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家庭教育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家庭教育心理学班级:2016儿童远程班
姓名:迟栋誉任课老师:刘海娟
父母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应对周围世界的能力,心里学家鲍姆林德认为家长既不应该过度惩罚孩子,也不应该淡漠处之,应该为孩子订立一些规则,并有感情地对待他们。
我的父母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教养风格,他们的原生家庭也或多多或少的也对他们的教育方式。
爸爸是典型的权威型,既对孩子充满关爱和温情,又会给孩子一些限制和约束,鼓励我独立,虽然施加权威,但是仍然会通过指导来表达关心,他教育我的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而这也是跟青少年沟通的最好方式。权威型父母还促进孩子的责任感、决策和自主性,并鼓励孩子逐渐脱离家庭。在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出决定的时候,通常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和解释,并愿意和父母一起来探讨。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权威型家庭的氛围是尊重、理解、温暖、接纳和和谐一致的,因此,这种类型的家庭中的男孩或者女孩一般很少有行为不良问题,或者不遵规守纪的方面。
妈妈是标准的溺爱型,她将姐姐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对姐姐的的人生都进行了规划,她非常照顾我们,恨不得什么都替我们解决,写到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庭了,我们是组合家庭,六岁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加入了我的人生,幼年时间爸爸忙于工作,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爸爸的朋友们家里寄养,算得上是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了,所以严格意义上开始的时候爸爸算是抽离型的,并不是太在意我的内心世界成长,仅仅关注生活环境,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他一个人抚养我毕竟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这也造成了现在的我自控能力和独立能力依然比较差,自尊水平比较低,虽然不至于到现在大家所说的”玻璃心”,但也是一个内心比较敏感的孩子了,爸爸是一个很睿智的人,他很快发现这样对我的成长是不好的,所以就有了妈妈和姐姐,他希望有人可以好好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有一个年龄相近的榜样来引导我。
幼年对母爱的情感缺失让我对妈妈有着一种复杂的感情,我很想和她亲密起来,却又频频和她作对,一边羡慕姐姐,一边故意难为妈妈,却又暗中模仿姐姐,在这样纠结的心情里慢慢熟悉了妈妈,跟她有了感情,自己也慢慢长大了,爸爸也发现跟我谈心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我已经初二了,是个非常叛逆又脾气暴躁的丫头,在那段时间里跟父母发生了无数次的摩擦,固执己见,爸爸每次的谈心我大多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他从没有放弃我,一次次的努力让我慢慢平静了下来,开始学会倾听,时至今日,我越来越珍惜和爸爸的每一次沟通,他能够引导我鼓励我让我找到自己,在我的青春期时光,爸爸的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内心里最信任最依赖的就是爸爸。所以才会有了现在的我。
至于依恋方式,根据依恋理论,依恋是人类天生的能力,是被进化设计出来的。部分目的是为了唤起照看者(一般主要是母亲)的照料,提高婴幼儿的生存率。具体的方式,在婴儿期,常常是展现痛苦,比如哭闹来引起照看者的注意,获得情绪和身体上的照顾。
但是有些照看者因为被生活工作拖累或者照看者本身就有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她自己就是回避型依恋),会长期忽略婴儿的依恋需求。于是婴儿就发展出一种适应性策略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非意识层面的情绪工作模式:依恋得不到满足是痛苦的,既然总是得不到满足,我就“假装”不需要依恋,否认这种情绪
需求的存在,这样就不会因为被拒绝而痛苦了。慢慢的,这个婴儿变得不爱哭闹,能够安静专注地自己玩自己的,即使跟父母久别重逢也表现得很淡然。这就是回避型依恋。
悲哀的是,由于回避型依恋者在成长过程中不粘人,显得独立自主,父母往往还因此感到骄傲。到了婚恋年龄,这个已经稳定下来的情绪工作模式会再次出来影响你跟伴侣的关系:否认自己的情感需要,对亲密接触感到不自在,害怕依赖对方,认为别人是靠不住的。由于这个工作模式是非意识层面的,当事人自己往往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幼年时期的我身边的看护者很多交替的非常快,我很难和谁构成非常坚固的情感关系,可我很清楚我需要依靠他们照顾,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玩耍,他们在不在场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回避型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