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的地理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内涝的地理原因

山东省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黑耀光

暴雨,暴雨,还是暴雨,进入2011年6月份一个多月来,全国各地都遭受了强降雨的侵袭,在大连、北京、武汉、杭州、郑州等大城市,暴雨无一例外的造成了严重的内涝以及交通拥堵,人们正常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在空前的强降水考验前,这些外表光鲜亮丽的大城市,都没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且也不仅仅发生在这些大城市。从2008年到2010年,全国有351个城市做了一个调查统计,大概60%多发生过内涝,50厘米以上的内涝占了70%多,积水超过半小时的占到将近80%。城市内涝,其原因很多:如排水设计落后或者是设施老化,政府的许多部门对排水不够重视,以及协调统筹能力低下。但是城市内涝的地理原因也不容忽视。

一﹑热岛效应加剧了城市极端气候。今年的雨水大而且挺集中,

这属于天灾那部分,比如北京最集中的雨量是120多毫米/小时,武汉最集中的是193毫米/小时,这个量是个什么概念?地下的排水管网是按照1到3年的雨量来设计的,就是30多到40多毫米/每小时,所以这个下雨量就很大,这是一个客观的原因。

城市建大以后,局部的小气候就会发生变化,阳光照射下来,硬化地面的温度相对来说比泥土地、草地小气候的温度要高很多,城里的温度要比郊外高好几度,人是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出来。局部的城市有热岛效应,地面的高温垂直上升,形成冷空气对流,就容易形成降雨。现在的热导效应,实际上就是有一团热气停住了,又不与外面的空气交流。所以,这些水就像一脸盆水突然浇到头上。

热岛效应给都市局部气候带来了变化,加剧了城市极端气候。据近年来观测,日本东京每小时50mm以上的降雨量次数不断上升,超过了往年的2倍以上。而在中国范围内,也从1976年~1988年的168次,1989年~1998年的184次,激增至1999年~2008年的231次。入夏以来,我国城市暴雨频发,内涝严重,热岛效应有可能使暴雨常态化,将更加考验城市的防灾管理意识。

二、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绿地少。现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就像烙大饼,城市发展到哪里,钢筋水泥就铺到哪里。城市的急剧扩张,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在城市市区内的水塘、绿地日益减少,都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或水泥、沥青路面,地面‘硬质化’了,水根本渗透不到地下,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多了。绿地、水体起着重要的“汇水”作用,

能够适当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但现在这些天然排涝系统的减少,使城市缺少贮存多余雨水的地方。只能汇集到相对低洼的市区,从而出现城区的积涝。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每逢雨季或有大雨时,不同程度的“水浸街”现象时有发生。

三、我们的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太不尊重和没有考虑到大城市布局和原来自然地理格局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来大雨成水灾,下大雪成雪灾。以6月23日北京暴雨后的积水状况为案例,北京的总体地势是北高南低,此次暴雨正好也集中在西南部地势偏低的地区。比如积水严重的莲花桥,这里本来就是原来的河网,是相对地势低洼地段,在这样的地势情况下还又向下挖了一个下沉式的桥,使此地成为逢雨必涝的场所之一。同理,去年北京的大雪,许多车辆都因为太陡而爬不上上拉式的西直门桥,造成大堵车。在南方少雪的地方,立交桥可以建得坡度大些,但是像北方这样的多雪城市,建设者就不能用平均设防能力代替特殊地段的设防能力,现在很多城市建设不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像我在的城市山东省临清把很多的大坑湿地填平盖楼,这些地方下雨发生内涝(见上面插图)在所难免。

就防涝来说,城市需首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结合这些个性化因素,制定并实施与其先天条件相符的排水系统规划。然而,再科学的地下管网规划也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而必须是结合后期的细心维护,以及对城区湖泊这些先天优势的善加保护和利用。

四、城市防洪以排为主,不符合地理水循环原理。传统的排水模式强调以排为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往往是在整个城市内修建排水

管网系统,设置排水泵站,把雨水、洪水尽快排出城外或排入下游水系,即主要依靠工程措施来解决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传统的排水方式除了要建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外,也将导致排水系统下游洪峰流量增加,使下游发生洪水的频率上升。同时,由于城市内蓄滞洪水面减少,降低了对洪水的滞洪和泄洪能力,即使在整个城市中花巨资修建了排水管网系统,防洪排涝风险仍然很大。而且传统的排水模式很少考虑把珍贵的雨水资源滞留在城市内并加以利用,即使在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绝大部分的雨水也是白白流掉。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既美化城市又能蓄水防涝、循环利用的方法?

在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的荷兰鹿特丹案例,就讲述了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一种思路。鹿特丹展馆总代表马索介绍,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城区洼地众多,排涝压力很大。鹿特丹开创了"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大水池。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如果能够调蓄,实现自我循环,不但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还可以实现中水回用、生态水循环,可以用来浇灌树木等等。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城市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何构筑科学完备的工程体

系,防范暴雨的同时对雨水加以回收使用,从以排为主到蓄水利用,给城市建设者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新课题,可做的工作还很多。

五、一些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也是造成当地容易内涝的重要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城市地面沉降,一旦遭遇暴、雨水极难外排,使当地防洪能力直降一两个档次。

六、城市建设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但是像北京、上海这样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土地和水资源非常有限,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是有限度的,在北京这样一个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平原占不到1/3的地区,要养活近2000万的人口,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之中。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尤其是这几年的内涝和水荒,就显得非常突出。城市的规模是要有限制的,不应该无穷地增长。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不应该是更麻烦。现在到了大力度限制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