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千金方及针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杂说
作者:孙思邈,选自《千金翼方·卷28·杂法第九》。
• 1)针刺补泻,以得气为度;2)治病宜针灸兼施;3)灸后护理。 • 阐述腧穴命名的理论:1)名不徒设,与五行属性相关,与神气汇集出
入相关;2)命名由比次而来 。
• 阐述腧穴治病的机理:经络运行气血,腧穴引气深入。 • 灸疗生熟的临床运用:头与四肢须熟,但宜时歇火气;须以意商量,
[参考文献]
1. 《千金要方》 2. 《千金翼方》 3.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 4.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隐逸》
候人盛衰、老少、肥盛施治。
•灸法的禁忌症。 • 1)手指同身寸:中指第一节为一寸,尽一中指为三寸;2)三里主治作
用:下气。
•三里可作配穴,治疗气逆症应中病即止。
[思考题]
1. 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哪几方面? 2. 《明堂三人图·序》的文献意义。 3. 腧穴命名的含义。 4. 孙思邈对灸法的认识。
修图目的——用补私阙,依图知穴,按经识分。
•说明撰图的依据。
•说明图形尺寸及所用计量单位。 •说明明堂图采用的颜色。
孙氏明堂图的具体Leabharlann Baidu明
• 介绍明堂图的穴位分布。
文献意义:
1. 古明堂正经图的图形尺寸:七尺六寸四分。 2. 孙氏明堂图的情况:即其依据、尺寸、穴位分布等,为现在 所能见到的关于明堂图的最早文献。
(2) 补充经外奇穴
• 有穴名及具体部位 • 有部位无穴名
阿是穴——最早见于《千金方》
膏肓俞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至宋归入太阳经。
(3) 发挥刺灸理论
•针法:有锋针、毫针、大针、火针、白针、温针、燔针等 •针刺理论:补泻法,如“重则为补,轻则为泻”及“欲补从卯南,欲
泻从酉北”等
•灸法:隔物灸——充实《肘后备急方》的隔蒜灸法,提出隔豆豉饼、
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581~682,京兆华原人。 自幼多病,因服药罄尽家产。七岁时进学读书,勤学苦读,博览群 书,日诵千余言。二十岁通晓百家之说,名闻朝野。 学识渊博,精通百家之说,医学成就尤为突出,世称“真人”、 “药王”,今陕西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
2.著作
(1) 《摄生真录》、《福禄论》、《会三教记》、《庄子注》、《老子 注》、《龟经》、《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等,大部分已佚
(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兼通儒释道三家,故在其著作中,包括《千金》中,有较浓的 道教及佛教思想。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 652年,三十卷,卷29~30论针灸。 《千金翼方》成书于682年 卷26~28论针灸。
泥饼、葶苈等治疗发背等病证
•预防保健灸
(4) 辑录针灸处方
400多条针灸处方,涉及病证100种,含前代医家的文献及同时代医家的 经验 。
三、原文选读
1.《明堂三人图·序》
作者:孙思邈
内容:
•经脉难以测量,明堂图对于认穴及针灸治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修图原因——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今去圣久远,学徒蒙昧
二、学术观点和贡献
1.学术观点
• 知针知药 • 针灸药应病而施 • 辨证而施针灸
2.学术贡献
(1) 完善经穴理论
•考订经穴:经穴排列同《甲乙经》,分仰、伏及背排列,又有十二经
五输穴流注。
•绘制经穴图:十二经脉用五色绘制,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制,并分成正
人、伏人、侧人三幅明堂图。
•定位法:指寸法。如:
中指第一节为一寸; 大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整个中指长为三寸; 一夫法。
“……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
《千金方》搜集了唐以前的许多医学理论和医—方—等《著备作急,千为金集要唐方前·医序学》 大成的著作。此书对临床各科均有较大贡献。
《千金方》对针灸学的贡献:研究唐以前针灸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为后 世提供丰富的临床参考资料。
1.甄权的著作及事迹 2.记述前代医家经验,提出自己见解。 (1) 指出秦承祖《针灸图》错误 (2) 转载徐嗣伯的灸风眩法 (3) 转载支法存的灸脚气法 (4) 转载陈延之《小品方》中的针灸处方 (5) 转载相传为扁鹊、郭玉、范汪等人的针灸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