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测基础知识

农产品检测基础知识
农产品检测基础知识

农产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农产品基础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发生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2006年、2015年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2010年山东、海南先后发生农药残留超标的“毒韭菜”和“毒豇豆”事件,导致多名消费者中毒和大量产品被销毁;2010年长江中下游小麦产区因赤霉素污染造成上百万顿小麦封存,无法食用;2012年湖南稻米镉污染超标导致大量稻米积压滞销和经营企业亏损……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市场贸易,导致消费者恐慌,而且威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关注、世界瞩目的热点和焦点。中国于2006年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风险评估,质量监督,监测执法等等活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时,为了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政府在农产品残留限量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食品与农产品的区别:农产品是通过生物有机代谢作用,进行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所形成的,属于第一产业的产品,而食品是经过工业化的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属于第二产业的产品。

本宣传材料所指的农产品也称初级农产品,是经过简单的分级、清洗和筛选,不包括经过加工过的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和微生物相关产品。

1种植业产品

种植业产品又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粮食和油料等,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

2畜禽产品

畜禽指可供发展畜牧业的牲畜,家禽等,是人类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其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肉、奶、蛋等,用通俗的话来说凡是跟动物有关的,人们吃的、用的都是畜禽产品。

3 水产品

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动植物产品,主要包括鱼、虾、贝、藻、龟鳖等。水产品类,包括农业生产者捕捞收获后连续进行简单冷冻、腌制和自然干制品。

4农产品中的微生物

各种农产品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危害,主要是霉菌,有些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人、畜危害极大,而且有致癌作用。许多食品、工业产品也经常受到霉腐微生物的侵蚀和破坏,因此,霉腐微生物的防治一直是工业、农业及食品卫生行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农产品生活环境中,如土壤、水域中含有大量的、多种微生物,但其中致病微生物较少,导致人类致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coli)、李斯特氏菌( Listeria)、沙门氏菌( Salmonella)、耶尔森氏菌(Yersinia)等;导致农产品腐烂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其中真菌主要有灰霉(Bortytis sp.)、青霉( Penicillium sp.)、曲霉(Monilinia sp.)、交链孢(Alternaria sp.)等;细菌主要有欧文氏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等。另外,在各类肉食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中还会有各种寄生虫的动物源性疾病病毒存在。

致病微生物在农产品中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工业化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可以通过生产工艺控制、以及消毒、杀菌工艺,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与之不同的是,农产品生长在不可控的土壤、水域等环境中,在采摘(收获)、包装、运输、贮存和销售等环节还频繁接触人群、空气、水等外界环境因素,因此,很难不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在购买、保存到烹饪过程中避免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二、农产品样品采集,保存,运输

抽样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和风险评估的最基础工作,是农产品检验分析中重要的环节。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但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成分非常复杂,而且组成很不均匀,抽样必须能代表全部抽检的物料,否则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及检验计算结果如何严格、准确、亦毫无价值。抽样要具有代表性,一般要求随机抽样。

随着农业的发展,各项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产品质量抽检次数也有所增加,作为抽检专业技术人员,应明确掌握抽检的步骤和要求,现简单介绍如下几条:

1、抽样人员:不应小于2人,且随身携带工作证、抽样方案、记录本和抽样单,并在规定时间内抽样。

2、抽样准备:抽样人员应预先准备好手套、保鲜袋、标签和封条等抽样用具,并保证这些用具洁净、干燥、无异味,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同时抽样过程还应防止雨水、灰尘等环境污染。

3、抽样数量:蔬菜一不低于1.5kg,畜禽不低于2kg,水产不低于500g

4、抽样单的填写:抽样人员现场填写抽样单,然后由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在抽样单上签字确认。

5、样品的封存:抽样完成后,抽样人员要认真填写标签,并将样品放入密封袋内封存,粘贴好封条,同时标明封样时间。

6、样品运输:为减少运送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样品应在3天内运送到实验室。原则上不准寄送和托运,应由抽样人员随身携带。

7、样品一经保存,常温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冷藏不超过2-3天,需要较长时间保存,必须制样后-20℃低温保存。

8、封存样品在送达检测室检测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更换,否则作废。

9、样品到达检测单位后,接样人员应对样品进行认真检测,对样品情况、数量、状态、质量、编号一一核对,检查合格后方可接收样品。

10、检测单位接收采样样品,在到达实验室制备前,必须对样品进行均匀性处理和样品缩分,一般采用四分法进行。保证样品进入实验室之前一般为500g/份。

抽样相关细节参考以下标准:

NY/T 762-2004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

NY/T 789-2004 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

GB/T 8855-2008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采样方法

NY 896-2004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

NY/T 5344.6-2006 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

GBT 30891-2014 水产品抽样规范

三、农残的基本概念及其检测流程

农药、激素、兽药都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及其重要的重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离不开这些药物的使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何为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兽药残留也是一样的道理。

农、兽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1.速测仪法

速测仪法只能作农残定性分析,对于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是目前适合在基层应用推广最为广泛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导致昆虫中毒致死的原理而设计。目前使用广泛的是速测卡法。此方法具有快捷方便,前处理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合于现场定性测定,特别适合在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农产品检测部门开展快速检测工作。

2.酶联免疫、色谱、质谱检测法

酶联免疫、色谱、质谱检测法用作农残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农兽药残留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酶联免疫、色谱、质谱检测原理复杂,基本检测过程包括前处理+上机检测两部分。其中前处理包括提取、浓缩、净化等操作流程。上机的色谱、质谱仪器有:酶标仪、气象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GC-MS/MS。

以下为XX公司检测流程图:

四、农产品测试能力

目前,XX公司按照2015年度深圳市社会(第三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扶持项目分级

五、五农产品检验常用测试标准

1种植业检测常用的标准

GB/T 19648-2006 蔬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0769-2008 水果和蔬菜中450中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NY/T 1379-2007 蔬菜中334种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NY/T 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GB/T 20770-2008 粮谷中486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1017.8-2004 进出口粮谷中吡虫啉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GB/T 23376-2009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

2畜禽类检测常用的标准

GB/T 21313 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GB/T 6682

农业部1025号公告-23-2008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781号公告-4-2006 动物源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水产品检测常用标准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29 氯霉素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SC/T3018-2004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 20756-2006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19857-2005

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 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的测定

SC/T3025。

六相关法律法规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有哪些法律依据

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逐步由零散要求走向系统规定,由宏观原则走向具体操作,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监管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也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分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环节作了细致而具体的规定。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

监督管理的对象,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监督管理的主体,既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者和相应的检测技术机构和人员;

监督管理的环节,既包括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和农产品生产和产后产地处理的标准化管理,也包括农产品在产地的包装、标识、标志和产地准出管理。

……

七业务范围

一般农产品业务范围有:政府转包,商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原生产地等,具体依据自己的业务性质灵活开展应用。

业务项目可分如下:

1.单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

2.多项农、兽药残留检测

3.中国常检农、兽药扫描

4.欧盟常检农、兽药项目扫描

5.提供各国法规限制咨询以及农、兽药残留检测方案

6.各种微生物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思考题答案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产品检验基础知识(检验员培训资料含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产品检验基本知识 一、??????检验基础知识 1、什么是检验(QC)? 定义:检验是指依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测量、观察或试验,将其检查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三要素 1)???????产品---?检验的对象。品管人员应当了解产品的用途、关键特性、在你负责的区域内的质量特性对后工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一个称职QC你还应当了解生产流程; 2)??????? 工具; 3)??????? 3 1.??????? 2.??????? ????? 1) ???????2) 3.??????? ????? 与确认) 二、 1.1??????? 1.2???????检验方式:采取全检还是抽检 1.3??????检验手段:使用什么工具和仪器 1.4??????判断准则:经过检查后,如何判定该项目是否合格(分为单件质量和批质量) 1.5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1.6???????引用的文件信息:如AQL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 2.?????????适用的检验标准有哪些? 1)???????产品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 2)???????产品图纸、技术规格书 3)???????生产指令说明 4)???????客户订单 5)???????产品样板/图片/菲林等,建议尽可能多采用实物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

6)???????色板(偏通卡) 7)???????抽样标准(GB2828.1-2003)? 三、???????产品检验的分类 1.???????按产品形成的阶段分类: ????????来料检验包括采购物料和委外加工产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包括首件检查、中间检查和完工检查。 ????????最终检验包括产品检查和出货检查。 2.???????按岗位分工: ???IQC即来料检验,可采取抽检或全检。 ??线上QC一般在特定的关键的工序设置,由线上检查人员对本工序形成的质量进行全检;??IPQC即巡检,目的是控制过程的稳定性。采取抽检,要确定检查频率和抽样量。 ??FQC ??OQC ??QA ??? 3.??????? ????? ??????? ??????? ??????? ???????--- --- --- ??????? b. c. ???? ????? 4.??????? ???100% --- --- --- l????? 产品(批)作出是否合格判断的过程。 2????百分比抽样按一定比例从批中抽取样本。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但不科学。3??????标准抽样分为计数型抽样和计量型抽样两种,如GB2828。 四、??????????产品检验的步骤 1.???????了解明确检验任务—检查什么产品?引用什么标准?如何检查? 2.???????收集检验标准,深入完整地了解标准; 3.???????准备并验证检验工具、准备检验记录表格; 4.???????确认检验的方式—是全检还是抽检? 5.???????若为抽检,a.确认产品批的组成方式;b.抽取产品样本。 6.???????实施产品检查; 7.???????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环保尾气检测员培训知识

环保尾气检测员培训知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环保检测员培训知识 一、了解3个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标准: 1、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2、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3、DB37/657-2011《山东省点燃式发动机在用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仅是检测结果评判标准。 二、了解车辆参数及分类。 1、基准质量(RM) 指整车整备质量加100kg质量。 2、轻型、重型汽车 轻型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类和N1类车辆。 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车辆。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包括轿车)。 注:M 1 M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2 类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N 1 3、第一类轻型、第二类轻型、乘用车 第一类轻型指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2500kg的M1类车。 第二类轻型指除第一类轻型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 乘用车指主要用于载用乘客及其自身行李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 4、在用汽车 是指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汽车。

5、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 点燃式发动机,又叫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是依靠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发动机(如:汽油机)。 压燃式发动机指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如:柴油机)。 6、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怠速与高怠速工况 发动机最大转速:油门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时测量得到的发动机最大转速。 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挡位);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标准中轻型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 7、过量空气系数(λ) 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8、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 x)。 三、了解仪器设备自检要求: 1、排放检测设备网络通讯自检要求:界面数据能正常显示。 2、五气分析仪和取样系统预热和自检要求: A、在30min内完成预热。 B、封闭取样探头时取样系统无泄漏。 C、氧传感器在环境空气检测时的数值位于(20.8±0.5)%vol范围之内。 3、流量计自检要求: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因为U≥2/3Umax) 二、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 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嵌入式微处理器 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B.2.5级C.2.0级D.1.5级 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A.0~1000℃B.300~500℃C.0~300℃D.0~500℃ 5.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 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 6.在选购线性仪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 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 7.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不到2V,该误差属 于 B 。用该表主流电压档测量5号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D。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能 9.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B 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C 测量。 A.偏位式B.零位式C.微差式 三、计算题 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求: 1)该仪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 2.已知待测拉力约为70N左右。现有两只仪表,一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500N;另一只为1.0级,测量范围 为0~100N。问选用哪一只测力仪表较好?为什么? 3.有一台测量压力的仪表,测量范围为(0~10)Mpa,压力与仪表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0=a0+a1p+a2p2,式中a0=1V, a1=0.6V/ Mpa,a2=-0.02V/Mpa2 求: 1)该仪表的输出特性方程; 2)该仪表的灵敏度表达式;

环境检测相关基本知识

绪论 1. 环境监测的目的:1)评价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2)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 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3)确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迁移转化情况。4)研究污染扩散模式和规律,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控制环境 污染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5)收集环境本底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保护人类健康和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出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数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3. 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2)空间分布性: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 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两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值之间存在一界限4)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由生物 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体系,因此存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4. 单独作用: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污染物中某一组分对其发生危害,没有因为污染物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5. 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相当于各种污染物毒害的总和,称为污染物的相加作用。 6. 相乘作用: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称为相乘作用。 7. 拮抗作用:混合污染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大部分或一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 8. 环境监测--为某种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9. 环境要素:环境整体中,各自独立的,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10.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的适宜程度 11.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类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12.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 13.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14. 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 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5. 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只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工作优劣的准绳3)是执法的依据: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等的依据都 是环境标准4)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准备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可以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管理和治理,更 新设备等。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6.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水和废水监测 1.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产品检验基础知识(检验员培训资料含试题及答案)

产品检验基本知识 一、检验基础知识 1、什么是检验(QC)? 定义:检验是指依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测量、观察或试验,将其检查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三要素 1) 产品--- 检验的对象。品管人员应当了解产品的用途、关键特性、在你负责的区域内的质量特性对后工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一个称职QC你还应当了解生产流程; 2) 检验方法---既检验手段,包括检验工具、仪器、目力等。你要了解产品特性的重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器工具; 3) 检验标准---检验的生命线。假设一个企业,没有检验标准,仅凭个人经验操作,或标准制定描述失当、不充分或者模糊,它能够作出优质产品来,是难想象的。所以,在二方验厂时,有经验的稽核人员会首先考察你工厂的控制标准和实验室,然后在去勘察你的控制现场 3、检验职能(作用) 1. 把关:放行合格的产品,卡住不合格的产品。这是检验的根本命脉。 2. 报告:将产品检验的结果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的目的是建立和收集数据,记录报表是为运用而生的,其作用是为评估过程业绩和下一步的质量改进提供原始数据。所以,作为一名质量相关人员,在设置记录的种类、数量、格式内容,你首先应当考虑质量诉求,既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当然你还要考虑公司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 报告包括两种形式: 1)例行报告如检验记录、返工返修记录、质量报表等; 2) 异常报告如品质异常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退货报告等 3. 反馈将产品不合格信息及时反映给产品制造部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 以上是品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你应当根据公司的情况和需求,赋予QC更多的功能与职责,譬如监督(工艺监督与确认)、指导(给操作者纠错和辅导)、改进等。 二、检验标准的有关知识 1. 检验标准的要素构成 1.1 检验项目:即产品特性(检验的指标和内容)。这是检验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1.1.1 外观:脏污、肥油、破损、弯曲、色泽、图案的正确性; 1.1.2 尺寸:板厚、线宽、线径、管脚长度等; 1.1.3 产品功能如通断(开路和短路)、升降压、发光颜色; 1.1.4 产品性能如阻燃性、耐热性、绝缘阻抗、安全耐压、寿命等; 1.1.5 包装:内外包装、说明书落地试验 1.2 检验方式:采取全检还是抽检 1.3 检验手段:使用什么工具和仪器 1.4 判断准则:经过检查后,如何判定该项目是否合格(分为单件质量和批质量) 1.5 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1.6 引用的文件信息:如AQL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 2. 适用的检验标准有哪些? 1) 产品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 2) 产品图纸、技术规格书 3) 生产指令说明 4) 客户订单 5) 产品样板/图片/菲林等,建议尽可能多采用实物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 6) 色板(偏通卡) 7) 抽样标准(GB2828.1-2003)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产品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因此,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员水平、. 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复习题 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4页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4-7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8-21页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21-26页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26-31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31-36页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重庆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是推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操纵。(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刻,以环境阻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刻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刻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操纵的地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不,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对)

理化检验技术(基础知识100题)

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基础知识100题 1食品卫生检验时,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 2农药六六六中以(γ-HCH)异构体的药效最高 3斐林试液由(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两组溶液组成) 4与苯甲酸比较,关于苯甲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最正确的是(增大) 5标况下10.0L空气,在室温20℃和大气压1.013×105Pa时的体积是(10.7L) 6室温20℃,大气压1.000×105Pa时,二氧化碳测定仪读数是0.09%,标况下的浓度是(0.090%) 7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的是(可吸入颗粒物) 8下列污染物中,在空气中是蒸汽态的是(汞) 9在标况下,影响气体体积的因数是(气体分子数量) 10以下微量元素人体每日需要量最大的是(铁——碘铜锌钒) 11关于常量元素镁的生理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镁离子主要参与ATP的能量传递反应过程) 12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是利用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13淀粉属于(多糖) 14维生素C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C 6H 8 O 6 15在常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中,两个空白试验值的相对偏差应(≤50%) 1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原子半径S>F) 17下列化合物,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晶体是(O 2 ) 18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说法正确的是(ⅦA族单质自上而下,随原子量的增大熔沸点增高) 19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其中水是(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0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氯水、四氯化碳)

2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0.5mol氨气——标况下11.2L的氧气,0.2mol 磷酸钠,36g氯气,40g氯化钠) 22说法正确的是(氨为弱碱则铵盐一定水解。铵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水解能力有差别,其水溶液可以是酸性碱性或中性) 23测得某浓度的NaH 2PO 4 溶液的Ph=5,据此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H 2 PO 4 ---电离的 趋势大于水解的趋势,溶液中离子浓度为Na +>H 2PO 4▔ ,此溶液的pH小于相同 浓度的Na 2HPO 4 溶液的pH,溶液中有存在HPO 4▔ ,多元弱酸的酸式根既能电离又 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24下列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HCO3)其 他不可CH 3COO,HSO 4 ,HPO 3 ,CO 3 . 25下列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后在干燥的空气中又会风化的是(氢氧化钠) 26关于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有7个周期16个族) 27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稀溶液的浓度有关)根据渗透压=CRT可得 29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的浓度比)有关 30要配置pH=6.00的缓冲溶液, NaAc与HAc(Ka=1.8×10—5)的摩尔数比为(18:1) 31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硼砂) 32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是(20mol/L)(溶液的比重是1.56百分浓度是52%) 3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0.1 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指示剂为(酚酞) 34在酸碱滴定中,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指示剂变色的pH必须在(化学反应等电点)范围内 35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范围在pH为(7.70~9.70) 36某一弱碱的浓度为Cb,其电离常数为Kb,在(Cb·Kb≥10—8)时该弱碱才可以用强酸直接滴定。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或等于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3分) 1.环境监测微生物测试主要包括的项目有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人员微生物。 其中沉降菌测试的时间一般为4h。 2.对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对于规则表面通常使用RODAC双碟进行测试,对于不规 则表面一般使用擦拭取样法。 3.静态状态下进行的环境监测,除监测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无其他操作人员 活动。 4.酵母菌和霉菌的监测为1年4次,一般在1、4、7、10月采用沙堡氏培养基加测。 5.所用的每一批号的培养基,应选取3只进行阴性对照,以检验此批号培养基无菌是 否良好。 6.应在A级关键操作的同时,对A级背景区域进行微生物项目的监测。 7.807车间的N1070/06房间及809车间的T128、T149、T207、T239房间,如某一品 种在该区域生产时需要进行A级操作,则该房间按相连B级频率测试;如该房间没有A级操作过程,则按不相连B级频率测试。 8.无菌双碟在洁净区使用时,应在双碟表面标明测试区域、测试位点、测试日期、产 品批号(限有产品的A级区域),避免混淆。用于写标识的笔应为不易擦除的无尘记号笔。 9.沉降菌测试时,在准备好的双碟底部写好编号后放置在各取样点,将培养皿大盖全 部打开,并扣在不产尘的灭菌纸或PE膜上。 10.沉降菌测试过程中,如双碟被不慎触碰,A级双碟继续监测;其他级别的双碟结束 测试并重新放置双碟继续监测,结束后结果按累加计数。 11.浮游菌测试测试位置一般距地面左右,A级区域仪器放在工作台面上。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简述培养基双碟递入递出流程。 1.培养基由车间物流通道进入。 2.在D级递物柜间黄线外去掉纸箱或转运筐。 3.打开物流递物柜房间递物柜紫外灯,空照30分钟后,递入培养基双碟。 4.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方可递入C级区。5操作人员在C级区对双碟进行表面清洁,去掉最外层塑料袋包装,递入B级区递物柜内,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递入B级区存放。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产品检验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颁布的电线电缆技术产品标准及有关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实践证明,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用电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企业的声誉。但是高产优质的电线电缆产品绝不是单凭检验判断出来的,而是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后年再经检验判断出优质产品。产品质量是企业综合反映,所以,提高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依靠群众,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检验不仅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不断地加强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一章检验 一、电线电缆检验在电线电缆制造中的作用和任务 二、电线电缆检验的内容及方式 三、电线电缆产品检验的名词术语 四、产品检验结果处理 第二章电线电缆结构及外观要求 一、控制外观结构尺寸对保证产品性能的意义 二、测量电线电缆常用计量工具 1 游标卡尺 2 外径千分尺 3 投影仪和读数显微镜 三电缆的结构 1 电缆结构 2 电缆型号组成 四电线电缆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 电缆导体的测量 2 绞合导体的测量 3 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第三章电气性能试验 一直流电阻的测量 二电线电缆成品耐压试验 三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四章过程检验 一原材料检验 二工序检验

第五章有关带电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频火花试验机操作规程 二ZC—90型绝缘电阻试测仪操作规程 三ZNY—TA绝缘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四QJ直流双臂电桥操作规程 五25kVA电线电缆工频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文档来源:东莞中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邓斌 商务: 电话:-801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复习题》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 一、阐述仪器线性度的概念,说明有哪些直线拟合方法。阐述回程差、灵敏度和分辨力的概念。 二、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是怎样规定的?写出计算公式。某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600℃,准确度等级为2.5级;另一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2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现欲测量温度为500℃的设备温度,问选哪种测温仪表会更好?计算说明为什么? 三、(1)假设你开发一台称重仪,在实验室完成了传感器、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制作,但是没有条件施加标准砝码或标准力对传感器和你的系统进行实际标定,你只有一块可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的表(或万用表), 在这种条件下你应该首先对仪器的那些指标进行测定?从误差的角度出发,你对你使用的表有何要求? (2)设传感器误差为0.1%;测量放大电路误差为0.03%;系统采用的A/D转换器为10位,试分析仪器最后能达到的最好精度等级是多少? (3)用干电池分压的办法模拟传感器输出信号对电路进行测试,试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确定其测试点。若每一个测试点测试了十次,说明你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写出数据处理公式。 三、画图并说明光电池的下列特性: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 (2)输出电流与负载电阻及光照度的关系。 四、画图并说明光电二极管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连接法、电压放大连接法和阻抗变换连接法。说明各连接法适用于哪些测量情况。 五、(1)怎样测试光敏电阻的好坏?(2)比较光敏电阻、光电池、光电二极管的异同点。(3)说明选择光电检测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写出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七、用于测量输送皮带上粉粒物料的近红外水分仪为何要采用三个波长进行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