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的关键,就是要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要记录哪些行为和现象,以及如何对这些现象和行为编码。可以在表上留下空间,以记录原来没有想到的行为和现象。有了这样较为周密的量表,在观察时,既可以作出合适的详尽记录,又简单易行,有的只要填写数目或符号就行,这样,让观察者有边观察边思考的余地。
确定观察内容
观察记录总的要求是记录实验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及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变化。但应研究主题的不同,观察记录的内容有所不同,通常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语言行为。即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对事物的语言反应及其表达词语。
非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的表现,指形体为主的动作行为。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是否乐意与其他同学合作等。
观察法的概念的特点
“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马克思)与其他方法一样,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是人类科学认识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手段和功能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能动地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是是观察者利用科学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或先记录客观事物,再进行深入细致观察的一种方法。由于借助于科学仪器,使间接观察法具有准确、迅速、观察范围广信息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弥补了直接观察法的许多局限性,获得的信息也更加准确、客观。同样,科学仪器的精确水平和具体操作水平也制约着间接观察法的观察效果。
从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的特点可以看到,在科学研究中,两种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直接观察是间接观察的基础,间接观察是直接观察的发展。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扩展和延伸了人的感官,而科学仪器观察记录到的客观事实最终还必须通过人的感官进入人的头脑,经过思维分析做出客观的认识或判断。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凭借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到通过仪器作为中介来进行观察,是观察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面性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就是要对事物或现象的全貌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察,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特征,不要被其局部现象或偶然性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物的全貌。观察的全面性是观察客观性的内在要求。
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会有不同的观察效果。因此,对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对复杂问题进行观察时,一定要事先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使观察工作能按预定的计划,而且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和复杂问题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察。
质的观察法
质的观察法也叫定性观察法,是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重点观察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定性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就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程序来说,质的观察是最基本的。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评价课堂教学组织教法、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常用的些方法。
量的观察法
量的观察法也叫定量观察法,是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确认是什么,还要确认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强度、时间、空间等量化关系采用的一种观察方法。例如,铅球投掷过程中,出生速度、出生角度、出生高度与投掷远度的关系;百米速度与步频、步幅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脉搏变化与适宜运动负荷强度的关系;人的体质与身高、体重、力量、速度、灵敏、肺活量、心血管功能、柔韧性的关系等。
针对性
观察的针对性指的是要根据观察目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观察。观察的针对性是保证观察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的基础,严格按照观察计划的程序去实施观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观察准备
制订观察计划
1.制订观察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观察计划是对运用观察法的步骤与要求事先做出的系统、周密的设计与安排。它是研究人员进行观察实践的依据;是保证观察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失误,少走弯路的保证。观察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对象;观察指标;观察指标的标准、规格与要求;观察的步骤、条件与方式;观察记录。
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以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为标准来划分。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显然,参与观察能搜集到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但易带主观情感成分,而且比较费时、难度较大。
观察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搜集资料),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感觉。
第二,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观察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第三,观察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观察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人的感官和仪器、设备。。
观察步骤是指观察方法运用的过程程序、操作程序及各种观察技术与时间的安排。如观察阶段的划分、各阶段观察时间、观察内容顺序等。观察条件是指按研究任务需要,并能按步骤进行观察的具体条件,主要指有关观察的时间与空间条件的要求。观察时间条件包括总的时间、每次的时间、时机、时间间隔等。观察空间条件包括观察位置、角度、距离、方向等。
化。第四,指标的可观察性。
(4)观察指标的标准、规格与要求。
选择的观察(测量)指标,有的是定性指标,有的是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内涵、规格、表现特征是什么,应有怎样操作定义(标准);定量指标的获取规格、精确度、允许误差等均需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观察(测量)指标具有统一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准确性。
(5)观察的步骤、条件与方式。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在研究教师、教练员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赛等活动中的教学、训练、指导等能力与方法或学生的各种态度及行为表现时,常采用该方法。
直接观察法具有直观、生动、具体、方便、灵活等优点,可以免除中间环节的误差所带来的对观察对象认识的偏差。其局限性表现为:一是难以了解和重现过去了的现象;二是受人的感官生理域值的制约,超过域值的自然现象就难以直接去感知和描述。例如:人在明视25cm处时,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直径为0.1mm,人的眼睛只能看到4000~7000a可见光,只能对频率在50次/s以内的速度作出反应,只能同时观察5~9个离散单位等。对于高速旋转飞行的乒乓球,人眼就难以准确地观察到其飞行过程中旋转角速度、旋转方向及轨迹的变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克服直接观察法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间接观察法。
准备观察仪器
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常常使用现代化的观察仪器,主要有录音机、光学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录像机、闭路电视装置等。还有进行图像和声音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等。观察之前,不仅要备齐必要的设备,而且要检查其完好率,了解机件的性能功效,掌握操作方法,保证其精确度,以免在使用时产生故障或失真。
7、日常观察(随机观察)和科学观察
根据观察是否有科学性(是否有计划、有目的)来划分。前者自发、偶然和随意的观察,不系统、不深入,科学性差;后者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科学的观察。
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是进行观察的最基本的要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这新才能保证观察所获得经验事实的真实与可靠,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择己所好和有先入之见,要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同时,要注意避免被假象所观察的对象和戳穿的内容不宜过多,对使用的观察仪器必须进行校验。
确定观察范围
进行观察,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除了通过抽样,选择了观察对象外,还要在时间、内容上加以取样,限制一定的范围。表8-3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取样方法。
表5-1观察取样方法及其特点
取样方法特点
时间取样考察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事件的有无、多少)
事件取样对预定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事件的过程和规律)
4.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观察法可划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较之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并可进行定量和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
5.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
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是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中,叙述观察指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等属于这种方法;取样观察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指按照事先制定好对行为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
6、时间取样、个人取样、事件取样
以取样方式为标准来划分。在选定时间内对对象的行为表现和现象做观察和记录(事件的有、无、多少等)。个人取样指单个被试连续取样,规定时间内其行为、事件的表现。事件取样是对预定的行为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持续时间,即事件的过程和规律。时间取样是在选定的时间内对观察对象的各种行为作观察和记录。
典型性
在观察中,为了提高观察的效果和效率,在坚持全面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抓住典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察对象,掌握恰当的观察时机,选择方便的观察地点。
在观察过程中,要对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差异进行细致、敏锐的观察,尽可能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在体育科学研究中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常常是瞬间即逝,必要时可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和记录。特别是典型的(如重大比赛等)和偶然发生的超出常规的意外现象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捕捉或搞清楚其原因,往往从典型的和偶然的现象中可能会有所发现。
个人取样选择某一特定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进行有重点的考察
(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是观察目的与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制定观察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一被观察的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特征现象,即使从团中央个角度也可以看到代表观察对象特征的许多不同指标。
选择观察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指标的客观性。第二,指标的ຫໍສະໝຸດ Baidu效性。第三,指标的标准
特别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语言的音调、音量、持续时间、节奏及特殊发音与词汇。
关系分布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关系。
应对观察内容下操作性定义,如对五年级学生的课堂“主动学习”这一抽象概念下具体的定义: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敢于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等。
第四,观察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同摄影机的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观察是在一定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对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
与日常观察的区别
科学观察日常生活观察
有预定计划、有目的自发性、无目的
有选择对象、有重点偶然性、无重点
要作严格详细可量化的记录不要求严格记录
观察法的分类
(6)观察记录。
观察中许多重要信息转瞬即逝,需要及时做好事记录,并力求前后一致。因此要求观察记录表格、符号、标准、精确度要统一,并按信息种类各就其位,以便事后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
设计观察记录表
一个完整的观察研究必须进行观察并作记录,然后整理观察结果,包括数字统计与文字加工,使材料系统化、精确化、本质化,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出准备。
(1)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观察目的是通过观察要了解的主要问题或内容,或假定存在的某些事实特征。观察任务则是为了实现观察目的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是运用观察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具体对象。根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对象的数量和范围(如要了解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状况,需确定观察的学校、学校的数量、学校的分布等)是保证研究成果代表性的重要一环。被选取的观察对象既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可行性基础上力求保证观察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研究目的与任务的需要。
确定观察内容
观察记录总的要求是记录实验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及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变化。但应研究主题的不同,观察记录的内容有所不同,通常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语言行为。即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对事物的语言反应及其表达词语。
非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的表现,指形体为主的动作行为。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是否乐意与其他同学合作等。
观察法的概念的特点
“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马克思)与其他方法一样,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是人类科学认识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手段和功能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能动地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是是观察者利用科学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或先记录客观事物,再进行深入细致观察的一种方法。由于借助于科学仪器,使间接观察法具有准确、迅速、观察范围广信息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弥补了直接观察法的许多局限性,获得的信息也更加准确、客观。同样,科学仪器的精确水平和具体操作水平也制约着间接观察法的观察效果。
从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的特点可以看到,在科学研究中,两种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直接观察是间接观察的基础,间接观察是直接观察的发展。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扩展和延伸了人的感官,而科学仪器观察记录到的客观事实最终还必须通过人的感官进入人的头脑,经过思维分析做出客观的认识或判断。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凭借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到通过仪器作为中介来进行观察,是观察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面性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就是要对事物或现象的全貌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察,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特征,不要被其局部现象或偶然性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物的全貌。观察的全面性是观察客观性的内在要求。
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会有不同的观察效果。因此,对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对复杂问题进行观察时,一定要事先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使观察工作能按预定的计划,而且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和复杂问题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察。
质的观察法
质的观察法也叫定性观察法,是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重点观察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定性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就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程序来说,质的观察是最基本的。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评价课堂教学组织教法、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常用的些方法。
量的观察法
量的观察法也叫定量观察法,是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确认是什么,还要确认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强度、时间、空间等量化关系采用的一种观察方法。例如,铅球投掷过程中,出生速度、出生角度、出生高度与投掷远度的关系;百米速度与步频、步幅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脉搏变化与适宜运动负荷强度的关系;人的体质与身高、体重、力量、速度、灵敏、肺活量、心血管功能、柔韧性的关系等。
针对性
观察的针对性指的是要根据观察目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观察。观察的针对性是保证观察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的基础,严格按照观察计划的程序去实施观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观察准备
制订观察计划
1.制订观察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观察计划是对运用观察法的步骤与要求事先做出的系统、周密的设计与安排。它是研究人员进行观察实践的依据;是保证观察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失误,少走弯路的保证。观察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对象;观察指标;观察指标的标准、规格与要求;观察的步骤、条件与方式;观察记录。
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以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为标准来划分。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显然,参与观察能搜集到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但易带主观情感成分,而且比较费时、难度较大。
观察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搜集资料),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感觉。
第二,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观察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第三,观察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观察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人的感官和仪器、设备。。
观察步骤是指观察方法运用的过程程序、操作程序及各种观察技术与时间的安排。如观察阶段的划分、各阶段观察时间、观察内容顺序等。观察条件是指按研究任务需要,并能按步骤进行观察的具体条件,主要指有关观察的时间与空间条件的要求。观察时间条件包括总的时间、每次的时间、时机、时间间隔等。观察空间条件包括观察位置、角度、距离、方向等。
化。第四,指标的可观察性。
(4)观察指标的标准、规格与要求。
选择的观察(测量)指标,有的是定性指标,有的是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的内涵、规格、表现特征是什么,应有怎样操作定义(标准);定量指标的获取规格、精确度、允许误差等均需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观察(测量)指标具有统一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准确性。
(5)观察的步骤、条件与方式。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在研究教师、教练员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赛等活动中的教学、训练、指导等能力与方法或学生的各种态度及行为表现时,常采用该方法。
直接观察法具有直观、生动、具体、方便、灵活等优点,可以免除中间环节的误差所带来的对观察对象认识的偏差。其局限性表现为:一是难以了解和重现过去了的现象;二是受人的感官生理域值的制约,超过域值的自然现象就难以直接去感知和描述。例如:人在明视25cm处时,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直径为0.1mm,人的眼睛只能看到4000~7000a可见光,只能对频率在50次/s以内的速度作出反应,只能同时观察5~9个离散单位等。对于高速旋转飞行的乒乓球,人眼就难以准确地观察到其飞行过程中旋转角速度、旋转方向及轨迹的变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克服直接观察法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间接观察法。
准备观察仪器
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常常使用现代化的观察仪器,主要有录音机、光学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录像机、闭路电视装置等。还有进行图像和声音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等。观察之前,不仅要备齐必要的设备,而且要检查其完好率,了解机件的性能功效,掌握操作方法,保证其精确度,以免在使用时产生故障或失真。
7、日常观察(随机观察)和科学观察
根据观察是否有科学性(是否有计划、有目的)来划分。前者自发、偶然和随意的观察,不系统、不深入,科学性差;后者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科学的观察。
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是进行观察的最基本的要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这新才能保证观察所获得经验事实的真实与可靠,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择己所好和有先入之见,要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同时,要注意避免被假象所观察的对象和戳穿的内容不宜过多,对使用的观察仪器必须进行校验。
确定观察范围
进行观察,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除了通过抽样,选择了观察对象外,还要在时间、内容上加以取样,限制一定的范围。表8-3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取样方法。
表5-1观察取样方法及其特点
取样方法特点
时间取样考察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事件的有无、多少)
事件取样对预定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事件的过程和规律)
4.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观察法可划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较之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并可进行定量和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
5.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
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是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中,叙述观察指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等属于这种方法;取样观察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指按照事先制定好对行为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
6、时间取样、个人取样、事件取样
以取样方式为标准来划分。在选定时间内对对象的行为表现和现象做观察和记录(事件的有、无、多少等)。个人取样指单个被试连续取样,规定时间内其行为、事件的表现。事件取样是对预定的行为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持续时间,即事件的过程和规律。时间取样是在选定的时间内对观察对象的各种行为作观察和记录。
典型性
在观察中,为了提高观察的效果和效率,在坚持全面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抓住典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察对象,掌握恰当的观察时机,选择方便的观察地点。
在观察过程中,要对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差异进行细致、敏锐的观察,尽可能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在体育科学研究中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常常是瞬间即逝,必要时可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和记录。特别是典型的(如重大比赛等)和偶然发生的超出常规的意外现象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捕捉或搞清楚其原因,往往从典型的和偶然的现象中可能会有所发现。
个人取样选择某一特定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进行有重点的考察
(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是观察目的与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制定观察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一被观察的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特征现象,即使从团中央个角度也可以看到代表观察对象特征的许多不同指标。
选择观察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指标的客观性。第二,指标的ຫໍສະໝຸດ Baidu效性。第三,指标的标准
特别语言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语言的音调、音量、持续时间、节奏及特殊发音与词汇。
关系分布行为。即指被观察对象在受到条件刺激后所表现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关系。
应对观察内容下操作性定义,如对五年级学生的课堂“主动学习”这一抽象概念下具体的定义: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敢于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等。
第四,观察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同摄影机的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观察是在一定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对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
与日常观察的区别
科学观察日常生活观察
有预定计划、有目的自发性、无目的
有选择对象、有重点偶然性、无重点
要作严格详细可量化的记录不要求严格记录
观察法的分类
(6)观察记录。
观察中许多重要信息转瞬即逝,需要及时做好事记录,并力求前后一致。因此要求观察记录表格、符号、标准、精确度要统一,并按信息种类各就其位,以便事后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
设计观察记录表
一个完整的观察研究必须进行观察并作记录,然后整理观察结果,包括数字统计与文字加工,使材料系统化、精确化、本质化,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出准备。
(1)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观察目的是通过观察要了解的主要问题或内容,或假定存在的某些事实特征。观察任务则是为了实现观察目的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是运用观察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具体对象。根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对象的数量和范围(如要了解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状况,需确定观察的学校、学校的数量、学校的分布等)是保证研究成果代表性的重要一环。被选取的观察对象既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可行性基础上力求保证观察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研究目的与任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