”,可以知道,描述的冶炼的一种工具,由“排以吹炭”、“激水以鼓”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是水排。
水排是冶炼时的一种鼓风装置。
因此答案为B。
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是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所以说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说法是错的。
所以选D。
【名师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6.B【解析】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项。
《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
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可推出B项。
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史学素养——史料的价值。
点评: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
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句,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畦留夷与揭车兮”等句式,体现这种体裁的灵活,易于感情的表达。
依据所学,这正是屈原楚辞的特点,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文学成就·浪漫主义文学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由材料“……上帝……人性的懦弱……”等关键信息可知,牛顿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努力,这体现着人文主义的精神。
所以排除A、C,答案选D。
B包含在D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背景。
材料“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
”反映了欧洲的社会危机推动了欧洲的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
所以答案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所讲的是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光荣革命”表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这就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所以答案选A。
“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同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了部分政治权利,各方达成了妥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得到限制,逐渐统而不治,B错误;C项是《权利法案》的作用,D项也是指《权利法案》,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八十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所以AB错。
“和平统一台湾”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公开提出,后来我国政府多次重申国。
所以C不符合历史知识。
结合材料,选C. 考点:祖国统一问题点评:此题要结合所学来排除干扰项。
做历史选择题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来判断。
12.D【解析】试题分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因此①③正确。
故选D。
平均地权和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分别是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点评: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
13.(1)衰落的表现: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冲击和削弱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
②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同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专制制度面临空前的危机。
③文化思想上,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预示了新制度的出现。
(2)“盛世”出现的原因:①清初奖励垦荒,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达、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